自称调节人际关系和言语情境的功能

自称调节人际关系和言语情境的功能

一、自称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与言语情景(论文文献综述)

展琳琳[1](2021)在《不礼貌理论视域下调解类节目的冲突性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公共频道2020年8月至2020年9月播出的48期调解类节目《说和》中的冲突性话语为目标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旨在基于Jonathan Culpeper的不礼貌理论明晰调解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的类别和表达范式、语用限制因素、语用功能及语用效应,进而探究交际者如何在交往中调节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交往模式。基于Culpeper的不礼貌理论,本研究将调解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按其不礼貌触发方式划分为规约化冲突性话语和含蓄冲突性话语。通过对所收集语料进行量化统计,本研究发现:规约化冲突性话语和含蓄冲突性话语的生成受权势地位、社会距离、社交场合和第三方介入等语用限制因素制约。基于此,冲突性话语的积极语用功能包括巩固或提高权势地位、调节社会距离以及维护面子等,消极语用功能有贬低权势地位、宣泄负面情感及威胁或损害对方面子等。此外,冲突性话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重构交际秩序等正向语用效应,也存在解构人际关系的负向语用效应。本研究一方面证明了不礼貌理论的广泛适应性,另一方面也为不礼貌视域下冲突性话语的研究提供新方向,为构建和谐且平等的人际关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耿芳[2](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张佳奇[3](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刘航羽[4](2021)在《旁称代词“人家”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汉语中,存在名词“人家”和人称代词“人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称代词“人家”,我们认为名词“人家”与代词“人家”在句法、语义、语用上存在本质的不同,本文研究代词“人家”。纵观半个世纪,对于“人家”的研究虽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尚需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对“人家”进行重新审视,以期对“人家”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是研究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对“人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尚需探讨的问题:“人家”的类别归属、历史来源、在旁称代词系统中的特殊地位等。随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第二章从句法描述角度对“人家”进行梳理,将“人家”放置在若干不同的句法环境中,运用表格的形式,在分析“人家”充当的句法成分的基础上分析其语义类型,探究可与“人家”连用的成分以及连用时的语法关系,以期对“人家”的句法描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第三章从语义描述角度对“人家”进行探究,先对“人家”类别归属的多种说法进行剖析,并逐一指出它们存在的问题,随后对“人家”的基本语义进行科学的判定,指出“人家”为“旁称代词,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和‘自己’相对,大致相当于‘别的人、另外的人’”。而后分析旁称代词“人家”的语义特点及其扩展语义。第四章从主观化角度对“人家”灵活多变的用法加以研究,指出说话人的视角与情感决定了“人家”一词的用法和选择。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从视角的转换、移情的表达等角度分析探讨“人家”是如何从旁称功能向其他指称功能转换的。第五章从历史来源的角度对“人家”的词义演进进行考察,梳理旁称代词“人家”的产生及其发展脉络,从来源上认识“人家”的实质并与现代汉语中的各种用法相结合,以期对“人家”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有更深入的认识。第六章将“人家”放在旁称代词这一系统中去考察,进行旁称代词间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探索旁称代词系统内部成员的分工与竞争关系,得出“人家”在旁称代词系统中的独特意义和用法,对“人家”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七章是结语。这一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继而展望了日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蒋知洋[5](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原娟[6](2020)在《不礼貌理论视角下“吐槽”的话语策略及积极语用功能探究 ——以《吐槽大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网络综艺作为语言信息传递载体的地位日益凸显。综艺《吐槽大会》将流行表达方式“吐槽”以喜剧脱口秀这一最佳形式呈现出来。吐槽话语本身具有的“冒犯性”使本文从不礼貌视角对吐槽进行探讨成为可能。本文以第一季到第三季《吐槽大会》吐槽话语为研究对象,以不礼貌理论和语用原则为理论基础,以视频转写记录下的文字语料为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语言角度对综艺节目嘉宾不礼貌话语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从吐槽的生成语境入手,详细梳理“吐槽”的发展脉络,综合叙述吐槽话语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中国娱乐综艺脱口秀《吐槽大会》节目语料的分析整理为基础,参照Bousfield不礼貌理论框架,结合毛延生先生的实例研究,从不礼貌话语类型和反语用原则等角度对吐槽话语进行分析;从不礼貌发出者语言使用策略、不礼貌回应者回应策略、第三方参与回应策略等角度对不礼貌框架进行内容扩充和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吐槽脱口秀中的不礼貌话语的积极作用,对吐槽话语传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前提下对不良倾向加以引导规范。经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吐槽者多采用间接性不礼貌话语策略,利用间接性语言和隐含意义、间接性语言和明示意义等之间的切换以达到吐槽目的;第二,由于交际场景、交际目的、交际参与者等因素的复杂性,吐槽者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放弃遵守语用原则以达成交际目的;第三,脱口秀中的不礼貌是以特定的不礼貌效果和节目任务为驱动的,修辞策略、语体策略、副语言辅助策略是较为常见的吐槽发出策略;第四,不礼貌回应者采用拒绝执行礼貌策略、弱化否定态度策略、礼貌回应策略等进行回应,扭转尴尬处境的同时还可以表达个人态度;第五,在场第三方会与吐槽者进行简短互动,以加强、削弱、否定不礼貌攻击,达到和谐的吐槽效果;第六,吐槽话语在人际关系调节、交际内容调节、交际期待调节、情感表达,娱乐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客观看待吐槽影响可在人际交往语言的表达效果方面有所突破;第七,不礼貌理论角度进行的话语分析适用于娱乐脱口秀或情景喜剧,但其外部效度仍待观察。

姜苹[7](2020)在《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人们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形成认识。这些认识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形成认识表达。本文以英国哲学家Karl Raimund Popper(1979)的三个世界理论和Eve Sweetser(1990)三个不同认知域理论为背景,借鉴、运用沈家煊(2003)等结合汉语研究区分“行”“知”“言”三域的理论方法,从知域入手,对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进行系统考察研究。本文关注有标知域表达的系统,从有标知域表达的要素分类,情态特征、时间特征、语体特征等方面进行考察,并借助认知语法、功能语法等对有标知域表达的过程进行解读,在认知语境、话语组织、语用与语法的互动等领域展开讨论。结合语用理论提出相应的有标知域表达策略,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语体的有标知域表达建立有效的分析框架。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对本文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梳理相关研究情况,包括现代汉语的三域研究及知域表达要素研究等,交代本文的理论基础,对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情况加以说明。第二章“有标知域表达概说”,主要对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认知语境进行分析。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要素包括表达主体、表达标记、表达内容、表达接收主体等。认知语境包括表达主体的表达语境、接收主体的识解语境以及两个语境的语境差异。我们在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首先概括出表达的主体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类型,并对其中的特殊主体形式进行了初步说明;然后对表达标记从语法形式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对特殊表达标记做出说明。在对表达内容的考察中,将其从来源上分为表达主体的自主认识和引述认识两类,从语体上将其分为口语有标知域表达和书面有标知域表达两种类型。针对接收主体,我们根据其与表达主体不同的时空关系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现场接收主体和非现场接收主体两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接收主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本章最后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的两个认知语境,并对语境差异给有标知域表达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主要从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三方面入手,通过有标知域表达中动词性表达标记与不同类型的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考察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其中与认识情态动词同现时,[必然]义、[盖然]义、[或然]义情态特征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与道义情态动词同现,言者向受话人发出对某事物进行认识的指令时,句法结构上动词性表达标记的主语只是形式上的认识主体,实际上的认识主体、表达主体是发出指令的言者。当言者向受话人表达承诺时,言者是表达主体和认识主体的同一。承诺某种认识的有标知域表达中,必须有道义情态动词,且需要重读。本身具有明显[推测]义的动词性表达标记与道义情态动词基本不能同现。因此,有标知域表达的动词性表达标记与情态动词同现时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第四章“有标知域表达的时间特征”,首先对有标知域表达与时间词语的同现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有标知域表达虽以恒常性为主要特征,但可以通过认识动词与不同时间词语的同现凸显有标知域表达不同的时间特征。与时间词语同现的有标知域表达是静态的有标知域表达。接着以认识动词与动态助词同现为考察内容,对动态的有标知域表达进行讨论。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需要的支持条件、动态化的类型,并借助经济原则、功能语法等讨论了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动因及动态化后的功能。我们认为认识作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虽然一经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不需要强调动态表达,但实际语言运用中出于某些主观需要,给予认识动词一定的支持条件也可以形成合适的动态化认识表达。这种认识的动态化表达首先出现在网络媒体中,说明了说话人对这种表达方式的主观需要。最后指出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的创新表达很大程度上无法完全脱离已有规则的制约,但范畴的常规认知与异化认知,无标记与有标记具有互补性。表达的合约性与精确性、个性化,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语言运用中常规组合与变异组合的对立与联系,是创造新的有生命力表达方式的基础。语言运用中各种因素的动态整合也给语法范畴功能的变化提供了契机。第五章“有标知域表达与句类选择”,主要考察了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疑问句(包括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反问句以及祈使句的匹配情况。指出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是无标匹配、自然匹配形式。有标知域表达与疑问句进行匹配时,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疑而问,表达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求取过程,比如有标知域表达是非问的匹配。这种有标知域表达只是形式上的有标知域表达。另一种是借疑问之名行有标知域表达之实,比如有标知域表达与选择问、正反问和反问匹配时。有标知域表达选择祈使句的频率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认识往往主动形成才有效力,另外祈使句在几种句类中礼貌程度最低,这也是其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六章“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从语体的角度对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进行分析。书面语体主要考察了学术语篇等语料,口语语体主要考察了生活对话、访谈对话等语料。考察发现口语语体中生活对话与访谈对话中有标知域表达在表达触发机制、主体间的交互性以及话语使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整体特征与口语语体相差较大。接着抽样考察了工程科技类学术论文和汉语类学术论文中的有标知域表达,发现不同学科门类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等方面的区别使得有标知域表达体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七章“有标知域表达的多层面功能”,这章中我们主要运用篇章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和篇章功能理论讨论有标知域表达。人际功能部分主要考察了表达中主体选择与信息给予能力、表达标记强度与信息效率两个问题。对表达主体的信息传递能力从强到弱进行了排列,也对表达标记信息传递效率由强到弱进行了排列。指出有标知域表达中表达主体和表达标记的选择对信息传递具有显着影响。篇章功能部分要考察了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位置,对不同位置的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分析说明。第八章“有标知域表达框架的建构”,以有标知域表达系统、时间、句类、语体、功能等方面的讨论为基础,尝试建立有标知域表达框架。该框架包括前有标知域表达、有标知域表达、后有标知域表达三个方面,是有标知域表达背景及参与要素的有机配合。接着对框架中涉及到的前文未讨论及讨论未尽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第九章“结语”,总结全文。首先概括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然后对论文的不足之后进行了说明,最后设想了未来可继续进行的相关研究。指出有标知域表达的研究可以对三域研究进行补充;建立有效的有标知域表达框架,有利于提高人们表达认识的水平。

刘慧鸿[8](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提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曹雨杨[9](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杨立云[10](2019)在《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称呼语具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作为一种交际手段,称呼语的使用深受社会规范的制约,能反映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交际关系、情感关系等。另一方面,称呼语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等。以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在于,揭示汉俄称呼语异同和翻译规律,减少交际礼貌等方面的失误,促进汉俄对比与翻译研究和教学的发展。本研究还将有益于语用学、对比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称呼语的研究得失,将称呼语分为亲属称呼语、阶层称呼语(含官职、爵位、社会通用性尊称、宗法类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及描述性称呼语。亲属称呼语又可分为祖父辈称呼语、父母称呼语、父辈称呼语、同辈称呼语、夫妻称呼语、子女称呼语。描述性称呼语可描述年龄、外貌、品行、情感四个方面。官爵名称呼语主要传达的是官职本身代表的权力与身份,社会通用性尊称主要传达尊敬与客气,宗法类称呼语传达的是被称呼者的地位与身份,拟亲属称呼语主要传达的是礼貌、亲近及客气,描述性称呼语传达的是人的特征及情感,这是翻译中应该予以表达的焦点信息。汉俄称呼语的相同点表现为:1)具有丰富的指称功能,可以指称形形色色的人;2)具备传达语用及情感的能力。汉俄称呼语的差异表现为以下几点:1)指称方面,汉语亲属词指称明确,俄语亲属词多指称模糊,一词多指现象十分丰富;2)使用规则方面,汉语中“老/小+姓氏”的称呼方式在俄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3)情感及语用方面,同一个称呼语在不同语言中表达不同的情感。俄语中рыбка是对心爱姑娘的爱称,汉语中“鱼”无此种情感表达。论文的主要内容在于:第一,将称呼语分为若干种类型,分别对其展开对比。特别是描述性称呼语,又细分为描述称呼对象的年龄、外在形象、品行以及描述交际主体的情感四个方面。第二,根据称呼语不同的分类,提出并论证分别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汉语亲属称呼语体系复杂、语义明确,俄语亲属称呼语多指称笼统、语义模糊。汉译俄时多采用概括化翻译,俄译汉多采用具体化翻译。阶层称呼语称呼机制是社会阶层及身份,因此翻译应时侧重对“身份”与“阶层”的还原。汉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应以译语的语言惯用法为基准,使译文与原文称呼语功能对等。描述性称呼语的主要功能在于描述,其称呼机制较为灵活,通常表达一定的情感意义,翻译时侧重传达源语称呼语真实的指称意义及情感意义。

二、自称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与言语情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称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与言语情景(论文提纲范文)

(1)不礼貌理论视域下调解类节目的冲突性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语料收集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有关冲突性话语的研究现状
        一、冲突性话语的本体论研究
        二、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研究
        三、冲突性话语的应用研究
    第二节 国内有关冲突性话语的研究现状
        一、冲突性话语的本体论研究
        二、冲突性话语的语用研究
        三、冲突性话语的应用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礼貌原则
        二、Culpeper的不礼貌理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不礼貌理论视域下调解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分析框架构建
        二、调节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的定义及分类
        三、不礼貌语用限制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解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的不礼貌语用阐释
    第一节 调解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的不礼貌语言范式
        一、规约化冲突性话语
        二、含蓄冲突性话语
    第二节 调解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的不礼貌语用限制因素
        一、权势地位对冲突性话语的制约
        二、社会距离对冲突性话语的制约
        三、社交场合对冲突性话语的制约
        四、第三方介入对冲突性话语的制约
    第三节 不礼貌理论视域下调解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功能
        一、冲突性话语的积极语用功能
        二、冲突性话语的消极语用功能
    第四节 不礼貌理论视域下调解类节目中冲突性话语的语用效应
        一、冲突性话语的正向语用效应
        二、冲突性话语的负向语用效应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3)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网络语言研究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取向
        (二)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一)学界相关分析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一)序列的类型
        (二)序列的特征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一)话轮上的异同
        (二)序列上的异同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一)人际隐喻
        (二)即时转喻
        (三)指称与互文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二)伦理对策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二、现实应用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二、不足与期待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旁称代词“人家”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第二节 “人家”的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第二章 “人家”的句法描述
    第一节 “人家”的句法功能
    第二节 可与“人家”连用的成分
    第三节 “人家”的指称功能
第三章 “人家”的语义描述
    第一节 人家”的基本语义
    第二节 旁称代词“人家”的语义特点
    第三节 “人家”的扩展语义
第四章 “人家”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人家”的视角
    第二节 “人家”的移情度
    第三节 “人家”的情感表达效果
第五章 “人家”的历史来源考察
    第一节 “人家”由偏正短语发展而来
    第二节 “人家”由偏正短语到名词
    第三节 “人家”由名词到代词
第六章 “人家”与其他旁称代词的比较
    第一节 旁称代词的共性
    第二节 旁称代词的差异性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2.7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心智哲学理论
        3.1.1 意识
        3.1.2 意向性
        3.1.3 心物随附性
        3.1.4 感受质
    3.2 构式语法理论
        3.2.1 构式的界定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4.2.1 理解阶段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4.3 小结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2.1 C/H数异指均无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5.3.3.1 C/H数异指均无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6.1.2.2 C/H的低专指性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6.4 小结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7.1.2.1 S’的静态本质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7.2.1.1 A’N的超常性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不礼貌理论视角下“吐槽”的话语策略及积极语用功能探究 ——以《吐槽大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向及研究前景
    第三节 网络“吐槽”的发展与成因探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网络“吐槽”的起源与发展
        三、网络吐槽成因探究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吐槽大会》不礼貌话语类型及其反语用原则
    第一节 《吐槽大会》——吐槽与综艺的结合典范
    第二节 《吐槽大会》吐槽话语类型分析
        一、直接性不礼貌话语
        二、间接性不礼貌话语
    第三节 《吐槽大会》不礼貌话语的反语用原则分析
        一、反合作原则
        二、反礼貌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吐槽大会》吐槽话语语用策略
    第一节 吐槽话语发出策略
        一、修辞策略
        二、语体策略
        三、副语言辅助策略
    第二节 吐槽话语回应策略
        一、吐槽目标对象回应策略
        二、第三方参与回应策略
    第三节 吐槽性别话语语用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吐槽大会》吐槽话语的积极语用功能探究
    第一节 人际关系调节功能
        一、自称调节人际关系功能
        二、称谓语调节人际关系功能
    第二节 交际内容调节功能
    第三节 交际期待调节功能
    第四节 情感表达功能
        一、情感宣泄功能
        二、赞扬功能
        三、亲近功能
    第五节 娱乐功能
    小结
第五章 网络媒体“吐槽”语言反思及规范
    第一节 网络媒体“吐槽”式语言反思
        一、消解理性思维
        二、破坏经典文本原意和正统内容
        三、易走向语言暴力
    第二节 网络自媒体“吐槽”式语言规范
        一、避免诋毁式语言和低俗化语言
        二、树立正确的语言价值观
        三、接受群众监督,规范专业用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吐槽大会》节目转写语料(据话题节选)
附录B《吐槽大会》节目转写语料(完整一期20180114)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的内容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相关研究述评
        (一)现代汉语的三域研究
        (二)知域表达要素研究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
        (二)功能语法
    五、研究方法与语料的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三)其他说明
第二章 有标知域表达系统概观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基本结构
        (一)表达主体
        (二)表达标记
        (三)表达内容
        (四)表达的接收主体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两个认知语境
        (一)表达语境
        (二)识解语境
        (三)语境差异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情态类型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认识情态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必然]义认识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
        (二)有标知域表达标记与[盖然]义认识情态动词的同现情况
        (三)有标知域表达标记与[或然]义认识情态动词同现情况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道义情态
    三、有标知域表达的动力情态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时间特征
    一、静态有标知域表达——认识动词与时间词语同现
        (一)认识动词与时间名词同现
        (二)认识动词与时间副词同现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时间词语同现的认知解释
    二、动态有标知域表达——认识动词与动态助词同现
        (一)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支持条件
        (二)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类型
        (三)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语用动因
        (四)有标知域表达动态化的功能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标知域表达对句类的选择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陈述句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肯定性陈述句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否定性陈述句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疑问句
        (一)有标知域表达与是非问句
        (二)有标知域表达与特指问句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选择问句
        (四)有标知域表达与正反问句
        (五)有标知域表达与反问句
    三、有标知域表达与祈使句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一、口语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一)生活对话体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二)访谈对话体有标知域表达的语体特征
    二、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一)书面语体有标知域表达的整体特征
        (二)学术论文中有标知域表达的特征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有标知域表达的多方面功能
    一、有标知域表达的人际功能
        (一)表达主体选择与信息给予能力
        (二)表达标记语义强度与信息效率
    二、有标知域表达的语篇功能
        (一)篇首有标知域表达——开启篇章
        (二)篇中有标知域表达——标明阶段性结论
        (三)篇尾有标知域表达——结束语篇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有标知域表达框架的建立
    一、前有标知域表达阶段——“想”阶段
        (一)明确认识对象
        (二)明确接收主体
    二、有标知域表达阶段——“说/写”阶段
        (一)表达主体的实现形式
        (二)信息包装策略
    三、后有标知域表达阶段——反馈阶段
    四、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第一节 《尹至》
        第二节 《尹诰》
        第三节 《程寤》
        第四节 《保训》
        第五节 《耆夜》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第七节 《皇门》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第九节 《楚居》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第一节 《系年》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第一节 《说命上》
        第二节 《说命中》
        第三节 《说命下》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第五节 《芮良夫毖》
        第六节 《良臣》
        第七节 《祝辞》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凡例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尹至》篇知见录
        《尹诰》篇知见录
        《程寤》篇知见录
        《保训》篇知见录
        《耆夜》篇知见录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皇门》篇知见录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楚居》篇知见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综论知见录(存目)

(10)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一章 称呼语研究综述
    1.1 俄罗斯学界同类课题研究概述
        1.1.1 传统语法视角
        1.1.2 交际功能-语用视角
        1.1.3 对比与翻译视角
        1.1.4 称呼语研究的其他视角
    1.2 国内学界同类课题研究概述
        1.2.1 国内汉语学界的研究
        1.2.2 国内俄语学界的研究
    小结
第二章 汉俄亲属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2.1 称呼语的分类
        2.1.1 亲属称呼语
        2.1.2 社交称呼语
        2.1.3 描述性称呼语
    2.2 汉俄亲属称呼语共性文化特征
        2.2.1 共同的亲属成员组成
        2.2.2 宗法制
        2.2.3 男尊女卑
        2.2.4 从小称呼
    2.3 汉俄亲属称呼语异性文化特征
        2.3.1 汉俄亲属称呼语本质差异
        2.3.2 宗法观念差异
        2.3.3 社会伦理及价值观差异
    2.4 汉俄亲属称呼语语言异同分析
        2.4.1 汉俄亲属称呼语构成分析
        2.4.2 汉俄亲属称呼语语义场分析
    2.5 汉俄亲属称呼语翻译
        2.5.1 汉俄亲属称呼语单一对应关系及其翻译
        2.5.2 汉俄亲属称呼语多向对应关系及其翻译
        2.5.3 无对应关系称呼语及其翻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俄社交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3.1 汉俄阶层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3.1.1 社会阶层与尊称和敬称
        3.1.2 汉俄皇室成员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3.1.3 汉俄官爵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3.1.4 汉语宗法类称呼语的翻译
        3.1.5 汉俄其他阶层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3.2 汉俄拟亲属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3.2.1 汉俄拟亲属称呼语概述
        3.2.2 有对应关系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
        3.2.3 无对应关系的拟亲属称呼语的翻译
        3.2.4 翻译中拟亲属称呼语的转换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对比与翻译
    4.1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概述
        4.1.1 描述交际对方的年龄及地位
        4.1.2 描述交际对方的外在形象
        4.1.3 描述交际对方的品行
        4.1.4 描述交际主体情感
    4.2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翻译难点
        4.2.1 汉俄语宏观层面的差异
        4.2.2 称呼语的特点
    4.3 汉俄描述性称呼语的翻译方法探索
        4.3.1 语境与称呼语意义传达
        4.3.2 直译
        4.3.3 直译加注
        4.3.4 释义法
        4.3.5 增译法
    4.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四、自称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与言语情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不礼貌理论视域下调解类节目的冲突性话语分析[D]. 展琳琳.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旁称代词“人家”的多维研究[D]. 刘航羽.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5]《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不礼貌理论视角下“吐槽”的话语策略及积极语用功能探究 ——以《吐槽大会》为例[D]. 原娟. 华侨大学, 2020(01)
  • [7]现代汉语有标知域表达研究[D]. 姜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汉俄称呼语对比与翻译[D]. 杨立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标签:;  ;  ;  

自称调节人际关系和言语情境的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