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与开发

新型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与开发

一、新型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鹏[1](2022)在《高性能单组分水性丙烯酸自干玻璃漆的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单组分水性丙烯酸自干玻璃漆,并探究了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特性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玻璃漆在常温自干7 d的条件下,其性能便可达到常规的高温水性丙烯酸玻璃烤漆的性能。除此之外,选择合适的水性丙烯酸树脂与硅烷偶联剂搭配,可得到硬度、耐水煮性、施工性、活化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等综合性能优异的漆膜。

周春宇[2](2021)在《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涂料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含羟基的水可分散型丙烯酸树脂产品,并对水性丙烯酸基础树脂的制备工艺及参数进行了确定。然后以基础树脂为基底,利用长支链单体及功能单体对其进行改性研究,获得了多种改性树脂的合成工艺及生产配方。最后成功制备出了多款双组份丙烯酸涂料产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利用溶液聚合方法制备水性丙烯酸基础树脂,确定树脂的合成条件以及酸值、羟基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性能参数进行确定,从而得到树脂合成的最佳实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最佳基础树脂产品硬度为2H,光泽度为90±2Gu,耐冲击、柔韧、附着力性能均达到2级。(2)利用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SMA)、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BMA)四种长支链单体对树脂进行改性研究。根据国家标准HG/T 4758-2014对所制备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并使用IR、STM、DSC等表征手段对树脂和漆膜进行性能表征。其中,LMA改性树脂在硬度为2 H,耐冲击、柔韧、附着力性能均达到1级,在硬度与柔韧性方面达到平衡;耐水102 h、耐盐水120 h不失效,静态水接触角为85.308°,漆膜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疏水性。(3)利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OB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苯乙烯(St)四种功能单体对树脂进行改性研究。功能单体改性树脂可提升漆膜在光泽度、力学性、保护性等方面的性能。对所制备的树脂产品进行涂料产品的制备研究。设计了涂料产品复配配方,并对涂料产品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MA改性树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保护性能,适用金属防护等方面;GMA改性树脂具有较好的光泽度,适用于道路标识牌防护等方面;IOBMA改性树脂耐摩擦和耐划伤性能较好,适用于高塔保护方面;CHMA改性树脂透光性和耐老化性能较好,适用于清漆制备;St改性树脂价格低廉,适用于廉价钢结构防腐漆中。

陈站[3](2020)在《化学修饰氧化石墨烯改性聚合物合成及涂膜防静电研究》文中认为石墨烯是一种具有较好导热性、导电性、阻隔性、力学性新型碳材料。氧化石墨烯(GO)作为石墨烯的衍生物,表面具有多种活性基团,通过对其表面的活性基团的化学改性,拓展石墨烯及其氧化物应用领域。目前研究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电性能涂料,重点在通过石墨烯与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导电填料,通过物理混拼制备电性能涂料。此方法优点是工艺简单,涂料导电性改善效果明显。缺点在于其中的高分子成膜材料与导电填料相容性相对较差,制备的电性能涂料稳定性有待提高。而将改性氧化石墨烯通过化学接枝的方式引入导电涂料的成膜物结构中,通过调整化学接枝导电材料的种类与数量,不仅可以满足导电性涂料的导电要求,同时可以解决导电材料在涂料中的稳定性问题,是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电性能涂料发展的方向。本论文对氧化石墨烯改性,通过化学接枝的方式将具有导电性的改性氧化石墨烯引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结构中,以改性后的树脂作主要成膜物,制备具有防静电效果的电性能涂料。具体研究内容为:是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改性剂与氧化石墨烯上羧基反应引入碳碳双键。然后,通过对苯二胺上的氨基与氧化石墨烯中环氧基反应,引入具有共轭结构的桥梁对苯二胺,最后通过对苯二胺端的氨基为开端,合成聚苯胺,得到具有导电性的改性氧化石墨烯(GO-GPPA)。采用FT-IR、XRD、XPS、扫描电镜(SEM)测试GO-GPPA结构与形貌。通过热重分析(TAG)与四探针法测试GO-GPPA的热稳定性与导电性。通过结构与形貌测试,显示GMA成功接枝到氧化石墨烯表面,聚苯胺成功合成到氧化石墨烯表面。通过热稳定性与导电性测试,表明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有明显的下降,能满足导电材料的导电性要求。再以GO-GPPA为导电改性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GO-GPPA引入到水溶性丙烯的树脂结构中,调整GO-GPPA在树脂配方中的含量,制备GO-GPPA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并且使其成膜性能达到防静电涂料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的性能要求。通过实验表明,GO-GPPA在其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配方中的最佳含量为17.08 wt%。

成航航[4](2020)在《核壳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性丙烯酸树脂在水性涂料领域中有重要地位,水性丙烯酸树脂具有易成膜、保光保色性好以及环保方面的优势,作为涂料具有优良光泽度、耐候性、柔韧性等特性。但是,常规型丙烯酸酯涂膜存在硬度低、耐水性差、黏度大、耐腐蚀性差等缺陷,限制了水性丙烯酸酯涂料在一些行业的应用。本论文针对上述等问题进行改性研究,主要工作与结果如下:(1)采用半连续溶液及转相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MAA)亲水单体,丙烯酸羟基丙酯(HPA)作为功能单体,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激光粒径散射仪(DLS)及透射电镜(TEM)研究羟基丙烯酸脂共聚物结构、热稳定性、乳胶粒的大小及形貌,探讨了MAA及HPA用量对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性能及清漆膜硬度、耐水、剥离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MAA的质量分数为6%,HPA的质量分数为10%,制备的共聚物乳液粒为119.8nm,粘度为221.7mPa·s,羟值为43.2mg KOH/g,胶膜耐水时间为40h、硬度为53.4°,附着力1级,配制的真石漆粘结强度0.97 MPa、耐温变36次,并与目前在工业上应用的丙烯酸树脂真石漆进行对比,主要性能指标均优于真石漆粘合剂行业标准。(2)在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半连续及转相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交联单体与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等,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苯丙水分散体乳液,进一步将乳液制备成苯丙树脂胶膜。探讨了 MAA核壳质量比,MAA、St、HPMA等单体用量对水性苯丙树脂水分散体乳液性能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及TGA对苯丙树脂胶膜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利用DLS及TEM对苯丙树脂乳液的乳胶粒的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力学试验机对胶膜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MAA在核壳中分配质量比为2:8、MAA的用量为10%(以总单体质量为基准,下同)、HPMA的用量为10%、St:MMA质量比为3:1时,得到共聚物乳液的粒径为259.65nm、黏度为349.1mPa·s,胶膜耐水时间为90h、硬度为72.4°、拉伸强度为1.422MPa、断裂伸长率为59.355%;水性苯丙水分散体附着力为1级。(3)以苯丙树脂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MAA)为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交联单体、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PM-2)为含磷功能单体、十二硫醇为链段调节剂,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磷酸酯化苯丙防锈乳液(PM-2-SP)。讨论了 PM-2用量对PM-2-SP乳液稳定性、胶膜耐水性、涂膜阻抗值以及漆膜防锈性能的影响。利用DLS与TEM对PM-2-SP乳液乳胶粒的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AFM与SEM对PM-2-SP胶膜表面粗糙度表征,采用盐水喷雾试验机对漆膜的防腐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PM-2用量为4%(以总单体质量为基准,下同)时,PM-2-SP乳液粒径为135.7nm,PDI为0.150,且具有核壳结构,稳定性能较好;胶膜表面光滑、致密,且有优异的耐水性能;PM-2-SP漆膜相比纯苯丙漆膜,腐蚀电位上升47.16%,可达到-0.391V,腐蚀电流下降94.76%,可达到1.95×10-7(A·cm2)。耐盐雾实验证明: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相比均聚的苯丙乳液与金属螯合密度更大,能够展现出优异的防锈性能,耐盐雾时间达到144h。

耿欢琼[5](2020)在《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具有羟基官能团的水分散性丙烯酸树脂涂料是水性涂料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其改性手段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需求制备出具有耐候性、耐化学性以及耐热性等特性的复合涂料,故而能满足不同的工业性能要求,被广泛用于汽车、家具及建筑等多个工业领域。但由于现有羟基丙烯酸树脂存在固含量低、乳液粘度不易控制和羟基含量低等缺陷,会造成交联密度较低且复合涂料丰满度不足以及漆膜耐盐雾性、耐候性不足等问题。如何提高丙烯酸树脂涂料的固含量、降低涂料的粘度以及增大树脂的交联密度成为推进水分散型丙烯酸树脂涂料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探究基于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制备开展。首先通过相反转乳液聚合,利用分步滴加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WHPA)乳液,考察了反应温度和丙烯酸酯单体分步滴加比例对所获得WHPA乳液性能的影响。另外,还调节了丙烯酸羟丙酯(HP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丙烯酸(AA)等功能单体的用量,对所制得的WHPA乳液进行了基础性能分析以及表观形貌、粗糙度、透射电镜(TEM)等多方面的形貌观察及相关表征,获得了最佳的WHPA乳液制备方案。其次,将WHPA乳液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进行混合交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的异氰酸酯(-NCO)基团和羟基(-OH)基团比例的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WHPA/NCO)复合涂料,探究了HDI三聚体、二氧化钛(TiO2)浆料以及调漆助剂的用量对WHPA/NCO复合涂料的基础性能及复合涂层耐水性、抗冲击性和柔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WHPA乳液的形貌观察、不同合成阶段的胶膜热稳定性以及红外光谱表明,通过相反转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乳胶粒的WHPA乳液,且核与壳之间存在一定的交联结构,其中核具有疏水性,而具有亲水性聚合物分子链。聚合工艺优化的实验表明,制备WHPA的最佳反应温度为130℃,此时引发剂的协同转化速率适中,转化效率可达到最佳。(2)当功能单体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滴加比例为3:1时,WHPA乳液的固含量为47%,乳胶膜热稳定性优异。当软硬单体比例为20:54,功能单体AA用量为2.9 wt.%,GMA用量为0.9 wt.%,HPA用量为12.9 wt.%时,所获得的WHPA乳液的粘度为343 mPa·s,乳胶粒的粒径大小为143.3 nm,乳胶膜的热稳定性优异,乳液稳定性最佳。(3)通过改变功能单体HPA的用量,成功合成了不同羟值的WHPA乳液。根据流变性等基础性能分析和AFM表观形貌分析,当HPA用量为11.3 wt.%、12.9 wt.%和14.5 wt.%时,WHPA乳液表现为粘性行为,乳液稳定性高且粘度较低,可进行后续不同羟值含量WHPA乳液的应用研究。(4)WHPA与WHPA/NCO的红外光谱对比图显示,-OH能够与-NCO良好结合,制备出无沉淀且性能优良的复合涂料。随异氰酸酯固化剂的用量增加,复合涂料的干燥时间明显缩短,复合涂层的耐水性增高;TiO2的加入可以使涂层更加致密;消泡剂可以有效减少副反应的泡沫数量,降低涂膜表面的缩孔现象。当WHPA的羟值为132.3 mgKOH/g,固化剂的用量为12 wt.%,TiO2用量为30 wt.%,消泡剂用量为0.075 wt.%且流平剂和润湿剂用量均为1.25 wt.%时,复合涂料与复合涂层的耐水性、耐盐雾性和抗冲击性等各项性能达到最佳。复合涂膜的吸水率为6.0%,表面光泽为92.6°,附着力为1级,抗冲击性能优异,样板耐水长达48h,WHPA/NCO复合涂层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综上所述,通过相反转乳液聚合方法,采用分步滴加的方式可以成功制备出羟基含量高、具有核壳结构且稳定性优良的WHPA乳液。WHPA乳液与HDI三聚体固化交联后,可用做增强样板耐水性、耐腐蚀性和抗冲击性的户外轻防腐复合涂料。

杨乐民[6](2019)在《水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工业漆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稀释型本体聚合法(微粒本体聚合法)制备了系列水性丙烯酸酯树脂,并配制了相应的工业漆,产物耐水性好、不返锈、光泽度高;水性树脂的黏度及水溶性符合制漆要求。本文首先探究了水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研究了原材料选择、配方和制备工艺等,着重探究了分子量调节剂对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水性丙烯酸酯树脂耐水性较好、不返锈、光泽度为54;通过粒径分析,证明本研究所采用的聚合方法为稀释型本体聚合法。然后探究了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影响因素,相比水性丙烯酸酯树脂,制备的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耐水性提高、光泽度为86、耐热性提高;进一步探究了水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影响因素,相比水性丙烯酸酯树脂,制备的水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耐水性提高、光泽度为118、耐热性提高。最后研究了系列水性丙烯酸酯树脂工程机械漆的制备和性能,制备的水性工程机械漆耐水性好,不返锈,光泽度最高达113,其它主要性能符合行业标准HG/T 4758-2014《水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要求。

郭曼曼[7](2019)在《聚丙烯酸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印染污泥低温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染污泥成分复杂,具有含水率高、黏性强、脱水性能差的特点。尤其是印染前处理废水产生的污泥,通常含强亲水性有机物,如淀粉、聚乙烯醇等,加大了其脱水难度。污泥脱水是实现污泥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环节,因此开发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工艺十分重要。本研究拟制备用于印染污泥低温热处理的水性聚丙烯酸树脂,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通过对水性聚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及其低温热处理工艺的优化研究,阐明污泥的脱水机理,为发展新型污泥脱水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形成污泥脱水新工艺。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水性聚丙烯酸树脂,以单体转化率、污泥比阻和脱水泥饼含水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合成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单体种类、单体体积比例、玻璃化温度等因素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丁酯(BA)三种单体的体积比为5:3:2,合成反应的温度为83℃,反应时间为6 h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2.6%;合成的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区间为70.8587.37℃,表观形态为淡黄色液态,流动性和水溶性较好,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最显着;产物为MAA/BA/MMA的共聚物,分子量如下:Mn=7033,Mw=10466,Mw/Mn=1.488。将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用于印染污泥的低温热处理,以污泥比阻和泥饼的含水率为评价指标,考查了水性聚丙烯酸树脂投加量、硫酸投加量、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聚丙烯酸树脂对污泥低温热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投加量为15 mg/g污泥(含固量约4%),硫酸(体积分数为98%)的投加量为0.002 mL/g污泥,热处理温度为75℃条件下加热30分钟;污泥的比阻可由3.0×10144 m/kg降低至2.80×1012 m/kg,降低了98.80%,处理后的污泥属于易过滤污泥。污泥泥饼含水率可由93.0%降低至84.59%,污泥的结合水含量可从33.82%降低至28.27%,污泥减量化率可达54.25%。通过对脱水后泥饼的微观结构、水分分布情况和污泥表面性质的分析探究了污泥低温热处理的脱水机理。结果表明:水性聚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中的-COO-能与硫酸中的H+进行反应,可生成不易溶于水的-COOH,使其溶解性下降后析出;加热处理使得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大分子链发生蜷缩,通过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吸附架桥、沉淀网捕作用以及与污泥颗粒分子间力的共同作用使污泥发生絮凝、收缩,污泥间的孔隙增大,污泥颗粒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最终使污泥中的部分结合水转化成自由水并借助多孔道结构释放出来,从而达到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污泥体积减量的目的。

朱哲文[8](2019)在《自乳化法制备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高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的溶剂型涂料逐步被环境友好型涂料所替代。环境友好型涂料中常见的水性涂料以水为溶剂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的特性。水性树脂对水性涂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水性聚丙烯酸酯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耐候性、耐腐蚀性以及抗污染能力,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汽车、木器、金属涂料等诸多领域。但是丙烯酸树脂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热黏冷脆”。为了改善其性能,可以引入功能基团或者与其他树脂进行复合,取长补短,制备出性能更好的复合树脂。通过引入羟基单体可以提高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中的羟基含量,这有利于提高后期成膜的交联密度。同时,聚氨酯由于分子链上的软硬段分离,使得胶膜具有机械性能好、附着力强、耐磨性好、耐温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可以弥补聚丙烯酸酯的缺陷,将二者进行复合,制备出能充分发挥其优点的树脂。而聚酯的结构决定其具有耐磨性好、光泽度好、丰满度高、耐候性佳、机械强度高等特点,也可以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树脂。因此,本文分别使用聚氨酯和聚酯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具体工作如下:第一章作为绪论,介绍了水性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的基本情况,并列举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以及水性聚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第二章通过外加乳化剂的方法,制备了羟基功能化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探究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备时,单体的选择、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乳化剂配比。通过实验,确定了选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聚碳酸酯二醇(PCDL)作为聚氨酯预聚体(PU)的软硬段,选择单体总质量2%的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在80°C的条件下,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2/3的比例作为乳化剂,与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进行乳液自由基聚合制备出羟基功能化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动态光散射法(DL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等手段证明了乳液稳定性好,性能优良,但是在干燥成膜后,由于小分子乳化剂的迁移导致胶膜的光泽度,耐水性等性能不好。第三章为了解决乳液中小分子乳化剂残留的问题,以两亲性聚氨酯大分子,辅以少量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E-10)作为反应型乳化剂来代替SDS/OP-10乳化剂对丙烯酸单体进行预乳化,用AA和MAA作为羧基单体,HEMA作为羟基单体,通过种子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的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羟基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探讨了聚氨酯预聚体封端基团、PU/PA的比例、水溶性单体的加入方式、乳化剂用量和亲水性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以DMPA的加入量为聚氨酯总质量的7%制备出端羧基的不饱和聚氨酯预聚体,以PU/PA为1/3的比例,使用单体总质量1%的乳化剂,加AA直接加入到底液而MMA加入乳化液的方式,制备出核壳结构的羟基功能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EM)可以清晰的看出乳胶粒子的核壳结构。经过测试,证明了制备出的乳液粒径小、分布窄、固含量高、稳定性好、胶膜性能优良。同时也解决了乳液中小分子乳化剂残留的问题。第四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采用丙烯酸单体代替丙酮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分散,使得整个反应过程中,不再加入任何有机溶剂。为了提高复合乳液涂膜的交联密度,进一步提高HEMA的含量。保持PU/PA比例,AA/MAA/BA/St的比例不变,降低BMA的含量,提高HEMA的加入量。再通过调节BA/St的比例以保证复合乳液干燥后的胶膜的Tg不会过高,以保持其柔韧性。同时研究了改变链转移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从而制备出不同性能的复合乳液来应用于不同的需求。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在保证乳液稳定性的前提下,将HEMA的用量提高到单体总质量的30%,BA/St的比例设定为1/1,当链转移剂加入量为1-3%时能够制备出适应于不同需要的复合乳液。通过测试,发现HEMA含量提高后,胶膜具有更好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和附着力。第五章对聚己二酸乙二醇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出端羧基的不饱和聚酯(UPE),然后用其与丙烯酸单体进行乳液共聚。探究了HEMA加入量,UPE/AC的比例,BA/St的比例,链转移剂用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HEMA加入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5%,UPE/AC比例为1/5,BA/St比例为1/3,通过改变链转移剂的用量可以制备出分子量在3000-15000范围内,粘度在450-1400mPa·s范围内的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测试,证明了该树脂的固含量高、稳定性好、耐冲击性好、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以该复合乳液为原料制备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涂膜性能,可用于汽车工业。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环保型高性能的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将要取代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在涂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李瑞琦[9](2019)在《高羟基含量自乳化聚酯的制备及其改性聚丙烯酸酯的研究》文中提出水性涂料因其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而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水性聚酯涂料和水性聚丙烯酸酯涂料作为代表性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木器等领域。然而水性聚酯的酯键易水解,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水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使用的乳化剂影响漆膜的性能,还会对金属底板造成腐蚀。本文合成了高羟基含量自乳化水性聚酯,再引入聚酯对聚丙烯酸酯改性,解决了乳化剂残留及腐蚀的问题,同时改善了聚丙烯酸酯涂膜柔韧性低的缺陷。采用己二醇(HG),新戊二醇(NPG),三羟甲基丙烷(TMP)作为醇组分,己二酸(HA)作为酸组分,通过六氢苯酐(HHPA)封端引入游离羧基,中和成盐后分散在水中得到自乳化水性聚酯。由TMP提供高含量的羟基,聚合反应温度为140180℃,采用分步投料和逐步升温的工艺,成功地制备了贮存稳定性良好、涂膜耐水性好的高羟基含量自乳化水性饱和聚酯(WSP)。实验研究了单体、催化剂和反应温度的选择,根据设计的树脂配方确定了最佳的聚合条件:醇酸摩尔比为1.07,TMP含量占醇组分总量的70%且分步投料的比例为1:1,HHPA含量为12%,HG/NPG摩尔比为1/21/4时制备的水性聚酯固含量为50%,酸值为45 mgKOH/g,羟值为217 mgKOH/g,粒径为83 nm,PdI为0.141,分子量为1780,粘度为1340 mPa·s。自乳化水性聚酯分散体与氨基树脂复配后制备的涂膜综合性能优异。通过物理共混和化学共聚两种方法,用自制的自乳化水性饱和聚酯(WSP)和水性不饱和聚酯(WUP)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制备水性聚酯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首先利用WSP改性制备WUP,在乳液聚合反应中,WSP替代乳化剂,而WUP同时充当乳化剂和反应单体,采用预乳化法和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获得具有良好性能和贮存稳定性的改性乳液。实验结果表明当链转移剂为1%,WSP/AC=1:10时,乳液固含量为47.5%,平均粒径为209 nm,PdI为0.141,分子量为4410,粘度为385 mPa·s,树脂的热稳定性好。当WUP/AC=1:5时,乳液固含量为47.5%,平均粒径为173 nm,PdI为0.043,分子量为5570,粘度为298 mPa·s,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对比聚丙烯酸酯乳液,聚酯改性后,乳液的分子量降低,粘度增大,涂膜的耐水性和硬度增强,此外,WSP-AC的热稳定性稍有下降,WUP-AC的热稳定性显着升高,且WUP-AC相比于WSP-AC的粒径更小,粒度分布更窄。两种改性乳液制备的氨基聚丙烯酸酯涂料的漆膜附着力为1级,柔韧性为1 mm,耐水性良好。

薛晓武[10](2019)在《紫外光固化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21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涂料用树脂由油性改成水性成为解决涂装过程溶剂污染的最好方法之一。本课题研究的紫外光(UV)固化水性改性环氧丙烯酸(EAG)树脂采用UV固化成膜的方式,具有以下优点:常温下进行光固化,适用于热敏性基材表面;固化速度快(<20 s),施工时间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成本降低。课题合成的水性树脂为阳离子型水性树脂,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在光固化成膜后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对环境污染小。为改善传统水性UV固化树脂成膜的不足之处,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由双酚A环氧树脂E51(EP-E51)与丙烯酸(AA)合成的环氧丙烯酸单酯(EAM)为主链,以二元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半封端异氰酸酯为接枝链段,引入醚基(—O—)和C=C,再以二乙醇胺(DEA)与主链的环氧键发生开环,经过乙酸调节体系PH后合成阳离子型水性树脂,确定了水性树脂合成过程的具体参数,对预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水性树脂在水体下的储存稳定性。(2)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EG合成的半封端异氰酸酯时的最佳条件,实验发现,0.1%磷酸投入后可以减少前期低聚物凝胶的概率。在接枝接枝EAM时,不同的分子量PEG合成的半封端异氰酸接枝后的EMG,在亲水性能上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加,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亲水由7.71%增长至43.01%,但同时也伴随着光固化膜硬度的降低和光固时间的增加、凝胶率下降。(3)研究了以双酚A环氧树脂E44(EP-E44)、酚醛型环氧树脂F51(EP-F51)合成的EAG对合成水性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影响。针对EP-F51的多环氧基的特殊结构,分别以40%、50%、60%、70%环氧键作酯化,并接枝不同分子量PEG的侧链结构,对比了水性改性环氧树脂的亲水性能与理化性能。

二、新型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单组分水性丙烯酸自干玻璃漆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和仪器
    1.2 配方
    1.3 涂料的制备
    1.4 试板的制备
    1.5 测试项目及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2.1 硅烷偶联剂种类的影响
    2.2 硅烷偶联剂用量的影响
    2.3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影响
3 与客户油漆性能对比
4 结语

(2)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涂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环保型涂料概述
        1.1.1 环保型涂料概念
        1.1.2 环保型涂料的发展
        1.1.3 环保型涂料的研究意义
    1.2 涂料产品分类
        1.2.1 单组份涂料
        1.2.2 双组份涂料
    1.3 环保型涂料的分类
        1.3.1 水性涂料
        1.3.2 高固体份涂料
        1.3.3 其它环保型涂料
    1.4 涂料用成膜物质
        1.4.1 树脂
        1.4.2 乳液
        1.4.3 分散体
    1.5 水性树脂
        1.5.1 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1.5.2 水性树脂分类
    1.6 水性丙烯酸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2章 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基础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3 水性含羟基丙烯酸基础树脂的制备
    2.4 涂料产品制备
        2.4.1 清漆的制备
        2.4.2 色漆的制备
        2.4.3 测试样板的制备
        2.4.4 测试方法
    2.5 树脂合成参数
        2.5.1 E-10P引入量
        2.5.2 酸值
        2.5.3 羟基含量及羟值
        2.5.4 玻璃化转变温度
        2.5.5 中和度
        2.5.6 固体含量
    2.6 树脂合成参数确定及表征
        2.6.1 树脂合成参数确定
        2.6.2 树脂性能表征
    2.7 结论
第3章 长支链单体改性树脂及耐水涂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3 树脂及涂料制备方法
        3.3.1 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3.3.2 涂料及样板制备方法
    3.4 改性树脂合成及性能表征
        3.4.1 2-EHA改性基础树脂
        3.4.2 LMA改性基础树脂
        3.4.3 SMA和 BMA改性基础树脂
        3.4.4 性能表征
    3.5 结论
第4章 功能单体改性基础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3 树脂及涂料制备方法
        4.3.1 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4.3.2 涂料及样板制备方法
    4.4 改性树脂合成及性能表征
        4.4.1 GMA改性基础树脂
        4.4.2 IOBMA改性基础树脂
        4.4.3 CHMA改性基础树脂
        4.4.4 St改性基础树脂
    4.5 结论
第5章 结束语
    5.1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3)化学修饰氧化石墨烯改性聚合物合成及涂膜防静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简介
        1.2.1 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质
        1.2.2 氧石墨烯的制备与性质
        1.2.3 氧化石墨烯改性
    1.3 电性能涂料简介
    1.4 石墨烯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5 石墨烯/氧石墨烯与其他导电材料共混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5.1 石墨烯与其他碳系材料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5.2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与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共混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6 化学改性氧化石墨烯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6.1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改善电性能涂层的导电性
        1.6.2 其他碳材料改性氧化石墨烯导电材料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6.3 金属氧化物改性氧化石墨烯导电材料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6.4 导电聚合物改性氧化石墨烯导电材料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6.5 多功能改性氧化石墨烯导电材料在电性能涂料中的应用
    1.7 石墨烯与氧化石墨烯制备电性能涂料外专利的发展
        1.7.1 国内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电性能涂料专利简介
        1.7.2 国外石墨烯电性能涂料专利申请简介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8.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创新点
第二章 具有导电性氧化石墨烯中间体合成
    2.1 引言
    2.2 合成机理
        2.2.1 GO与 GMA反应合成GO-G中间体
        2.2.2 GO-G与 PPDA反应合成GO-GP中间体
        2.2.3 GO-GP与苯胺(ANILINE)反应合成GO-GPPA改性中间体
    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2.3.1 氧化石墨烯环氧基和羧基含量的测定
        2.3.2 体积电阻率测试
        2.3.3 结构分析
    2.4 原料选择和用量的确定
        2.4.1 GO-G制备原料和用量
        2.4.2 GO-GP制备原料及用量
        2.4.3 GO-GPPA制备原料及用量
    2.5 实验部分
        2.5.1 实验原料
        2.5.2 实验仪器设备
        2.5.3 实验步骤
    2.6 实验结果及分析
        2.6.1 不同配方GO-GPPA体积电阻率分析
        2.6.2 GO和 GO-GPPA配方P3的FT-IR分析
        2.6.3 GO和 GO-GPPA配方P3的XRD分析
        2.6.4 GO和 GO-GPPA配方P3的XPS分析
        2.6.5 GO、GO-G和 GO-GPPA配方P3的SEM分析
        2.6.6 GO和 GO-GPPA配方P3的TG和 DTG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防静电GO-GPPA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3.1 引言
    3.2 理论分析
        3.2.1 合成机理
        3.2.2 原料选择和用量
        3.2.3 分析测试与表征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主要原料
        3.3.2 主要设备和仪器
        3.3.3 GO-GPPA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3.4 结果及分析
        3.4.1 GO-GPPA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性能
        3.4.2 GO-GPPA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FTIR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O-GPPA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涂膜导电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
        4.2.1 固化机理
        4.2.2 防静电原理
        4.2.3 水性防静电涂料配方原料选择和组成的确定
        4.2.4 分析测试方法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试剂与药品
        4.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3 实验步骤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配方GO-GPPA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涂料涂膜性能
        4.4.2 结果讨论
        4.4.3 涂膜扫描电镜分析(SEM)分析
        4.4.4 配方PA5 GO-GPPA改性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差示热量(DSC)扫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核壳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性涂料
    1.2 丙烯酸树脂简介
    1.3 丙烯酸树脂的聚合方法
        1.3.1 乳液聚合
        1.3.2 溶液聚合
        1.3.3 本体聚合
        1.3.4 悬浮聚合
    1.4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1.4.1 成盐法
        1.4.2 引入非离子亲水性基团
        1.4.3 通过表面活性剂增溶
    1.5 乳液成膜机理
    1.6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改性
        1.6.1 苯乙烯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1.6.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1.6.3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1.6.4 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1.6.5 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树脂乳液
        1.6.6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
    1.7 核/壳乳胶粒子设计与聚合方法
        1.7.1 核/壳乳液聚合机理
        1.7.2 核/壳结构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1.8 水性丙烯酸酯涂料的应用
        1.8.1 水性丙烯酸涂料在建筑涂料领域的应用
        1.8.2 水性丙烯酸涂料在木器涂料领域的应用
        1.8.3 水性丙烯酸涂料在防锈涂料领域的应用
    1.9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
        1.9.1 研究目的意义
        1.9.2 研究内容
2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及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原料
        2.2.2 检测仪器及设备
        2.2.3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
        2.2.4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胶膜的制备
        2.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2.4.2 热重分析
        2.4.3 乳液的粒径分布和微观形貌
        2.4.4 HPA用量对胶膜耐水性的影响
        2.4.5 HPA用量对胶膜剥离强度的影响
    2.5 羟基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应用
        2.5.1 真石漆配制工艺
        2.5.2 作为真石漆黏合剂的性能表征
    2.6 结论
3 水性木器涂料用苯丙树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原料
        3.2.2 检测仪器及设备
        3.2.3 苯丙树脂制备
        3.2.4 水性苯丙树脂胶膜及清漆的制备
        3.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0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3.3.1 聚合物结构的核磁共振谱图
        3.3.2 乳液粒径及微观形貌测定
        3.3.3 MAA核壳质量比对乳液的影响
        3.3.4 热重分析
        3.3.5 胶膜耐水性测试
        3.3.6 胶膜力学性能测试
        3.3.7 水性苯丙清漆的性能测试
    3.4 结论
4 磷酸酯化苯丙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防锈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实验原料
        4.2.2 检测仪器及设备
        4.2.3 水性磷酸酯化苯丙乳液的制备
        4.2.4 水性羟基苯丙乳液胶膜及涂膜的制备
        4.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物结构表征
        4.3.2 苯丙乳液胶粒形态表征
        4.3.3 不同PM-2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3.4 不同PM-2用量对胶膜耐热性能的影响
        4.3.5 涂膜电化学分析
        4.3.6 电化学阻抗分析
        4.3.7 漆膜形貌分析
        4.3.8 涂料防锈性能测试
    4.4 结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及作为真石漆粘合剂的应用
        5.1.2 水性木器涂料用苯丙树脂的制备及胶膜性能
        5.1.3 磷酸酯化苯丙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防锈性能
    5.2 创新点及作用机理
    5.3 进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5)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水性涂料概述
        1.1.1 水性涂料的分类及简介
        1.1.2 水性涂料的发展方向
    1.2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概述
        1.2.1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聚合单体
        1.2.2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分类及相关说明
        1.2.3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改性方法及其研究近况
    1.3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概述
        1.3.1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特点
        1.3.2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近况及发展趋势
    1.4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研究
        1.4.1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概述
        1.4.2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分析
2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3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
    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2.4.1 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2.4.2 乳液的固含量及转化率测试
        2.4.3 乳液的羟值测定
        2.4.4 乳液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测试
        2.4.5 乳液的形貌观测
        2.4.6 乳液的粘度测试
        2.4.7 乳液的流变性能测试
        2.4.8 乳胶膜的热失重分析测试
        2.4.9 乳胶膜的示差扫描量热测试
        2.4.10 乳胶膜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及粗糙度测试
        2.4.11 乳液的稳定性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2.5.2 反应温度对WHPA乳液性能的影响
        2.5.3 核壳单体分步聚合比例对WHPA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2.5.4 软硬单体的比例对WHPA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2.5.5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用量及滴加比例对WHPA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2.5.6 丙烯酸用量对WHPA乳液性能的影响
        2.5.7 不同羟值的WHPA乳液和乳胶膜的性能分析
        2.5.8 不同体系WHPA乳液的乳胶粒形貌
    2.6 本章小结
3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复合涂料的制备工艺
    3.3 复合涂料及涂膜的性能测试
        3.3.1 复合涂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3.2 复合涂料及涂层的表观测试
        3.3.3 复合涂层的硬度及附着力测试
        3.3.4 复合涂层的光泽度测试
        3.3.5 复合涂层的抗冲击及柔韧性测试
        3.3.6 复合涂层的耐水性及耐盐雾测试
        3.3.7 复合涂层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及粗糙度测试
        3.3.8 复合涂膜的断面扫描电镜观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4.2 异氰酸酯与羟基比例对复合涂料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3.4.3 二氧化钛粉浆用量对复合涂料及涂层的性能影响
        3.4.4 消泡剂用量对复合涂料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3.4.5 流平剂和润湿剂用量对复合涂料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3.4.6 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应用性能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进一步工作安排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水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工业漆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性工业漆简介
    1.2 水性工程机械漆中水性树脂的分类
        1.2.1 水性丙烯酸树脂
        1.2.2 水性环氧树脂
    1.3 水性丙烯酸树脂
        1.3.1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发展历史
        1.3.2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种类
    1.4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聚合方法
        1.4.1 溶液聚合
        1.4.2 乳液聚合
        1.4.3 本体聚合
        1.4.4 悬浮聚合
    1.5 水稀释型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工艺
    1.6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改性
        1.6.1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
        1.6.2 有机硅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
    1.7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内容
        1.7.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7.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7.3 课题的成果
第二章 水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实验部分
    2.2 制备原理与方法
        2.2.1 制备原理
        2.2.2 制备方法
    2.3 表征与测试
        2.3.1 黏度的测定
        2.3.2 涂膜耐水性能
        2.3.3 水溶性的测定
        2.3.4 光泽度的测定
        2.3.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6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2.3.7 热重(TG)分析
        2.3.8 透过率的测定
        2.3.9 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2.3.10 涂膜性能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原料的选择
        2.4.2 FT-IR分析
        2.4.3 树脂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2.4.4 分子量调节剂对水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影响
        2.4.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2.4.6 热重(TG)分析
        2.4.7 分子量调节剂用量对水性丙烯酸酯树脂涂膜性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实验部分
    3.2 制备原理与方法
        3.2.1 制备原理
        3.2.2 制备方法
    3.3 测试与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FT-IR分析
        3.4.2 水性树脂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3.4.3 环氧树脂加入量对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影响
        3.4.4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3.4.5 热重(TG)分析
        3.4.6 环氧树脂加入量对水性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涂膜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实验部分
    4.2 制备原理与方法
        4.2.1 制备原理
        4.2.2 制备方法
    4.3 测试与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FT-IR分析
        4.4.2 树脂粒径及粒径分布的测定
        4.4.3 有机硅加入量对水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影响
        4.4.4 树脂透过率比较
        4.4.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4.4.6 热重(TG)分析
        4.4.7 有机硅加入量对水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涂膜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组分水性丙烯酸树脂工业漆的制备与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所需仪器
        5.1.2 单组分水性丙烯酸树脂工业漆制备的原料
    5.2 制备方法
    5.3 测试与表征
        5.3.1 光泽度的测定
        5.3.2 涂膜性能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助剂的选择和颜基比
        5.4.2 不同水性树脂用量对水性漆性能的影响
        5.4.3 不同树脂对水性漆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7)聚丙烯酸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印染污泥低温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印染污泥
    1.2 污泥脱水
        1.2.1 污泥水分分布
        1.2.2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1.2.3 污泥的脱水性能及评价指标
        1.2.4 污泥调理及研究进展
        1.2.5 污泥脱水技术
    1.3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
        1.3.1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1.3.2 影响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性能的因素
        1.3.3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
        2.2.2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的优化
        2.2.3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特性
        2.3.2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的优化
        2.3.3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1.3 污泥样品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3.3.1 SRF的测定
        3.3.2 泥饼含水率的测定
        3.3.3 污泥减量化率的测定
        3.3.4 污泥微观结构分析
        3.3.5 污泥泥饼内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的测定
        3.3.6 污泥颗粒表面性质的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的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3.4.2 热处理温度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3.4.3 硫酸的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3.4.4 热处理时间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3.4.5 水性聚丙烯酸树脂对污泥脱水机理的探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
    4.1 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4.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自乳化法制备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性聚丙烯酸酯简介
        1.2.1 水性丙烯酸酯的分类
        1.2.2 水性丙烯酸酯的主要原料
        1.2.3 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1.3 水性聚氨酯简介
        1.3.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1.3.2 水性聚氨酯的特点
        1.3.3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1.3.4 反应原理
        1.3.5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1.3.6 水性聚氨酯的乳化、稳定和成膜机理
        1.3.7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1.4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简介
        1.4.1 物理共混法
        1.4.2 乳液共聚法
        1.4.3 互穿网络(IPN)聚合法
        1.4.4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应用
    1.5 水性聚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2.2.3 原料的预处理
        2.2.4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2.2.5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2.2.6 性能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氨酯预聚体中硬段的选择
        2.3.2 聚氨酯预聚体中软段的选择
        2.3.3 丙烯酸单体的选择
        2.3.4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2.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2.3.6 乳化剂配比的影响
        2.3.7 WPUA的红外分析
        2.3.8 胶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自乳化法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装置与仪器
        3.2.2 原料
        3.2.3 原料的预处理
        3.2.4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3.2.5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3.2.6 性能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PMA用量的影响
        3.3.2 PU端基的选择
        3.3.3 PU/PA比例的影响
        3.3.4 水溶性单体加入的方式
        3.3.5 乳化剂使用量
        3.3.6 乳化剂种类的比较
        3.3.7 WPUA的红外分析
        3.3.8 DSC分析
        3.3.9 乳液粒子的微观结构
        3.3.10 复合乳液的应用性能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
        4.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4.2.3 丙烯酸单体的纯化
        4.2.4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4.2.5 高羟基含量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4.2.6 性能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丙烯酸单体代替丙酮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3.2 HEMA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4.3.3 软硬单体比例对乳液的影响
        4.3.4 链转移剂对乳液的影响
        4.3.5 胶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4.3.6 DSC分析
        4.3.7 乳液粒子的微观结构
        4.3.8 HWPUA与 WPUA的性能对比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5.2.3 丙烯酸单体的纯化
        5.2.4 端羧基不饱和聚酯的制备
        5.2.5 水性聚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5.2.6 性能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HEMA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5.3.2 UPE/PA对乳液的影响
        5.3.3 软硬单体比例对乳液的影响
        5.3.4 链转移剂对乳液的影响
        5.3.5 红外分析
        5.3.6 WPA和 WPEA的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高羟基含量自乳化聚酯的制备及其改性聚丙烯酸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性树脂与水性涂料
        1.2.1 水性聚酯树脂
        1.2.2 水性丙烯酸树脂
        1.2.3 水性聚氨酯树脂
        1.2.4 水性环氧树脂
        1.2.5 其他水性树脂和涂料
    1.3 水性聚酯树脂
        1.3.1 水性聚酯的分类
        1.3.2 水性聚酯的制备
        1.3.3 成膜机理及工艺
        1.3.4 水性聚酯的改性研究
        1.3.5 水性聚酯的应用
    1.4 水性聚酯改性聚丙烯酸酯
        1.4.1 水性聚酯改性聚丙烯酸酯的制备
        1.4.2 水性聚酯改性聚丙烯酸酯的聚合方法
    1.5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1.5.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高羟基含量自乳化聚酯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主要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水性饱和聚酯分散体的制备
        2.2.4 结构与性能测试方法
    2.3 聚酯结构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聚合过程
        2.4.2 醇酸摩尔比的影响
        2.4.3 TMP的影响
        2.4.4 HHPA含量的影响
        2.4.5 HG/NPG比例的影响
        2.4.6 乳液性能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性聚酯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主要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水性聚酯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3.2.4 结构与性能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分析
        3.3.2 水性聚酯的表面活性
        3.3.3 水性饱和聚酯共混改性聚丙烯酸酯
        3.3.4 水性不饱和聚酯共聚改性聚丙烯酸酯
        3.3.5 树脂改性前后的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紫外光固化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水性UV光固化树脂的特点
    1.3 活性稀释剂
    1.4 低聚物
        1.4.1 不饱和聚酯
        1.4.2 环氧丙烯酸酯
        1.4.3 聚氨酯丙烯酸酯
        1.4.4 丙烯酸酯
        1.4.5 环氧树脂
        1.4.6 聚氨酯
        1.4.7 环氧聚氨酯
    1.5 光引发剂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及目的
        1.6.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6.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2.0 序言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装置图
    2.4 配方计算
    2.5 实验步骤
    2.6 测试与表征
        2.6.1 酸值的测定
        2.6.2 -NCO基团的滴定
        2.6.3 红外光谱
        2.6.4 凝胶渗透色谱(GPC)
        2.6.5 外观、水溶性、贮存稳定性
    2.7 结果与讨论
        2.7.1 酸值的测定
        2.7.2 NCO基团的滴定
        2.7.3 -NCO基团含量变化
        2.7.4 红外光谱分析
        2.7.5 GPC
        2.7.6 外观、水溶性、贮存稳定性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乙二醇改性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水性光固化树脂的合成
    3.3 预聚物稳定性测试和涂膜性能测试
        3.3.1 水性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表征
        3.3.2 涂膜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主链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与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E44 合成的水性UV树脂水性光固化树脂的合成
        4.2.4 F51 合成的水性UV树脂水性光固化树脂的合成
    4.3 测试与表征
        4.3.1 预聚物性能测试
        4.3.2 光固化涂膜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预聚物表征
        4.4.2 固化膜热力学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新型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单组分水性丙烯酸自干玻璃漆的制备及性能[J]. 李俊鹏. 涂层与防护, 2022(01)
  • [2]水可分散型含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涂料方面的应用研究[D]. 周春宇.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3]化学修饰氧化石墨烯改性聚合物合成及涂膜防静电研究[D]. 陈站. 广州大学, 2020(02)
  • [4]核壳型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成航航.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5]水性高羟值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耿欢琼.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6]水性丙烯酸树脂及其工业漆的制备研究[D]. 杨乐民.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7]聚丙烯酸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印染污泥低温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郭曼曼. 青岛大学, 2019(03)
  • [8]自乳化法制备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D]. 朱哲文. 武汉大学, 2019(06)
  • [9]高羟基含量自乳化聚酯的制备及其改性聚丙烯酸酯的研究[D]. 李瑞琦. 武汉大学, 2019(06)
  • [10]紫外光固化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薛晓武. 五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新型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