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名词隐喻意义的有趣讨论

蔬菜名词隐喻意义的有趣讨论

一、趣谈蔬菜名词的比喻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魏梦玲[1](2021)在《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同素异序词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素异序词,又称同素反序词、同素逆序词,指前后两个语素顺序变换,从而形成一组语素序不同而音、义相关的双音节复合词,例如“相互——互相”。由于同组的两个同素异序词字形相同,音义相关,外国学生极易混淆,从而造成表达上的偏误,造出“我很快就达到学校了”这样的错句。以往学界对于同素异序词的研究多体现在语言本体部分,而忽视了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因此,从对外汉语角度出发研究同素异序词的规律并分析汉语二语习得者的偏误及类型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AB——BA”式词进行穷尽式检索,并参考佟慧君《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将其分为同素异序词和同音同形异序词两大类。同时,基于语料库收录情况和学生产生偏误的情况,对外国学生容易产生偏误的同素异序词作进一步的筛选,最终确定8组同素异序词,后围绕这8组词对外国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个案访谈,分析他们对于同素异序词的掌握情况。总结归纳出以下偏误类型,语义类偏误、语法类偏误、语用类偏误、学习策略方面的偏误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偏误,并提出教学“三步走”的策略以及教材方面的建议。本文希望能够在对外汉语角度有效帮助学习者区分同素异序词,并且希望对对外汉语老师的教学有所裨益。本文共四章:第一章,绪论,描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的筛选,对同素异序词从“同素”“异序”“词”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同时参考《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对《大纲》中的同素异序词进行分类,并结合“中介语语料库”进行统计、筛选;第三章,围绕筛选出的同素异序词设计调查问卷,并辅以个案访谈,了解汉语二语习得者对于同素异序词的掌握情况;第四章对偏误进行分类,并对筛选后的8组同素异序词进行偏误分析,提出教学方面的策略和教材方面的建议。

岳梓葳[2](2021)在《“V+上+NP”构式习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以“V+上+NP”构式为研究对象,对采用穷尽式的分析方法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动词进行考察,对能够进入这一构式的动词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动词重新进行分类,然后归纳“V+上+NP”的构式义。其次根据“V+上+NP”构件的意义和构式义设计调查问卷对留学生的习得情况进行考察,针对“V+上+NP”构式的成素分析结果和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通过我们研究发现,能够进入“V+上+NP”结构中的动词为大部分的动作动词,心理动词和一部分的使令动词等。按照宾语的类型“V+上+NP”构式中的NP主要为受事宾语,少部分为数量宾语、处所宾语和结果宾语等三类,按照意义NP分为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时间或数量短语和处所短语等。通过“V+上+NP”和“V+NP”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上”在“V+上+NP”中有四个同形异质体:上1、上2、上3、上4。上1表示位置移动的趋向义,上2表示结果义,其中具体包括接触,添加,期待或目标已经实现的可能等含义。上3表示说话人对“NP”表示数量的主观判断,上4表示动作开始并且存在继续下去的可能,是对动作状态的描述。根据动词“V”、“上”、“NP”的搭配不同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V+上+NP”具有不同的构式义,“V+上+NP”的构式具有[+位移]、[+接触]、[+添加]、[+达到目标]、[+达到数量]、[+开始做某事]等含义。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位移义、结果义和状态义。并且“V+上+NP”的状态义大多在句子或语境中才能体现,我们通过对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词条进行分析,得出“V+上+NP”的状态义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在对“V+上+NP”结构进行教学时,可以从V的词类,三种构式义具体表达的含义和通过上下文或语境推测说话人的主观意图这几个方面入手。

赵田田[3](2021)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上海是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畸变的城市生活形态的典型,这一时期的上海城区方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一批前所未有、稍纵即逝的方言词语。本文根据《上海俗语图说》《洋泾浜图说》等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小报语料,对这一时期流行的城市方言新词语进行了汇总和研究。论文所利用的这些小报,时代明确、内容繁多、语言活泼,描绘了民国上海的市井民生与社会百态,其中记载和使用的方言流行词语,具有很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我们首次尝试对现代学者整理出版的《上海俗语图说》等10部较完整的报刊连载作品集中的1150余篇,近190万字的上海话俗语方言词语语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分类、统计与研究,以期了解当时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的概貌以及所折射的社会镜像。我们从中一共提取了1947条词语并自建了语料库,依托词汇学、修辞学、社会语言学、词典学的理论,把所搜集的个词进行分类,运用训诂方法,解释词义,编撰成辞书。从本体语言学及应用的角度讨论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本身的内在特点,也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探究了词语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多角度切入,力求深化现有的研究,进而为上海方言词语研究提供更丰富、更多样、更具参考价值的材料成果。本文选题具有创新特点,挖掘新材料、采用新视角,第一次比较全面完整地描写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中流行词语的系统面貌。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作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正文,包含四章。第一章从词语的来源和用途角度对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的构成成分进行了分类描写和阐释。第二章基于本体研究范畴对词语的音节形式做了定量统计,并运用词汇学理论对词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进行了描写和举隅性的考察。第三章借助社会语言学理论探究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所反映的社会面貌。第四章是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典的编写。第三部分:结语。本部分总结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喻锦[4](2020)在《黔江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整理了天地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的2229个黔江地名,结合《黔江县志》和《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对黔江地名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黔江地理历史概况和民族构成情况,总结了地名研究的成果及黔江地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黔江地名的语言分析。主要从黔江地名的构成、用词、修辞三个角度分析黔江地名,通名多根据黔江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选词,专名多以动植物为主;黔江地名中还包含了借代、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式。第二章黔江地名命名的认知理据。从人类认知事物的突显性和相似性等方面着手分析了黔江地名命名的认知理据,对黔江地名的专名和通名进行转喻、隐喻、范畴化分析,说明人们在对地名命名时是运用已有的经验等认识新的事物,或者运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相似性给地名命名。第三章黔江地名的文化内涵。最后揭示了黔江地名包含的历史、农耕文明,家族文化等,黔江历史久远,黔江地名中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主要是因历史上的土司之间为争夺地盘相互不断征战等;地名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可分割,很多地名都体现出以姓氏为纽带的家族文化观念;同时,人们信奉、崇尚鬼神,敬奉神佛,呈现出黔江人多元化的精神信仰;对黔江地名文化内涵的阐释,也有利于了解黔江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黔江地名的命名更是体现了黔江的地域文化特色。最后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成就及不足,成就在于对黔江地名进行了语言结构和修辞的分析,不足之处在于笔者未对黔江地名进行语音方面的分析,理论剖析不够。

王琴[5](2020)在《《蒙古趣谈》(第一章)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以《蒙古趣谈》的第一章作为翻译文本,此书是金刚秀郎根据多次访问蒙古国,中国内蒙古地区的经历编纂而成的历史纪行。翻译此书,不仅给予读者蒙古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相关的知识,也会给从事蒙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价值。本报告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选题背景与先行研究。第二部分为文本介绍与作者简介。第三部分为翻译实践分析。就固有名词的翻译、句子的翻译、词性、语态的转换及逻辑重组等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对策。第四部分阐述了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结论。通过对文本的翻译和实践分析,报告得出如下总结:1.译前准备尤为重要,其对翻译的顺利进行及完成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2.在翻译专有名词时,必须掌握蒙古文化背景知识。3.在句子翻译方面,应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有针对性地使翻译文本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4.由于中日文之间的差异,有些句子一旦按字面意思照搬,就会出现文理不通的现象,需要进行词性、语态之间的转换和逻辑重组,使条理清晰、意思明确。

何瑛[6](2020)在《盘州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盘州方言属于北方官话中的西南次方言,位于云南和贵州的交界处,辖区内少数民族众多,在千百年的生活中受少数民族文化和云南方言的影响,形成了盘州特别的方言词汇和文化。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简介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盘州市人文地理概况,研究现状,语料来源及发音人简介和盘州方言的语音系统。第一章主要对盘州方言词汇的构词方式进行分析,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从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合成词从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二章主要从盘州方言词汇的构词理据进行分析,分为直接命名和曲折命名两类,直接命名可以分为:以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命名、以事物产生的原因或结果命名、以事物的用途命名以及以事物的位置命名。曲折命名可以分为:比喻式命名、借代式命名、拟人式命名、委婉式命名、揣测式命名。第三章分析了盘州方言词汇特点,分为词形特点和词义特点两部分。词形特点分为音节数量和构词语素两个部分;词义特点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第四章分析了盘州方言词汇中的特色词:四音格词和古语词。四音格词主要从语音结构、构词方式、语义色彩进行分析。古语词主要是运用“觅字法”,借助古籍文献从历时的角度,对盘州方言中的部分本字进行了考证。第五章从反映盘州生活文化、生产文化和节日文化的词汇入手,从多方面的角度探究了盘州方言词汇。结语对全文做出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将来的研究展望。

耿艳[7](2020)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异名同实词类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异名同实词类聚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词条的逐项阅读,筛查出全部异名同实词类聚共计2053组。第二,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异名同实词类聚作概貌描写。首先,依据词典程式化释义提示语“也叫、也说、旧称、通称、俗称、简称、别称、代称”和“现称”梳理出九类异名同实类聚;然后,依据异名同实词类聚的关系词构成数量,把研究对象划分为两名一实、三名一实、四名一实、五名一实、七名一实和九名一实6种情况;再后,从词类面貌看,词类多样,但以名词数量为最多,约占89%,其次为动词,约占6.33%,其他词类数量很少;最后,从词语所涉领域看,异名同实词类聚共涉及9大领域,其数量表现是:具体物类>生物类>抽象事物类>时空类>生物活动类>社会活动类>性质与状态类>运动与变化类>辅助词类。第三,考察异名同实类聚词的语言运用差异,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使用时代差异;二是使用地域差异,即共同语和方言的差异;三是语体差异,即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四是语用领域差异,即专业术领域和通用领域的差异。第四,探究类聚内异名同实关系词间的构词形式的差异。依据构词语素与构词方式的不同,异名同实类聚关系词间在语素组合顺序、语素使用、语素使用及构词方式三方面存在差异。语素组合顺序存在差异体现在构词方式相同的情况下,词内语素组合顺序不同。其产生类聚关系的原因主要是构词语素次序调整。语素使用存在差异体现在构词方式相同的情况下,词内语素使用不同。语素使用与构词方式皆存在差异指构词方式不同的情况下,词内语素使用不同。其类聚关系的成因既和语言本身有关也和人们的认知角度不同息息相关。第五,从词典编纂的角度,梳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异名同实词类聚的收录、释义特点,就所发现的收录、立目及释义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修订建议。

张承志[8](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黎氏全[9](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李学慧[10](2020)在《历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现汉》的收词大致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基本面貌。研究历版《现汉》的新增词语意在从历时层面展现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概况,完善现代汉语词汇的相关研究。《现汉》从第1版出版至今已发行过七版,共六版(第2版—第7版)新增词语。六版《现汉》共新增词语19971条,在音节数量方面,新增词语以双音节词语为主,三、四音节词语的收词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在词类分布方面,新增词语以名词和动词为主,动词的收词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在词语来源方面,新增词语主要分为四类: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在语义领域方面,《现汉》新增词语涉及的语义领域较为广泛,涵盖社会生活、经济、政治、科技、交通、环保等各个方面。《现汉》增收词语是社会发展、词汇发展和词典编纂的需要,语言同社会共变,社会发展,词汇也发展,《现汉》为维持其先进性需要对词典不断进行修订,每次修订时《现汉》所增收的词语都遵循着一定的原则:通用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查考需要原则。《现汉》作为一部规范型词典,非常重视词汇的规范问题。新增词语的规范问题主要涉及到语音规范、词形规范和词义规范,语音规范涉及到异读词的处理,词形规范涉及到异形词的处理,词义规范涉及到义项变化和释义改变,这些规范工作体现出《现汉》为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所做出的努力。

二、趣谈蔬菜名词的比喻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趣谈蔬菜名词的比喻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同素异序词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本体方面的研究
        1.2.2 从对外汉语角度进行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重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方法
2 同素异序词的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的筛选与确定
    2.1 同素异序词的概念界定
    2.2 研究内容的筛选与确定
3 对外国学生同素异序词的习得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内容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5 个案访谈
4 同素异序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4.1 对同素异序词进行的偏误分析
    4.2 教学建议
        4.2.1 教学层面的建议——三步走战略
        4.2.2 教材方面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V+上+NP”构式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和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认知语言学
        二、构式语法
    第三节 “V+上+NP”构式的研究现状
        一、“V+上+NP”本体研究现状
        二、“V+上+NP”二语习得和教学研究现状
第二章 “V+上+NP”构件义及构式义
    第一节 构件“上”的含义考察
    第二节 构件“V”的考察
    第三节 “V+上+NP”的构式义分析
        一、表示人或物体的位移方向
        二、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结果
        三、表示开始进入另一种状态
第三章 “V+上+NP”习得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留学生“V+上+NP”习得情况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
        四、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留学生“V+上+NP”偏误分析
        一、偏误类型
        二、偏误原因
第四章 “V+上+NP”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建议
    第一节 教学设计
    第二节 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留学生对“V+上+NP”构式使用情况的调查
附录2 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的动词进入“V+上+NP”构式考察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3)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及价值
        0.1.1 研究对象
        0.1.2 研究价值
    0.2 研究现状
        0.2.1 关于上海方言词语的研究
        0.2.2 关于《上海俗语图说》等小报语料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之处
第1章 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概貌
    1.1 从来源分类
        1.1.1 新生活、新思想带来的流行新词
        1.1.2 俗语
        1.1.3 外部词语的引进
    1.2 从用途分类
        1.2.1 称谓语
        1.2.2 委婉语
        1.2.3 隐语
        1.2.4 詈语
第2章 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词法研究
    2.1 音节形式
        2.1.1 数量及词长的统计分析
        2.1.2 音节特点
    2.2 构词法
        2.2.1 双音节词
        2.2.2 三音节词
        2.2.3 四音节词
        2.2.4 构词特点分析
    2.3 造词法
        2.3.1 谐音造词
        2.3.2 修辞造词
        2.3.3 借用造词
        2.3.4 造词方式小结
第3章 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中的社会镜像
    3.1 城市人口结构的多元化
    3.2 消费方式的变革
    3.3 社会心态的变化
    3.4 重信、讲面、精明的社交方式
    3.5 社会失调引发社会异化问题
    3.6 社会阶层的分化及其群体特征
第4章 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典
    4.1 编排体例
    4.2 词典正文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黔江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黔江概况
    第二节 地名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黔江地名的语言分析
    第一节 黔江地名的词法特征
    第二节 黔江地名的用词特征
    第三节 黔江地名的修辞特点
第二章 黔江地名命名的认知理据
    第一节 黔江地名专名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黔江地名通名的认知分析
第三章 黔江地名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黔江地名与历史文化
    第二节 黔江地名与社会心态
    第三节 黔江地名与农耕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5)《蒙古趣谈》(第一章)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摘要
はじめに
1.作者とテキストの绍介
    1.1 作者の绍介
    1.2 テキストの绍介
2.翻訳実践分析
    2.1 固有名词の翻訳
    2.2 文の翻訳
    2.3 品词?语态の転换と论理的再构造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谢辞
付録1 日本语原文
付録2 中国语訳文

(6)盘州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与说明
绪论
    第一节 盘州市人文地理概况
        一、地理概况
        二、人文风情
        三、历史沿革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贵州省汉语方言研究现状
        二、盘州方言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发音人简介
    第五节 盘州方言语音系统
        一、声母
        二、韵母
        三、声调
第一章 盘州方言词汇的构词方式
    第一节 单纯词
        一、单音节词
        二、多音节词
    第二节 合成词
        一、复合式
        二、附加式
        三、重叠式
第二章 盘州方言词汇的构词理据
    第一节 直接命名
        一、以事物的外在特征命名
        二、以事物产生的原因或结果命名
        三、以事物的用途命名
        四、以事物的位置命名
    第二节 曲折命名
        一、修辞方式命名
        二、揣测式命名
第三章 盘州方言词汇特点
    第一节 词形特点
        一、音节数量
        二、构词语素
    第二节 词义特点
        一、词汇意义
        二、语法意义
        三、色彩意义
第四章 盘州方言词汇中的特色词
    第一节 四音格词
        一、音节形式
        二、语音特征
    第二节 古语词
        一、名词
        二、动词
        三、形容词
第五章 盘州方言词汇与文化
    第一节 盘州方言词汇与生活文化
        一、饮食文化
        二、詈词詈语文化
    第二节 盘州方言词汇与生产文化
        一、农耕文化
        二、手工业文化
    第三节 盘州方言词汇与节日习俗文化
        一、节日文化
        二、日常习俗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异名同实词类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异名同实词类聚面貌描写与词典编纂
        1.2.2 异名同实词类聚相关词典编纂问题的探讨
        1.2.3 异名同实词类聚的词汇学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价值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汉》(第7版)异名同实词类聚概貌
    2.1 异名同实词类聚界定
    2.2 异名同实词类聚的单位构成
    2.3 异名同实类聚词词类面貌
    2.4 异名同实词类聚所涉领域
        2.4.1 生物类
        2.4.2 具体物
        2.4.3 抽象事物
        2.4.4 时空
        2.4.5 生物活动
        2.4.6 社会活动
        2.4.7 运动与变化
        2.4.8 性质与状态
        2.4.9 辅助词
    2.5 小结
第三章 异名同实类聚词的语言运用考察
    3.1 使用时代差异
    3.2 使用地域差异
    3.3 语体差异
    3.4 语用领域差异
    3.5 小结
第四章 异名同实类聚关系词之间的构词形式差异
    4.1 语素组合顺序存在差异
    4.2 语素使用存在差异
    4.3 语素使用与构词方式皆存在差异
    4.4 小结
第五章 《现汉》(第7版)对异名同实词的编纂处理
    5.1 异名同实词类聚的编纂体例
        5.1.1 出条
        5.1.2 释义及释义格式
    5.2 异名同实词类聚正副词条处理方式
        5.2.1 通用性
        5.2.2 专业性
        5.2.3 规范性
    5.3 异名同实词编纂所存在的问题
        5.3.1 体例贯彻不彻底
        5.3.2 所收录的部分异名词缺乏典型性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范围
        1.3.1 味与味觉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1.4 理论依据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2.4.1 认知因素
        2.4.2 语言因素
        2.4.3 文化因素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3.4.1 认知因素
        3.4.2 语言因素
        3.4.3 文化因素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4.4.1 认知因素
        4.4.2 语言因素
        4.4.3 文化因素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5.4.1 认知因素
        5.4.2 语言因素
        5.4.3 文化因素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1.1 重叠式
        7.1.2 附加式
        7.1.3 复合式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2.1 重叠式
        7.2.2 附加式
        7.2.3 复合式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7.3.1 重叠式对比
        7.3.2 附加式对比
        7.3.3 复合式对比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4 总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9.2 研究反思
        9.2.1 创新之处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10)历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1.研究对象
        2.语料来源
一、历版《现汉》新增词语概况
    (一)新增词语的音节数量
    (二)新增词语的词类分布
    (三)新增词语的主要来源
    (四)新增词语的语义领域
二、《现汉》新增词语的收词问题
    (一)新增词语的收词原因
        1.社会发展
        2.词汇发展
        3.词典编纂
    (二)新增词语的收词原则
        1.通用性原则
        2.规范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查考需要原则
三、《现汉》新增词语的规范问题
    (一)语音规范
    (二)词形规范
    (三)词义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新增词语
附录2 《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新增词语
附录3 《现代汉语词典》(第4版)新增词语
附录4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新增词语
附录5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
附录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新增词语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趣谈蔬菜名词的比喻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同素异序词偏误分析[D]. 魏梦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V+上+NP”构式习得研究[D]. 岳梓葳. 烟台大学, 2021(12)
  • [3]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方言词语研究[D]. 赵田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黔江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 喻锦.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5]《蒙古趣谈》(第一章)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琴.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盘州方言词汇研究[D]. 何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异名同实词类聚研究[D]. 耿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8]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9]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历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词语研究[D]. 李学慧. 渤海大学, 2020(05)

标签:;  ;  ;  

蔬菜名词隐喻意义的有趣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