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融景——兼评西式园林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

顺应自然融景——兼评西式园林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

一、顺应自然 情景交融——兼评西式园林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翰琪[1](2021)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艺术的现代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中也蕴含着中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美学思想与人文思想。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于美的理解和认识,也对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是非常重要的造景元素和营造空间的手段,是园林生机和灵气的所在。水在园林中起到连接的作用,将亭榭、楼阁、花木、山石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理水艺术所展现的是丰富多彩的美,有静与动的美、虚与实的美,为游园者提供泛舟、赏景、休憩等。本文首先从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中将理水部分进行归纳总结,较为详细分析了理水发展的四个时期:秦汉时期是自然山水审美观念的萌芽期,多池沼,筑台观。宽阔的水面为游览休闲、军事演练、日常生活等场所。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以自然山水为造园艺术创作主题开始和兴起的时期,山水诗与山水画对造园起到影响和推动作用,娱游逐渐成为园林的主要功能。唐宋时期造园以水景为主,山还为成为景境创作的题材,是中国造园模写山水的时期,理水手法更加多样。明清时期造园已经到达相当成熟的阶段,是园林成熟期,造园模拟自然逐渐从“形似”向“神似”发展。理水手法更加成熟,注重技巧与形式美的结合,形成体系。园林不是园林主人个人的娱乐场所,而是家庭生活空间的一部分,变成可望、可游、可居的园林。通过对理水历史发展的梳理,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主要原则总结为三点:无水不活;妙在掩与隔;广在借与空。其次从空间和意境两方面结合拙政园、寄畅园、留园等,和苏州博物馆新馆、绩溪县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等具体实例进行分析。理水艺术与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美观、人性化、环保原则相符合。最后将理水艺术与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相结合,用抽象化的方式模拟自然,探索更多关于理水艺术的现代应用可能性。

罗明[2](2020)在《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人传统空间观的载体,岭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地方类型之一,既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又因受到岭南气候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鲜明的地域特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岭南园林通过精巧的造园手法使得水石、花木和建筑相结合,形成一个立意丰富、可游可憩、极富体验性的人居环境,其蕴涵的空间智慧至今依旧适用。本论文选取岭南园林和当代岭南博物馆进行关联性研究,试图将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合理地运用至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选择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作为研究成果的落脚点,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对当代岭南博物馆来说,以人的观展体验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参与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其体验性设计与岭南园林极富体验性的空间特征非常契合。其二,当代岭南博物馆和岭南园林两者在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这种共通性是其他类型建筑不完全具备的。因此,本文着重从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深入探寻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以此研究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一方面期望使岭南园林的空间艺术在当代得到传承与发扬,另一方面也为丰富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空间体验提供若干解决策略与实现途径,而其中普适化的设计手法,也能为其他类型的当代建筑提供相应的设计参考。本论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先从岭南园林的角度分析了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特征,再从博物馆的角度分析当代岭南博物馆的发展趋向,阐明其与岭南园林空间特征的相似性,再分别论述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为本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行走路径、视觉路径以及两者的结合三个方面对岭南园林路径设计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路径设计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路径设计策略。第三部分主要从空间与环境的融合、空间整体性、空间渗透性以及空间对比四个方面对岭南园林空间组织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空间组织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空间组织策略。第四部分主要从意象组织、光影设计以及知觉通感三个方面对岭南园林意境营造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意境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意境营造策略。最后,通过以上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出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共通点,并基于对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借鉴,归纳出当代岭南博物馆的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的策略。需要说明的是,论文中所举博物馆案例并非都基于园林手法进行设计,但案例的空间特征与相应的园林手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通之处,侧重点放在对于实物的直观感受和体验效果,而不囿于当初设计者的创作意图,以期在当今社会环境和设计语境下,为博物馆或其他类型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倪裳[3](2020)在《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设计策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文明为我们带了空前的物质繁荣。由于过快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使人们增长了对于精神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需求。因此,民宿作为优越自然环境资源、悠久历史文化及浓厚生活体验的文化载体,成了人们远离喧嚣的心灵庇护所。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民宿数量与日俱增。位于村落中的民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由于许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许多民居闲置,我们不应任其自由发展,而应在满足其生活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适当植入新功能以应对当代社会的需求。西方的审美及设计思想对中国建筑乃至民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营者们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对于空间意境和文化氛围营造这两方面没有进行深层的探究,更多的关注表面形式,致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与民宿改造中很好的融合。拥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禅宗文化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更代表着一种返璞归真、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禅意民宿作为禅宗文化与民宿二者融合的载体,使人们心灵得到放松与净化,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精神体验。本文以禅、禅宗以及禅意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立足于当代社会人们对民宿空间精神层面的需求角度,总结概括出禅意民宿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分析优秀案例探究出禅意对于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设计原则及营造手法。最后借助草甸水村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设计实践,提出本人的观点与看法,来探讨禅宗意境是如何在当代民居改民宿中应用与传承。

孙大江[4](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李春[5](2019)在《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并与现代主义建筑核心脉络直接相承,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泰斗”“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现代主义建筑是建筑风格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工业化、民主化的理想实验和探索开始,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构成了当今世界主要的视觉景观。作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体系完全异质的形式,现代主义建筑被视为舶来品,始终与政治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纠葛不清,中国基本被排除在世界现代主义运动之外。当“国际式”无个性的现代技术与对归属感、认同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现代主义建筑出现表征的危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受到后现代主义之后各类思潮的普遍质疑。中国建筑界所面临的,则是如何从前工业时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和如何从现代工业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后工业或后现代的双重问题。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个未完成的理想”和“未竞的事业”,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创作,坚持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衣钵,把“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东方智慧和中和、温润、诗化的独特美学效果融入现代主义建筑。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向着雅致化和多元的文化适应性发展,同时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之路带来深刻的启示。本文吸收建筑语言学、符号学、现象学等理论众长,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献资料与实例分析相应照、田野调查与跨文化比较相结合,采用形式分析方法,以审美的现代性视野,力图全面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精神实质和审美特征,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完整的创作生涯、创作手法和美学特质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考察。通过精微的纵向分析、横向对比,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总体发展框架和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这一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点上,揭示贝聿铭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发展,以新的视角和策略扩大贝聿铭建筑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论文框架如下: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进而明确研究的对象、视点、目的和方法。贝聿铭创作丰富、享誉世界,但受文化和身份的偏见,纵观国内外缺乏对其创作全面而深入的美学研究。在对目前建筑研究趋势辨析的基础上,确定借鉴艺术史研究的形式分析法,聚焦贝聿铭凝聚的东西方双重建筑文化精华,以期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图景中深入阐释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贡献的中国智慧。第一章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渊源及特征:从美学的视域,系统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谱系、发展阶段和精神实质,通过与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深入比较,总结提炼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原则批判复古主义,抛弃柱式、细部之间的的传统规范和先例旧习。拒绝装饰,对结构和材料的真实、简洁带有清教徒式的推崇。玻璃的透明性表明建筑表皮摆脱了承重功能及重力主导的形式法则,打破了古典砖石建筑厚重、封闭、光线昏暗的状态,改变了内外空间之间截然分开的局面,也暗含了民主政治的社会透明度对促进社会和精神变革具有特殊的作用。三维反透视的新视觉和构造方法探究现代空间关系,由古典各种量体形式的封闭关系,迈向更为动态的时空观念。并将建筑比作居住的机器,彻底告别传统建筑手工业,彰显工业化的机械美学。现代主义建筑的通用性、独立于历史和自然所导致的文化内涵和归属感的缺失,招致后现代主义从统一到差异、从精英到大众、从功能到形式、从审美到游戏的全面挑战。第二章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回顾贝聿铭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展现东西方双重的建筑美学精神对他的滋养,剖析其具有恒久的典雅品质和东方文化底蕴的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根源。官商、官绅结合的显赫家世、金融新贵的富足生活,培养了他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贵族阶层拥有的精英意识、审美趣味,奠定了他关于世界、生活和建筑之间关系的最初理解。生活在浓缩了中国传统建筑精华的苏州园林之中,贝聿铭形成了最初的建筑时空观和理想化的建筑原型。立足中华古老文明和深厚的传统,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伦理、中庸、包容等思想和诗词、绘画、园林等传统艺术的灵感源泉,贝聿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本质观和审美理想。深刻剖析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及创作,重点论述他们对贝聿铭建筑设计观念和技法产生的教育和影响。由此阐明作为“正宗的包豪斯的接班人”贝聿铭基于现代主义大师各具张力的作品的启示,继承和延续现代主义建筑内在、经典的形式法则,及其简洁、抽象、理性的现代精神,成为这一新传统的忠实发展者。第三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贝聿铭属于埋头建筑设计而无理论建树的实践型建筑师,他的作品类型丰富、覆盖地域广阔。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及其50余件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美学考察。以微观视角对每一件个案的特定意图、独特场景、艺术形式与象征层面深入解读,完整展现其创作历程、梳理手法嬗变的逻辑形态和基本规律。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凭借作为形式创造者的直觉与才能,逐渐从对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模仿,转向空间的创造以及个人风格的建立。运用几何造型、中庭式布局、材料本性、雕塑性景观、精细化工艺、对光的空间表达等独特的创作手法,现代主义建筑基本语汇在贝聿铭的手里具有功能和表现的双重作用,挣脱了传统手法、流行模式的控制,为未来定义了新建筑。第四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特质:深入贝聿铭建筑作品空间与形式背后的深邃思想、价值理念及表达方式,进行美学的审视和提炼。从贝聿铭致力于探求现代主义形式如何被接受、被拒绝、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使之服从于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视角出发,阐述其建筑作品表层语言的风格与深层的精神本质、价值取向、构思方式和审美特征。伦理化的价值诉求、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的致思和传达方式,使贝聿铭在个体创新和技术惯例、形式表现与内在统一、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之间实现了新的平衡,呈现中西两大传统交融产生的新建筑美学特色。第五章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框架下客观评价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当现代主义建筑全面进入的自身转型和重构,作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坚守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以美国肯尼迪图书馆、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德国历史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一系列经典的作品,推动现代主义获得广泛的历史认同、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通过与路易斯·康、迈耶、丹下健三等新现代主义大师集体诉求和个人路径的对比分析,凸显贝聿铭在实现现代主义建筑雅致化发展中象征性、技术性和诗意性的艺术特色,以及通过与基督教、中华文明、伊斯兰等不同文明的融合,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这一新传统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第六章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渗透到中国,导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全面解体,背后暗含着西方中心和进步假设以及寻求一种新的国家身份认同,引起技术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审美观念等广泛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引进与吸收伴随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反思与更新,审美与政治领导权的争夺、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外来影响与本土建筑文化内在转变始终纠葛不清,先后出现了三次“古典复兴”浪潮。市场经济时代在全球化浪潮及功利主义的商品化逻辑冲击下,中国建筑步入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并日益成为全球建筑师角逐、实验的场所,随着历史纵深的消失和建筑美学话语的缺席,在一味模仿、横向移植、商业媚俗、逞奇眩异的建筑生产和形象竞赛过程中,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审美性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坚硬的功能空间和千城一面的尴尬。贝聿铭坚持“中而新”,通过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三次卓有成效的实践,以富有东方哲理、硕儒品性、精美雅致的个人化的深刻表达,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为中国当代建筑如何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身古老而伟大的传统指明了道路。结语:简要回顾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和精髓,在当代以新的方式进行继承和阐释所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未来发展和中国以独特的美学形象融入世界建筑之林进行了展望。

宋扬[6](2019)在《可看的园林视觉与空间的演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园林空间向视觉艺术的转绎作为研究对象,由山水画与园林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文人山水画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密切联系,进而从“观看”的视角出发,对传统“园林空间”与当代“视觉艺术”两者之间的对应、比较、演绎和转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述,并试图进行特征化的提炼和规律性的归纳。中国传统园林是宝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是当代视觉艺术的重要创作资源。论文通过绘画艺术、影像艺术、实验艺术、重构艺术四个类别,较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园林在当代视觉艺术中的融入和表达、演绎和重新呈现。绘画艺术,以对景写生、意象表现、装饰趣味、抽象构成四个方向进行分类阐述;影像艺术,通过摄影艺术、记录影像、实验影像三个类别进行叙述;实验艺术,选取了被广泛使用的与园林相关的元素和意向进行论述,如假山石、桃花源、苏州园林;重构艺术,跨越了学科的界限,以崭新的视角、不同的语言形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及其相应的媒介,对传统园林空间进行视觉艺术的重构,并通过园林展览、园林变体、园林方法、艺术设计中的园林等展开细致的分析与论述。论文传达出中国传统园林的不同要素在当代视觉艺术和建筑空间领域的渗透与延伸,并通过案例分析来统领论述,为当代园林研究提供了一份视觉文本。

刁翠翠[7](2019)在《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全球化促使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新一轮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融与对话。中西方园林跨文化交流进入了新阶段,搭建两者之间对话与合作的平衡支点变得愈发有意义。然而在探索过程中,中国现代园林创作仍存在着文化自信心缺失、盲目西化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17-20世纪初中西方园林引入外来文化时的中西交融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证案例,归纳出交融式园林的涵化策略,为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吸收外来文化提供思路。论文首先引介了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从文化涵化视角初探17-20世纪初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其成因背景;其次在文化涵化过程中,催生了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融发展,提出了交融式园林的“三置论”方法,并选取了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案例;第三,基于“三置论”方法分析交融式园林要素本土与外来形式的交融模式,探讨了交融式园林要素吸收外来形式时的涵化手法,;第四,基于模式复杂性选取了代表性园林北京恭王府花园和法国卡桑花园,分析其布局原则和多要素组合的游线、平面、空间等三个层面的涵化特征,归纳两例实证的中西交融共性与差异性;最后,基于交融式园林的交融模式和涵化特征,提出宏观与微观涵化策略。论文运用学科交叉法,引入涵化理论,在文化涵化视角下对风景园林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建筑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三置论”归类法是通过图解分析并归纳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本土与外来要素形态的交融模式;实证案例的研究方法,是在文献资料综述基础上,以中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交融式园林作为实证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从整体动态的视角深入解析中西方园林交融设计关系,使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研究建立在更具细节和层次的方法体系之上。论文研究成果表明,17-20世纪初的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兼具中西方园林风格和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其中在“形而上”精神层面,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模式反映出交融式园林文化由浅入深的交融过程与交融程度;在“形而下”物质层面,中西方园林交融外来形式时采用了本土化变异手法等涵化特征,使外来形式要素带有本土“口音”设计。交融式园林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涵化策略秉持包容开放态度、遵循体用结合原则和运用兼收并蓄手法。

吴凡吉[8](2018)在《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景观意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书院始于唐,兴于两宋,式微于清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园林的概念指具有园林性质的书院空间,包括整体书院和周边园林环境,其营造思想是传统文人园林思想的重要展现,其景观营造手法不同于别的园林类型。现今,国内针对江南古典园林在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颇为丰富,但以书院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却比较局限。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进行调研总结。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江南传统书院及书院园林的历史发展以及留存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基础内容。选取历史上存在的江南典型书院园林案例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对苏州现存唯一一座书院园林——可园具体测绘调研,解析景观设计的细节内容,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其景观意匠特色营造。第二部分,研究启示及设计策略的提取。通过前文研究,归纳出江南传统书院园林景观营造中的设计要素与特征,并从文化与思想层面分析生成传统书院景观形式的缘由。从造园思想、设计元素、空间艺术等方面总结传统景观意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书院园林在当代具有历史、文化、景观三大价值,从而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种借鉴。第三部分,书院园林相关设计创作——渔亭书院景观设计研究。通过前文的全面总结,以回归传统书院精神的渔亭书院景观设计为实践,再现传统书院园林形态,在批判和继承的双重层面上进行借鉴,考虑人与自然的互动,景观空间与文化的交融,以及对于文化建筑的思考。

崔华春[9](2017)在《苏南地区明末至民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苏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作为一个整体对象,通过深入的实地考察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从设计学、建构文化等视角展开研究,探索苏南地区明末至民国期间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生成机制、类型特征、空间属性、风格嬗变和意境营造,揭示其精神内涵、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对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自然条件及人文语境展开分析。苏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的发展繁荣、工匠制度的流变、市民工商阶层的崛起、文人士大夫的独立精神与隐逸情趣以及相关艺术的蓬勃发展等因素共同孕育了苏南民居建筑装饰的杰出成就和鲜明特征。厘清集木雕、砖雕、石雕、彩画于一体的苏南民居装饰体系,从载体、工艺等角度归纳其艺术特色。依据装饰与建筑结构的不同关系,将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分为“结构性装饰”与“附加性装饰”两大类型。结构性装饰在保证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对建筑构件本体进行适度的工艺处理,具有程式化、有机性、适宜性和整体性等特点。附加性装饰则更注重视觉形式和象征意义的表达,更加具有相对独立于建筑结构本体的艺术审美价值。系统解析了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精神内涵与图式结构。从“崇文尚教与文人符号”、“教化图本与世俗风貌”、“吉祥寓意与宗教信仰”三个方面对其题材进行分类解析并归纳出四大类典型的构成图式。总结出向心式、截景式、长卷式、散点式等典型图式所遵循的吸附聚合、以小观大、有序铺陈以及适形同构等基本构成规律。从“秩序”和“虚实”两个认知维度扩充了民居装饰的空间属性。根据民居空间的功能逻辑和等级差异,建筑装饰建立视觉形式、象征语义与秩序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体现价值观念和强化等级秩序。阐明建筑装饰通过“创建空间层次”、“营造复合空间”等途径生成虚实空间,拓展民居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对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风格进行分期和断代。将其发展演变划分为“发育期(明末至顺治)”、“定型期(康熙至嘉庆)”以及“变革期(嘉庆晚期至民国)”三个时期。结合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的流变,对“经世致用与尚雅摈俗”、“崇情尚美与工巧繁丽”、“因循固化与中西交融”三种风格特征展开背景分析与成因总结。深入探究了民居装饰语言与生活观念的互动机制,提出包括情境、画境、诗境在内的民居建筑装饰意境的建构体系。探明苏南民居建筑装饰建构情感体验、图式审美和诗意境界的具体途径,即指向“情境建构”的清晰体现宗法伦理意识的儒家情怀、雅致清逸的文人情趣以及直抒胸臆的世俗情韵;指向“画境建构”的经营位置、随类赋彩和传移模写;指向“诗境建构”的虚实相济与境生象外、文本指引与点题立意以及托物言志与闲情偶寄。三位一体的装饰意境建构促成了苏南民居建筑的空间体验由形式审美向精神境界的跃升。

周艳芳[10](2017)在《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中国园林艺术的研究中,陈从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研究者,尤其是在江南园林美学的研究上,突显了他重视勘察实践研究的科学精神、文人素养的文学精神、绘画和戏曲欣赏的艺术精神。他富有哲理的造园、复园、品园的思想理念,推进了江南园林乃至中国园林、世界园林的发展。他被日本园林界誉为,“中国园林第一人”,被美国人誉为,“中国园林之父”。本文从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形成的基础、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理论阐释、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实践构型、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个性品格、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精神超越五个部分展开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具有文学、艺术学、建筑学的跨学科的学术特质,形成了综合的园林美学特征。以他的代表作《说园》为线索,针对他的艺术审美特征、造园哲学思想、园林理法进行充分解读,更进一步地针对江南园林特有的诗意美、画意美、曲意美、空间美的艺术审美特征;“静以悟动”、“有法而无式”、“相反相成”的造园哲学思想;造园之学、复园续史之理、品园叙游之道的园林理法分析,阐释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在时间维度上,列举陈从周实践勘察“江苏吴县古建筑——圣恩寺梵天阁调查记”与现存环境的重构价值、“片石山房”石涛唯一存世的叠石作品的重大发现,几经考证的现实超越,“恭王府”的循律、气派,堪称“王府之最”的学者之判的古建筑园林勘察;上海豫园、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的古园林修复、重构;扬州鉴真纪念堂、云南安宁楠园、泰州梅兰芳纪念馆的现代语境下的园林设计理念,整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实践理论,更充分地阐释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实践构型。从美学维度上,阐释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以陈从周典型的“园林综合艺术品”的美学思想为依据,梳理“江南园林甲天下”、“观之不足”的江南园林精神、江南园林唯美的昆曲艺术的地方因素的强调,突显他的江南秀色浸染的地方主义情怀;列举20世纪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宗白华、金学智,展开学术思想比较,以论证其“园林综合艺术品”的学术高度,具有承上启下的学术地位;同时,展开与台湾园林、日本园林、英国园林的东西方园林美学思想的比较,确立陈从周江南“园林综合艺术品”的世界地位,以更具特色地剖析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个性品格。在空间维度上,以美国文化背景下立意中国园林”明轩”,基于现代场所,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明轩”的场所的哲学理念、自然精神、意境审美、含蓄之美等典型的中国美学特征的现实超越,体现“明轩”现代场所精神,以确立“明轩”跨越世界意义的“园林综合艺术品”的价值,阐述陈从周国际语境下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超越。20世纪80年代,中国园林先后落座世界上三个国家。从文化上分析,同属于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都接受了中国苏州典型江南园林的文化融入,这与其开放、自由,善于接受异域文化的多维度审美意愿,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英国,则接受了中国北京典型北方宫廷园林的文化融入,与其政治、政权,善于排斥异域文化的唯美的审美意愿,有着深入的联系。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的多维度阐释,丰富了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内在本质,明晰了江南园林“综合艺术品”的审美特征,深化了江南园林的现代场所精神,确立了江南园林美学的世界地位。

二、顺应自然 情景交融——兼评西式园林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顺应自然 情景交融——兼评西式园林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艺术的现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考察法
        1.4.3 实例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历史演变
    2.1 秦汉时期——理水的综合性功能较强
    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理水的娱游功能增强
    2.3 唐宋时期——理水手法更加多样
    2.4 明清时期——理水成为体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主要原则
    3.1 无水不活
    3.2 妙在掩与隔
    3.3 广在借与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水艺术在园林“景”与“境”营造中的作用
    4.1 从“有限”达“无限”——营造空间的往复无尽
        4.1.1 虚实结合
        4.1.2 互相借资
        4.1.3 疏水无尽
    4.2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营造情景交融的诗画意境
        4.2.1 营造意境
        4.2.2 情景交融
        4.2.3 诗画入园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代设计中理水艺术的应用案例与分析
    5.1“有限”达“无限”的空间意趣
        5.1.1 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区的空间意趣
        5.1.2 绩溪县博物馆的空间意趣
        5.1.3 扬州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主展馆的空间意趣
    5.2 诗情画意的山水意境
        5.2.1 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区的意境营造
        5.2.2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意境营造
        5.2.3 本福寺水御堂的意境营造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理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6.1 理水艺术在现代设计原则中的可行性
        6.1.1 美学原则
        6.1.2 人性化原则
        6.1.3 环保性原则
    6.2 理水艺术的现代应用
        6.2.1 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理论概念
        6.2.2 理水艺术与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融合的基本思路
        6.2.3 建筑生态化模式的实施策略
    6.3 理水艺术的现代应用的新追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2)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博物馆空间体验的多元化趋势
        1.1.2 全球趋同背景下保持建筑的地域特色
        1.1.3 传统与现代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
    1.2 研究范畴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2 概念的界定
        1.2.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 研究现状
        1.3.1 岭南园林的相关研究
        1.3.2 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
    2.1 岭南园林空间营造特征
        2.1.1 岭南园林空间的渗透性特征
        2.1.2 岭南园林空间的垂直性特征
        2.1.3 岭南园林空间的宅园合一特征
    2.2 当代岭南博物馆的发展趋向与岭南园林空间特征的相似性
        2.2.1 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
        2.2.2 小型化的主题体验
        2.2.3 复合化的功能体验
    2.3 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重要性
        2.3.1 传承岭南园林空间艺术
        2.3.2 塑造岭南地域场所精神
    2.4 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可行性
        2.4.1 基础环境——岭南文化的开放、融通、务实性
        2.4.2 营造重点——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感
        2.4.3 空间效果——四维时空的动态连续性
    2.5 当代岭南博物馆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设计方向选择
        2.5.1 路径设计
        2.5.2 空间组织
        2.5.3 意境营造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园林路径设计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3.1 行走路径的设计
        3.1.1 水平路线的环绕叠合
        3.1.2 垂直路线间的高效联系
        3.1.3 垂直路线的曲折变化
    3.2 视觉路径的设计
        3.2.1 视线牵引
        3.2.2 视线渗透
    3.3 行走与视觉路径的结合设计
        3.3.1 路线与视线的连续
        3.3.2 路线与视线的突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园林空间组织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4.1 空间与环境融合
        4.1.1 空间与外围自然环境相互渗透
        4.1.2 在建筑空间中再现自然
        4.1.3 空间表现人文历史环境
        4.1.4 空间适应气候环境
    4.2 空间整体性
        4.2.1 整体中的空间独立表现
        4.2.2 整体中的空间组合序列
    4.3 空间渗透性
        4.3.1 竖向渗透空间——中庭空间
        4.3.2 水平渗透空间——庭院空间
        4.3.3 邻接渗透空间——敞廊空间
    4.4 空间对比
        4.4.1 空间体量对比
        4.4.2 空间主次对比
        4.4.3 空间虚实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岭南园林意境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5.1 结合意象组织营造意境
        5.1.1 植物意象营造意境
        5.1.2 水石意象营造意境
        5.1.3 主题性意象营造意境
    5.2 结合光影设计营造意境
        5.2.1 光影营造模糊暧昧的空间意境
        5.2.2 光影营造静谧平和的空间意境
        5.2.3 光影营造清新明快的空间意境
    5.3 结合知觉通感营造意境
        5.3.1 基于视觉体验营造意境
        5.3.2 基于听觉体验营造意境
        5.3.3 基于综合感觉营造意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设计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1.1.1 当今社会推动乡村发展
        1.1.2 全球化浪潮对于中国建筑的冲击
        1.1.3 禅宗文化与禅意民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1.4.1 乡村型民居
        1.4.2 禅意民宿
        1.4.3 改造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2.1.1 国内禅宗文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禅意建筑与禅意空间的相关综述
        2.1.3 国内禅意酒店及民宿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禅宗文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禅意建筑与禅意空间的相关综述
        2.2.3 国外禅意酒店及民宿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调研解析
    3.1 调研目的及意义
    3.2 调研内容及方法
    3.3 国外优秀案例分析
        3.3.1 日本京都市虹夕诺雅温泉酒店
        3.3.2 日本京都市Guest House合庭
    3.4 国内优秀案例分析
        3.4.1 杭州法云安缦酒店
        3.4.2 无锡灵山精舍
    3.5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存在的问题
        3.5.1 建筑风貌
        3.5.2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3.5.3 自主发展盲目,设计研究深度不足
    3.6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6.1 建筑层面
        3.6.2 文化层面
        3.6.3 经济层面
    3.7 总结与思考
第4章 禅意民宿的特征及设计原则
    4.1 禅意的起源及发展
        4.1.1 禅与禅宗
        4.1.2 禅宗文化
    4.2 民宿的起源及其发展
        4.2.1 国外民宿发展史
        4.2.2 国内民宿发展史
    4.3 禅意民宿的主要特征
        4.3.1 空间特征
        4.3.2 功能特征
        4.3.3 环境特征
    4.4 禅意民宿追求的意境
        4.4.1 空灵
        4.4.2 寂静
        4.4.3 圆融
    4.5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设计原则
        4.5.1 文化包容的原则
        4.5.2 以人为本的原则
        4.5.3 师法自然的原则
        4.5.4 因地制宜的原则
    4.6 总结与思考
第5章 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营造手法
    5.1 功能空间重组
        5.1.1 户外空间
        5.1.2 居住空间
        5.1.3 餐饮空间
        5.1.4 休闲空间
    5.2 场地选址及空间布局
        5.2.1 场地选址
        5.2.2 村落形态布局
    5.3 空间构成要素
        5.3.1 自然要素
        5.3.2 人文要素
    5.4 禅宗文化活动体验
    5.5 禅意民宿的意境营造
        5.5.1 意境营造之空间序列的引导
        5.5.2 意境营造之留白与隐喻
        5.5.3 意境营造之显而不露
    5.6 总结与思考
第6章 设计实践
    6.1 设计背景
        6.1.1 草甸水村的基本概况
        6.1.2 草甸水村的上位规划解读
        6.1.3 草甸水村的设计定位
    6.2 民居改禅意民宿的具体应用
        6.2.1 总体规划分析
        6.2.2 旅游策划分析
        6.2.3 草甸水村民居改禅意民宿的营造手法分析
        6.2.4 草甸水村禅宗文化活动体验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1.2.2 环境感知
        1.2.3 川西林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典型调查法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1.7 相关理论基础
        1.7.1 环境心理学
        1.7.2 景观符号学
        1.7.3 人文地理学
        1.7.4 心理物理学
        1.7.5 景观形态学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2.1.1 川西林盘概念
        2.1.2 川西林盘渊源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2.3.1 川西林盘意境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2.3.3 意境的体现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2.4.1 文化渊源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2.4.3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3.2.4 根据功能划分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3.4.3 总结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4.1.1 体系内容概述
        4.1.2 体系建构依据
        4.1.3 小结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4.2.1 SD语义差异法
        4.2.2 认知地图
        4.2.3 写真投影法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4.2.5 景观图示语言
        4.2.6 景观基因图谱
        4.2.7 典型植物调查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4.3.1 体系目标
        4.3.2 体系意义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5.1 研究概述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2.1 准备阶段
        5.2.2 评定实验阶段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5.2.4 小结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3.3 小结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4.3 小结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5.5.2 色彩节奏分析
        5.5.3 图形-背景分析
        5.5.4 色彩坐标分析
        5.5.5 小结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5.6.5 小结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5.7.5 小结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5.8.2 典型植物概况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5.8.6 小结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5.9.1 入口意象
        5.9.2 建筑意象
        5.9.3 植物意象
        5.9.4 空间意象
        5.9.5 色彩意象
        5.9.6 边界意象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5.10.1 独特性
        5.10.2 整体性
        5.10.3 复合性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5)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小结
第一章 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渊源及特征
    第一节 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一、现代性
        二、审美的现代性
        三、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
        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兴起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及美学特征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征
    小结
第二章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方底蕴
        一、东方贵族:儒家伦理与雅致化审美观
        二、苏州园林:建筑时空观与建筑理想原型
    第二节 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贝聿铭的影响
        一、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功能与形式
        二、马歇尔·布劳耶:设计与生活
        三、勒·柯布西耶:材料与雕塑
        四、密斯·凡·德·罗:简洁与抽象
        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自然与有机
        六、阿尔瓦·阿尔托:人情与地景
    小结
第三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创作的历程
        一、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典范:1950 年代
        二、探索形体和空间:1960 年代
        三、真正声名远扬:1970 年代
        四、成为空间艺术大师:1980 年代
        五、发现之旅:1990 年代以来
    第二节 独特的建筑创作手法
        一、光线
        二、庭院
        三、几何
        四、材料
        五、雕塑
        六、工艺
    小结
第四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质
    第一节 伦理化的建筑审美价值观
    第二节 和谐统一的建筑审美理想
    第三节 东方化的建筑创作构思方式
        一、整体思维
        二、立象尽意
        三、中庸适度
    第四节 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一、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合理内核
        二、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拓展路径
    小结
第五章 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风格
        一、新古典主义的霸权
        二、现代主义的突围
    第二节 引领现代主义建筑走向雅致化
        一、路易斯·康:空间哲学
        二、理查德·迈耶:白色主义
        三、丹下健三:内在的日本
        四、贝聿铭:东方智慧
    第三节 拓展现代主义建筑文化适应性
    小结
第六章 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 中国现代建筑体系的变迁
        一、技术体系
        二、管理体系
        三、教育体系
    第三节 中国现代建筑审美观念的演进
        一、“仿洋风”
        二、“中国固有形式”
        三、“摩登建筑”
        四、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民族形式”
        五、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民族形式”
    第四节 贝聿铭“中而新”的探索与启示
        一、根植传统
        二、审美至上
        三、工匠精神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可看的园林视觉与空间的演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研究的依据
    二、论文概念的界定
    三、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论文研究现状综述
    五、论文研究方法
    六、论文研究框架
第一章 从画到园:作为图纸的园林绘画
    1.1 山水画与园林的关系探究
        1.1.1 山水画与园林的相关性
        1.1.2 山水画与园林创作手法的互借
        1.1.3 从山水画到园林绘画
    1.2 手卷呈现的倪瓒《狮子林图》与狮子林
        1.2.1 《狮子林图》中的画面空间分析
        1.2.2 文字记载中的狮子林
    1.3 册页呈现的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与拙政园
        1.3.1 《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画面空间分析
        1.3.2 《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拙政园
    1.4 册页呈现且兼具单幅、手卷特点的张宏《止园图》与止园
    1.5 册页呈现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与四十景
        1.5.1 《圆明园四十景图》的概述
        1.5.2 《圆明园四十景图》构图及绘画风格
    1.6 《园冶》中的造园图像解读
        1.6.1 《园冶》中由绘画而来的造园手法
        1.6.2 《园冶》中的图像概述
    1.7 本章小节
第二章 从园到画:当代园林绘画对园林的再现
    2.1 从“园”开始:“园”的解析
    2.2 园林绘图:建筑师笔下的园林
    2.3 园林之对景写生
        2.3.1 水墨雕塑与园林写生
        2.3.2 人文情怀与园林写生
        2.3.3 诗性意味与园林写生
    2.4 园林之意象表现
        2.4.1 斑斓彩色与黑白交错
        2.4.2 雨、水、园
    2.5 园林之装饰趣味
        2.5.1 工笔与重彩
        2.5.2 色彩下的传统
    2.6 园林之抽象构成
        2.6.1 寻求新图式的园林绘画
        2.6.2 拼贴与透叠的苏园
    2.7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园林的影像记录
    3.1 摄影艺术中的园林:从真实记录到观念表达
        3.1.1 建筑摄影与中国园林
        3.1.2 观念摄影与中国园林
    3.2 记录影像中的园林
        3.2.1 人文特写纪录片:《苏园六纪》
        3.2.2 央视纪录片:《园林》
    3.3 实验影像:电影建筑学视角的园林空间重读
        3.3.1 电影建筑学(Cinematic Architecture)
        3.3.2 作为空间教学的电影建筑学
        3.3.3 电影建筑学课程作业之《园林迷像》
        3.3.4 电影建筑学课程展演之《瞬时园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园林的实验艺术
    4.1 假山石:园林要素的放大
        4.1.1 假山之美与叠山艺术
        4.1.2 传统的复活:当代绘画艺术中的假山石
        4.1.3 材料的置换:当代观念雕塑和装置艺术中的假山石
        4.1.4 参数化设计的假山石
    4.2 桃花源:理想与诗意的当代探寻
        4.2.1 理想之地的再现:《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
        4.2.2 空间诗意的探寻:《瞬时桃花源》
    4.3 苏州园林:影像与交互下的综合媒体实验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园林重构
    5.1 园林策展
        5.1.1 唐克扬和《活的中国园林:从幻象到现实》
        5.1.2 作为文人的空间姿态·五种:《当代苏州园林与生活艺术展》 ..
    5.2 园林变体:园林形式的承续
        5.2.1 与古为新:方塔园
        5.2.2 复制与仿照:明轩
        5.2.3 几何体与三角形:苏州博物馆
        5.2.4 盆景再现: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
        5.2.5 人类理想家园:中国园林博物馆
    5.3 园林方法:中国当代建筑的新探索
        5.3.1 园林方法的提出
        5.3.2 园林方法实验的活动
        5.3.3 回归自然:王澍
        5.3.4 城市山林:董豫赣
        5.3.5 园林六则:葛明
        5.3.6 几何营造胜景:李兴钢
    5.4 图形与创意:平面设计中的园林表现
    5.5 景观、艺术、互动
    5.6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分析
        1.2.1 涵化概念
        1.2.2 交融概念
        1.2.3 交融式园林概念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时间范围界定
        1.3.2 空间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受西方影响的中国园林研究
        1.4.2 受中国影响的西方园林研究
        1.4.3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观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查阅
        1.5.2 案例研究
        1.5.3 学科交叉
        1.5.4 对比论证
        1.5.5 图解剖析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文化涵化理论与近代交融式园林的内在联系
    2.1 文化涵化的理论要义
        2.1.1 文化涵化概念及内容
        2.1.2 文化涵化理论建构背景
        2.1.3 文化涵化过程
        2.1.4 文化涵化特征
        2.1.5 文化涵化策略
    2.2 中西方文化涵化下的交融式园林发展历史
        2.2.1 受西方影响的中国园林演变
        2.2.2 中国热潮下的西方园林历程
    2.3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形成的差异化背景
        2.3.1 哲学层面
        2.3.2 历史层面
        2.3.3 文化层面
        2.3.4 物质层面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文化涵化的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
    3.1 从文化涵化过程看中西方园林的交融发展
    3.2 涵化过程中产生的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
        3.2.1 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的缘起
        3.2.2 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的基本要素
        3.2.3 “单置”模式
        3.2.4 “并置”模式
        3.2.5 “融置”模式
    3.3 文化涵化、园林交融、“三置论”方法三者统一
    3.4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的案例选取
        3.4.1 案例构建基础
        3.4.2 案例选取标准
        3.4.3 案例样本汇总
        3.4.4 案例特征对比
    3.5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案例研究的阐释
    3.6 本章小结
4 外来影响下园林单要素的交融模式解析
    4.1 交融式园林水体的模式分析
        4.1.1 含交融式水体的园林案例统计
        4.1.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水体模式分析
        4.1.3 园林交融下理水手法的涵化特征
    4.2 交融式园路的模式分析
        4.2.1 含交融式园路的园林案例统计
        4.2.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园路模式分析
        4.2.3 异域文化下园路规划的涵化特征
    4.3 交融式园林建筑的模式分析
        4.3.1 含交融式建筑的园林案例统计
        4.3.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建筑模式分析
        4.3.3 中西融汇下建筑设计的涵化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涵化转译下多要素综合的园林实证分析
    5.1 实证园林多要素的交融模式分析
        5.1.1 基于模式复杂性的代表性案例选取
        5.1.2 恭王府花园多要素交融模式解析
        5.1.3 卡桑花园多要素交融模式解析
    5.2 恭王府花园
        5.2.1 恭王府概况与特征
        5.2.2 布局原则的中西相生
        5.2.3 多要素组合的西式涵化特征
    5.3 法国卡桑花园
        5.3.1 卡桑花园概况与特征
        5.3.2 规划构图的中西相对
        5.3.3 多要素组合的中式涵化特征
    5.4 实证园林的中西涵化共性
        5.4.1 园林的文化固本形式求新
        5.4.2 造园要素变异的先期探索
        5.4.3 涵化心理势差的同构表达
    5.5 实证园林的中西涵化差异性
        5.5.1 拿来主义态度下布局控制
        5.5.2 次生要素交融的差别方式
        5.5.3 材料技术引进的冲突调适
    5.6 本章小结
6 多元文化下交融式园林涵化策略
    6.1 从文化到园林的涵化策略
        6.1.1 文化涵化策略的解读
        6.1.2 园林文化交融对涵化策略的借鉴
        6.1.3 交融式园林涵化策略的建立
    6.2 基于交融式园林交融模式的宏观策略
        6.2.1 修正园林涵化盲目崇外理念
        6.2.2 基于历史传承兼融外来形式
        6.2.3 依据园林规模规划布局构图
        6.2.4 提供包容与平等的中西导向
    6.3 基于交融式园林涵化特征的微观策略
        6.3.1 引入尺度合宜得体
        6.3.2 交融要素协调发展
        6.3.3 经营位置因地制宜
        6.3.4 多变视线追随功能
    6.4 基于交融式园林策略的现代园林设计思路
        6.4.1 中西交融设计的启示性
        6.4.2 和而不同理念的时代性
        6.4.3 园林审美标准的多元化
        6.4.4 建构理性思维的形态化
        6.4.5 审视交融园林的实践性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水体模式图例
附录B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园路模式图例
附录C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建筑模式图例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景观意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江南
        1.3.2 书院园林
        1.3.3 景观意匠
    1.4 相关研究概述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基础研究
    2.1 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形成背景
        2.1.1 书院的园林性质
        2.1.2 书院园林的地域特征
        2.1.3 书院园林的文化与思想根源
    2.2 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历史演替
        2.2.1 书院的办学思想发展
        2.2.2 书院建设的发展历程
        2.2.3 影响发展的因素归纳
    2.3 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现状概况
        2.3.1 当代留存书院的分布状况
        2.3.2 当代留存书院园林的类型
    2.4 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特色探讨
        2.4.1 江南传统书院园林景观特色
        2.4.2 与其他地区书院园林环境的比较
        2.4.3 与其他类型园林环境的比较
    2.5 小结
第三章 江南传统书院园林中的意匠分析
    3.1 书院园林的选址相地意匠
        3.1.1 寄情山水,择胜而处
        3.1.2 城郊闹市,另辟幽静
        3.1.3 人文山水,峰峦回环
    3.2 书院园林的空间建构意匠
        3.2.1 总体布局的规划原则
        3.2.2 功能分区的组织关系
        3.2.3 建筑与园林的空间营造
    3.3 书院园林的装饰艺术意匠
        3.3.1 画龙点睛的漏窗围墙
        3.3.2 对比调和的装饰语言
        3.3.3 蕴藉含蓄的画意诗情
    3.4 书院园林的植物配置意匠
        3.4.1 组景入画的古木乔柯
        3.4.2 适地务实的乡土种植
        3.4.3 托物言志的景观植物
    3.5 小结
第四章 江南传统书院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4.1 起兴设情—造园思想的传承
        4.1.1 “礼乐相成”的思想
        4.1.2 “和谐自然观”的理念
        4.1.3 园林的审美意趣
        4.1.4 因地制宜原则
    4.2 取法成径—空间艺术的契合
        4.2.1 “内”与“外”的空间组合
        4.2.2 “斜入歪及”的空间序列
        4.2.3 步移景异的路径引导
        4.2.4 点线面空间构成的运用
    4.3 应物酌事—设计元素的运用
        4.3.1 主题植物的空间塑造
        4.3.2 园林-建筑的色彩表达
        4.3.3 装饰元素的造景效果
    4.4 小结—得体、得势、得意
第五章 渔亭书院设计实践
    5.1 项目背景
        5.1.1 选址分析
        5.1.2 基地概况
        5.1.3 景观资源评价及现状利弊分析
        5.1.4 .设计构思与目标
    5.2 方案设计
        5.2.1 总体布局
        5.2.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5.2.3 庭院特色空间的塑造
    5.3 景观专项规划
        5.3.1 景观植物
        5.3.2 景观竖向
        5.3.3 书院特色景观元素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综述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苏南地区明末至民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全球化与建筑文化“增熵”问题
        1.1.2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现代危机
        1.1.3 建筑装饰研究的细化与系统化趋势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2.1 研究空间及时间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同类研究
        1.3.2 相近研究
        1.3.3 相关研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调研、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调研情况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生成背景
    2.1 自然生态与经济环境
        2.1.1 自然资源与建筑材料
        2.1.2 气候地形与结构形式
        2.1.3 经济发展的驱动
    2.2 工匠制度与技艺存续
        2.2.1 工匠制度的嬗变
        2.2.2 香山帮营造技艺的存续
    2.3 社会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影响
        2.3.1 宗族制家庭形态与儒家思想
        2.3.2 文人隐逸与文人园林
    2.4 相关艺术的促进和影响
        2.4.1 戏曲文艺风尚的浸染
        2.4.2 文人画意趣情调的陶冶
        2.4.3 苏作家具“简雅”气质的相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饰工艺与载体类型
    3.1 建筑装饰的工艺类型
        3.1.1 木雕工艺
        3.1.2 砖雕工艺
        3.1.3 石雕工艺
        3.1.4 建筑彩画艺术
    3.2 结构性装饰
        3.2.1 承重型构件及装饰
        3.2.2 联接型构件及装饰
        3.2.3 结构性装饰特征
    3.3 附加性装饰
        3.3.1 入口类型及装饰
        3.3.2 窗隔类型及装饰
        3.3.3 墙垣类型及装饰
        3.3.4 附加性装饰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饰的精神内涵与图式结构
    4.1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
        4.1.1 崇文尚教与文人符号
        4.1.2 教化图本与世俗娱情
        4.1.3 吉祥寓意与宗教信仰
    4.2 典型图式及其构成规律
        4.2.1 向心式之吸附聚合
        4.2.2 截景式之以小观大
        4.2.3 长卷式之有序铺陈
        4.2.4 散点式之错落有致
        4.2.5 适形与同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饰语言的空间属性
    5.1 装饰与秩序空间
        5.1.1 苏南民居的空间秩序
        5.1.2 装饰在秩序空间中的体现
    5.2 装饰与虚实空间
        5.2.1 创建空间层次
        5.2.2 营造复合空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风格嬗变
    6.1 经世致用与尚雅摈俗——发育期
        6.1.1 删繁去奢与崇实达用
        6.1.2 尚雅摈俗与自然天成
        6.1.3 “宜”的原则与手法
    6.2 崇情尚美与工巧繁丽——定型期
        6.2.1 “求趣”文士风
        6.2.2 “重义”教化理
        6.2.3 “怡情”世俗景
    6.3 因循固化与中西交融——变革期
        6.3.1 繁缛堆砌失神采
        6.3.2 中西杂糅现变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苏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意境建构
    7.1 情境——心灵的寄托
        7.1.1 儒家情怀
        7.1.2 文人情趣
        7.1.3 世俗情意
    7.2 画境——意象的构建
        7.2.1 经营位置
        7.2.2 随类赋彩
        7.2.3 传移模写
    7.3 诗境——现实的超越
        7.3.1 虚实相济与境生象外
        7.3.2 文本指引与点题立意
        7.3.3 托物言志与闲情偶寄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课题

(10)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陈从周的学术道路
    二、陈从周主要学术研究综述
        (一)乐峰《陈从周传》
        (二)宋凡圣《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三)中国园林美学三种视野之对比分析
    三、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一、文学艺术思想的形成
        (一)深厚的文学底蕴
        (二)广博的艺术造诣
    二、建筑史学基础的构建
        (一)朱启钤古建筑营造之法的影响
        (二)刘敦桢古建筑考证之法的影响
        (三)梁思成古建筑研究的影响
    三、植根于传统文化构建的园林美学思想
        (一)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
        (二)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建构
    注释
第二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理论阐释
    一、《说园》美学思想的阐释
        (一)诗意美的阐释
        (二)画意美的阐释
        (三)曲意美的阐释
        (四)意境美的阐释
    二、《说园》造园哲学思想的阐释
        (一)静以悟动的辨证观
        (二)造园之法“有法而无式”观
        (三)“相反相成”的辨证观
    三、《说园》江南古典园林的理法分析
        (一)造园之学
        (二)复园续史
        (三)品园叙游
    注释
第三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个性品格
    一、地方主义情怀的思想品格
        (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着名论断
        (二)“观之不足”的个性精神
        (三)“昆曲唯美”的江南地方因素
    二、基于园林艺术精神的学术思想比较
        (一)陈从周与宗白华的园林美学思想比较
        (二)陈从周与金学智的园林美学思想比较
    三、基于江南园林艺术风格的东西方比较
        (一)江南园林与台湾园林的同根艺术风格之比较
        (二)江南园林与日本园林的东方艺术风格之比较
        (三)江南园林与英国园林的西方艺术风格之比较
    注释
第四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实践构型
    一、古建筑园林勘察的现实超越
        (一)《江苏吴县古建筑——圣恩寺梵天阁调查记》的价值
        (二)“片石山房”石涛唯一存世的叠石作品
        (三)陈从周“恭王府”的学者之判“王府之最”
    二、江南语境下古园林修复与重构
        (一)上海豫园的修复与重构
        (二)宁波天一阁的修复与重构
        (三)如皋水绘园的修复与重构
    三、现代语境下的园林设计理念的重构与超越
        (一)盛唐建筑风格与日式建筑特点的鉴真纪念堂设计
        (二)浑然天成的楠园设计
        (三)循古尊今的泰州梅兰芳纪念馆
    注释
第五章 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精神超越
    一、纽约“明轩”诞生的美国文化背景
        (一)移筑“明轩”的历史背景
        (二)移筑“明轩”的政治背景
        (三)移筑“明轩”的文化背景
    二、纽约“明轩”对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的超越
        (一)哲学理念的超越
        (二)意境营造的超越
        (三)审美格调的超越
    三、纽约“明轩”移筑的文化意义
        (一)中国园林美学在异域文化中的践行
        (二)中国园林美学精神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三)中国式园林空间设计思想的跨文化价值
    四、中国园林走出国门的现实意义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顺应自然 情景交融——兼评西式园林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艺术的现代应用研究[D]. 王翰琪.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2]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D]. 罗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乡村型民居改禅意民宿设计策略探究[D]. 倪裳.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4]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5]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李春.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可看的园林视觉与空间的演绎研究[D]. 宋扬.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D]. 刁翠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8]江南传统书院园林的景观意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 吴凡吉. 苏州大学, 2018(01)
  • [9]苏南地区明末至民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D]. 崔华春. 江南大学, 2017(02)
  • [10]陈从周江南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周艳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顺应自然融景——兼评西式园林在庭院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