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损伤1例

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损伤1例

一、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损伤1例(论文文献综述)

万军,郭鑫[1](2021)在《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损伤之一,可造成相应的感觉减退、运动功能降低等功能或器质性改变。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支持与论证,对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臂丛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等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以及臀上皮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等下肢周围神经损伤具有良好的改善感觉与运功功能的治疗作用,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主要从行为学、组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对推拿的起效机制进行形态学与细胞生物学的阐释,具体起效的分子机制与相关通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文章就近年来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究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今后可进一步通过外周至中枢的一系列通路的探究,逐步揭示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

李琳,杨榕榕,连蕊,汪京萍[2](2020)在《1例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当导致桡神经损伤的护理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总结了1例因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导致桡神经损伤的护理经验,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以及预防措施等。

樊军利[3](2020)在《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从症状、体征、功能障碍等方面综合评估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随访的远期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针灸科及骨伤科门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每周1疗程,以3个疗程为治疗周期,以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表20分法及CSR总体疗效为主要结局指标,以视觉模拟量表、Northwick Park颈部疼痛调查问卷、颈椎检查试验评分为次要结局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各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估,治疗后30天进行电话随访。本研究通过与传统针刺法对照,分疗程、多时点测评,比较其与传统针刺的疗效差异及治疗特点。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72例受试者完成试验,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前各项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所有结局指标中除治疗组第1疗程后和第2疗程后的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相邻疗程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说明两种针刺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治疗作用。3.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表20分法的评分结果显示,第1疗程后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后及第3疗程后两组积分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94.59%,以显效为主,占45.95%,愈显率占72.98%,传统针刺法的总有效率为88.57%,以有效为主,占71.43%,愈显率占17.15%,经等级资料非参数检验,两组疗效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5.VAS评分结果显示,第1疗程结束后两组评分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第2疗程及第3疗程后两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镇痛作用起效更迅速。6.NPQ积分结果表明,各疗程及随访时组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颈椎试验评分结果显示,第1、2疗程后两组总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第1疗程后两组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第3疗程后两组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解结导气针刺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且起效更快;2.解结导气针刺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作用起效时间快,在治疗后1周即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功能障碍及颈椎试验的各项阳性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3.解结导气针法治疗后30日,NPQ积分回升幅度显着小于传统针刺法,说明解结导气针刺法疗效更持久。

卢晓茵[4](2020)在《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情况,评价本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探寻更加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提高本病的有效防治、改善该病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望为颈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本课题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共纳入62例。采取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法)31例,对照组(常规针刺法)31例,至治疗结束,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主穴取头临泣(双)、风池(双)、双侧头临泣至风池间足少阳循经排刺、四神聪、百会、完骨(双)、天柱(双)等,对照组参照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十二五”教材《针灸学》中眩晕的治疗选穴。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个疗程,共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于治疗前、两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记录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中医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了解各项指标情况。最后采用SPSS26.0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两组比较有显着性意义。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ESCV、DHI、中医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ESCV评分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ESCV评分均比自身治疗前积分增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ESCV评分增长率大于对照组,随访时治疗组ESCV评分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在治疗后与随访时的情况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DHI评分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DHI评分均比自身治疗前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DHI评分下降率大于对照组,且随访时治疗组DHI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患者眩晕障碍程度在治疗后与随访时的情况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中医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评分均比自身治疗前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时治疗组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患者中医症候表现在治疗后与随访时的情况优于对照组。5.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本课题通过参阅大量有关文献和导师的临床经验指导,最终搜集颈性眩晕患者61例。采用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法对比常规针刺法,得出以下结论:1.两种针刺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ESCV、DHI、中医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的评分,但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法治疗效果比常规针刺更优,且在短期随访时能确保一定疗效,效果也优于常规针刺。2.治疗后,两种针刺组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法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常规针刺。3.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法具有治疗方便、费用低廉、创伤性小、副作用少的优势;再者,排刺法,针感强,提高了治疗效果;另外,与其他针法相比,本法所用主穴直接作用于头部及颈部,使治疗更具针对性,辅穴远端配穴,亦有助缓解患者恶心、手麻等症,主穴与辅穴相互配合,起到整体调节的作用,既能治疗颈部的原发病变,又可疏经通络、清窍定眩,疗效好、不易复发。

潘斯腾[5](2016)在《不同频率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和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采用不同频率(2Hz、100Hz)电针针刺“环跳”穴,进而比较分析2种电针频率在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差异。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神经HE染色证实针刺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性;从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传导角度出发,以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为指标,评价针刺对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的抑制作用。综合以上指标,分析不同频率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炎症抑制、神经修复的影响及机理。材料与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300±50g,79周龄,雌雄各半,大鼠购入后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饲养。饲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Hz组、100Hz组,每组各1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喂养,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模型组:动物造模成功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正常喂养;2Hz组:造模第8天开始电针干预,针刺“环跳”穴得气后,大鼠出现瞬间肌肉震颤、足趾抖动,连接电针仪,选用连续波,频率2Hz,电流为1m A,作用强度以针刺部位局部轻微抽动为准,治疗时间15min,1次/d,连续治疗14d;100Hz组除电针频率选择100Hz外,一切皆同2Hz组。在造模第8天(针刺治疗前)和末次治疗结束(造模第22天)后,分别对模型组、2Hz组和100Hz组大鼠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检测,评价各组大鼠在治疗前后的神经肌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末次治疗结束(造模第22天)后进行取材,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包括损伤段在内的上下各2mm的坐骨神经组织及L4-5节段脊髓,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受损神经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髓内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最后,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结果显示:造模第8天(针刺治疗前),模型组、2Hz组、100Hz组SFI数值均显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第22天,经14次针刺治疗,2电针组指数虽未回复至正常水平,但相比模型组SFI数值显着回升(P<0.01),且二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电针治疗可以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2Hz组优于100Hz组。2.各组大鼠坐骨神经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轴突、雪旺细胞排列整齐,神经纤维连续;模型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雪旺细胞增多、肿胀,轴突、髓鞘崩解;2Hz组较模型组雪旺细胞减少,神经纤维逐渐连续,轴突生长良好;电针100Hz组神经纤维紊乱程度较模型组减轻,雪旺细胞减少,神经纤维数量增多。从病理图片观察,2Hz组坐骨神经修复程度优于100Hz组。3.各组大鼠受损神经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受损神经中TNF-α、IL-1β、IL-6的阳性表达为棕褐色,主要出现在胞浆内,无着色为阴性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TNF-α、IL-1β、IL-6阳性表达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2电针组中TNF-α、IL-1β、IL-6的阳性表达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Hz组比较,100Hz组TNF-α、IL-1β、IL-6阳性表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大鼠脊髓内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脊髓内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2Hz组、100Hz组大鼠脊髓内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Hz组比较,100Hz组大鼠脊髓内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针刺治疗可以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受损神经的修复,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2Hz优于100Hz;2.电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2Hz优于100Hz;3.电针针刺治疗可有效抑制NF-κB信号通路表达,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利于神经再生和修复,2Hz优于100Hz;4.有效抑制NF-κB信号通路表达,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针刺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之一。

闫飞鸿[6](2016)在《黄芪生络复康丸治疗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生络复康丸对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神经的恢复及患肢功能恢复提供一种新的临床药物。方法:将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手外显微外科中心(五个科室)收治的周围神经损伤住院病人归纳总结,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桡神经损伤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1962岁,平均年龄为39.8岁,按照住院号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显微镜下行神经外膜缝合法无张力缝合桡神经,治疗组于术后笫一天开始内服黄芪生络复康丸合并甲钴胺分散片,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于术后笫一天开始内服甲钴胺分散片,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对两组病人治疗后第3、6月各随访1次,观察神经支配区肌电生理变化、感觉和运动恢复情况;并分别于术后第一天及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做血、尿、大便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查。评价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对两组病人在治疗后进行随访36个月,第3个月随访时感觉及运动评价指标方面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第6个月观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感觉与运动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在治疗后第3个月时电生理检查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第6个月观察时,治疗组的感觉与运动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见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芪生络复康丸能够有效改善桡神经损伤后所引起的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此方药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方面具有来源方便,疗效确切等优点,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是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理想药物。从传统中医中药方面为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章明星,刘阳阳,刘建卫,郭义[7](2016)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如何提高该病的功能恢复率,一直困扰着医学专家。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均表明针灸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显着。针灸通过疏通全身经络,调和气血运行,使损伤部位得到气血温养,改善肢体痿软。由于电针刺激不仅具有针刺穴位本身的作用,还可以产生弱电场,促进再生神经向阴极生长,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更为显着。因此,文章通过回顾近10年国内电针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推广电针在临床中应用。

涂燕兵[8](2014)在《桡神经损伤1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的诊治过程的观察,分析桡神经损伤的位置、程度,及对针灸、穴位注射、外敷、肌注神经生长因子、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的效果。说明中西综合治疗可以增强改善神经受伤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瘢痕,预防粘连,增进微循环血供,并兴奋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使其再生修复,获得运动和各种功能的早日恢复。

王磊,于天源[9](2012)在《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周围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在祖国医学中,相当于经筋的损伤,属于经络伤。损伤早期出现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相当于"痹证";而损伤后期,神经失去对相应部位肌肉的支配功能,肢体痿软无力,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可归属于"痿证"的范畴[1]。

李蕊[10](2011)在《电针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观察50例患者,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电针针刺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采用桡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为指标,对比观察电针针刺与普通针刺对桡神经麻痹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桡神经功能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在桡神经功能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达96%。结论:电针针刺能有效提高桡神经麻痹患者伸腕、伸拇及伸指的能力,提高桡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从而重新获得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损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损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臂丛神经损伤
    1.1 推拿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1.2 推拿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
2 正中神经损伤
3 桡神经损伤
4 尺神经损伤
5 臀上皮神经损伤
6 坐骨神经损伤
    6.1 推拿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6.2 推拿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
7 胫神经损伤
    7.1 推拿治疗胫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7.2 推拿治疗胫神经损伤的基础研究
8 腓总神经损伤
    8.1 推拿治疗腓总神经的临床研究
    8.2 推拿治疗腓总神经的基础研究

(2)1例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当导致桡神经损伤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
    2.1 药物治疗
    2.2 物理治疗
    2.3 康复功能锻炼
    2.4 心理护理
    2.5 预防措施
        2.5.1 血管选取:
        2.5.2 早期观察:
        2.5.3 循证护理:
3 讨论

(3)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临床试验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随机方法
    2.3 对照方法
    2.4 盲法设计
    2.5 治疗方案
    2.6 不良反应的处理
    2.7 随访
3 结局指标
    3.1 主要结局指标
    3.2 次要结局指标
    3.3 评定时间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病例完成及脱落情况
    5.2 基线资料分析
    5.3 疗效评定分析
    5.4 不良反应记录
讨论
    1 解结导气针刺法
    2 结局指标的选择
    3 研究结果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1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2 流行病学调查
    3 CSR的治疗概况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临床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7 受试者权益保护
    8 研究结果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探讨
    2 中医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3 本课题立法依据
    4 量表选择分析
    5 疗效分析
    6 安全性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频率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和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附件一 超声定位和针刺显像
    附件二 SFI测量方法
附录 综述 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近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黄芪生络复康丸治疗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观察病例标准
    2.治疗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手术治疗
        2.3 药物治疗方法
        2.4 注意事项
    3.观察指标
        3.1 安全性观测
        3.2 疗效观测
        3.3 不良反应观测
    4.疗效评定标准
    5 资料的收集与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1 两组患者术后感觉功能分级比较
        2.2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检测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电生理检测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疗效比较
    3.不良反应观察
    4.安全性评定
    5.依从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病机研究认识
    2.现代医学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手术治疗
        2.2. 药物治疗
        2.3. 物理疗程
    3.中医药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3.1 中药内服
        3.2 中药外用
        3.3 推拿疗法
        3.4 针灸疗法
    4.黄芪生络复康丸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中医理论依据
    5.黄芪生络复康丸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6.黄芪生络复康丸的疗效总结
    7.存在问题
        7.1 本研究的不足
        7.2 进一步研究需要改进的方面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介
文献综述 桡神经损伤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7)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
2 电针治疗桡神经、尺神经损伤
3 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
4 电针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
5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损伤
6 总结

(9)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臂丛神经损伤
2 桡神经损伤
3 坐骨神经损伤
4 胫腓神经损伤
5 小结

(10)电针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关于电针的认识
        1.1 电针法的由来
        1.2 电针法的机理
        1.3 电针的作用
        1.4 电针与传统手法运针的比较
        1.5 电针使用禁忌症
    2 现代医学对桡神经麻痹的认识
        2.1 桡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2.2 桡神经麻痹的病因
        2.3 桡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2.4 现代医学对桡神经麻痹的治疗研究
        2.5 结语
    3 祖国医学对桡神经麻痹的认识
        3.1 桡神经损伤,祖国医学称为垂腕症
        3.2 祖国医学对桡神经麻痹的治疗研究
        3.3 结语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桡神经麻痹的西医诊断标准
        2.2 桡神经麻痹的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病例纳入标准
        3.2 病例排除标准
        3.3 病例的剔除与脱落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
        4.2 治疗方法
        4.3 功能评定标准
        4.4 疗效评定标准
        4.5 观测指标
    5 统计学分析
        5.1 治疗前一般资料描述性分析
        5.2 治疗结果
讨论
    1 桡神经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肌电表现
    2 关于针灸治疗桡神经麻痹的讨论
    3 电针对于桡神经麻痹治疗的讨论
    4 发现问题与解决
    5 安全与不良反应观察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四、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损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推拿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J]. 万军,郭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2)
  • [2]1例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当导致桡神经损伤的护理体会[J]. 李琳,杨榕榕,连蕊,汪京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07)
  • [3]解结导气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军利.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头部足少阳循经排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 卢晓茵.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不同频率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炎性因子和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D]. 潘斯腾.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 [6]黄芪生络复康丸治疗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闫飞鸿.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03)
  • [7]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J]. 章明星,刘阳阳,刘建卫,郭义. 光明中医, 2016(08)
  • [8]桡神经损伤1例诊治分析[A]. 涂燕兵.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4
  • [9]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 王磊,于天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2)
  • [10]电针治疗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D]. 李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损伤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