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民之树”——江苏扬州中学一瞥

百年“人民之树”——江苏扬州中学一瞥

一、百年“树人堂”——江苏省扬州中学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林丰[1](2020)在《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文中提出20世纪20年代,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开始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气象学,至此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事业才慢慢开始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象教育通过竺可桢等气象学家的艰难开创,又经过了涂长望、赵九章、李宪之等一批气象学家的巩固发展,等到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气象教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新一批气象学者,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大气科学将数理基础理论融合到了气象学中,并成功的从地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气象学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谢义炳教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急缺气象人才,又恰逢抗美援朝的特殊环境。就在这样中国现代气象教育事业刚刚起步之时,谢义炳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在他的建议下,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从此开启了气象学与物理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对谢义炳的生平、气象科研成就以及气象教育成果都有涉及,研究了他从国内到国外的整个教育求学经历,主要聚焦在他留美期间受芝加哥气象学派影响的这一特殊经历。通过研究谢义炳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气象学教育,并且结合他回国后众多的工作实例,分析其个人的科学精神,梳理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写了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谢义炳在他家庭及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很早地就有了教育兴国的想法。第二章写了谢义炳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气象学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气象实践活动。从他在国内接受李宪之、涂长望等的气象教育,到他出国后参与了芝加哥学派最前沿的气象学研究,这对他回国后将现代气象学教学引入中国有着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谢义炳留学归国后进行的气象专业改革、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参与“75.8北方暴雨”研究这三项代表性的工作,反应了他作为新一代的气象学家实事求是、坚持自我、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第四章写气象专业改革后,北京大学大量的引入现代气象学的课程,完善了现代气象教育,并且通过北大大量的气象人才培养对整个中国的气象高等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包广龙[2](2018)在《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扬州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定量实验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梳理、总结了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的发展过程与感知环境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合、提炼,提出了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二者并重的“两轴一链”的保护方法作为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上篇阐述了扬州园林历史和文化景观演进史。在梳理扬州园林发展历史概论的基础上,园林历史发展时期的划分节点由传统的园林断代史变为以园林和历史事件作为依据的新视角,重新划分了园林发展时期:由刘宋时期徐湛之的“起源四景”—隋代“城塔柳”景观发展的初始意象—宋代“三城”的城防系统—明末影园—清初休园—清中期个园—新中国成立作为划分节点。在梳理扬州园林历史文化景观的基础上,阐述扬州的历史文化景观,从与扬州园林史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战争、运河、帝王政治、士大夫、盐商、市民的多角度梳理园林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园林历史发展和文化景观的双视角阐述扬州园林历史人文环境,是对“竖向”的扬州园林史进行“横向”的有益补充,从而标定扬州园林中代表性的园林总体特征,为研究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关系提供坚实的历史与理论支撑。中篇从具有代表性的诸座园林内部的数据收集与模型建立入手,通过具体的调研数据和软件模拟,进行四种感知环境分析:以“精妙巧借”为主要特点的视觉环境;以“大音希声”为主要特点的听觉环境;以“触景生情”为主要特点的触觉环境;以“四季闻馨”为主要特点的嗅觉环境。基于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实验是从主观的个体感受到客观的调查分析,从整体感知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从园林现状感知实验到园林总体特征的还原与验证的过程,来揭示园林内部感知环境与历史人文的紧密联系,同时以新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园林感知环境在园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下篇从城市景观轴、非遗文化轴及园林感知链三方面入手,建立起园林外部环境—感知环境—园林总体特征的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横纵理论联系,使得园林内外部环境能够根据园林自身的总体特征完整的保护起来,最终形成“两轴一链”式的将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为现有的扬州园林保护进行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以期为扬州园林环境的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朱芋静[3](2015)在《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中国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系列“的子课题之一。扬州市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中部,是拥有2500年营造历史的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三十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巨变中,扬州与中国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一样,尚未找到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营造方法。本文旨在通过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讨其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预测未来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方法和方向。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扬州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研究国内外城市空间规律,提出以“族群“为主体,“文化”为脉络,解读扬州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研究古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包括文章第二至第四章。第二章介绍战国前扬州城市的起源和早期城址变迁,探讨自然环境和淮夷族群影响下的扬州空间营造活动。第三章研究战国至五代十国扬州城市空间营造,这是扬州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重点介绍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与双城营造,提示扬越族群与淮扬文化影响下的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第四章研究宋体至晚清时期扬州城市营造研究,主要介绍从宋三城的营造到元明清城址缩小的变迁,揭示淮扬文化与运河文化影响下城市的兴盛与衰落。第三部分研究近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第五章为1859-1919的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后扬州旧城新城的变迁,大运河的衰败,揭示西洋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第四部分研究现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的扬州城市空间营造演变,主要介绍民国.时期扬州城市各项城市规划的提出及其市政工程规划的实施,揭示中华文化早期,政治因素对扬州城市营造活动的促进以及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产的破坏。第七章介绍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解放后“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早期扬州经济的艰难恢复及空间营造。第五部分研究当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第八章介绍1979—2009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扬州历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揭示改革开放后全球文化下扬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及其特征。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展望部分。第九章总结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主导文化及其它影响因素对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展望扬州未来二、三十年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张俊平[4](2001)在《百年“树人堂”——江苏省扬州中学掠影》文中认为 扬州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它和它所在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它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前身是在安定书院和梅花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仪董学堂。当时,它是一所官立中学,由建议开办京师大学堂的御史王

二、百年“树人堂”——江苏省扬州中学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年“树人堂”——江苏省扬州中学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拥有教育传承的家庭背景
        一、谢义炳家庭背景的介绍
        二、谢义炳家庭背景的影响
    第二节 经历民国期间的教学变革
        一、民国前期混乱的基础教育
        二、民国晚期有序的基础教育
        三、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影响
第二章 谢义炳气象研究方向的调整
    第一节 国内高校学习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一、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气象教育
        二、浙江大学的气象教育
        三、国内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第二节 国外高校留学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一、芝加哥大学的气象学派
        二、芝加哥大学的气象教育
        三、国外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第三章 谢义炳的气象工作经历
    第一节 谢义炳改组气象专业
        一、气象专业改组的原因
        二、气象专业改组的经过
        三、气象专业改组前后对比
        四、气象专业改组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二节 谢义炳论证三峡工程
        一、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
        二、三峡工程的论证依据
        三、三峡问题的处理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 谢义炳参与暴雨研究
        一、谢义炳与暴雨研究的起因
        二、75.8北方暴雨研究经过
        三、北方暴雨研究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四章 谢义炳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化
        一、学科优化的起因
        二、学科优化的过程
        三、学科优化的影响
    第二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一、气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二、气象人才培养的方式
        三、气象人才培养的成果
    第三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一、气象教育要立足前沿
        二、气象事业要赶超国际
        三、气象研究要坚持独立自主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论文
    (二)着作
    (三)其他资料
附录
    附录一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3-1956年毕业生名单[]
    附录二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2-1993年招生人数
    附录三 谢庄、刘式达采访稿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扬州园林的古代文献概况
        1.2.2 研究扬州园林的现代文献概况
        1.2.3 研究园林保护为主的文献概况
        1.2.4 研究园林感知环境为主的文献概况
    1.3 相关概念阐释和研究对象界定
        1.3.1 扬州园林
        1.3.2 园林环境
        1.3.3 历史人文
        1.3.4 感知环境
        1.3.5 园林总体特征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课题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研究框架
上篇 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环境
    2 历史予园林--扬州园林历史概述
        2.1 扬州园林的起始期
        2.1.1 有关起始期的两种错误观点
        2.1.2 源于西汉,始于刘宋--徐湛之的“起源四景”
        2.2 扬州园林的发展与萧条期
        2.2.1 从隋代城、塔、柳到宋代三城--扬州园林的发展期
        2.2.2 从宋代三城到明末影园--扬州园林的萧条期
        2.3 扬州园林的成熟与繁荣期
        2.3.1 从明末影园到清初休园--扬州园林的成熟期
        2.3.2 从清初休园到清中期个园--扬州园林的繁荣期
        2.4 扬州园林的衰落与繁盛期——清嘉庆二十四年至今
        2.4.1 从清中期的个园到新中国的建立--扬州园林的衰落期
        2.4.2 新中国建国后--扬州园林的繁盛期
        2.5 本章小结
    3 人予园林--扬州园林历史文化景观的演进
        3.1 扬州园林与战争历史
        3.1.1 芜城之战暗助园林开创
        3.1.2 宋金、宋元之战完善水道体系
        3.1.3 洪杨之乱终结盛世园林
        3.2 扬州园林与运河文化
        3.2.1 一条河与一座城—运河的变迁
        3.2.2 河边城与城中园—运河与扬州园林
        3.3 扬州园林与帝王政治
        3.3.1 炀帝情缘与人文景观初创
        3.3.2 清帝南巡与园林繁盛
        3.4 扬州园林与士大夫文化
        3.4.1 鲍照名作《芜城赋》
        3.4.2 杜牧十年扬州梦
        3.4.3 欧阳修始建平山堂
        3.4.4 石涛大师叠山石
        3.4.5 马氏兄弟富藏书
        3.5 扬州园林与盐商文化
        3.5.1 盐法之变与盐业兴衰
        3.5.2 永恒的利益—宠信、威胁与利用
        3.5.3 灰色盐商带来的扬州园林大发展
        3.6 扬州园林与市民文化
        3.6.1 繁华的折射—扬州市民文化
        3.6.2 市民郊游与湖上园林的共荣
        3.7 本章小结
中篇 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
    4 园林营建
        4.1 城市园林
        4.1.1 个园--“四季”为旨,“竹”为境
        4.1.2 小盘谷--以小见大,突出九狮图山的主体性特征
        4.2 湖上园林
        4.2.1 小金山景区—从一“借”到两“多”
        4.2.2 影园遗址—从因地制宜到借景
        4.3 研究讨论—为什么选择这四座园林
        4.4 本章小结
    5 精妙巧借—游线上的视环境感知
        5.1 视环境概述
        5.2 扬州园林视环境实验设计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对象
        5.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5.2.4 实验仪器
        5.3 扬州园林视环境分析
        5.3.1 个园视环境—四季赏景
        5.3.2 小盘谷视环境—小中见大
        5.3.3 小金山视环境—一点借多景
        5.3.4 影园视环境—一点观内外
        5.4 实验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大音希声--声环境感知
        6.1 声环境概述
        6.2 扬州园林声环境实验设计
        6.2.1 实验目的
        6.2.2 实验对象
        6.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6.2.4 实验仪器
        6.2.5 量表信度检验
        6.3 扬州园林声环境分析
        6.3.1 个园分析—竹声阵阵
        6.3.2 小盘谷分析—鸟声鸣鸣
        6.3.3 小金山分析—风铃悠悠
        6.4 实验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触景生情—铺地触环境感知
        7.1 触环境概述
        7.2 扬州园林铺地触环境实验设计
        7.2.1 实验目的
        7.2.2 实验对象
        7.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7.2.4 实验仪器
        7.2.5 量表信度检验
        7.3 扬州园林铺地触环境分析
        7.3.1 质感评价
        7.3.2 个园—功能分布,分类式触感
        7.3.3 小盘谷--集中分布,主题式触感
        7.3.4 小金山—功能性分布,多样式均衡触感
        7.4 实验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四季闻馨--嗅环境感知
        8.1 嗅环境概述
        8.2 扬州园林嗅环境实验设计
        8.2.1 实验目的
        8.2.2 实验对象
        8.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8.2.4 实验仪器
        8.3 扬州园林嗅环境分析
        8.3.1 个园分析--少中见大,营建布局均匀的特色香景
        8.3.2 小盘谷分析—以少胜多,营建主题明确的特色香景
        8.3.3 小金山分析—以多求全,基于四季花期的四季借景
        8.3.4 影园分析—多中求精,基于四季花期的四季香景
        8.4 实验讨论
        8.5 本章小结
下篇 两轴一链—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
    9 城市景观轴
        9.1 景观分布轴
        9.1.1 自然山水轴线
        9.1.2 人文景观轴线
        9.2 城市发展轴
        9.2.1 城市规划概况
        9.2.2 “一城一轴四区”的旅游发展
        9.2.3 “一带、一城、三镇、多点”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框架
        9.2.4 “一区、三轴、两廊”的城市总体设计框架
        9.3 城市景观轴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1 景观分布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2 城市发展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3 “两轴一链”中的城市景观轴
        9.4 本章小结
    10 非遗文化轴
        10.1 扬州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概述
        10.2 以围绕传统园林建造艺术与技能为主的技艺类项目
        10.2.1 扬派盆景艺术
        10.2.2 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技艺
        10.2.3 扬派叠石
        10.3 以围绕园林的民间文学或口头文学形式的口头传统类项目
        10.3.1 瘦西湖传说
        10.3.2 扬州古街巷传说
        10.3.3 冶春故事
        10.4 非遗文化轴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1 传统技艺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2 民间文学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3 “两轴一链”中的非遗文化轴
        10.5 本章小结
    11 园林感知链
        11.1 视觉感知链
        11.1.1 湖上园林—从因借成景到连景成轴
        11.1.2 城市园林—远眺近望
        11.2 非视觉感知链--声、嗅、触觉感知
        11.2.1 湖上园林--风铃声声与百花争香
        11.2.1 城市园林--莺声燕语与触景生情
        11.3 园林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1 视觉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2 非视觉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3 “两轴一链”中的园林感知链
        11.4 本章小结
    12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1.1 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
        12.1.2 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
        12.1.3 “两轴一链”--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
        1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1.图片目录
    2.表格目录
附录一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附录二 部分园林环境调研表
    1.小金山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2.个园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3.小盘谷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4.园林触觉环境好感度调研评价表(以小金山调研样表为例)

(3)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1.1 主客结合和时空结合的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
        1.1.2 族群为主体、文化为脉络的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公民社会的构建与自主协同、和合文明的城市营造理想
        1.2.2 空间博弈的平衡与中国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的意义
        1.2.3 族群更叠的映射与长江流域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价值
        1.2.4 保护、发展的矛盾与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的意义
        1.3 扬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的现状
        1.3.2 国内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的现状
        1.3.3 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体系的理论来源和研究特色
        1.3.4 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的理论创新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族群
        1.4.2 空间营造的四阶段:设计、建造、保护和传承
        1.4.3 空间营造的三目标:境界、礼仪和技艺
        1.4.4 空间形态的四要素:体、面、线和点
        1.4.5 城市空间活力机制的四层面:文化、政治、经济和生活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图1-1)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地理概况
        1.7.2 城市营造简史(表1-1)
第二部分 古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2章 战国以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1 战国以前扬州族群演变和空间营造历史
        2.1.1 距今5万年前:下草湾人和火石岭遗址建造
        2.1.2 距今5000-7000年前:龙虬庄遗址建造
        2.1.3 距今2000-5000年前:南荡文化的影响
        2.1.4 商周时期:邗国的建立
        2.1.5 春秋时期:邗沟与邗城整体设计、建造
        2.2 战国以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2.2.1 古扬州族群文化变迁与原始人类据点
        2.2.2 从内向型环濠聚落到石器时代晚期的初城
        2.2.3 从农业城邑到城乡分野的独立方形城市
        2.2.4 越人影响下扬州城的雏形
        2.3 战国以前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2.3.1 高台式内城与环濠式外城
        2.3.2 不规则曲尺形里的东西两城
        2.3.3 邗沟与河堤道路
        2.3.4 木柱泥墙房屋与水门
        2.4 总结:吴越文化主导的城乡分野式空间营造机制
        2.4.1 文化层面:淮夷族群与吴越文化
        2.4.2 政治层面:礼乐等级与闾里制度
        2.4.3 经济层面:手工经济与农业城邑
        2.4.4 生活层面:邗沟开凿与木柱建筑
    第3章 战国到五代十国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表3-1)
        3.1.1 战国时期楚人保护传承下的广陵城
        3.1.2 秦代楚人的传承:郡县制下的广陵城
        3.1.3 汉朝:儒家礼仪制度和宗法制度下的广陵城
        3.1.4 三国时期广陵城的弃置
        3.1.5 晋朝时期的保护与传承:桓温“大修筑之”
        3.1.6 南朝刘宋竟陵王“发民筑广陵城“
        3.1.7 隋代:大运河开凿下江都城的发展与建筑的起步
        3.1.8 唐代辉煌的扬州城市发展(表3-2)与豪宅府邸的园林化
        3.1.9 五代时期扬州城(表3-3)的衰败
        3.2 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扬州城市空间营造(表3-4)特征分析
        3.2.1 战国至西汉:夷越——扬越——汉(族群)演变下的广陵城
        3.2.2 东汉至南北朝(图3-12):徐汉文化影响下的广陵城
        3.2.3 隋唐五代时期(图3-13):淮扬文化形成时期的扬州城
        3.3 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3.3.1 以礼制为主体结构(图3-14)的套城制
        3.3.2 里坊制度下的“双城”、“重城”和“单城”
        3.3.3 “运河”、“御道”与“十字主街”、“十里长街”
        3.3.4 河流转折处和道路交汇处的城市中心
        3.4 总结:楚文化、汉文化、吴文化融合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3.4.1 文化层面:扬越族群与淮扬文化
        3.4.2 政治层面:宫苑建筑与里坊制度
        3.4.3 经济层面:运通盐盛与大市小市
        3.4.4 生活层面:港口重城与私家园林
    第4章 宋代到晚清时期(1959年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宋代到晚清时期(1959年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4.1.1 宋代扬州三城:宋大城、宋堡城、宋夹城的建造
        4.1.2 元代:宋大城基础上的修缮与维护
        4.1.3 明代设计建筑旧城,嘉靖时期吴桂芳等人修筑新城
        4.1.4 清代:保护与传承下的新旧二城
        4.2 宋代到晚清时期(1959年前)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4.2.1 两宋时期:淮扬文化延续下的宋三城格局
        4.2.2 元代:蒙回文化及对外交流影响下的单城空间营造
        4.2.3 明清时期:满清文化下的环濠双城
        4.3 宋代到晚清时期(1859年前)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3.1 城池缩小,南移临河,呈不规则形态
        4.3.2 厢坊制度下的“单城”、“双城”、“三城”
        4.3.3 “平直水网”、“十字形大街”和“垂直街巷”
        4.3.4 水关、盐商建筑、宅园、政治中心、交通建筑、宗教墓葬
        4.4 汉文化、蒙回文化、满清文化、淮扬文化融入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4.4.1 文化层面:扬州学派与多元建筑
        4.4.2 政治层面:衙署建筑与防御建筑
        4.4.3 经济层面:会馆建筑与开放市肆
        4.4.4 生活层面:前店后坊与“三间两厢一庭院”
第三部分 近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5章 1859-191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1859-191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5.1.1 1859-1889年:战乱下的“芜城”和方溶颐主持的“战后重建”
        5.1.2 1889-1919年: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时期扬州的加速衰败
        5.2 1859-191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5.2.1 1859-1889年:西方文化影响下的扬州近代城市发展
        5.2.2 1889-1919年:公路为主的交通模式与新型公共建筑的诞生
        5.3 1859-1919年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5.3.1 以古城为中心向城厢外扩散方式发展的城市形态
        5.3.2 从新旧二城到城厢的演变
        5.3.3 近代扬州方格网道路与传统街巷的延续
        5.3.4 现代公共建筑的形成
        5.4 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5.4.1 文化层面:经世思潮与中西方文化冲突
        5.4.2 政治层面: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与新式宗教
        5.4.3 经济层面:民族工商业的萌芽与畸形消费
        5.4.4 生活层面:传统住宅、西式建筑与中西合壁建筑
第四部分 现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6章 1919-194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1919-194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6.1.1 1919-192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江都城建造
        6.1.2 1929-1939年:传统建筑的没落与新兴公共建筑、道路桥梁建设的崛起
        6.1.3 1939-1949年:抗日时期的城市建设空白与抗战之后的整修续建
        6.2 1919-194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2.1 孙中山先生对规划建设扬州做出设想
        6.2.2 《江都城厢图》、《江都城周围略图》、《江都县城乡市图》
        6.2.3 工厂建筑的畸形发展,军用扬州机场的建立
        6.2.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下的扬州城市衰落
        6.3 1919-1949年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3.1 城厢往城乡扩散发展的独立经济社会实体
        6.3.2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
        6.3.3 路少街多,水系与港口的淤滞
        6.3.4 近代公共图书馆、近代“公园”
        6.4 中华文化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6.4.1 文化层面:频繁战乱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
        6.4.2 政治层面:战争与体制改革成为城市发展的阻力
        6.4.3 经济层面:商业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型的失败
        6.4.4 生活层面:现代城市新人居生活形态的兴起
    第7章 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7.1 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59年:苏北行署区首府到扬州专区的过渡
        7.1.2 1959-1969年:原有基础上的“填平补缺”及向东发展
        7.1.3 1969-1979年:文革影响下旧城道路桥梁与住宅区的小规模建设
        7.2 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7.2.1 1949-1959年:超常的工业化引起超高速城市化
        7.2.2 1959-1969年: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波动
        7.2.3 1969-1979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第二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倒退
        7.3 1949-1979年扬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7.3.1 老城区——工业带——居住带的圈层式外延扩展
        7.3.2 棚户区的改造,邻域式的扩展
        7.3.3 环城马路、田字道路、城市桥梁及运河的拓宽
        7.3.4 现代工业建筑的萌芽
        7.4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7.4.1 文化层面:保护和传承为主导的城市规划
        7.4.2 政治层面:治淮工程与城市建设用地管理的加强
        7.4.3 经济层面:工业的艰难起步与商业的恢复发展
        7.4.4 生活层面:单位自建住宅与福利分房
第五部分 当代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8章 1979-200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1979-200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1989年: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全面发展
        8.1.2 1989-1999年:西进南下的城市高速发展期
        8.1.3 1999-2009年:古城的保护整治与沿江地区的开发
        8.2 1979—200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2.1 1982年扬州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
        8.2.2 1996年扬州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8.2.3 2002年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8.3 1979—200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8.3.1 “一城一港”的城市形态
        8.3.2 城市园林绿地的填充与商业中心、副中心的形成
        8.3.3 城市路网的完善与特色商业街的形成
        8.3.4 城市绿地广场、商业金融中心、文化娱乐场所和历史遗迹作为城市中心
        8.4 总结:全球文化发展时期经济主导的开放式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8.4.1 文化层面:全球文化发展时期经济主导下的城市圈层扩张与历史传承
        8.4.2 政治层面:城市化专项规划结合市场配置
        8.4.3 经济层面:农村改革为先导,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8.4.4 生活层面:“绿杨城廓”建设工程,便民设施的配套建设与改造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第9章 结论: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9.1 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1.1 主体:扬越为主体的族群更叠
        9.1.2 客体:运河城市的叠加变迁之路
        9.1.3 主客互动机制:淮扬文化融合多族群的空间博弈
        9.2 扬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通史式港口城市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肌理
        9.2.3 空间线:平行或垂直于水道的方格交通网
        9.2.4 空间点:多元文化遗留的城市标志物
        9.3 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现状问题
        9.3.1 运河重生与水系重构的问题
        9.3.2 交通组织与道路重组的问题
        9.3.3 遗产保护与文脉传承的问题
        9.3.4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第10章 展望:扬州城市空间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
        10.1.1 2009-2019 年:旧城的保护更新和新区的基础建设
        10.1.2 2019-2029年:区域联动、差别推动和辐射带动
        10.1.3 2029-2039年:城乡统筹
        10.2 2009-203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预测
        10.2.1 2009-201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10.2.2 2019-2039年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10.3 2009-2039年扬州城市空间尺度预测
        10.3.1 “一核多组团”的大扬州城市格局
        10.3.2 城市肌理的梳理,新城与老城的功能互补
        10.3.3 交通立体化、历史街区与水系的开发利用
        10.3.4 交通节点与文化中心成为标志物
        10.4 总结:以淮扬文化与先进文化为基奠,走入公民社会的城市空间营造机制
        10.4.1 文化层面:多元文化的整合与淮扬文化的传承
        10.4.2 政治层面:“两个率先”、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
        10.4.3 经济层面:宁镇扬一体化(图10-7)与长江经济带
        10.4.4 生活层面:社区居住、多元文化休闲与公民权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期刊出版物
    2、专着
    3、学位论文
    4、会议论文、讲义
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四、百年“树人堂”——江苏省扬州中学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D]. 林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2]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D]. 包广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3]扬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朱芋静. 武汉大学, 2015(07)
  • [4]百年“树人堂”——江苏省扬州中学掠影[J]. 张俊平. 江苏教育, 2001(01)

标签:;  ;  ;  ;  ;  

百年“人民之树”——江苏扬州中学一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