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南段左旋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

郯庐断裂南段左旋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

一、郯庐断裂南段左行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论文文献综述)

吴景峰[1](2021)在《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文中指出在郯庐断裂带走滑机制背景下方正断陷经历了走滑伸展、走滑张扭、走滑压扭多期构造作用叠加,地震资料多解性强、成盆演化过程不明确、原型盆地难以识别、成盆演化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不清楚,针对存在问题本次研究以“定性+定量”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定性研究表现在深入分析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成盆机制、建立方正断陷构造解析模式、明确成盆演化期次及成盆演化对油气藏的控制,定量研究表现在对主控断裂活动速率分析明确主控断裂活动特征、原型盆地恢复明确沉积中心分布及迁移规律、走滑隆升时间的确定为成盆期次划分提供依据,定性理论分析,定量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系统的走滑型断陷盆地研究方法,因此,本次研究对方正断陷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走滑成盆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北段走滑机制的系统分析,认为成盆机制具有早期左旋走滑伸展成盆,晚期右旋走滑挤压改造的特点,由于走滑方向、走滑主控断裂的转换以及主断裂走向的变化,在伊通盆地、方正断陷、汤原断陷产生了张扭压扭转换的现象,方正断陷、汤原断陷为东边界断裂控盆,伊通盆地为西边界断裂控盆。以方正断陷最新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通过应力模型、理论模型、格架模型建立了方正断陷三类解析模式:伸展模式、走滑模式、挤压逆冲模式;在新的解析成果基础上,重新厘定了方正断陷构造格局,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认为东部边界发育逆冲推覆带,与伊通盆地西北缘逆掩断裂带有类似特征。通过对三大控盆断裂活动速率的分析,认为三大断裂总体表现为古、始新世(走滑伸展拉分期)整体活动速率较弱,渐新世(走滑压扭改造期)变强,西北缘断裂向北迁移,伊汉通断裂与东南缘断裂向南迁移,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应用裂变径迹测年实验分析技术,方正断陷周缘基底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明显处在几个节点上,第一个节点在34Ma左右,对应方正断陷渐新世右旋走滑开始,第二个节点在23Ma左右,对应新近纪左旋走滑开始,第三个节点处在15-10Ma附近,对应中新世右旋走滑及断陷隆升,在2.5Ma之后,对应第四纪右旋走滑挤压及断陷快速隆升,以此为依据将方正断陷成盆期次分为走滑拉分伸展-走滑张扭反转-走滑强烈拉分-走滑压扭反转四个阶段。通过原型盆地恢复认为新安村组时期沉积中心位于北部兴旺次凹和大林子次凹,达连河组时期沉积中心向南迁移,位于德善屯次凹,宝一段向北迁移,位于德善屯次凹、大林子次凹和兴旺次凹,宝二段沉积中心位于东南缘断裂一侧的德善屯次凹和大林子次凹,总体上表现为由北向南迁移,由靠近东南缘断裂一侧向盆内迁移的过程,早期由东南缘断裂控制,晚期由伊汉通断裂控制。在成盆演化分析基础上,研究认为走滑拉分伸展期控制了新安村组源岩分布;走滑强烈拉分期促进断陷东部新安村组烃源岩成熟;走滑压扭反转期在断陷东部形成一系列构造调节带及逆冲构造带,结合油气条件分析,建立了成藏模式,近源、压性、反向断裂是成藏的关键三要素,本次新解释的东部逆冲带,位于早期沉积中心内,反向断裂发育,圈闭有效性好,认为东部逆冲带为有利勘探区带。

朱成林[2](2020)在《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指出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7年九寨沟MS7.0等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损失,地震危险性分析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通常而言,浅源地震是地壳岩石介质在缓慢区域构造运动持续加载下,应变能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时,发生突然断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结果,活动断裂带是最易产生应变积累和破裂发震的具体场所。作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带,在其北段,曾发生1969年渤海MS7.4和1975年海城MS7.3等一系列强震;在其中南段,曾发生公元前70年安丘MS7和1668年郯城MS8?等强震。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又称为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出露最好、规模最大、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段落,历史上曾发生过25次MS≥5地震。由于地处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区域人口稠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MW9.0巨震(本文简称为“日本3.11地震”),该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由于郯庐断裂带与日本海沟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均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该地震无疑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动力环境和地震潜势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需求更加紧迫。孕育地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壳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累积,提取地壳形变动态定量信息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十分必要。基于GPS大地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大尺度地壳形变信息在区域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前人已通过华北地区GPS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科学问题有待解决:1)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地壳动力环境复杂。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日本3.11地震无疑对该地区的动力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分属华北平原地块和鲁东-黄海地块,引起日本3.11地震的板块间相互作用必定会在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有所体现,并构成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环境。因此,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如何演化及其对区域地震活动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2)日本3.11地震对我国华北地区造成了显着的同震形变,直接影响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状态。日本3.11地震以后,该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发生了莱州ML5.0地震及序列、乳山震群、长岛震群等显着地震事件。因此,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的同震影响及其对区域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地震潜势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3)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影响,需要关注日本3.11地震后最新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定量分析该地区最新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潜势的影响。围绕着上述科学问题,本文以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该区域高密度、高精度GPS观测并结合跨断层水准、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和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资料,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认识:1)基于高密度GPS观测构建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地壳形变场。研究分析了区域地壳形变状态在日本3.11地震前、同震及震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通过窗口滑动的形式给出形变场的演化过程,提高其时间分辨率,据此获得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状态。2)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动力环境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基于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地震活动参数演化过程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块体相对运动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回归关系来描述地震应变能累积-释放过程,从时间上印证了活动地块间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为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依据。3)基于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造成的高空间分辨率同震形变场,结合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及地震b值反映的应力/应变特征并基于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讨论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和地震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震形变场对断裂带产生了南段拉张、北段挤压的不同同震作用,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着的剪应变,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并积累了地震矩,上述区域在日本3.11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与此相关。4)研究分析了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的地壳形变特征、沂沭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日本3.11地震以来胶东半岛隆起区和鲁西断块隆起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矩累积率,与此相应,上述区域同期具有明显的地震矩释放。沂沭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较弱,处于低滑动速率状态。日本3.11地震的同震滑动调节对沂沭断裂带走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震后倾滑拉张对倾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均有利于延缓沂沭断裂带的地震潜势。但是由于日本3.11地震对北段的同震挤压有利于其闭锁,对应变能释放作用较小,闭锁程度仍然较高,加上该段上次强震离逝时间较长,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宋立国[3](2020)在《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文中指出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的山东段,将山东省分成鲁东和鲁西两个地质构造分区。该断裂带是山东省内的重要构造体系,对整个山东省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的物质来源及其沉积构造背景和形成时代,对研究沂沭断裂带的形成、沉积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鉴定、分析测试,对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物源进行研究,取得以下认识:研究区马朗沟组砂岩受风化剥蚀的影响,破碎较严重。镜下观察发现,砂岩中岩屑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石英磨圆度较低,反映了沉积物近源沉积的特点。K2O/Na2O-SiO2图解和构造背景判别图分析表明马朗沟组砂岩的物源区形成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主量元素分析显示,马朗沟组砂岩物源区岩石类型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并且遭受了微弱的风化侵蚀作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成分变异指数(ICV)和Rb/Sr 比值以及Th/U-Th风化程度判别图解分析,共同表明大盛群马朗沟组物源区经历了较弱的风化作用,并且沉积物成分成熟度较低。通过对大盛群马朗沟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发现马朗沟组砂岩锆石的年龄段主要分布在2个时代:中生代(117.7-141.7Ma)和前寒武纪(1852-2499.4Ma),其中中生代的锆石所占比例较高。结合古水流特征推断,117.7-141.7Ma年龄段的锆石来源于鲁西隆起,为主要物源区;1852-2499.4Ma年龄段的锆石来源于汞丹山凸起区的沂水岩群,为次要物源区。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为近源沉积,且有两个物源区,分别为鲁西隆起和汞丹山凸起区的沂水岩群;物源区形成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物源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火山岩,受风化剥蚀作用不强烈。

钱海[4](2020)在《佳-伊断裂带石岭段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佳—伊断裂带,是我国郯庐超岩石圈断裂带北段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条深大断裂带对我国大陆东部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矿产分布及地震活动同样也起着重要的探测、预防作用。佳-伊断裂带石岭段因发育于郯庐断裂带庞大的动力学背景下,研究区内构造演化历经了走滑、拉张、基底隆升及挤压反转等多重构造作用,致使石岭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十分复杂。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针对研究区的构造应力场特征的研究一直很少,且目前成果多基于地球物理手段研究区域地震分布或震源机制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该区断裂性质、构造特征及演化的深入研究。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结合了最新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基础调查,从石岭地区的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入手,以横穿研究区的构造剖面为辅,应用构造应力场分析,对本区的构造系统特征及变形成因机制做整体讨论。通过构造地质、构造解析、板块运动,对区内沉积建造、变形变质、深部构造等方面进行讨论。初步分析了边界断裂特征及运动机制,通过反演来推断该区形成时的环境以及所受到的应力作用,并遵从相似原则,对区域构造特征,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深入研究,从整体上划分出大的构造期次,以期查明该段构造特征的空间分布、展布特征,并试图探寻郯庐断裂北段乃至中国东部在中新生代所经历的构造运动。笔者通过本次研究工作对佳-伊断裂带石岭段脆性和韧性构造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基本查明区内的主要构造特征,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石岭地区构造及主应力方向多为NW-SE向挤压,断裂构造多表现为左旋走滑特征。2.对石岭地区节理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其中NE向节理最为发育,其数量占据了本区节理的一半以上,构造主应力方向多为NW-SE向挤压,断裂构造多表现为左旋走滑特征。3.根据石岭地区各种构造行迹特征之间的相互穿插关系可以推断出它们形成的相对顺序:晚侏罗系晚期碎裂花岗岩—剪切变形—拉张作用—浅色岩脉—韧性变形—暗色岩脉—走滑逆冲断层系。4.通过研究发现本区内即有伸展构造特征,又有挤压和走滑构造特征,区内在中生代末期发生了强烈走滑事件,它与中-南段走滑-挤压事件具有相同的构造属性。

张帅[5](2019)在《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文中提出活动大陆边缘记录了洋-陆汇聚的过程,是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强烈地带,其构造演化、应力状态和变形机制长期以来是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NE-SW走向、长约700km的鸭绿江断裂带,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条具有多期演化历史的大型构造活动带。该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毗邻古太平洋板块,成为研究中国东部大陆边缘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工作地域为鸭绿江断裂带及其西侧的丹东地区,针对区内的变质基底与中生代构造,开展了系统的构造与年代学分析。详细的岩石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丹东地区变质基底内多处残留古元古代变沉积岩,它们可与辽-吉造山带内的辽河群对比。丹东地区在古元古代(1910~1864Ma)也经历过广泛而强烈的区域变质作用,可与辽-吉造山带碰撞造山中的变质作用对比。丹东地区存在着一系列古元古代侵入岩,以1882~1827Ma间岩浆活动产物居多。这一系列事实表明,丹东地区的基底组成与演化均与辽-吉造山带相似,应划归为该造山带的一部分,而非前人认为的狼林地块。对比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整个辽东半岛都应属于辽-吉造山带的延伸,其东南边界至少达NE-SW走向的鸭绿江断裂带。通过构造解析表明,丹东地区经历了一期强烈的NW-SE向缩短变形作用,以发育透入性的面理与一系列NE-SW走向的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为特征,辽河群内还叠加了褶皱。这期逆冲型剪切带皆向SE缓倾。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指示,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500±50℃。对剪切带内变形和不变形侵入岩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期逆冲活动发生于157~146 Ma(晚侏罗世)。区域地质对比显示,该期缩短构造属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燕山运动A幕的产物。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表明,鸭绿江断裂带起源于左行平移运动,其旁侧丹东地区也发育了一系列近平行展布的左行平移断裂。这些断裂沿走向出露有不同层次的变形构造,南西段多表现为韧性变形(如韧性剪切带),北东段多表现为脆性变形(如断层),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则表现为脆-韧性变形。显微构造分析指示,这些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南西段的变形温度为400℃~500℃,北东段的变形温度为300℃~400℃,而脆-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200℃~300℃。通过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侵入岩锆石U-Pb定年以及糜棱岩单矿物40Ar/39Ar定年,可以限定这期左行平移活动时间为146~136Ma(白垩纪初),指示大型的鸭绿江断裂带以左行平移活动起源于这一时间,与区域上燕山运动B幕挤压事件相吻合。研究区在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132~100Ma)处于强烈的伸展作用,新生了一系列NNE~NE走向的正断层,早期不同方位的断层发生复活。鸭绿江断裂带此时转变为正断层活动,控制了一系列早白垩世伸展盆地的发育。这期伸展作用还伴随有广泛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岩体与岩脉的侵位及伸展盆地内的火山喷发。该期伸展活动发生在华北克拉通峰期破坏的背景下。鸭绿江断裂带在晚白垩世初(100~97Ma)再次发生左行平移运动,下白垩统内新生一系列左行平移断层和牵引褶皱,并终止了早白垩世盆地的发育。在晚白垔世期间(97~70Ma),该断裂带局部表现为右行张扭性活动,控制了晚白垩世古楼子盆地的发育。在白垩纪末,该断裂带又转变为逆右行平移活动,导致晚白垩世盆地反转与消亡。本次工作中,对白垩纪各期断层进行了系统的擦痕测量,进而反演各期活动的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早白垩世初和晚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运动皆形成于N-S向的挤压背景;早白垩世期间的伸展活动发生于WNW-ESE~NW-SE向拉张背景;晚白垩世期间的右行张扭性活动是N-S向拉张的结果;白垩纪末的逆右行平移活动是由于E-W向挤压所致。由此可见,研究区侏罗-白垩纪期间的区域应力状态表现为挤压-挤压-伸展-挤压-伸展-挤压的周期性变化。区域地质对比表明,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期间的构造演化和应力状态的转变,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大地构造演化的缩影,也是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及其演变的响应。在这一过程中,活动大陆边缘表现为长期的伸展状态与短暂的挤压状态交替演变。在俯冲板块驱动模式中,长期的低速俯冲过程(对应上覆板块伸展)与相对短暂的高速俯冲过程(对应上覆板块的挤压)交替发生,可以用于解释应力状态的周期性变化。

陈梦莹[6](2019)在《基于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测数据对郯庐断裂带沂沭段活动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邻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断裂规模最大、活动性最强的活动断裂,其中郯城-新沂段纵贯山东、江苏两省。1922年在断裂带上发生8.0级地震,造成山东、安徽两省巨大损失,这次地震震中位于郯城东面的马陵山,地表断错露头较为清晰,是利用无人机装置与航空摄影分析技术开展郯庐断裂带构造地貌研究的的理想试验场地。本次研究在收集、整理以往郯庐断裂带研究文献资料基础上,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进行正射影像分析、DSM影像分析,并结合野外实地断层剖面调查和光释光地质年龄测试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与断裂活动性研究,确定郯城-新沂段断层位移量、最新活动时代、空间展布等基本特性。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测数据可用于断裂带活动性研究,利用3D数字地形技术重建活动断裂带构造地貌模型,数字地表模型(DSM)真实地还原地物场景,数字高程模型(DEM)研究了断层陡坎位移的分布特征。该方法与传统的人工地形测绘方法相比,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较低的成本及较高的效率,易于推广,是今后地质上野外调研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但是无人机航拍摄影技术也存在局限性,无人机航空测量必须有清晰的地貌纹理,适宜在干旱、半干旱、植被稀疏和水体较少的北方使用。(2)对郯庐断裂带山东段进行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获得高质量的高分辨率地形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获取了断裂的几何展布特征,分析冲沟被错切的关系,判断其基本活动特性表现为逆冲右旋走滑运动;利用高精度影像技术,综合分析断裂带构造地形地貌特征,识别构造位置。根据地形起伏特征以及地层特征,获取精准的剖面图,通过多组剖面进行对比,区分因水流和地形起伏造成的冲沟与断裂带断错所造成的冲沟,结合地表岩脉等标志物的错断分析、估算研究区内因断裂断错所造成的最大位移量约60米左右。(3)通过对研究区内高精度地形数据的分析,统计分析了断裂上多个陡坎的断错高度信息,结合资料记载,得出该断裂的抬升量为7000±200mm。(4)通过古地震探槽剖面分析及其年代样品测试,采用断层剖面取样光释光测年的方法,揭示了断裂何庄段最晚一次古地震的离逝时间,即最新一次活动时代距今约6000a,估算水平平均位移速率约为10mm/a,垂直平均位移速率约为1.67mm/a,表明断裂以水平位移为主。并结合以往研究资料,历史上发生过8.5级地震,综合断定郯城-新沂段活动断层是第四纪晚期的强烈活动的断层。因此,推断未来该段断裂大震复发的概率很高,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刘程[7](2019)在《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文中研究指明敦化-密山断裂带(敦密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在东北地区(北段)的两条分支之一,呈NE–SW走向,长约1000 km,宽达10 km左右。这一重要的大型断裂带是认识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然而,由于该断裂带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构造活动,关于其起源及演化历史一直认识不清,长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详细的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表明,敦密断裂带的第一期构造(起源期,D1)表现为一系列NE–SW走向的韧性剪切带。这些剪切带具有陡倾的糜棱面理和缓倾的矿物拉伸线理,露头和显微构造均指示为左行走滑剪切带,是区域南北向挤压的产物。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指示,这些起源期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450℃~500℃。一系列剪切带内变形与未变形岩体与岩脉的锆石U–Pb年龄结果,再结合区域地质,可以限定这期左行走滑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初。因而,敦密断裂带起源于早白垩世初,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三叠纪或侏罗纪。正是早白垩世初的左行平移活动才使得郯庐断裂带向北扩展进入到东北地区。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敦密断裂带转变为强烈的伸展活动(D2),一方面发育了一系列NE–SW走向的脆性正断层,另一方面控制了多个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发育。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指示,这期伸展活动的区域应力状态为NW–SE向拉张。继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之后,敦密断裂带又经历了一期左行平移活动(D3)。这期左行平移断层不但切割早期走滑韧性剪切带,还切入早白垩世盆地内部。部分平移断层是利用D2期正断层而发育。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指示,这期左行平移活动发生在区域南北向挤压的应力状态下。一系列盆地火山岩与错断岩脉的锆石U–Pb定年,限定了这期左行平移活动发生在102~96 Ma之间,更可能是晚白垩世初。敦密断裂带在晚白垩世期间(D4)和古近纪期间(D5),又转变为伸展活动,并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育。这两期伸展活动中,敦密断裂带本身呈现为右行正断活动,成为盆地的边界断层。而各期盆地内部,却主要发育近东西向正断层,呈现为张扭性地堑或半地堑特征。断层滑动矢量反演表明,这两期伸展活动中的区域应力状态皆为近南北向拉张。这些盆地内上白垩统与古近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反映晚白垩世末发生过盆地反转与沉积间断。依据一系列锆石U–Pb年龄、εHf(t)值以及Hf的二阶模式年龄分析,可以确定辽源增生带在敦密断裂带以东仍然存在。通过详细确定辽源增生带与华北克拉通的边界位置,本次工作可靠地限定了敦密断裂带的累计左行位移量为170 km。再结合前人确定的依兰-伊通断裂带35 km的左行位移量,郯庐断裂带北段共左行错移华北克拉通北界达205 km。区域对比表明,敦密断裂带白垩-古近纪的5期活动,是区域动力学作用的结果。这期间周期性的挤压与伸展活动,指示了活动大陆边缘弧后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特征。它们的动力源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正是大洋板块俯冲方式的交替变化,才导致了活动大陆边缘挤压与伸展活动的交替,相应出现了敦密断裂带的多期演化。

肖世椰[8](2019)在《辽东五龙金矿区构造演化及金矿期岩脉就位机制》文中指出五龙金矿位于辽宁省丹东市西侧,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该金矿是辽东矿集区的典型代表,属于石英脉型金矿。矿区内发育一系列北北东、近南北与北西向岩脉,岩性上包括闪长岩脉、花岗岩脉、辉绿岩脉、煌斑岩脉等,与区内金成矿具有成因联系。但是,对于这些岩脉的就位机制,前人没有明确的观点。本次工作对五龙金矿区成矿期前后构造特征与演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区内岩脉与岩体形成时代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对各类岩脉的切割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察,进而总结了它们的发育规律,并分析了它们金成矿的关系。这一系列成果,为正确认知五龙金矿构造控矿机制与成矿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发现,区内中侏罗世五龙岩体呈现透入性的韧性变形,露头上广泛可见片麻状构造,局部发育韧性剪切带。这些剪切带走向NE-SW,以低角度倾向南东。其中的矿物拉伸线理向北东东至南东东之间缓倾。露头和显微构造皆指示剪切带上盘向北西西逆冲。显微构造指示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约为400500°C,局部可能大于500°C。依据剪切带内变形岩体与岩脉的锆石U-Pb定年,推测韧性变形时间大致为161 Ma。再依据与华北克拉通北部中生代的缩短变形事件对比,推断五龙岩体这期韧性变形相当于晚侏罗世初的燕山运动A幕。这期区域挤压事件应当是太平洋区伊泽纳崎板块向东亚大陆下低角度俯冲的结果。五龙金矿区一带,发育了一系列北东走向的脆性断层。本次构造研究表明,这些脆性断层起源于左行平移活动。研究区在早白垩世初经历了近南北向挤压,从而形成了这一系列北东走向的左行平移断层,并派生共轭剪破裂。依据这些断层所切割与中止的岩体锆石U-Pb年龄,可以限定了这期走滑活动时间约为145132 Ma,即早白垩世初。通过区域对比可以推断,五龙金矿区这期近南北向挤压事件与燕山运动B幕相吻合。这些平移断裂在早白垩世初的出现应是伊泽纳崎板块向北北西向低角度高速斜向俯冲于东亚大陆之下,从而造成区域上近南北向的挤压构造背景。在随后的早白垩世期间(约132113 Ma),研究区遭受了西北西—东南东向拉张,形成了北东至北北东走向正断层,并且使得前期构造复活。在此早白垩世伸展期,五龙金矿区南部侵位了三股流岩体(132120 Ma),北部侵位了五龙背岩体(127126 Ma),而矿区内侵位了一系列闪长岩脉、花岗岩脉、花岗伟晶岩脉、煌斑岩脉、辉绿岩脉等。其中闪长岩脉与花岗岩脉与含金石英脉紧密伴生。本次对这些岩脉的锆石U-Pb定年,指示区内闪长岩脉与花岗岩脉的侵位时间为127113 Ma。这期间发育的早白垩世岩脉属于伸展活动中同构造侵位的岩脉。这些岩脉一方面沿着新生的北东至北北东向张裂面就位,另一方面沿着复活的早期构造就位,从而导致了区内多方位岩脉的共生现象。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与这些同期岩脉具有类似的形成机制,两者常呈伴生关系,推断区内金成矿发生在127113 Ma期间,属于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形成的金矿。但是,五龙金矿具体而可靠的成矿时间还需要矿石矿物直接定年的证据。

梁光河[9](2018)在《郯庐断裂带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的一个巨型断裂,目前关于郯庐断裂的几个关键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一是郯庐断裂的长度;二是郯庐断裂的走滑距离和走滑深度;三是郯庐断裂的形成与活动时间;四是郯庐断裂与胶东金矿的关系。基于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结合近期郯庐断裂带区域高精度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和地质测年资料,通过大地构造演化史恢复说明,郯庐断裂的雏形出现在中生代的中央造山带东段,走滑开始于新生代初期,大规模平移走滑发生在45~24 Ma,并持续活动至今。郯庐断裂总体左行走滑量约为760 km,总长度约为3 000 km。对于胶东金矿,郯庐断裂主要是一个改造断裂。郯庐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与中新生代欧亚板块东缘的构造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动力演化及成矿过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罗文强,张尚坤,于学峰,田京祥,杨斌,张岩,陈军,马祥县,唐璐璐,孙秀珠[10](2018)在《沂沭断裂带研究进展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了解沂沭断裂带的研究进展,整理分析了大量前人研究资料,对其深部结构特征、构造形成演化、成盆成矿作用等方面做了阐述。认为进一步研究应综合利用多地球物理场深部探测技术,获取高精度深部结构信息,研究沂沭断裂带岩石圈流变结构、构造断裂体系分布,实现沂沭断裂带地质结构"透明化"。加强沂沭断裂带及周边韧性剪切带的时代、断裂带的同位素地质,以及沿断裂带中生代变动与古老基底变动的关系研究。开展对沂沭断裂带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时空演化、成岩构造动力学背景以及与金及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之间的耦合关系的研究,并对比沂沭断裂带内及两侧金及多金属矿成矿作用异同。断裂带各段盆地及控油机理的差异、断裂带与两侧金刚石矿带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郯庐断裂南段左行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郯庐断裂南段左行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论文提纲范文)

(1)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1 走滑构造及走滑盆地国内外研究现状
        0.2.2 郯庐断裂带国内外研究现状
        0.2.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构造特征
        1.1.1 郯庐断裂北段活动期次及动力学背景
        1.1.2 郯庐断裂北段盆地群发育特征
    1.2 地层特征
        1.2.1 地层发育情况
        1.2.2 主要目的层地震反射特征
        1.2.3 地层对比与统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方正断陷构造解析及断裂特征
    2.1 解析模式建立
        2.1.1 西部伸展构造及解析模式
        2.1.2 中部走滑构造及解析模式
        2.1.3 东部挤压逆冲构造及模式
    2.2 构造单元划分
    2.3 断层类型及形成期次
        2.3.1 断裂级别划分及断裂系统
        2.3.2 断层剖面特征及构造样式
        2.3.3 断裂平面特征及形成期次
        2.3.4 主控断裂特征及活动速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方正断陷成盆期次及演化
    3.1 裂变径迹反映的隆升及走滑证据
        3.1.1 裂变径迹反映构造隆升的原理
        3.1.2 样品测试与年龄特征
        3.1.3 构造热历史反映的隆升及走滑过程
    3.2 走滑成盆期次及演化
        3.2.1 走滑拉分伸展期
        3.2.2 走滑张扭反转期
        3.2.3 走滑强烈拉分期
        3.2.4 走滑压扭反转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方正断陷原型盆地及沉积充填特征
    4.1 剥蚀厚度恢复
        4.1.1 恢复剥蚀厚度的方法
        4.1.2 方正断陷剥蚀厚度计算
        4.1.3 方正断陷剥蚀厚度恢复
    4.2 原型盆地特征
        4.2.1 原始厚度恢复
        4.2.2 原型盆地特征及沉积中心迁移规律
    4.3 沉积充填及沉积相
    4.4 构造-沉积的耦合关系
        4.4.1 走滑拉分伸展期沉积特征
        4.4.2 走滑张扭反转期沉积特征
        4.4.3 走滑强烈拉分期沉积特征
        4.4.4 走滑压扭反转期沉积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盆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5.1 走滑拉分伸展期是源岩发育期
    5.2 走滑强烈拉分伸展期是源岩成熟期
    5.3 走滑压扭反转期是有利圈闭形成期
    5.4 油气运聚及有利区预测
        5.4.1 油气运移条件
        5.4.2 生、储、盖配套条件
        5.4.3 油气成藏模式及油气分布规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研究现状
        1.1.1 郯庐断裂带概况
        1.1.2 沂沭断裂带研究现状
    1.2 基于地壳形变的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
        1.2.1 GPS地壳形变的应用现状
        1.2.2 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1.2.3 沂沭断裂带形变特征研究现状
    1.3 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影响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1.4.1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2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3 论文技术路线
        1.4.4 论文框架
第2章 区域构造分布及地震活动特征
    2.1 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带
        2.1.1 沂沭断裂带
        2.1.2 其它主要断裂带
    2.2 区域构造单元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主要构造单元
    2.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2.3.1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2.3.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第3章 区域地壳形变观测与数据处理
    3.1 GPS观测及数据处理策略
        3.1.1 GPS观测概况
        3.1.2 GPS数据处理策略
        3.1.3 GPS非构造因素剔除策略
    3.2 跨断层水准观测及数据分析
        3.2.1 跨断层水准观测概况
        3.2.2 跨断层水准垂直形变资料处理
第4章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差异运动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4.1 活动地块划分与块体模型
        4.1.1 活动地块假说概述
        4.1.2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
        4.1.3 块体模型及其误差估计
    4.2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的时序过程
    4.3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4.4 讨论: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4.4.1 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可能影响
        4.4.2 区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分析
        4.4.3 区域地震能量释放与块体相对运动的关系
第5章 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地壳形变和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5.1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
        5.1.1 华北地区的同震形变特征
        5.1.2 华北地区地震以来的应变特征
        5.1.3 燕渤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位移时序分析
        5.1.4 环渤海区域应变时序分析
    5.2 研究区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5.2.1 地震之前及同震形变场
        5.2.2 定点应变和水位观测反映的区域同震应变
        5.2.3 地震b值变化反映的应力状态
        5.2.4 震前和同震地震矩累积状态及其叠加分析
    5.3 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地壳形变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5.3.1 基于GPS的区域水平形变特征
        5.3.2 基于GPS的区域垂直形变特征
        5.3.3 地震以来的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
        5.3.4 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演化过程
    5.4 沂沭断裂带运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5.4.1 基于GPS的沂沭断裂带水平形变特征
        5.4.2 基于跨断层水准的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特征
        5.4.3 沂沭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3)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5 工作量统计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
    2.2 区域地层
    2.3 岩石学特征
3 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测试方法
    3.2 主量元素特征
    3.3 微量元素特征
    3.4 稀土元素特征
4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4.1 锆石分析测试方法
    4.2 分析测试结果
5 讨论
    5.1 物源区风化作用
    5.2 物源区岩石类型
    5.3 构造背景分析
    5.4 物源分析
    5.5 地质意义
    5.6 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佳-伊断裂带石岭段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0.3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0.4.3 主要工作量
    0.5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大地构造背景
    1.2 构造—沉积演化史
        1.2.1 初始活动期
        1.2.2 主活动期
        1.2.3 稳定活动期
        1.2.4 萎缩消亡期
    1.3 区域地层
    1.4 区域岩浆岩特征
        1.4.1 侵入岩
        1.4.2 火山岩
第二章 石岭地区构造特征
    2.1 石岭地区构造分布特点
        2.1.1 断裂构造特征及分布
        2.1.2 节理构造特征及分布
        2.1.3 褶皱构造特征及分布
    2.2 挤压性构造特征
        2.2.1 逆冲推覆构造
        2.2.1.1 构造特征
        2.2.1.2 形成时代
        2.2.2 碎裂花岗岩
        2.2.2.1 构造特征
        2.2.2.2 形成时代
    2.3 走滑性构造特征
        2.3.1 韧性剪切带
        2.3.1.1 构造特征
        2.3.1.2 形成时代
    2.4 伸展性构造特征
        2.4.1 负花状断层
        2.4.1.1 构造特征
        2.4.1.2 形成时代
        2.4.1.3 佳-伊断裂带形成时代
    2.5 其它岩性构造特征
第三章 石岭地区构造应力分析
    3.1 以脆性变形为主的构造特征
        3.1.1 节理构造应力分析
        3.1.1.1 分析原理
        3.1.1.2 节理分期与配套
        3.1.1.3 共轭节理测量结果
        3.1.1.4 节理的应力分析
        3.1.2 断裂构造应力分析
        3.1.2.1 分析原理
        3.1.2.2 构造应力分期与配套原则
        3.1.2.3 构造应力分期结果
    3.2 以韧性变形为主的构造特征
        3.2.1 褶皱构造应力分析
        3.2.1.1 分析原理
        3.2.1.2 应力分析
第四章 变形成因机制讨论
    4.1 石岭地区构造发育史
    4.2 石岭段动力学背景分析
第五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燕山运动
        1.1.2 白垩纪构造演化
        1.1.3 鸭绿江断裂带起源与演化历史
        1.1.4 丹东地区侏罗-白垩纪构造演化史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
        1.2.1 构造几何学研究
        1.2.2 构造运动学和变形温度分析
        1.2.3 构造活动期次划分和年代学研究
        1.2.4 应力场恢复和动力学背景分析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华北克拉通
        2.1.2 辽-吉造山带
        2.1.3 郯庐断裂带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构造地质概况
        2.2.2 沉积地层
        2.2.3 岩浆岩
第三章 丹东地区基底大地构造属性
    3.1 引言
    3.2 定年样品描述
    3.3 锆石U-Pb分析测试方法
    3.4 锆石U-Pb分析结果
        3.4.1 变沉积岩
        3.4.2 变形-变质侵入岩
    3.5 变沉积岩的沉积时代与地层对比
    3.6 变质事件
    3.7 岩浆事件
    3.8 辽-吉造山带东南边界位置
        3.8.1 丹东地区
        3.8.2 大连-庄河地区
        3.8.3 长海地区
        3.8.4 与龙岗、狼林地块对比
第四章 晚侏罗世缩短变形与年代学分析
    4.1 宏观构造特征
        4.1.1 五龙岩体
        4.1.2 辽河群
    4.2 显微构造特征
        4.2.1 显微镜下观察
        4.2.2 石英c轴组构
    4.3 锆石U-Pb定年
    4.4 逆冲活动时限
第五章 白垩纪初左行平移运动与年代学分析
    5.1 宏观构造特征
        5.1.1 鸭绿江断裂带
        5.1.2 丹东地区
        5.1.3 小结
    5.2 显微构造特征
        5.2.1 显微镜下观察
        5.2.2 石英c轴组构
    5.3 脆性断层应力场反演
        5.3.1 鸭绿江断裂带
        5.3.2 丹东地区左行平移断裂
    5.4 走滑变形类型的空间变化—以鸭绿江断裂带为例
    5.5 同位素定年
        5.5.1 锆石U-Pb定年
        5.5.2 ~(40)Ar/~(39)Ar定年
    5.6 左行平移运动时间
        5.6.1 鸭绿江断裂带
        5.6.2 丹东地区
    5.7 小结
第六章 早白垩世期间伸展变形与年代学分析
    6.1 鸭绿江断裂带上早白垩世盆地
        6.1.1 盆地地层
        6.1.2 锆石U-Pb定年
    6.2 鸭绿江断裂带伸展活动
        6.2.1 伸展构造特征
        6.2.2 构造应力场
    6.3 丹东地区伸展活动
        6.3.1 正断层特征
        6.3.2 同构造岩脉特征
        6.3.3 构造应力场
    6.4 伸展活动时间
第七章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活动历史
    7.1 鸭绿江断裂带早白垩世成盆之后的反转活动(D_3期)
    7.2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伸展活动(D_4期)
        7.2.1 晚白垩世盆地沉积
        7.2.2 锆石U-Pb定年
        7.2.3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成盆期构造特征
    7.3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成盆后反转活动(D_5期)
    7.4 应力场反演
        7.4.1 D_3期应力场
        7.4.2 D_4期应力场
        7.4.3 D_5期应力场
    7.5 鸭绿江断裂带晚白垩世各期活动时间
第八章 演化历史与动力学背景
    8.1 演化历史
    8.2 区域对比与大地构造意义
    8.3 动力学背景分析
        8.3.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背景
        8.3.2 大陆边缘周期性应力状态变化的动力学机制
    8.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丹东地区基底岩石定年样品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附表2 丹东地区变沉积岩和变形-变质侵入岩样品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结果(x10~(-6))
    附表3 丹东地区你中兴韧性剪切带内侵入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附表4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起源期左行平移断层滑动矢量数据应力场反演结果
    附表5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内侵入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附表6 丹东地区左行走滑剪切带糜棱岩内单矿物~(40)Ar/~(39)Ar定年数据
    附表7鸭绿江断裂带上白垩纪盆地内火山岩和砂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附表8 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断裂伸展期正断层滑动矢量数据应力场反演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基于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测数据对郯庐断裂带沂沭段活动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郯庐断裂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2 无人机测绘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地形地貌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地质背景
    2.4 地震活动特性
        2.4.1 郯城8.5级地震
第三章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方法
    3.1 摄影测绘方法简介
    3.2 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的原理
    3.3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硬件组成
    3.4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一般流程
        3.4.1 野外数据采集
    3.5 数据处理流程
第四章 无人机航空测绘及结果分析
    4.1 郯庐断裂带郯城-新沂段几何特征
    4.2 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数据对断层的识别
        4.2.1 无人机影像对麦坡断层的识别
        4.2.2 无人机影像对付家庄断层的识别
        4.2.3 无人机影像对古路关村断层的识别
        4.2.4 无人机影像对何庄断层的识别
    4.3 无人机航空摄影数据对其他断错微地貌的识别
        4.3.1 无人机影像对地形起伏、冲沟的识别
        4.3.2 断层陡坎测量、统计与分析
第五章 郯庐断裂带郯城-新沂段活动性分析
    5.1 郯庐断裂带郯城-新沂段分段特征
        5.1.1 麦坡段断面特征
        5.1.2 何庄段断面特征
    5.2 郯庐断裂带郯城-新沂段运动学特征
        5.2.1 麦坡运动特征
        5.2.2 何庄断层运动特征
    5.3 郯庐断裂带郯城—新沂段最新活动时代
        5.3.1 麦坡最新活动时代
        5.3.2 何庄最新活动时代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无人机飞行质量报告-传感器校正报告
    附录 2 飞行质量报告-飞行概述
    附录 3 个人简介

(7)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敦化-密山断裂带起源与演化历史
        1.1.2 敦化-密山断裂带左行平移距离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方法
        1.2.1 断裂构造研究
        1.2.2 断裂活动年代学研究
        1.2.3 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背景分析
        1.2.4 断裂带水平位移量的确定
    1.3 课题来源与意义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中亚造山带
        2.1.2 华北克拉通
        2.1.3 郯庐断裂带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敦化-密山断裂带地质概况
        2.2.2 沿线变质基底及沉积地层
        2.2.3 沿线岩浆岩
第三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早白垩世初起源期左行走滑活动
    3.1 走滑韧性剪切带露头构造特征
        3.1.1 抚顺段
        3.1.2 清原段
        3.1.3 鸡西段
        3.1.4 密山段
        3.1.5 虎林段
    3.2 韧性剪切带显微构造
        3.2.1 显微镜下观察
        3.2.2 石英C轴组构
    3.3 锆石U–Pb定年
        3.3.1 测试方法
        3.3.2 变形岩体和岩脉年龄
        3.3.3 不变形岩脉年龄
        3.3.4 火山岩年龄
    3.4 韧性剪切活动的时间
第四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早白垩世期间伸展活动
    4.1 早白垩世盆地沉积
    4.2 正断层特征
    4.3 断层应力场反演
    4.4 伸展活动时间
第五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白垩世初左行平移活动
    5.1 平移断层特征
        5.1.1 抚顺段
        5.1.2 清原段
        5.1.3 鸡西段
        5.1.4 密山段
        5.1.5 虎林段
    5.2 盆地内同期挤压变形
        5.2.1 鸡西盆地
        5.2.2 勃利盆地
    5.3 平移断层应力场反演
    5.4 问题讨论
        5.4.1 两期左行平移活动的厘定
        5.4.2 左行平移断层活动时间
第六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活动
    6.1 晚白垩世-古近纪盆地沉积
        6.1.1 晚白垩世盆地沉积
        6.1.2 古近纪盆地沉积
    6.2 断层特征
    6.3 断层应力场反演
        6.3.1 古近系内断层反演结果
        6.3.2 上白垩统内断层反演结果
        6.3.3 晚白垩世之前岩层内断层反演结果
    6.4 伸展活动的时间与阶段
第七章 敦化-密山断裂带左行平移距离的限定
    7.1 采样区地质概况与样品描述
    7.2 分析方法
        7.2.1 锆石U–Pb定年
        7.2.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7.3 测试结果
        7.3.1 锆石定年结果
        7.3.2 锆石Hf同位素结果
    7.4 问题讨论
        7.4.1 敦密断裂带东侧辽源增生带的位置
        7.4.2 敦密断裂带的左行位移量
第八章 断裂带演化史与动力学背景
    8.1 断裂带演化历史
    8.2 区域对比与大地构造意义
    8.3 动力学背景
    8.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敦化-密山断裂带岩浆岩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附表2 敦化-密山断裂带D_2期正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附表3 敦化-密山断裂带D_3期脆性左行平移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附表4 敦化-密山断裂带晚D_4期及D_5期正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应力场数据.
    附表5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辽源增生带附近前人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数据
    附表6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赤峰-开原带两侧样品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附表7 敦化-密山断裂带东侧赤峰-开原带两侧样品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辽东五龙金矿区构造演化及金矿期岩脉就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现状
    1.2 燕山运动研究现状
    1.3 五龙金矿与岩浆活动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以及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变质基底
    2.3 岩浆岩
    2.4 中生代盆地
    2.5 断裂构造
第三章 韧性变形构造特征
    3.1 韧性构造特征
    3.2 显微构造特征
        3.2.1 显微构造与运动学特征
        3.2.2 变形温度估计
第四章 脆性断层构造特征及应力场反演
    4.1 走滑断层构造特征
        4.1.1 鸡心沟断裂
        4.1.2 黑沟断裂
        4.1.3 郑家堡断裂
        4.1.4 杨家断裂
        4.1.5 红石断裂
        4.1.6 韩家堡子断裂
        4.1.7 小结
    4.2 正断层构造特征
        4.2.1 复活正断层
        4.2.2 新生正断层
    4.3 应力场反演
        4.3.1 左行走滑期应力场反演
        4.3.2 正断层活动期应力场反演
第五章 锆石U-Pb定年
    5.1 定年样品描述
        5.1.1 五龙岩体样品
        5.1.2 三股流岩体样品
        5.1.3 闪长岩脉样品
        5.1.4 花岗岩脉样品
        5.1.5 伟晶岩脉样品
    5.2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5.3 测试结果
        5.3.1 五龙岩体
        5.3.2 三股流岩体
        5.3.3 闪长岩脉
        5.3.4 花岗岩脉
        5.3.5 花岗伟晶岩脉
第六章 构造演化与岩脉侵位机制
    6.1 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背景分析
        6.1.1 韧性逆冲活动与动力学背景
        6.1.2 左行平移活动与动力学背景
        6.1.3 正断层活动与动力学背景
    6.2 岩脉侵位机制
        6.2.1 岩脉特征
        6.2.2 岩脉就位机制分析
    6.3 金成矿时代分析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郯庐断裂带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郯庐断裂的活动时间 2
    郯庐断裂的走滑量 3
    郯庐断裂的长度 4
    郯庐断裂的走滑深度 5
    郯庐断裂与胶东金矿 6
    郯庐断裂成因机制探讨 6
    结论

(10)沂沭断裂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沂沭断裂带地质概况
2 沂沭断裂带研究成果综述
    2.1 深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特征
        2.1.1 航磁异常特征
        2.1.2 重力场特征
        2.1.3 深部地壳结构特征
    2.2 沂沭断裂带形成时代和演化历史
        2.2.1 沂沭断裂带形成时代
        2.2.2 沂沭断裂带演化历史
        2.2.3 沂沭断裂带形成模式
    2.3 沂沭断裂带的成盆成矿作用
        2.3.1 成矿作用
        2.3.2 成盆作用
3 讨论

四、郯庐断裂南段左行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方正断陷成盆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D]. 吴景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
  • [2]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D]. 朱成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3]沂沭断裂带中段白垩系大盛群马朗沟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D]. 宋立国.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4]佳-伊断裂带石岭段构造特征研究[D]. 钱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鸭绿江断裂带及旁侧地区中生代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D]. 张帅.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6]基于高分辨率无人机航测数据对郯庐断裂带沂沭段活动性的研究[D]. 陈梦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敦化-密山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D]. 刘程.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8]辽东五龙金矿区构造演化及金矿期岩脉就位机制[D]. 肖世椰.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郯庐断裂带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 梁光河. 黄金科学技术, 2018
  • [10]沂沭断裂带研究进展综述[J]. 罗文强,张尚坤,于学峰,田京祥,杨斌,张岩,陈军,马祥县,唐璐璐,孙秀珠.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5)

标签:;  ;  ;  ;  ;  

郯庐断裂南段左旋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