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五泥湖志》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探析

方方《五泥湖志》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探析

一、方方《乌泥湖年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曦[1](2020)在《论方方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文中认为生命意识是人对于生命存在的总体性感知,是通过文学研究人的重要途径。方方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是方方个人对生命的总体感知。这种感知结合时代背景和地域色彩,结合作者的经历和见闻,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作品。因此,通过研究其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是了解作家独特创作风格和特点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方方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上探讨其小说中生命意识在文本中的呈现;从艺术描写的角度研究其生命意识的是如何呈现的,最后从新写实主义和女性文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方方小说生命意识书写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笔者对生命意识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和梳理,综合整理了方方创作简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说明选题价值、研究方法及思路。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方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呈现。从作家对生与死两方面的独特理解探究方方笔下生命意识的特点。在作家笔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我生存方式的权利,生与死两种生命形态是个体实现其生命完整度及生命价值的途径。第二章则是从艺术的角度研究方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表达。主要从意象、语境及时空建构三种艺术表现形式分析方方小说作品中生命意识的内涵,通过艺术手法物化生命意识形态,细致分析文本中作家对生命意识内涵及意义的具体理解。第三章是探究方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价值。将其放入新写实小说及女性主义文学两个系统中做出比较,从内涵中挖掘其书写价值。结语部分,结合论文整体观照方方小说中生命意识书写的特点,从作家自身及学者评价中总结其生命书写的原因及价值内涵。方方通过写实的叙述手法描写人们在现实中的命运经历,以个体命运的纠葛表现时代对人的影响作用,用同情的知识分子话语表达深层的社会反思,丰富了新写实小说的人文主义内涵。同时,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及描写体现出作家的女性平等意识的觉醒及认知,以生命意识角度将女性与男性置于平等讨论的地位,体现出对女性主义文学平等内涵的开拓性,通过强调个体价值,表现出作家对人的重视。

刘沛君[2](2020)在《方方的市民书写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湖北作家方方是以“新写实”的领军人物进入读者视野的,她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先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各大奖项,在当代文坛一直热度不减。方方的作品题材广泛,其中的重心就是对武汉市民的挖掘。她以最熟悉的城市武汉作为作品的主要背景,描摹不同阶层市民的生活状貌和人生境遇,随着时代风气的变化和自身生活经验的丰富,其笔下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愈加丰满,这些作品构建了一个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文学形象画廊。本文以方方市民题材小说为研究对象,正文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以方方作品中刻画的市民群像及其生活百态为切入点,梳理出其笔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四类市民形象:底层市民、城市女性、知识分子、外来者。方方的创作从外界环境、人性本身思考不同市民群体的生活内涵,在这些难逃悲剧命运的人物背后,展现当代人某些普遍性的生存状态。第二章围绕城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展开论述,从汉味小说发源地武汉的地理环境、方言俗语、城市性格三个角度入手,对其作品进行地缘的纹理分析。方方对武汉城市历史和城市景观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武汉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想象。独具特色的方言俗语中饱含浓浓的“汉味”,雅俗共赏的语言贯穿于文学形象的塑造中,不仅使市民形象更加鲜活饱满,也增加了作品的地域文化底蕴。第三节从地域文化中最为独特而微妙的民风民情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对市民形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多方位解读。第三章主要是探究方方市民书写的艺术特色,从其写作态度、文学创作历程中的新变、小说文本的复调艺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冷漠与温情的双重态度充分展现其小说创作中的独立思考与人文情怀。方方创作中对自身创作模式不断探索与突破,既形成了更为突出的个人特色,同时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生活态度引人反思,也是其作品拥有独特魅力之所在。

徐怀丰[3](2020)在《论方方小说中的冲突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冲突不成戏。冲突是很多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叙事动力,也是重要的文学主题。在方方的小说中,冲突既作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因子“外化于形”,又作为文本主题“内化于心”,成就了方方独特的写作风格。综观方方的小说创作,其题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两性婚恋题材”“市民生存题材”“知识分子际遇题材”。这三大小说题材都饱含对冲突主题的书写,冲突主题成为深入分析方方小说创作的有效密码。通过细读作品,可以发现,方方1982年至1985年的小说创作大致属于青春理想型,还未真正建立独立完善的写作品格,也未表现出审视社会现实继而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其作品尚处于迎合时代号召的欢快赞歌阶段,冲突主题还未显山露水。但自1986年开始,以中篇小说《白梦》的发表为标志,方方的视角逐渐变得敏锐,山河大好的稚嫩体认逐渐消失,人性与历史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开始被其毫不遮掩地呈现在故事文本中,小说创作开始进入批判现实主义阶段。冲突主题随着一部部作品的问世而渐趋成熟,渐成体系。因此,本文将以方方创作成熟期(1986年以来)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冲突主题,并深入挖掘方方执着书写冲突的内在动因。绪论部分首先对方方的创作历程做了梳理,并对当前学界关于方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研究方方三大题材小说中的冲突主题的原因及意义。第一章聚焦方方的两性婚恋题材小说,探究两性婚恋冲突主题,并从“自卑自囿与自强自苦”“欺压束缚与委屈求全”“欲望消遣与真情寄付”及“越轨背叛与被动困守”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呈现不同的婚恋镜像,揭示女性的情爱困境。第二章聚焦方方的市民生存题材小说,探究小人物与城市的生存冲突主题,并从“逼仄空间里的人性撕咬”“挣扎无望的贫困黑洞”及“人间正途上的壮志难酬”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借社会小人物困顿的生存状态来反思人性,反观社会问题。第三章聚焦方方的知识分子际遇题材小说,探究祖辈、父辈、子辈三代知识分子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历史环境的不同冲突。以历史为轴,剖析三代知识分子的既异也同的人生遭际。第四章统观方方三大小说题材中的冲突主题,且从“身份焦虑的话语表达”“命运感的文本载体”“悲剧情结的导火索”三个方面探析“冲突”在方方小说中的深层意义,由此深入探究方方执着于书写冲突的内在动因。

周日平[4](2019)在《论方方的知识分子书写》文中指出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巨大转型,中国社会、文化界遭遇了严峻的现代性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因此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密切关注的焦点。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方方作为当代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悲悯情怀的作家,与生俱来的知识分子人格气质使她对知识分子怀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她总能通过苍凉的笔触对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与精神困境进行深入书写,契合了当代学界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探讨与反思。方方书写的主要知识分子类型包括五四时期国族危难之际的殉道者,极左政治统治下的异化者,市场经济时代里的失落者。方方深入到具体的社会时代背景与历史情境中展现知识分子在不同时期的命运遭际,文本之内的知识分子形象呼应着文本之外的知识分子在当下现实生存镜像,呈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在不同时代语境下的生存状态、文化人格以及精神现状。方方的知识分子书写经历了从稚嫩期、探索期到成熟期的历程,体现了本身作为知识分子作家的方方在不同阶段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与思考。方方的知识分子书写历程与其自身的精神历程有重要联系,其书写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作家自己强烈的个人化精神体验特征,她在不同时期对知识分子的书写折射出她在不同时期身份与精神的转变。方方在不同时期所书写的知识分子类型有着不同的成因,既有时代、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体制方面的影响因素,也有自身阅历、个人身份认同以及知识分子家庭影响等方面的原因。方方的知识分子书写艺术风格也经历了由稚嫩期的浅显单薄、探索期的冷峻犀利到成熟期多种风格的驾驭与自由转换的嬗变历程。方方的知识分子书写丰富着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写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她对知识分子群体命运的深度探求与书写蕴含着对五四知识分子精神的推崇,对极左政治及消费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其中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又包含着对社会中出现的伦理失范与道德信仰缺失、贫富差距与阶层固化、大众文化泛滥等负面问题的关注和揭示。同时,方方的知识分子书写也是有缺憾的,如对部分知识分子批判的弱化、乌托邦精神的式微等。

蔡晓芸[5](2019)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阈下的方方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方方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之一,学界对她的创作情况展开的研究资料很多。但对方方小说中叙事技巧的分析则少有研究者涉足。本文采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方方在小说中所运用的“视角”和文本中体现的“声音”入手,探讨方方小说中女性叙事权威的建构过程,及这种叙事权威产生的文本效应。本文首先对方方的创作历程及目前学界对其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同时,对本文中将出现的关键概念:视角、声音、叙事权威进行了释义。在探讨方方小说中的视角问题时,结合方方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将方方在小说中所运用的“视角”分为女性视角、“反女性”视角和性别置换视角三类,探讨两性在不同视角下展现的不同的命运走向,从而进一步分析方方在文本中展现的“超性别意识”问题。在探讨方方小说中的“声音”问题时,笔者结合方方的具体文本进行分析,认为方方在文本中的“声音”为“内向的作者声音”,并总结出了方方小说中最独特的三类“声音”形式:公开的评论声音——调侃与反讽;间接的评论声音——自由间接引语;诗意而理智的声音——多种意象的运用。这种“声音”成功建构了女性主义叙事权威。在探讨方方小说的叙事权威的建构过程及其展现的文本效应问题时,笔者从叙事视角与叙事权威、叙事声音与叙事权威两个方面,分析了方方叙事权威在文本中的表现形式。由此进一步分析了叙事权威与文本效应之间的关联,得出方方的文本效应,主要体现在以冷峻目光打量当下生活和偏离文坛主流话语的个人化姿态两个方面的结论。

王云杉[6](2019)在《遗忘与铭记之间的张力 ——论方方历史题材的小说》文中认为90年代以来,方方先后创作《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民的1911》《武昌城》《软埋》等多部中长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在这里,本文把方方以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为表现对象,而非叙述背景的作品称为“历史题材小说”,并且对这部分作品进行重点阐述。方方部分作品仅仅以历史为故事的发生场景,如《风景》《花满月》等,则作为本文的参照对象。目前,不少论者对方方历史题材作品的认识,尚未完全突破知识分子命运书写的角度。人们尽管发现这部分小说的思想价值,但是却忽视了它们的审美价值。同时,论者对方方历史题材的小说的研究局限在单个文本的细读批评,指出作家的历史叙述方式及其形成原因,但是几乎没有将这些小说视为一个完整的历史叙述系列,考察作家在文本背后,表达怎样的历史意识。事实上,这部分小说存在一以贯之的主题,并且表现方方比较复杂矛盾的历史观念。在方方小说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自然天气意象可以作为阅读的切入点。米勒等理论家认为,小说中重复出现的要素能够产生意义,被作家多次描写意象指向作品的思想观念,这个结论可以用于解读方方作品。作家在《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中,把雪意象和水意象与人物命运连接起来,表达独特的历史观念。在小说中,人物的经历和命运体现丰富的社会历史进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方方给自己笔下的人物安排被时间无情埋没的命运,意味着复杂的历史难逃被人遗忘的宿命。在这里,历史似乎成为不可知的客体,再现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也就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方方对历史的认知态度并非一成不变。作者在认识到历史被遗忘的宿命之后,认为还原历史的真相,铭记历史的发生过程,这些都是有意义和有必要的。作者认为,历史是可以被认识的客体。小说《民的1911》和《武昌城》的基本主题是铭记历史。由于历史与文学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二者之间的微妙差别,决定作家需要以小说的方式再现历史真实。在作品中,方方将真实的历史记载自然地融于情节和人物中。作者描写偶然性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思考民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存在意义。同时,作者不断变换叙述视角,并且对同一事件、人物、场景进行重复叙述,尽可能从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历史事实进行再现。作家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展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貌。最后,在人们怎样做出历史选择的问题上,方方陷入两难。作为反映土改历史的小说,《软埋》描写暴力因素与人性恶的关系。由于身体暴力给历史亲历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作者通过叙述不同人物对于同一事件的对话过程,展现人们在遗忘历史和铭记历史之间的矛盾态度。最后,作者从形而上的哲理层面,对历史本身进行严肃地思考。由于“历史”一词的含混性、多义性,作家描写亲历者与非亲历者围绕同一个事件,展开的对话活动,展现历史的复杂面貌。遗忘历史或是铭记历史,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体现出方方复杂的历史意识。方方以史学意义上的真实为根基,对历史事件进行再现,形成一套独特的历史叙述风格。我们将方方放置到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语境中,能够清晰地发现方方的文学贡献所在。通过对比方方与格非、苏童等人的部分代表作品,我们发现方方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小说形成对话关系。对于历史不可知论,解构革命的崇高性与庄严性,表达时代批判的主题,方方作品亦有相应的体现。在新历史主义小说中,作家充分发挥创作主观性,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现历史的多种理解可能,突破人们对于历史的既有观念。方方与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之间,存在诸多相似点。总而言之,历史具有多种想象和叙述的方法。西方新历史主义的一些观念为国内作家表达自身对历史的多元化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在小说中,作家应该使用多种艺术技巧,表达丰富的历史观念,给读者带来新的经验和启示。需要值得的是,历史并非任人随意打扮的“小丑”,作家如果完全抛弃史学意义上的真实,文学亦有陷入虚无主义的危险。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方方给人们的启示在于,作家在展现历史复杂性的过程中,如何把文学虚构与史料典籍相结合,在其中取得一个平衡点,表达自身对于历史的深邃思考。

童健[7](2019)在《走向历史深处 ——论方方小说的历史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方方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成名于“新写实”小说而又不限于“新写实”。她同样有丰富的历史叙事小说的创作,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新世纪,始终在坚持历史的书写,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叙事意识、叙事内容、叙事主题和叙事艺术。本文即以方方的历史叙事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和揭示方方小说历史叙事的特征和意义。首先结合相关的理论界定“历史叙事”的概念,点明方方小说的“20世纪历史叙事”的叙事取向,并结合研究者们对于方方小说历史叙事方面既有的评论研究进行述要与述评。本文主体分为三部分:一为历史书写与现实诉求,主要从历史叙事观层面对方方的历史叙事小说进行整体地概说,包括历史叙事意识、“记忆”的诗学、历史叙事伦理;二为历史观照与人的命运,主要从文本内容层面对方方的历史叙事进行历史现象与人物形象相结合的论析,包括家族历史与知识分子、日常生活史与凡俗众生、个人历史与边缘女性、革命历史与英雄过客及受难者;三为历史想象与叙事艺术,主要从小说历史叙事的艺术形式上进行论述,包括历史叙事的叙述取向、历史叙事的时空构架、历史叙事的深度表现。最后作一总结,从方方历史叙事的优长与局限、意义与启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以上研究,以期对方方的历史小说叙事有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把握与阐释。

冯沉[8](2019)在《方方小说的情感世界研究》文中提出方方作为文学界的一位很有实力的写作者,她的小说为我们刻画世俗人生的生活表象的同时,也为我们呈现出了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的人的内心痛苦的挣扎与冲突无奈。因此,方方将沉重的悲剧意识一以贯之于小说的字里行间,而力求以直观描写现实生活的方式来达到揭露、掌握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性质。本文重点在于研究方方小说的情感世界。主要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女性情爱婚恋的探寻。主要以《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奔跑的火光》、《水随天去》、《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等作品为研究文本,通过分析她对于情爱婚恋的追求与躲避、希望与绝望的矛盾心理书写,去深度探索其小说中的悲剧爱情遮蔽下的人生百态以及丑陋、污秽的人世本性。体味她对于女性爱情婚恋的情感所在。第二章:知识分子情感的显现。本章主要以《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惟妙惟肖的爱情》、《各自沉迷或是各自陶醉》等作品来进行解读方方对于知识分子的情感,以及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情感世界。第三章:武汉城市情感的守望。本章以《春天来到昙华林》、《中北路上空无一人》、《万箭穿心》、《水在时间之下》等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武汉的人文、建筑和汉剧为出发点,来探讨方方对于武汉的热爱之情。通过这三个章节的书写,来探寻方方小说中的情感世界,体认作家本人的情感流动痕迹,挖掘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以此更好地理解和探究方方的文学世界,能够对方方小说的情感世界形成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和系统的梳理。

王雨柔[9](2019)在《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文中认为方方自登上文坛以来,笔耕不辍,保持着对知识分子题材的持续书写,在历史态度上,方方始终秉持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力图呈现不同时代中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内核;在文体形式上,方方利用反讽,复调等技巧,在形式创新中完善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可以说,方方的知识分子的创作与文革后文坛上涌现的“伤痕”、“反思”等模式化小说迥异,将思考重新引向作为主体的“人”存在的方式和生命历程。本文重点关注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典型,通过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把握不同代际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以及精神困境,并考察方方知识分子形象题材所渗透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本文以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为研究对象,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方方知识分子形象书写的生成背景,从内外两个方面延伸,认为在时代、环境、个体的共同作用下生成了方方的知识的分子形象书写,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第二章呈现知识分子形象谱系,一方面从历时性出发把握方方小说中不同代际知识分子形象的特征,探索不同阶段的形象衔接而成的中国知识分子生命史、精神史。一方面从共时性把握方方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典型,方方的小说极为精炼地提取出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内核,本文以个别知识分子形象典型为例,分析其历史内涵和审美意蕴。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同时切入,探索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建构知识分子的立体形象。第三章剖析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从外部环境所致的“独立性的丧失”与知识分子内部“价值观的崩塌”两个角度来阐释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指出知识分子在时代脉搏之下经历了多重挣扎与蜕变,而不可改变的是“无处遁逃”的宿命式结局,值得注意的是,方方笔下的宿命并不是恐惧与妥协,而是在对知识分子人性的探索之中达成对宿命论的超越。第四章通过叙事策略来分析方方对于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本章从“反讽语言”以及“时空形式”展开,一方面,反讽性的语言建构出多义的文本语境,彰显出知识分子的复杂形象;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的交叉集中展现了各个时代、不同空间的知识分子形象,宏观阐释知识分子的悲剧宿命。在叙事策略的熟练运用中,方方试图消解时代的崇高性,还原知识分子本相。

韩晓云[10](2018)在《论方方小说的家庭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方作为一名优秀的女作家,以其作品的独特风貌在中国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她始终秉承着一颗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情怀,专注于小人物的命运书写,从不放弃怀疑、批判精神,在历史语境及现实语境下,将凡人俗事的书写放入家庭书写中,生发对普通大众最深切的生存关照。本论文选取方方小说家庭书写这一维度,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单介绍方方小说创作及研究的整体面貌,从方方小说的综合性研究和具体内容与特征的研究两方面概述方方小说的研究现状,廓清“家庭”、“家庭书写”等相关理论概念,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人物形象类型本章共三节,以人物的家庭角色为起点,从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两个维度,展现方方小说中百态家庭的丈夫、父亲及妻子、母亲和儿童等家庭角色的呈现,男性尊严的受辱和消磨,女性表现为失语者和局外人,而儿童在家庭创伤下表现为仇恨和孤独。第二章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叙事特征结合文本分析,探究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艺术表达。她致力于日常生活化叙事;用悖论和复调建构她笔下的家庭故事,爱而不得,得而不爱的悖论相互缠绕产生荒诞感,多声部叙事的复调的运用让家庭故事多线共进,散发生生不息的意味;叙事语言的诗性审美品格表现在诗意文雅、返璞归真、幽深忧郁三个方面。第三章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价值探讨方方对恋爱、婚姻家庭的书写中一直贯穿着她的质疑态度,第一节分析方方小说文本中表现的爱情的虚伪、亲情的黑洞,展开对“家园”的批判与追问;第二节立足方方小说的知识分子和弱者立场,探究其超性别写作对家庭中“人”的书写的超越与关怀;第三节进一步阐释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生命力量。

二、方方《乌泥湖年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方《乌泥湖年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方方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方方创作简介
    二、方方小说研究综述
    三、选题的价值、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方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呈现
    第一节 生存状态与生命意识
        一、特异生存状态下的生命自由追求
        二、日常琐碎生存状态中的生命韧性展示
        三、个体复杂生存方式下的生命价值呈现
    第二节 死亡书写与生命意识
        一、生命的脆弱与渺小
        二、生命的虚无与荒诞
        三、生命的完整和永恒
第二章 方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艺术表达
    第一节 生命意识的多重意象
        一、大江大湖:生命的永恒
        二、云烟:生命的虚无
        三、大树:生命的韧性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语言表达
        一、日常语言:生命苦难意识的消解
        二、诗意语言:生命细腻感觉的刻画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时空叙述
        一、时间:历史与当下中生命意识的循环
        二、空间:地域环境中生命意识的局限
第三章 方方小说生命意识的价值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新写实新解
        一、日常琐碎中反思人性
        二、欲望需求中挖掘生命本质
        三、同情关怀中思索生命意义
    第二节 拓展女性主义文学意蕴
        一、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识觉醒
        二、女性悲剧映照出人的局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方方的市民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本文所涉及的概念的梳理
    二、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市民群像与生活百态
    第一节 底层市民的艰难生存
    第二节 城市女性的婚恋困境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世俗人生
    第四节 外来者的挣扎悲伤
第二章 市民书写中的“汉味”文化
    第一节 城市风貌
    第二节 方言俗语
    第三节 城市性格
第三章 方方市民书写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双重态度
    第二节 叙事新变
    第三节 复调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论方方小说中的冲突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两性婚恋冲突
    第一节 自卑自囿与自强自苦
    第二节 欺压束缚与委屈求全
    第三节 欲望消遣与真情寄付
    第四节 越轨背叛与被动困守
第二章 小人物与城市的生存冲突
    第一节 逼仄空间里的人性撕咬
    第二节 挣扎无望的贫困黑洞
    第三节 人间正途上的壮志难酬
第三章 知识分子与历史的冲突
    第一节 战争年代里的无处栖身
    第二节 社会运动中的无以遁逃
    第三节 经济浪潮中的边缘生存
第四章 方方小说中冲突的叙事动因
    第一节 身份焦虑的话语表达
    第二节 命运感的文本载体
    第三节 悲剧情结的导火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4)论方方的知识分子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论文结构安排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方方书写的主要知识分子类型
    1.1 国族危难之际的殉道者
    1.2 极左政治下的异化者
    1.3 市场经济时代的失落者
第2章 方方知识分子书写的历程及其成因
    2.1 知识分子书写的历程
        2.1.1 知识分子书写的稚嫩期
        2.1.2 知识分子书写的探索期
        2.1.3 知识分子书写的成熟期
    2.2 知识分子书写历程的成因
        2.2.1 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体制的限制
        2.2.2 社会阅历与文化思潮的影响
        2.2.3 身份认同与知识分子家庭的熏陶
第3章 方方知识分子书写的价值意义与缺憾
    3.1 对五四知识分子精神的推崇
    3.2 对极左政治的反思与批判
    3.3 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3.3.1 伦理失范与道德信仰缺失
        3.3.2 贫富差距与阶层固化
        3.3.3 大众文化的泛滥
    3.4 方方知识分子书写的缺憾
        3.4.1 对部分知识分子人性批判的弱化
        3.4.2 乌托邦精神的式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女性主义叙事学视阈下的方方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方方作品研究概况
    (二) 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三) 相关概念释义及梳理
一 方方小说中的视角运用
    (一) 女性视角
    (二) “反女性”视角
    (三) 性别置换的视角
二 方方小说中的“声音”
    (一) 公开的评论声音——调侃与反讽
    (二) 间接的评论声音——自由间接引语
    (三) 诗意而理智的声音——多种意象的运用
三 方方小说中的叙事权威与文本效应
    (一) 叙事视角与叙事权威
    (二) 叙事声音与叙事权威
    (三) 叙事权威与文本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遗忘与铭记之间的张力 ——论方方历史题材的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背景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与相关概念阐释
一、方方小说中的重复性自然意象与历史意识之关联
二、历史:被人遗忘的宿命
    (一)历史不可知论:《乌泥湖年谱》中的雪意象分析
    (二)历史记忆被时间埋葬:《水在时间之下》的水意象分析
三、铭记历史的可能和方法
    (一)现当代小说中的辛亥革命叙述与北伐战争叙述
    (二)《民的1911》:铭记历史如何成为可能
    (三)《武昌城》:如何还原历史的复杂面貌
四、历史选择的艰难性
    (一)肉体暴力:现当代小说中的土改运动叙述
    (二)精神暴力:《软埋》对于土改运动的呈现方式
    (三)遗忘与铭记:历史选择的两难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走向历史深处 ——论方方小说的历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何谓历史叙事
    二、方方的20世纪历史叙事
    三、既有研究述要与述评
    四、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历史书写与现实诉求
    第一节 历史叙事意识
        一、历史存在的理解
        二、历史叙事的立场
    第二节 “记忆”的诗学
        一、记忆的复现
        二、记忆的重构
    第三节 历史叙事伦理
        一、历史中的人与人的历史
        二、历史追问与自我反思
第二章 历史观照与人的命运
    第一节 家族历史与知识分子
        一、生命塑像的代际比照
        二、人物命运的深度审视
    第二节 日常生活史与凡俗众生
        一、城市民间的平民形象
        二、世俗生存的民间哲学
    第三节 个人历史与边缘女性
        一、行走在时代的边缘
        二、迷失在人生的旅途
    第四节 革命历史与英雄过客及受难者
        一、历史舞台上的过往者
        二、岁月长河中沉浮的受难者
第三章 历史想象与叙事艺术
    第一节 历史叙事的叙述取向
        一、叙事视角的多元运用
        二、叙事结构的多重转换
        三、叙事策略的多样化用
    第二节 历史叙事的时空构架
        一、历史图景的还原塑造
        二、地域经验的复活构建
        三、日常生活的“互文”对照
    第三节 历史叙事的深度表现
        一、逆转叙事与历史的无常
        二、重复叙事与类比关系
        三、意象与意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方方小说的情感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现状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女性情爱婚恋的探寻
    第一节 憧憬到绝望的转变
    第二节 绝望到自虐的复仇
    第三节 悲观的爱情史
第二章 知识分子情感的显现
    第一节 祖辈的家国情怀
    第二节 父辈的砥砺前行
    第三节 子辈的困境坚守
第三章 武汉城市情感的守望
    第一节 守住自我的城中人
    第二节 作为方方的“我城”
    第三节 被追忆的城市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9)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方方知识分子形象书写的生成
    第一节 知识分子境遇的触发
    第二节 文学创作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文学创作理念的形成
第二章 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
    第一节 祖父:家国危难中的精神脊梁
    第二节 父亲:时代变幻中的萎靡身影
    第三节 我们:世俗潮流之中的挣扎者
第三章 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生存困境成因
    第一节 知识分子独立性的丧失
    第二节 知识分子精神性的坍塌
    第三节 无处遁逃的宿命式悲剧
第四章 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策略
    第一节 语言:反讽的运用
    第二节 结构:时间与空间的互文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论方方小说的家庭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论文研究创新点
    三、家庭书写的理论溯源
第一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人物形象类型
    第一节 方方小说中家庭书写的“丈夫”、“父亲”形象
        (一)历史洪流中的受辱者
        (二)现实语境下的消磨者
    第二节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中的“妻子”、“母亲”形象
        (一)历史背面的被动前行者
        (二)现实侧面的清醒局外人
    第三节 方方小说中家庭书写的“儿童”形象
        (一)家庭创伤下的自强者、冷漠者
        (二)家庭缺失中的孤独者、异能者
第二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以“小家庭”视角观照“大环境”
        (一)从内心出发的写作
        (二)日常生活的复刻与超越
    第二节 家庭故事建构:悖论与复调
        (一)悖论的荒诞感
        (二)宿命的复调
    第三节 语言的诗性审美品格
        (一)诗意文雅之美
        (二)返璞归真之美
        (三)幽深忧郁之美
第三章 方方小说家庭书写的价值探讨
    第一节 何处是家园:思索与追问
        (一)爱情的虚伪
        (二)亲情的黑洞
        (三)对“家”的批判与追问
    第二节 超性别写作:反叛与悲悯
    第三节 :生活之下:生命的韧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方方小说创作年表
致谢

四、方方《乌泥湖年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方方小说中的生命意识[D]. 李小曦. 江南大学, 2020(01)
  • [2]方方的市民书写研究[D]. 刘沛君.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论方方小说中的冲突主题[D]. 徐怀丰.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论方方的知识分子书写[D]. 周日平. 湘潭大学, 2019(02)
  • [5]女性主义叙事学视阈下的方方小说研究[D]. 蔡晓芸. 云南大学, 2019(03)
  • [6]遗忘与铭记之间的张力 ——论方方历史题材的小说[D]. 王云杉.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7]走向历史深处 ——论方方小说的历史叙事[D]. 童健.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8]方方小说的情感世界研究[D]. 冯沉. 长江大学, 2019(12)
  • [9]方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 王雨柔.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论方方小说的家庭书写[D]. 韩晓云.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方方《五泥湖志》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