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产品pH值测定问题探讨

二甲基甲酰胺产品pH值测定问题探讨

一、关于二甲基甲酰胺产品pH值测定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璐[1](2021)在《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离子色谱法研究》文中认为乙胺、异丙胺、正丁胺是生产农药、染料、医药、杀虫剂、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的重要化工原料。劳动者在工作场所可能经呼吸道和皮肤接触到乙胺、异丙胺和正丁胺,其对眼睛、上呼吸道、肺、皮肤等具有强刺激性,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甚至昏迷,对角膜造成损伤,引起灼伤以至导致失明。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中规定了正丁胺的最高容许浓度(MAC)为15mg/m3,乙胺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9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18 mg/m3,异丙胺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12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24mg/m3。乙胺和正丁胺现有标准检测方法均为聚乙二醇:KOH:Chromosorb103和Chromosorb103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技术相对落后,方法的最低定量浓度不能满足GBZ 2.1-2019对检测方法的要求;异丙胺暂无标准检测方法。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离子色谱法方法依据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和GBZ/T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四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采用动态配气法对样品采集方式、采样效率和吸附容量进行研究;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进行测定;对仪器测定条件和淋洗液浓度等进行优化实验,对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解吸效率等方法性能指标进行规范性研究和评估。(1)乙胺:采用中性硅胶管以500mL/min的流量采集15min,以50mL/min的流量采集240min空气样品;样品用10m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IonPac CS12A色谱柱分离,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甲基磺酸(MSA)淋洗液浓度为5mmol/L,以乙胺阳离子的保留时间定性,用外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2)异丙胺:采用中性硅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以40 mL/min流量采集240min空气样品;样品用1 0m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IonPac CS12A色谱柱分离,柱温为25℃,流速为0.5ml/min,MSA淋洗液浓度为10mmol/L,以异丙胺阳离子的保留时间定性,用外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3)正丁胺:采用中性硅胶管以500mL/min采样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样品用10m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IonPac CS19色谱柱分离,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MSA淋洗液浓度为15mmol/L,以正丁胺阳离子的保留时间定性,用外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结果(1)乙胺:方法检出限为4.29μg/L,方法定量下限为14.29μg/L;在0~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1243x+0.0429,相关系数为r=0.9997;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12 mg/m3(以采样6.0L空气样品计);解吸效率为94.60%~99.23%;加标回收率为96.53%~99.99%;方法批内精密度为1.00%~1.37%,批间精密度为1.04%~1.68%;采样流量适宜范围为50mL/min~100mL/min;采样效率为98.5%~99.6%;吸附容量为730μg。(2)异丙胺:方法检出限为15.65μg/L,方法定量下限为52.17μg/L;在0~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962x-0.0557,相关系数为r=0.9998;最低检出浓度为0.013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43 mg/m3(以采样6.0L计);解吸效率为87.8%~99.2%;加标回收率为78.53%~93.27%;批内精密度为1.14%~2.14%,批间精密度为1.24%~2.30%;采样流量适宜范围为20mL/min~40mL/min;采样效率为99.91%~100%;吸附容量为1642μg。(3)正丁胺:方法检出限为11.25μg/L,方法定量下限为37.50μg/L;在0~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0713x-0.0327,相关系数为r=0.9992。最低检出浓度为0.008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25mg/m3(以采样7.5L计);解吸效率为91.50%~95.38%;加标回收率为83.83%~100.02%;批内精密度为1.35%~2.30%,批间精密度为1.10%~2.20%;采样效率均为100%;吸附容量为2017μ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和正丁胺的离子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各个性能指标满足GBZ/T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四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该方法灵敏度较高,操作简单,适用于测定空气中乙胺、异丙胺和正丁胺的浓度,满足GBZ 2.1-2019对检测方法的要求。

郭世伟[2](2021)在《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蜜作为一种工业副产品,产量大,但利用效率低,不仅降低了制糖工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在糖蜜的各种处理和利用方法中,回收其中的高价值组分(蔗糖、还原糖、色素、酚类物质等)不仅能够解决糖蜜作为废液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最具前景的利用方向。其中,糖蜜中色素/蔗糖的高效分离是糖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在各种分离方法中,膜分离由于其简单高效、分离选择性多样等优势,极具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糖蜜的膜法脱色过程中,脱色率和蔗糖透过率之间的平衡效应难以打破,分离效率低;而且由于糖蜜料液组分复杂、粘度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和通量衰减。本研究以“膜法分离甘蔗糖蜜”工艺中的脱色过程为研究对象,从膜过程机理到膜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实现糖蜜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采用小型死端过滤和中试错流设备,对甘蔗糖蜜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的分离机理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膜性质(材料、膜孔径)、糖蜜组分(糖分、盐分、色素)、膜过程参数(温度、通量、pH、错流速度等)对真实糖蜜脱色过程的影响,系统分析色素和蔗糖的分离过程和膜污染机理。研究发现:1)膜孔径直接决定色素和蔗糖的截留率,而膜污染会通过改变膜孔径而影响截留率。因此,合适的膜孔径和强抗污染能力是高效脱色膜的两个必要性质;2)色素和盐分影响膜分离性能,盐分会造成孔溶胀效应,增大孔径,而色素会形成膜污染,带来缩孔效应,同时色素的存在会对盐溶胀具有“屏蔽”作用,这种作用对于亲水性较差的膜影响更显着;3)高温和低通量能够有效减弱浓差极化,提高蔗糖透过率,降低膜污染,但是高温导致膜孔扩张也会一定程度加剧膜污染。以上纳滤脱色过程机理研究表明,高分离选择性、高抗污染和抗溶胀纳滤膜是实现高效糖蜜脱色的核心。因此,通过简单的后处理方法调控界面聚合过程,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提高其分离选择性。系统研究了各种后处理剂(有机酸、弱碱、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对初生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后处理调控效果和影响机制,考察其实际脱色效果。研究发现:1)界面聚合后处理主要通过水解效应、溶剂活化、封端反应三种机理对聚酰胺纳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通过后处理过程,能够使纳滤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通量增加、孔径增大、表面电荷增多,得到不同分离性能的疏松纳滤膜;2)经过后处理的纳滤膜由于相对疏松的结构(较大的膜孔径)和较多的表面电荷,在糖蜜脱色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色素/蔗糖分离效果,并且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通过简单的碱性溶液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污染,恢复膜的渗透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并总结了后处理对界面聚合过程的调控机理,为聚哌嗪酰胺纳滤膜的后处理调控提供理论指导,还为糖蜜脱色疏松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引入单宁酸(TA)和乙酰丙酮铁(Fe(acac)3)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蚀刻强化”策略,制备具有抗碱性溶胀的疏松纳滤膜,以期解决疏松纳滤膜在碱清洗过程中发生孔溶胀导致膜污染累积的问题。并考察其在实际糖蜜过滤过程的脱色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研究发现:1)TA和Fe(acac)3加入后,该多元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哌嗪(PIP)和聚苯三甲酰氯(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酰胺结构、TA和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酯结构、TA和Fe3+的螯合3种反应过程,其中PIP-TMC和TA-TMC的聚合反应为主要反应,对最终的纳滤膜性能具有主要影响;2)通过碱处理刻蚀可以去除复合膜中的聚酯结构,从而得到疏松纳滤膜,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刻蚀pH和TA的比例对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调控;3)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具有优异的抗碱洗溶胀能力,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Fe3+螯合能力能有效抑制带负电荷基团之间的静电排斥,其次,TA的引入增加了羟基的比例,降低了羧基的比例,从而降低了碱性pH下的静电斥力,另外,TA与PIP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和共沉积反应增强了分离层与支撑层之间的结合作用力;4)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在长期连续过滤中具有更好的抗污染能力,避免了商业纳滤膜由于碱诱导的孔溶胀导致的孔内污染累积。刻蚀强化后的疏松纳滤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对蔗糖和色素具有更高的分离选择性,对真实糖蜜的长期过滤具有较稳定的分离性能。该研究结果不仅建立了一种绿色的后处理方法来调控聚酰胺纳滤膜的性能,而且为实际应用中提高聚酰胺膜的抗碱洗溶胀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温伟球[3](2021)在《基于刚性结构单元的刺激响应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药物控释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化学药物治疗法(化疗法)是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化疗法中使用的抗癌药物多数为疏水性药物,存在水溶性差、缺乏选择性、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纳米载药系统随之发展起来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聚合物胶束具有粒径小且可控、结构和性能可调(如热力学稳定性、载药性能和药物释放性能)等优点,在抗癌药物递送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但传统聚合物胶束一般具有稳定性不足、药物包载能力低、容易发生非选择性药物释放等缺点,如何改善这些缺点是目前聚合物胶束药物递送体系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随着对癌症发病机理和癌细胞内环境的深入研究,利用人体正常组织和癌细胞内环境的差异,构建癌细胞内环境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有望解决上述难题。本文利用金刚烷这种刚性结构单元,设计和制备了多种稳定性好、药物包载能力高、刺激响应性良好的聚合物胶束药物递送体系,系统研究了聚合物胶束的结构与药物控释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针对聚合物胶束在人体正常组织或血液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非选择性药物释放的问题,本文利用正常组织(pH 7.4)和癌细胞(pH 5.0)内环境pH的差异,通过开环聚合(ROP)反应、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ATRP)和叠氮-炔基环加成反应(CuAAC),合成了线型pH响应嵌段聚合物金刚烷-聚(乳酸-共-羟基乙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聚(乙二醇)单甲醚(Ad-P(LA-co-GA)-b-PDEAEMA-mPEG)。P(LA-co-GA)和PDEAEMA分别为疏水嵌段和pH响应嵌段,为抗癌药物提供增溶和包载作用;mPEG为亲水嵌段,为聚合物胶束在人体循环过程中提供稳定作用。用透析法制备了该聚合物的自组装聚合物胶束,研究了所制备线型聚合物胶束对阿霉素(DOX)、紫杉醇(PTX)和奥沙利铂(OXA)等抗癌药物的包载能力,以及基于pH刺激响应的选择性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线型聚合物胶束对DOX的包载能力最高(载药量21.5%)。在正常组织内环境(pH 7.4)中,该载DOX胶束80 h内的DOX释放量为18.5%;而在模拟癌细胞内环境(pH 5.0)中的DOX释放量增加到77.6%。载DOX胶束对正常组织的体外细胞毒性较低,其与NIH-3T3细胞共培育48 h后的细胞存活率高于90%。为提高pH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利用四臂星型拓扑结构和高刚性金刚烷结构单元,通过ROP反应、ATRP反应和CuAAC反应,合成了四臂星型pH响应嵌段聚合物金刚烷-[聚(乳酸-共-羟基乙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聚(乙二醇)单甲醚]4(Ad-[P(LA-co-GA)-b-PDEAEMA-mPEG]4),制备了该聚合物的自组装聚合物胶束。星型聚合物比线型聚合物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水力学半径,其自组装胶束稳定性更高;高刚性金刚烷结构单元为胶束疏水性内核提供更大的自由体积,有利于提高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研究表明:四臂星型聚合物的CMC值为0.0031~0.0061 mg/mL,其自组装胶束在水中静置7天后的粒径变化率仅为0.7%~8.8%,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聚合物胶束对药物DOX、PTX和OXA均有较好的包载能力,其中对DOX的包载能力最高(载药量24.8%)。该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均高于线型聚合物胶束和非刚性核的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为改善聚合物胶束的刺激响应性和选择性药物释放性能,利用癌细胞内环境的酸性(pH5.0)和强还原性(10mM谷胱甘肽GSH)特征,通过ROP反应、ATRP反应、酯化反应和CuAAC反应,合成了 pH-还原双重响应型四臂星型嵌段聚合物金刚烷-[聚(乳酸-共-羟基乙酸)-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双(2-羟乙基)硫醚-聚(乙二醇)单甲醚]4(Ad-[P(LA-co-GA)-b-PDEAEMA-SS-mPEG]4)。该聚合物的自组装聚合物胶束用于药物DOX的包载,载药量为21.1%。双重刺激响应作用提高了载药胶束的药物释放性能,在模拟癌细胞内环境(pH5.0+10mMGSH)中,PDEAEMA嵌段发生质子化作用以及-S-S-化学键发生还原诱导断裂,胶束亲水/疏水性平衡失稳,载DOX胶束80 h内的DOX释放量高达89.5%,明显高于pH或还原单响应型载DOX胶束的药物释放量。将pH响应型聚合物4sAd-P(LA-co-GA)-b-PDEAEMA12和还原响应型聚合物Ad-P(LA-co-GA)-SS-mPEG混合,用透析法制备了聚合物混合胶束和载DOX混合胶束。研究聚合物混合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探究载DOX混合胶束的选择性药物释放性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及细胞摄取过程。结果表明:当两种聚合物的混合质量比为50 mg:50 mg时,其聚合物混合胶束的稳定性(CMC=0.0016 mg/mL)和DOX包载能力(载药量为26.7%;包封率为73.2%)最高,高于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Ad-[P(LA-co-GA)-b-PDEAEMA-SS-mPEG]4。在正常组织内环境中,载DOX混合胶束80h内的DOX释放量仅为14.1%;而在模拟癌细胞内环境(pH5.0+10mMGSH)中,DOX释放量增加至94.7%。载DOX混合胶束可经细胞内吞方式进入癌细胞内并释放药物DOX,具有较好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其与癌细胞(MCF-7细胞)共培育48 h后的细胞存活率仅为22.8%。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及其载药胶束,实现了对抗癌药物的包载和选择性递释。利用高刚性桥头四取代金刚烷结构单元制备了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提高了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和载药性能。利用正常生理组织和癌细胞内环境的差异,制备了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载药胶束及载药混合胶束,提高了载药胶束在癌细胞内的选择性药物释放性能。研究工作可为聚合物胶束抗癌药物递送体系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和应用提供参考。

徐怀良[4](2021)在《氧化石墨烯的快速检测、结构组装及集流体应用》文中提出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拥有大量的羟基、羧基和环氧基等含氧官能团,易分散于水和少量有机溶剂中。GO作为化学氧化法制备石墨烯的一种前驱体,保留了石墨烯片段中的离域π共轭体系,展现出独特的物化性质,在复合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溶液中GO的微观分散形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GO的片层组装也对石墨烯膜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论文以GO为出发点,开发基于光学显微镜快速检测溶液中GO的微观分散形态的方法,并通过对GO进行功能化,调控其片层组装和微观结构,实现了石墨烯膜厚度可控制备;同时将石墨烯膜作为正极材料的集流体,并成功的应用到锂离子电池中,为GO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GO片层对光的吸收,利用光学显微镜实现了对溶液中GO的微观分散形态(如展开、卷曲和团聚等)的直接、快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浓度、pH值、超声处理时间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溶液中GO的微观分散形态。当GO应用于复合材料中时,也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的检测,快速得出前驱体溶液中GO的微观分散形态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从而缩短了实验设计周期,提高了实验效率。(2)基于GO中含氧官能团的存在,通过乙二胺中的氨基与GO中的环氧基和羰基的反应,得到乙二胺功能化的GO膜。实验结果和微观结构分析均表明石墨烯膜厚度的变化与乙二胺的量有关,即改变乙二胺的量可以调控GO膜中的片层组装与微观结构。因此,GO的功能化为制备厚度可控的石墨烯膜提供了技术支持。(3)经高温热处理后,得到厚度为12 μm的石墨烯膜(graphene foil,GF),其电导率为5800 S cm-1,密度为1.80 g cm-3。以GF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集流体,解决了金属集流体电化学腐蚀的问题。同时,GF具有较低的密度,可以有效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当电流密度为0.5 C时,NCM523/GF电极的首次比容量(137.3 mAh g-1)比NCM523/AF电极的首次比容量(95.0 mAh g-1)高出约44.5%。在5.0 C时,NCM523/GF电极的能量密度达到383.3 Wh kg-1,而NCM523/AF电极的能量密度只有33.2 Wh kg-1。因此,GF作为集流体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包括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能和质量能量密度。

范巧云[5](2021)在《琥珀酸索利那新及其起始原料的质量研究》文中认为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治疗的优选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原料药质量的优劣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本实验对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及其起始原料进行质量研究,并通过对建立的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最终拟定相应质量标准,以对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质量控制。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起始原料1(SM1)质量研究:根据其工艺制备路线确定其杂质谱,对残留的杂质进行分析方法开发及验证。最终确定采用氰基柱,以pH7.4缓冲盐(0.02 mol/LNa2HP04)-乙腈(65:3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的色谱条件。经验证,该方法专属性、准确度均符合要求,能有效快速检测SM1有关物质。一般检查项均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项下相应方法进行样品检查。2)起始原料2(SM2)质量研究:根据SM2工艺及自身结构特点,确定研究其(S)-异构体和含有氯苯基警示结构的杂质P,在现有标准及各国药典基础上进行方法开发。针对异构体杂质,所建立的柱前衍生化-HPLC法可将SM2与异构体完好的分离,经过方法验证及耐用性考察,本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针对杂质P,在成品有关物质方法基础上进行简化,可有效、快速地测定SM2中杂质P。根据ICH指导原则,拟定杂质P限度为0.015%。3)琥珀酸索利那新质量研究:首先参照中国药典相关检测方法项下对其性状、鉴别及一般检查项进行考察,确定限度。再通过研究API工艺路线,对工艺中杂质的传递路径进行分析,确定杂质谱,结合国内外现有标准方法,分别对有关物质进行方法开发、优化及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良好。考虑本品为有机碱的盐类药物,为验证酸根与碱基是否以既定比例结合,有必要对本品酸根含量与碱基含量同时进行测定,以更全面评价本品的质量。因此本研究建立了本品酸根(即丁二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本品丁二酸含量测定。杂质E(R-3-奎宁醇)为本品API合成过程中的工艺杂质,在欧洲药典中作为特定杂质控制,该杂质无紫外吸收,拟采用TLC法进行本品杂质E检测。本研究在欧洲药典杂质E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经验证,拟定的薄层色谱条件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杂质E控制。本研究对琥珀酸索利那新合成过程中的两个起始原料以及合成终产品(API)进行了完整的质量研究,所建立的各分析方法均能准确、有效地对各项指标进行质量控制,以全面评价并有效控制成品的质量。根据质量研究结果,建立本品起始原料和API的初步质量标准,为制剂研发提供基础,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黄月[6](2020)在《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的表面活性而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合成方法少、提纯困难等原因,近年来关于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报道较少。本论文通过引入有机合成中的硫代酯-氧化反应、巯烯点击反应、Piers-Rubinsztajn(P-R)反应、格氏反应等,合成了各种具有不同疏水链段、不同亲水基团的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如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通过对这些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张力、电导率、透射电镜、光散射、接触角、荧光稳态猝灭等测试,系统的研究了这些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通过分析可知,有机硅疏水链段的结构变化对各种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些数据,可以为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概述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特点及合成方法。第二部分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疏水链段的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四硅氧烷磺酸盐(MeSi4K),三硅氧烷磺酸盐(MeSi3K、EtSi3K、PhSi3K),二硅氧烷磺酸盐(MeSi2K),并用1H NMR、FT-IR、ESI-MS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均为目标产物。第三部分探讨了不同疏水链段对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的影响。通过表面张力、电导率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 MeSi4K、MeSi3K、EtSi3K、PhSi3K、MeSi2K五种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及其聚集行为。结果显示疏水链段结构的改变对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行为有较大的影响。五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γCAC值大小为:MeSi4K<MeSi3K<MeSi2K<EtSi3K<PhSi3K。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具有较大疏水链段的MeSi4K表现出最好的叶面铺展性能,其水溶液可以在30秒在叶片表面完全铺展,接触角为0°。第四部分探讨了反离子对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的影响。通过表面张力、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 MeSi4K、MeSi4Na、MeSi4Li在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反离子对四硅氧烷类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三种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和单分子占有面积(Amin)关系为:MeSi4K<MeSi4Na<MeSi4Li。具有较小的反离子水合半径的MeSi4K表现出更好的表面活性。这三种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均可以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囊泡结构,反离子种类的不同,导致囊泡的尺寸在200nm到400nm之间变化。第五部分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疏水段结构的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即四硅氧烷羧酸盐(Si4O-COONa),三硅氧烷羧酸盐(Si3O-COONa),二硅氧烷羧酸盐(Si2O-COONa),三硅碳烷羧酸盐(Si3C-COONa)以及二硅碳烷羧酸盐(Si2C-COONa)。并用1HNMR、ESI-MS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均为目标产物。第六部分探讨不同疏水链段、不同有机硅骨架对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和聚集行为的影响。通过表面张力、电导率、透射电镜、荧光稳态猝灭等方法研究了 Si3O-COONa、Si2O-COONa、Si3C-COONa、Si2C-COONa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及其聚集行为。研究发现,所有的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均表现出了优异的表面活性,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0 mN/m,这归因于有机硅结构的特性。硅碳硅类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水稳定性要优于硅氧硅类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两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水解过程的区别通过质谱和动态稳定性分析加以验证。同时,首次通过荧光稳态猝灭法测定了硅碳硅类羧酸盐表面活性剂Si2C-COONa的聚集数(Nagg)为48.0。

韩迎春[7](2020)在《聚丙烯酸/酰胺及其复合水溶液结构、流变及电纺的研究》文中指出聚丙烯酸/酰胺以水溶液或凝胶形式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二次采油以及健康卫生等领域。在应用过程中,二者水分散体系受环境影响(pH、温度以及盐)会发生明显的流变性质改变和相改变,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链上羧酸基团的含量以及与不同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明晰聚丙烯酸/酰胺在不同种类的盐溶液中结构演化以及凝胶转变和相分离机理,对提高相关产品的应用性能非常重要。在本论文中,以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为研究对象,利用场流分离、流变、小角散射以及静电纺丝等实验技术,探索了聚丙烯酰胺及聚丙烯酸复合水溶液的结构、流变及电纺形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高分子链结构及溶液性质与分子量之间存在较强的依赖关系,因此对本论文中所使用的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进行分子量表征。利用非对称流场流分离和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研究了聚丙烯酸稀溶液构象的离子强度依赖性。在纯水溶液中,聚丙烯酸表现出聚电解质的行为,链呈棒状构象,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其构象会向无规线团转变,当在高盐浓度下,由于静电作用被有效屏蔽,所有链都呈无规线团构象。因此我们控制在高盐浓度,利用场流分离分别测得聚丙烯酸和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其次,研究了聚丙烯酸水溶液引入氯化铁后的结构和相行为。无盐聚丙烯酸水溶液是一种弱聚电解质溶液,引入的Fe3+可与羧酸基团配位,产生H+降低pH值。对于聚丙烯酸链刚刚重叠时,随着CFe的增加有两个转变:以X射线散射中的聚电解质峰消失为特征的聚电解质到良溶液转变,和以浊度急剧增加为特征的相分离。当聚丙烯酸链高度重叠时,可以观察到在低CFe下的溶胶-凝胶转变和在高CFe下脱水收缩。结合流变、小角散射,浊度,ζ电势和pH测试,从分子层面上解释了结构变化和相分离的发生机制。利用这个结果,制备聚丙烯酰胺和氯化铁复合凝胶,确定合成过程中水解形成的羧酸基团含量。最后,研究了聚丙烯酰胺与低分子量聚赖氨酸复合水溶液的结构、流变性质以及溶液电导率、表面张力与静电纺丝形貌之间的联系。在二者复合溶液中存在一个临界赖氨酸相对酰胺的重复单元摩尔比Rc,高于Rc,聚赖氨酸可以显着降低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并促进无缺陷纤维的电纺,这主要归因于聚赖氨酸能够破坏聚丙烯酰胺自身的氢键网络从而提高其溶剂化能力。

张静[8](2020)在《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种类繁多及工艺可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未经改性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较少,吸附能力弱,不易直接用于成分复杂且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的废水的处理。本论文采用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天然吸附材料(壳聚糖、粘土、植物单宁)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进行复合改性,以期制备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均具有亲和作用的纤维分离材料,并对其吸附性能和机理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研究内容:(1)醋酸纤维素@壳聚糖改性蒙脱土(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首先,采用壳聚糖(CS)对蒙脱土(MMT)进行溶液插层改性制备壳聚糖改性蒙脱土(CS-MMT)。然后,将CA@CS-MMT与醋酸纤维素(CA)进行溶液复合并静电纺丝制备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最后,采用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低浓度Cr(Ⅲ)进行吸附分离并研究其吸附性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利叶转换红外光谱等对材料表面的形貌、化学结构与性质进行分析,研究影响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构、尺寸、形貌及其表面化学性质的因素。测试复合纳米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和吸附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热力学方程等研究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行为,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参数的控制可制备出纤维形貌规整、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的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C 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在吸附pH为5.5±0.1时,对Cr(Ⅲ)的吸附量和去除率最高。0.4~1.0 g/L的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可以将初始浓度为10或20 mg/L的Cr(Ⅲ)降至1.5 mg/L以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拟合最大吸附量可达144.93 mg/g,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机理研究表明,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对模拟废水中低浓度Cr(Ⅲ)的吸附主要是通过复合纳米纤维的离子交换和层间络合作用。(2)水解聚丙烯腈/聚乙烯亚胺/单宁酸(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首先,对聚丙烯腈(PAN)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进行碱水解。然后,以水解聚丙烯腈(HPAN)纳米纤维为基体,以聚乙烯亚胺(PEI)和单宁酸(TA)为自组装单元,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对HPAN纳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制备(HPAN/PEI/TA)n复合纳米纤维。最后,采用(HPAN/PEI/TA)n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低浓度Cr(Ⅲ)进行吸附分离并研究其吸附性能。考察PEI浓度、TA浓度和组装层数对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测试纳米纤维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和吸附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热力学方程等研究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行为,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五层自组装改性的复合纳米纤维在吸附pH为5.5±0.1时吸附量和去除率最高,0.4~1.0 g/L的(HPAN/PEI/TA)n复合纳米纤维可以将初始浓度为10或20 mg/L的Cr(Ⅲ)降至1.5 mg/L以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拟合最大吸附量可达221.41 mg/g,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机理研究表明(HPAN/PEI/TA)n复合纳米纤维主要通过酚羟基与Cr(Ⅲ)发生螯合作用,以及氨基对Cr(Ⅲ)的配位作用。(3)化学交联改性聚丙烯腈/单宁酸(CPAN-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络合态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首先,将部分水解的聚丙烯腈(PAN)与TA进行共混纺丝获得PAN-TA复合纳米纤维。然后,采用戊二醛对PAN-TA进行化学交联制备CPAN-TA复合纳米纤维。最后,将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应用于对含有铬-胶原(Cr(Ⅲ)-gelatin)络合态污染物的模拟铬鞣废水的吸附处理并研究其吸附性能。考察TA用量对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形貌、结构及化学性质的影响。测试CPAN-TA对Cr(Ⅲ)-gelatin的吸附量和吸附率,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热力学方程研究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行为,探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AN与TA的质量比为9:3制备的CPAN-TA作为吸附材料在pH为7.0 ±0.1,用量为 0.4 g/L 时,其对 Cr(Ⅲ)-gelatin 的吸附量为 79.48 mg/g,同时溶液TOC下降近80%。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对低浓度络合态Cr(Ⅲ)的吸附研究表明,1.0~2.0 g/L的CPAN-TA可以将初始浓度为10或20 mg/L的络合态Cr(Ⅲ)降至1.5 mg/L以下,表现出其对低浓度并含有有机物络合稳定的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去除作用。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二级动力学。吸附机理研究表明,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对铬鞣废水中Cr(Ⅲ)-gelatin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静电吸附、表面酚氧负离子对Cr(Ⅲ)的螯合以及单宁对蛋白质的多点氢键和疏水键的共同作用。综上所述,以静电纺丝聚合物纳米纤维为基底,以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低成本天然吸附剂(蒙脱土、壳聚糖、单宁)为改性剂,制备了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改性聚合物纳米纤维吸附材料。论文系统研究了三种吸附材料对低浓度Cr(Ⅲ)、Cr(Ⅲ)-gelatin络合物的吸附条件、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蓝庆春[9](2020)在《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同时发挥了无标记免疫分析的快速、简便的优点和电化学检测高灵敏的优势,逐渐发展成熟且在免疫分析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纳米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高催化活性等优点。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用作电极修饰材料,可以大大提高生物活性分子的固定量、生物活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地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生物传感器的分析性能。本论文制备了一些具有独特性能的纳米结构材料,将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材料引入到无标记电化学免疫领域,构建了一系列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特性,设计了不同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快速、灵敏、低成本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的聚苯乙烯纳米球(rGO@PS NSs),解决了石墨烯易团聚、分散性差等问题。所制备的rGO@PS NSs展示出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亲水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抗体负载能力。利用链霉亲和素将其功能化后,用于固定生物素化的抗体。捕获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将在传感界面形成免疫复合物,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Fe(CN)63-/4-)检测体系中,该复合物会有效阻碍电子传递,从而引起电化学信号的减弱。利用电化学信号变化和目标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分子的快速无标记电化学检测。用甲胎蛋白(AFP)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1-100 ng/mL)和低的检测限(0.03 ng/mL,S/N=3)。此外,该基于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的特异性、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且可用于临床血清样品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癌症的早期筛查。(2)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铂纳米粒子负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的聚苯乙烯纳米球(PtNPs@rGO@PS NSs)。通过在rGO@PS NSs表面负载PtNPs,进一步地提高了石墨烯的分散性,PtNPs@rGO@PS NSs也表现出更好的导电性、亲水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抗体负载能力。将PtNPs@rGO@PS NSs材料进行链霉亲和素功能化后,用于捕获生物素化抗体分子。在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Fe(CN)6]3-/4-)检测体系中,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阻碍电子传递,引起电化学信号下降。根据电化学信号下降和抗原浓度的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目标抗原的灵敏检测。PtNPs的引入,显着增加了传感器的响应,提高了分析灵敏度。用癌胚抗原(CEA)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05-70ng/mL)和低的检测限(0.01 ng/mL,S/N=3)。此外该基于PtNPs@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宽的线性范围以及良好的选择性,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3)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多孔铜@氧化亚铜(Cu@Cu2O)凝胶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该Cu@Cu2O凝胶材料展现出高效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酸性介质中,Cu@Cu2O可以催化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的苯胺聚合产生聚苯胺,可得到聚苯胺电化学信号。通过链酶亲和素将该Cu@Cu2O材料功能化后,将生物素化的抗体固定于该固相界面。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抑制该催化聚合反应,从而引聚苯胺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宽的线性范围(0.050-100 U/mL),低的检测限(0.022 U/mL,S/N=3)。该项工作为免疫分析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也为肿瘤早期诊断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检测平台。(4)以二价铁离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铁基金属有机框架(Fe-MOF)材料,发现该Fe-MOF具有高效、稳定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用该Fe-MOF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Fe-MOF催化苯胺/过氧化氢(Aniline/H2O2)体系产生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界面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抑制该催化聚合反应,从而引聚苯胺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聚苯胺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0.050-140 U/mL范围内实现了对CA125的检测,检测限低至0.015 U/mL(S/N=3)。该基于Fe-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的快速、廉价、高灵敏检测,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可简便地用于癌症早期筛查与临床诊断,具备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5)以四价锆离子和1,3,5-苯甲酸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锆基金属框架材料MOF-808。所制备的MOF-808材料不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pH为中性的条件下同样展示出高效的类过氧化物酶特性。基于MOF-808材料,发展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新方法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以MOF-808电极基底材料,链霉亲和素将其功能化后,捕获抗体构建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对苯二酚/过氧化氢(HQ/H2O2)检测体系中,通过MOF-808催化反应底物对苯二酚产生电化学信号。特异性免疫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抑制了 MOF-808的催化,从而引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展现了宽的线性范围(0.10-150 U/mL),检测限为0.043 U/mL(S/N=3)。此外,该基于MOF-808材料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高的特异性,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6)在室温条件下合成了一种Cu-MOF材料,并在其Cu-MOF表面原位生长金(Au)纳米粒子,得到Au@Cu-MOF复合材料。由于Au和Cu-MOF的协同效应,Au@Cu-MO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更高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放大电化学检测信号。基于Au@Cu-MOF复合材料,构建了一种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抑制了 Au@Cu-MOF催化HQ/H2O2反应,从而引电化学信号强度降低。利用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和抗原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抗原样品的检测。用糖类抗原125(CA125)作为模型分析物,该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CA125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5-300 U/mL,检测限为0.02 U/mL(S/N=3)。提出的基于Au@Cu-MOF复合材料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简单、超灵敏、低消耗等优势,为癌症大规模筛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平台。

周慧[10](2020)在《铋基半导体异质结微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方面问题有效、绿色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其核心是对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在已报道的半导体材料中,铋基半导体光催化剂因其具有结构可控、环境友好、原料充足、光催化活性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而成为继TiO2之后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新型光催化材料。特别是Sillen族的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拥有独特的层状结构,促使光生载流子在层间得到有效的分离和转移,继而获得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但其中部分半导体如Bi2O2CO3和BiOCOOH等因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导致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也使它们的实际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本论文针对Bi2O2CO3和BiOCOOH在光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简单的产品制备路线,通过形貌控制和异质结构筑等方法对Bi2O2CO3和BiOCOOH进行了改性,有效地增强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并进一步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大幅度提升了它们的光催化性能;通过SEM、TEM、HRTEM、XRD、XPS和UV-Vis DRS等方法对所制备的铋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深入探究了异质结微纳结构的形成机理和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利用DL-天冬氨酸和非离子两亲型三嵌段共聚物F127组成的分子有序组合体为复合软模板,尿素为碱源,在常压回流条件下制备含Bi花状分等级前驱体。系统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对材料形貌、相结构和组成的影响,阐明了复合软模板的作用机理。然后以含Bi花状分等级前驱体为自牺牲模板,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在Bi2O2CO3上原位生成β-Bi2O3构筑了 p-n型β-Bi2O3/Bi2O2CO3异质结,考察了煅烧温度对产品形貌和组成的影响。在模拟太阳光(氙灯)照射下,290℃煅烧温度下获得的β-Bi2O3/Bi2O2CO3异质结光催化剂相比于纯Bi2O2CO3、β-Bi2O3以及其它温度获得异质结样品表现出更优异的光催化降解四环素(TC)和罗丹明B(RhB)的性能。这归因于构建的p-n型异质结增强了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以及花状分等级结构赋予了材料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此外,考察了材料的可循环再利用性能。根据活性物种捕获的实验结果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提出了基于p-n型异质结构的光催化反应机理。2.虽然p-n型异质结构有诸多优点,但其光生载流子迁移机制导致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较弱。金属Bi纳米粒子具有与贵金属类似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效应,将其与铋基半导体复合构筑异质结能保持材料的氧化还原能力,同时Bi纳米粒子可以由铋基半导体中的Bi离子原位还原生成。因此,设计在甲酰胺的辅助下,通过简单的一步高温(170℃)水热法在Bi2O2CO3上原位还原生成Bi纳米粒子获得Bi/Bi2O2CO3异质结纳米片,避免了多步反应路线。考察了水热反应时间对材料的形貌、相结构和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Bi纳米粒子首先在中间产物BiOCOOH上原位生成,随着反应的继续进行,BiOCOOH与CO32-反应生成Bi2O2CO3纳米片且Bi纳米粒子的含量会同时增加,从而构建了不同Bi负载量的Bi/Bi2O2CO3异质结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甲酰胺作为碳源和碱源且其水解产生的甲酸又发挥了还原剂的作用。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适量的金属Bi负载可极大提高Bi2O2CO3的光催化降解RhB和TC性能,这归因于原位生成的Bi纳米粒子的SPR效应提高了材料对可见光吸收和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此外,考察了材料的可循环再利用性能。根据活性物种捕获的实验结果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提出了基于Bi纳米粒子SPR效应增强的光催化反应机理。3.在第二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高温(170℃)水热法将g-C3N4与Bi/Bi2O2CO3复合构建了 Z型Bi/Bi2O2CO3/g-C3N4三元异质结材料。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考察了 g-C3N4的负载量对所制备材料光催化降解RhB和TC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g-C3N4和Bi/Bi2O2CO3,Bi/Bi2O2CO3/g-C3N4三元异质结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降解RhB和TC性能,其中,g-C3N4负载量为20 wt.%的Z型异质结材料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这一方面是因为原位负载的Bi纳米粒子的SPR效应提高了Bi2O2CO3对可见光的吸收和量子产率,另一方面,Bi2O2CO3和g-C3N4之间直接Z型电荷载流子转移机制在极大地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和转移效率的同时保持了复合材料最强的氧化还原能力。此外,考察了材料的可循环再利用性能。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确定了光催化过程中的活性物种,提出了基于直接Z型异质结载流子转移机制和Bi纳米粒子SPR效应协同作用的光催化反应机理。4.由以上研究发现,采用甲酰胺为碳源和碱源可以制备BiOCOOH,而BiOCOOH的导带相较于Bi2O2CO3的更负,导带上电子还原能力更强。同时发现Bi纳米粒子的SPR效应可以增强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因此,进一步通过优化反应温度和改变甲酰胺的用量,采用一步低温水热法(120℃)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形貌的纯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材料。系统考察了甲酰胺用量的增加对所得样品的形貌、结构和组成的影响,发现甲酰胺在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材料的制备中起着多重作用。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以RhB和K2Cr2O7为降解模型污染物研究了材料的形貌和组成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它形貌的BiOCOOH样品相比,BiOCOOH花状分等级材料显示出更高的光催化降解RhB和K2Cr2O7性能,这是由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吸附能力。同时,适量的金属Bi纳米粒子负载也可提高BiOCOOH的光催化性能,这归因于原位负载的Bi纳米粒子扩展了 BiOCOOH对光的吸收范围,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根据活性物种捕获的实验结果和半导体的能带结构,提出了基于间接染料光敏化和Bi纳米粒子SPR效应协同作用的光催化反应机理。5.BiOCOOH的宽带隙限制了其对可见光的吸收,而离子掺杂能优化能带结构,促进对可见光的吸收。以第四部分制备的花状分等级BiOCOOH为前驱体,在室温下采用简单的离子交换法制备得到I-掺杂的BiOCOOH“类异质结”材料。并利用UV-Vis DRS和Mott-Schottky测试研究了I-掺杂对材料的光吸收性能以及能带结构的影响。分别在模拟太阳光和可见光照射下,以RhB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I-离子掺杂量对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影响。研究发现,适量I-掺杂后得到的BiOCOOH“类异质结”材料相比于BiOCOOH、BiOI和P25表现出更高的可见光催化降解RhB活性。I-的引入使BiOCOOH对光的吸收从紫外光区扩展到可见光区,形成了“异质能级”,优化了材料的能带结构,同时适量的I-可作为空穴陷阱,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实现了高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此外,考察了材料的可循环再利用性能并探究了光催化降解RhB的路径。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确定了光催化过程中的活性物种,提出了基于“异质能级”优化的光催化反应机理。

二、关于二甲基甲酰胺产品pH值测定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二甲基甲酰胺产品pH值测定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离子色谱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 乙胺
        (二) 异丙胺
        (三) 正丁胺
        (四) 二乙烯三胺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现状
    四、方法选择
第二部分 方法研究
    一、乙胺
        (一) 仪器与设备
        (二) 研究内容
        (三)结果与讨论
        (四) 小结
    二、异丙胺
        (一) 仪器与设备
        (二) 研究内容
        (三) 结果与讨论
        (四) 小结
    三、正丁胺
        (一) 仪器与设备
        (二) 研究内容
        (三) 结果与讨论
        (四) 小结
    四、二乙烯三胺
        (一) 仪器与设备
        (二) 实验内容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四部分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一 空气中胺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测定的离子色谱法
    参考文献

(2)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糖蜜的资源化利用
        1.1.1 糖蜜的来源和利用
        1.1.2 糖蜜色素脱除
    1.2 疏松纳滤膜
        1.2.1 疏松纳滤膜的制备
        1.2.2 疏松纳滤膜在资源回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糖蜜膜法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分离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和过程
        2.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2.2.5 数据模拟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膜性质的影响
        2.3.2 糖蜜料液组分的影响
        2.3.3 膜过程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界面聚合后处理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膜制备
        3.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3.2.4 膜性能测试
        3.2.5 截留分子量和孔径分布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滤膜分离性能
        3.3.2 纳滤膜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3.3.3 界面聚合后处理的机理讨论
        3.3.4 疏松纳滤膜的糖蜜脱色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界面聚合“刻蚀增强”制备抗溶胀疏松纳滤脱色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刻蚀过程
        4.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4.2.4 膜性能测试
        4.2.5 溶胀率定义和通量/截留率的变化率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界面聚合制备多组分复合纳滤膜
        4.3.2 后处理刻蚀制备疏松纳滤膜
        4.3.3 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4.3.4 抗溶胀机理讨论
        4.3.5 糖蜜脱色实际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基于刚性结构单元的刺激响应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药物控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抗癌药物纳米载药系统
    1.3 聚合物胶束体系
        1.3.1 聚合物胶束概述
        1.3.2 聚合物胶束的分类
        1.3.3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胶束在抗癌药物选择性递释中的应用
        1.3.4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的合成技术
    1.4 聚合物胶束基于药物递送应用的性能要求
        1.4.1 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
        1.4.2 药物包载性能
        1.4.3 药物释放性能
    1.5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1.5.1 计算机模拟简介
        1.5.2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1.5.3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在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
    1.6 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思路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线型pH响应型聚合物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线型聚合物Ad-P(LA-co-GA)-b-PDEAEMA-mPEG的合成
        2.2.4 聚合物胶束和载药胶束的制备
        2.2.5 聚合物结构表征
        2.2.6 CMC值的测定
        2.2.7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测定
        2.2.8 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表征
        2.2.9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2.2.10 药物释放机制模型
        2.2.11 体外细胞毒性和癌细胞抑制增殖试验
    2.3 DPD模拟体系粗粒化处理和条件设置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线型聚合物Ad-[P(LA_x-co-GA_y)-b-PDEAEMA_z-mPEG]的合成及表征
        2.4.2 线型聚合物的自组装及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
        2.4.3 线型聚合物胶束的pH响应行为
        2.4.4 线型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
        2.4.5 线型聚合物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2.4.6 药物释放机制
        2.4.7 体外细胞毒性
        2.4.8 体外癌细胞抑制增殖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臂星型pH响应型聚合物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四臂星型聚合物Ad-[P(LA-co-GA)-b-PDEAEMA-mPEG]_4的合成
        3.2.3 星型聚合物胶束和载药胶束的制备
        3.2.4 聚合物结构表征
        3.2.5 CMC值的测定
        3.2.6 聚合物胶束的粒径测定
        3.2.7 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表征
        3.2.8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3.2.9 药物释放机制模型
        3.2.10 体外细胞毒性和癌细胞抑制增殖试验
    3.3 DPD模拟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四臂星型聚合物Ad-[P(LA-co-GA)-b-PDEAEMA-mPEG]_4的合成及表征
        3.4.2 四臂星型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
        3.4.3 四臂星型聚合物的CMC值及自组装胶束的稳定性
        3.4.4 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的pH响应行为
        3.4.5 四臂星型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
        3.4.6 四臂星型聚合物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3.4.7 药物释放机制
        3.4.8 体外细胞毒性
        3.4.9 体外癌细胞抑制增殖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臂星型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纳米载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4.2.2 Ad-[P(LA-co-GA)-b-PDEAEMA-SS-mPEG]_4的合成
        4.2.3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和载药胶束的制备
        4.2.4 CMC值的测定
        4.2.5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粒径测定
        4.2.6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表征
        4.2.7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4.2.8 体外细胞毒性和癌细胞抑制增殖试验
        4.2.9 细胞内吞实验
    4.3 DPD模拟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四臂星型双重响应聚合物Ad-[P(LA-co-GA)-b-PDEAEMA-SS-mPEG]_4的合成及表征
        4.4.2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的CMC值及聚合物胶束的自组装行为
        4.4.3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粒径及刺激响应行为
        4.4.4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聚合物胶束的载药性能
        4.4.5 pH-还原双重响应型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4.4.6 体外细胞毒性
        4.4.7 体外癌细胞抑制增殖作用
        4.4.8 细胞内吞行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H响应聚合物-还原响应聚合物混合载药胶束的制备与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5.2.2 还原响应聚合物Ad-P(LA-co-GA)-SS-mPEG的合成
        5.2.3 聚合物混合胶束及其载药混合胶束的制备
        5.2.4 聚合物结构表征
        5.2.5 CMC值的测定
        5.2.6 聚合物混合胶束的粒径测定
        5.2.7 聚合物混合胶束的载药性能表征
        5.2.8 载药混合胶束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5.2.9 体外细胞毒性和癌细胞抑制增殖试验
        5.2.10 细胞内吞实验
    5.3 DPD模拟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还原响应聚合物Ad-P(LA-co-GA)-SS-mPEG的合成与表征
        5.4.2 混合聚合物的CMC值及混合胶束的自组装行为
        5.4.3 聚合物混合胶束的粒径及刺激响应性能
        5.4.4 聚合物混合胶束的载药性能
        5.4.5 混合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
        5.4.6 混合载药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
        5.4.7 混合载药胶束的体外癌细胞抑制增殖作用
        5.4.8 混合载药胶束的细胞内吞行为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氧化石墨烯的快速检测、结构组装及集流体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氧化石墨烯(GO)
        1.2.1 氧化石墨烯的发展史
        1.2.2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分析
        1.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1.2.4 生成氧化石墨烯的反应机理
    1.3 氧化石墨烯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
        1.3.1 传统光学显微镜(OM)
        1.3.2 原子力显微镜(AFM)
        1.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1.3.4 X射线衍射(XRD)
        1.3.5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1.3.6 拉曼(Raman)光谱
        1.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1.4 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
        1.4.1 共价键功能化改性
        1.4.2 非共价键功能化改性
    1.5 石墨烯膜的制备
        1.5.1 溶液法制备石墨烯膜
        1.5.2 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制备石墨稀膜
    1.6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
        1.6.1 金属基集流体
        1.6.2 碳材料集流体
    1.7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药品和材料
        2.1.2 材料制备与检测设备
    2.2 材料研究方法
        2.2.1 氧化石墨烯的微观形貌表征
        2.2.2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表征
        2.3.1 循环伏安(Cycle Voltammetry,CV)测试
        2.3.2 电化学交流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测试
        2.3.3 充放电测试
第三章 溶液中氧化石墨烯微观分散形态的快速检测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3.2.2 氧化石墨烯溶液的配制
        3.2.3 静电纺丝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对不同氧化石墨烯浓度溶液的微观分散形态的分析
        3.3.2 对不同pH值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微观形态分析
        3.3.3 对不同离子强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微观形态分析
        3.3.4 对不同超声时间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的微观形态分析
        3.3.5 微观分散形态分析的实际应用——静电纺丝实验
    3.4 小结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膜自组装行为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制备
        4.2.1 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
        4.2.2 石墨烯膜的制备
        4.2.3 石墨烯膜的结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氧化石墨烯(GO)膜和乙二胺/氧化石墨烯(EDA/GO)膜的稳定性分析
        4.3.2 GO膜和EDA/GO膜的结构分析
        4.3.3 GO膜和EDA/GO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4.3.4 GO与EDA分子反应机理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用于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石墨烯膜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
        5.2.2 石墨烯膜的制备
        5.2.3 扣电池组装
        5.2.4 石墨烯膜的结构表征
        5.2.5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石墨烯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5.3.2 石墨烯膜的电化学性能数据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琥珀酸索利那新及其起始原料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起始原料SM1质量研究
    第一节 一般检查项
        1 试验材料
        2 研究内容
    第二节 有关物质检查
        1 试验材料
        2 色谱条件的建立
        3 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SM1质量标准(草案)
第三章 起始原料SM2质量研究
    第一节 SM2异构体检查
        1 试验材料
        2 分析方法建立
        3 异构体测定方法验证
    第二节 SM2中杂质P检查
        1 试验材料
        2 色谱方法的建立
        3 杂质P测定方法验证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SM2质量标准(草案)
第四章 琥拍酸索利那新质量研究
    第一节 性状、鉴别和一般检查项
        1 性状
        2 鉴别
        3 一般检查项
        4 小结
    第二节 有关物质检查
        1 实验材料
        2 杂质来源
        3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4 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
        5 小结
    第三节 杂质E检查
        1 实验材料
        2 色谱条件的建立
        3 薄层色谱法方法验证
    第四节 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2 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容量法)
        3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4 小结
    第五节 丁二酸含量测定
        1 试验材料
        2 色谱方法的建立
        3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验证
        4 小结
    第六节 异构体检查
    第七节 残留溶剂检查
    第八节 小结与讨论
    第九节 琥珀酸索利那新质量标准(草案)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2.1 接枝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2.2 AB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2.3 三硅氧烷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2.4 环状硅氧烷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3 阳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4 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5 两性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6 糖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7 亲脂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1.8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合成
        1.8.1 醚交换反应
        1.8.2 硅氢加成
        1.8.3 活性中间体反应
        1.8.4 格氏反应
    1.9 水解稳定性
    1.10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磺酸盐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试剂忆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2.2.3 磺酸盐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R反应中溶剂、反应时间的选择
        2.3.2 氯丙基前体合成方法的选择
        2.3.3 硫代酯中间体合成中溶剂与反应剂量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性能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3.3.2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热力学函数研究
        3.3.3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
        3.3.4 不同疏水链段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接触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反离子对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能影响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4.2.3 MeSi_4K、MeSi_4Na、MeSi_4Li的合成及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反离子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4.3.2 不同反离子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热力学函数研究
        4.3.3 不同反离子磺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羧酸盐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表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及试剂
        5.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5.2.3 羧酸盐阴离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溶剂、反应时间的选择
        5.3.2 乙烯基氯硅烷反应物类型对格氏反应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疏水链段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实验仪器
        6.2.3 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疏水链段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6.3.2 不同疏水链段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热力学函数
        6.3.3 不同疏水链段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
        6.3.4 疏水链段对羧酸盐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聚丙烯酸/酰胺及其复合水溶液结构、流变及电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分子溶液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中性高分子溶液
        1.1.2 聚电解质溶液
        1.1.3 离聚物溶液
        1.1.4 高分子复合溶液
    1.2 高分子溶液与静电纺丝
        1.2.1 中性高分子溶液静电纺丝
        1.2.2 聚电解质溶液静电纺丝
        1.2.3 离聚物溶液静电纺丝
        1.2.4 高分子复合溶液静电纺丝
    1.3 研究动机和目的
第2章 研究方法及原理
    2.1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
        2.1.1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装置
        2.1.2 测试原理
    2.2 流变测试
        2.2.1 稳态剪切原理
        2.2.2 振荡剪切原理
    2.3 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
        2.3.1 实验装置简介
        2.3.2 小角X散射应用原理
第3章 聚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分子量测定及稀溶液构象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AA在NaCl溶液中的动态光散射测试
        3.3.2 PAA溶液的折光指数
        3.3.3 PAA在NaCl溶液中的AF4-MALLS测试
        3.3.4 PAA在NaCl溶液中的构象
        3.3.5 PAAm分子量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丙烯酸-Fe~(3+)复合溶液的结构、溶胶-凝胶转变及相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准备
        4.2.2 仪器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AA水溶液的黏度
        4.3.2 PAA-Fe~(3+)复合溶液结构及性质
        4.3.3 PAA-Fe~(3+)复合可逆凝胶的结构及动力学性质
        4.3.4 PAA-Fe~(3+)复合体系相图
        4.3.5 聚丙烯酰胺羧基残留的流变学测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丙烯酰胺-聚赖氨酸复合溶液的结构、流变及电纺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AAm和ePL溶液性质
        5.3.2 PAAm-ePL复合物结构
        5.3.3 PAAm-ePL复合物水溶液的流变行为
        5.3.4 PAAm-ePL复合物电纺丝
        5.3.5 PAAm-ePL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及讨论
    5.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吸附材料
        1.2.1 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1.2.2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复合物
        1.3.1 蒙脱土及聚合物/蒙脱土复合物
        1.3.2 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与研究进展
    1.4 单宁及单宁改性吸附材料
        1.4.1 单宁的来源、结构与性质
        1.4.2 单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与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提出
        1.5.1 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2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2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2.2.3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2.2.4 材料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S-MMT插层复合物的制备
        2.3.2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2.3.3 CA@CS-MMT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2.3.4 CA@CS-MMT-2复合纳米纤维吸附机理探讨
    2.4 本章小节
3 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3.2.2 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3.2.3 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HPAN/PEI/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3.3.2 (HPAN/PEI/TA)_n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3.3.3 (HPAN/PEI/TA)_5复合纳米纤维吸附机理探讨
    3.4 本章小节
4 CPAN-TA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水中络合态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4.2.2 共混法制备单宁-聚丙烯腈复合纺丝液
        4.2.3 静电纺丝法制备PAN-TA复合纳米纤维
        4.2.4 CPAN-TA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4.2.5 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gelatin的吸附性能研究
        4.2.6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AN-TA共混纺丝液性质的测定
        4.3.2 CPAN-TA纳米纤维的形貌结构表征
        4.3.3 CPAN-TA复合纳米纤维对水中Cr(Ⅲ)-gelatin的吸附性能研究
        4.3.4 CPAN-TA-3复合纳米纤维吸附Cr(Ⅲ)-gelatin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参加项目

(9)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免疫分析
        1.1.1 免疫分析概述
        1.1.2 免疫分析的分类
        1.1.2.1 异相免疫分析和均相免疫分析
        1.1.2.2 标记免疫分析和无标记免疫分析
    1.2 免疫传感器
        1.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1.1 电位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1.2 阻抗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1.3 电流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2.2 无标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固定抗体或抗原的方法
        1.3.1 物理吸附法
        1.3.2 共价键合法
        1.3.3 生物素-亲和素固定法
    1.4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1.4.1 碳纳米材料
        1.4.2 贵金属纳米材料
        1.4.3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1.4.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4.5 模拟酶
    1.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1.5.1 肿瘤标志物概述
        1.5.2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材料
        2.2.2 仪器
        2.2.3 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裹聚苯乙烯纳米球(rGO@PS NSs)的制备
        2.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2.2.5 免疫分析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GO@PS NSs材料的表征
        2.3.1.1 表面形貌分析
        2.3.1.2 拉曼光谱分析
        2.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2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2.3.2.1 免疫传感器的XPS和FT-IR表征
        2.3.2.2 免疫传感器的SEM表征
        2.3.2.3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2.3.2.4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2.3.3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2.3.4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2.3.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2.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2.3.7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2.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tNPs@rGO@PS NSs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材料
        3.2.2 仪器
        3.2.3 铂纳米粒子@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纳米球(PtNPs@rGO@PS NSs)的制备
        3.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3.2.5 免疫分析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tNPs@rGO@PS NSs材料的表征
        3.3.1.1 表面形貌分析
        3.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3.3.2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3.3.2.1 免疫传感器的SEM和XPS表征
        3.3.2.2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3.3.2.3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3.3.3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3.3.4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3.3.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3.3.6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3.3.7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3.3.8 实际样品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三维多孔Cu@Cu_2O凝胶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材料
        4.2.2 仪器
        4.2.3 Cu@Cu_2O凝胶材料的制备
        4.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4.2.5 免疫分析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u@Cu_2O凝胶材料的表征
        4.3.1.1 表面形貌分析
        4.3.1.2 X射线能谱分析
        4.3.1.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4.3.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4.3.2 Cu@Cu_2O凝胶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4.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4.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4.3.3.2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4.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4.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4.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4.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4.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4.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e-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材料
        5.2.2 仪器
        5.2.3 Fe-MOF材料的制备
        5.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5.2.5 免疫分析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Fe-MOF材料的表征
        5.3.1.1 表面形貌分析
        5.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5.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3.1.4 拉曼光谱分析
        5.3.2 Fe-MOF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5.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5.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5.3.3.2 免疫传感器的接触角表征
        5.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5.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5.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5.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5.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5.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MOF-808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材料
        6.2.2 仪器
        6.2.3 MOF-808材料的制备
        6.2.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6.2.5 免疫分析步骤
    6.3 结果与讨论
        6.3.1 MOF-808材料的表征
        6.3.1.1 表面形貌表征
        6.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6.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6.3.2 MOF-808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6.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6.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6.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6.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6.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6.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6.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6.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Au@Cu-MOF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肿瘤标志物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材料
        7.2.2 仪器
        7.2.3 Cu-MOF的制备
        7.2.4 Au@Cu-MOF的制备
        7.2.5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
        7.2.6 免疫分析步骤
    7.3 结果与讨论
        7.3.1 Au@Cu-MOF复合材料的表征
        7.3.1.1 表面形貌表征
        7.3.1.2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7.3.1.3 X射线能谱分析
        7.3.1.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7.3.2 Au@Cu-MOF材料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表征
        7.3.3 免疫传感器的表征
        7.3.3.1 免疫传感器的阻抗表征
        7.3.4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
        7.3.5 电化学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7.3.6 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7.3.7 免疫传感器的特异性
        7.3.8 免疫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7.3.9 实际样品的检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铋基半导体异质结微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半导体光催化概述
        1.2.1 半导体光催化基本原理
        1.2.2 影响半导体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1.2.2.1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
        1.2.2.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
        1.2.2.3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尺寸和形貌
        1.2.2.4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1.2.3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1.3 铋基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几种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简介
        1.3.1.1 氧化铋(Bi_2O_3)
        1.3.1.2 卤氧铋(BiOX(X=Cl、Br、I))
        1.3.1.3 碳酸氧铋(Bi_2O_2CO_3)
        1.3.1.4 甲酸氧铋(BiOCOOH)
        1.3.2 铋基光催化剂性能提升的主要方法
        1.3.2.1 能带结构调控
        1.3.2.2 形貌调控
        1.3.2.3 染料敏化
        1.3.2.4 异质结构筑
    1.4 铋基异质结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4.1 金属-半导体异质结
        1.4.2 半导体-半导体异质结
        1.4.3 碳基材料-半导体异质结
    1.5 铋基光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6.3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β-Bi_2O_3/Bi_2O_2CO_3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β-Bi_2O_3/Bi_2O_2CO_3异质结的制备
        2.2.3 材料表征
        2.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前驱体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2.3.2 复合软模板的作用探讨
        2.3.3 前驱体的热重分析与晶相转变
        2.3.4 不同煅烧温度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2.3.5 不同煅烧温度所得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
        2.3.6 β-Bi_2P_3/Bi_2O_2CO_3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2.3.7 β-Bi_2O_3/Bi_2O_2CO_3异质结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i/Bi_2O_2CO_3异质结的一步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Bi/Bi_2O_2CO_3异质结的制备
        3.2.3 材料表征
        3.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Bi/Bi_2O_2CO_3异质结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3.3.2 Bi/Bi_2O_2CO_3异质结的形成机理
        3.3.3 Bi/Bi_2O_2CO_3异质结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3.3.4 Bi/Bi_2O_2CO_3异质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
        3.3.5 Bi/Bi_2O_2CO_3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3.3.6 Bi/Bi_2O_2CO_3异质结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Z型Bi/Bi_2O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Bi/Bi_2O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制备
        4.2.2.1 g-C_3N_4的制备
        4.2.2.2 Bi/Bi_2O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制备
        4.2.3 材料表征
        4.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i/Bi_2O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4.3.2 Bi/Bi_2O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4.3.3 Bi/Bi_2O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
        4.3.4 Bi/Bi_2O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4.3.5 Bi/Bi_2O_2CO_3/g-C_3N_4异质结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的一步法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的制备
        5.2.3 材料表征
        5.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5.3.2 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的形成机理探究
        5.3.3 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5.3.4 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测定
        5.3.5 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5.3.6 BiOCOOH和Bi/BiOCOOH异质结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I~-掺杂BiOCOOH“类异质结”离子交换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
        6.2.2 I~-掺杂BiOCOOH“类异质结”的制备
        6.2.3 材料表征
        6.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I~-掺杂BiOCOOH“类异质结”的结构、组成及形貌表征
        6.3.2 I~-掺杂BiOCOOH“类异质结”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定
        6.3.3 I~-掺杂BiOCOOH“类异质结”的能带结构分析
        6.3.4 I~-掺杂BiOCOOH“类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6.3.5 I~-掺杂BiOCOOH“类异质结”光催化降解RhB的路径探讨
        6.3.6 I~-掺杂BiOCOOH“类异质结”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二甲基甲酰胺产品pH值测定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胺、异丙胺、正丁胺和二乙烯三胺的离子色谱法研究[D]. 陈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D]. 郭世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3]基于刚性结构单元的刺激响应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其药物控释性能[D]. 温伟球.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4]氧化石墨烯的快速检测、结构组装及集流体应用[D]. 徐怀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5]琥珀酸索利那新及其起始原料的质量研究[D]. 范巧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阴离子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月. 山东大学, 2020(04)
  • [7]聚丙烯酸/酰胺及其复合水溶液结构、流变及电纺的研究[D]. 韩迎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水中Cr(Ⅲ)的吸附性能研究[D]. 张静.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9]新型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D]. 蓝庆春. 扬州大学, 2020(01)
  • [10]铋基半导体异质结微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周慧. 扬州大学, 2020

标签:;  ;  ;  ;  ;  

二甲基甲酰胺产品pH值测定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