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体验五原则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体验五原则

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经验五则(论文文献综述)

徐世平[1](2020)在《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金石拓片,在金石学产生、兴盛、发展、复兴的过程中,拓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拓片不仅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了史料,也是古人临池的范本类型之一。随金石学而兴起的拓片题跋,从最初的卷册形式为主,到清代乾嘉金石学复兴、碑学兴起,整纸拓的题跋、悬挂、欣赏,逐渐成为新的时尚。历来对于金石拓片题跋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史料的价值,兼及书法品评。而以现代的设计角度来观照这一传统的艺术样式,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金石拓片的题跋作品中,拓片是主,题跋为宾,围绕拓片展开的题跋,毫无疑问是学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通过对宋、元、明、清、民国以来留下的大量金石拓片题跋作品的分析、研究,在看似不经意的题跋中,却蕴含着诸多的设计因素。由此可知,拓片本身既有金石的设计基因,又有拓片的传拓工艺,还有文人为了题跋而预留空间的设计。至于题跋中的设计因素就更加丰富了,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设计。内容包括题跋文体的选定、叙述的角度、文字的长短等。形式则包括题跋书体与风格、位置与大小都要遵循一定的形式构成规律,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填空。对称与平衡、变化与统一、调和与对比、渐变与突变、节奏与韵律、动感与静感、比例与尺度等设计原理均为拓片题跋提供了支持。而世俗的伦理次序,一定程度上支配着题跋位置的前后、高低、左右、上下等,对形式的影响不可忽视。印章从印文拟定、印风印式及钤盖都充满了设计,对于题跋形式是极大的补充和完善,有时会起到点睛的作用,使画面醒豁,神采斐然。题跋纸墨色彩及界格的设计,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题跋空间一般在原拓纸和另纸两层为多,也有和绫纸形成三层空间的题跋,这对于设计的要求就更高了。金石拓片题跋的经典设计案例,结合了配画、临帖、钩摹等手段,经过精心的装潢设计,使拓片题跋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兰亭序·兰亭诗》《石鼓文》手卷、《熹平石经》《四欧堂》册页、《西岳华山庙碑》整纸拓,以及全形拓中六舟的《博古清供图》《古砖花供图》《剔灯图》《六舟礼佛图》、吴大澂《愙斋集古图》的拓片题跋解析,进一步印证了设计不可或缺的作用。总而言之,金石拓片题跋综合了金石拓片作为文字和图像载体本身具有的审美,还有传拓过程中产生的传拓工艺之美,最后融合文人艺术家诗文、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之美。而能将这些因素巧妙糅合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没有设计的统摄,将是散乱无序的。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或过于随意或过度设计,不免潦乱繁琐,我们正可引以为戒。如何运用设计把握好度的分寸,妙为布白,留有余地,处理好虚实关系,使拓片与题跋浑然一体,便成为当下现实的关切。

郭彩霞[2](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给人们的交流、商业模式甚至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已然成为网络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多年来,DDoS攻击不断发展和演变,网络层和传输层的防御的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大,攻击者的攻击目标转向应用层。文献[1]指出,应用层基于HTTP协议的DDoS攻击数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复杂性也随之而增长,因此针对HTTP-DDoS攻击的检测依然是信息与网络安全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将机器学习的方法用于HTTP-DDoS攻击的检测中,可以克服用传统方法构建检测规则导致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可以从大规模数据中快速了解网络流量的差异,并且提高对未知攻击的检测率。因此,本文旨在应用当前流行的机器学习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并根据HTTP-DDoS攻击的特点提取和分析攻击流量的不同属性特征,实现对DDoS攻击高效、准确的检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论文对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了介绍,对近年来出现的文献提出的方法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总结了当前所面临的不足与挑战。对HTTP协议作了简要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基于HTTP协议的DDoS攻击原理和分类。简要介绍了机器学习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2)针对现有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使用单一特征,检测通用性不足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在保证了检测率的同时,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XGBoost-LR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XGBoost技术对数据进行特征选择以降低维度,然后采用LR(逻辑回归)对攻击进行分类。该方法包括数据规范化、特征选择和检测分类三个步骤。从实验分析和验证结果可以看出:XGBoost-LR检测方法在精确率和准确率以及训练时间三项指标中都要优于直接使用逻辑回归对用户行为进行建模的检测方法;同时,在内存消耗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优势。(3)针对目前的检测研究成果在检测精度、检测效率和实现复杂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以及基于随机森林选出的DDoS攻击变量之间冗余性很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OPRFM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该方法对随机森林的投票机制进行改进,并且基于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提出一种检测HTTP-DDoS攻击的改进随机森林分类模型(OPRFM)。OPRFM通过对不同属性进行优化选择,建立分类器,达到对DDoS攻击准确检测的目的。从实验分析和验证结果可以看出:提出的基于OPRFM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的精确率方面优于传统的随机森林算法。

苏春旺[3](2020)在《复杂系统中的结构与动力学 ——基于数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复杂性科学与复杂系统研究的春天,当时正值计算技术走向成熟与普及之季,数值计算与模拟的研究范式为复杂系统研究带来了一段蓬勃发展的奠基时期。而在最近几年,数据科学的迅速崛起正在掀起一场科学研究范式的新革命,即数据驱动型研究,其对复杂系统研究领域的影响尤其明显。然而,随着以深度神经网络(DNN)等机器学习方法为代表的数据驱动型研究从快速发展时期的狂热开始走向成熟理性的思考,人们逐渐认识到其普遍存在的例如缺乏可解释性、可迁移性等问题。对于现实中的复杂系统研究问题来说,只靠理论模型则难以切合实际问题需要,而只靠数据学习则难以深入到普遍知识的提取。因此,结合模型假设与数据学习的研究模式对于复杂系统研究来说具有其特定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发展与探索基于“模型+数据”研究范式的用于研究复杂系统中结构与动力学的相关理论与技术方法,并应用于一些复杂系统中结构与动力学分析研究的实际问题。具体地,我们(1)发展了用于复杂系统中稀疏结构探测与动力学方程重构的压缩感知优化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具有可扩展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将其应用于活性群体系统(active body sysytem)中的隐相互作用探测、脑功能网络的重构以及动力学方程拟合等问题;(2)结合神经生理学发现,发展了一种新颖的网络渝渗动力学模型,揭示了在临床麻醉与实验中被普遍观察到的“迟滞现象”背后的神经动力学机制;(3)运用基于压缩感知的偏相关与收敛交叉映射法(CCM)发掘了人类大脑默认模式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结构上的一些主要特征,得到了一些新的认知神经科学结论;(4)运用Ising模型结合机器学习训练方法分析了人类大脑默认模式网络的静息态能量图景(energy landscape),揭示了能量图景中的亚稳态吸引域同视、听觉皮层的神经活动状态之间的对应现象,深化了对默认模式网络静息态动力学的认识。这些研究是统计物理、非线性动力学与复杂网络领域的模型和方法结合具体系统的观测数据研究系统结构与动力学的典型例子。相应的研究结果不仅对于具体系统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与应用价值,而且在复杂系统研究的方法论方面也具有启发性意义。

张舒[4](2019)在《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闽南为我国着名侨乡,与海外华人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繋。《江声报》作为闽南原乡的地方性报纸,发行於闽南、南洋、台湾三地,在闽南人聚集区拥有大量读者。二战时期(1939-1945),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的联繋被迫中断,《江声报》也受战争影响而停刊。战争胜利後,《江声报》复刊。复刊後的《江声报》中载有大量与南洋有关的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本文试图以这部分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1945-1946年《江声报》中有关南洋的报道进行搜集整理,考察其主要内容,结合档案资料、文史资料、华侨志、侨批等资料,探讨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联系的重新建立,思考流通於闽南与南洋之间报纸的意义,并揭示《江声报》对闽南地方性的建构。本文研究显示,透过复刊後的《江声报》,可以看出:闽南原乡与南洋之间因战争而中断的交通、人员流动及侨汇,在战後初期都开始恢复。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也纷纷开始救济闽南原乡。1946年南洋各国排华风潮渐起,复刊後的《江声报》对此也十分关注,体现出了南洋与闽南信息传递的恢复,以及战後政府和原乡对南洋华侨的关心。复刊後的《江声报》展示了战後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联系恢复的动态过程。《江声报》作为流通於闽南与南洋的报纸,对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之间的信息传递、文化交流、情感共享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华侨与侨乡之间的通道作用,也建构了闽南的地方性。

袁园[5](2019)在《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T-Z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文中指出中日两国在地理上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历史。漫长的文化交流史中,两国在语言词汇方面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借用的情况。即日语中有来自于中文的词汇,中文中也有来自日语的词汇。其中,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部分像“窒息”、“演说”、“展览”这样源于日语的中日同形词,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被称为“日语借词”。周作人是近代文坛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散文大家。因为留日的背景和对日本文化的熟识,使其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使用了大量日语借词。为了解周作人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以及中日词汇交流所做出的贡献,研究其散文作品所使用的日语借词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以周作人散文作品为研究范围,经过逐句阅读,抽取出了6000多个中日同形词,按照汉语拼音首字母进行划分,确定其中T-Z的2416个中日同形词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A-S请参考王胜男和李哲的研究)。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问题点、词汇的抽取范围和分类方法以及判断为日语借词的依据。第二章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日本国语大辞典』(第2版)等,将研究对象分为“有典”(1919词)、“无典”(180词)、“新义”(288词)、“汉大未收”(29词)四类,并探究了其与“日语借词”的关系,判定日语借词的数量为250个,分别是149个“无典”,84个“新义”,17个“汉大未收”。第三章在第二章的研究基础上,找出了不符合《汉语大词典》编纂方针的442个词,分列为“释义不足”、“书证滞后”、“书证单一”、“书证缺失”和“书证有误”五项,并用周作人散文中的例子对其进行补正,为《汉语大词典》今后的修订提供一些参考。第四章为结论部分,总结四种分类以及日语借词的所占比例,列举本研究所判断的250个日语借词,以弥补周作人与日语借词相关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

冯永华[6](2018)在《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慕课在建设与应用共享中发展迅速,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慕课开发作为慕课建设与应用共享的焦点问题,亟需系统、深入地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然而,慕课开发实践先行,缺乏理论澄清与理性推动;而且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独特性,难以嵌套现成的理论框架;在慕课开发实践中也存在过度沿承现代课程开发模式而缺失对主体、情境及意义观照的问题,出现慕课开发与多元学习诉求、学习体验相冲突的困境与矛盾。因此,慕课开发研究既要指向本体意义的理论问题研究,又要指向实践问题研究,以解决慕课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困境。慕课开发属于课程开发范畴。泰勒原理为慕课开发提供了科学支撑。但是,解决慕课开发理论与实践困境同时需要宏大叙事研究与体现开放性、差异性、多元性的微型叙事研究。我们需要超越一元视域而转变为融合泰勒原理在内的多元视域。课程理解鼓励个体对课程的本源性意义重建与自传式的多元理解,它为慕课开发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的指导。因此,本研究以泰勒原理所体现的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为理论基础,基于慕课开发问题,对慕课开发进行改造、完善,实现新形式的慕课开发,促进在慕课开发实践中探讨关系、过程、意义与多样性的建构,在多元化理解中反思慕课开发。慕课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本研究从课程形态变迁的内在逻辑澄清慕课、慕课开发的“为人”属性;同时澄清当前慕课开发的基本程序。慕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需要在开发中重视建构的知识观、学习者主体观、师生主体活动的交往观以及生成的过程观,澄清历史图景以观照慕课开发现实。全面审视慕课开发实践、探寻关键症结是澄清慕课开发问题的关键。本研究调研发现当前慕课开发存在如下问题:重静态预设轻开发过程;慕课开发与学习需求不对称;慕课设计过度结构化,剥离了学习者主体性;学习资源生成性与差异性不足;慕课实施缺乏过程关注;学习评价主体与维度偏单一,且评价情境与差异体现不足。慕课开发主体失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慕课开发中“关系”的断裂,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与需求失衡是问题背后的原因。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为慕课开发理论分析提供指导。基于视域融合,慕课开发的逻辑品格是基于关联的隐喻,其价值取向是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的慕课开发环境、凸显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支持服务、动态生成的课程文本、非线性连通的运行过程,以及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是视域融合下慕课开发的样态。基于当前慕课开发基本程序的分析、问题诉求以及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建构了“FLTC”慕课开发模式,“FLTC”分别代表了教师(Facilitator)、学习者(Learner)、文本(Text)、情境(Context)。“FLTC”慕课开发模式是对慕课开发的核心旨向、要素、活动及其关系的规定,它基于慕课平台、社会性软件等信息技术环境,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以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为关键要素,以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在线教学活动、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与评价为主要课程开发活动。其中,教师是个性化学习与慕课动态生成的促进者,与学习者共同构成了慕课开发主体,学习者的主体性渗透于要素、活动、关系、意义的相互关联中,在主动参与中实现个性化的“转变”。实现“FLTC”的慕课开发需要一项新的操作程序。需要组建教师团队—发布课程公告—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组织在线教学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与评价,但是,慕课开发并非是线性流程,而是慕课开发要素与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不断迭代、生成的过程。因此,在慕课开发中,还需要重视慕课开发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重视学习交互中的网络连通,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与教、学的融合过程。在人的主体性发挥中,实现慕课开发在实践基础上的建构、在开发过程中的理解,促进实践与理性的和谐统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从一种理论模式到实践落实,还需要教育框架与技术框架共同提供支持保障。慕课开发教师应具备慕课开发素养,真正成为个性化学习与慕课动态生成的促进者;学习者应具备慕课学习素养,真正成为自治的学习主体;技术应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课程的专业性定制提供支持;同时在开发过程应处理好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师、学习者、慕课开发之间的关系,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关系以及预设与创生的关系。最后,本研究选取典型慕课案例,在视域融合的指导下,分析该慕课开发的优势、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促进慕课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沟通。

雷谦[7](2018)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源定位与跟踪》文中研究指明无源目标定位与跟踪作为无线传感器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对不携带任何信号收发设备的目标进行定位和跟踪的特点,在军事、医疗和安全监控等领域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无源目标定位与跟踪面临着现有定位和跟踪技术精度不高的问题。同时,轨迹跟踪技术还面临着现有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这些,将严重制约着目标定位与跟踪在各领域的拓展。因此,深入研究无源目标定位与跟踪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高定位和跟踪精度为目标。本文以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无源目标定位和跟踪精度的提高为目标,首先研究了两种不同环境下的定位技术:室外环境中基于新型椭圆模型的射频层析成像(Ra-dio Tomographic Imaging,RTI)和室内环境中基于增强型通信频道选择的指纹定位。然后,研究了无源目标的轨迹跟踪技术:即基于接收信号强度-距离-角度权值的几何滤波轨迹跟踪。本文的贡献总结如下:(1)由于室外环境中无源目标定位精度仍有一定提升的空间,本文以对无源目标具有定位效果的RTI算法为基础,结合基于稀疏表达的正交匹配跟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来获取目标的位置。首先,利用信号的视距和非视距传输方式,结合椭圆(通信链路在二维平面的投影或通信链路信号传播范围)内像素块(监控区域的划分)与椭圆焦点(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将椭圆内的区域划分为不同权值的像素块。然后,首次将基于稀疏表达的OMP引入到RTI算法中对不适定问题求解。通过对稀疏度(无源目标数量)的设置,滤除其它干扰的目标估计位置,从视觉上达到一种滤波的效果。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新型椭圆模型的RTI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无源目标定位的精度;(2)由于室内环境中无源目标定位容易受到障碍物(如墙壁、天花板和家具等)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而且定位精度仍有提升的空间。本文以受环境改变影响较小的指纹算法为基础,结合基于机器学习的逻辑回归算法来处理大量复杂的实验数据。首先,在指纹算法的离线数据训练(第一阶段)和在线数据匹配(第二阶段)中,分别选取平均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RSS)最高的通信链路,并计算在该链路中两两通信频道的皮尔森系数。然后,将皮尔森系数最大的两个通信频道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用于这两个阶段。这是由于平均RSS较高的通信链路所收集到的数据,其定位结果对于环境改变的鲁棒性较强。而且,皮尔森系数较高通信频道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也会进一步提高定位结果对环境改变的鲁棒性。最后,首次将机器学习领域的逻辑回归算法引入到无源目标定位中,来求解目标的估计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增强型通信频道选择的指纹定位算法,进一步提高了无源目标的定位精度,而且无需重新测量数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3)针对现有无源目标轨迹跟踪技术精度不高且计算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本文以对计算复杂度可以有效降低的几何滤波算法为基础,结合提出的接收信号强度-距离-角度权值估算出目标的位置。首先,通过设置接收信号强度改变的阈值,以及通信链路交点与无源目标上一个估计位置的关系,滤除远离目标真实位置的通信链路的交点,降低计算复杂度。将通信链路中接收信号强度的改变作为其交点的权值,以便于对通信链路的交点进行区分。然后,根据通信链路交点与目标上一个估计位置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距离权值。这样,距离目标上一个估计位置越近的交点将被分配更高的权值,有助于对交点进一步区分。最后,根据通信链路交点与无源目标上一个估计位置之间的角度关系,将交点最多的方向作为目标的运动方向,提出了一种新型角度权值。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距离-角度权值的几何滤波轨迹跟踪算法,进一步提高了无源目标的轨迹跟踪精度。

田泱[8](2015)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类相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爆炸的时代,数码图片数据的激增带来了自动化数据管理需求。但是,用户在管理个人照片时习惯根据照片的拍摄时间或者拍摄地点形成文件夹进行组织。基于这样的照片管理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问题:用户会上传照片至社交网站保留了压缩过的缩略图,想要找回原图。但是对于较长时间之前的照片,用户可能会忘记拍摄时间或者地点,此时无法迅速地找出照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分类算法的自动分类相册管理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预实现一个富客户端Web系统,利用深度学习对图片进行自动标注,以图片内容标注结果为单位组织图片,形成相册。用户可以通过图片内容标签或缩略图快速定位图片。基于以上解决方法,可以帮助用户提高查找图片的效率。深度学习可以自己学习数据特征表达方法。在实现分类时可以通过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参数,在浏览器上重建神经网络进行分类,提供了富客户端应用实践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实现了上述解决方案的Web系统,尝试性在浏览器端应用深度学习解决相册管理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富客户端应用实践的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包括(1)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类相册解决方案,利用深度学习自动分类代替手工分类,旨在辅助用户提高标注并查找图片的效率;(2)设计并实现了本文提出解决方案的Web系统,系统具有图片上传、图片浏览、图片分类、图片搜索等相册基本功能,为深度学习算法提供一个应用场景;(3)封装了一个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的JavaScript插件,可以提供给其他Web应用对图像进行分类返回分类结果。本文遵守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原则,对本文系统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以及相关实现工作进行了详细描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本文系统原型,实现了以图片内容为基本组织形式,应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分类图片等一系列功能。经体验测试本文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并有效解决本文提出的问题。

吴迪[9](2014)在《智能环境下基于视听信息多层级融合的身份识别》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要求的逐渐提高以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快速发展,智能环境下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成为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智能视觉物联网、公共安全、金融服务和视频会议系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受数据噪音和识别系统本身的限制,基于单一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系统所能达到的准确率是有限的,为此,研究人员提出利用视听信息融合身份识别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基于视听信息融合的身份识别主要局限于理想环境下的单模态识别以及在现有融合方法上音视频特征的简单融合,对于复杂环境下单模态生物特征的有效提取、高精度高普适性识别算法的构造与音视频特征在不同融合层级最优融合算法的确定少有考虑。从人的视听觉认知机理出发,本文从特征提取、识别算法和融合规则三个方面对视听信息融合身份识别进行了研究,以便为智能环境下的视听信息识别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实现了复杂背景下人脸特征和语音特征的精确高表征提取针对人脸图像DCT特征系数的最优提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鉴别能力分析的DCT系数提取方法,在分析DCT系数鉴别能力值的基础上提取那些鉴别能力值较大的DCT系数作为特征。在分析头发几何特性和颜色特性的基础上,本文将人体的Hair特征应用于人脸识别,扩展了人脸特征的多样性。针对传统语音参数MFCC受噪声影响较大而且只能反映语音静态特性的缺点,本文基于能有效反映人耳听觉特性的Gammatone滤波器,提取了Gammatone滤波倒谱系数,并基于滑动差分倒谱,提取了能反映语音动态特性的Gammatone滑动差分倒谱系数。2.提出了可有效解决“高维小样本问题”的人脸识别算法目前,基于子空间分析的方法由于描述能力强、可分性好、计算简单等优点,成为人脸识别的主流算法,但常常面临“高维小样本问题”,导致人脸识别系统泛化能力较差。本文结合子空间分析方法和核思想,先后提出核相关权重鉴别分析算法和核鉴别局部保持投影算法,一方面解决了“高维小样本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子空间分析方法由于其线性本质所导致的在处理高度线性不可分对象时能力差的缺点。3.解决了说话人识别GMM模型的建模问题GMM模型是目前说话人识别的主流算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衍生了一系列说话人识别算法。针对由于训练语料较短而导致GMM模型参数训练不充分、识别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因子分析技术,实现了一种自适应均值的GMM模型。i-vector说话人识别系统是在GMM模型和因子分析技术基础上产生的目前国内外说话人识别研究前沿的主流系统,本文通过改进局部保持投影算法,实现了i-vector说话人识别系统中i-vector矢量的有效降维。4.建立了不同层次音视频特征的最优融合规则本文以信息熵理论、概率密度方法和决策科学为指导,建立最优的匹配层融合规则和解决D-S证据理论的证据冲突问题。首先在分析现有证据冲突问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群体决策和多准则选择融合的证据组合方法,有效解决证据冲突问题;其次为避免对匹配分数密度进行估计,本文将总错误概率TER引入到匹配层融合,通过TER来刻画匹配分数的分布,并将不确定度量融合方法引入到多特征融合识别;然后采用高斯密度求解加性融合中的最优权值,并将其用于逻辑回归排序层融合;最后针对匹配分数密度融合密度函数的求解,引入FAR和FRR以求解信任度函数,并基于三角模算子融合信任度函数,有效规避加性融合中权值的求解。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有效提高了计算机对复杂感知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对异构信息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多生物特征融合身份识别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有效提高了智能环境下基于音视频多特征融合身份识别的鲁棒性和识别率,对推动我国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学聪[10](2014)在《基于机器视觉指针表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密指针表读数直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性价比高,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生产质量及生产安全,仪表需定期进行检定,确保其使用精度。因精密指针表在读数时有特殊要求,所以人工检定过程耗时长,容易引入误差从而影响检定精度。若能够在误差范围内实现指针表读数的自动识别系统,将大大提高全国各计量单位指针表的检定效率和检定精度,因此实现指针表读数准确自动识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指针表读数自动识别经过多年的研究,基础理论和应用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用低精度指针表读数自动识别己进入实用阶段;而目前尚未查到精密指针电工仪表(不低于0.5级)读数自动识别系统的实际应用。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精密指针表需要计量单位进行检定,由于这类指针表的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读数识别和误差修正等关键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该类指针表的检定工作目前只能全部由人工来完成。本文以0.5级毫安指针仪表为对象,从仪表成像开始分析,对光照成像系统、图像预处理、刻度线图像分割、刻度线特征提取、刻度线检测拟合、读数指针获取、读数识别方法和误差修正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高了精密指针表读数的识别速度和识别精度。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简述如下:1.根据精密指针表的物理特性和误差要求,构建了方形无影光源侧面投射的成像系统,解决了以往只能在黑箱里进行图像采集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取仪表读数区域图像的方法,为快速识别读数提供了基础。2.针对读数区域图像刻度线特征的亮度分布,提出了改进的耦合冲击复扩散滤波算法和流形上改进的热导方程滤波算法,并分别对读数区域图像进行降噪仿真实验,取得较好的降噪效果。耦合冲击复扩散滤波算法在运算速度和去噪效果方面都优于流形上的热导方程滤波算法,能够明显增强图像中的刻度线图像特征,为准确提取刻度线特征图像提供了基础。3.根据刻度线图像的形状及其密集分布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Snake模型和改进的变分水平集的两种图像分割算法对刻度线特征进行分割提取,两种算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需要选用。基于Snake模型的分割算法精度较高,但需要人工参与;基于变分水平集的分割方法无需人工参与,能快速提取多刻度线特征图像,更适用于细长类多目标的图像分割。4.分析精密指针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精密指针表单目成像时引入的视点误差的修正方法,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构建了双目精密指针表成像模型,推导了视点误差的修正公式,为实现精密指针表全自动读数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5.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表盘的判读法,结合基于刻度圆心的刻度线拟合算法,消除了偏心误差,给出了减小刻度线分布非线性误差的方法,整体上提高了读数识别精度。本文结合研究成果,给出了精密指针表读数自动识别系统实现必须满足的要求,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为研制精密指针表自动检定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经验五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经验五则(论文提纲范文)

(1)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术语阐释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术语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考证
        (二) 图像分析
        (三) 物质文化
        (四) 数据整理
    三、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现实意义
第一章 拓片与金石学
    第一节 传拓的产生
        一、传拓技艺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二、传拓技艺的产生
    第二节 拓片的传播
        一、石刻拓片
        二、铜器铭文拓片
        三、刻帖拓本
    第三节 以拓片为中心的金石学
        一、史传和遗刻互考
        二、对书法的品评
        三、研究的成果
    第四节 拓片题跋风气的形成
        一、已有的题跋种类
        二、从卷、册到整纸的题跋
第二章 拓片的设计
    第一节 拓片工艺的设计
        一、拓片中的金石工艺设计
        二、传拓法中的设计
    第二节 文人对拓片的设计
        一、精拓
        二、构图形式的设计
第三章 题跋的设计
    第一节 题跋内容的设计
        一、解读拓片是设计的前提
        二、题跋内容的设计
    第二节 题跋形式的设计
        一、书体与风格的设计
        二、形式设计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印章的设计
        一、印风与印式的设计
        二、钤印的设计
    第四节 色彩在题跋中的设计
        一、墨色的设计
        二、纸色的设计
第四章 拓片装潢及三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第一节 拓片装潢形式的设计
        一、诸多设计因素的植入
        二、拓片常见装潢形式的设计
    第二节 三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一、原纸题跋的设计
        二、拓纸以外第二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三、第三层绫纸的空间设计
第五章 拓片题跋经典设计案例解析
    第一节 手卷题跋设计举例
        一、刻帖手卷题跋的设计——以《兰亭序·兰亭诗》卷为例
        二、碑学以后的手卷题跋设计——以《石鼓文》为例
    第二节 从黄易《熹平石经残石》到吴湖帆《四欧堂》册页的设计
        一、黄易《熹平石经残石》册页的设计
        二、吴湖帆《四欧堂》册页的设计
        三、册页设计的全面升华
    第三节 四明本《西岳华山庙碑》整纸拓题跋的设计
        一、题跋人物及年表
        二、世俗伦理观对于题跋形式的影响
        三、视觉形式影响下的题跋设计
    第四节 全形拓题跋设计举例
        一、全形拓常见形式的题跋设计
        二、全形拓与绘画三维空间的设计
结论
尾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图版目录
表格目录
附录
后记

(2)基于机器学习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DDoS攻击理论与特点
    2.1 HTTP协议
        2.1.1 HTTP请求报文
        2.1.2 HTTP响应报文
    2.2 DoS攻击简介
    2.3 DDoS攻击简介
    2.4 基于HTTP协议的应用层DDoS攻击介绍
        2.4.1 HTTP-DDoS攻击策略
        2.4.2 HTTP-DDoS攻击分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器学习基础知识及算法在DDoS中的应用
    3.1 机器学习概述
        3.1.1 机器学习算法分类
        3.1.2 机器学习中的一些概念
    3.2 模型评价指标
    3.3 机器学习算法在DDoS攻击检测中的应用
        3.3.1 分类算法用于DDoS攻击检测
        3.3.2 聚类算法用于DDoS攻击检测
        3.3.3 K最近邻算法(KNN)用于DDoS攻击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XGBoost-LR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
    4.1 概述
    4.2 相关工作研究现状
    4.3 HTTP-DDoS攻击检测模型
        4.3.1 XGBoost-LR检测分类模型
        4.3.2 XGBoost-LR检测分类方法
    4.4 评价标准
    4.5 实验分析
        4.5.1 CICIDS2017数据集介绍
        4.5.2 实验结果分析
        4.5.3 不同分类算法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OPRFM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
    5.1 概述
    5.2 随机森林算法介绍
        5.2.1 算法分析
        5.2.2 算法特点
    5.3 随机森林算法的改进
    5.4 基于OPRFM的DDoS攻击检测分类模型
        5.4.1 模型设计
        5.4.2 特征向量提取
        5.4.3 检测分类
    5.5 HTTP-DDoS攻击检测实验
        5.5.1 实验数据
        5.5.2 评价标准
        5.5.3 特征向量提取
        5.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复杂系统中的结构与动力学 ——基于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2 复杂系统
    1.3 复杂系统研究的工具
        1.3.1 非线性动力学
        1.3.2 统计物理
        1.3.3 复杂网络
    1.4 数据驱动的复杂系统研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含噪小样本数据的活性群体系统中隐藏相互作用的准确探测
    2.1 活性群体系统与隐藏相互作用探测
    2.2 压缩感知的相关理论与应用
        2.2.1 采样与信号重构
        2.2.2 压缩感知重构
        2.2.3 压缩感知重构方法的应用
    2.3 压缩感知用于含噪小样本情况下行人群中隐藏相互作用的准确探测
        2.3.1 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
        2.3.2 压缩感知解决方案
        2.3.3 压缩感知(L_1-RLS)重构的优化问题
        2.3.4 压缩感知(L_1-RLS)最优重构的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身麻醉与恢复过程中迟滞现象的神经机制研究
    3.1 全身麻醉及迟滞现象简介
    3.2 全身麻醉的数学模型
        3.2.1 神经元群体平均动力学模型
        3.2.2 网络渝渗模型
        3.2.3 多稳态马尔可夫模型
    3.3 全身麻醉-恢复过程中的迟滞:实验观测与动力学机制探讨
        3.3.1 动物实验
        3.3.2 网络渝渗动力学模型及相关讨论
        3.3.3 麻醉-恢复循环中网络结构的变化
        3.3.4 在网络渝渗动力学框架下对噪声的考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MRI时间序列的脑功能网络及其动力学分析
    4.1 背景简介
    4.2 数据与方法
        4.2.1 数据及预处理
        4.2.2 基于压缩感知的偏相关方法
        4.2.3 收敛交叉映射法
        4.2.4 Ising模型能量图景方法
        4.2.5 基于压缩感知的动力学重构方法
    4.3 主要结果
        4.3.1 功能性连接分析
        4.3.2 脑功能网络的子网络划分
        4.3.3 静息态DMN内部信息流分析
        4.3.4 静息态DMN的亚稳态分析
        4.3.5 静息态DMN的动力学方程重构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总结与讨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与思路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基本资料与分析框架
第二章 战後交通的恢复
    第一节 轮运
    第二节 空航
第三章 战後初年《江声报》所报道的南洋排华事件
    第一节 菲律宾排华事件
    第二节 印尼排华事件
    第三节 越南排华事件
第四章 战後人员流动的恢复
    第一节 华侨归国
    第二节 归侨复员
第五章 战後侨汇的恢复
    第一节 南洋各国侨汇恢复情况
    第二节 战後闽南侨乡关於侨汇的一些问题及举措
第六章 战後初年南洋华侨对家乡的救济
    第一节 1946年闽南原乡受灾情况
    第二节 1946年菲律宾华侨对闽南原乡的救济
    第三节 1946年其他南洋华侨对闽南原乡的救济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T-Z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序论
    1.1 研究目的と意义
    1.2 先行研究と问题点
        1.2.1 日本语借用语に関する研究
        1.2.2 周作人の作品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に関する研究
    1.3 研究范囲
    1.4 研究方法
        1.4.1 言叶の抽出
        1.4.2 出典の调査
        1.4.3 抽出语の分类と整理
    1.5 日本语借用语の判断基准
第二章 周作人の散文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
    2.1 「有典」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2.2 「无典」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2.3 「新义」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2.4 「汉大未収」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第三章 《汉语大词典》への指摘
    3.1 釈义不足
    3.2 例证遅れ
    3.3 例证単一
    3.4 例证なし
    3.5 例证误り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付録1 研究対象としての中日同形语(2416)
付録2 非考察対象の文章一覧表
付録3 考察対象の文章一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深入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共享的现实需求
        (二)澄清慕课开发理论困惑的需要
        (三)破解慕课开发实践中困境与矛盾的必然诉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已有研究分析
    四、概念界定
        (一)视域融合
        (二)课程
        (三)慕课
        (四)课程开发与慕课开发
    五、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历史图景:课程形态变迁与慕课开发诉求
    一、课程形态变迁与内在逻辑
        (一)课程形态变迁
        (二)内在逻辑:满足人的学习需求
    二、慕课: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一)两种慕课形态
        (二)慕课基本特性:大规模、开放、在线
        (三)慕课提供完整的课程体验
        (四)当前慕课开发的基本程序分析
    三、慕课开发诉求
        (一)重视建构的知识观
        (二)重视学习者主体观
        (三)重视师生主体活动的交往观
        (四)重视生成的过程观
第二章 实践审视:慕课开发现状、问题与归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测试
        (一)调查问卷编制的前期咨询
        (二)调查问卷基本结构的确定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四)调查对象情况说明
        (五)慕课开发量表的预测试与正式测试说明
    二、慕课开发现状分析
        (一)学习者具有自我学习导向
        (二)学习者期待教师了解学习需求
        (三)多数教师能切分知识点
        (四)课程教学活动以线上为主
        (五)在线论坛、QQ群是核心交互工具
        (六)学习进度记录工具是常见的学习支持工具
        (七)测验与作业兼有客观题与主观题,自动反馈较多
    三、慕课开发问题分析
        (一)慕课开发观重静态预设轻开发过程
        (二)慕课开发与学习需求不对称
        (三)慕课设计的过度结构化剥离了学习者主体性
        (四)学习资源生成性与差异性不足
        (五)慕课实施缺乏过程关注
        (六)学习评价主体与维度偏单一,情境与差异体现不足
    四、慕课开发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慕课开发主体失衡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三)慕课开发中“关系”的断裂
        (四)学习支持服务与需求失衡
第三章 理论寻径: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
    一、泰勒原理与课程理解:慕课开发的科学支撑与方法论依据
        (一)泰勒原理:慕课开发的科学支撑
        (二)课程理解:重构慕课开发的方法论依据
    二、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促进“理解”的慕课开发
        (一)视域融合是慕课开发的根本需要
        (二)视域融合指导慕课开发
    三、视域融合下慕课开发理论分析
        (一)慕课开发的逻辑品格:基于关联的隐喻
        (二)慕课开发的价值取向:促进个性化学习
        (三)慕课开发样态的探寻
第四章 模式建构:视域融合下“FLTC”慕课开发模式
    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含义与内容
        (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含义
        (二)“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内容
    二、“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核心与构成
        (一)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
        (二)慕课开发主体与要素
        (三)慕课开发的主要活动
    三、“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操作程序分析
        (一)组建教师团队
        (二)发布课程公告
        (三)课程设计与迭代
        (四)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
        (五)组织在线教学活动
        (六)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七)学习分析与评价
    四、“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侧重点
        (一)重视慕课开发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
        (二)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
        (三)重视慕课开发的学习网络连通
        (四)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与教、学的融合过程
第五章 支持诉求:“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条件保障
    一、教师:以慕课开发素养成为促进者
        (一)教师应具有教育立场
        (二)教师应树立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慕课开发观
        (三)教师应具有慕课创生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四)教师应具有反思实践能力
        (五)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二、学习者:以慕课学习素养成为自治主体
        (一)学习者应具有主动性与自制力
        (二)学习者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学习者应具有反思能力
    三、技术支持:促进个性化学习
        (一)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二)为课程提供专业性的定制支持
        (三)慕课平台应提供诚信识别支持
    四、“FLTC”慕课开发需要处理的关系
        (一)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在互动中协商与转化
        (二)教师、学习者、慕课开发之间的关系:“我─你”交往中的融合
        (三)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关系:连续、互动的有机整体
        (四)预设与创生的关系:连续中的辩证统一
第六章 案例分析:对慕课《模型思维》开发的分析
    一、《模型思维》基本信息
        (一)学习者对《模型思维》的评价
        (二)《模型思维》主要模块
    二、《模型思维》开发的思路
    三、《模型思维》开发的优势
        (一)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构成开发要素
        (二)注重分析学习者起点与了解学习者需求
        (三)以慕课开发活动推动《模型思维》开发
        (四)基于生活化的情境促进文本理解
    四、《模型思维》开发的问题
        (一)过度注重课程设计的预设性,缺失学习者主体性与迭代
        (二)缺乏在线教与学活动的触发事件,影响课程生成
        (三)社区交互缺乏知识网络的连通机制,教师引导不足
        (四)课程团队的学习支持不足,缺乏“学伴”引导
        (五)目标导向与学习评价单一,缺乏主体参与及个性化反馈
        (六)课程活动与要素之间缺乏互动,过程性与生成性不足
    五、《模型思维》开发的改进策略
        (一)建构学习者模型,促进个性化学习
        (二)发挥学习者主体性与教师的“促进者”,促进生成与连通
        (三)重视慕课在线教学活动,凸显实施过程
        (四)重视学习评价个性化,促进人文关怀
        (五)构筑关系网络,促进对话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三、慕课开发未来展望:增强学习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C:慕课设计、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 D:慕课设计、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源定位与跟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源目标定位
        1.2.2 无源目标跟踪
    1.3 本文主要工作以及创新
        1.3.1 论文主要工作
        1.3.2 论文创新点
2 无源目标定位与跟踪算法
    2.1 引言
    2.2 接收信号强度
    2.3 定位与跟踪算法
        2.3.1 射频层析成像算法
        2.3.2 指纹算法
        2.3.3 几何滤波算法
    2.4 现存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室外环境中基于新型椭圆模型的射频层析成像
    3.1 引言
    3.2 基于新型椭圆模型的射频层析成像算法
        3.2.1 基于空间划分的椭圆模型
        3.2.2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图像重建
    3.3 实验结果
        3.3.1 实验环境及设置
        3.3.2 单人定位
        3.3.3 双人定位
    3.4 本章小结
4 室内环境中基于增强型频率通道选择的指纹定位
    4.1 引言
    4.2 基于增强型通信频率通道选择的指纹算法
        4.2.1 算法框架
        4.2.2 增强型通信频率通道选择方法
        4.2.3 基于逻辑回归算法的数据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实验环境及设置
        4.3.2 实验数据
        4.3.3 定位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距离-角度权值的几何滤波跟踪
    5.1 引言
    5.2 权值模型
        5.2.1 接收信号强度权值
        5.2.2 距离权值
        5.2.3 角度权值
    5.3 实验结果
        5.3.1 实验环境及设置
        5.3.2 阈值s_(th)的影响
        5.3.3 滤波半径r的影响
        5.3.4 运动路径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类相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1.4 论文结构简介
第二章 系统运用技术与原理
    2.1 深度学习算法
    2.2 感知哈希算法
    2.3 WEBGL技术
    2.4 MEAN STACK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用例分析
    3.4 领域模型分析
    3.5 系统数据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
    4.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4.2 系统程序框架设计
    4.3 系统静态文件结构设计
    4.4 系统接.设计
    4.5 业务用例设计
    4.6 数据库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工程的生成与运行实现
    5.2 系统接.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3 业务用例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4 数据库的实现与使用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部署与应用
    6.1 系统部署与运行
    6.2 系统应用与测试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智能环境下基于视听信息多层级融合的身份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智能环境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多生物特征融合身份识别技术概述
        1.3.2 智能环境下身份识别的研究现状
    1.4 智能环境下基于视听信息融合身份识别的研究难点
    1.5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1.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5.2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高鉴别能力人脸和语音特征提取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鉴别能力分析的人脸DCT特征提取
        2.2.1 DCT系数
        2.2.2 鉴别能力分析
        2.2.3 LDA-LPP算法
        2.2.4 仿真实验分析
    2.3 基于Gammatone滤波器的静动态语音听觉特征提取
        2.3.1 Gammatone滤波器
        2.3.2 Gammatone滤波倒谱系数提取
        2.3.3 Gammatone滤波滑动差分倒谱
        2.3.4 仿真实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DCT系数和非线性子空间的人脸识别
    3.1 引言
    3.2 基于核相关权重鉴别分析的多特征融合人脸识别
        3.2.1 Gabor小波特征提取
        3.2.2 RWLDA算法
        3.2.3 核相关权值鉴别分析算法
        3.2.4 识别执行步骤
        3.2.5 仿真实验分析
    3.3 基于核鉴别局部保持投影的多特征融合人脸识别
        3.3.1 Hair特征提取
        3.3.2 DLPP算法
        3.3.3 核鉴别局部保持投影算法
        3.3.4 识别执行步骤
        3.3.5 仿真实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静动态听觉特征融合与模型补偿的说话人识别
    4.1 引言
    4.2 基于静动态听觉特征融合与自适应GMM的说话人识别
        4.2.1 GMM模型
        4.2.2 基于自适应均值的GMM模型
        4.2.3 算法仿真和实验分析
    4.3 基于改进的局部保持投影的i-vector说话人识别
        4.3.1 改进的局部保持投影算法
        4.3.2 i-vector说话人识别系统
        4.3.3 算法执行步骤
        4.3.4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音视频信息多层级融合的多模态身份识别
    5.1 引言
    5.2 基于群体决策和多准则选择融合的证据组合方法
        5.2.1 证据理论概要
        5.2.2 基于群体决策的证据预处理
        5.2.3 多准则选择融合
        5.2.4 本文证据组合方法思想
    5.3 基于TER和不确定度量的匹配层融合算法
        5.3.1 总错误概率
        5.3.2 不确定度量融合方法
        5.3.3 本文融合算法思想
    5.4 基于高斯概率权值求解的逻辑回归排序层融合算法
        5.4.1 基于高斯概率密度估计的权值求解
        5.4.2 排序层融合
        5.4.3 本文排序层融合算法思想
    5.5 基于信任度函数和三角模的融合算法
        5.5.1 信任度函数
        5.5.2 三角模算子
        5.5.3 本文融合算法思想
    5.6 实验分析
        5.6.1 实验设置
        5.6.2 基于群体决策和多准则选择融合的证据组合方法的仿真分析
        5.6.3 基于TER和不确定度量的融合算法的仿真分析
        5.6.4 基于高斯权值求解和逻辑回归排序的融合算法的仿真分析
        5.6.5 基于信任度函数和三角模的融合算法的仿真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参与的科研项目与获得的荣誉

(10)基于机器视觉指针表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分析
        1.3.1 仪表图像采集
        1.3.2 图像预处理
        1.3.3 图像分割
        1.3.4 读数识别
        1.3.5 读数误差修正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关键技术
        1.4.1 研究目标、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精密指针表自动检定系统
    2.1 精密指针表自动检定系统
    2.2 成像系统分析
        2.2.1 成像的光照分析
        2.2.2 摄像机和镜头
        2.2.3 精密指针表成像系统
    2.3 读数区域快速分割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读数区域图像预处理
    3.1 图像预处理
        3.1.1 图像恢复
        3.1.2 图像增强
    3.2 耦合冲击复扩散滤波算法
        3.2.1 图像处理的偏微分方程算法
        3.2.2 耦合冲击复扩散滤波算法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流形上的热导方程
        3.3.1 理论背景和相关定义
        3.3.2 图像滤波的实现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仪表刻度线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4.1 图像分割简介
        4.1.1 数据驱动分割
        4.1.2 模型驱动分割
    4.2 基于Snake模型的刻度线分割
        4.2.1 Snake模型概述
        4.2.2 基于Snake的刻度线提取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基于变分水平集的刻度线分割
        4.3.1 水平集理论
        4.3.2 几种变分水平集图像分割模型
        4.3.3 基于改进的变分水平集分割算法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刻度线的检测拟合方法研究
    5.1 直线检测拟合方法
    5.2 Radon变换直线检测
    5.3 Hough变换直线检测
        5.3.1 标准Hough变换
        5.3.2 概率Hough变换
        5.3.3 随机Hough变换
    5.4 基于刻度圆心的刻度线拟合
        5.4.1 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
        5.4.2 最小距离法直线拟合
        5.4.3 基于灰度信息的直线拟合算法
        5.4.4 基于刻度圆心的刻度线拟合算法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仪表读数识别及误差修正
    6.1 仪表单目成像模型及视点误差修正
        6.1.1 仪表单目成像模型
        6.1.2 仪表单目成像的视点误差分析
        6.1.3 仪表单目成像的视点误差修正
    6.2 仪表双目成像模型及视点误差修正
    6.3 指针表判读方法及刻度分布的非线性校正
        6.3.1 指针表判读方法
        6.3.2 基于虚拟表盘的判读法
        6.3.3 指针表刻度分布的非线性校正
        6.3.4 刻度圆心与指针旋心不重合引入的偏心误差
    6.4 精密指针表自动检定系统的实现要求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经验五则(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D]. 徐世平. 苏州大学, 2020(06)
  • [2]基于机器学习的HTTP-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D]. 郭彩霞. 扬州大学, 2020(04)
  • [3]复杂系统中的结构与动力学 ——基于数据的研究[D]. 苏春旺. 兰州大学, 2020
  • [4]战後初期南洋华侨与闽南侨乡 ——以1945-1946年《江声报》为中心[D]. 张舒. 厦门大学, 2019(08)
  • [5]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T-Z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D]. 袁园.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D]. 冯永华. 河南大学, 2018(12)
  • [7]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源定位与跟踪[D]. 雷谦. 武汉大学, 2018(06)
  • [8]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分类相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田泱. 中山大学, 2015(04)
  • [9]智能环境下基于视听信息多层级融合的身份识别[D]. 吴迪. 兰州理工大学, 2014(09)
  • [10]基于机器视觉指针表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D]. 李学聪. 广东工业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体验五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