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隧道平面控制与测量独立坐标系选择方案探讨

长隧道平面控制与测量独立坐标系选择方案探讨

一、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独立坐标系统选择方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勇,郭同鑫,刘祥磊[1](2020)在《京沈客专北京段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复测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铁路客运专线复测工作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其应用技术可以给铁路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与维护提供参考。研究了京沈铁路北京段的精密工程测量平面网与高程网布设的技术体系,结合往期数据与已有资料,利用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与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分析对比了漏斗沉降区域部分段路的控制测量成果,其平面精度与高程精度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数据结果真实有效,测量技术方案以及研究结果对于同类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有重要参考意义。

管晓炜[2](2020)在《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航空运输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机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地区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各地大力建设新机场的同时,现有机场的迁建及改扩建等项目频繁上马,机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测绘工作贯穿机场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机场建设中涉及到的各种测量技术、方法、工序及施工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飞行区不停航状态下的施工测量与施工组织开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可实践的解决方案,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建设中应用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获得了有益结论。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立足于多个民航机场飞行区项目施工测量实践,对民航机场飞行区施工从控制点布设、复核、加密到道面施工中涉及到的关键施工节点所采用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完成了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与地方坐标系统坐标转换方法研究,对适合机场施工测量的控制点平面和高程复核的方法,控制网布设技术要求和精度要求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用于民航机场永久控制网建立和维护的方法与建议。针对机场不停航施工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开展测量工作和进行施工组织提出了完整可行的解决方案,实际的机场建设实践应用证明了该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是在机场航班结束后进行,其原则是两个保证和两个必须。两个保证是保证飞行安全和机场正常运营,保证不停航施工顺利进行。围绕上述原则,对如何通过正确的测量方法,结合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方案,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浪费施工用料,提高施工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机场飞行区不停航施工测量和施工组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同类型的施工项目提供了参考。对3D数字化路面摊铺系统在机场不停航施工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使用验证,分析了该系统的可操作性及优缺点,明晰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类似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该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刘哲强[3](2020)在《测量机器人在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快速与便捷的城市交通需求日益高涨,运量大而准时的城市地铁交通也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对于监测条件要求高的路段,需要进行连续的,长期的,自动的变形监测,而往往常用的变形监测手段满足不了较高要求的监测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测量机器人在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本文针对地铁在建设及运营期间的安全问题,以杭州钱江世纪城安全生态带(沿江景观带)邻近地铁2号线保护监测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测量机器人在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从仪器设备及安装方法、监测系统软件、监测原理以及信息化监测及数据处理流程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系统,运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提高了监测效率,解决了地铁隧道变形监测过程中实时监测的难题。(2)实现了监测成果可视化功能。实时生成地铁隧道监测点累计变化量及变化速率统计表、地铁隧道监测项目累计变化量随里程分布图以及地铁隧道最大点的累计变化量随时间变化图,以图表的形式直观的显示出监测成果,可读性增强。(3)提出在整个监测周期内以及监测周期的最后100天从道床沉降监测、道床差异沉降监测、道床水平位移监测以及隧道收敛监测四个方面进行监测成果分析,并进行曲率半径核算以及监测成果总述,进一步验证了测量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中,为今后测量机器人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普遍应用奠定基础。(4)分别从道床沉降监测成果以及道床差异沉降监测成果两个方面展开人工复核,并对人工复核监测成果作出总述。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后,要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对监测点进行加密监测,并对监测点进行人工复核,对测站点、基准点、监测点的稳定性进行排查。(5)将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成果分别与运营监测成果以及现状调查成果对比,肯定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成果的可靠性,验证了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的可靠性,推动今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的运用。通过杭州钱江世纪城安全生态带(沿江景观带)邻近地铁2号线保护监测工程实例表明,本研究实现了测量机器人自动采集数据,智能处理数据,实时传输数据以及及时生成报表的功能,实现了监测成果可视化,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测量机器人在地铁隧道中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的目标。

王辉[4](2020)在《长大隧道测量的若干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设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高速铁路的修建往往伴随着隧道工程的建设,而长大隧道工程往往又是铁路工程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因此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贯通便成了隧道控制测量的重要工作。隧道控制测量分为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内控制测量,洞外控制测量常用GNS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网测量等测量方法,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成昆铁路小湘岭隧道,探讨了平面、高程控制网的测量方法、观测网形、注意事项、观测数据处理与检核、平差计算及精度分析等。详细的介绍了隧道横向贯通误差理论,并探讨了洞外GNSS控制测量和洞内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对贯通里程面的误差影响。结合实际工程小湘岭隧道,介绍了隧道内控制导线的特点、点位布设注意事项、洞内外控制测量要求、洞内控制导线的数据处理及精度分析等。探讨了陀螺仪在小湘岭隧道测量中的应用,优化了隧道内控制导线加测陀螺方位角的最优位置,分析了加测陀螺方位角对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增益影响。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工作原理、特点、作业流程以及数据处理方式,简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工程中操作流程,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在隧道超欠挖检测及土石方量计算中的应用。

马骥[5](2019)在《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矿山资源越采越深、江河隧道越挖越长、隐蔽地下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许多长度超过20km的隧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陀螺全站仪作为一种敏感地球自转效应测定任意目标真北方位的惯性仪器,广泛的应用于地下工程贯通测量。由于超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洞内高地温、高气压、高地应力以及受气压涡流、湿度、粉尘、旁折光和施工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陀螺定向精度受到影响,增加了隧道贯通的风险。因此,研究复杂环境对陀螺寻北数据的影响规律,优化陀螺寻北数据处理方法对超长隧道的贯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磁悬浮陀螺连续模数信息转换和仿真模拟技术,围绕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以提高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在复杂环境下的寻北定向结果和定向精度的可靠性,确保超长隧道的顺利贯通为目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力矩器转子信号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影响磁悬浮陀螺定向精度的外界环境因素,建立了转子完备性检测模型。2、基于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理论,优化了磁悬浮陀螺信号的滤波模型;对磁悬浮陀螺异常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从视域角度揭示了转子受迫运动的物理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显着提升了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精度的稳定性。3、基于蒙特卡洛原理,优化了加测陀螺边导线贯通误差预计方法,分析了对中误差、垂线偏差、旁折光误差等对超长隧道测量精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非等精度陀螺边概念,建立了陀螺观测值个体权导线联合平差(AIG)模型,提高了隧道贯通测量的精度。4、将上述滤波模型、误差预计模型、平差模型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与引汉济渭秦岭超长输水隧道等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郭平,段太生,王靠省,周适,刘立正,李学仕[6](2019)在《基于已有GNSS控制网的高精度隧道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文中提出施工单位在进行高速铁路长大隧道施工前,需要对设计院已建立的GNSS控制网进行复测、加密、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用于指导隧道施工,常用的两种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方法存在不同的缺陷,难以保证隧道实现高精度贯通。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已有GNSS控制网的高精度隧道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经多个特长隧道工程实际应用,保证了隧道实现高精度贯通所需精度,达到隧道衬砌无损施工而不侵限的目的。

欧圣旸[7](2019)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定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我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未来10年仍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体系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最主要的无砟轨道系统。Ⅲ型板是CRTSⅢ型无砟轨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定位的顺利进行,需要由精测网测设技术、粗铺定位点三维设计坐标计算方法、精调调整量计算方法、能二次开发的测量机器人和专用精调标架等技术、算法和软、硬件来保证。为系统研究Ⅲ型板施工定位的相关技术,根据Ⅲ型板的铺设过程,本文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Ⅲ型板的基本结构和与Ⅲ型板施工定位相关的布板原则与成果等设计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从而根据Ⅲ型板结构尺寸和特点定义了轨道板定位涉及的计算断面;然后深入学习研究了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的网形、成果形式及其精度指标,从而结合轨道控制网成果、布板设计成果和线路线形相关设计数据作为Ⅲ型板施工定位技术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首先根据施工现场Ⅲ型板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桥梁段施工后梁缝的测量方法,并以此研究了桥梁段布板设计成果的调整方法;然后结合线路设计信息,研究了布板调整之后的轨道板承轨台上定位点在线路工程独立坐标系下的三维设计坐标计算方法,再以上述定位点在线路工程独立坐标系下的设计平面坐标和轨道板坐标系下坐标,建立了两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模型,从而计算出了Ⅲ型板上其他粗铺定位点的设计平面坐标,最后再根据线路平、竖面线形设计文件和Ⅲ型板设计尺寸,计算出了粗铺定位点的设计高程。通过与中铁二院同类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所述粗铺定位点的三维设计坐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第三部分首先根据Ⅲ型板的承轨台结构数据,设计了一种能准确反映承轨台断面几何信息的精调标架,该精调标架安放在承轨台上时,棱镜中心即可模拟为钢轨顶中心;然后研究了Leica测量机器人的二次开发技术,并参与开发了一种用PDA控制测量机器人的自动放样测量软件,该软件中的自由设站测量功能和自动瞄准目标点功能是实现Ⅲ型板精调数据采集的核心模块;最后在上述两部分的基础上,根据各个精调标架上棱镜中心的三维坐标测量结果,研究了测量点与同里程轨顶面中心点的偏差量以及轨道板纵、横、竖向调整量的计算方法。通过与中铁二院同类软件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所述轨道板精调调整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毕继鑫,田林亚,李国琴,丁世一,张洋[8](2019)在《特长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模式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隧道洞外GPS控制网作为洞内控制测量和后续施工放样的起算基准,其数据处理模式与方法在确保隧道工程质量上至关重要。针对特长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环节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特长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模式与方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基线解算软件选择、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处置策略、投影变形控制方法、一点一方向建立隧道坐标系、横向贯通误差计算以及框架基准统一与转换等方面提出一些原则和方法,总结归纳并形成一套完整的长大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体系,不仅提高了基线解算与网平差的可靠性和精度,也解决了隧道洞外GPS控制网框架基准的统一问题,该研究可为类似大型线状工程的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提供借鉴。

刘志[9](2017)在《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长水工隧洞相继开挖,但由于长大隧洞洞内特殊的测量环境,导致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测量技术难题。针对长大隧洞测量控制工程实践当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研究及探讨,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洞内外测量控制方法和技术标准,并指导现场施工。鉴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介绍了根据洞外GPS网误差严密计算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的方法,同时,详细介绍了自由测站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并比较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试验结果与二等水准测量结果的差异情况。第二,提出了顾及对中误差影响的平面控制网精度仿真计算方法,完善了控制网精度仿真计算理论。基于该仿真计算新技术,提出了洞内横向贯通误差预计的新方法;分别就测距误差、方向测量误差和对中误差对横向摆动的影响单独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测距误差对横向摆动影响极小,方向测量误差和对中误差对横向摆动影响很大;通过改变导线网横向间距大小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此项技术改进在尽量避免了旁折光影响的同时,还不会降低控制网的横向精度。第三,对垂线偏差影响联系测量精度的情况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得出最好的避免垂线偏差影响的洞外控制点布点方式;然后设计了进洞联系测量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最优的进洞联系测量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对洞内导线网加测陀螺边的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确定了最佳的陀螺定向边加测位置;同时,分析了顾及陀螺边定向误差时陀螺边的加测对导线网精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陀螺边的加测对于控制洞内导线网横向摆动有着显着的优化作用。

李国其[10](2016)在《长大隧道洞内外施工控制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文中指出长大隧道的采用导致测量时坐标投影过程中发生较大变形,辅助坑道的设置以及洞内导线长度的增加使得控制测量难度有所增加,如何尽可能的减小投影变形及如何保证长隧道顺利贯通是目前隧道控制测量研究的课题。结合工程实例,着重阐述长大隧道洞内外施工控制坐标系统从选点、埋石、布网、贯通误差估算、外业观测、数据后处理等实施方法。使用效果显着,有效保证了测量精度。

二、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独立坐标系统选择方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独立坐标系统选择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京沈客专北京段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复测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方法
    2.1 精密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技术
        2.1.1 精密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工作内容
        2.1.2 分级布网与整体平差
        2.1.3 独立坐标系
        2.1.4 测量结果分析
    2.2 精密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技术
        2.2.1 精密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工作内容
        2.2.2 数据处理
        2.2.3 沉降结果分析
3 结论

(2)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研究现状
        1.2.2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机场施工控制测量
    2.1 民航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2.1.1 机场独立坐标系统
        2.1.2 坐标转换
        2.1.3 机场独立坐标系与西安1980坐标系的相互转换
    2.2 机场飞行区施工控制点布设
        2.2.1 机场控制点精度要求以及控制点的交接
        2.2.2 平面控制点复测
        2.2.3 高程控制点复测
    2.3 平面控制点加密测量
        2.3.1 导线法测量控制点加密(南京禄口机场)
        2.3.2 GPS静态法加密控制测量
    2.4 高程控制点加密测量
    2.5 民航机场永久性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的探讨
第3章 机场道面不停航摊铺施工
    3.1 国内沥青混凝土施工发展现状
    3.2 机场飞行区道面不停航施工方式
    3.3 不同停航施工方式下道面施工测量和组织方案
        3.3.1 全天候集中关闭跑道进行跑道大修施工
        3.3.2 机场正常运转状态下的跑道道面大修
        3.3.3 不停航施工组织方案要点分析
        3.3.4 不停航施工技术方案
    3.4 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分析
        3.4.1 原材料质量控制
        3.4.2 混合料质量控制
        3.4.3 摊铺碾压控制
        3.4.4 高程及厚度控制,确保摊铺成品厚度,及高程精度
第4章 民航机场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应用
    4.1 拓扑康mmg GPS测量系统概述
        4.1.1 系统工作原理
        4.1.2 系统的组成
    4.2 传统摊铺施工存在的问题
    4.3 配合成套设备应用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测量方法的改进
        4.3.1 施工测量方法改进
        4.3.2 施工组织方案改进
    4.4 工程应用实例及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分析
        4.4.1 工程应用实例
        4.4.2 数据分析
        4.4.3 新系统在不停航施工中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测量机器人在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与安排
2 测量机器人自动化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
    2.1 工程概况
    2.2 点位的布设
        2.2.1 基准点的布设
        2.2.2 监测点的布设
        2.2.3 测站点的布设
    2.3 监测细则
        2.3.1 监测方法
        2.3.2 监测周期
        2.3.3 监测频率
        2.3.4 监测预警等级划分
        2.3.5 监测报警值
        2.3.6 监测要求
    2.4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2.4.1 绝对坐标系统控制测量
        2.4.2 独立坐标系统控制测量
3 测量机器人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设计
    3.1 仪器设备及安装方法
        3.1.1 测量机器人的安装
        3.1.2 棱镜的安装
        3.1.3 配件的安装
    3.2 监测系统组成
        3.2.1 硬件构成
        3.2.2 软件构成
    3.3 监测原理
        3.3.1 监测方法
        3.3.2 数据处理原理
    3.4 自动化变形监测流程
        3.4.1 监测信息反馈流程
        3.4.2 监测数据实时处理流程
4 测量机器人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实现
    4.1 道床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4.1.1 上行线道床沉降分析
        4.1.2 下行线道床沉降分析
    4.2 道床差异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4.2.1 上行线道床差异沉降分析
        4.2.2 下行线道床差异沉降分析
    4.3 道床水平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4.3.1 上行线道床水平位移分析
        4.3.2 下行线道床水平位移分析
    4.4 隧道收敛监测成果分析
        4.4.1 上行线隧道收敛分析
        4.4.2 下行线隧道收敛
    4.5 曲率半径核算
    4.6 自动化变形监测成果总述
5 人工复核
    5.1 人工复核的必要性
    5.2 人工复核技术要求
        5.2.1 人工复核监测点的布设
        5.2.2 人工复核基准点的布设
        5.2.3 人工复核的仪器设备
        5.2.4 人工复核方法
        5.2.5 人工复核周期
        5.2.6 人工复核监测数据分析
    5.3 人工复核道床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5.3.1 人工复核上行线道床沉降分析
        5.3.2 人工复核下行线道床沉降分析
    5.4 人工复核道床差异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5.4.1 人工复核上行线道床差异沉降分析
        5.4.2 人工复核下行线道床差异沉降分析
    5.5 人工复核监测成果总述
6 运营监测对比与现状调查对比
    6.1 运营监测对比
    6.2 现状调查对比
    6.3 成果总述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长大隧道测量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长大隧道精密工程控制测量
    2.1 工程概况
    2.2 控制测量方案
        2.2.1 坐标系统
        2.2.2 高程基准
        2.2.3 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案
        2.2.4 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案
        2.2.5 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
        2.2.6 测量方案可行性论证
    2.3 GNSS观测数据处理与结果
    2.4 高程控制网测量与结果
第3章 长大隧道控制测量贯通误差预计
    3.1 工程概况及贯通误差分配原则
        3.1.1 坐标系统和贯通面里程
        3.1.2 隧道贯通中误差及分配原则
    3.2 洞外控制测量误差预计
        3.2.1 洞外控制测量方案
        3.2.2 洞外测量对中心贯通面的误差预计
    3.3 洞内控制测量误差预计
        3.3.1 洞内控制测量方案
        3.3.2 洞内导线测量误差预计
    3.4 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3.4.1 横向贯通误差预计
        3.4.2 高程贯通误差预计
        3.4.3 隧道实际贯通误差
第4章 隧道内控制测量的问题探讨
    4.1 洞内导线控制测量
        4.1.1 不同导线形式的对比
        4.1.2 洞内控制测量特点
        4.1.3 洞内点位布设
        4.1.4 洞内控制测量要求
    4.2 陀螺仪在隧道中的应用
        4.2.1 陀螺仪定向流程
        4.2.2 精度分析
        4.2.3 子午线收敛角对陀螺方位角的影响
        4.2.4 增设陀螺方位后横向贯通误差的计算
        4.2.5 加测陀螺定向边数量及位置的讨论
    4.3 加测陀螺方位角后对小湘岭隧道贯通的影响
        4.3.1 陀螺仪在小湘岭隧道中的应用
        4.3.2 陀螺定向边对小湘岭隧道的贯通误差影响
第5章 隧道施工测量及超欠挖监测的问题探讨
    5.1 小湘岭隧道洞内控制导线复测
        5.1.1 隧道内控制导线的复测方法及精度
        5.1.2 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超欠挖检测问题的探讨
        5.2.1 研究背景
        5.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特点
        5.2.3 开挖面超欠挖监测测量
        5.2.4 三维扫描在隧道施工超欠挖监测中的应用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超长隧道建设现状
        1.2.2 国内外陀螺全站仪发展现状
        1.2.3 陀螺寻北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3.3 主要创新点及贡献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定向测量基本理论
    2.1 陀螺寻北定向基本原理
        2.1.1 陀螺的物理特性
        2.1.2 陀螺运动理论
        2.1.3 摆式陀螺寻北基本原理
    2.2 悬挂带陀螺经纬仪寻北定向原理
        2.2.1 悬挂带式陀螺仪的基本结构
        2.2.2 悬挂带式陀螺寻北模式
    2.3 磁悬浮陀螺寻北定向基本原理
        2.3.1 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基本结构
        2.3.2 磁悬浮陀螺力学模型与动力学微分方程
        2.3.3 磁悬浮陀螺双位置差分静态寻北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与寻北数据处理策略
    3.1 磁悬浮陀螺寻北动态参数信号特征
        3.1.1 磁悬浮陀螺定子电流信号特征
        3.1.2 磁悬浮陀螺转子电流信号特征
    3.2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
        3.2.1 影响陀螺转子信号的地下受限空间环境因素
        3.2.2 磁悬浮陀螺转子干扰力矩受力分析
        3.2.3 复杂环境下磁悬浮陀螺转子振动信号特征
    3.3 干扰力矩影响下磁悬浮陀螺寻北数据处理策略
        3.3.1 精寻北双位置转子电流值回归分析
        3.3.2 基于经验数据的转子完备性检测模型
        3.3.3 极端环境下转子电流信号粗差探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优效算法与频谱分析
    4.1 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算法与频谱分析原理
        4.1.1 振动环境下磁悬浮陀螺信号滤波模型选择
        4.1.2 磁悬浮陀螺信号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4.1.3 磁悬浮陀螺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原理
    4.2 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分解级数优化算法
        4.2.1 滤波优化度指标
        4.2.2 边际谱能量加权算法
        4.2.3 基于外部方位检核条件的约束算法
    4.3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优效算法实例分析
        4.3.1 磁悬浮陀螺数据滤波优效算法实验设计
        4.3.2 滤波优化结果与频谱分析
        4.3.3 滤波优效算法有效性验证
        4.3.4 两种滤波优效算法比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超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5.1 隧道贯通误差来源
        5.1.1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5.1.2 联系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5.1.3 地下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
    5.2 超长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5.2.1 对中误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5.2.2 垂线偏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5.2.3 旁折光误差对水平角度观测影响
    5.3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超长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5.3.1 模拟观测值的生成和检验
        5.3.2 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贯通误差预计模拟法
        5.3.3 贯通误差影响因子的模拟仿真分析
    5.4 引汉济渭秦岭超长隧道模拟法贯通误差预计实例分析
        5.4.1 引汉济渭秦岭超长隧道工程概况
        5.4.2 对中误差对贯通误差影响值仿真分析
        5.4.3 垂线偏差影响值估算与进洞方案优化
        5.4.4 旁折光误差对贯通误差影响值仿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磁悬浮陀螺观测个体权的地下导线平差模型
    6.1 加测陀螺边的地下导线联合平差经典模型
        6.1.1 陀螺坚强边平差模型
        6.1.2 等精度陀螺边平差模型
    6.2 陀螺观测值精度评定
        6.2.1 非等精度陀螺边基本概念
        6.2.2 磁悬浮陀螺个体观测值精度评定
    6.3 基于磁悬浮陀螺观测个体权的地下导线联合平差(AIG)模型
        6.3.1 AIG平差函数模型
        6.3.2 AIG平差模型陀螺观测值自适应定权
        6.3.3 AIG平差随机模型
    6.4 AIG模型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贯通测量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6.4.1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概况
        6.4.2 沉管隧道陀螺定向测量1:1 陆地模拟实验方案
        6.4.3 沉管隧道陀螺定向测量实验比对结果
        6.4.4 AIG模型与经典平差模型比对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情况
    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发明专利
    三.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四.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基于已有GNSS控制网的高精度隧道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隧道洞外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与优缺点
2 基于已有GNSS控制网的高精度隧道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
3 本文方法的现实案例
    3.1 复测择优选择两个控制点
    3.2 两点约束平差
    3.3 精确测定点间水平距离
    3.4 反算每条边与GNSS反算距离吻合时的对应投影面高程
    3.5 计算隧道独立控制网投影面高程
    3.6 隧道进出口相邻控制点衔接
4 结语

(7)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轨道板施工测量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定位相关技术
    2.1 概述
    2.2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简介
    2.3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定位涉及的设计资料
        2.3.1 布板设计原则
        2.3.2 布板设计成果
    2.4 轨道板施工定位相关计算断面定义
    2.5 精测网布设及其精度要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粗铺定位技术研究
    3.1 概述
    3.2 桥梁段梁缝测量与布板调整
        3.2.1 桥梁段梁缝测量及其计算模型
        3.2.2 桥梁段布板设计资料调整方法
    3.3 轨道板定位点设计平面坐标和高程计算方法
        3.3.1 承轨台基准点设计平面坐标计算
        3.3.2 承轨台基准点设计高程计算
        3.3.3 轨道板粗铺定位点三维设计坐标计算
    3.4 粗铺定位点设计平面坐标与高程计算程序设计与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技术研究
    4.1 概述
    4.2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标架设计
        4.2.1 精调标架设计原则与分析
        4.2.2 精调标架设计和实现
        4.2.3 精调标架的标定与精密标定台简介
    4.3 测量机器人轨道板精调数据采集软件功能
        4.3.1 测量机器人数据采集软件
        4.3.2 自由设站测量和自动照准及其数据处理模型
    4.4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调整量计算及限差要求
        4.4.1 测量点与同里程轨顶面中心点偏差量计算
        4.4.2 轨道板纵横竖向调整量计算
        4.4.3 轨道板精调限差要求
    4.5 轨道板调精调整量计算程序设计与实现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附录2

(8)特长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模式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特长隧道洞外GPS控制网基线解算软件及解算策略
    1.1 几种常用基线解算软件的分析
    1.2 GAMIT数据处理软件的基线解算策略
2 特长隧道洞外GPS基线向量网平差的技术路线
    2.1 三维无约束平差
    2.2 确定投影要素
    2.3 “一点一方向”平差建立隧道独立坐标系
        2.3.1 一点一方向平差函数模型
        2.3.2 一点一方向平差随机模型
        2.3.3 一点一方向平差建立隧道独立坐标系注意事项
3 隧道洞外GPS控制网基准的统一与转换
    3.1 基准统一的必要性
    3.2 基准转换
        3.2.1 历元转换
        3.2.2 框架转换
4 隧道洞外GPS控制网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严密计算
    4.1 空间直角坐标的协因数阵转换至大地坐标的协因数阵
    4.2 大地坐标的协因数阵转换至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协因数阵
    4.3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协因数阵转换至隧道工程独立坐标的协因数阵
    4.4 基于坐标协因数阵的隧道洞外GPS网引起的横向贯通误差计算
5 结语

(9)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超长隧洞贯通误差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2章 洞外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对贯通精度的影响分析
    2.1 概述
    2.2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分析
        2.2.1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方法
        2.2.2 GPS网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的预计
    2.3 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对竖向贯通精度的影响分析
        2.3.1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2.3.2 高程控制测量误差对竖向贯通精度影响值的预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误差对贯通精度的影响分析
    3.1 概述
    3.2 隧洞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方法设计
        3.2.1 交叉导线网
        3.2.2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
        3.2.3 交叉导线网及自由测站边角交会网试验数据分析
    3.3 顾及对中误差的洞内横向贯通误差仿真计算技术研究
        3.3.1 精度仿真计算时顾及对中误差影响的重要性
        3.3.2 仿真计算时对中误差以及观测值误差的确定方法
        3.3.3 基于仿真计算技术进行洞内横向贯通误差预计的方法
        3.3.4 洞内平面控制网横向摆动误差来源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3.3.5 横向间距对交叉导线网横向摆动影响的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3.3.6 洞内外横向贯通误差总预计
    3.4 顾及对中误差影响的平面控制网精度仿真计算程序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系测量与陀螺定向在控制横向贯通误差方面的作用
    4.1 概述
    4.2 联系测量影响因素及其测量试验结果分析
        4.2.1 垂线偏差对联系测量的定性影响分析
        4.2.2 进洞联系测量试验的实施
        4.2.3 进洞联系测量试验的结果分析
    4.3 陀螺定向在超长隧洞洞内横向贯通误差控制中的应用
        4.3.1 陀螺定向在长大隧洞中的应用方法
        4.3.2 加测陀螺边最佳位置的仿真计算
        4.3.3 陀螺定向在横向贯通误差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表

(10)长大隧道洞内外施工控制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洞外控制网布设
    1.1 选点
        1.1.1 GPS测量对点位的要求
        1.1.2 隧道洞外控测对控制点点位的基本要求
        1.1.3 要满足隧道贯通测量对控制点的点位要求
    1.2 布网
    1.3 贯通误差估算
    1.4 标石埋设
    1.5 外业观测
        1.5.1 隧道GPS网观测前准备
        1.5.2 隧道GPS网的观测一般原则
    1.6 数据处理
        1.6.1 平差计算
        1.6.2 数据后处理
2 洞内导线布设
3 洞内外高程测量
    3.1 选点
    3.2 埋石
    3.3 高程测量设计
    3.4 观测和计算
4 结束语

四、长大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独立坐标系统选择方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沈客专北京段精密工程控制测量复测技术分析[J]. 杨志勇,郭同鑫,刘祥磊.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0(04)
  • [2]机场飞行区工程关键节点施工测量方法和不停航施工组织实施研究[D]. 管晓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3]测量机器人在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D]. 刘哲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长大隧道测量的若干问题探讨[D]. 王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5]复杂环境下超长隧道磁悬浮陀螺定向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马骥. 长安大学, 2019(07)
  • [6]基于已有GNSS控制网的高精度隧道独立控制网建立方法[J]. 郭平,段太生,王靠省,周适,刘立正,李学仕. 测绘通报, 2019(S1)
  • [7]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定位技术研究[D]. 欧圣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特长隧道洞外GPS平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模式与方法研究[J]. 毕继鑫,田林亚,李国琴,丁世一,张洋. 铁道标准设计, 2019(05)
  • [9]超长引水隧洞贯通误差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刘志.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10]长大隧道洞内外施工控制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J]. 李国其.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6(S1)

标签:;  ;  ;  

长隧道平面控制与测量独立坐标系选择方案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