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环境下网络拓扑库集成的研究与实现

AO环境下网络拓扑库集成的研究与实现

一、AO环境下网络拓扑的图库一体化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薛睿[1](2020)在《基于语义匹配的空间数据模型转换》文中研究指明空间数据模型转换是为了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旨在对同一区域不进行重复测量的情况下,利用原有数据实现不同需求,完成数据转换。目前,由于1:1万地形图DLG是由各省独自生产、管理和维护的,各省市对数据编码规定、要素表达方式、要素表达内容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基本上有各自的地方规定,1:1万DLG的生产,也是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分区域实施的,由于时间跨度长,同一省区不同时段的数据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使得省与省之间1:1万DLG数据内容以及现势性不同,横向上很难形成集成共享,又和1:5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协调,纵向上很难形成联系。如何快速有效地利用各地方数据,实现数据模型转换,完成数据的共享,是实现数字中国,建设智慧中国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国内外对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研究的现状,从地理语义转换方面入手,利用地理语义和语法的转换解释了地理数据数据转换的本质,提出基于本体的语义转换方法实现地理数据的转换与共享。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主要工作:1.引入语义论相关的概念描述地理空间数据与客观地理现象的关系。分析地理语义的分类与语法规则,分析要素表达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以及与地理现象的关系,构建语义规则体系表达不同地理现象的语义关系。提出基于地理本体的语义转换解决数据转换的映射,并建立基于本体的语义共享框架。2.分析比较各种标准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数据模型、体系分类以及分类代码的结构特点等,分析其间差别与共同点,制定数据转换的技术路线和方法。3.基于地理本体的语义方法研究,通过地理语义的内涵与外延间的关系完成地理要素的对应关系,解决分类代码“多对一”、“一对多”的关系等问题。4.对江苏省1:1万DLG数据转换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对转换过程中数据的总体流程进行了详细地设计,利用模板体系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生产工艺及效率。本文由理论到实践,通过分析与研究空间数据模型转换的规则,把地理语义转换与数据转换相结合,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常州市数据转换项目的成功应用,证实语义转换的可行性,对于今后省级DLG数据转换以及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撑。

郭霄[2](2020)在《基于DOM的水体模式识别方法》文中研究指明DLG作为入库数据,保持时效性十分重要。如何利用影像获得最新DLG数据,减少野外勘测,对加快整个数据更新的周期有着重要意义。水体要素在地形图库数据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新水体最重要的是获得最新水体分布位置,目前DLG数据的更新多采用旧数据与影像套合人工更新方法,耗费时间。目前比较常用影像水体自动模式识别方法大多基于遥感卫星影像,因易获得的遥感卫星影像大多分辨率较低,其中地物通常较小,光谱信息丰富,常使用光谱提取的方法。但该类方法有两点问题,第一点是传统识别方法需要人为选择特征,导致了分类结果不统一。第二点是由于遥感影像原因,影像的光谱信息更丰富,影像纹理形状等特征信息较为欠缺,导致将建筑物阴影、沥青路和浓密植被等暗地物被误分为水体,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像又十分昂贵,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廉价的方法去完善水体信息的提取。论文就目前问题提出一种水体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将常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与语义分割相组合,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通过影像语义分割识别水体,实验数据为DOM。将现有的高分辨率DOM数据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待识别影像数据完成水体识别后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水体信息用于对原有水体矢量数据的更新。具体的工作包括:第一,对现有的DOM数据进行裁剪与数据增强,配置相关的开发环境,对制作好的训练集数据制作标签,将水体标记为红色,其余背景显示黑色。第二,将现有的语义分割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做算法融合,并将训练集输入组合网络中,使用MIo U(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作为实验效果的依据,对网络相关的参数进行调整直到达到满意分割结果为止。第三,对识别结果基于概率模型设计的全连接条件随机场进行优化,优化后结果矢量化,将原有的水体矢量数据与识别的最新水体数据进行运算,确定识别水体所属类型,例如是河流还是湖泊等,完成水体面DLG数据更新。本文为提取水体影像信息更新DLG库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通过深度语义学习识别水体的方法,充分地使用了水体要素的纹理、形状、颜色信息,提高了分类的精确度。且通过机器提取特征避免了用户使用中人工选择特征集,保证了统一性。

魏国忠[3](2019)在《基于一体化设计的地理数据制图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的地图制图过程经历了从传统机助制图到数字制图的变革,数字制图技术不仅应用于地图制图,同时对空间数据生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早期的空间数据和制图数据分开存储,存在重复生产、数据冗余问题。“十二五”期间,对新型的制图方式进行探索,提出了图库一体化制图。图库一体化制图就是将建库与制图进行有机结合,但这种模型也会有数据冗余,联动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十三五”时期,为了适应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成果现势性的需要,研究一种基于1:10000基础地理数据的快速自动化制图系统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基础地理数据库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基础地理数据自动化制图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顾及符号间关系,并保证基础地理数据独立性的一体化数据关系模型,设计并实现自动化制图系统,最终在“山东省1:10000新型基础测绘”基础地理数据开展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基础地理数据库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方法研究。一是对地图符号和基础地理数据进行研究,通过地图符号和基础地理数据的特征研究实现地理数据制图的原理。二是对图库一体化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实现图库一体化技术的意义,分析地理数据到地图符号的驱动模式,并对典型的图库一体化数据关系模型进行分析。(2)基础地理数据自动化制图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一种顾及符号间关系,并保证基础地理数据独立性的一体化数据关系模型,在模型设计的基础上,研究支撑模型实现的符号系统、地图符号关系处理方法、注记的标注问题等。(3)自动化制图软件研究。分析自动化制图软件的功能与业务需求,根据地理数据制图技术的研究,对自动化制图软件进行总体设计,并开发实现自动化制图软件。(4)自动化制图软件应用试验。使用最新的“山东省1:10000新型基础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开展应用试验。

李富春[4](2019)在《空间数据模型中拓扑关系及空间几何运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空间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表达的重要方式,用于描述地理空间中实体及实体间相互关系,也是信息处理与管理技术平台的重要理论基础。空间运算是对信息本身及信息与信息之间按一定的规则进行的相应操作,它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提供基本的空间运算功能,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其适用性和可扩展性。抽象的空间运算是一种数学规定,具体的运算规则及实现方法与空间数据模型有关,因此本文在拓扑地图模型基础上,对其空间运算中最基本的运算:拓扑关系运算和空间几何运算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引入图论有关概念描述空间实体对应的几何对象间的关系。拓扑地图模型中的几何对象是空间运算的基础,通过将几何对象的点抽象成图中顶点集的顶点,点之间的关系抽象成图中边集的边,并用邻接矩阵表示顶点与边之间关联关系,实现矩阵对几何对象间关系的表达。2、提出计算几何与结点分析相结合计算拓扑关系的方法。几何计算会产生点结点或线结点,通过对每个结点度和连通数的计算,来分析结点的结构,从而得到具体的拓扑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了基于维度扩展的九交模型中点、线、面间各种拓扑关系在拓扑地图模型中的具体判断方法。3、研究了数据从一般数据模型向拓扑地图模型转换的方法,并利用转换后的顶点集、边集、关联关系及几何图形重构完成空间几何运算。针对不同的数据情况,分析了相应的模型转换方法,在完成模型转换的操作后,对不同的空间几何运算,设计了不同的运算过程,并得到相应的运算结果。通过实验验证,论文所提出的计算几何与结点分析相结合计算拓扑关系的方法正确有效,使用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判断出多种拓扑关系的类型,而且可以明确其拓扑关系中的几何特性,如两对象相邻时,是以点相邻还是以线相邻等情况。空间几何运算方法合理,依据文中方法进行空间几何运算操作,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

史圆圆[5](2017)在《应急专题地图的快速制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急专题地图是应急管理测绘保障机制中的重要产品,对于快速响应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表达专题特征具有重要作用。与普通地图相比,应急专题地图具有地图内容多样、比例尺不固定、现势性强等特点。应急专题地图制作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对于现有的应急专题地图制作,存在生产流程复杂、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而数据驱动下的制图的本质是将库数据和数据表达规则一体化的制图,利用一体化技术制作应急专题地图能够规范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达到快速制作和更新的目的。本文研究了应急专题地图的版面内容和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通过总结一体化技术对应急专题地图快速制作的支持,分析模板中符号、转换集、统计图表、图廓等多个部分的设计方法和原则,制定了应急专题地图的快速制作流程,实现了应急专题地图的快速制作。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第一,利用一体化产品DLGM表达应急专题数据的几何、属性及符号图形,通过要素符号的设计定制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以及专题要素的符号生成规则,将拓扑地图模型应用于表达应急专题要素的几何形态、拓扑关系及可视化符号;第二,使用自动化程度高的统计图表(图文表格、柱状图、饼图)组织专题要素,用以表达文本、附图、图例等且保证符号表达的正确性,通过图廓模板的定制,实现图廓整饰自动生成,实现版面的有效快速组织;第三,借助一体化平台MapStore,制作了满足不同比例尺及专题要求的应急专题图模板,并通过转换集将多源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数据融合在一个数据体系中,利用多种自动化制图功能实现应急专题地图的快速制作;本文制定的应急专题地图快速制作方法,能够快速制作批量的符合规范的地图成果,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快速有效的版面内容组织,有效提高应急专题地图制作的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和数据质量。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陕西省应急专题地图生产,快速完成了全省各区县的应急专题地图制作。

黄华[6](2017)在《数字线划地图符号图形模型管理与转换》文中研究说明图库一体化不仅是地理要素的两种表达——DLG(Digital Line Graphs)和地图在一个流程下同时生产,而且还包括图库一体化模型数据,即要素的DLG和地图在统一框架下共同表示和存储管理。目前,由于各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模型结构的差异,导致各系统间地图数据共享困难。数字地图亟待需要一种公开的,标准的符号图形模型对其进行表达描述。这样无需符号库、模板或专业GIS平台软件的支持,用户很容易使用地图数据,对其进行一系列操控,便于地图数据的应用及共享。本文研究了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s and Map,DLGM)的地图符号图形模型,利用该模型表达地图符号图形,并将地图符号图形数据作为地理实体的组成部分,在同一个框架下与DLG统一管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以单元符号为基本单位构成地图符号的数字线划地图符号图形模型,采用层次模型将地图符号分解为单元符号、图组、图元3层结构。2.采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对地图符号图形模型进行描述,将地图数据描述为公开的、遵循XML规范的文本格式。规定图元标签和一系列描述地图符号图形模型的标签、关键字,地图符号图形描述语法规则以及图组、单元符号描述结构。3.在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数据库表中增加一个字段类型为大二进制对象(Blob)的地图符号字段SYMBOL来存储管理XML描述的地图数据。这样数字线划地图既可以作为DLG进行各种空间分析,还可以使用SYMBOL中的地图数据对要素进行地图可视化,以及转换输出各种格式地图,如eps、svg。论文所提出的地图符号图形模型能够完整地表达地图上所有的地图符号;规定了地图符号数据公开描述的XML规则;实现DLG与地图在Geodatabase数据库要素表中集中管理;并实现数据库中的地图数据到地图出版数据正确转换以及转换的生成的SVG地图可在网络环境下浏览。本文的研究成果在陕西省地方标准,《陕西省1:5 000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得到应用。

夏天雷[7](2016)在《基于图模库一体化技术的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微电网是包含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负荷的自治系统,能充分挖掘分布式发电为电网和用户带来的价值和效益,对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微电网通常由能量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智能控制以及能量优化调度。图模库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的可视化、模块化、集约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因而成为平台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实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实用化、可视化、智能化为目标,融合电力系统信息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综合运用电力系统信息建模工具、数据库开发工具和图形界面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图模库一体化技术的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建立基于IEC 61970标准的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柴油机发电系统以及储能系统的公共信息模型。遵循现有CIM的建模方法和扩展规则,设计了风电、光伏、柴发以及储能系统的CIM类图和CIM属性。为后续图模库一体化技术的实现以及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的开发提供模型支撑。2)提出图模库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首先建立CIM与数据库的映射,实现模型与数据库的绑定;进一步建立图形与数据库的映射,实现图形与数据库的绑定。通过图形、模型、数据库三者的绑定,实现图模库一体化,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的开发中。3)设计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框架,开发基于图模库一体化技术的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提出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的硬件架构和软件架构,为平台的开发提供框架支持。综合运用图模库一体化技术,实现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的开发,为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平台支持。该平台在浙江南都电源动力有限公司的光储一体化微电网中得到了应用验证。

王东华[8](2014)在《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表达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文中提出地形图是基础地理信息最直观的表达载体,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各行各业的用户除了需要现势性好的多种地理信息数据外,同样需要图形化的制图数据或纸质地形图。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缓慢,1:5万、1:1万等比例尺地形图大部分为上世纪70~90年代测绘或修测,内容十分陈旧。而用户对地形图现势性的基本需求是一年、甚至几个月,地形图的现势性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需要,亟待更新。传统的地形图更新生产采用立体测图修编或地图编绘等方式,技术环节多,人工作业量大,生产效率较低,地图生产周期长。随着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与更新逐步推进和深入,国家1:100万、1:25万、1:5万数据库已建成并实现动态更新,每年更新一次。全国绝大部分省建立了1:1万基础地理数据库,许多城市建立了1:500等大比例尺空间地理框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快速更新。毫无疑问,现实性强、可靠性高、更新速度快的基础地形数据库为地形图制作与更新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前提,但由于地形图更新生产技术问题,地形图更新速度及现势性远远滞后于基础数据库。因此,对地形图制图与更新的技术改造升级势在必行。本文研究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机制,建立多源驱动的要素智能符号化、属性驱动的智能化注记配置、元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图面整饰等系列规则,在理论层面对基于图库联动的地形图制图技术进行了深度挖掘,设计开发了一套集友好制图界面、组件式制图符号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生僻字库、管理端模块、生产端模块、质量控制模块于一体的制图生产与管理系统,在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中实现与应用。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为:(1)研究了基础地理数据库驱动地形图制图的数据模型和表达机制,发展建立了1: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与制图数据库一体化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对基础地理数据库进行物理扩展、逻辑重组、关联关系,按照国家基本地形图图式规范要求,在数据库属性项中增加制图表达信息和规则,实现将地理要素对象的几何位置、属性、拓扑关系及制图表达一体化融合建模。(2)研究创建了1: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驱动制图的系列规则,包括多源驱动的符号配置、注记配置、地图整饰配置、制图冲突检测与优化配置、质量检查等规则。利用这些规则,可以大幅提高利用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或生产地形图的自动化程度。(3)实现了将经过编辑处理后的制图数据入库到基础地理数据库中,并与相应的地理要素的关系进行重构,从而建立制图数据库,建成后的制图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地理数据库的全部内容,还具有重定义的制图表达规则,从根本上实现了两库的集成管理。(4)对基础地理数据库与地形图联动更新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基础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技术,使地理要素与制图表达之间实现要素级、符号级和注记级的紧密关联,利用地形数据库的更新增量信息,通过制图数据的增量自动识别、制图表达自动匹配,辅以自动化工具和少量人工干预,实现制图数据的同步快速更新。(5)针对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的需要,设计了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生产与管理系统,并在工程中实现和全面应用。在一体化建库大环境下,实现了地图注记的智能化配置、地图符号的优化处理、地图要素的人机交互编辑、地图整饰的自处理、地图要素冲突的自检测、数据质量的自检查等,解决了利用国家1: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快速更新生产地形图的问题。

宋禄楷[9](2014)在《省级基础DLG数据整合研究》文中提出省级基础DLG数据整合是全国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整合的重点内容,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措施。各省1:1万数据库之间不一致,导致横向难以集成应用,与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存在不协调,致使纵向上难以集成关联,国家迫切需要标准统一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本文通过对目前省级基础DLG数据图库一体化生产工艺流程的分析,总结了目前省级DLG数据的主要问题,着重对省级基础DLG数据整合处理重点内容自动转换的实现和数据整合生产流程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获得成果如下:(1)基于要素分类编码的属性数据转换方法。通过二层结构规则表设计和属性内容预处理方案,实现了“旧标准”到“新标准”的全属性转换,规避了属性字段无法一一对照,要素分类编码“一对多”关系等问题。(2)研究了地表覆盖要素的构面处理。提出了依照自动拓扑构面思想的跨图层范围线提取方法,大幅提高了要素构面的自动化程度。(3)分析了多源数据属性融合,数据间创建关联的方法,实现了道路网匹配挂接和行政区划编码的关联匹配。(4)对数据拼接后,接边质量问题的检查方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问题检查与错误标识提取。(5)对山东省1:1万DLG数据整合进行系统化设计,并对整合处理中数据总体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了数据整合处理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孟洁[10](2014)在《电力调度自动化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需要管理维护的数据越来越复杂,数据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各电力企业使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各异,造成不同系统间数据交互变动非常困难。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调度系统智能化发展和日常运维的要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电力调度自动化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对系统如何利用标准的数据模型、计算机技术和开放的软件设计技巧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本文结合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实际,根据系统数据管理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主要从性能方面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开放式数据管理方式。本文对明确了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实现了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各功能模块。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中使用国际标准公共信息模型(CIM)对电网数据模型进行描述,使用能屏蔽数据和程序的异构性的XML报文描述数据模型交互方式,使数据模型管理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基于间隔模版的图库模一体化和级联管理机制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系统数据维护的效率和准确率。

二、AO环境下网络拓扑的图库一体化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O环境下网络拓扑的图库一体化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义匹配的空间数据模型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数据转换的理论研究
    2.1 地图语言的理论基础
        2.1.1 空间信息论
        2.1.2 语义论
        2.1.3 符号学
    2.2 地理语义
        2.2.1 地理语义与数据(符号)的关系
        2.2.2 地理语义的分类
        2.2.3 地理语义的语法
    2.3 地理现象要素分割与提取
        2.3.1 地理要素提取的实质
        2.3.2 地理要素提取成果——DLG
        2.3.3 DLG数据的结构要求
    2.4 基于空间信息本体的语义共享
第三章 数据转换的语义分析
    3.1 数据规范的制定
    3.2 地方数据时空特征差异分析
    3.3 地方数据存在的差异
        3.3.1 几何特征
        3.3.2 表达方式
        3.3.3 语法规则
        3.3.4 数据模型
        3.3.5 数据格式
        3.3.6 数据内容
第四章 数据模型转换处理
    4.1 数据模型转换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4.1.1 技术路线
        4.1.2 技术方法
    4.2 转换的主要内容
        4.2.1 数据格式转换
        4.2.2 数据模型统一
        4.2.3 数据分类代码转换
    4.3 Map Store平台
        4.3.1 基于地理本体的模板组成
        4.3.2 模板的语法规则
第五章 转换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5.1 制图数据转换设计
    5.2 制图数据转换实验验证
        5.2.1 转换模板的制作
        5.2.2 转换验证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DOM的水体模式识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语义分割研究进展
        1.2.2 水体提取研究进展
    1.3 实验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水体识别关键理论结构分析
    2.1 神经网络
        2.1.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
        2.1.2 卷积神经网络
    2.2 常见卷积神经网络分析
        2.2.1 VGG16
        2.2.2 Res Net
        2.2.3 Dense Net
        2.2.4 Xception
    2.3 深度语义分割架构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数据处理及环境配置
    3.1 影像处理
        3.1.1 数据介绍
        3.1.2 影像裁剪
        3.1.3 数据增强
    3.2 环境配置
        3.2.1 开发环境配置
        3.2.2 Spyder介绍
    3.3 标签制作
    3.4 小结
第四章 实验与优化
    4.1 精度评价
    4.2 网络对比实验
        4.2.1 VGG16骨架网络
        4.2.2 Res Net骨架网络
        4.2.3 Dense Net骨架网络
        4.2.4 Xception骨架网络
        4.2.5 水体识别对比结果
    4.3 网络参数调整
        4.3.1 学习率
        4.3.2 动量
        4.3.3 循环次数
        4.3.4 Batch Size
        4.3.5 参数调整后识别结果
    4.4 分割结果优化
        4.4.1 马尔可夫随机场
        4.4.2 有向图与无向图
        4.4.3 全连接条件随机场
        4.4.4 结果对比
    4.5 水体要素更新
        4.5.1 拓扑地图模型
        4.5.2 库数据更新
    4.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一体化设计的地理数据制图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基础地理数据库与地图制图一体化方法研究
    2.1 地图符号
    2.2 基础地理数据
    2.3 地理数据地图制图原理
    2.4 地理数据与地图制图一体化
    2.5 图库一体化数据关系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基础地理数据自动化制图关键技术研究
    3.1 顾及符号间关系和数据独立性的一体化模型
    3.2 图库一体化模型的单元符号库设计
    3.3 地图符号的压盖次序
    3.4 基于覆盖几何的符号关系处理
    3.5 地图注记的派生与优化处理
    3.6 本章小结
4 地理数据自动化制图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4.2 地理数据自动化制图软件的开发实现
    4.3 自动化制图软件在“山东省1:10000 新型基础测绘”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空间数据模型中拓扑关系及空间几何运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现状
        1.2.2 拓扑关系运算研究现状
        1.2.3 空间几何运算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拓扑地图模型中基础知识
    2.1 拓扑地图模型的架构基础
        2.1.1 拓扑地图模型
        2.1.2 拓扑地图模型表达基础
        2.1.3 主要构成要素间的联动关系
    2.2 拓扑地图模型的空间运算基础
        2.2.1 图
        2.2.2 度与连通数
        2.2.3 几何图形重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拓扑地图模型中的拓扑关系运算
    3.1 拓扑关系描述
    3.2 几何对象间关联关系
    3.3 基于关联关系的结点度与连通性分析
        3.3.1 基础结点结构
        3.3.2 结点计算及连通性分析
    3.4 实体间拓扑关系判断依据
        3.4.1 点类实体拓扑关系判断依据
        3.4.2 线类实体拓扑关系判断依据
        3.4.3 面类实体拓扑关系判断依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拓扑地图模型中的空间几何运算
    4.1 空间几何运算流程
    4.2 拓扑地图模型转换方法
        4.2.1 相交几何对象转换
        4.2.2 线重复的几何对象转换
        4.2.3 邻近几何对象转换
    4.3 空间几何运算
        4.3.1 空间几何交运算
        4.3.2 空间几何并运算
        4.3.3 空间几何差运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设计与验证
    5.1 系统的模块划分
    5.2 数据管理模块
        5.2.1 数据分类分层管理
        5.2.2 多视图表达
        5.2.3 联动关系
    5.3 核心运算模块
        5.3.1 拓扑地图模型转换处理
        5.3.2 几何对象关联关系创建
        5.3.3 拓扑关系运算
        5.3.4 空间几何运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应急专题地图的快速制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2.2 专题地图研究现状
        1.2.3 应急专题地图快速制作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应急专题地图的快速制作基础
    2.1 应急专题地图
        2.1.1 应急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
        2.1.2 应急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2.2 应急专题地图的制作模式
        2.2.1 现有应急专题地图制作模式
        2.2.2 应急专题地图的快速制作模式
第三章 图库一体化快速制图技术
    3.1 一体化技术基础
        3.1.1 DLG与地图
        3.1.2 一体化产品DLGM
    3.2 一体化技术体系
        3.2.1 一体化管理模型—拓扑地图模型
        3.2.2 一体化平台—MapStore
        3.2.3 一体化要素定义模型—模板
    3.3 一体化对应急地图快速制图的技术支持
第四章 应急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
    4.1 要素符号设计
        4.1.1 属性结构设计
        4.1.2 要素符号设计
        4.1.3 注记设计
        4.1.4 优先级设计
        4.1.5 符号生成设计
    4.2 转换集设计
        4.2.1 语义异同
        4.2.2 语法异同
        4.2.3 转换集设计
    4.3 统计图表设计
        4.3.1 统计表格设计与制作
        4.3.2 统计图设计与制作
    4.4 图廓整饰设计
        4.4.1 专题图图廓设计
        4.4.2 专题图注记信息设计
    4.5 一体化应急专题地图快速制作流程
第五章 陕西省应急专题地图快速制作生产
    5.1 数据准备
    5.2 制图流程
        5.2.1 模板设计
        5.2.2 数据导入
        5.2.3 数据处理
        5.2.4 符号化
        5.2.5 表格制作
        5.2.6 图例制作
        5.2.7 城区图加载
    5.3 数据成果
    5.4 生产效率分析
总结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数字线划地图符号图形模型管理与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图库一体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2 地图符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数字线划地图
    2.1 地图
    2.2 DLG
        2.2.1 DLG数据模型
        2.2.2 DLG表达地理现象
        2.2.3 DLG可视化
        2.2.4 DLG与地图差异
    2.3 图库一体化数据
        2.3.1 数字线划地图
        2.3.2 DLGM的性质和特征
第三章 数字线划地图符号图形模型
    3.1 地图符号
        3.1.1 地图符号概述
        3.1.2 图形符号视觉变量
    3.2 地图符号图形模型
    3.3 单元符号
        3.3.1 单元符号划分
        3.3.2 单元符号构成内容
    3.4 符号图组
    3.5 符号图元
第四章 地图符号图形模型XML描述
    4.1 地图符号图形模型描述总体框架
        4.1.1 图形信息描述关键字
        4.1.2 结构、属性信息描述关键字
        4.1.3 地图符号图形描述结构框架
    4.2 地图符号图形描述规则
        4.2.1 语法规则
        4.2.2 图元图形坐标系统
        4.2.3 属性参数规则
    4.3 图元描述
        4.3.1 点与圆描述
        4.3.2 折线与多边形描述
        4.3.3 样条曲线描述
        4.3.4 其它图元描述
    4.4 图组描述
        4.4.1 基本图组和多义线图组描述
        4.4.2 线型图组描述
        4.4.3 楔线图组描述
        4.4.4 文字图组描述
    4.5 单元符号描述
第五章 模型管理及转换实现
    5.1 一体化地图符号图形数据管理
        5.1.1 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扩展
        5.1.2 一体化地图符号图形数据管理实现
    5.2 地图符号图形数据在ArcGIS环境下的可视化
        5.2.1 ArcGIS Element元素对象
        5.2.2 地图符号图形数据处理流程
        5.2.3 地图符号图形数据可视化成果
    5.3 EPS出版数字地图转换
        5.3.1 PostScript语言中的图形描述
        5.3.2 EPS格式地图转换实现
    5.4 SVG格式网络地图
        5.4.1 SVG图形显示环境
        5.4.2 SVG网络地图转换实现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图模库一体化技术的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微电网能量管理
        1.2.1 微电网能量管理概述
        1.2.2 微电网能量管理研究现状
    1.3 图模库一体化
        1.3.1 图模库一体化概述
        1.3.2 图模库一体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IEC 61970标准的微电网公共信息模型建模
    2.1 引言
    2.2 风力发电系统CIM建模
        2.2.1 风力发电系统结构
        2.2.2 风力发电系统CIM类图设计
        2.2.3 风力发电系统CIM属性设计
    2.3 光伏发电系统CIM建模
        2.3.1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
        2.3.2 光伏发电系统CIM类图设计
        2.3.3 光伏发电系统CIM属性设计
    2.4 柴油发电系统CIM建模
        2.4.1 柴油发电系统结构
        2.4.2 柴油发电系统CIM类图设计
        2.4.3 柴油发电系统CIM属性设计
    2.5 储能系统CIM建模
        2.5.1 储能系统结构
        2.5.2 储能系统CIM类图设计
        2.5.3 储能系统CIM属性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图模库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
    3.1 引言
    3.2 图模库一体化总体方案
    3.3 模型与数据库一体化设计
        3.3.1 数据模型的转换
        3.3.2 CIM与关系数据库的映射
        3.3.3 模库一体化的实现
    3.4 图形与数据库一体化设计
        3.4.1 图形绘制软件
        3.4.2 图形与数据库的绑定
        3.4.3 图库一体化的实现
    3.5 图模库一体化的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4.2.1 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硬件架构
        4.2.2 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软件架构
    4.3 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实现
        4.3.1 关键技术
        4.3.2 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表达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技术挖掘
        1.2.2 系统集成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章节安排
        1.3.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表达理论
    2.1 地理数据库模型
        2.1.1 空间数据模型
        2.1.2 地形图数据模型
        2.1.3 基础数据与地形图数据一体化模型
    2.2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图表达机制
        2.2.1 地图表达模式
        2.2.2 地图表达内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技术
    3.1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技术
    3.2 多源驱动的要素智能符号化
        3.2.1 要素属性驱动的要素符号化
        3.2.1.1 单一国标码驱动
        3.2.1.2 多属性联合驱动
        3.2.2 压盖顺序驱动的要素符号化
        3.2.2.1 图层级压盖顺序的驱动
        3.2.2.2 要素级压盖顺序的驱动
        3.2.2.3 符号级压盖顺序的驱动
        3.2.3 空间分析驱动的要素符号化
        3.2.3.1 缓冲区分析驱动
        3.2.3.2 叠加分析驱动
        3.2.3.3 网络分析驱动
    3.3 属性驱动的智能化注记配置
        3.3.1 要素注记的智能化派生
        3.3.2 要素注记的智能化定位
        3.3.2.1 点状要素注记的定位
        3.3.2.2 线状要素注记的定位
        3.3.2.3 面状要素注记的定位
        3.3.3 要素注记冲突的智能化解决
        3.3.3.1 冲突消除原则
        3.3.3.2 冲突解决智能化
    3.4 元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图面整饰
        3.4.1 整饰要素的自动派生
        3.4.2 内外图廓的智能派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基本功能
        4.2.2 体系结构
        4.2.3 环境搭建
    4.3 系统开发流程
        4.3.1 界面设计与实现
        4.3.2 组件式制图符号系统设计与实现
        4.3.3 基础地理信息生僻字库搭建
        4.3.3.1 收集整合生僻字
        4.3.3.2 生僻字库构建
        4.3.3.3 生僻字检索工具设计
        4.3.3.4 集成并扩充通用字库
        4.3.4 管理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4.3.4.1 制图数据预处理
        4.3.4.2 制图数据成果入库
        4.3.5 生产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4.3.5.1 制图数据优化调整
        4.3.5.2 地图编辑与处理
        4.3.5.3 图廓整饰与图幅接边
        4.3.5.4 制图输出与元数据填写
        4.3.5.5 制图成果汇交
        4.3.6 质量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4.3.6.1 制图表达检查
        4.3.6.2 成果数据入库检查
        4.3.6.3 相邻图幅接边检查
        4.3.6.4 制图增量检查
        4.3.6.5 用户自定义检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中的应用
    5.1 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概况
        5.1.1 工程建设背景
        5.1.2 工程建设内容
        5.1.3 工程建设目标
    5.2 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模式与机制
        5.2.1 工程建设模式
        5.2.2 工程组织模式
        5.2.3 组织实施机制
        5.2.4 工程实施流程
        5.2.4.1 基于数据库地形图制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2.4.2 国家1:5万图库一体化数据库建设
        5.2.5 工程质量控制
        5.2.5.1 质量控制内容
        5.2.5.2 质量控制技术方法
        5.2.5.3 系统软件质量控制
        5.2.5.4 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
    5.3 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建设成果
        5.3.1 规范性制图数据生产及建库成果
        5.3.1.1 技术成果
        5.3.1.2 数据成果
        5.3.1.3 成果价值分析
        5.3.2 地形数据与制图数据间的联动更新
        5.3.2.1 技术成果
        5.3.2.2 数据成果
        5.3.2.3 成果价值分析
        5.3.3 基于一体化数据库的标准纸质地形图印刷
        5.3.3.1 技术成果
        5.3.3.2 数据成果
    5.4 国家1:5万地形图制图工程效益分析
        5.4.1 社会效益分析
        5.4.2 经济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省级基础DLG数据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审阅认定书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图库一体化的省级基础 DLG 数据
    2.1 省级基础 DLG 图库一体化生产流程
    2.2 图库一体化生产模式造成的问题
    2.3 统一的“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范”
    2.4 本章小结
3 省级基础 DLG 数据整合处理关键问题研究
    3.1 省级基础 DLG 数据整合处理重点内容
    3.2 基于要素分类编码的属性数据转换
    3.3 地表覆盖要素的构面处理
    3.4 多源数据属性信息融合
    3.5 数据裁剪与拼接
    3.6 本章小结
4 山东 1:1 万 DLG 数据整合处理
    4.1 山东 1:1 万 DLG 数据概述
    4.2 山东 1:1 万 DLG 数据整合处理系统整合方案
    4.3 山东 1:1 万 DLG 数据整合自动处理流程设计
    4.4 山东 1:1 万 DLG 数据整合处理工作成果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电力调度自动化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概况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1 应用模块注册管理功能
        2.2.2 数据分批管理功能
        2.2.3 数据级联管理功能
        2.2.4 基于间隔的图库一体化管理功能
        2.2.5 系统在线校验、同步功能
    2.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2.3.1 系统开放性、扩展性等性能需求
        2.3.2 系统数据安全性需求
    2.4 系统设计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3.1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概况
        3.1.1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关系
        3.1.2 系统数据管理流程控制
    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3.3 系统管理层次结构设计
        3.3.1 公共信息模型(CIM)
        3.3.2 数据存储实体
        3.3.3 数据字典
        3.3.4 xml报文
        3.3.5 人机界面
    3.4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安全机制设计
        3.4.1 维护对象节点加锁设计
        3.4.2 人机回退设计
        3.4.3 五层安全控制设计
        3.4.4 操作记录报文保存设计
    3.5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通信代理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服务功能模块
    4.2 应用注册管理功能模块
    4.3 分批管理功能模块
        4.3.1 横向管理
        4.3.2 纵向管理
    4.4 级联管理功能模块
        4.4.1 级联插入
        4.4.2 级联删除
        4.4.3 级联更新
    4.5 基于间隔的图库一体化功能模块
        4.5.1 间隔模板的编辑
        4.5.2 间隔模板的实例化
    4.6 在线校验、同步功能模块
        4.6.1 本地校验
        4.6.2 在线同步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测试技术和性能分析
    5.1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测试技术
        5.1.1 单元测试
        5.1.2 功能测试和基于QTP的压力测试
        5.1.3 服务端负荷性能测试
    5.2 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AO环境下网络拓扑的图库一体化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义匹配的空间数据模型转换[D]. 薛睿. 长安大学, 2020(06)
  • [2]基于DOM的水体模式识别方法[D]. 郭霄. 长安大学, 2020(06)
  • [3]基于一体化设计的地理数据制图研究及应用[D]. 魏国忠.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1)
  • [4]空间数据模型中拓扑关系及空间几何运算方法研究[D]. 李富春. 长安大学, 2019(01)
  • [5]应急专题地图的快速制图研究[D]. 史圆圆. 长安大学, 2017(04)
  • [6]数字线划地图符号图形模型管理与转换[D]. 黄华. 长安大学, 2017(04)
  • [7]基于图模库一体化技术的微电网能量管理平台开发[D]. 夏天雷. 浙江大学, 2016(07)
  • [8]地理数据库驱动的地形图制图表达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D]. 王东华. 武汉大学, 2014(01)
  • [9]省级基础DLG数据整合研究[D]. 宋禄楷.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 [10]电力调度自动化开放式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孟洁.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AO环境下网络拓扑库集成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