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国道西坡三座隧道设计与施工

209国道西坡三座隧道设计与施工

一、209国道西坡境内三座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冯慧[1](2020)在《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文中认为高速公路建设是现代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实施,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穿越山区的情况日趋增多。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在高速公路选线、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开展科学评估,制订和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协调公路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山区公路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秦岭是我国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线,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功能,是国家层面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同时秦岭山地也是连接我国南北骨干交通的重要咽喉。本研究针对现阶段道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以宝汉高速西线(坎坪至石门段)作为研究样段,通过资料分析、野外考察、问卷调查、“3S”技术等方法,提出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明确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价的空间尺度,构建了路域景观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例验证。文中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区域视角提出了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分析框架,设定高速公路路域影响范围按照大-中-小(辐射区-基质区-核心区)三个尺度层次,用以判定不同尺度区域逐层递进的影响效应。以理想路线选择模型为切入点,建立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理想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因素指标进行评估,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及影响序列,判定不同尺度下的各指标对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相适宜平衡状态的影响关系,选取关键性指标带入到理想道路路线选择验证实例中,综合评价分析及问题诊断。2.设定路域评价范围,得出交通走廊生态安全区。以宝鸡渭河以南,汉中汉江以北,东以宝鸡市行政区边界及汉中市行政区边界为界,西以勉县、宁强县与汉江交汇点止的区域,作为路域大尺度(辐射区)评价范围。采用30m分辨率的区域生态系统分类数据,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辐射区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估,明确各类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的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特征。从总体上看,辐射区域生态极重要区和极敏感区连片分布,面积9907.9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54.99%;其次为重要区面积7180.5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39.85%;一般区集中在平原和河谷一带,面积929.73km2,占影响区总面积的5.16%,说明辐射区整体上属于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在对其贯穿南北连接“宝鸡-汉中”高速公路的生态交通走廊应避开极重要区域,在重要、一般等级区域内进行规划。最终将交通走廊选在生态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均为重要等级的汉台区-勉县-留坝-凤县一线,所在区域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定的交通走廊位置适宜。3.在明确高速公路走廊位置的基础上,针对路域生态系统的基质区-核心区评价层次,从土地利用、土壤侵蚀、水环境、动植物分布、环境敏感区等生态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区域内交通网、道路服务公众调查、景观现状、景观敏感性、各段路域景观环境等因素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得出高速公路路域内村镇、林带、水库、农田、地表饮用水、动植物通道、沿线湿地及自然保护区等重点保护区域空间分布。根据路线走廊方案,经筛选和调整,选取公路重点区域敏感路段进行比选,结合经济投资分析,选取避让重点生态区域,沿河流走向布设线路,采用桥梁跨越、隧道穿行等的建设模式。制定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明确“避让多桥隧”公路模式设置的合理性。4.针对路域重点区域的重要节点及点位评价分析,提出生态保护优化策略。对节点区域道路景观提出沿线景观恢复对策及景观绿化设计的优化方案。规划设计道路沿线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通过美学价值改善其空间功能,合理确定沿线各服务区、停车区,进行构筑物环境区域的美学处理,完成沿线范围布线区域的农田景观、隧道景观、山水林带景观、湿地景观、乡村风景的特殊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案。最后,在道路景观生态管理上,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本研究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人为道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问题,提出了从公路规划走廊选线、方案比选、重点段生态环境影响与保护的分析框架和管理对策,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支撑能力,保护原有生态环境,降低人为破坏度,实现路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赵虎[2](2020)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公路隧道全深度电磁勘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西部复杂山区隧道建设是“一带一路”、交通强国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效准确的勘察工作是深埋隧道科学设计、安全施工的决定性因素。在西部山区高寒艰险环境下进行地质勘察需面临地形地质复杂、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巨大挑战。由于地形复杂,植被茂密,地质调绘工作难度极大,为了查明隧道地质情况,就要通过大量深孔作业,但施工周期长,费用高昂。因而建立高效环保安全的新型勘察模式、创新高精度信息处理方法等核心技术,是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目前电磁法已大量用于铁路隧道、水电隧道等系统,并成为一种重要勘察手段,但公路深埋隧道有其特点,相比铁路及水电隧道来说其宽度更宽(多为双线),需要面临的地质问题更多,且由于国内外深埋长大隧道的电磁法勘探研究成果主要使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天然源及可控源),存在浅埋段50m左右的勘探盲区,对于可以实现深埋隧道的电磁法2000米以内全深度勘察能借鉴的成果有限。本文在四川省交通科技计划及雀儿山隧道、二郎山隧道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下,以电磁法基础理论为基础,对电磁法原理、数值模拟、关键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公路深埋隧道新型勘察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在具体工程上,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推动了物探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试验研究、工程验证等手段进行技术攻关,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1)首次在公路隧道勘察中引入了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CTEM),攻克了电磁法浅层探测盲区,实现了深埋隧道2000米以内全深度电磁勘探。(2)提出了一种视电阻率比值法公式,有效压制了低阻屏蔽效应,实现了电磁法在低阻覆盖情况下的微弱异常提取,有效提升了分辨率。构建了一种新型二维反演初始模型方法—“数模分离校正法”,有效解决了初始模型构建传统方法在解决复杂地区地质问题上的局限性。(3)创建了以电磁法为主导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公路隧道综合勘察新模式,有效解决了深埋隧道中岩性划分、岩体完整性评价、构造判识以及不良地质研判等关键技术难题。成果为复杂山区公路隧道电磁勘探提供了科学的行业依据和标准,为后续开展的川藏高速、川藏铁路地质勘察,提供了一整套可供借鉴的范例。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被誉为“川藏第一隧”的新二郎山隧道(长度13.4km、最大埋深约1600m)、全球座海拔超过4300米超长隧道-雀儿山隧道(最高海拔5050m、埋深大于700m)、康巴第一关折多山隧道(长度8.4km、最大埋深近800m)等数十项超级工程,也成功推广于广东惠清高速、云南沾会高速等省外公路隧道勘察以及川藏铁路、郑万高铁等铁路隧道勘察中,节省了勘察工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

李岚[3](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李文迪[4](2020)在《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行宫综合研究”(批准号:51408411)的子课题,从中观视野切入对清朝入关后皇帝展谒清东、西两陵路线上的系列行宫研究。首先,基于对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相关史料文献全面、详尽的汇编,结合陵寝修建工程和清帝巡幸的时代背景,梳理自康熙朝起至清末民初谒陵行宫建置沿革,归纳其兴建背景、缘由和各阶段使用特点。其次,选取八座典型谒陵行宫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梳理行宫历次建设工程,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定、断代、编年、信息整合,结合田野考察和实地测绘成果,厘清谒陵行宫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历史原因。再次,以山地园林特征明显的桃花寺行宫鼎盛时期空间格局为例,从平面格局、空间格局、建筑单体三个层次开展全方位的行宫复原研究。最后,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从行宫选址、周边环境、结构布局、功能划分、空间尺度、审美意象等多角度解读和评价谒陵行宫群的营建特色,进一步阐释其将礼制要求、实用主义和园林意境融为一体的设计意匠。作为以“巡幸目的”为分类角度的行宫研究,本文是对行宫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理论成果的印证与补充,同时也是将行宫园林设计思想和陵寝礼制思想统于一体的重要结合点。对谒陵行宫群的系统、全面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亦有利于推动行宫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

张家喜[5](2020)在《四川二郎山西坡工程创面植物恢复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工程措施往往会在自然环境中造成大量创伤面,这种创伤面即为工程创面。工程创面往往会破坏原有的植物群落,使原有的自然土壤完全丧失或严重退化。如何对工程创面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地修复,使之能够兼顾维护相关工程设施安全运行、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及具有一定的景观功能和美学价值,如今成为了工程学界、生态学界、自然地理学界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与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自然恢复的二郎山西坡短期恢复创面(1a,3a)、中期恢复创面(15~20a)、长期恢复创面(>40a);海拔1600m、1900m、2200m、2500m四个海拔梯度;以及30°、45°、60°三个不同坡度,共计16个样地的植物群落及土壤养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我国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工程创面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草本植物的科、属、种数随恢复年限增加没有明显变化规律;盖度随恢复年限增加先大幅增加,后略有下降;各项群落多样性指标除Partick指数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其他各指标均表现为随恢复年限增加而降低。初期阶段样地没有灌木植物,中期至长期阶段灌木种数、盖度均有所增加。恢复中期至长期阶段灌木植物的Partick指数较为接近,Margalef指数变化无规律,其余各指数均在增加。(2)草本植物的科、属、种数随海拔升高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盖度表现为随海拔增高而逐渐减小的趋势;除Margalef指数与海拔变化没有明显关系,其他各生物多样性指标均随海拔上升而先下降后升高。灌木植物的科、属、种数和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与海拔梯度没有明显关系;盖度有随海拔增高而逐渐增大的趋势。(3)坡度较缓样地草本植物种数较少,中等及较陡坡度工程创面草本植物种数相对较多。随坡度增大,盖度逐渐减小,各生物多样性指标随之增大。不同坡度灌木植物种数及种类变化较小;盖度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各生物多样性指标没有明显规律。(4)二郎山西坡不同恢复年限工程创面样地土壤养分整体上表现为随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加。其中不同恢复年限样地的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着,其它各土壤指标差异均达显着水平,样地土壤p H值、全钾含量没有明显规律,含水量恢复中、长期较为接近,且均大于恢复初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加。(5)二郎山西坡海拔工程创面样地土壤养分整体上表现为随海拔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海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的差异不显着,其它各土壤指标差异达显着水平。样地土壤p H值及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与海拔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土壤含水量、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随恢复年限增加而增加。(6)二郎山西坡不同坡度工程创面样地土壤养分整体上表现为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坡度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对其它各土壤指标影响均达显着水平。样地土壤p H值、全磷含量没有明显规律,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与各速效养分含量随坡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全钾含量则随坡度增加而增加。

曲蒙[6](2019)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东铁路建筑遗产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热点。然而,纵观当前对中东铁路建筑遗产的保护研究,大多数只针对某一方面,缺乏将整个铁路附属遗产相互关联、统一为整体的系统性研究。在这个前提下,本文跳出传统保护思路,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镇和遗产廊道整合至同一体系内,增强中东铁路文化遗产完整性;另一方面突破以往分析方法,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组构理论,构建针对于遗产区域格局特征和空间演化过程的量化模型以及针对中东铁路遗产地的分类评级模型,并对各项遗产特征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以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为例,重新解读概念意义和特征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遗产地斑块-遗产廊道-城镇基质”的研究思路。同时,借鉴景观生态学量化分析方法,通过景观指数浓缩景观特征信息,将其中反应斑块结构特征和内部物种特征的指数提取并引至遗产保护中,结合空间组构理论,建立空间量化模型,解读该模型在研究遗产区域空间演化机制和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具体量化干线遗产地空间特征奠定基础。继而,将该研究思路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相融合,从景观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该遗产体系的形成背景、分布规律、发展特征,解读中东铁路时期各遗产地斑块的布局模式和肌理形态,揭示其在遗产廊道内所承担的历史功能和风貌特点,据此分析在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下,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受铁路工业促发而形成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空间地域特征及其历史意义和保护价值。其次,将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样本导入分析模型,对遗产地斑块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量化研究,对比其在中东铁路时期与当前时期的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导致改变的诱因,揭示其空间特征和遗产分布特征。与此同时,将遗产地斑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地图导入模型,模拟遗产地斑块在城镇基质中的时空演进过程,揭示其与城镇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遗产地空间目前在城镇基质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分析,将模型中能够高度概括上述特征的量化指标提取出来,并结合其他针对遗产本体品质的指标,归纳、总结、建立针对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的分类评级模型。该模型从遗产地斑块的形状特征、遗产地斑块的空间异质性以及遗产地斑块与周边基质的关系三方面评价。根据结果为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划分等级,通过对每一级别遗产地特征的聚类分析,揭示遗产区域在遗产廊道内的保护现状和存在价值,并为后续遗产廊道划分价值区段和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本文从遗产廊道、遗产地斑块和城镇基质三个层面对中东铁路干线遗产进行景观生态学保护策略的探索。遗产廊道层面提出将所有遗产元素关联重构,在整合遗产要素的同时,融合沿线景观,通过分类评级系统重估遗产廊道价值区段。遗产地斑块层面注重历史信息的传递和山水格局的稳定度以及优势度保持,提出相应措施以提升遗产地的空间品质。城镇基质层面注重调整历史空间当前角色,使其更加适应当代历史城镇发展,并适当进行良性干扰以达到遗产地斑块与城镇基质的动态性可持续发展。

杨翰雯[7](2019)在《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公路网络具有较好的地震灾害韧性至关重要。即地震发生后,公路网络中的关键基础设施破坏较轻(或即使发生一定程度的破坏,经过短时间维修能够恢复必要的功能),或者由于公路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冗余度,使得公路网络在震后能够维持必要的通行能力。以往关于公路交通系统地震灾害评估的研究,较多将关注点集中在单个的公路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涵洞等)的地震破坏评估,对于整体的公路网络在地震后的通行能力、维持服务能力的评估,相关研究还不多见。基于这一背景,本论文首先对现有的区域公路基础设施地震破坏评估、经济损失计算、修复时间计算等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的某些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连通性分析,提出了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评估指标和地震韧性曲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总结了现有区域公路网络的多种类基础设施的震害预测方法,给出了震害预测的计算公式。根据收集到的汶川地震多条公路干线实际震害调查结果,对给出的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2)总结了区域公路网络中各类基础设施损失比和修复时间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现有的公路基础设施损失比确定方法,整理得出各类基础设施在不同的损伤等级下的损失比中值;随后总结了根据设施损失率和功能损失率确定公路桥梁经济损失和修复时间的方法;最后采用课题组收集到的汶川地震的数据为样本,选取12条汶川地震主要受灾调查线路以及200座桥梁进行经济损失和修复时间的分析。3)采用空间L模型,从网络的角度分析单体基础设施破坏对公路网络通行能力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公路网络地震韧性的评估指标,以及地震韧性曲线的计算方法。最后以汶川地震为例,建立了一个具有31个节点和45条边的公路网络,计算了该网络在地震前后各项网络连通性指标、地震韧性指标的变化,绘制了区域公路网络的地震韧性曲线,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严健[8](2019)在《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和西藏两省区作为三大国家战略中“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交汇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快川藏铁路、藏区高速公路等快速进出藏区通道的建设以及对现有进藏大通道的改扩建工作已成为迫切的战略需求。在上述工程中,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屡见不鲜,其中穿越冻土和冻岩地层的隧道修建已成为工程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论文依托多座典型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并主要以国道317线(川藏公路北线)新建雀儿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文献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原位测试等综合手段,对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土和冻岩地层下隧道施工期、运营期围岩-结构冻胀特性和防冻问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调研并比较分析了典型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的围岩和构成分布、地质和水文特点、寒区气候指标特征;探明了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冻害与进洞里程、围岩类型、通风及地下水等因素的相关性;就特长隧道不同地层时的冻害成因、冻害特征,冻胀机理、冻胀破坏模型进行了概括;讨论了冰碛冻土和裂隙花岗岩隧道冻胀性分级标准,并应用上述标准对典型高海拔寒区隧道进行了冻胀性分级。(2)对隧道贯通前后隧道洞内外温度场、围岩-结构温度场和风场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现场测试,揭示了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低温大风成因;利用SST湍流模型分析,探明了不同通风方式,特别是运营期平导压入通风方式下寒区特长公路隧道主洞、平导和横通道中温度场和风场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对雀儿山隧道进出口段冰碛地层冻土热力学参数取值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冰碛地层季冻土物理特性和温度特性,同时,以冻融圈冻胀理论为依据,利用数值计算得到了冰碛地层围岩温度场随埋深和时间的冻融规律,并就隧道冻胀力、冻胀变形量进行了计算;设计了针对冰碛地层隧道的“温度+冻胀压力+冻胀应力”原位测试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冻胀作用时冰碛地层-衬砌结构的冻胀特性。(4)通过施工检测就衬砌背后空洞、不密实等缺陷进行了统计,利用热液固耦合计算得出空洞存水冻胀时,随着未冻水体积含量、存水空间大小、存水空间位置变化所导致的冻胀力及相应的结构冻胀应力、损伤和变形发展规律;同时计算得出了裂隙花岗岩不同裂隙倾角、间距等工况下裂隙水冻胀对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最后,通过原位测试及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验证,进一步明确了寒区隧道空洞及裂隙共存花岗岩在冻胀作用时围岩-衬砌结构的冻胀特性。(5)分别就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通风升温系统以及不同地层施工防冻措施进行了研究,并就运营期隧道洞口端保温隔热材料选型、厚度和设防范围等关键参数进行计算,通过现场测试和数值计算对其升温效果和保温层效果进行了分析。

郭福[9](2019)在《山西公路建设中黄土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黄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特殊土,在山西省内广泛分布。山西省公路大多经过黄土地区,由于承载力不足,存在较多病害,破坏交通基础设施,造成交通中断和生命财产损失。黄土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将会对地基承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研究黄土的特性,来对黄土地基承载力进行评价。论文针对山西省分布范围广泛的各种黄土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提出适用于公路建设要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据统计计算与室内、野外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并通过借鉴相关领域和行业的研究成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并对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依托相关工程,对黄土承载力的统计分析公式进行了验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现有的《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大框架,Ⅳ1区从南到北所跨的距离较长,气候变化较大,土质变化差异大,故将工程地质分区Ⅳ1区自北向南分为三个小区:即Ⅳ1-1区、Ⅳ1-2区和Ⅳ1-3区。Ⅳ1-1区在山西的北部,主要包括雁北地区;Ⅳ1-2在山西中部地区;Ⅳ1-3区为山西偏南地区。2、通过收集公路工程黄土的数据:黄土主要物理指标、现场原位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根据不同分区,通过软件分析总结,提出了黄土地基承载力多元线性回归承载力公式。通过公路工程建设证明了相关公式在对应分区的适用性,该线性回归方程可以用于指导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3、山西黄土在其微观结构上具有特定的基本特点,其微观结构单元体的连结方式有接触和胶结,孔隙分类较多,且其连结方式和孔隙分类决定了其在微观结构上具有多种类型。4、对Ⅳ2区Q2、Q3区黄土进行不同影响因素的线性分析,得出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承载力与含水量、液限和孔隙比或塑限和孔隙比的统一的线性回归公式,并与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对Ⅳ1-1区、Ⅳ1-2区、Ⅳ1-3区黄土进行不同影响因素的线性分析,分别得出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承载力与含水量、液限和孔隙比或塑限和孔隙比的独立的线性回归公式,并与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5、综合采用野外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方法,并通过工程实践和查阅相关资料,验证黄土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李俊卓[10](2018)在《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运用》文中指出旅游公路的建设对推动旅游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公路景观作为旅游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被不断的研究和完善。目前,我国旅游业正伴随着美丽中国和交通强国的建设迅猛发展,“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交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对旅游公路和旅游公路景观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目前旅游公路相关概念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了传统旅游公路和旅游公路景观的核心概念和内容,指出传统旅游公路概念往往只强调了其通行或生态等某一方面功能特性。进而结合交旅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特性以及“快进慢游”的发展理念,分析总结出了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的新概念,指出旅游公路是具有景观、环保、人文历史等复合功能的生态廊道,并且在交旅融合的背景下,旅游公路成为了一种旅游产品并且可以独立成为旅游目的地。其次,在总结归纳国内外旅游公路景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系统的组成内容,指出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不仅包含传统旅游公路景观中的各类元素,还涵盖了旅游公路所能辐射到的周边交通和旅游成分的景观,进而提出了该情景下的主要理论依据。然后,本文对国内外旅游公路优秀案例进行了归纳分析,尤其对国内交旅融合先行实践案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从而提出了其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并按照设计流程,提出了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内容涉及公路主体、沿线服务设施、慢行系统、构筑物、交旅标识系统等多个方面。最后,通过对四川藏区交通现状调查及旅游业态数据的分析研究,指出了四川藏区旅游交通发展的不足及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并以交旅融合背景下国道318康雅段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进行了实例运用,以期提供实例参考。

二、209国道西坡境内三座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9国道西坡境内三座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 道路生态系统的发展
        1.3.1 道路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1.3.2 道路生态系统的建设应用
        1.3.3 道路生态系统应用效应比较
    1.4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案例选择与概况
        2.3.1 案例选择
        2.3.2 案例概况
    2.4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案
        2.4.1 数据采集
        2.4.2 研究方案
第三章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3.1 理论概念与研究框架
        3.1.1 理论概念
        3.1.2 高速公路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分析框架
    3.2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
        3.2.1 结构组成
        3.2.2 功能分析
    3.3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理想道路模型构建
        3.3.1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区域界定的提出
        3.3.2 辐射区—基质区—核心区协调关系
        3.3.3 理想高速公路选线模型设想
    3.4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评价方法
        3.4.1 评价目的和任务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3 评价方法选择
        3.4.4 评价权重确定及结果应用
第四章 路域生态环境背景条件综合评估
    4.1 自然生态环境基础
    4.2 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4.3 路域辐射区评价范围划定
    4.4 辐射区生态系统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分析
        4.4.1 水源涵养
        4.4.2 土壤保持
        4.4.3 生物多样性
        4.4.4 水土流失敏感性
    4.5 交通走廊位置的确定
第五章 宝汉高速路域景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5.1 基质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5.1.1 生态系统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
        5.1.2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5.1.3 植被与植物资源
        5.1.4 土地利用现状
        5.1.5 土壤侵蚀现状
        5.1.6 野生动物资源
        5.1.7 路域湿地及风景区现状
    5.2 基质区水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5.2.1 地表水环境现状分析及评价
        5.2.2 施工期、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5.3 基质区景观环境分析及评价
        5.3.1 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敏感性评价
        5.3.2 施工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5.3.3 营运期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5.3.4 景观影响评价小结
    5.4 核心区交通通达度评价分析
        5.4.1 调查综述
        5.4.2 目的与内容
        5.4.3 交通量观测
        5.4.4 出行分布与特性
        5.4.5 交通量预测
        5.4.6 车型比例预测
        5.4.7 高速公路结构及规模设计
    5.5 路域主要控制因素问题诊断
        5.5.1 交通运输网现状及规划对路线方案布设的影响
        5.5.2 秦岭生态功能区影响分析
        5.5.3 环境保护的要求
        5.5.4 农村出行阻隔影响分析
        5.5.5 对沿线文物资源的影响分析
    5.6 路域重要节点理想线路确定
        5.6.1 留坝至汉中段路线方案介绍
        5.6.2 留坝至汉中段工程方案比选
        5.6.3 留坝至汉中段路线走廊方案综合比较
        5.6.4 生态环境优化方案比选
        5.6.5 褒河梯级水库(规划)路段局部方案研究比选
        5.6.6 汉中石门水库路段局部方案研究比选
    5.7 理想线路方案选择
第六章 宝汉高速路域景观生态系统重点区优化策略
    6.1 路域景观生态系统总体优化策略分析
    6.2 路域重点点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策略
        6.2.1 水库区影响及保护
        6.2.2 桥隧构筑物影响及保护
        6.2.3 服务管理区影响及保护
        6.2.4 生态湿地、自然保护区影响及保护
        6.2.5 天然林、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资源影响及保护
    6.3 路域敏感区景观规划设计提升策略
        6.3.1 路域景观规划
        6.3.2 路域景观绿化设计提升
        6.3.3 路域景观旅游规划提升
    6.4 路域景观生态管理措施与建议
        6.4.1 公路生态环境管理措施
        6.4.2 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公路隧道全深度电磁勘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隧道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电磁法勘探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关键科学问题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电磁法理论基础及适于深埋隧道全深度电磁勘探方法的主要特点
    2.1 电磁勘探方法的理论基础
    2.2 常用电磁勘探方法勘探深度及主要特点分析
        2.2.1 音频大地电磁(AMT)法
        2.2.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法
        2.2.3 瞬变电磁(TEM)法
        2.2.4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OCTEM)法
    2.3 公路深埋隧道全深度勘探适用方法选取
    2.4 AMT法主要技术特点
        2.4.1 AMT法基本原理
        2.4.2 AMT法主要特点
    2.5 OCTEM法主要特点
        2.5.1 OCTEM法基本原理
        2.5.2 OCTEM法主要技术特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音频大地电磁法关键技术研究
    3.1 AMT正演分析
        3.1.1 地形影响数值模拟
        3.1.2 山区复杂地质情况数值模拟
    3.2 AMT地形校正技术研究
        3.2.1 地形改正理论
        3.2.2 模型验证
    3.3 AMT初始模型构建技术研究
        3.3.1 初始模型构建思路
        3.3.2 初始模型构建方法
        3.3.3 反演对比
    3.4 AMT反演技术研究
        3.4.1 NLCG法反演基本原理
        3.4.2 NLCG法计算步骤
        3.4.3 NLCG法计算速度
        3.4.4 NLCG法实例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关键技术研究
    4.1 OCTEM法正演研究
        4.1.1 常见层状地层模型数值模拟
        4.1.2 模型计算(高低阻球状模型)
        4.1.3 模型计算(低阻直立板状体模型)
    4.2 OCTEM法关键技术研究
        4.2.1 视电阻率比值法公式
        4.2.2 模型分析
        4.2.3 应用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磁法在山区公路隧道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5.1 公路深埋隧道地质选线
    5.2 公路深埋隧道地层岩性及褶皱构造勘察
    5.3 公路深埋隧道断层构造勘察
    5.4 公路深埋隧道岩溶不良地质勘察
    5.5 公路隧道进出口滑坡勘察
    5.6 公路隧道采空区勘察
    5.7 电磁法视电阻率围岩分级可行性分析研究
        5.7.1 隧道围岩分级常用方法概述
        5.7.2 电磁法视电阻率围岩分级可行性分析
        5.7.3 电磁法视电阻率围岩分级存在的问题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公路深埋隧道新型勘察模式建立及工程实例
    6.1 公路深埋隧道新型勘察模式的建立
        6.1.1 公路深埋隧道新勘察模式的工作流程
        6.1.2 公路深埋隧道新勘察模式的优势
        6.1.3 电磁法测线、测网的布设原则
        6.1.4 电磁法测点点距的选择
    6.2 工程实例
        6.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6.2.2 研究区工作布设
    6.3 新勘察模式的实用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及成果
    7.2 后期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已发表论文
    专利
    获奖
附录 A 研究内容支撑工作量统计表(部分)
附录 B 部分研究程序源代码
    B.1 EH4 测量数据及FFT计算结果实时显示
    B.2 一维大地电磁解析解法代码(均匀半空间)
        层状介质
    B.3 一维大地电磁正演有限差分法代码
    B.4 一维大地电磁马夸特反演法代码
    B.5 最小二乘优化Bostick反演代码
    B.6 一阶有限差分计算偏导矩阵代码
    B.7 正演计算模型参数代码
    B.8 最小二乘光滑约束反演代码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清代关内谒陵行宫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社会价值
    1.4 文献综述
        1.4.1 建筑史学视角下清代行宫研究
        1.4.2 与谒陵行宫相关的清代皇家陵寝研究
        1.4.3 与谒陵行宫相关的基础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材料
    1.6 论文结构与框架
    1.7 研究收获与未尽事宜
        1.7.1 研究收获
        1.7.2 未尽事宜
第2章 历史沿革
    2.1 营建开端
        2.1.1 谒陵特点
        2.1.2 谒东陵行宫建设与使用
    2.2 初具规模
        2.2.1 谒陵行宫修建背景
        2.2.2 东路行宫选址修建过程
        2.2.3 西路行宫选址修建过程
        2.2.4 行宫旁宗教庙宇修建过程
        2.2.5 两路行宫管理制度
    2.3 盛衰更替
        2.3.1 乾嘉朝:谒陵行宫使用和发展
        2.3.2 道光朝:谒陵行宫调整与紧缩
        2.3.3 咸丰以降:谒陵行宫衰落与消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样式雷图档的格局演变考证
    3.1 乾隆朝至咸丰朝:大格局小修整
        3.1.1 行宫大殿内檐装修
        3.1.2 行宫局部改建工程
    3.2 同光朝东路行宫格局演变
        3.2.1 同治朝改建暂安殿工程
        3.2.2 光绪朝改建暂安殿工程
        3.2.3 东路行宫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
    3.3 同光朝西路行宫格局演变
        3.3.1 同治朝行宫修缮工程
        3.3.2 光绪朝行宫添建设计方案
        3.3.3 西路行宫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
    3.4 宣统朝梁格庄行宫改建工程
        3.4.1 宣统元年(1909)改建暂安殿工程
        3.4.2 宣统五年(1913)改建暂安殿工程
        3.4.3 梁格庄行宫空间格局演变
    3.5 谒陵行宫遗址与山水格局
        3.5.1 烟郊行宫
        3.5.2 白涧行宫
        3.5.3 桃花寺行宫
        3.5.4 隆福寺行宫
        3.5.5 黄新庄行宫
        3.5.6 半壁店行宫
        3.5.7 秋澜村行宫
        3.5.8 梁格庄行宫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桃花寺行宫复原研究
    4.1 复原依据
        4.1.1 样式雷图
        4.1.2 图画
        4.1.3 档案文献
        4.1.4 遗址信息
        4.1.5 其他参考信息
    4.2 复原设计过程
        4.2.1 平面复原设计
        4.2.2 竖向复原设计
        4.2.3 建筑单体复原设计
    4.3 复原设计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营造意匠
    5.1 营建特色
        5.1.1 系统性设计
        5.1.2 渐进式发展
    5.2 设计意匠
        5.2.1 礼制思想
        5.2.2 实用主义
        5.2.3 园林意境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谒陵行宫大事年表
附录 B 典型谒陵行宫档案史料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四川二郎山西坡工程创面植物恢复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条件
        2.1.3 气候条件
        2.1.4 植物与土壤
        2.1.5 工程创面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择
        2.2.2 样品采集
        2.2.3 植物数据分析
        2.2.4 土壤养分测定
    2.3 数据处理
第3章 二郎山西坡工程创面植物恢复特征
    3.1 不同恢复年限工程创面植物恢复特征
        3.1.1 植物物种组成
        3.1.2 植物盖度变化
        3.1.3 生物多样性指标
    3.2 不同海拔梯度工程创面植物恢复特征
        3.2.1 植物物种组成
        3.2.2 植物盖度变化
        3.2.3 生物多样性指标
    3.3 不同坡度工程创面植物恢复特征
        3.3.1 植物物种组成
        3.3.2 植物盖度变化
        3.3.3 生物多样性指标
    3.4 小结
第4章 二郎山西坡工程创面土壤特征
    4.1 不同恢复年限工程创面土壤养分特征
        4.1.1 土壤各指标计量特征
        4.1.2 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4.2 不同海拔工程创面土壤养分特征
        4.2.1 土壤各指标计量特征
        4.2.2 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4.3 不同坡度工程创面土壤养分特征
        4.3.1 土壤各指标计量特征
        4.3.2 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4.4 工程创面土壤指标主成分分析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2.1 概念界定
        1.2.2 内容简述
    1.3 研究综述
        1.3.1 中东铁路与干线城镇的研究
        1.3.2 景观生态学与遗产保护的研究
        1.3.3 空间分析法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1.3.4 遗产地评价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景观生态学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1 景观的结构层级和功能特征与遗产保护
        2.1.1 景观结构层级与遗产保护
        2.1.2 景观功能特征与遗产保护
    2.2 斑块和廊道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2.1 斑块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2.2 廊道的结构特征与遗产保护
    2.3 空间量化模型与遗产保护
        2.3.1 景观指数与空间量化
        2.3.2 其他模型与空间量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景观生态学与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
    3.1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体系的形成
        3.1.1 中东铁路的起源与概况
        3.1.2 遗产地斑块的分布特点
        3.1.3 遗产廊道的内涵
    3.2 遗产地斑块的初始格局
        3.2.1 总体格局
        3.2.2 功能组群格局
    3.3 遗产地斑块在廊道内的历史职能与特色
        3.3.1 度假休闲职能
        3.3.2 工商业及商品集散职能
        3.3.3 资源开采职能
        3.3.4 军事防御职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的格局变化与时空演进
    4.1 量化模型与研究范围
        4.1.1 量化指标的选择
        4.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4.2 斑块空间发展的演进形态
        4.2.1 中东铁路时期斑块空间形态
        4.2.2 斑块格局形态的发展与变化
        4.2.3 当前时期斑块空间的构型特征
    4.3 斑块与基质的空间关系量化
        4.3.1 轴线模型的生成
        4.3.2 中东铁路时期斑块空间的组织机制
        4.3.3 当前时期斑块与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在廊道中的分类评级
    5.1 依据遗产地斑块特征选取指标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建立层次结构
        5.1.3 评价因子释义
    5.2 依据专家系统确定权重
        5.2.1 确定权重原则与方法
        5.2.2 建立评分标准
    5.3 评级系统在遗产廊道中的应用
        5.3.1 分类评级系统的优势体现
        5.3.2 遗产地斑块在廊道内的等级划分
        5.3.3 依据等级聚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的景观生态学保护策略
    6.1 廊道遗产的结构性完善
        6.1.1 遗产要素的关联整合
        6.1.2 沿线景观的动态融合
        6.1.3 主体区段的价值重估
    6.2 斑块品质的系统性提升
        6.2.1 历史信息传播的延续性与无阻抑流通
        6.2.2 山水格局的稳定性与优势度保持
        6.2.3 自然生态的系统性恢复与景观重塑
    6.3 基质景观的动态性发展
        6.3.1 历史空间的角色适应与定位调整
        6.3.2 边界空间的协调过渡与过滤渗透
        6.3.3 历史城镇的整体调控与良性干扰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评级系统专家问卷
附录2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斑块评级系统权重计算
附录3 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空间句法分析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对地震韧性的研究现状
    1.3 汶川地震的区域公路网络的震害概况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区域公路网络基础设施地震灾害评估
    2.1 引言
    2.2 公路干线多种类基础设施的震害预测的简易
    2.3 分段道路震害预测的参数确定
        2.3.1 分段道路震害指数的确定
        2.3.2 分段道路的震害等级划分标准
    2.4 桥梁震害预测的参数确定
        2.4.1 桥梁震害指数的确定
        2.4.2 桥梁震害等级的划分标准
    2.5 隧道震害预测的参数确定
        2.5.1 隧道震害指数的确定
        2.5.2 隧道震害等级的划分标准
    2.6 涵洞震害预测的参数确定
        2.6.1 涵洞震害指数的确定
        2.6.2 涵洞震害等级的划分标准
    2.7 汶川地震多条公路干线的震害实例对比分析
    2.8 章节小结
第三章 区域公路网络基础设施经济损失和修复时间评估
    3.1 引言
    3.2 基于损失比确定经济损失的地震韧性分析方法概述
        3.2.1 分段道路损失比的确定方法
        3.2.2 桥梁损失比的确定方法
        3.2.3 隧道损失比的确定方法
    3.3 基于经济损失和修复时间的桥梁地震韧性分析
    3.4 区域公路网络重要基础设施基于损失的地震韧性实例分析
    3.5 章节小结
第四章 基于连通性的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分析
    4.1 引言
    4.2 区域公路网络连通性分析方法
        4.2.1 区域公路网络模型的建立
        4.2.2 基于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的连通性评价指标分析
        4.2.3 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指标
    4.3 以四川汶川地震为例进行基于连通性的地震韧性分析
        4.3.1 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4.3.2 震前区域公路网络连通性评价指标分析
        4.3.3 震后区域公路网络连通性评价指标分析
        4.3.4 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指标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8)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寒区隧道温度场及多场耦合研究现状
        1.2.2 冻土和冻岩冻胀特性研究现状
        1.2.3 寒区冻土冻岩隧道冻胀损伤机理研究
        1.2.4 寒区特长隧道防冻保温技术措施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选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高海拔寒区特长隧道冻害及冻胀性分级
    2.1 高海拔寒区隧道及冻害现象
        2.1.1 高海拔隧道主要冻害现象
        2.1.2 寒区隧道冻害因素分析
    2.2 寒区高海拔典型特长隧道调查分析
    2.3 冰碛地层工程特性及冻胀性分级标准
        2.3.1 冰碛地层工程特性
        2.3.2 冰碛地层冻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
        2.3.3 冰碛地层冻胀率及冻胀性分级标准
    2.4 冻结花岗岩石及岩体冻胀性分级标准
        2.4.1 裂隙岩石及其冻胀率计算
        2.4.2 冻结花岗岩冻胀性分级标准及依托工程冻胀性分级
        2.4.3 不同冻胀级别隧道防冻要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风场-温度场研究
    3.1 雀儿山隧道风场-温度场现场测试
        3.1.1 现场监测目的
        3.1.2 风场-温度场现场测试仪器设备
        3.1.3 测点及测试断面布置
        3.1.4 测试时间及频率
        3.1.5 风场-温度场测试结果分析
    3.2 隧道风流场-温度场理论模型
        3.2.1 隧道内风流场及气固换热的基本假定
        3.2.2 洞内风流湍流模型
        3.2.3 风流温度场控制方程
        3.2.4 气固换热及换热系数
        3.2.5 围岩-结构温度场方程
    3.3 基于SST湍流模型的洞内风流场—温度场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3.3.1 模型主要尺寸参数
        3.3.2 计算参数的确定
        3.3.3 模型建立
    3.4 隧道风场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4.1 风向
        3.4.2 气压
        3.4.3 风速
    3.5 隧道温度场分布及变化规律
        3.5.1 洞内气温场
        3.5.2 二衬表面温度场
        3.5.3 围岩温度场
    3.6 现场测试及数值分析结果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冰碛地层-结构冻胀特性分析
    4.1 寒区冰碛地层隧道冻胀特性的数值计算分析
        4.1.1 热力学参数取值方法
        4.1.2 隧道冰碛地层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4.1.3 冰碛地层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2 冰碛地层围岩-结构冻胀力原位测试及结果分析
        4.2.1 原位测试原理和方案
        4.2.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4.3 现场冻胀力测试及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质地层-结构冻胀特性分析
    5.1 雀儿山隧道岩质地层地质及缺陷检测分析
    5.2 岩质隧道热-流-固-损耦合理论模型
        5.2.1 渗流场与温度场的基本方程
        5.2.2 渗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分析
        5.2.3 渗流荷载和冻胀荷载
        5.2.4 围岩-结构损伤本构模型
        5.2.5 耦合方程的求解
    5.3 岩体冻胀力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5.3.1 衬砌背后空洞存水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5.3.2 裂隙水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5.3.3 计算参数的确定
    5.4 衬砌背后空洞存水冻胀计算结果分析
        5.4.1 不同位置空洞存水冻胀对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影响
        5.4.2 未冻水体积含量对结构应力及位移影响规律分析
        5.4.3 冻胀力作用下结构损伤扩展规律
    5.5 岩体裂隙水冻胀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5.5.1 岩体不同倾角下裂隙水冻胀力对结构受力和变形影响
        5.5.2 冻胀力随裂隙间距变化规律分析
    5.6 富水裂隙围岩-结构冻胀力现场试验及比较分析
        5.6.1 冻胀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5.6.2 衬砌结构内力测试结果分析
    5.7 冻胀压力原位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施工期及运营期防冻措施及效果分析
    6.1 施工期防冻措施及效果
        6.1.1 施工期通风升温系统设计
        6.1.2 施工期通风加热理论计算
        6.1.3 施工期通风升温效果的现场测试
        6.1.4 冰碛地层施工防冻措施
        6.1.5 寒区富水裂隙硬岩地层注浆措施
    6.2 运营期保温层材料选型及参数设计
        6.2.1 保温隔热层材料选型
        6.2.2 敷设保温层隧道气热耦合计算模型
        6.2.3 计算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山西公路建设中黄土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2.1 黄土的分布
        1.2.2 黄土地层的划分及工程地质分区
        1.2.3 黄土的特殊性
        1.2.4 黄土的研究现状
        1.2.5 黄土的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1.2.6 黄土地区公路设计现状
    1.3 现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公路项目的数据收集及初步分析
    2.1 平榆、阳左高速公路
        2.1.1 平榆高速公路
        2.1.2 阳左高速公路
    2.2 同源、广源高速公路
        2.2.1 同源高速公路
        2.2.2 广源高速公路
    2.3 平阳、太佳高速公路
        2.3.1 平阳高速公路
        2.3.2 太佳高速公路
    2.4 省道临大线、霍永高速公路
        2.4.1 省道临大线
        2.4.2 霍永高速公路
    2.5 黄土地基承载力的初步分析
    2.6 黄土分类后,地基承载力的进一步分析
        2.6.1 现代黄土(Q_4黄土)地基承载力分析
        2.6.2 午城黄土(Q_1黄土)地基承载力分析
        2.6.3 离石黄土(Q_2黄土)地基承载力分析
        2.6.4 马兰黄土(Q_3黄土)地基承载力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分区及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3.1 山西黄土微观结构的基本特点
        3.1.1 微观结构的基本单元体
        3.1.2 基本单元之间的连结
        3.1.3 孔隙分类
        3.1.4 山西黄土的微观结构类型
    3.2 山西黄土的进一步的区域划分
    3.3 山西各分区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3.4 山西Ⅳ_2区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3.5 山西Ⅳ_(1-1)区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3.6 山西Ⅳ_(1-2)区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3.7 山西Ⅳ_(1-3)区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地基承载力进一步区划分析研究
    4.1 山西Ⅳ_2区承载力的统计与分析
    4.2 山西Ⅳ_(1-1)区承载力的统计与分析
    4.3 山西Ⅳ_(1-2)区承载力的统计与分析
    4.4 山西Ⅳ_(1-3)区承载力的统计与分析
    4.5 实测地基承载力与计算承载力对比
        4.5.1 山西Ⅳ_2区黄土地基承载力对比
        4.5.2 山西Ⅳ_(1-1)区黄土地基承载力对比
        4.5.3 山西Ⅳ_(1-2)区黄土地基承载力对比
        4.5.4 山西Ⅳ_(1-3)区黄土地基承载力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地基承载力的分区验证
    5.1 长临高速公路(Ⅳ_2区)
        5.1.1 长临高速公路工程及地质概述
        5.1.2 长临高速公路工程验证
    5.2 G109 线左云县城过境段改线工程(Ⅳ_(1-1)区)
        5.2.1 G109 线左云县城过境段工程及地质概述
        5.2.2 G109 线左云县城过境段工程验证
    5.3 静兴高速公路(Ⅳ_(1-2)区)
        5.3.1 静兴高速公路工程及地质概述
        5.3.2 静兴高速工程验证
    5.4 隰吉高速公路(Ⅳ_(1-3)区)
        5.4.1 隰吉高速公路工程及地质概述
        5.4.2 隰吉高速工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辨析及研究进展
    2.1 旅游公路相关概念
        2.1.1 传统旅游公路
        2.1.2 风景道
        2.1.3 绿道
    2.2 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公路
        2.2.1 “交通+旅游”的基本内涵及特性
        2.2.2 “快进慢游”的理念
        2.2.3 交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旅游公路
    2.3 交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公路景观
        2.3.1 传统旅游公路景观
        2.3.2 旅游公路景观研究进展
        2.3.3 交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旅游公路景观
第三章 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3.1 景观(廊道)生态学理论
    3.2 公路美学
    3.3 景观美学
    3.4 人文美学
    3.5 游憩学
第四章 国内外旅游公路优秀案例分析
    4.1 美国66号公路
        4.1.1 美国66号公路的“个性”
        4.1.2 美国66号公路上的人文美
        4.1.3 美国66号公路的商旅业发展
    4.2 美国蓝岭旅游公路
        4.2.1 产品谱系分析
        4.2.2 游憩服务设施分析
        4.2.3 自然性和历史文化性
    4.3 贵州遵义赤水河谷旅游公路
        4.3.1 形象定位与VI设计
        4.3.2 建设思路
        4.3.3 建设成效
    4.4 川九路——川主寺至九寨沟公路
        4.4.1 川九路的指导思想
        4.4.2 川九路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5 小结
第五章 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5.1 旅游交通基础情况调查
        5.1.1 公路主体工程调查
        5.1.2 区域交通现状调查
        5.1.3 旅游资源调查
    5.2 景观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5.2.1 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5.2.2 旅游公路主题定位
        5.2.3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5.3 景观规划与设计
        5.3.1 公路主体设计
        5.3.2 服务设施景观规划布局
        5.3.3 服务设施景观规划设计
        5.3.4 构筑物景观
        5.3.5 慢行系统
        5.3.6 文化展示
        5.3.7 环保设计
        5.3.8 绿化种植
    5.4 小结
第六章 交旅融合背景下的国道318康雅段景观规划设计
    6.1 背景分析
        6.1.1 四川藏区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
        6.1.2 四川藏区旅游业态调查与分析
    6.2 基础调查与分析
        6.2.1 主体工程
        6.2.2 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6.2.3 景观资源调查
        6.2.4 旅游要素调查
        6.2.5 景观规划现状调查分析
        6.2.6 调查现状分析评价
    6.3 指导思想
        6.3.1 形象定位
        6.3.2 规划依据
        6.3.3 规划目标
    6.4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6.4.1 交旅融合总体规划设计
        6.4.2 公路主体设计
        6.4.3 服务设施景观规划布局
        6.4.4 服务设施景观规划设计
        6.4.5 构筑物景观设计
        6.4.6 慢行系统景观规划设计
        6.4.7 文化展示设计
        6.4.8 环保绿化设计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四、209国道西坡境内三座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区路域生态影响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宝汉高速为例[D]. 冯慧. 西北大学, 2020
  • [2]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公路隧道全深度电磁勘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赵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D]. 李文迪. 天津大学, 2020(02)
  • [5]四川二郎山西坡工程创面植物恢复与土壤养分特征研究[D]. 张家喜.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中东铁路干线遗产地研究[D]. 曲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区域公路网络地震韧性分析[D]. 杨翰雯.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8]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冻胀特性及防冻研究[D]. 严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山西公路建设中黄土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D]. 郭福. 长安大学, 2019(01)
  • [10]交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与运用[D]. 李俊卓.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209国道西坡三座隧道设计与施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