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间质穿刺治疗大疱性角膜病

前间质穿刺治疗大疱性角膜病

一、角膜前基质穿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孙珊珊[1](2019)在《改良DSEK与PKP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对比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对比研究改良简化后弹力层撕除角膜内皮移植术(Descemet stripping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DSEK)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2年~2018年在我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共65例(65眼),其中男36眼,女29眼,平均年龄67.3±10.4(45~84)岁。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简化DSEK组和常规PKP组,其中改良DSEK组共纳入38眼,常规PKP组共纳入27眼。改良DSEK的操作要点包括:在材料制作上,采取真空负压环钻在新鲜供体眼球上按照深板层角膜移植材料的制备方法制作厚度可控的角膜内皮移植材料,平均植片直径8.03±0.47(7.25~9.00)mm;在植片植入方法上,采用了简易的用于早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塑料滑板,无需缝线牵引和专用推注器,简便易行。PKP按照常规方法操作,平均植片直径7.92±0.29(7.50~8.50)mm。术后随访1年,观察指标包括术后1月、3月、6月、12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植片生存率。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 1、3、6、12 个月的平均 BCVA(LogMAR),DSEK 组分别为 0.95±0.41、0.81±0.54、0.67±0.63 和 0.62±0.72:PKP 组分别 1.10±0.34、1.04±0.38、0.99±0.52和1.02±0.65;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分别为0.015、0.000、0.001和0.001)。术后1年DSEK和PKP组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1441±429和1183±595个/mm2,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82)。术后1年DSEK和PKP组植片生存率分别为91.2%和70.4%,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39)。在术后并发症方面:DSEK组术后继发青光眼13眼(34.2%),其中术前有青光眼病史者1 1眼(84.6%);PKP组术后继发青光眼11眼(40.7%),其中术前有青光眼病史6眼(54.6%);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591)。DSEK和PKP组的术后植片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2%(5眼)和29.6%(8眼),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279)。PKP组6眼(22.2%)术后出现植片感染,感染控制率为66.7%。DSEK组6眼(15.8%)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植片移位,经过再次前房注气复位。DSEK组4眼(10.5%)术后发生原发移植失败,PKP组无原发移植失败的发生,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82)。结论:1.改良简化DSEK技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内皮移植手术方法,可获得同常规DSEK手术相似的术后效果,并且植片植入方式更加简单。2.术后最佳矫正视力,DSEK组明显优于PKP组,且较早趋于稳定。3.在植片生存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上,DSEK明显优于PKP。4.对于眼前节情况较复杂的患者,如浅前房、合并白内障等,改良简化DSEK技术亦能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

孙珊珊,高明宏[2](2019)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是由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所引起的一种角膜病,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异物感、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等,严重时可致眼盲。各种先天和后天性疾病均可导致BK的发生,包括先天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角膜内皮炎、青光眼、前部葡萄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眼外伤及手术创伤等。如果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患者可因无法耐受眼部剧烈疼痛而要

郭晓飞,肖凤枝,张小利[3](2017)在《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在角膜病变中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等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住院39例40只眼行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患者。其中,大泡性角膜病变26例26只眼包括青光眼白内障术后7只眼,青光眼绝对期3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5只眼,眼外伤6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只眼;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8例8只眼包括碱烧伤4只眼,酸烧伤4只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5例6只眼包括格子样营养不良1例2只眼,眼外伤4只眼。16例患者伴有糖尿病。以上患者均有明显疼痛、流泪刺激症状,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通过行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术后观察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基质水肿及术后视力等情况。结果39例40只眼术后3 d刺激症状缓解,术后7-10 d拆除羊膜缝线,所有患者疼痛及刺激症状消失,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修复完整。1个月后,1例1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再次行角膜浅基质穿刺后治愈。随访3~6个月,均未见角膜病变复发,角膜上皮光滑完整,基质无水肿,穿刺区角膜基质浅层形成一层均匀混浊斑。术后视力:22只眼手术前后视力无改变,18只眼视力部分提高。结论各种原因导致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患者,采用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眼部症状,挽救了眼球,部分患眼改善了视力。我们认为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是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法。

段嘉欢,郭秀瑾,马月磊,李向品,刘超敏[4](2016)在《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接受PTK手术治疗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9例19只眼,所有病例均有反复发作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经药物治疗效果差。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灰白水肿,上皮糜烂及大泡形成。术前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及角膜厚度测量。术中参数设定:能量密度160 mJ/cm2,脉冲频率10.0 Hz,切削区以病变为中心,切削直径6.5 mm,过渡区(TZ)2.0 mm,切削深度80160(106.32±18.92)μm。分别于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至5年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视力、眼部刺激症状、裂隙灯眼前节检查、术后并发症及有无复发。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视力无明显提高或略有改善,眼部刺激症状明显缓解。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平均时间为(6.42±1.50)d,角膜水泡消失平均时间为(21.74±21.79)d。其中3例因术后角膜水泡不消退而进一步治疗,效果满意。1例术后出现角膜溃疡,余18例在随访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病例。结论 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经济、患者痛苦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为视力预后差的晚期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张枫,孟维哲[5](2016)在《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修复大泡性角膜病变》文中提出背景: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率逐年升高,但是角膜移植材料来源少,手术费用较高,且有些患者症状严重,恢复机会较小,角膜移植成功率较小。角膜基质内羊膜来源广,费用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目的:对比观察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4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各一半,4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各10只。A,B,C组兔建立大泡性角膜病变模型。建模后2周A组进行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B组进行角膜表面羊膜移植;C组进行角膜板层切开治疗,步骤与A组相同,但是不植入羊膜;D组不做手术处理为空白对照。采用固定裂隙灯显微镜的裂隙宽度和光线投射角度,观察各组不同时间大白兔角膜的中央厚度、角膜中央混浊程度及角膜上皮大泡情况。结果与结论:1移植后1 d、2周时:4组大白兔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2移植4,8,12周时,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组与角膜表面羊膜移植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角膜板层切开治疗组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但与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移植后4,8周时: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组角膜混浊程度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角膜板层切开治疗组切口处形成明显瘢痕,移植后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组大泡改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角膜表面羊膜移植大白兔移植后2周复发,角膜板层切开治疗组、空白对照移植后12周仍然水肿,存在大泡。4结果显示,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能够有效帮助大泡性病变大白兔修复角膜内皮细胞,缓解水肿症状,其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段嘉欢[6](2015)在《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接受PTK手术治疗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9例19眼,年龄2385(平均58.32±18.39)岁。其中男12例,女7例。右眼13例,左眼6例。病因:眼外伤术后7例,白内障术后4例,玻璃体切除术后2例,抗青光眼术后2例,角膜炎2例,角膜移植术后1例,原因不详1例。视力:指数/眼前7例,手动/眼前4例,光感2例,无光感6例。眼压5.8728.01(平均17.35±5.93)mm Hg。角膜中央厚度4501219(平均726.32±161.43)μm,角膜上皮厚度77134(平均98.58±15.45)μm。19眼均有反复发作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经药物治疗效果差。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灰白水肿,上皮糜烂及大泡形成,部分患眼可见大泡破裂,余眼内结构窥不清。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名熟练操作的医师完成。术前3天患眼局部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采用表面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开睑器暴露手术区域,用上皮刀进行角膜上皮清创,刮除糜烂水肿的上皮组织。选择美国VISX STAR S4 IR准分子激光机的PTK治疗程序进行激光切削。参数设定:能量密度160m J/cm2,脉冲频率10.0Hz,切削区以病变为中心,切削直径6.5mm,过渡区(TZ)2.0mm,根据病变程度设计切削深度80160(平均106.32±18.92)μm。激光切削结束后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裂隙灯下检查角膜接触镜在位,术毕。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4/日,至角膜上皮愈合,摘除角膜接触镜。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点眼,4/日,至症状消失。对于术前眼压偏高的患者,加用降眼压口服药及滴眼液。分别于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5年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视力、眼部刺激症状(疼痛、畏光、流泪等)、裂隙灯眼前节检查(上皮愈合情况、水泡及水肿是否消退)、术后并发症及有无复发。眼部刺激症状依据患眼疼痛、畏光及流泪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5个等级。结果:1视力全部19例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提高或略有改善。2术前及术后刺激症状术前12例(63.16%)患者眼部刺激症状极重度,5例(26.32%)刺激症状重度,2例(10.53%)刺激症状中度。术后1周,极重度和重度刺激症状病例数均有下降。术后1月仅1例(5.26%)患者刺激症状重度,3例(15.79%)刺激症状中度,15例(78.95%)刺激症状轻度或消失。术后3月3例(15.79%)有轻度眼部刺激症状,其余16例(84.21%)刺激症状消失。术后6月全部19例患者无眼部刺激症状。3裂隙灯眼前节检查术后第1日复查,17例(89.47%)角膜接触镜在位,创面清洁;2例(10.53%)角膜接触镜脱失,刺激症状明显,复戴接触镜。17例(89.47%)于术后47日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摘除角膜接触镜,荧光素钠染色可见弥漫点状着色,未见角膜上皮糜烂;余2例分别于术后第9日、第11日角膜上皮愈合。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平均时间为6.42±1.50天。术后1周,5例(26.32%)角膜水泡消失,10例(52.63%)角膜局部可见少量中、小水泡,4例(21.05%)仍有大泡存在;术后1月,15例(78.95%)角膜水泡消失,4例(21.05%)角膜局部可见小水泡;术后3个月,所有病例角膜水泡消失。术后角膜水泡消失的平均时间为21.74±21.79天。3例因术后角膜水泡不消退而进一步治疗,术前及术后眼压均偏高,给予降眼压治疗。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2月、2周再次行PTK手术治疗,术后角膜水泡逐渐消退。1例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3月后复查未见角膜水泡。4并发症1例患者于术后1月复查见角膜中央部溃疡,7%碘酒烧灼溃疡面辅以抗生素滴眼液治疗,逐渐愈合。余18例(94.74%)在随访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5复发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病例。结论:1 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与激光切削深度密切相关,106.32±18.92μm的切削深度对多数病例有效,角膜水肿及大泡越严重,激光切削深度相对越多。2眼压是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疗效的影响因素,对于术前及术后眼压偏高的患者需联合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3 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经济、患者痛苦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为视力预后差的晚期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王超庆,李燕飞,程秀春,李静,范晓聪,李琦[7](2014)在《角膜基质针刺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施行角膜基质针刺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35眼大泡性角膜病变者施行角膜基质针刺联合羊膜移植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前节OCT、角膜地形图、角膜知觉、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患者术后眼部症状、大泡复发情况、角膜知觉改变、角膜厚度变化、角膜各层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角膜基质针刺联合羊膜移植术后随访618mo。32例(91%)均在术后第1d疼痛感消失,并在随访期间未再出现疼痛,另外3例(9%)疼痛感减轻并在3d后消失。9例(26%)术后角膜上皮在1wk内愈合,21例(60%)在2wk内愈合,5例(14%)在3wk内愈合。随访期间BK无复发,2例(6%)在术后3,4wk在周边区域见少量微小水泡,无自觉症状,随时间延长未见加重。所有患者无新生血管发生,角膜表面光滑。30例(86%)移植的羊膜于术后2mo变薄,部分溶解吸收,3mo时肉眼基本不见羊膜。34例(97%)视力无改变,1例(3%)由光感到手动/眼前。30例(86%)术后2mo角膜知觉减退,下降幅度为20±7mm,所有患者角膜厚度均增加,由术前的788±35μm,增至940±43μm,术后12mo,角膜厚度增至1060±27μm。共焦显微镜结果:术后3mo,角膜基底膜下三叉神经纤维数量密度降低,浅基质层基质细胞成纤维化,深基质层更加疏松、细胞肿胀明显,内皮细胞数量较术前减少且肿胀更加明显。结论:角膜基质针刺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有效控制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尤其是对症状明显,视功能差的患者是简单、安全、实用的方法。

焦军杰,万千,万新顺,刘瑞芳,李晓鹏[8](2012)在《角膜前基质微穿刺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角膜前基质微穿刺术(ACSM)联合羊膜移植术(AMT)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的疗效。方法 13例(13只眼)BK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例,女5例;年龄35~83岁,平均(70.5±15.2)岁,病程2~24个月。其中5例采用单纯AMT,8例采用ACSM联合AMT。观察两组患者移植片溶解时间、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情况以及复发等情况。结果单纯AMT组患者术后1~3 d疼痛消失,羊膜移植片于术后720 d溶解或脱落,平均(13±5)d,3周后角膜大泡消失,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3例复发。ACSM联合AMT组患者术后1~3 d疼痛消失,羊膜移植片于术后2552 d溶解或脱落,平均(34±9)d,显着长于单纯AMT组(t=8.32,P<0.05)。4周后羊膜与角膜上皮下组织融合。视力较术前略有改善。1例复发,但无自觉症状,未再次手术。结论 ACSM联合AMT治疗BK较单纯AMT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李良毛,瞿玲辉[9](2011)在《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及其进展》文中提出应用激光切削角膜表浅病变组织,即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TK)治疗角膜病已开展了20余年,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日趋完善,适应证得到拓展并且有严格的规范,安全性高。PTK已用于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的隆起性病损、角膜浅表炎症性病变、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性病变、翼状胬肉以及一些儿童浅表性角膜病变的治疗,PTK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在治疗角膜病变中也发挥着较好的治疗作用。此外PTK治疗浅表性角膜病变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小,可延迟或替代角膜移植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就PTK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效果、安全性、并发症、适应证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鞠燕,高晓唯,李保江,任兵,胡裕坤,王瑞夫,吉秀祥[10](2010)在《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临床疗效。方法: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5例15眼行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其中白内障术后8例;白内障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例;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3例。结果:患者15例术后眼痛等刺激症状基本消失,角膜上皮完整,随访3~24mo均未发现BK的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视力有轻度提高。结论: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可有效缓解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二、角膜前基质穿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角膜前基质穿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1)改良DSEK与PKP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 研究对象
        2 角膜供体来源
    二、手术方法
        1 手术种类
        2 手术方法
    三、术后处理
    四、术后用药
    五、术后随访
    六、统计学处理
结果
    —、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
    二、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
    三、末次随访时植片生存率
    四、术后并发症
    五、原发移植失败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大泡性角膜病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角膜移植术
    1.1 PKP
    1.2 EK
        1.2.1 PLK和DLEK
        1.2.2 DSEK/DSAEK
        1.2.3 飞秒激光辅助的EK
        1.2.4 DMEK
        1.2.5 自动板层刀辅助的后弹力层前膜角膜内皮移植术
        1.2.6 n DSAEK
2 角膜移植的替代手术
    2.1 AMT
    2.2 ASP
    2.3 PTK
    2.4 结膜瓣遮盖术
    2.5 角膜交联术
    2.6 全角膜光凝术
    2.7 自体耳屏软骨膜移植术
    2.8 细胞层面的靶向治疗
        2.8.1 体外培养的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术和选择性的Rho激酶抑制剂
        2.8.2 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移植术
3 小结

(5)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修复大泡性角膜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 引言Introduction
1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设计
    1.2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3.1实验动物
        1.3.2仪器
    1.4 方法
        1.4.1角膜基质内羊膜制备与保存
        1.4.2兔大泡性角膜病变模型建模方法
        1.4.3动物分组和处理
        1.4.4评估标准
    1.5主要观察指标
    1.6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2.2模型建立结果
    2.3各组大白兔不同时间角膜中央厚度比较
    2.4各组大白兔不同时间角膜中央混浊情况
    2.5各组大白兔角膜上皮大泡情况比较
3 讨论Discussion

(6)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在角膜浅层病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角膜基质针刺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羊膜制备与保存
        1.2.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角膜前基质微穿刺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1.2方法 2结果 2.1近期效果 2.2远期效果 3讨论

四、角膜前基质穿刺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良DSEK与PKP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对比观察[D]. 孙珊珊.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2]大泡性角膜病变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 孙珊珊,高明宏.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01)
  • [3]角膜浅基质穿刺联合羊膜遮盖术在角膜病变中应用[J]. 郭晓飞,肖凤枝,张小利.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07)
  • [4]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 段嘉欢,郭秀瑾,马月磊,李向品,刘超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05)
  • [5]角膜基质内羊膜移植修复大泡性角膜病变[J]. 张枫,孟维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11)
  • [6]PTK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D]. 段嘉欢. 河北医科大学, 2015(01)
  • [7]角膜基质针刺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J]. 王超庆,李燕飞,程秀春,李静,范晓聪,李琦. 国际眼科杂志, 2014(06)
  • [8]角膜前基质微穿刺术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疗效观察[J]. 焦军杰,万千,万新顺,刘瑞芳,李晓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2(12)
  • [9]治疗性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及其进展[J]. 李良毛,瞿玲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1(10)
  • [10]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J]. 鞠燕,高晓唯,李保江,任兵,胡裕坤,王瑞夫,吉秀祥. 国际眼科杂志, 2010(11)

标签:;  ;  ;  ;  ;  

前间质穿刺治疗大疱性角膜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