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坳陷下第三系沙三、四段分界线标定

东濮坳陷下第三系沙三、四段分界线标定

一、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与沙四段的界线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琪[1](2020)在《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濮凹陷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业已进入中后期,其勘探难度日趋增大。多年的勘探开发研究业已展示其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断层数量众多且交错分布,储层砂体非均质性强,造成各层段油气分布特征各异,这极大增加了后续油气勘探工用的难度。针对研究区的这种情况,我们拟选择东濮凹陷的文留地区和濮卫地区为主要研究靶区,充分吸收前人有关石油地质的研究成果,系统剖析靶区各层段原油分子组成、特别是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以期揭示原油不同成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成熟度变化规律。进而深入探讨研究区油气富聚规律,为油气的深入勘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研究区油样的保存条件较好,无明显微生物次生蚀变作用。油源沉积环境具有还原性较强的特征,为水体分层、高盐度的咸湖相沉积。总体来看最高演化成熟度尚未达到生油主峰阶段。(2)基于原油类型及成熟度分布来看,濮卫-文留地区致少汇聚了两期次原油:Ⅰ类为早期原油,成熟度相对较低,分布在文留及户部寨地区;Ⅱ类为晚期原油,成熟度相对较高,分布在濮城和卫城地区。晚期成熟度较高原油有向南运移的特征,且与早期原油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而文留东部地区缺乏晚期较高成熟度原油的汇入。其中卫城地区卫79-7井的原油成熟度最高,附近应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可以作为未来的一个的勘探方向。(3)濮卫、文留地区储层横向连通性较好,钻井沿线应该均有油气分布。文留地区储层纵向连通性较好,盖层位于沙二下亚段之上;濮卫地区存在两个区域性盖层,分别在沙二下亚段之上、沙二下与沙三下亚段之间,阻挡了沙二下与沙三下亚段之间的油气运移,盖层下方的油气最为富集,是很好的勘探方向。(4)通过对文留地区文101井区附近的文古2井进行地化特征的研究,明确文古2井的油源与研究区原油的油源都不相同,未对附近文101井区的油气产生影响,说明文古2井的油气充注量不足或是与文101井区间存在构造遮挡不宜作为一个很好的油气勘探方向。

李龙迪[2](2019)在《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北部的濮卫、文留和南部的桥口、徐集、马厂、三春集等地区,均有工业油气产出。虽然经历了多年勘探,但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砂体分布规律也尚不清楚,这也困扰着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本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解释、测录井及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建立了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古地貌、古物源、古环境特征,研究了沙河街组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央低凸起带地区,分析了物源方向、砂体类型、砂体控制因素及砂体成因机制,明确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古地貌特征主要受断层活动影响,现今位于构造高部位的中央低凸起带在沉积时期常位于沉积低部位,中央低凸起带物源主要来自盆地长轴方向,即盆地南部和北部,中央低凸起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形成砂泥岩薄互层为特征的细粒沉积,并在北部地区发育岩盐。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滩坝砂体和重力流成因砂体,多种成因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中央低凸起带处砂体的形成主要受频繁湖平面变化、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匹配关系、断层活动、古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枯水期,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的长轴物源在中央低凸起带上形成向盆地中心推进较远距离的三角洲沉积;洪水期,湖平面扩张,前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被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体。同时,因断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普遍发育重力流成因砂体。这种“长轴物源”特征,是断层活动导致的中央低凸起带和其两侧洼陷带的可容空间大小的差异,以及长轴物源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枯水期、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指出中央低凸起带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滩坝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而中央低凸起带两侧临近洼陷带的断层下降盘,为重力流成因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可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目标。

李勇[3](2019)在《东濮凹陷盐湖相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及其控烃作用》文中提出东濮凹陷是一个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长期以来,人们对烃源岩的评价采用大平均的方法进行,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及控油气作用研究薄弱,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探讨了区内盐湖相烃源岩的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及其控烃作用。东濮凹陷烃源岩非均质性显着:颜色、岩性多变,优质烃源岩主要为页岩-油页岩及部分深灰色泥岩;烃源岩与围岩组合型式多样,主要包括砂泥岩互层型、膏泥岩薄互层型和厚层膏盐岩与厚层块状泥岩互层3种。烃源岩质量与膏盐岩密切相关,含盐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优于无盐区,膏泥岩层系好于砂泥岩层系。膏盐岩上下烃源岩热演化存在差异,膏盐岩一方面能够促进盐上烃源岩的热演化,另一方面能够抑制盐下烃源岩的热演化;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受控于多种因素,差异性构造运动与演化控制了暗色泥页岩的空间展布,气候引起的高频湖平面变化控制了烃源岩的岩性及其组合模式,古生产力和古氧相控制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具有很强的控油气作用:东濮油气主要分布在两个最大的生烃洼陷前梨园洼陷和海通集洼陷之间,西南洼尽管暗色泥岩厚度大,但烃源岩质量差,先天不足。在烃源岩生排烃能力相近及储层物性接近条件下,相对于中厚层、厚层储层,特薄层、薄层储层更易于被油气充满,油气富集程度更高。北部原油具有低Pr/Ph,高伽马蜡烷指数、高升藿烷指数的典型盐湖相原油特征,与南部淡水原油存在显着差异,文留地区浅层原油具有低重排甾烷、低甾烷异构化、低4-甲基甾烷的三低特征,深层原油则为高重排甾烷、高甾烷异构化、高4-甲基甾烷,原油性质的显着差异反映油源的非均质性。

纪红[4](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李蕾[5](2018)在《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盐湖相富油气凹陷,油气成因与成藏过程复杂。本文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高分辨质谱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东濮凹陷西斜坡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特征显着,主要包括:(1)具有典型盐湖相成因特征,包括植烷优势、β-胡萝卜烷与长链烷烃(nC37、nC38)较发育、伽马蜡烷富集、升藿烷具“翘尾”等;(2)原油成熟度两极分化,绝大部分原油(中浅层)为低熟油、少部分(深层)为高成熟油;(3)深部油气藏局部发生有机-无机改造,原油中检测到丰富的低热稳定性硫化物。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马寨原油,具有较低的C29藿烷/C30藿烷、较低Pr/Ph、较高C35藿烷/C34藿烷与较高的二苯并噻吩/菲等强还原性、盐湖相原油特征;第二类为胡庆-邢庄-柳屯原油,盐湖相特征相对较弱。油源分析表明,马寨原油主要来自相邻的马寨次洼;胡庆原油主要来自斜坡及海通集洼陷;邢庄-柳屯原油主要来柳屯洼陷;烃源岩主要为埋深>3000m的沙三下沙四上烃源岩,局部混有沙三上沙三中。西斜坡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多样,包括断块、断层-岩性潜山、非常规致密油气;(2)储层薄互层,深部储层致密;(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共建立了两种油气成藏模式:中浅层为“早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相关型圈闭”成藏模式,深层为“洼陷带自生自储-致密油气”成藏模式。以上认识对盐湖相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油田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陈泽亚[6](2018)在《东濮凹陷北部烃源岩及其产物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东濮凹陷作为中国典型的富盐岩沉积盆地,凹陷北部新生代古近系盐岩沉积厚度大、层数多,是渤海湾盆地内少见的既富油也富气的凹陷。本次研究针对东濮凹陷北部含盐区烃源岩样品116块,南部无盐区样品46块,原油样品155个,天然气样品180余个及烃源岩抽提物样品19个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东濮凹陷烃源岩碳同位素分布较广,δ13C值分布范围为-29.5‰-22.0‰;原油碳同位素分布区间较小,δ13C值分布范围为-28.6‰-25.7‰;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分布范围从-48.3‰-24.9‰;乙烷碳同位素分布范围从-25.5‰-11.4‰;丙烷碳同位素分布范围从-32.6‰-15.9‰。东濮凹陷烃源岩、原油和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组成较一般的淡水湖泊沉积有机质相比明显富集重碳同位素,南部烃源岩及原油样品碳同位素均略重于北部,并未明显出现因为沉积环境盐度的变化导致的碳同位素变重的现象。东濮凹陷烃源岩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到氧化—还原环境、气候和初级生源母质的控制;原油碳同位素与烃源岩的碳同位素具有比较好的继承性;大部分抽提物氯仿沥青“A”的碳同位素均轻于烃源岩,符合随馏分的极性增加而δ13C值增加的规律,也有部分样品抽提物与烃源岩碳同位素几乎相同,或出现轻微倒转。鉴于原油、烃源岩及抽提物族组分中的碳同位素分布特征,推测东濮凹陷主力烃源岩碳同位素分布范围为-28.4‰-24.7‰,其类型以混合型为主。天然气甲、乙烷碳同位素分布范围较大,主要是因为东濮凹陷既有沙河街组的油型气,又有下部石炭—二叠系的煤型气,且热演化程度的差异对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分馏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东濮凹陷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的烃源岩样品黄金管热模拟实验,讨论影响天然气不同组分的碳同位素变化规律,并结合烃源岩、原油及天然气样品碳同位素组成厘清东濮凹陷天然气类型。对东濮凹陷五个典型的油气藏进行了油气藏解剖,建立了四种油气成藏模式。

周磊[7](2014)在《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断陷湖盆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研究一直都是中深层油气勘探最受关注的研究内容,而且不同构造带地质背景不同,物理、化学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不同,导致其优质储层的成因存在差异,优质储层的分布也因地而异。本论文以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沙四段-沙三段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录井、粒度分析、常规薄片分析、铸体薄片分析、物性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资料和方法,系统研究了冀中坳陷不同构造带中深层优质储层的沉积特征、成岩特征、地层压力特征、储集物性特征以及优质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分析了不同构造带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建立了断陷湖盆优质储层成因模式,进行了优质储层的平面分布和物性分布预测。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主要发育有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近岸水下扇等四种沉积相类型,不同构造带沉积相类型不同,其中缓坡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陡坡带发育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沉积,洼槽带发育湖底扇、扇三角洲沉积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现今普遍为弱超压-中超压,局部地区发育有强超压;同一凹陷不同时期地层压力继承性演化,同一时期不同构造带间,地层压力差异分布,霸县和饶阳凹陷洼槽带地层压力大于陡坡带,斜坡带地层压力最弱;廊固凹陷陡坡带和斜坡带地层压力强于洼槽带。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但不同构造带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相组合特征存在差异。缓坡带溶蚀作用普遍较弱,以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为主。廊固凹陷陡坡带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杂基重结晶作用,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杂基重结晶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而霸县凹陷陡坡带成岩作用类型多样,经历早期碱性-中期酸性-晚期碱性的成岩环境演化,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早期方解石胶结→长石溶解/石英加大/自生高岭石→油气充注→碳酸盐胶结/硬石膏胶结/石英溶解→黄铁矿胶结。由于盆地的构造演化不同,洼槽带成岩环境存在差异,廊固凹陷洼槽带由于后期抬升经历了早期弱碱性-早期酸性-中期碱性-晚期酸性-晚期弱碱性的演化过程,而饶阳凹陷洼槽带持续埋藏,经历了早期碱性-早期酸性-晚期碱性-晚期酸性的演化过程,导致形成不同的成岩演化序列;柳泉-曹家务构造带成岩演化序列为压实作用/黄铁矿胶结→长石溶解/石英次生加大/自生高岭石沉淀→早期碳酸盐胶结/石英溶解→长石/碳酸盐胶结物弱溶解→晚期碳酸盐胶结/黄铁矿胶结,饶阳凹陷洼槽带成岩序列为压实作用/早期方解石胶结→长石溶解/石英次生加大/自生高岭石沉淀→油气充注→晚期碳酸盐胶结/石英溶解→黄铁矿晚期胶结。通过引入“最大正常孔隙度演化曲线”和“平均正常孔隙度演化曲线”,结合孔隙度实际演化包络线,对不同构造带储层孔隙度-深度剖面进行了孔隙度带(段)的划分,并将孔隙度大于最大正常孔隙度演化曲线的储层定义为优质储层,并以储层中次生孔隙相对含量达到50%作为划分储层类型的标准,缓坡带发育原生孔隙型优质储层,次生孔隙相对含量小于25%;陡坡带较浅部储层为原生孔隙型优质储层,但次生孔隙含量达到37.4%,较深部储层为次生孔隙型优质储层,次生孔隙相对含量大于60%;洼槽带中柳泉-曹家务构造带储层为次生孔隙型,次生孔隙相对含量为65%;马西洼槽、肃宁-大王庄构造带、留楚-杨武寨构造带特征与陡坡带相类似,较浅部储层为原生孔隙型,次生孔隙相对含量32-49%,较深部储层次生孔隙相对含量达60%以上。对比不同孔隙度带(段)的胶结物含量、粒度分选特征、杂基含量、沉积相类型、地层压力特征以及储集物性特征,认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地层压力、油气充注是控制优质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认为,不同构造带上述不同地质因素的相互匹配形成了各自特征的优质储层。冀中坳陷缓坡带为油气充注保孔成因型原生优质储层。廊固凹陷陡坡带为有利成分保孔和构造裂缝增孔综合成因型继承性溶孔-裂缝型储层;霸县凹陷陡坡带较浅部为有机酸溶蚀增孔型原生优质储层,较深部为有机酸溶蚀增孔和超压油气保孔综合成因型次生优质储层。廊固洼槽带为大气水和有机酸综合溶蚀增孔型次生优质储层;饶阳洼槽带较浅部为有机酸溶蚀增孔型原生优质储层,较深部为有机酸溶蚀增孔和超压油气保孔综合成因型次生优质储层。在不同构造带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后期抬升型盆地与持续埋藏型盆地的优质储层成因模式。在对储层物性控制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产能约束下的三端元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储层的评价分类,并通过多图叠合的方法预测了优质储层的平面分布,认为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有利沉积作用、有利成岩相组合、地层超压集中发育区;在成因模式的指导下,并通过定量分析不同成因机制下的增孔量和保孔量,预测了不同构造带优质储层的物性分布。

徐小龙[8](2012)在《临清坳陷东南部地区油气成藏要素及富集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研究区三个凹陷地质结构和油气分布规律对比为主线,以探讨构造对沉积充填和成藏要素影响、相似地质结构凹陷含油气悬殊的主控因素为目的,对临清坳陷东南部的成藏要素和油气富集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结合渤海湾盆地构造背景,借助盆地模拟等技术,对凹陷的地质结构及其对沉积的影响进行研究。平面上,研究区三个凹陷形态均为窄长型(长宽比大于4),剖面上为“两凹夹一凸”的构造格局。断层活动因不同区段而不同,古近纪东濮凹陷内断层活动速率更大,继承性活动。东濮凹陷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北区隆起带上发育地垒、盐背斜等盐构造圈闭,继承性发育东西深洼陷带;而临清坳陷东部反转构造和沉积迁移明显,不能形成持续稳定的沉积环境,烃源岩发育不利。通过基础资料分析和热演化模拟,对研究区成藏要素进行剖析对比。东濮凹陷和临清坳陷东部在烃源岩面积、厚度和热演化程度上,表现出“一大一小、一厚一薄、一高一低”的特征。研究区主要发育自生自储自盖和古生新储两种类型储盖组合,因发育多套盐岩,东濮凹陷储盖组合好于临清坳陷东部。东濮凹陷在烃源岩组合类型、储盖组合类型等方面体现出“北好南差”的特征。北区与盐岩共生的烃源岩在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丰度上好(高)于南区;以卫城-文留为沉积中心的盐岩发育区,纵向上形成多套封盖能力更强的盐-砂储盖组合,南区薄砂-泥储盖组合储集和封盖油气较弱。凹陷的类型、不对称结构和生油条件决定了凹陷的含油气程度。以总资源量和资源丰度为标准,继承型双断式东濮凹陷达到“富油气凹陷”标准,早断早衰双断式临清坳陷东部贫油。明确了东濮凹陷南北两区油气差异性富集的主控因素。既有油气严格受控断层发育、东侧洼陷向西侧高部位供油的油气分布共性,又有因北区烃源岩质量好于南区,北区发育盐岩盖层和异常高压,使得北区的油气储量几倍于南区的聚油分布个性。

慕小水[9](2011)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文中研究说明文留地区是东濮凹陷北部盐岩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勘探实践证实盐岩发育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等现代成烃、成藏研究最新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文留地区开展了盐湖环境烃源岩成烃机理、油气运聚机理、保存机理及成藏机理研究,总结了成藏模式,对该区勘探深入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沉积环境、生标特征等综合研究,将东濮烃源岩划分为北部含盐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无盐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无盐区差-中等烃源岩三种类型。含盐区地层沟鞭藻类化石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针对北部含盐区与无盐区湖相泥岩特点建立了生排烃模型,明确含盐区湖相泥岩生烃潜力明显高于无盐区,并且进入生烃高峰期较早。模拟实验得出的油气有效较长距离运移的临界压力差值(3MPa),是对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贡献。通过文留地区温压场特征与油气运移、分布关系研究,结合油源对比、输导体系研究,将文留地区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为四个,即文东油气运聚单元、文中油气运聚单元、文西油气运聚单元、文南—刘庄油气运聚单元,不同单元表现出不同油气成藏特点。文留地区盖层、储层特征与盐岩发育密切相关。盐岩作为盖层突破压力一般在20MPa以上,是良好的区域盖层;盐岩发育形成异常高压可以明显减缓压实作用,抑制胶结作用,促进溶蚀作用进行和泥岩、砂岩裂缝的形成,利于深层储层物性的改善。通过成藏要素研究建立了盐湖环境油气成藏动态过程,明确了成藏机理。三个主要成藏期次成藏特点不同:沙二-东营沉积时期主要是以C—P系煤系源岩为气源岩,中央隆起带高部位文23盐下成藏;东营运动期是油气规模运聚期,主要以沙三段烃源岩为基础,油气多在构造高部位成藏;馆陶组—现今沉积期,断层封闭性变好,油气多在构造低部位成藏,异常高压对成烃抑制作用导致烃源岩晚期仍有大量油气生成,为低部位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低部位晚期成藏新观点为低部位勘探潜力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成藏机理研究基础上,文留地区划分四种成藏模式:①文东混源、多期、断层-砂体-盐控型成藏模式;②文西混源、多期、断层型成藏模式;③文中它源、单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④文南—刘庄混源、多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这四种成藏模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对相应地区的勘探有指导作用。

高红灿,郑荣才,陈发亮,朱登峰,刘显英[10](2011)在《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特征》文中指出从古生物、岩石、测井等方面综合探讨了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的特征及其划分与对比。沙四下亚段和沙二段以红色砂泥岩为主,沙四上、下亚段之间为一假整合面,沙二段底部存在一较大的沉积间断面;沙四上亚段、沙三段和沙一段为灰色砂泥(页)岩夹4套盐岩,其中,沙一段和沙三段中的稳定灰质泥页岩是东濮凹陷较好的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层。沙四下亚段化石稀少;沙四上亚段地方性介形类开始发育,为Cyprinotus altilis组合;沙三段以介形类Huabeinia和Candona的大量出现为特征,介形类为Huabeinia chinensis组合、沟鞭藻类为Bohaidina-Parabohaidina组合;沙二段以轮藻的空前繁盛为特征,轮藻为Charites producta组合、介形类为Cyprinotus xiaozhuangensis组合;沙一段以腹足类极其丰富为特征,腹足类为Valvata(Cincinna)rehetaiensis组合、介形类为Phacocypris huiminensis组合。前人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各段的划分所依据的标准相同,但在确定具体界线时分歧较大,尤其是沙三段与沙四段的分界线。虽然前人均是以Cyprinotus altilis组合的上限和Huabeinia属顶峰带的下限为依据进行划分的,但因以古生物为标准划分地层的精度有限,加之当时钻井地质资料较少和断层错综复杂等,致使同一研究者在东濮凹陷的不同地区所划分的界线也不统一。本文研究指出通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变规律等沉积学问题的详细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二、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与沙四段的界线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与沙四段的界线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位置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2.4 断裂发育情况
第3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的基本应用
    3.2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布特征
    3.3 萜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3.4 甾烷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3.5 长链烷基苯与长链烷基环己烷的分布特征
    3.6 芳烃化合物的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气藏形成及分布规律
    4.1 油气成藏过程及机理
    4.2 东濮凹陷油气藏特征及分布
    4.3 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富集规律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2)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3.1 层序界面识别
        3.1.1 二级层序界面
        3.1.2 三级层序界面
        3.1.3 四级层序界面
        3.1.4 五级层序界面
    3.2 单井层序划分
    3.3 全区层序格架建立
    3.4 中央低凸起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第4章 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研究
    4.1 古地貌
        4.1.1 残余地层厚度分析
        4.1.2 剥蚀量恢复
        4.1.3 去压实校正
        4.1.4 古水深校正
        4.1.5 古地貌恢复成果
    4.2 古物源
        4.2.1 重矿物分析
        4.2.2 砂岩矿物组分分析
        4.2.3 中央低凸起带物源综合分析
    4.3 古气候
第5章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体系研究
    5.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沉积相类型
        5.1.1 分流河道砂体
        5.1.2 河口坝砂体
        5.1.3 滩坝砂体
        5.1.4 重力流砂体
    5.2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相展布特征
        5.2.1 沙四上亚段
        5.2.2 沙三下亚段
        5.2.3 沙三中亚段
        5.2.4 沙三上亚段
        5.2.5 沙二下亚段
        5.2.6 沙二上亚段
        5.2.7 沙一段
第6章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
    6.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发育控制因素
        6.1.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匹配关系
        6.1.2 高频湖平面变化
        6.1.3 构造运动和古地形地貌
        6.1.4 沉积微相
    6.2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分析
        6.2.1 前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坝叠置
        6.2.2 后期波浪作用改造形成滩坝
    6.3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6.3.1 枯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6.3.2 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第7章 中央低凸起带有利砂体分布规律
    7.1沙三下2砂组(7-6#)
    7.2沙三中8砂组(3-2#)
    7.3沙三中6砂组(6-4#)
    7.4沙三上8砂组(1-10#)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东濮凹陷盐湖相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及其控烃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盐湖相烃源岩的研究进展
        1.3.2 烃源岩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1.3.3 存在问题
    1.4 东濮凹陷烃源岩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2.3 区域地层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样品和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第4章 东濮凹陷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第5章 东濮凹陷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5.1 烃源岩的宏观非均质性特征
        5.1.1 烃源岩的岩性、颜色的非均质性
        5.1.2 烃源岩的岩性组合关系
        5.1.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非均质性
        5.1.4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非均质性
        5.1.5 烃源岩热演化与生烃史的差异性
    5.2 烃源岩的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5.2.1 可溶有机质分布
        5.2.2 单体烃碳同位素
        5.2.3 有机质赋存状态
    5.3 控制烃源岩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
        5.3.1 差异性构造活动与演化控制了烃源岩空间展布
        5.3.2 高频湖平面变化控制了烃源岩的岩性及其组合
        5.3.3 古生产力和古氧相控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第6章 烃源岩非均质性的控烃作用
    6.1 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6.2 对储层含油气性的控制作用
    6.3 对油气化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盐湖相盆地烃源岩和原油研究进展
        1.3.2 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1.3.3 存在问题
    1.4 东濮凹陷西斜坡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2.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4.1 原油物性特征
    4.2 原油族组分特征
    4.3 原油饱和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3.1 原油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4 原油芳烃组成特征
    4.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5.1 烃源岩分布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2.4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5.3.1 族组成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5.3.3 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特征
        5.3.4 芳烃特征
    5.4 油源分析
        5.4.1 油源对比
        5.4.2 地质分析
第6章 油气成藏特征
    6.1 油气藏地质特征
        6.1.1 油气藏温压特征
        6.1.2 油气藏储层特征
    6.2 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6.2.1 油气成藏特征
        6.2.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2.3 油气运移与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东濮凹陷北部烃源岩及其产物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干酪根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3.2 原油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3.3 天然气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3.4 东濮凹陷碳同位素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和认识
        1.5.1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及盐岩发育特征
        2.2.1 基底地层
        2.2.2 新生界
    2.3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采样信息及分布
    3.1 烃源岩样品采集
    3.2 原油样品采集
    3.3 天然气样品采集
第4章 烃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4.1 东濮凹陷烃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2 东濮凹陷烃源岩碳同位素控制因素分析
        4.2.1 母质类型对烃源岩碳同位素的控制作用
        4.2.2 氧化—还原环境对烃源岩碳同位素的控制作用
        4.2.3 盐度对烃源岩碳同位素的控制作用
        4.2.4 热演化作用对烃源岩碳同位素的控制作用
第5章 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5.1 东濮凹陷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2 东濮凹陷原油碳同位素控制因素分析
        5.2.1 母质类型对原油碳同位素的控制作用
        5.2.2 沉积环境对原油碳同位素的控制作用
        5.2.3 热演化作用对原油碳同位素的控制作用
第6章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6.1 东濮凹陷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
    6.2 东濮凹陷天然气碳同位素控制因素分析
第7章 黄金管热模拟实验结果与分析
    7.1 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原理
    7.2 实验内容
    7.3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7.4 实验结果分析
        7.4.1 烃源岩碳同位素与热演化程度的关系
        7.4.2 原油碳同位素与热演化程度的关系
        7.4.3 天然气碳同位素随热演化程度的关系
        7.4.4 天然气的成因特征及分类
第8章 油气源对比
    8.1 油源对比
    8.2 气源对比
        8.2.1 主要油田的静态地质特征与成因特征
        8.2.2 天然气成藏模式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优质储层的概念
        1.2.2 优质储层的成因机制
        1.2.3 优质储层分布预测
        1.2.4 冀中坳陷中深层储层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研究工区概况
        2.3.1 廊固凹陷
        2.3.2 霸县凹陷
        2.3.3 饶阳凹陷
第三章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特征
    3.1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沉积特征
        3.1.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2 沉积相分布特征
    3.2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岩石学特征
        3.2.1 廊固凹陷
        3.2.2 霸县凹陷
        3.2.3 饶阳凹陷
    3.3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成岩作用特征
        3.3.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3.3.2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及成岩演化序列
        3.3.3 成岩相组合特征及分布
    3.4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地层压力特征
        3.4.1 地层现今压力的计算
        3.4.2 地层压力展布特征
第四章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储集物性特征
    4.1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各构造带孔隙度带划分
        4.1.1 最大正常孔隙度演化曲线
        4.1.2 平均正常孔隙度演化曲线
        4.1.3 孔隙度带(段)的划分
    4.2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各构造带储层储集物性特征
        4.2.1 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4.2.2 储层物性特征
第五章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机制
    5.1 不同构造带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5.1.1 斜坡带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5.1.2 陡坡带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5.1.3 洼槽带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5.2 不同构造带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分析
        5.2.1 缓坡带储层成因机制
        5.2.2 陡坡带储层成因机制
        5.2.3 洼槽带储层成因机制
    5.3 冀中坳陷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模式
        5.3.1 后期抬升型盆地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模式
        5.3.2 持续埋藏型盆地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模式
第六章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及物性预测
    6.1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平面分布预测
        6.1.1 中深层优质储层物性预测方法
        6.1.2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物性分布预测
    6.2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物性预测
        6.2.1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6.2.2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物性分布预测
        6.2.3 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储层平面分布特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临清坳陷东南部地区油气成藏要素及富集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工区概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工区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与沉积发育特征
        2.1.1 古近系和新近系
        2.1.2 第四系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阶段
第三章 地质结构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3.1 凹陷结构及构造样式
        3.1.1 凹陷的几何学特征
        3.1.2 构造样式
    3.2 断裂体系及活动特征
        3.2.1 断裂体系分析
        3.2.2 典型断层描述及主要断层活动性分析
        3.2.3 断层活动规律
    3.3 构造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3.3.1 构造活动对盆地沉积的影响
        3.3.2 断裂活动周期对沉积旋回的控制
        3.3.3 构造迁移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第四章 成藏要素对比研究
    4.1 临清坳陷东南部成藏要素对比
        4.1.1 烃源岩特征
        4.1.2 储层特征
        4.1.3 盖层特征
        4.1.4 生储盖组合
    4.2 东濮凹陷成藏要素对比
        4.2.1 烃源岩特征
        4.2.2 储层特征
        4.2.3 盖层特征
        4.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五章 油气富集差异性对比
    5.1 油气富集差异性
        5.1.1 东濮凹陷与临清坳陷东部地区油气贫富差异
        5.1.2 东濮南北区油气贫富差异
    5.2 油气富集差异性的主控因素
        5.2.1 断裂体系控制油气在平面的宏观分布
        5.2.2 有效烃源岩分布和生油强度控制油气的富集
        5.2.3 盐-砂有利储盖组合控制了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形成
        5.2.4 异常高压控制油气运移的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2 文留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层沉积特征
    2.1 研究区范围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
    2.3 地层沉积特征及盐岩发育规律
3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模型
    3.1 盐湖环境有机质来源与保存
    3.2 盐湖环境烃源岩特征
    3.3 有限空间生排烃模型
    3.4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的抑制作用
4 温压场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4.1 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4.2 压力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4.3 油气源对比与油气运移路径
    4.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4.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5 盐岩发育对盖层及储层条件影响
    5.1 盖层条件与盐岩发育
    5.2 盐岩发育对储层影响
    5.3 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6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6.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6.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6.3 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及机理
    6.4 油气成藏模式
7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7.1 油气富集规律
    7.2 有利勘探方向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进展
2 生物地层特征
    2.1 孔店组
    2.2 沙四段
    2.3 沙三段
    2.4 沙二段
    2.5 沙一段
    2.6 东营组
3 岩石地层特征
    3.1 孔店组
    3.2 沙四下亚段
    3.3 沙四上亚段
    3.4 沙三4亚段
    3.5 沙三3亚段
    3.6 沙三2亚段
    3.7 沙三1亚段
    3.8 沙二下亚段
    3.9 沙二上亚段
    3.1 0 沙一下亚段
    3.1 1 沙一上亚段
    3.1 2 东营组
4 结论

四、东濮凹陷下第三系沙三段与沙四段的界线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濮凹陷濮卫-文留地区油气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刘秀琪. 长江大学, 2020(02)
  • [2]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D]. 李龙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3]东濮凹陷盐湖相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及其控烃作用[D]. 李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4]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5]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西斜坡盐湖相油气特征与成藏特征[D]. 李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6]东濮凹陷北部烃源岩及其产物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D]. 陈泽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冀中坳陷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成因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D]. 周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7)
  • [8]临清坳陷东南部地区油气成藏要素及富集差异性研究[D]. 徐小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5)
  • [9]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 慕小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10]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特征[J]. 高红灿,郑荣才,陈发亮,朱登峰,刘显英. 中国地质, 2011(02)

标签:;  ;  ;  ;  

东濮坳陷下第三系沙三、四段分界线标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