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逼近房柱式采矿法的实践

间隔逼近房柱式采矿法的实践

一、间隔进路式房柱采矿法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礼泉[1](2021)在《VCR采矿法在地下开采水泥用灰岩矿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福建省永安市大岩山水泥用灰岩矿房柱法、留矿法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大、安全系数小等现状,采用VCR(Vertical Crater Retreat)采矿法进行了试采应用,主要介绍了VCR拉槽与深孔爆破配合采矿的操作要点。试采证明,该采矿法与其他采矿方法相比,具有作业环境安全、劳动效率高、出矿能力大等优势。

宋学朋[2](2021)在《碱化水稻秸秆基尾砂胶结充填体动静力学性能演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深部岩石力学与开采理论”项目,致力于创新与发展深部岩石力学和开采理论,其中充填采矿法是深部资源开采的首选采矿方法之一。深部开采面临高地应力、高岩爆问题,致使充填体的力学特性研究是矿山充填领域重要内容之一。通常,以水泥为胶凝剂制备的充填体存在脆性高、抗裂性能差的缺点。植物纤维作为一种低成本、来源广的废弃物在水泥基材料方面研究广泛,但在矿山充填领域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文致力于探索一种掺碱化水稻秸秆(Alkaline rice straw,ARS)的尾砂胶结充填体(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CTB)的动静力学特性,以期获得完整性较好、强度较高的充填体,同时为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的环境友好型处置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掺不同长度和含量ARS的充填料浆开展了流动性测试;从准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出发,针对掺不同长度和含量ARS的CTB开展了力学特性研究,借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 ray diffraction,XRD)探明了ARS改善充填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针对ARS应用于矿山充填的工程建议与改进的充填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利用坍落度测试分析了掺不同长度和含量ARS的充填料浆流动性能。结果表明,掺ARS的充填料浆坍落度略微降低,坍落度最大仅减小5.6%。坍落度与ARS含量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当ARS含量相同,ARS长度与坍落度之间无明显函数关系。(2)从宏观上研究了掺不同长度和含量ARS的CTB抗压强度的演化规律,由此获得了ARS长度和含量与充填体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随着ARS长度由3mm增加至15mm,充填体抗压强度先增加再减小,12mm为最佳长度,在28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最大提高14.7%;ARS含量由0.1%增加至0.4%,抗压强度逐渐减小。此外,ARS提高了充填体的峰后残余强度以及韧性;当ARS长度为12mm时,充填体破坏后完整性更高。结合SEM和XRD分析,揭示了ARS影响充填体抗压强度的作用机理。(3)探索了ARS长度和含量对CTB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ARS长度和含量与充填体抗拉强度之间仍然存在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且12mm长度为最佳长度。随着ARS含量增加,抗拉强度逐渐增加。在7、14与28d养护龄期,掺ARS的充填体抗拉强度最大提高率分别为27.9、21.5、33.9%。ARS提高了充填体峰值应变,有利于延缓充填体发生拉伸破坏的时间。(4)基于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结果,固定ARS长度为12mm,开展了掺不同含量ARS的CTB动态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单轴单次冲击下掺与未掺ARS的充填体均具有显着的应变率强化效应,且掺ARS的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普遍提高。随着ARS含量逐渐由0%增加至0.4%,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先增加再减小,ARS最佳含量为0.3%。建立了适用于掺ARS的CTB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分析了ARS影响下充填体动态损伤演化规律。此外,探讨了循环冲击荷载下掺ARS的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随冲击次数和ARS含量的演化规律。(5)依据室内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以嗣后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以及房柱法中的矿柱回采为工程背景,提出了针对ARS应用于矿山充填实践的工程建议。同时,建立了针对ARS的改进的充填系统。

李啸[3](2019)在《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金矿目前开采深度越来越深,深部矿体破碎情况严重,厚度不稳定,矿体上盘距焦家断裂带较近,受其地质构造的影响,在巷道掘进过程与采场回采过程中顶板可见明显失稳现象,随着开采深度不断下降,这一情况将会愈显严重。为了更好的实现新城金矿深部资源的高效持续回采,需对新城金矿深部赋存的缓倾斜破碎矿体进行专门的采矿方法研究。通过对矿区深部岩体进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得到其破碎围岩的岩石力学参数,并依此进行了采矿方法设计与优选,并针对矿山充填系统无法满足因采矿方法变更后日益增长的开采量,对其进行了优化改造。针对采矿方法中的结构参数选择,运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试验获得的岩石力学参数为基础,从而得到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最后对选定的开采方案进行了现场单体设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1)通过对现场实际地质资料的考察,详细的叙述了矿区工程背景,并对深部矿岩进行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得出了-830m、-930m等深部中段矿岩体的相关岩石力学参数。(2)鉴于新城金矿深部开采面临的难题,对其矿体赋存特点进行考察后,结合相似矿山开采现状,提出了五种适合于新城金矿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的采矿新方案。经过对这五种方案的采切、回采工艺以及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五种开采方案的优缺点,并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进行方案优选,最终得到了适合新城金矿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的采矿方案。(3)采矿方法优化后,矿山生产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原充填系统工作能力无法满足深部开采的需要,因此,对新城金矿充填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使其从工作能力、效果等方面得到了提升。(4)结合矿体的开采实际情况,基于Flac3D软件对不同方案的拱线形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一个合理的拱线形状能够有效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为今后应力拱连续开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了设计思路。通过3D-Mine对采矿方法进行实体建模,能使矿山技术人员对深部开采的应力拱法更直观的认识和掌握。(5)根据优选的采场结构参数,结合井下生产实际,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经验收统计,试验采场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乔小明[4](2019)在《琅琊山铜矿段间顶柱回采工艺优化及开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矿产与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其中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可供利用储量和后备资源不足、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等客观事实。因此,在资源赋存稀缺的情况下提高金属矿产资源的回采率、开采效率、金属矿物的分选回收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铜鑫矿业琅琊山铜矿矿体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形态复杂,回采难度大,在以往的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残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充填采矿法,使得不同中段之间留有大量的顶柱未能回采,造成了大量的滞留资源。而而现主要采用小尺寸进路回采及全进路胶结充填的方法回收段间顶柱矿体,其开采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充填成本有待于进一步降低。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段间顶柱回采工艺优化与开采技术的研究工作。本论文采用现场调研、工程实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琅琊山铜矿矿柱留设情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采工艺向扩大进路尺寸和进路部分充填方向优化的思路,借助理论和模拟分析,以-245m中段顶柱赋存条件为例,研究了进路尺寸和充填次序等对顶板下沉和变形的影响,得出可以将开采进路尺寸提高至5m,进路间隔充填的结论,研究在-245m中段6#1矿体顶柱开采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矿井提高顶柱开采效率和降低充填成本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胡华瑞,李旭东,陈庆发,高飞红[5](2018)在《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分类表的修订》文中研究指明科学、合理地进行采矿方法分类有助于后期新采矿方法的分门别类及采矿基础理论的发展。针对采矿方法分类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采矿方法分类发展历程,对分类基本原则进行了归纳,并对分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论述与订正,基于此制订了采矿方法修订原则且改进了原有的采矿方法分类表。研究表明:(1)分类应依地压管理方法进行,联合法应剔除采矿方法分类表,支柱及支柱充填采矿法属于充填法,嗣后充填类采矿方法分类则视回采时充填体所起作用而定;(2)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归属问题应视回采时具体情况而定,组合式采矿方法包含于三大类采矿方法,而联合式采矿法则单独分类,"爆力运矿采矿法"不必列入"采矿方法名称"列;(3)采矿方法分类必须依回采时(非回采后)的地压管理方法进行,结合各类采矿方法特性,得到改进后采矿方法分类表。

余昕,曹帅,李正灿,于向波[6](2018)在《缓倾斜破碎薄矿体高效采矿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缓倾斜破碎薄矿体具有倾角缓、厚度薄及矿体和顶板破碎的特点,是地下开采中典型的难采矿体之一。鑫汇金矿Ⅰ号脉为倾角25°、厚度0.636.14 m、中间厚两翼薄的缓倾斜破碎薄矿体。针对其复杂的矿体形态和不同区域的围岩稳固性,对采场进行了合理分区,设计不同布置形式的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和多种顶板支护方式。在为期4个月的工业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采场生产能力46.46 t/d,矿石贫化率13.51%,采矿损失率3.68%。该采矿方法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保证了采场的稳定与安全,可为同行在此类矿床的研究中提供借鉴。

董金奎[7](2016)在《焦家金矿破碎矿体高效开采稳定性分析及动态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焦家金矿属于中温热液蚀变花岗岩型金矿床,矿体赋存条件极为复杂,矿岩稳固性差,矿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品位分布不均,特别是矿体上盘为焦家破碎带,且紧覆矿体之上,暴露面积稍大即垮落。矿体倾角30°左右,真厚度15m,属于典型缓倾斜破碎中厚难采矿体。地表不允许陷落,目前的开采方式为上向进路充填法。该法实施过程中存在进路规格小,爆破量小,采场多,施工组织繁琐,设备利用率低,导致矿山生产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矿块生产能力小。因此,针对焦家金矿缓倾斜破碎矿体开展安全高效开采动态调控技术研究,寻求安全、经济、合理、高效的开采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焦家金矿缓倾斜破碎蚀变岩型矿床开采条件,开展岩体力学性质及岩体稳定性分级研究,建立岩石力学参数与采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对采场矿岩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数值方法对采场开挖、支护、充填的回采工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优化进路布置方式与回采顺序;采用声波测量、钻孔摄像技术对开采过程中矿岩体损伤演化进行监测分析,据此对回采顺序及参数进行动态调控,实现了矿山安全高效开采。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以岩石质量的Q系统分级为手段,建立了焦家金矿试验采场的岩体稳定性分级模型;确定了焦家金矿矿岩的稳定性分为Ⅲ~Ⅳ级。(2)通过地质钻孔摄像和超声波监测对开采过程中岩体损伤进行评估。确定焦家进路开采引起岩体松动范围在1.5m左右,为岩体稳定性评价及围岩支护参数选取提供依据。(3)基于修正的Mathews稳定图设计方法,开展焦家金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回采进路跨度小于8m时可保证采场的稳定性。工业试验采用暴露面尺寸为7.4m×15m的进路进行回采时,进路稳定性良好。(4)根据超声波速度变异性,建立了基于岩体波速变异性的动态调控方法。从工业试验数据分析可知,随着进路的回采,波速频率特性变低,塑性松动区的范围在扩大,围岩稳定性降低,通过回采过程中引入调控手段,实现了进路跨度超过原值2倍情况下试验采场稳定。

李想[8](2014)在《数值模拟在某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某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案选择为背景,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通过对A、B两种方案所形成的空区的受力状况、塑性区分布、危险度等因素进行模拟分析,得出A、B两方案在维持空区稳定方面均可行,B方案更优的结论,结合B方案便于矿石回采、节约开采成本的优点,最终推荐B方案。

卢俊华[9](2012)在《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及其工业应用》文中提出厚大破碎高价值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论文以三山岛金矿厚大破碎矿体开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力学分析、数值模拟、方案设计、现场工业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厚大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取得了如下成果:第一,提出了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该方法将矿块划分为交错布置的矿房、矿柱,多个房柱采场构成一个盘区;房柱交替向上回采,实现“护顶”功能互换。该方法降低了二步回采悬挂高度,改善了二步采场应力环境,提高了回采安全系数;第二,通过理论力学分析,建立了计算房柱交替上升步长的平面力学模型,完善了新型采矿工艺系统;并将模型应用到三山岛金矿实际矿体,计算出最佳房柱交替上升步长为11.5m;第三,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计算的房柱交替上升步长进行验证,采场稳定性较好,为回采工作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条件;第四,现场工业试验技术经济分析表明该采矿方法大大改进了矿山现有点柱法的不足,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是一种安全性高、资源损失率小、效率高、生产能力大的绿色采矿方法,为厚大破碎高价值矿体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采矿方法,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李少辉[10](2011)在《新城金矿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倾斜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一直被视为难采矿体。首先由于该类矿体倾角较缓,崩落矿石既不能借助自重在底部完全放出,也不利于高效自行设备的应用,因此,采切工程量和生产成本较高。其次此类矿体开采时,顶板管理困难,需预留大量永久矿柱,加大了损失并带来较多安全隐患。因此,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是矿山生产的重要课题之一。新城金矿X#矿体为倾斜中厚破碎矿体,其采矿方法的选择及研究能够为相似矿体条件矿山的采矿方法选择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本文以新城金矿X#矿体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和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新城金矿X#矿体开采技术评价,并采用模糊数学优选采矿方法的原理,参考借鉴国内外类似矿山的成功经验,经过模糊聚类分析,初选出三种采矿方法: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分层崩落法、机械化上向进路充填法。然后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终选采矿方法,权重和隶属度的确定是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的重要前提,在确定权系数矩阵时,本文应用了多层次分析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矩阵时,应用线性函数法求定量指标的隶属度;应用模糊二元对比决策中的模糊优先关系排序法求得定性指标的隶属度。经过模糊综合评判最终确定机械化上向进路充填法为最优采矿方法。根据X#矿体实际情况,确定了采矿方法具体方案及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新城金矿X#矿体现已用上向进路充填法进行开采,从目前的开采效果看,能够确保其安全及生产上的要求。

二、间隔进路式房柱采矿法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隔进路式房柱采矿法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VCR采矿法在地下开采水泥用灰岩矿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矿山概况
    1.1 地质概况
    1.2 矿区技术指标
    1.3 矿块布置
        1.3.1 矿块构成
        1.3.2 切割工作
        1.3.3 采准巷道
        1.3.4 回采工作
2 施工工艺
    2.1 矿房凿岩硐室、拉底施工
    2.2 矿块底部拉底、切割巷道施工
    2.3 矿房深孔施工
    2.4 测孔
    2.5 堵孔
    2.6 装药
    2.7 大规模出矿
3 回采顺序
4 材料与设备
5 工程质量控制
6 安全技术措施
    6.1 矿山回采过程中应做好顶板安全管理措施
    6.2 矿房出矿安全措施
7 VCR采矿法优劣分析
    7.1 安全性对比
    7.2 回采率对比
    7.3 经济效益对比
    7.4 VCR采矿法存在的问题
8 结语

(2)碱化水稻秸秆基尾砂胶结充填体动静力学性能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准静态荷载下CTB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1.2.2 外加剂对CTB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植物纤维在水泥基材料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
        1.2.4 动态荷载下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性能测试分析
    2.1 试验材料及特性
        2.1.1 试验材料制备与测试
    2.2 CTB试样的制备
        2.2.1 实验方案
        2.2.2 试验过程
    2.3 充填料浆的流动性测试
        2.3.1 坍落度测试过程
        2.3.2 ARS含量对充填料浆坍落度的影响
        2.3.3 ARS长度对充填料浆坍落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RS对 CTB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3.1 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3.1.1 试验设备
        3.1.2 试验方法和方案
    3.2 ARS对 CTB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3.2.1 ARS长度的影响
        3.2.2 ARS含量的影响
        3.2.3 ARS长度和含量对充填体抗压强度的耦合影响
    3.3 掺ARS的 CTB应力-应变行为与韧性特征
        3.3.1 抗压强度测试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3.3.2 韧性特征
    3.4 掺ARS的 CTB破坏形态
    3.5 ARS与 CTB基体的微观作用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RS对 CTB抗拉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4.1 充填体抗拉强度测试
        4.1.1 试验设备
        4.1.2 试验方法和方案
    4.2 ARS对 CTB抗拉强度的影响
        4.2.1 ARS长度的影响
        4.2.2 ARS含量的影响
        4.2.3 ARS长度和含量对充填体抗拉强度的耦合影响
    4.3 充填体抗拉强度测试应力-应变行为和破坏模式分析
        4.3.1 抗拉强度测试应力-应变曲线
        4.3.2 充填体抗拉强度测试破坏模式
    4.4 ARS改善充填体抗拉强度微观作用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掺ARS的 CTB动态力学性能响应
    5.1 掺不同含量ARS的 CTB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5.1.1 试验设备
        5.1.2 试验方法
    5.2 SHPB单次冲击试验结果分析
        5.2.1 单次冲击荷载下充填体应变率效应
        5.2.2 ARS含量对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的影响
        5.2.3 单次冲击下充填体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5.2.4 单次冲击下充填体破坏形态
    5.3 单次冲击下掺ARS的 CTB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5.3.1 构建动态本构模型
        5.3.2 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5.3.3 单次冲击下充填体动态损伤演化特性
    5.4 循环冲击荷载下充填体动态力学特征分析
        5.4.1 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特征
        5.4.2 循环冲击下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5.4.3 循环荷载下充填体破坏形态
    5.5 冲击荷载下ARS与充填体基体的微观作用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对ARS应用于矿山充填实践的工程建议
    6.1 矿山充填技术的演化和现状以及改进的充填系统的建立
        6.1.1 矿山充填技术的演化和现状
        6.1.2 改进的充填系统的建立
    6.2 嗣后充填采矿法
        6.2.1 嗣后充填采矿法概述
        6.2.2 嗣后充填采矿法面临的风险
        6.2.3 ARS应用于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建议
    6.3 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6.3.1 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概述
        6.3.2 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面临的风险
        6.3.3 ARS应用于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建议
    6.4 房柱法中的矿柱回采
        6.4.1 房柱法中的矿柱回采概述
        6.4.2 针对ARS应用于人工矿柱的工程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1.2.2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岩体质量分级及稳定性评价
    2.1 工程地质调查
        2.1.1 矿区地层
        2.1.2 矿区构造
        2.1.3 矿床水文地质
        2.1.4 矿区矿岩质量特征
        2.1.5 矿床地质储量
        2.1.6 生产能力情况
    2.2 试验目的、意义及内容
        2.2.1 试验目的及意义
        2.2.2 试验内容
    2.3 岩石力学试验的设备
    2.4 现场岩样采取原则、地点、尺寸与数量
        2.4.1 矿岩样采取原则
        2.4.2 矿岩尺寸、数量及取样点
    2.5 室内试样制作
        2.5.1 抗压试样
        2.5.2 抗拉试样
        2.5.3 剪切试样
    2.6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2.6.1岩石弹性波速测量实验
        2.6.2 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
        2.6.3 岩石抗拉试验
        2.6.4 岩石剪切试验
    2.7 矿区现场节理裂隙调查与分析
    2.8 岩体工程质量与稳定性评价
    2.9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强度参数计算
        2.9.1 广义修正Hoek-Brown定律
        2.9.2 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
    2.10 本章小结
3 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设计及优选
    3.1 深部厚大缓倾斜破碎矿体开采技术特点
    3.2 采矿方法初选
        3.2.1 应力拱连续开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3.2.2 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垂直走向)
        3.2.3 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沿走向)
        3.2.4 预控顶上向双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3.2.5 踏步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3.2.6 采矿方法对比与优缺点评述
    3.3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方案优选
        3.3.1 确定待优化对象的分类模式系统
        3.3.2 采矿方案优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构造单指标测度函数
        3.3.4 优化结果识别
    3.4 采矿方案选择与确定
    3.5 本章小结
4 充填系统改造及高浓度造浆放砂技术研究
    4.1 新城金矿充填系统现状及面临问题
        4.1.1 充填系统现状
        4.1.2 充填系统现面临问题
    4.2 充填系统砂仓改造
        4.2.1 砂仓改造方案初选
        4.2.2 砂仓改造方案选择
    4.3 高浓度造浆放砂技术研究
        4.3.1 研究内容及措施
        4.3.2 部分系统改造研究成果
        4.3.3 改造后造浆放砂技术工作原理
    4.4 砂仓新型造浆放砂工艺创新点
    4.5 究实际应用效益分析
        4.5.1 砂仓改造后实际应用
        4.5.2 新型造浆放砂工艺实际应用
    4.6 本章小结
5 应力拱法最佳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5.1 本构模型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5.2.1 几何模型的确定
        5.2.2 单元属性以及破坏准则
        5.2.3 边界条件的确定
    5.3 数值计算方案选取
    5.4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5.4.1 加载地应力
        5.4.2 应力分析
        5.4.3 位移分析
        5.4.4 塑性区分析
        5.4.5 综合分析
    5.5 三维实体模型建立
        5.5.1 绘制特殊图层
        5.5.2 图层赋高程
        5.5.3 实体建模
        5.5.4 深部采矿方法三维实体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现场工业试验
    6.1 工程范围及编制目的
        6.1.1 工程范围
        6.1.2 设计依据
    6.2 试验采场地质概况及工程现状
        6.2.1 地质概况
        6.2.2 工程现状
    6.3 采矿方法及采场结构参数
        6.3.1 采矿方法
        6.3.2 采场结构参数
    6.4 采准工程布置
    6.5 回采顺序
    6.6 回采工艺
        6.6.1 凿岩爆破及出渣
        6.6.2 通风
        6.6.3 出矿
    6.7 顶板管理
    6.8 充填工艺
    6.9 顶柱回采
    6.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琅琊山铜矿段间顶柱回采工艺优化及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琅琊山铜矿概况及矿柱留设的基本情况
    2.1 琅琊山铜矿概况
    2.2 基本开采地质水文条件
    2.3 矿柱留设的基本情况
    2.4 顶柱回收的重要意义
    2.5 本章小结
3 琅琊山铜矿中段顶柱回采方法
    3.1 顶柱回采的基本方法分类
    3.2 琅琊山铜矿顶柱回采工艺过程
    3.3 顶柱回采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
    3.4 本章小结
4 中段顶柱回采工艺优化模拟研究
    4.1 中段顶柱的进路结构
    4.2 中段顶柱进路回采混凝土假顶稳定性影响因素
    4.3 数值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4.4 中段顶柱进路尺寸对混凝土底板的影响
    4.5 中段顶柱采充配合对混凝土底板的影响
    4.6 中段顶柱采充优化方案
    4.7 本章小结
5 顶柱回采优化工艺在-245m中段的应用
    5.1 -245m中段6#1矿体概况
    5.2 -245m中段顶柱回采优化实践
    5.3 实践应用效果及效益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分类表的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矿方法分类法的发展脉络
    1.1 采矿方法分类的目的与要求
    1.2 采矿方法分类法发展脉络
2 当前采矿方法分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2.1 存在的问题
    2.2 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内涵确定
    2.3 组合式采矿法与联合式采矿法的归类论证
    2.4 部分采矿方法称谓应当修改
3 采矿方法分类的修订
    3.1 修订原则
    3.2 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分类修订
4 结论

(6)缓倾斜破碎薄矿体高效采矿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工程背景
    1.1 矿区地质
    1.2 开采现状
2 采矿方法
    2.1 采矿方法选择
    2.2 采场构成要素
3 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
    3.1 采准切割工程
    3.2 凿岩爆破
    3.3 通风
    3.4 顶板支护
    3.5 矿石装运
    3.6 采矿损失贫化控制
    3.7 采空区充填
    3.8 工业试验及效果
4 结论

(7)焦家金矿破碎矿体高效开采稳定性分析及动态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体系结构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焦家破碎矿体矿区地质概况
        2.1.1 焦家矿区地层
        2.1.2 构造
        2.1.3 矿体和围岩蚀变地质情况
    2.2 焦家破碎矿体开采方法
        2.2.1 焦家金矿当前开采方法
        2.2.2 当前开采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小结
第3章 破碎矿岩岩体结构及力学特性分析
    3.1 破碎矿体岩体结构调查
        3.1.1 岩体完整性评价
        3.1.2 岩石RQD分类
        3.1.3 RQD应用的前提和条件
        3.1.4 破碎矿岩RQD的分析
    3.2 岩体强度点载荷试验
        3.2.1 点荷载试验的破坏机理
        3.2.2 点荷载试验方法
        3.2.3 焦家破碎矿岩现场点荷载试验
    3.3 岩石力学室内试验
        3.3.1 试样制备
        3.3.2 试验仪器
        3.3.3 单轴压缩试验
        3.3.4 常规三轴试验
    3.4 岩体力学参数确定
        3.4.1 广义修正Hoek-Brown强度准则
        3.4.2 岩体强度与力学参数估计方法
        3.4.3 岩体质量分级及焦家岩体强度参数
    3.5 小结
第4章 岩体稳定性评价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4.1 岩体稳定性分级的基本理论
    4.2 巴顿岩体质量(Q)分类
    4.3 改进的Mathews稳定性图表法
    4.4 焦家矿区破碎矿体稳定性分级
    4.5 基于稳定性分级的开采参数设计
        4.5.1 基于Mathews方法的开采参数选择
        4.5.2 临界跨度方法采场设计验证
        4.5.3 基于岩体质量评价采场设计方法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开采过程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5.1 采场参数优化基本理论
        5.1.1 节理化模型
        5.1.2 计算工具FLAC~(3D)
        5.1.3 分析方法
    5.2 采场进路极限跨度研究
        5.2.1 单进路矿岩稳定性分析
        5.2.2 隔—采—矿岩的稳定性分析
        5.2.3 不同开采断面采场围岩稳定性分析
    5.3 开采顺序研究
        5.3.1 开采方案
        5.3.2 不同开采顺序比较
    5.4 小结
第6章 开采过程岩体稳定性监测
    6.1 声波监测
        6.1.1 基本原理
        6.1.2 设备
        6.1.3 监测方案
        6.1.4 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6.2 数字全景钻孔摄像
        6.2.1 基本原理
        6.2.2 设备
        6.2.3 监测方案
        6.2.4 数据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基于动态调控的试验采场工业试验
    7.1 试验采场概述
    7.2 岩体波速与岩体稳定性的关系
    7.3 开采行为对波速和裂隙扩展的影响
    7.4 基于采动监测的开采过程动态调控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得成果

(8)数值模拟在某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1 前言
2 V#矿体工程地质概况
3 采矿方法概述
4 采场结构调整方案
5 模型建立及赋值
6 数值模拟分析
    6.1 最大主应力
    6.2 塑性区
    6.3 危险度
    6.4 模拟结果
7 结语

(9)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及其工业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金属矿采矿工艺研究现状
        1.2.1 极厚大破碎高价值矿开采技术研究现状
        1.2.2 房柱式分层充填采矿法技术现状
    1.3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课题研究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简介
    2.1 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实质
    2.2 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回采工艺
        2.2.1 结构要素
        2.2.2 回采工作
        2.2.3 回采顺序
    2.3 房柱时空变换步长理论计算分析
        2.3.1 充填体与岩体作用力学研究
        2.3.2 理论模型建立
        2.3.3 理论分析计算
    2.4 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评价
        2.4.1 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优点
        2.4.2 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适用范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工业应用
    3.1 矿山概况
        3.1.1 区域地质概况
        3.1.2 矿体赋存特点
        3.1.3 采矿方法应用现状
        3.1.4 深部采场开采现状
        3.1.5 矿山现有机械化设备概况
    3.2 现场工业试验研究
        3.2.1 试验采场选择
        3.2.2 设计开采方案
        3.2.3 采场结构布置
        3.2.4 采场采切设计
        3.2.5 采场回采工艺
        3.2.6 采场回采顺序
        3.2.7 采场劳动组织及作业
    3.3 技术经济分析
        3.3.1 工业试验测试数据
        3.3.2 采矿直接成本分析
        3.3.3 技术经济指标与效益
    3.4 降低贫化损失方法与途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柱交替上升式开采采场稳定性分析
    4.1 房柱交替上升式开采试验采场二步矿房安全性验证
        4.1.1 不同安全系数情况下安全性验证
        4.1.2 不同铲运机重量情况下B与H的关系
        4.1.3 小结
    4.2 房柱交替上升采矿工艺采场稳定性分析
        4.2.1 有限单元法模拟软件----ANSYS简介
        4.2.2 岩体力学参数
        4.2.3 地应力参数
        4.2.4 采场围岩强度准则
        4.2.5 计算模型及方案
        4.2.6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4.2.7 计算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附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新城金矿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采矿方法优选研究现状
    1.3 倾斜缓倾斜矿体国内外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1.3.1 国外倾斜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开采技术研究
        1.3.2 国内倾斜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开采技术研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体系结构
第2章 X~#矿体地质特点与开采技术条件
    2.1 新城金矿基本情况简介
    2.2 现有采矿方法简介
    2.3 区域地质概况
    2.4 X~#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2.4.1 矿体基本特征
        2.4.2 工程地质条件
        2.4.3 水文地质条件
    2.5 地质储量
第3章 基于模糊聚类的采矿方法初选
    3.1 模糊聚类初选采矿方法的基本过程
    3.2 可行采矿方法方案集的确定
        3.2.1 相似矿体条件矿山采矿方法
        3.2.2 可行采矿方法方案集
    3.3 采矿方法初选
        3.3.1 模糊聚类分析
        3.3.2 确定最佳阈值λ
    3.4 初选采矿方法综合比较
        3.4.1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
        3.4.2 分层崩落法
        3.4.3 机械化上向进路充填法
        3.4.4 综合比较结果
第4章 模糊综合评判终选采矿方法
    4.1 模糊综合评判法
    4.2 AHP法确定权值矩阵
    4.3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4.3.1 线性函数法求定量指标的隶属度
        4.3.2 二元对比排序法求定性指标的隶属度
        4.3.3 隶属度矩阵
    4.4 模糊综合评判终选采矿方法
        4.4.1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4.4.2 综合评判模型的改进
        4.4.3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第5章 采矿方案确定及安全回采技术研究
    5.1 采准方案
        5.1.1 概述
        5.1.2 斜井采准方案
        5.1.3 辅助斜坡道采准方案
        5.1.4 斜坡道联合采准方案
        5.1.5 采准方式比较选择
    5.2 采准工程设计
        5.2.1 中段主运输系统设计
        5.2.2 分段运输巷的设计
        5.2.3 辅助斜坡道工程的设计
        5.2.4 溜矿井的设计
        5.2.5 采场联络巷的设计
        5.2.6 充填通风井的设计
        5.2.7 主要采准工程量
    5.3 X~#矿体采矿设计
        5.3.1 凿岩爆破
        5.3.2 运输系统
        5.3.3 通风系统
        5.3.4 回采工艺
        5.3.5 充填系统
        5.3.6 采场地压管理
        5.3.7 生产能力校核
    5.4 采场安全回采技术
        5.4.1 安全回采现状
        5.4.2 管缝式锚杆支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5.4.3 树脂锚杆钢带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和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间隔进路式房柱采矿法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VCR采矿法在地下开采水泥用灰岩矿的应用[J]. 刘礼泉. 福建建材, 2021(08)
  • [2]碱化水稻秸秆基尾砂胶结充填体动静力学性能演化机制研究[D]. 宋学朋.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深部缓倾斜厚大破碎矿体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研究[D]. 李啸. 重庆大学, 2019(01)
  • [4]琅琊山铜矿段间顶柱回采工艺优化及开采技术研究[D]. 乔小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5]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分类表的修订[J]. 胡华瑞,李旭东,陈庆发,高飞红. 黄金科学技术, 2018(03)
  • [6]缓倾斜破碎薄矿体高效采矿技术及应用[J]. 余昕,曹帅,李正灿,于向波. 黄金, 2018(03)
  • [7]焦家金矿破碎矿体高效开采稳定性分析及动态调控研究[D]. 董金奎. 东北大学, 2016(09)
  • [8]数值模拟在某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方案选择中的应用[J]. 李想. 中国矿山工程, 2014(04)
  • [9]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及其工业应用[D]. 卢俊华. 中南大学, 2012(02)
  • [10]新城金矿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研究[D]. 李少辉. 东北大学, 2011(05)

标签:;  ;  ;  

间隔逼近房柱式采矿法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