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

一、局灶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崔向军,刘斌[1](2022)在《分析局灶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影像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局灶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取2020年5月-2021年8月福鼎市医院接收的52例局灶机化性肺炎(FOP)患者为研究组,并取同时期因罹患肺癌来我院治疗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CT影像学检查,分析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及基础疾病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有细长毛刺、空洞、支气管充气、紧贴胸膜、液化、坏死及结构疏松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平扫CT值、动脉期与静脉期CT增加值与总增加值均较高(P<0.05)。结论:局灶机化性肺炎患者的影像特征与CT征象均与肺癌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诊断期间应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提高其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郭西源,朱丽静,土继政,王博娟,张凯,郝磊,王兴华[2](2021)在《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研究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2例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患者共72个病灶的CEUS与CECT图像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比较二者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并对CEUS、CECT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72个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中,恶性病灶44个:包括肺腺癌24个,肺鳞癌9个,肺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和肉瘤样癌各2个,转移癌、低分化非小细胞癌、非典型类癌、低分化癌和低度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各1个;良性病灶28个,包括局灶性肺炎12个,肺结核9个,机化性肺炎5个,肺脓肿和淀粉样变性各1个。CEUS、CECT对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1%和93.2%、71.4%和64.3%、79.2%和81.9%,二者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5、0.687和0.754)。CEUS和CECT对于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59(P<0.001)和0.602(P<0.001)。结论:CEUS和CE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明确诊断。

侯敏捷[3](2021)在《MSCT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FOP患者57例, 周围型肺癌患者70例, 比较两组病灶MSCT征象及CT值差异。结果 FOP组CT征象多边形形态、边缘模糊、支气管充气征、弓形凹陷征和液化坏死的比例分别为71.93%、68.42%、57.89%、36.84%和45.61%, 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组(P<0.05), 而深分叶、纵隔淋巴结肿大比例分别为3.51%和3.51%, 明显低于周围型肺癌组(P<0.05);FOP组动脉期CT增加值、总CT增加值分别为(30.02±5.59)HU和(45.50±8.19)HU, 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P<0.05);动脉期CT增加值、总CT增加值鉴别周围型肺癌和F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和0.755(P<0.05), 截断值分别为25.00 HU和33.82 HU, 灵敏度分别为88.00%和92.00%, 特异度分别为84.00%和50.00%。结论 FOP与周围型肺癌MSCT征象有所差异, 其中增强前后CT增加值可为鉴别诊断提供客观指标。

郭西源[4](2021)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与增强CT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活检病理或临床确诊的109例患者共116个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其中良性病灶62个,恶性病灶54个,比较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的增强时相(ΔT<2.5s为早期增强,ΔT≥2.5s为晚期增强)及增强模式(杂乱血管型增强、弥漫样增强、迅速基底树枝样增强、缓慢基底树枝样增强、混合样增强、无增强)。结果:1、良性病灶增强时相以早期增强为主(82.3%),恶性病灶以晚期增强为主(64.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良、恶性病灶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呈杂乱血管型增强的恶性病灶多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个vs 23个,P<0.05),呈迅速基底树枝样增强的良性病灶多于恶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个vs 3个,P<0.05)。3、恶性病灶组中,鳞癌与肺癌病灶增强时相及增强模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目的:对比研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与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T,CE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2例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患者共72个病灶的CEUS与CECT图像特征,比较二者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能力。结果:CEUS、CE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1%和93.2%、71.4%和64.3%、79.2%和81.9%,二者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5、0.687和0.754)。结论:CEUS和CECT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明确诊断。

李红敏[5](2021)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肺癌CT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与65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疾病类型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临床特征和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增加值。结果:甲组与乙组患者影像学病灶部位、形态、密度均匀、边界、分叶、毛刺、有无紧贴胸膜、有支气管充气征、有液化、坏死、局部胸膜增厚、纵膈淋巴结肿大、瘤体显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空洞、钙化、血管支气管束异常变化征象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甲组患者在动脉期的CT增加值均要显着大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静脉期的CT增加值虽大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强化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和特征性,通过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对其进行有效鉴别诊断。

杨春林[6](2021)在《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PLC患者(PLC组)和30例FOP患者(FOP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均在术前行CT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CT影像特点。结果:PLC组病灶呈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短毛刺征及瘤体显示占比均高于FOP组(P<0.05);PLC组结构疏松、紧贴胸膜、支气管充气征及局部胸膜增厚占比均低于FOP组(P<0.05)。两组病灶部位、形态、密度、晕征、与肺组织分界、液化与坏死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均表现出渐进性强化,PLC组病灶动脉期净增CT值和总增加CT值均低于FOP组(P<0.05)。结论:FOP与PLC的CT征象及强化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及特征性,可从病灶分叶、毛刺、与胸膜关系及有无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瘤体显示等方面进行鉴别诊断。

卢勋[7](2020)在《CT联合循环肿瘤细胞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CT影像学特征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与周围型小肺癌(Small Peripheral Lung Carcinoma,SPL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常规病理证实的22例FOP患者(FOP组)及40例SPLC患者(SPLC组)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将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logistic回归并建立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进而比较各自诊断效能。结果:FOP组患者的年龄、静脉期CT值增加量、静脉期CT值增强率、CTCs值与SPLC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T影像学表现为毛刺征、棘突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病灶边缘、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牵拉征、病变部位、平均平扫CT值、平均静脉期CT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前述结果,对年龄、毛刺征、棘突征、静脉期CT值增强率、静脉期CT值增加量、CTCs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 Y=1/[1+e-(0.207+0.055X1-0.926X2-1.401X3-0.114X4-0.125X5+0.441X6)],根据Y绘制ROC曲线,AUC为0.927,高于其他任意单一指标。结论:年龄、CT表现毛刺征、棘突征、静脉期CT值增加量、静脉期CT值增强率、CTCs在SPLC和FOP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可以提高对二者鉴别的效能。

谷玉锋,范传朝[8](2020)在《肺炎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价值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分析肺炎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肺炎型肺癌患者各60例,将患者分别作为肺炎组和肺癌组,在患者治疗前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肺癌组患者的右肺下叶发病部位、发病累及肺外周部、疾病呈段性分布、增强扫描的患者占比率显着高于肺炎组(P<0.05);胸腔积液、肺门或纵膈淋巴结大、空泡征、胸膜牵拉增厚或叶间裂膨隆、枯枝征、支气管充气征、实变、小结节、磨玻璃密度等CT征象占比率显着高于肺炎组(P<0.05)。结论:在肺炎型肺癌患者临床诊断检查中,可通过发病部位、发病影响部位、疾病呈现形态、增强扫描特征、CT征象等进行诊断,显着提高了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林,曹臻[9](2019)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意义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研究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组患者为本院接收的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对照组为周围型肺癌患者,例数均为80例。上述2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对2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棘状突出征占比、弓形凹陷征占比、支气管充气征占比、长毛刺征占比、邻近胸膜增厚占比、液化或坏死占比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其深分叶占比、短毛刺征占比、钙化占比、淋巴结肿大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诊断中,可以将疾病相应的影像学征象显现出,有利于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提升。

葛艳,李南,朱岩,金淑贤,余秋里[10](2019)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73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73例FO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和D-二聚体)、影像学表现、治疗等综合分析。结果 (1)73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中,男性52例,占总体的71.23%,女性21例,占28.77%,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为56.05±10.21岁。(2)临床表现中,有咳嗽咳痰症状51例,有发热21例,有咯血16例,有胸痛20例,体检发现15例。(3)部位及大小,病变在肺野内、中、外带均有发生,其中,左肺上叶17例,下叶15例,右肺上叶21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17例。病灶范围大于3cm的39例,小于3cm的34例。(4)实验室检查:77例患者中,CEA增高4例,CA199增高1例,NSE增高12例,D-二聚体增高12例。(5)PET-CT,共有11例患者行PET-CT检查,其中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糖代谢增高,提示恶性病变可能;3例未见FDG代谢增高,考虑炎症后改变。(6)治疗,73例患者中,手术40例,未手术33例;未手术的33例患者中,单独抗感染治疗的13例,抗感染病灶无吸收后用激素或同时用激素的18例,未处理的2例。(7)预后,40例手术患者中,1例患者半年后复查手术缝线周围复发;33例未手术患者随访2周至2年,28例病灶完全吸收,2例因咯血及病灶增大行手术治疗,1例合并白血病预后不佳,2例未复查。结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因其特殊的影像学表现误诊率较高,确诊有赖于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影像、实验室检查、病理特征等的综合诊断,一般预后良好。

二、局灶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灶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分析局灶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影像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1.3.2
        1.3.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情况对比
    2.2 两组影像特征对比
    2.3 两组强化特征对比
3 讨论

(2)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2.2 CEUS诊断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结果
    2.3 CECT诊断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结果
    2.4 CEUS与CECT对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效能比较
3 讨论

(4)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与增强CT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良恶性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增强时相和增强模式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病灶的高分辨率CT征象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动脉期和静脉期的CT增加值比较
3 讨 论

(6)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CT征象比较
    2.3 两组病灶增强特点比较
3 讨论

(7)CT联合循环肿瘤细胞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图像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CT形态学特征
    2.3 CT值特征
    2.4 CTCs值比较
    2.5 联合诊断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肺癌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TNM8th
致谢

(8)肺炎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扫描病变位置对比分析
    2.2 CT征象占比情况比较
3 讨论

(9)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意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局灶性机化性肺炎7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 果
讨 论

四、局灶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析局灶机化性肺炎的影像特点及影像诊断价值[J]. 崔向军,刘斌.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01)
  • [2]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 郭西源,朱丽静,土继政,王博娟,张凯,郝磊,王兴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1(11)
  • [3]MSCT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 侯敏捷.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9)
  • [4]超声造影鉴别诊断周围型肺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及与增强CT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D]. 郭西源.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J]. 李红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5)
  • [6]多层螺旋CT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鉴别价值探讨[J]. 杨春林. 中国医学创新, 2021(03)
  • [7]CT联合循环肿瘤细胞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小肺癌的鉴别诊断[D]. 卢勋. 苏州大学, 2020(02)
  • [8]肺炎型肺癌的CT诊断与鉴别价值分析[J]. 谷玉锋,范传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8)
  • [9]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与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意义分析[J]. 方林,曹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S1)
  • [10]局灶性机化性肺炎73例临床分析[J]. 葛艳,李南,朱岩,金淑贤,余秋里. 临床肺科杂志, 2019(10)

标签:;  ;  ;  ;  ;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CT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