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理解

高校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理解

一、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邱少健,黄琼,殷建军,尹令,崔金荣[1](2021)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语教学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通过双语教学,教师可吸收和借鉴外文教材中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高质量内容,从而提升课程质量,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该文回顾了作者所属"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团队近年来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重点和难点,围绕课程双语教学目标、双语教学模式、教学中英文使用比例和互动式双语教学等内容,探讨了教学实施重难点的问题核心和解决方案,旨在为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李思涵[2](2021)在《基于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的汉语微课设计研究 ——以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下,发展线上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愈加凸显。微课作为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新型网络教学资源,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迅速得到汉语教学界的积极关注。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制作微课,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在汉语微课的呈现设计上仍存在课件的多媒体信息呈现不合理、教师出镜设计不充分、缺少对外国人出镜场景的关注以及字幕呈现效果欠佳等问题。汉语微课设计有其独特之处,如何以汉语学习者为中心,制作出受外国学习者喜爱的汉语微课,值得进一步思考与研究。本文以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Principles of Multimedia Instruction Design),分析了61个获奖微课的多媒体信息呈现设计。基于微课分析结果与学生的评价反馈,为汉语微课信息呈现设计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线上教学能力。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重点是明确了目前对汉语微课多媒体信息设计的研究仍不够充分的现状;第一章主要依据十三项原则对获奖汉语微课设计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获奖微课能符合大部分原则,仅对少数原则体现不佳,且获奖等级越高的作品符合原则的数量越多、程度也越高;第二章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对符合原则的汉语微课设计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被调查者喜爱的汉语微课设计与原则并不完全一致,要以汉语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不断优化汉语微课设计;第三章根据前两章的分析与研究,总结汉语微课多媒体教学信息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点与不足之处。通过调查分析我们最终发现:汉语微课在与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肖像原则、语音原则、冗余原则这几项原则相关的设计上易出问题。设计者应注重有效信息的呈现设计、重视教师形象的展示设计、加强对外国人出镜的关注以及优化字幕的编辑与设计。本文将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创新地应用于汉语微课研究,对现有汉语微课的优点与问题进行归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对汉语教学微课大赛的评审标准提出补充建议,提出了汉语微课课件与教师形象设计的准则。研究的不足之处是调查数量的限制与设计者意见的缺失而导致的部分反馈的信息仍不够全面。

张娜[3](2020)在《基于FCE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培养满足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方式和主要手段。民族院校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独特形式和主阵地,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与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民族院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更有利于准确掌握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对科学稳定推行双语教育和民族院校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调研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藏汉双语教学及评价现状,对现行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文本分析,发现现有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为主,忽略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存在着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设计没有针对性,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不明确,指标权重的设置和评价结果的计算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框架和现行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出发,确定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级指标,将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完成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其次,进行专家意见咨询。制定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专家意见调查表,运用Delphi法对部分民族院校及师范院校相关专家和教师进行调研和访谈,整理专家提出的有效咨询意见,借助SPSS 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专家反馈的调查数据,对该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确定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心理环境、学生行为和教学效果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借助MatlabR2014b软件进行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完成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将构建的评价体系应用到三所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得出课堂教学质量等级,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冯俊琪[4](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拉毛草[5](2020)在《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其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藏区为例》文中提出在Bishop的文化法数学课程理论原则及跨文化数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本论文从基于藏文化研究藏区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藏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藏区小学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完善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实践操作的需要四个方面出发,主要以学生的喜欢和好奇为目标,从藏族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和提炼与数学学业相关的文化背景或生活题材,通过对这些题材的加工处理,设计出可供教学使用的具体教学内容,并开展实际的课堂教学实验,探索藏族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进入课堂、融入知识学习的可能性。经过实际教学,对这样的素材能否融入藏区日常数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适切程度做出科学判断。研究、探讨和提炼提升藏族数学教学基本策略流畅运行的操作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访谈、问卷分析、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设计藏文化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指导性理论。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界定了文化、民族数学等相关概念。通过这些概念和原则指导本文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案例设计。2.收集基于藏文化的数学素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背景的替换或附加改编。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与自身的藏文化基础,经过与相关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研讨对案例进行增删。最终确定了 10个可适用的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案例。同时由于案例所在教材位置、所授学期与时间安排等原因将案例分为研讨类、数学活动类和教学实践类进行分析探讨。3.选择基于藏文化的统计与概率模块的条形统计图(1)与(2)进行实际教学实践探索其操作性和可行性。本研究选用孙亚玲教授制定的关于课堂有效性的课堂教学观察量表,而课堂观察框架选取了崔允漷教授团队的LICC课堂观察框架。通过课堂实录,对课堂进行学生学习维度、教师教学维度、课程性质维度和课程文化维度四个维度的观察。4.基于两节课的研究观察结果总结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实践的成效、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成效主要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的提升;双语教师优势的体现;课堂实践经验的获得;藏文化在课堂的渗透五个方面展现。5.对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的出现的不足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本论文结论如下:首先10节教学案例是关于藏区小学数学课程的适度改编,在文化层面及数学知识层面进行了适度的融合,其操作性和可行性较高。其次案例在实践中能够活跃教学课堂,使得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凸显藏文化底蕴,彰显双语教师优势;案例背景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家校合作;提供教学经验,反思文化课程;尊重多元文化,了解民族数学。本研究建议如下:要选取有针对性有价值有深度的藏文化进行教学案例背景的改编;基于藏文化小学教学案例设计需要理论指导;在进行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时,可先进行访谈找寻学生难以理解的背景再进行改编,可能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可进行改编的文化背景来源非常丰富,如藏族天文历算学等。

王潇雅[6](2019)在《基于Markov链的初中数学藏汉双语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以藏区两所藏族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双语教育的历史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对藏族地区藏汉双语理科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检验藏区双语理科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策略、提升藏区理科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理科人才。研究以数学学科作为切入点,以微观教学质量即教学效果的评价为研究视角,深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的A市与B县的两所藏族中学,通过采取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应的数据资料,对双语数学教与学现状进行深入地了解与分析。此外,依据发展性评价理论及多元智力评价观,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作为主要评价内容,以改进后的马尔科夫链模型作为主要评价手段,以三维课程目标理论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藏汉双语数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尽可能客观、全面的评价教学。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提升藏汉双语数学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借鉴情景教学思想,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藏汉双语教学的效果;完善双语教材的建设;加强藏区双语理科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协调发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梁敏[7](2017)在《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设大学数学双语教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并使学生适应国外大学的学习。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抽象问题直观化及教学形式丰富化有极大的作用。本文根据大学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数学思想的理解心理过程,提出了大学数学基础课多媒体双语教学模式,对教改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

韩艺[8](2016)在《喀什地区高中“民考汉”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个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人们对英语这一门兼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也有了较为丰富与多元的认识,教师更加关注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这就要求教师需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教学方法的适当采取与教学过程的掌控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际教学效果。但对于以什么标准来评价其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效教学应该是师生遵循教学的基本规范,选择最优的教学模式、采取最佳的教学策略,在特定的时间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价值的最大化,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学活动。喀什地区维吾尔族英语教学随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逐步取得一定进展,从整体来看,喀什地区有条件的中学均开设英语课程,“民考汉”英语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班级(普通班,双语版)的英语教学,即英语教学的质量在“民考汉”班级收到极大的成效有助于其在“双语班”和普通班的推广和有效实施。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民考汉”班级教师与学生均不同程度受到维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的影响,除英语教学中所见的常规问题之外,还包括维、汉、英三种语言之间的语言迁移与语码转换以及对待三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态度等问题,因此,其英语课堂教学展现出较汉、英两种语言背景下的英语课堂更为特别与复杂的特点。该研究主要采用课堂观察、案例分析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喀什地区高中“民考汉”H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的概念含糊、制定教学目标大、全、侧重点不够分明;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管理松散;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教学评价出现新问题等等,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因此,笔者根据教师访谈与观察笔录对个案班级英语课堂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师教学结果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课堂教学的特点与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影响其课堂教学的诸多如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因素进行探究,最终提出能够对教学重要环节与步骤进行全局把握的针对性策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对维吾尔族英语教学有所助益。

兰国帅[9](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杜玉利,张理涛,王文静[10](2014)在《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文中指出在现阶段教育形式下,数学双语教学不仅是教育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处于试验与探索阶段,在此的实践与认识不足,本文将从教学经验及现实实践心得中,重点阐述大学数学教学中双语教学通常采用的一些方式和利弊以及一些实践与认识。

二、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相关研究回顾
3 课程双语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及讨论
    3.1 明确师生的课程双语教学目标
    3.2 选择合适的课程双语教学模式
    3.3 灵活调整双语课程教学中英文的使用比例
    3.4 开展有特色的双语互动式教学
4 结语

(2)基于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的汉语微课设计研究 ——以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一章 基于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的汉语微课内部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一)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情况概述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类型划分
        二、研究工具
        (一)分析编码表一
        (二)分析编码表二
        三、研究步骤
        (一)第一轮编码分析
        (二)第二轮编码分析
        (三)第三轮数据分析
        (四)第四轮个案分析
    第二节 研究过程
        一、第一轮数据分析
        (一)总体得分分布分析
        (二)各项原则的体现比例
        二、第二轮数据分析
        三、第三轮数据分析
        (一)从获奖等级的角度
        (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
        (三)基于微课大赛评审标准的分析
        四、个案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对象
        (二)基于十三项原则的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的汉语微课外部评价
    第一节 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一)问卷试测
        (二)问卷质量评估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
        四、问卷统计与分析
        (一)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分析结果讨论
    第二节 访谈设计与分析
        一、访谈设计
        二、访谈过程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出镜的需求
        (二)字幕呈现的种类
        (三)外国人的出镜率及发音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汉语微课多媒体信息设计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课件的多媒体信息呈现不合理
        (一)图片与文字呈现不同步
        (二)无关冗余信息呈现过多
        二、部分教师出镜设计不充分
        (一)对教师呈现设计不合理
        (二)出镜教师录制准备不足
        三、缺少对外国人出镜场景的关注
        (一)洋腔洋调影响听者理解
        (二)出镜时机设计不合时宜
        四、字幕呈现效果欠佳
        (一)字幕后期制作粗糙
        (二)字幕语种配置不当
    第二节 改进建议
        一、注重有效信息的呈现设计
        (一)合理配置图文信息
        (二)删减无关冗余信息
        二、重视教师形象的展示设计
        (一)规划好出镜方案
        (二)提升镜头表现力
        三、加强对外国人出镜的关注
        (一)提前训练汉语发音
        (二)精心设计出镜场景
        四、优化字幕的编辑与设计
        (一)有效添加字幕
        (二)嵌入多语种字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评审标准
附录二
    2-1 汉语微课多媒体信息设计调查问卷(中文版)
    2-2 汉语微课多媒体信息设计调查问卷(英文版)
    2-3 汉语微课多媒体信息设计调查问卷(俄文版)
    2-4 汉语微课多媒体信息设计调查问卷(韩文版)
附录三 被调查者国籍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
    4-1 教师呈现设计访谈记录表
    4-2 字幕呈现设计访谈记录表
    4-3 语音呈现设计访谈记录表
致谢

(3)基于FCE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方式
        1.1.2 教学质量评价是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的必要需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依据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评价
        1.4.2 教学质量评价
        1.4.3 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1.5 研究问题表述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2.1.2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2.1.3 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2.2.2 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2.2.3 藏汉双语理科教育的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方法
第4章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4.1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同行评价体系的文本分析
        4.1.1 X民族大学同行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4.1.2 G民族师范学院同行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4.1.3 Q师范大学同行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4.1.4 同行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4.2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体系的文本分析
        4.2.1 X民族大学学生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4.2.2 G民族师范学院学生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4.2.3 Q师范大学学生评价体系文本分析
        4.2.4 学生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4.3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4.4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的建议
第5章 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评价指标的构建的依据
    5.2 评价指标的构建的原则
    5.3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5.3.1 访谈目的
        5.3.2 访谈对象
        5.3.3 访谈结果
    5.4 评价体系的构建
    5.5 评价指标的筛选
        5.5.1 调查表信度分析
        5.5.2 Delphi法调查表数据分析
    5.6 指标权重的确定
        5.6.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6.2 构造判断矩阵
        5.6.3 计算判断矩阵的权向量
        5.6.4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FCE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
    6.1 X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过程
        6.1.1 调查对象
        6.1.2 调查方法
        6.1.3 调查结果
        6.1.4 调查结果分析
        6.1.5 建议
    6.2 G民族师范学院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过程
        6.2.1 调查对象
        6.2.2 调查方法
        6.2.3 调查结果
        6.2.4 调查结果分析
        6.2.5 建议
    6.3 Q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过程
        6.3.1 调查对象
        6.3.2 调查方法
        6.3.3 调查结果
        6.3.4 调查结果分析
        6.3.5 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2.1 理论基础
        2.1.1 理论介绍
        2.1.2 概念界定
    2.2 研究背景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研究时期划分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3.4 女数学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4.1 时期背景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4.1.2 数学教育理念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4.2.3 存在的问题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4.3.1 女数学家
        4.3.2 女性数学教师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5.1 时期背景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5.1.2 数学教育理念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5.2.3 存在的问题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5.3.1 女数学家
        5.3.2 女性数学教师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5.4.3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6.1 时期背景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6.1.2 数学教育理念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6.2.3 存在的问题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6.3.1 女数学家
        6.3.2 女性数学教师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6.4.3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7.2.1 发展概况
        7.2.2 存在问题
        7.2.3 影响因素
        7.2.4 相关建议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7.3.1 结论
        7.3.2 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其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基于藏文化研究藏区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
        二、藏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小学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四、完善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实践操作
第二章 有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藏文化
    第三节 民族数学
    第四节 文化法的数学课程
        一、文化法的数学课程需遵循的五个原则
        二、文化法的数学课程需具备的三个要素
    第五节 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一、小学教学内容可选择的依据
        二、藏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可选择的依据
        三、藏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来源
    第六节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第三章 研究问题的表述
第四章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概况
        一、文化对数学教与学的作用
        二、基于文化的数学课程
    第二节 国内研究概况
        一、少数民族数学教育
        二、藏区数学课程
第五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课堂实录法
        四、访谈法
第六章 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素材选择
    第二节 教学案例的具体设计
        一、位置
        二、小小设计师
        三、万以内数的认识
        四、时、分、秒
        五、亿以内数的认识
        六、计算工具的认识
        七、条形统计图(1)
        八、条形统计图(2)
        九、历算中的四则运算
        十、历算中的数字异名
第七章 学生调查问卷及教师访谈分析
    第一节 学生调查问卷反馈及分析
    第二节 教师访谈分析
第八章 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实践及其分析
    第一节 条形统计图(1)的实践
        一、课堂实录基本信息
        二、课堂有效性评价
        三、作业的布置及反馈分析
    第二节 条形统计图(2)的实践
        一、课堂实录基本信息
        二、课堂有效性评价
        三、学生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分析
    第三节 综合课堂观察分析
        一、学生学习维度观察结果分析
        二、教师教学维度观察结果分析
        三、课程性质维度观察结果分析
        四、课堂文化维度观察结果分析
    第四节 关于实际教学后对学生访谈的分析
第九章 分析与结论
    第一节 理论教学案例总结与分析
    第二节 实践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十章 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存在的不足
    第二节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位置”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案例的教学设计
附录二 “小小设计师”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附录三 “万以内数的认识”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附录四 “时、分、秒”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附录五 “亿以内数的认识”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附录六 “计算工具的使用”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附录七 “条形统计图(1)”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附录八 “条形统计图(2)”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案例教学设计
附录九 “藏族历算中的四则运算”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活动教学案例设计
附录十 “藏族历算中的数字异名”基于藏文化的数学活动教学案例设计
附录十一 条形统计图(1)课堂有效性评价量表
附录十二 条形统计图(2)课堂有效性评价量表
附录十三 藏族文化中的数学知识素材汇总
附录十四 学生问卷
附录十五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十六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十七 教师研讨部分主要讨论

(6)基于Markov链的初中数学藏汉双语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以藏区两所藏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于双语教育的历史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1.1.2 基于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1 影响藏区双语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1.3.2 教学效果评价模型的建立
    1.4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马尔科夫链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1.1 马尔科夫链在教学质量/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
        2.1.2 马尔科夫链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
        2.1.3 马尔科夫链在高校人才结构预测方面的应用
    2.2 有关藏区数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2.3 有关藏汉双语教育的文献综述
    2.4 文献综述小结
        2.4.1 藏汉双语教育在数学学科领域的研究较为不足
        2.4.2 缺少对藏汉双语数学教学评价的相关研究
        2.4.3 藏汉双语数学教学的研究形式单一
第3章 研究过程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分析法
        3.2.2 课堂观察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基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藏汉双语教学效果评价
    4.1 马尔科夫链模型的相关理论分析
        4.1.1 马尔科夫过程
        4.1.2 马尔科夫链的概念及其性质
        4.1.3 马尔科夫链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4.2 藏汉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模型建立
        4.2.1 建模步骤
        4.2.2 数据分析的实现
    4.3 藏汉双语数学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建立
        4.3.1 双语教学评价的概念
        4.3.2 藏汉双语数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取向及目的
        4.3.3 藏汉双语数学教学效果的评价维度及指标
第5章 藏汉双语数学教学效果评价的具体实施
    5.1 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评价
    5.2 对学生双语与数学习得能力的评价
        5.2.1 对学生双语水平的评价
        5.2.2 对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评价
        5.2.3 教师教学分析
        5.2.4 教材分析
    5.3 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5.4 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分析与评价
        5.4.1 对学生双语及数学学习兴趣及动机的分析与评价
        5.4.2 对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分析与评价
        5.4.3 对学生双语双轨思维发展的分析与评价
第6章 提升藏族中学数学藏汉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6.1 借鉴情景教学思想,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藏汉双语教学的效果
    6.2 完善双语教学内容的建设
    6.3 提升藏汉双语理科教师的教学水平
    6.4 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协调发展
    6.5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材料与教学范围
2 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方法
3 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考核方式

(8)喀什地区高中“民考汉”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二、维吾尔族“民考汉”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民考汉”
        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的认识
        二、输入理论( The Input Theory)
        三、输出理论(The Output Theory)
    第三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
        一、教学有效性标准
        二、新课程背景下“民考汉”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个案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四、资料的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推广度及伦理道德分析
        一、效度分析
        二、推广度分析
        三、伦理道德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结果分析
    第一节 学生学习效果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节 教师教学效果分析
        一、【案例一】精读课(Intensive Reading)
        二、【案例二】语法课(Grammar Explanation)
        三、【案例三】听说课(Listening and speaking)
        四、【案例四】写作课(Writing)
    第三节 H班英语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课堂环境与外界因素
        一、课堂环境
        二、外界因素
    第二节 学生层面
        一、课前预习
        二、课堂参与
        三、课后总结
    第三节 教师层面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教学
        三、课后反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学校与家长
        一、学校及时普及
        二、家长适度关注
    第二节 学生
        一、课前预习
        二、课堂参与
        三、课后总结
    第三节 教师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方法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相关概念界说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三、本研究的局限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 主持的课题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10)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1.1 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模式
    1.2 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模式的利
    1.3 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模式的弊
    1.4 高等数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建议
2 大学数学双语教学辅助平台
    2.1 大学数学双语教学辅助平台的利
    2.2 大学数学双语教学辅助平台的弊
3 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四、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双语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J]. 邱少健,黄琼,殷建军,尹令,崔金荣.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07)
  • [2]基于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的汉语微课设计研究 ——以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获奖作品为例[D]. 李思涵.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3]基于FCE的高校藏汉双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D]. 张娜.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基于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其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藏区为例[D]. 拉毛草.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基于Markov链的初中数学藏汉双语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以藏区两所藏族中学为例[D]. 王潇雅.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7]大学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研究[J]. 梁敏. 艺术科技, 2017(10)
  • [8]喀什地区高中“民考汉”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个案研究[D]. 韩艺. 喀什大学, 2016(10)
  • [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 杜玉利,张理涛,王文静. 科技资讯, 2014(12)

标签:;  ;  ;  ;  ;  

高校数学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