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幕下病变致急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治疗

小脑幕下病变致急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治疗

一、小脑幕下病变致急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沈志鹏,曾翰海,石武杰,章培良,翁建斌,林超,王宁[1](2019)在《显微手术治疗儿童小脑幕下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儿童小脑幕下海绵状血管畸形(CM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儿童小脑幕下CM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例(14个病灶)。病灶位于脑干4例,小脑8例(2例各有2个病灶)。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2例患者的14个病灶中,13个获得全切除,1个随访观察。住院期间,12例术前有症状者9例症状改善,2例同术前,1例死亡;均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1例患儿术后随访3~34个月,未发现病灶原发部位的再出血以及复发;mRS 0分者9例,1分、2分各1例。结论 在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尽早手术治疗儿童小脑幕下CMs的疗效好。

曹忠文[2](2019)在《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脑出血破入脑室占脑出血的40%,是脑出血的严重类型,可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传统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大、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家属接受度差,近年来临床应用率降低。随着近年来医学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新设备迅速应用于临床,脑出血微创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MPST联合LCFD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并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广泛应用的新型临床治疗方法。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实施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在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方面的优势,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住院行MPST治疗的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94例。入选病例中8例脑出血集中在脑室内,占入选病例数的8.5%;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37例,占39.4%;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2例,占23.4%;脑叶出血破入脑室19例,占20.2%;小脑出血破入脑室6例,占6.4%。根据MPST治疗时是否联合应用LCFD,分为MPST组和MPST联合LCFD组。MPST组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清除套装,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颅脑CT精准定位后行脑室血肿MPST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对血肿进行纤溶治疗,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MPST联合LCFD组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MPST后,应用尿激酶溶解血肿,三、四脑室开放,AOH缓解的前提下再行LCFD引流脑室残余积血,增强疗效。脑室内积血70%清除后首先夹闭脑室硬通道引流管24h,观察病情无加重后拔除脑室硬通道引流管。LCFD引流脑脊液颜色、细胞数检验等逐渐正常后拔除LCFD引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Graeb脑室内出血评分表见附表1),两组病例资料类似,有可比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术后感染率、脑脊液漏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率、半年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情况,探讨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意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正态分布数据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符号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出血量、Graeb评分,两组病例资料类似,(P>0.05),有可比性。MPST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29例,占70.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9d;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例数47例,占88.7%,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17d。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平均住院天数显着小于MPST组(p<0.001)。MPST联合LCFD组10d血肿基本清除率高于MPS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MPST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9例,发生率22%;颅内感染8例,发生率19.5%。MPST联合LCFD组术后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3例,发生率5.7%;颅内感染2例,发生率3.8%。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脑室穿刺点脑脊液漏发生率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显着低于MPST组(p=0.042,p=0.034)。半年后随访预后情况:MPST组41例,优良7例、轻残14例、重残9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9例,发生率22%。MPST联合LCFD组53例,优良19例、轻残19例、重残4例、死亡11例;慢性脑积水3例,发生率5.7%。两组数据比较分析:MPST联合LCFD组半年后的预后情况优于MPST组(p=0.038),MPST联合LCFD组和MPST组死亡率无显着差异(X2=0.476,P=0.49)。MPST联合LCFD可以降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p=0.042)。结论:MPST能及时解除急性梗阻性脑积水(AOH),又能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脑脊液循环通畅后MPST联合应用LCFD引流血性脑脊液,可以加快脑室残留积血排出,减少住院天数、减少脑脊液漏发生率、减少颅内感染率及慢性脑积水发生率,改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MPST联合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确切,方便快捷、比单行MPST疗效好,值得推广。

郑江南[3](2018)在《早期小脑幕切迹疝的CT和MR诊断及临床价值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早期小脑幕切迹疝的CT和MR诊断标准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小脑幕切迹疝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在MSCT和MR上的影像表现、征象,统计检出率;并与有颅高压但无脑疝的对照组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对比,中脑变形移位、病变侧颞叶移位≥4 mm、中线结构健侧移位≥15 mm、继发脑干出血、枕叶梗死及脑积水等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小脑幕切迹疝的CT和MR表现,41例有中脑旁池缩小变形或闭塞,中脑变形和偏移的49例,中线结构移位超过15 mm的43例,CT和MR显示小脑幕切迹疝直接征象的分别为42、47例;影像确诊的47例患者经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结论:MSCT和MR不仅能可靠诊断早期小脑幕切迹疝,更能引导临床尽早决策治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王晓东[4](2017)在《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显露侧脑室三角区的内镜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基于磁共振成像的侧脑室三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背景与目的侧脑室三角区的手术入路种类多样,各有利弊,迄今尚无达成共识的标准术式。本研究从微创理念出发,拟设计并验证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显露侧脑室三角区的微创手术入路。本部分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规划三种侧脑室手术入路并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各自优缺点。方法选择身体健康成人志愿者10名,行头颅磁共振薄层扫描,构建人脑三维(3D)数字模型。以模型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为目标点,模拟规划三种手术路径,包括顶后入路、颞后入路和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入路。分别测量三种侧脑室手术入路的手术操作距离、脑实质损伤长度,并相互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脑3D数字模型,可进行手术路径的模拟规划,并精确测量空间两点间距离。经测算,侧脑室顶后入路的手术操作距离是56.54±4.56mm,顶后经皮层入路损伤脑实质的平均长度是46.76±4.53mm,顶后脑沟入路损伤脑实质的平均长度是32.37±4.25mm;侧脑室颞后入路手术操作距离是53.15±1.93mm,颞后经皮层入路损伤脑实质的平均长度是42.93±2.32mm,颞后经脑沟入路损伤脑实质的平均长度是22.43±3.13mm;侧脑室小脑上经天幕入路手术操作距离是71.5±2.77mm,经侧副沟入路损伤脑实质的平均长度是13.28±1.77mm。统计学分析:侧脑室顶后入路与颞后入路手术操作距离相仿,相互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侧脑室小脑上经天幕入路手术操作距离明显长于前两者,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侧脑室手术入路的脑实质损伤长度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者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经顶后脑沟入路损伤脑实质最长,颞后入路次之,小脑上经天幕入路损伤长度最短。结论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构建人脑3D数字模型并进行模拟手术路径规划与测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侧脑室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入路较传统手术入路操作距离更长,但可以避开重要脑功能区,且理论上脑实质损伤更少,符合神经外科微侵袭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的设计及相关解剖研究目的设计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对侧脑室三角区进行显露与观察,初步探讨该入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10具经10%福尔马林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5具标本完整取出脑组织标本,观察大脑半球底面侧副沟走行及相关血管,测量大脑胼胝体后极至枕极(枕叶后极)平面的垂直距离;经胼胝体后极做大脑半球冠状位切开显露侧脑室三角区,测量侧副沟底至侧脑室的最短距离;观察侧脑室三角区相关解剖结构;观察小脑上桥静脉及天幕窦分布情况。对另外5具标本模拟开展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以显露侧脑室三角区,对入路相关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侧副沟是大脑底部前后走行、较为恒定的一条脑沟,其后部深方与侧脑室三角区相对应,两者间仅隔一“U”形皮质纤维。侧脑室三角区内侧壁由胼胝体压部发出的纤维构成,外侧壁被视辐射纤维覆盖。胼胝体压部后极至枕极的垂直距离为(41.26±2.78)mm;胼胝体压部后极的冠状位处,侧副沟底部至侧脑室三角区底面即侧副三角的最短距离为(4.24±0.98)mm。小脑向天幕回流的桥静脉更多分布于天幕内侧,分布于中间及外侧相对较少。在尸头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操作,经小脑上-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构成侧脑室三角区顶部的毯部,向下可见三角区内较为发达的脉络丛。将显微镜向内侧倾斜,可进一步观察侧脑室体后部的顶壁,外侧的尾状核及其下方的部分脉络丛。结论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可显露侧脑室三角区中上部及侧脑室体后部,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可作为优势半球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手术备选方案。第三部分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的内镜解剖学研究目的将神经内镜及导航技术与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的手术思路相结合,在尸头标本上进行侧脑室观察及模拟手术,对术中各解剖细节进行观察、总结,探讨相关技术要点,为临床开展该类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用5具经10%福尔马林固定、颅内动静脉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建立导航资料。在导航辅助下,对尸头标本模拟行枕部旁正中小脑上-天幕-侧副沟入路锁孔手术,以神经内镜导入侧脑室三角区,观察相关解剖结构,并尝试进行模拟手术操作。结果每一具尸头以俯卧前屈位固定于头架,行导航注册。开放枕部旁正中“锁孔”骨窗,直径约30mm。小脑向下牵开后显露天幕,于横窦深部约20 mm处作横行弧形切口切开小脑幕,显露大脑颞枕底部。以导航确认侧副沟及侧脑室三角区位置,于侧副沟内纵行切开皮层行钝性分离斜向上可进入侧脑室三角区。之后导入神经内镜,自下而上首先观察到的是环绕丘脑枕的脉络丛,以及构成侧脑室三角区顶部的毯部;将内镜沿体部方向推进,可进一步清晰观察侧脑室体部内结构:尾状核、脉络丛、处于外侧的丘脑以及内侧的透明隔和穹窿体。在内镜控制下,可完成侧脑室三角区及体部脉络丛的部分切除术。5具尸头(10侧)均成功完成上述操作。结论基于解剖学研究,神经内镜经小脑上-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可以充分显露侧脑室的三角区及体后部,并进行内镜控制下的手术操作,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适合于优势半球侧脑室三角区及体后部肿瘤的手术治疗。

李国天[5](2014)在《深析神经外科中的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理论体系》文中研究说明中型与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经常伴有急性颅内压增高、脑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早或晚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脑缺血性疾病引起大片脑梗死,以及有些全身系统性疾病、传染病、中毒、代谢性疾病、心搏骤停、急性呼吸道梗阻、脑缺血、脑缺氧等,同样也并发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伴有的脑水肿是最常见原

李海涛[6](2013)在《小脑幕切开对缓解侧裂区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侧裂区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该区域解剖结构复杂,血管较多,血供丰富,肿瘤巨大,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及术后出血几率高,若出现术后高颅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ICH)导致脑疝将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术后使用甘露醇已经成为经典的脱水降低颅内压的手段,本文将探讨在术中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性地将小脑幕切开,是否能有效预防术后出现术区水肿,避免高颅压脑疝形成。方法本研究共收集我科2010年11月-2012年12月诊断为侧裂区胶质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2例,为缓解术后水肿,防止术后高颅压形成脑疝,术中在切除病灶后将小脑幕裂孔切开约1cm,并充分止血后关颅。对照组患者30例,术中未将小脑幕切开。统计患者术后颅内压指数,术后住院时间,甘露醇用量,二次手术(术后水肿导致高颅压形成脑疝行去骨瓣减压术)例数,及术后急性肾功能损害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颅内压(11.03±2.82mmHg),术后住院时间(10.96±1.49d)和甘露醇用量(28.84±4.08次)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是(16.35±3.69mmHg,12.40±1.65d,37.26±4.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发现,对照组的30例患者,虽然在术中我们尽量保留患者的主要引流静脉,并尽可能地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对血管的骚扰,但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较严重的脑水肿,术后ICP多高于正常值,使我们不得不加大甘露醇的剂量。而实验组的32例患者,术中在病灶切除后将小脑幕切开,术后患者的颅内压指数将明显降低,可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减少甘露醇用量。对于侧裂区胶质瘤特别是病灶偏颞岛叶的患者,通过在术中预防性地切开天幕裂孔,可降低患者术后颅内压,避免高颅压脑疝形成,避免了二次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提高术后疗效,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并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宋合保[7](2012)在《窦旁脑膜瘤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对手术的指导意义(附56例病例资料)》文中研究说明脑膜瘤是一种发生在颅内仅次于胶质瘤的常见良性肿瘤,当生长于静脉窦旁时,肿瘤容易侵犯窦壁和窦腔,不仅改变窦的正常解剖,同时又可侵及周围的颅骨、静脉系统等,从而使手术全切技术难度增加。盲目手术往往导致患者暂时或永久性瘫痪、颅内压增高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肿瘤能否完全切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生长位置及对窦壁侵及程度,通过术前影像资料评估脑膜瘤与静脉窦的关系、静脉窦受侵程度及周围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手术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影像学方法评估脑膜瘤与静脉窦的关系,并且对显微外科手术有指导意义的56例静脉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着重讨论脑膜瘤与静脉窦的关系、侧枝循环建立表现及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全部病例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并进一步行相关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47例行MRV检查,9例行DSA检查。在MRV检查病例中,有四种影像表现:(1)显示脑膜瘤与静脉窦有关系,但静脉窦无改变15例,包括上矢状窦10例,横窦3例,乙状窦2例;(2)显示静脉窦轻度受压,窦腔通畅19例,包括上矢状窦12例,横窦4例,乙状窦3例;(3)瘤体侵蚀静脉窦,静脉窦粗细不规则,窦腔变窄但未完全闭塞6例,包括上矢状窦4例,窦汇-横窦2例;(4)静脉窦内见充盈缺损,并可见代偿性侧支循环形成7例,包括上矢状窦5例,横窦2例。在DSA检查9例患者中,主要有两种表现:(1)瘤体侵蚀静脉窦,静脉窦粗细不规则,窦腔变窄但未完全闭塞7例,包括上矢状窦4例,横窦-乙状窦3例;(2)静脉窦内见充盈缺损,并可见代偿性侧支循环形成2例,2例均位于上矢状窦。脑膜瘤手术切除程度按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标准,56例病例中Ⅰ级切除19例(34%),Ⅱ级切除27例(48%),Ⅲ级切除6例(11%),Ⅳ级4例(7%),无Ⅴ级切除及手术死亡病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后一过性肢体运动障碍3例,一过性视力模糊3例,永久性肢体运动障碍者3例。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术前的影像学评估结果,在MRV检查的病例中,脑膜瘤与静脉窦有关系,但静脉窦无改变的患者及在静脉窦轻度受压,窦腔通畅病例中,全部病例影像资料与手术所见一致;在瘤体侵蚀静脉窦,致使静脉窦粗细不规则,窦腔变窄但未完全闭塞病例中,术前影像资料与手术证实完全吻合;在静脉窦内见充盈缺损,代偿性侧支循环形成病例资料中,通过夹闭上矢状窦15min-30min,观察回流静脉淤血明显,术中证实未完全闭塞1例。行DSA检查的病例中,术前影像资料与手术过程中所见一致。4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月-7年,SimpsonⅠ级切除患者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病例,SimpsonⅡ级切除患者病例中随访期内复发1例,SimpsonⅢ级切除者随访期内肿瘤复发2例,SimpsonⅣ级切除患者病例数中随访期内有2例复发。3例术后出现病灶对侧下肢永久性运动障碍的患者肌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通过术前窦旁脑膜瘤的影响评估对手术的指导意义,可以得出(1)术前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相关影像资料,可以明确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是否存在钙化和颅骨改变,为手术入路提供重要信息;同时可以充分了解脑膜瘤与静脉窦的关系,肿瘤周围解剖结构的变化,以及重要引流静脉建立情况,但要注意术前影像资料存在假阳性的可能。(2)整个手术过程注意控制出血,保持术野清晰,肿瘤的分离、切除均应在显微镜下严格操作,并注意保护正常解剖结构。在不加重原有神经系统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全切肿瘤。对术前影像学资料提示静脉窦腔闭塞者,术中进一步证实静脉窦是否闭塞,以排除假阳性的可能性。对不能全切的肿瘤,术后可应用辅助手段,少许残留可能得到更安全有效地治疗,从而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并减少复发率。

何建青[8](2010)在《小脑幕缘切开术中环池脑脊液引流对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小脑幕缘切开术中引流环池脑脊液(CSF)对降低颅内压(ICP)的作用。从而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的减压效果,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神经外科2008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40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伤情及瞳孔散大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在清除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灶后直视下行小脑幕缘切开术,观察组直接在术中对环池CSF充分引流并计量,对照组术中对环池CSF不进行引流。比较观察组引流前后ICP的变化及对照组小脑幕缘切开前后ICP的变化,并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环池的显现情况。两组术后均监测侧脑室ICP 5天,根据GOS预后评分随访6月。其他专科治疗基本相同。结果:观察组术后1h、1d、2 d、3d、4 d、5 d的ICP均值分别为(mmHg):4.45±4.78、14.60±4.91、15.30±3.61、15.60±3.62、14.55±3.55、13.65±3.01。对照组术后1h、1d、2 d、3d、4 d、5 d的ICP均值分别为(mmHg):7.90±4.55、17.65±4.25、18.15±3.59、17.95±2.91、16.85±3.07、16.20±2.97。观察组术后各主要时间点ICP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脑幕缘切开前至环池脑积液引流结束时侧脑室压力下降均值7.30±1.92 mmHg较对照组小脑幕缘切开前后侧脑室压力下降均值6.00±1.78mmHg高(p<0.05)。观察组中CSF引流量≥35ml 12例,<35ml8例.CSF引流量≥35ml组术后1h、1d、2 d、3d、4 d、5 d的ICP均值分别为(mmHg):2.92±4.70、12.17±4.61、13.58±3.23、14.25±3.86、13.25±3.49、12.58±3.17;CSF引流量<35ml组分别为(mmHg):6.75±4.17、18.25±2.60、17.87±2.53、17.63±2.07、16.50±2.78、15.25±1.98。观察组中CSF引流量≥35ml组术后各主要时间点ICP较<35ml组低(p<0.05)。术后48小时头颅CT扫描示:环池显影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两组间术后环池显影率无明显差异。结论:1.小脑幕缘切开术中对环池脑脊液充分引流能恢复脑脊液循环通路、有效地解除脑干及周围组织受压、降低颅内压、提高减压效果。2.术中对环池脑脊液引流越充分,减压及降颅内压效果越明显。3.术中对环池脑脊液引流可以起到脑脊液置换作用,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组织的损伤及引起的血管痉挛。

袁小红,周兴萍,余琛[9](2009)在《头部伽玛刀治疗后并发脑疝患者的救治与护理》文中认为

马廉亭[10](2007)在《颅内压增高危象——脑疝综合征(一)》文中指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指侧脑室内的液体压力,即脑室内脑脊液的静水压。正常颅内压力是在人侧卧位、平静呼吸的情况下,从腰椎穿刺测得的压力(与脑室内的压力大体相当),为70~180mm H2O,女性稍低,儿童为40~100mm H2O。

二、小脑幕下病变致急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脑幕下病变致急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手术治疗方法
    3 观察比较指标
    4 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 10d血肿基本清除率、平均住院天数
    2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率、脑脊液漏发生率、颅内感染率
    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半年后随访时恢复情况、死亡率、慢性脑积水发生率
论讨
结论
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表
致谢

(3)早期小脑幕切迹疝的CT和MR诊断及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MSCT和MR影像发现结果
    2.2 MSCT和MR显示小脑幕切迹疝检直接征象检出结果比较
    2.3 临床预后及CT和MR复查情况
3 讨论
    3.1 解剖学基础与发病机制
    3.2 临床表现
    3.3 影像表现
    3.4 临床价值

(4)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显露侧脑室三角区的内镜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侧脑室三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附图
第二部分 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手术入路的设计及相关解剖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附图
第三部分 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显露侧脑室三角区的内镜解剖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附图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综述 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相关手术入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奖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交流
致谢

(6)小脑幕切开对缓解侧裂区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围手术期处理
    1.3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窦旁脑膜瘤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对手术的指导意义(附56例病例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静脉窦的正常解剖结构
    2.2 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影像资料的评估
    2.3 手术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章 临床资料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症状和体征
    3.3 肿瘤部位及大小
    3.4 影像学资料
    3.5 肿瘤的分型
    3.6 手术方法
    3.7 肿瘤切除程度判定
    3.8 手术次数
    3.9 术后辅助治疗
第4章 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术前影像学数据的评估
    5.2 手术意义
        5.2.1 手术入路
        5.2.2 控制出血
        5.2.3 不同部位静脉窦脑膜瘤手术要点
    5.3 静脉窦的处理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小脑幕缘切开术中环池脑脊液引流对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颅内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3.1 小脑幕切迹裂孔区的应用解剖
    3.2 小脑幕切迹切迹疝的形成原理
    3.3 重型颅脑损伤致颅内压增高的机制
    3.4 颅内压的代偿机制
    3.5 重、特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因素
    3.6 重、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
    3.7 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10)颅内压增高危象——脑疝综合征(一)(论文提纲范文)

1 脑疝综合征的概念
2 形成脑疝的有关因素
    2.1 颅内压增高是发生脑疝的先决条件由于某种
    2.2 脑疝的发生与颅内压的高低及其增高的速度有
    2.3 脑疝的发生与颅内病变的部位有关
    2.4 脑疝的发生与颅内的解剖结构有关颅内的某
    2.5 脑疝的发生与颅内病变的性质有关
    2.6 脑疝的发生与不适当的检查治疗有关在颅内
    2.7 脑疝的发生与病人颅内的代偿能力有关在慢
3 脑疝的分类
    3.1 单纯性
    3.2 楔状型脑某部有移位,
4 脑疝好发部位的局部解剖
    4.1 小脑幕切迹及其周围的局部解剖
    4.2 枕骨大孔及其周围的局部解剖
    4.3 大脑镰下的局部解剖

四、小脑幕下病变致急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显微手术治疗儿童小脑幕下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J]. 沈志鹏,曾翰海,石武杰,章培良,翁建斌,林超,王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10)
  • [2]微创穿刺清除术(MPST)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CFD)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研究[D]. 曹忠文. 青岛大学, 2019(03)
  • [3]早期小脑幕切迹疝的CT和MR诊断及临床价值探讨[J]. 郑江南. 中外医学研究, 2018(35)
  • [4]小脑上经天幕—侧副沟锁孔入路显露侧脑室三角区的内镜解剖学研究[D]. 王晓东. 苏州大学, 2017(04)
  • [5]深析神经外科中的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理论体系[J]. 李国天. 中国实用医药, 2014(08)
  • [6]小脑幕切开对缓解侧裂区胶质瘤术后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D]. 李海涛. 重庆医科大学, 2013(03)
  • [7]窦旁脑膜瘤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对手术的指导意义(附56例病例资料)[D]. 宋合保. 吉林大学, 2012(09)
  • [8]小脑幕缘切开术中环池脑脊液引流对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颅内压的影响[D]. 何建青. 江苏大学, 2010(08)
  • [9]头部伽玛刀治疗后并发脑疝患者的救治与护理[J]. 袁小红,周兴萍,余琛. 海军医学杂志, 2009(04)
  • [10]颅内压增高危象——脑疝综合征(一)[J].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02)

标签:;  ;  ;  ;  ;  

小脑幕下病变致急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