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的栽培利用技术

肉桂的栽培利用技术

一、草木樨的栽培及利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立强,白小明[1](2021)在《新疆南疆地区不同生活型草木樨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避免草木樨(Melilotus spp.)的二年生性状对冬小麦套种草木樨栽培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掘适合新疆南疆地区种植的一年生草木樨种质资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团对一年生细齿草木樨(M.dentatus)、二年生黄花草木樨(M.officinalis)和二年生白花草木樨(M.albus)的主要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细齿草木樨从出苗期到初花期的生长天数为107 d;干草产量为20 430.59 kg/hm2,极显着高于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P<0.01),比黄花草木樨增产41.16%,比白花草木樨增产24.22%;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11.94%、54.23%和44.40%;加权关联度在供试材料中最高。采自新疆南疆拜城县的黄花草木樨的干草产量为14 473.11 kg/hm2,极显着低于细齿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P<0.01),加权关联度在供试材料中最低。综上,与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相比,细齿草木樨在新疆南疆的综合表现突出,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王升升,段珍,张吉宇[2](2021)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文中认为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Medic. ex Desr.)是草木樨最常见的栽培用种之一,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固氮能力。为了开发一套高效的草木樨转化体系,本研究以白花草木樨为材料,以结瘤基因MaROP6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高效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在两周左右获得毛状根,其发生率可达78%,MaROP6基因的毛状根转化率可达70.8%。qRT-PCR鉴定结果表明,MaROP6转基因毛状根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36.87倍。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为白花草木樨基因功能的验证奠定了基础。

杨凌杰[3](2021)在《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草种质量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质量种子是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种子质量检验既是选用高质量种子,减少农业生产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种子生产、加工和贮藏技术,提高生产种子质量的重要途径。常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如发芽率、含水量等的测定通常以破坏性检测为主,相对耗时长,对检测人员专业技术要求高,在检测时效、通量以及非破坏性方面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因而,高效无损的种子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已成为种子质量检验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种业、农业和草牧业发展以及种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以多光谱成像为手段,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Ada Boost和支持向量机(SVM)等多变量分析方法,就草种子物种与品种识别、种子生活力和硬实测定等开展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建立了35个科206种草种子的图像和光谱信息数据库,并利用LDA和SVM模型对物种进行区分。结果显示,基于种子形态和光谱特征,LDA模型对不同物种区分的准确率可达89.42%。通过PCA对数据降维,前十个主成分可解释总变异的94.54%,结合SVM建立判别模型,测试集区分准确率为79.54%。2、以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6个草木樨(Melilotus spp.)品种为研究材料,结合多光谱成像技术与多变量分析方法,对紫花苜蓿和草木樨种子进行了分类判定。结果发现,基于种子形态特征和光谱特征,LDA模型对两类种子的判别准确率高达99.58%,其次为SVM(98.47%)和Ada Boost(96.95%)模型,PLSDA表现较差,判别准确率仅为68.19%。3、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的形态和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应用LDA和SVM模型对不同品种进行分类判定。结果发现,依据种子形态特征难以区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如LDA和SVM模型对品种的判别准确率仅分别为42.22%和45.14%。结合形态特征与光谱特征可有效提高LDA和SVM模型对紫花苜蓿品种判定的准确率,分别达91.53%和93.47%。因品种不同,判别准确率有所不同。4、基于人工老化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种子吸胀前后的形态和光谱特征,对种子有无生活力,正常苗、不正常苗以及死种子等进行了分析和判定。结果发现,吸涨后可更为准确的判定各种子类别。以种子生活力为例,基于LDA模型的吸涨前后测试集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6.67%和80.48%,SVM判别模型吸涨前后测试集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7.94%和81.43%。而对于死种子、正常苗和不正常苗的判定,基于LDA模型的吸胀前后测试集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2.22%和77.46%,而SVM模型测试集的判别准确率则分别为74.44%和78.57%。但无论LDA还是SVM,对不正常苗种子分类准确率均低于20%,不能进行有效判断。5、以阿拉伯树胶(Acacia seyal)、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ulis)、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和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6种豆科植物种子为研究材料,采集硬实与非硬实种子的多光谱图像,结果发现基于形态和光谱特征对硬实种子的判别因物种而异。LDA和SVM模型可有效区分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和东方山羊豆硬实和非硬实种子,其总体分类准确率均高于85%且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80%。但LDA和SVM模型对阿拉伯树胶、光果甘草和披针叶野决明的硬实和非硬实种子无法有效区分。

吴凡[4](2021)在《无芒隐子草和白花草木樨全基因组及其关键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基因组序列是生物的基本遗传资源,是研究基因功能和分子机制的基础。利用基因组序列获取全基因组范围的DNA标记(如SNP),进而找到调控关键性状的基因应用于分子育种,能够缩短育种时间。超旱生植物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具有兼性授粉的二型花,保证它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生存和繁殖。草木樨(Melilotus spp.)常被用作绿肥、牧草和药用植物,由于香豆素含量高,限制它作为优良牧草的应用。然而目前无芒隐子草二型花的功能基因及草木樨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酶基因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腾格里”无芒隐子草和白花草木樨为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BSA和重测序等技术研究关键性状相关功能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腾格里”无芒隐子草高质量的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的Contig版本的基因组大小为540.12 Mb,Contig N50为21.28 Mb,其中528.52 Mb挂载到20条假染色体上且端粒均被组装出来。共预测到54,383个蛋白编码基因。无芒隐子草大概在19.2百万年前(Mya)发生四倍体化事件,根据无芒隐子草与水稻(Oryza sativa)的染色体进化关系,将20条染色体拆分为A、B亚基因组,其中B2与B5、B1与B8间发生了染色体重排。进化分析表明,无芒隐子草属于虎尾草亚科,和复活草的亲缘关系更近。扩张及保守基因家族显着富集在胁迫响应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脂肪酸延伸、苯丙酸生物合成以及淀粉和蔗糖代谢。2.构建无芒隐子草开花基因网络共包括83个基因家族的302个基因。鉴定出12个花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TF)基因家族的168个成员与ABCDE模型基因(AMGs)具有表达相关性。通过靶点预测和表达分析推测mi R156ab-Cs SPL17-AMG的相互作用可能参与调控二型花的分化;Cs MYB219可能在干旱胁迫下调控闭花授粉的小花发育;mi R159-Cs MYB123-B类基因可能是二型花结构分化的重要调控因子。mi R172l特异靶向Cs AP2_9可能调控闭花授粉,mi R172l和Cs AP2_9分别过表达水稻,发现Cs AP2_9过表达株系表现为内稃异常,浆片变小变薄;mi R172l过表达株系表现为花丝变长,花药数量减少,证明了mi R172l和Cs AP2_9在浆片、花丝和花药发育中的作用。3.组装获得白花草木樨(2n=16)的Contig版本基因组大小为1.05 Gb,Contig N50为7.49 Mb,其中1.04 Gb被挂载到8条假染色体上。共预测到41,910个基因。进化分析表明,白花草木樨与蒺藜苜蓿亲缘关系最近,二者约在14.16 Mya分化。白花草木樨基因组中71.42%为重复序列,其中长末端重复(LTR)占基因组的54.99%,完整LTR在白花草木樨和蒺藜苜蓿分化之后大量插入(0.05~0.85Mya),具有不同于其他三种豆科物种的插入模式,且相对年轻活性较强。4.对不同地理区域的94份草木樨种质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鉴定到4,999,288个SNPs和606,387个In Dels。分析表明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之间存在基因渗透,基因流向为白花草木樨流向黄花草木樨。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黄花草木樨的遗传多样性较大。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在第四纪冰期(0.01-2 Mya)内约0.2 Mya经历了种群大小持续下降,LTR在该时间段内的大量插入可能有助于种群渡过逆境。选择清除分析鉴定到2个与花色相关的基因、5个与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GWAS分析鉴定出2个与叶片蜡质生物合成有关的MAH1基因;同时鉴定出与细胞壁发育相关的XGT和XXT1基因。5.构建了草木樨香豆素生物合成通路并鉴定了通路上的13个基因家族的成员。结合白花草木樨近等基因系(NILs)的加权共表达分析和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分析鉴定出8个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NILs代谢组分析鉴定出差异代谢物包括香豆酸、香豆酸糖苷和简单香豆素,推测BGLU(β-glucosidase)在香豆素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鉴定出的BGLU基因簇可能调控香豆素的生物合成,通过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和白花草木樨过表达MaBGLU1基因,证明MaBGLU1酶能够水解东莨菪苷为东莨菪内酯,且BGLU1在NILs中的非同义变异导致了酶活性的差异。q RT-PCR分析表明,和对照草木樨相比过表达MaBGLU1阳性植株的MaBGLU1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

王朋磊[5](2021)在《草木樨低香豆素第二次轮回选育及品质性状近红外测定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草木樨(Melilotus)作为广泛种植的豆科类牧草,具有重要饲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主要栽培种有黄花草木樨(M.officinalis)和白花草木樨(M.albus)。降低草木樨中香豆素含量可以有效提高该物种的饲用价值。本团队自2011年以来,从国内外引进101份草木樨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创制选育出多份优异草木樨半同胞家系。2014-2015年对草木樨半同胞家系开展了第一次轮回选择,对创制出的草木樨半同胞家系进行产量、香豆素含量等6个性状综合评价。但要想育成稳定的新品种,有必要开展多次轮回选择。研究以团队选育草木樨半同胞家系为材料,进行第二次轮回选择,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草木樨品质性状及香豆素测定的快速预测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完成了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第二次轮回选择。利用第一次轮回选育获得半同胞家系材料,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各25份,在甘肃省的榆中县和临泽县进行了连续两年的产量、品质、香豆素含量等性状测定,研究应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草木樨半同胞家系间株高、干重、纤维、香豆素含量等性状具有显着的基因型变异(P<0.01),干重、株高、茎粗等两地点间存在显着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P<0.01);经过第二次轮回选择后,根据基因型方差计算的干重与株高的遗传增益较高。香豆素与干重、株高、茎粗、纤维等呈负相关关系,与粗蛋白呈正相关关系;干重、株高等产量性状又与各品质性状有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模式分析通过图像化的形式表明各农艺性状的关系并将不同半同胞家系的综合表现进行汇总。聚类分析将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都聚为4个组,黄花草木樨表现最好的为第2组,平均干重和株高均最高,分别为138.70 g,129.05 cm,香豆素含量0.44%,为4组中的最低。白花草木樨中第4组表现最好,具有较高的干重、株高、粗蛋白且香豆素含量最低,平均干重为106.74 g,株高为110.36 cm,平均香豆素含量为0.35%。这些表现较好的材料将用于后续草木樨新品种的选育工作。2.建立了草木樨品质及香豆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和测定技术。分别从甘肃省榆中县和临泽县采集草木樨中间育种材料225份,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各100份用于定标材料,25份混合材料用于模型的外部验证。通过定标材料的近红外光谱和性状的化学值结合,利用最小二乘法(PLS)等数学计量方法,建立了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香豆素(Cou)5个性状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发现200份定标样品各性状化学值范围如下:CP 7.97%-13.49%、ADF 19.23%-48.19%、NDF433.11%-54.99%、ADL 3.52%-12.03%、Cou 0.13%-1.1%,所测性状具有较宽广的分布范围,样品选择适合,满足建模条件。建立的CP、NDF、ADF、ADL、Cou等性状的预测模型定标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8、0.90、0.89、0.78、0.87;预测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987、1.416、1.264、0.521、0.072。通过外部样品数据进一步验证结果发现,建立5个性状的预测模型中Cou和NDF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ADL模型预测效果相比其他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草木樨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空间,为后续草木樨的香豆素及品质的快速测定奠定了基础。

陈立强,白小明,蔺胜权[6](2020)在《阿拉尔野生一年生草木樨资源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发掘野生种质资源的优良性状,选育一年生草木樨(Melilotus)新品种,本试验以采自新疆阿拉尔市区稀有的野生一年生细齿草木樨(Melilotus dentatus Pers.)和野生一年生白花草木樨(M.albus Desr.)为材料,以‘牧科草木樨1号’(M.officinalis‘Muke sweet clover No.1’)为对照,于2016-2017年在新疆阿拉尔市对其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一年生细齿草木樨的初花期比‘牧科草木樨1号’晚39~41 d,干草产量为12 078.64 kg·hm-2(2016年)和10 473.83 kg·hm-2(2017年),比‘牧科草木樨1号’产量增加200.96%(2016年)和106.78%(2017年),等权关联度最高。一年生白花草木樨的初花期比‘牧科草木樨1号’晚6 d,干草产量为5 610.43 kg·hm-2(2016年)和5 335.68 kg·hm-2(2017年),比‘牧科草木樨1号’产量增加39.79%(2016年)和5.34%(2017年),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18.33%,42.00%和35.23%,等权关联度排列第二。阿拉尔野生一年生细齿草木樨和野生一年生白花草木樨种质资源的产量较高,综合表现较好,是一年生草木樨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资源和基础材料。

郭兴玉,周艳春,徐安凯,王志锋,高山[7](2020)在《‘公农’白花草木樨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公农’白花草木樨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草地所,以2005年引进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白花草木樨种质资源为材料,经过7年的单株选择、混合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18年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544)。该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寒、耐旱、耐轻度盐碱,产草量高,营养品质好,是可作为吉林省天然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设、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优良草种之一。

贾祥,王向涛,包赛很那,王明涛,苗彦军[8](2021)在《两种西藏野生草木樨抗寒性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究草木樨属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以采自西藏达孜的野生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为试验材料,探究了其种子在-4℃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性,测定了幼苗叶片在-10℃~5℃低温胁迫条件下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低温胁迫对两种材料种子萌发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随着温度的降低,两种材料叶片内MDA含量不断增加,其他各生理指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均在-5℃时到达峰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的抗寒性高于黄花草木樨。本研究将对今后揭示西藏野生草木樨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及当地草木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韩佳玲[9](2020)在《两种豆科植物种子的选择性败育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常存在“花(胚珠)多果(种子)少”的现象,败育的花和胚珠具潜在的生殖功能,是植物在生殖资源受限或者以提高后代适合度为选择力时,通过有选择的败育部分发育中的幼果或种子的现象。这在被子植物中比较普遍,尤其在豆科植物中最为常见。刺叶锦鸡儿Caragana acanthophylla和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是一种常见的豆科牧草,有着较低的结籽率和特定的结籽位置,对其结籽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种子选择性败育的形成机制及多样的生殖对策,为提高作物产量以及物种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本研究以上述两种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胚珠受精前、后的发育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着手,从植物的传粉生态、交配系统、资源调控及结籽格局几方面开展研究,探讨豆科植物种子选择性败育的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刺叶锦鸡儿和黄花草木樨为两种不同的种子选择性败育类型。刺叶锦鸡儿的子房中有14±0.14粒胚珠,最终形成2-3粒种子,为选择性败育果实顶端和基部的种子,而成熟果实中部的种子。而黄花草木樨具6-7枚胚珠,但大多数荚果只形成1枚种子,为选择性败育绝大多数胚珠,仅在基部形成一粒种子。2.刺叶锦鸡儿种子的发育从顶部开始,授粉后第3d顶部胚珠开始膨大,第11d基部10%左右的胚珠开始出现败育,大量胚珠的败育,包括顶端受精后胚珠的败育出现在第12-14d,最终形成两端结籽率低、中部高的种子败育类型。不同的是,黄花草木樨种子的发育是从基部开始,授粉后第2d,子房基部1、2号位置胚珠开始膨大,最终1号位80%的胚珠可形成种子,3号位以后的胚珠大量败育。没膨大胚珠的败育出现在第4d。3.刺叶锦鸡儿和黄花草木樨都属于泛化的传粉系统,蜂类是主要的传粉者,其中,刺叶锦鸡儿的主要传粉者有无垫蜂属、条蜂属、隧蜂科的一些种,黄花草木樨的传粉者主要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is。二者的交配系统类型不同,其中,黄花草木樨自交亲和,但仍需要传粉媒介;而刺叶锦鸡儿具高度自交不亲和性。对黄花草木樨柱头上不同来源的花粉和刺叶锦鸡儿自然状态柱头花粉进行的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状态的荧光观察显示两种植物不存在传粉限制。4.受精前,黄花草木樨胚珠的发育无明显的位置效应;雌、雄配子体在开花前2-3d发育完成,胚珠结构在细胞学方面无异常现象。与资源运输相关的维管在受精前、后的分布也无明显的位置效应;开花后,均等的分布在各胚珠中。受精后,刺叶锦鸡儿胚珠的发育从子房顶部开始,而败育的发生则从基部开始。顶端胚珠在受精时间上存一定优势,但缘于资源分配的劣势而最终败育。与刺叶锦鸡儿不同的是,黄花草木樨种子的发育从基部开始,并在基部形成种子,子房中花粉管的分布无明显的位置效应。5.资源调控显示,在胚珠形成时,疏花不能增加刺叶锦鸡儿子房中的胚珠数,资源对刺叶锦鸡儿受精前胚珠的调控不明显;而可明显增加黄花草木樨的胚珠数,但在荚果期疏去幼果,却不会改变黄花草木樨的结籽格局。6.两种豆科植物具有不同的种子选择性败育类型和影响因素。黄花草木樨是由母本控制的种子选择性败育类型,可能是为了增加种子适合度或种子扩散强度的一种生殖对策。而刺叶锦鸡儿更多的受两个互逆梯度的资源分配影响,是受精顺序和资源运输两个过程相互权衡的结果。

吴兴旺[10](2020)在《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生物固氮能力的评价》文中认为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是一种豆科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贫瘠能力,能够结瘤固氮,有饲用的潜在的饲用价值。然而,目前在国内草木樨的栽培育种中,少有固氮能力的评价。鉴于此,本研究为了验证草木樨固氮能力在育种中进行遗传改良的可行性,以期为培育优质牧草的同时评价固氮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以正在育种中的26份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Melilotus albus)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探究田间白花草木樨的固氮能力及具有遗传改良价值的固氮性状。开展温室试验,探究不同土着根瘤菌对草木樨固氮能力的影响。(1)在榆中和临泽两个地区的田间试验表明,半同胞家系和地区及二者互作极显着影响(P<0.01)白花草木樨的根干重、根瘤数、根瘤重、叶全氮、叶全磷。主成分分析后,供试材料分为4组,上述性状表现最好的草木樨组各指标分别高出对照品种4%、26%、10%、17%、21%、11%。草木樨的B值为-1.67‰。生物固氮百分率(%Ndf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8%和43%。临泽和榆中地区下基因型方差均显着(P<0.05)的性状为根瘤数和叶全氮,遗传增益分别为23.94%、7.97%。极显着相关的性状组(P<0.01)有叶全氮和根瘤数、叶全磷和根干重。(2)温室中,对四份家系接种3个地区的土着根瘤菌并测定固氮能力,结果表明,草木樨整株氮积累量和综合评价指标的排序结果相似,其中家系Ma-HSF2-1的排名最高。基于综合评价D值构建的逐步回归模型,R2=0.997。与D值关联度最高的前3名指标依次是根干重、根磷积累、根氮积累。除了主根长和一级侧根长与氮积累呈较弱负相关以外,其余指标均与氮积累呈正相关。草木樨根-茎-叶的干重从大到小排序为,根>叶>茎,其中茎的全氮质量分数和氮磷比均为最低,家系Ma-HSF2-1除了茎氮质量分数低于苜蓿以外,叶-茎-根干重、全氮、全磷、氮积累、磷积累均大于苜蓿。家系Ma-HSF2-1根系的干重、全氮、全磷、氮积累、磷积累指标占其器官的比例高于苜蓿对照。家系Ma-HSF2-1根瘤中nifH的基因表达数最高,家系Ma-HSF2-18最低。Ma-HSF2-1和Ma-HSF2-18根瘤中均有多个根瘤菌属,其中优势根瘤菌属均为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其余根瘤菌属相较于Ma-HSF2-18,家系Ma-HSF2-1根瘤中红长命菌属(Rubrivivax)和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以及根瘤菌属(Rhizobium)贡献度更高。(3)田间草木樨的测量模型中6个指标均具有显着性,结构模型中共6条影响%Ndfa的途径。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温室中白花草木樨地上部和地下部表型性状及化学指标的主成分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土着根瘤菌影响草木樨固氮能力的路径共有8条,其中土着根瘤菌影响地上部主成分1(A1)和地下部主成分1(R1)后,能更大的影响整株的氮积累量。草木樨固氮能力的增强,对地上部主成分3(A3)和地下部主成分4和5(R4和R5)有正向作用,从而增加整株的氮积累量。

二、草木樨的栽培及利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木樨的栽培及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南疆地区不同生活型草木樨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农艺性状指标
        1.4.2 营养成分指标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齿草木樨和二年生草木樨的测产时间及草产量性状分析
    2.2 细齿草木樨与二年生草木樨的营养成分分析
    2.3 相关性分析
    2.4 细齿草木樨和二年生草木樨产量和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3 讨论
    3.1 细齿草木樨和二年生草木樨产量和品质的差异分析
    3.2 细齿草木樨和二年生草木樨的综合评价及南疆地区草木樨引种的合理性分析
    3.3 细齿草木樨在新疆南疆地区与冬小麦套种的可行性分析
4 结论

(2)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菌株与质粒
        1.1.3 培养基
        1.1.4 实验引物
    1.2 试验方法
        1.2.1 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1.2.2 MaROP6全长片段的克隆与载体构建
        1.2.3 MaROP6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2.4 pBI121-DsRed2-MaROP6载体转化发根农杆菌K599
        1.2.5 切根侵染法诱导白花草木樨毛状根
        1.2.6 毛状根的继代培养
        1.2.7 PCR检测MaROP6转基因毛状根的转化率
        1.2.8 qRT-PCR测定转基因毛状根中MaROP6的表达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MaROP6基因的克隆与载体构建
    2.2 毛状根的获得与继代培养
    2.3 毛状根的发生率
    2.4 毛状根的转化率
    2.5 转基因毛状根中MaROP6的相对表达量
3 讨论
    3.1 发根农杆菌的应用及切根侵染法诱导毛状根的形成
    3.2 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转化关键点分析
        3.2.1 侵染幼苗苗龄的选择
        3.2.2 暗处理时长
        3.2.3 除菌条件的优化
    3.3 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转化效率分析
    3.4 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诱导再生植株前景分析
4 结论

(3)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草种质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种子质量概述
    2.2 种子质量的无损检测
        2.2.1 声学与电学特性
        2.2.2 化学特性
        2.2.3 机器视觉特性
        2.2.4 光学特性
    2.3 光谱成像技术与种子质量检测
        2.3.1 光谱成像与种子品种鉴定
        2.3.2 光谱成像与种子净度分析
        2.3.3 光谱成像与种子发芽率测定
        2.3.4 光谱成像与种子生活力检测
        2.3.5 光谱成像与种子健康检测
    2.4 研究内容与意义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种子老化处理
        3.2.2 发芽试验测定
        3.2.3 多光谱图像采集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主成分分析
        3.3.2 线性判别分析
        3.3.3 支持向量机
        3.3.4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3.3.5 Adaboost
        3.3.6 nCDA
        3.3.7 T检验和方差分析
第四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不同草种种子识别
    4.1 前言
    4.2 不同物种种子的识别
        4.2.1 材料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形态相似物种种子的识别
        4.3.1 材料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4.1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物种识别
        4.4.2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形态相似物种识别
第五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紫花苜蓿品种识别
    5.1 前言
    5.2 .材料方法
        5.2.1 供试种样
        5.2.2 种子多光谱图像信息采集
        5.2.3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种子形态特征分析
        5.3.2 种子光谱特征
        5.3.3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品种判别模型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草种子生活力判定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种样
        6.2.2 种子多光谱图像信息采集
        6.2.3 统计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生活力种子形态特征分析
        6.3.2 不同生活力种子光谱特征分析
        6.3.3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种子生活力判别模型分析
    6.4 讨论
第七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草种硬实判定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种样
        7.2.2 种子多光谱图像信息采集
        7.2.3 统计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形态特征分析
        7.3.2 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光谱特征分析
        7.3.3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硬实与非硬实种子判别模型分析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4)无芒隐子草和白花草木樨全基因组及其关键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草类植物基因组研究进展
        2.1.1 草类模式植物基因组研究及应用
        2.1.2 草类植物起源与进化
        2.1.3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2.1.4 草类植物关键性状研究
    2.2 无芒隐子草研究进展
        2.2.1 二型性花形态及分子研究
        2.2.2 分子标记开发
        2.2.3 抗逆生理及胁迫转录组研究
        2.2.4 功能基因挖掘与利用
    2.3 草木樨研究进展
        2.3.1 草木樨系统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2.3.2 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的表型和遗传变异
        2.3.3 低香豆素草木樨种质资源创制
        2.3.4 草木樨转录组及小RNA研究
    2.4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2.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无芒隐子草全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与Illumina和 PacBio建库、测序、质控
        3.2.2 基因组大小评估及组装
        3.2.3 Hi-C辅助基因组组装及基因组组装质量评估
        3.2.4 基因组结构及功能注释
        3.2.5 亚组区分及全基因组复制
        3.2.6 系统进化与物种分歧时间估算
        3.2.7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高质量无芒隐子草基因组图谱
        3.3.2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注释
        3.3.3 异源四倍体无芒隐子草
        3.3.4 无芒隐子草的四倍体化及与近缘种的系统进化
        3.3.5 基因家族聚类及扩张收缩
        3.3.6 无芒隐子草无显着的亚组表达优势
        3.3.7 无芒隐子草基因通过转录变化响应干旱胁迫
    3.4 讨论
第四章 无芒隐子草二型性花发育的调控网络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花发育调控网络构建及基因鉴定
        4.2.2 开花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4.2.3 ABCDE模型基因鉴定及qRT-PCR分析
        4.2.4 闭花基因过表达水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花发育调控网络
        4.3.2 CH和 CL小花的ABCDE模型基因
        4.3.3 花发育相关转录因子与AMGs具有共表达分析关系
        4.3.4 miRNA及其靶基因调控花发育
    4.4 讨论
第五章 草木樨全基因组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与Illumina和 PacBio建库测序
        5.2.2 基因组组装与组装质量评估
        5.2.3 Hi-C建库、测序、质控及辅助基因组组装
        5.2.4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注释
        5.2.5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5.2.6 LTR逆转录转座子的比较分析
        5.2.7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白花草木樨基因组图谱
        5.3.2 比较基因组和系统进化
        5.3.3 基因家族扩张收缩
        5.3.4 重复序列注释与进化
        5.3.5 草木樨干旱适应性
    5.4 讨论
第六章 草木樨群体进化及GWAS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草木樨种质间的SNPs/InDels检测
        6.2.2 系统发育、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6.2.3 连锁不平衡衰减、基因流和历史群体大小分析
        6.2.4 全基因组选择清除和GWAS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群体结构
        6.3.2 白花流向黄花草木樨的基因渗透
        6.3.3 适应性进化
        6.3.4 农艺性状的GWAS
    6.4 讨论
第七章 香豆素生物合成候选基因鉴定及功能验证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NILs代谢组和BSA分析
        7.2.2 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7.2.3 MaBGLU1 基因大肠杆菌异源表达及底物饲喂
        7.2.4 MaBGLU1 基因亚细胞定位及过表达草木樨
    7.3 结果与分析
        7.3.1 香豆素生物合成通路
        7.3.2 香豆素生物合成相关候选基因
        7.3.3 发现6 个BGLU串联重复的基因簇
        7.3.4 MaBGLU1 酶的功能确认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8.1 全文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草木樨低香豆素第二次轮回选育及品质性状近红外测定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草木樨简介及研究进展
        2.1.1 草木樨生物学特性
        2.1.2 草木樨利用价值
        2.1.3 草木樨的栽培与利用
        2.1.4 草木樨饲喂及加工
    2.2 香豆素概述
    2.3 草木樨中香豆素研究进展
    2.4 近红外技术研究进展
        2.4.1 近红外技术原理
    2.5 近红外技术在牧草品质测定的应用
    2.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7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的第二次轮回选择
    3.1 前言
    3.2 材料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
        3.2.4 测定性状及方法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草木樨半同胞家系方差分析
        3.3.2 草木樨各农艺性状表型相关性分析
        3.3.3 草木樨各农艺性状的模式分析
        3.3.4 草木樨各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3.4 讨论
第四章 草木樨品质性状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4.1 前言
    4.2 材料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3 品质性状化学值的测定
        4.2.4 光谱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各性状的化学值分析
        4.3.2 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4.3.3 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阿拉尔野生一年生草木樨资源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2.1 试验材料
        1.2.2 野生草木樨种质资源论述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农艺性状
        1.4.2 营养成分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2.2 产草量性状、越夏率和根颈性状
    2.3 营养成分
    2.4 相关性分析
    2.5 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不同草木樨种质资源生育时期的差异及利用前景分析
    3.2 不同草木樨种质资源产草量的差异性和地域性分析
    3.3 不同草木樨种质资源根颈性状的差异及其与产草量的相关性分析
    3.4 不同草木樨种质资源的营养成分分析
4 结论

(7)‘公农’白花草木樨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目标
2 选育方法与过程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
    3.2 生物学特性
        3.2.1 物候期
        3.2.2 株高及茎叶比
        3.2.3 越冬率
        3.2.4 营养品质
4 试验结果
    4.1 品比试验结果
    4.2 区域试验结果
    4.3 生产试验结果
5 栽培技术要点
6 适应区域

(8)两种西藏野生草木樨抗寒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低温胁迫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1.2 低温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1.3 低温胁迫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1.4 低温胁迫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1.5 低温胁迫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1.6 低温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1.7 耐寒性综合评价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种子萌发试验
    3.3 生理试验
    3.4 抗寒性综合评价
    3.5 数据处理
作者贡献

(9)两种豆科植物种子的选择性败育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的选择性败育
    1.2 植物选择性败育的类型
    1.3 植物选择性败育的影响因素
        1.3.1 生理学因素
        1.3.2 生态学因素
        1.3.2.1 果实和种子分化的时间和位置
        1.3.2.2 传粉强度与花粉来源
        1.3.2.3 草食动物的采食
        1.3.3 遗传因素和母本选择
    1.4 锦鸡儿属和草木樨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刺叶锦鸡儿的选择性败育及其影响因素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生境状况
        2.1.2 传粉生态与种子形成
        2.1.2.1 开花习性及弹花现象
        2.1.2.2 花部特征
        2.1.2.3 传粉者类群与花粉传递效率
        2.1.2.4 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的生长
        2.1.2.5 交配系统
        2.1.3 资源运输与受精前后胚珠的发育
        2.1.3.1 受精前胚珠发育的资源调控
        2.1.3.2 受精后种子的形成及胚珠的败育动态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传粉生态与种子形成
        2.2.1.1 开花习性及弹花现象
        2.2.1.2 花部特征
        2.2.1.3 传粉者类群及花粉传递效率
        2.2.1.4 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的生长
        2.2.1.5 交配系统
        2.2.2 资源运输与种子的形成
        2.2.2.1 受精前胚珠发育的资源调控
        2.2.2.2 胚珠败育及种子形成的动态
    2.3 讨论
        2.3.1 种子形成的位置效应及因素分析
        2.3.2 刺叶锦鸡儿的花粉传递
        2.3.3 交配系统
        2.3.4 资源调控
第3章 黄花草木樨的选择性败育及其影响因素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生境状况
        3.1.2 传粉生态与种子的形成
        3.1.2.1 开花物候及开花习性的观测
        3.1.2.2 雌雄蕊高度的变化动态
        3.1.2.3 传粉者类群及散粉动态
        3.1.2.4 弹花现象及花粉传递
        3.1.2.5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
        3.1.2.6 交配系统
        3.1.2.7 自然状态结实结籽格局调查
        3.1.3 胚珠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3.1.4 资源运输与种子的形成
        3.1.4.1 胚珠形成的资源调控
        3.1.4.2 受精后胚珠败育和种子形成的时间、位置效应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传粉生态与种子的形成
        3.2.1.1 开花物候及开花习性的观测
        3.2.1.2 雌雄蕊高度的变化动态
        3.2.1.3 传粉者类群及散粉动态
        3.2.1.4 弹花现象及花粉传递
        3.2.1.5 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
        3.2.1.6 交配系统
        3.2.1.7 自然状态结实结籽格局
        3.2.2 胚珠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3.2.3 资源运输与种子的形成
        3.2.3.1 胚珠形成的资源调控
        3.2.3.2 受精后胚珠败育及种子形成的时间、位置效应
    3.3 讨论
        3.3.1 种子形成的位置效应及因素分析
        3.3.2 胚珠及母本环境的细胞学观察
        3.3.3 传粉受精过程及资源调控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生物固氮能力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固氮
    1.2 生物固氮的测定指标
    1.3 生物固氮的综合评价
    1.4 豆科牧草栽培育种的意义
    1.5 草木樨固氮能力的研究进展
    1.6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田间固氮能力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草木樨固氮性状的变异性
        2.2.2 草木樨生物固氮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2.2.3 白花草木樨的生物固氮百分率差异性比较
        2.2.4 草木樨固氮性状基因型参数的分析
        2.2.5 草木樨固氮性状的相关性
        2.2.6 草木樨固氮单性状的选择
    2.3 讨论
        2.3.1 草木樨固氮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2.3.2 草木樨地下部形状及叶全氮和叶全磷的分析
        2.3.3 草木樨的生物固氮百分率
        2.3.4 草木樨生氮能力的划分
        2.3.5 草木樨固氮能力遗传育种的重要性
        2.3.6 草木樨固氮性状的基因型方差
        2.3.7 草木樨固氮性状基因型方差的相关性
        2.3.8 草木樨固氮指标的遗传增益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地区土着根瘤菌对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固氮能力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3.1.1 种子来源及土壤根瘤菌
        3.1.2 试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草木樨及苜蓿材料性状测定值分析
        3.2.2 无氮处理下种质材料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2.3 各种质材料固氮能力的综合评价
        3.2.4 三个综合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
        3.2.5 逐步回归分析及固氮能力预测
        3.2.6 各种质材料固氮级别的划分及聚类分析
        3.2.7 不同综合评价指标的比较
        3.2.8 无氮处理下叶-茎-根系的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及含量分析
        3.2.9 无氮处理下叶-茎-根系的干重、全氮、全磷及积累量占比
        3.2.10 无氮处理下整株理化指标分析
        3.2.11 土壤及草木樨根瘤中根瘤菌Alpha多样性分析
        3.2.12 草木樨根瘤及土壤根瘤菌的OTU分析
        3.2.13 各种质材料根瘤中nifH基因拷贝数的q PCR分析
        3.2.14 草木樨根瘤中根瘤菌Beta多样性比较分析
    3.3 讨论
        3.3.1 草木樨种质固氮能力分析方法的选择
        3.3.2 草木樨种质材料固氮能力的鉴定
        3.3.3 草木樨种质材料固氮指标的筛选
        3.3.4 不同植物器官全氮,全磷质量分数特征及干重差异
        3.3.5 各种质材料叶-茎-根的化学计量特征
        3.3.6 草木樨半同胞家系根瘤中根瘤菌微群落多样性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固氮能力结构模型的建立
    4.1 试验数据及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田间草木樨固氮能力的测定模型及路径分析
        4.2.2 无氮条件下草木樨固氮能力的测定模型及路径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草木樨的栽培及利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南疆地区不同生活型草木樨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J]. 陈立强,白小明. 草原与草坪, 2021
  • [2]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J]. 王升升,段珍,张吉宇. 草地学报, 2021(11)
  • [3]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草种质量检测[D]. 杨凌杰. 兰州大学, 2021(09)
  • [4]无芒隐子草和白花草木樨全基因组及其关键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D]. 吴凡. 兰州大学, 2021
  • [5]草木樨低香豆素第二次轮回选育及品质性状近红外测定技术的研究[D]. 王朋磊. 兰州大学, 2021(11)
  • [6]阿拉尔野生一年生草木樨资源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J]. 陈立强,白小明,蔺胜权. 草地学报, 2020(06)
  • [7]‘公农’白花草木樨新品种的选育试验研究[J]. 郭兴玉,周艳春,徐安凯,王志锋,高山. 种子科技, 2020(18)
  • [8]两种西藏野生草木樨抗寒性综合评价[J]. 贾祥,王向涛,包赛很那,王明涛,苗彦军.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 [9]两种豆科植物种子的选择性败育及其影响因素[D]. 韩佳玲. 新疆大学, 2020(07)
  • [10]白花草木樨半同胞家系生物固氮能力的评价[D]. 吴兴旺. 兰州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肉桂的栽培利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