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形势与突破策略——论1990年代女性写作

现实形势与突破策略——论1990年代女性写作

一、现实处境与突围策略——论90年代女性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沈涛[1](2021)在《论“70后”女作家的成长叙事与身份认同》文中认为

杜玉洁[2](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黄鹤[3](2021)在《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母爱是自文学诞生以来亘古不变的主题,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母性对女性而言究竟是外在的社会制度规约还是内在的生命本能这一命题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广泛传播引起国内众多女性作家的思考。她们通过母亲身份重新发现、母亲形象的塑造、母女关系的梳理、母系谱系的拟建来凸显母亲生存真相,完成母亲角色从伦理价值本位到个体生命价值本位的转变,形成女性写作独有的精神内涵。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来探寻女性主体性建构之途,让母亲从天上回归现实大地重建人的乐园。本文七个部分,正文共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历史变迁中的母亲书写。在漫长的父权社会中被供奉于孝亲圣坛的母亲书写是传统社会伦理的文化符码。五四时期以张扬人性为旨归的母亲书写,革命战争年代融入民族国家叙事成为大众精神皈依的母亲书写,建国后处于“同一性”暴力中的母亲书写都将母爱内化为集体无意识,是地母原型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的具象化。同时本部分界定了“新时期文学”、“女性文学”、“母性”概念,并说明选题意义、创新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章探讨中西传统文化比较视野下母亲身份发现。母亲身份赋予了女性生存体验的丰富性及复杂性。对具有母亲身份的女性而言,女儿性、妻性与母性应该是三性一体的,三者缺一不可,对母亲的全面认识应该涵盖在“三性”的层面上去获得。本章在比较中西性别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道互补的性别文化格局中重新发现母亲身份,探讨女儿性、妻性、母性在女性生命长河之中的轮次替更、生命意识的消长。并阐述母职与母权在封建宗法社会人伦秩序网中具体实践形态。第二章阐释母性主题小说的多重意义。从原型理论的视角对母性崇拜进行象征意义诠释,从母亲的生理特征对母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做辩证的思考,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恋母情结对中国传统母性文化审美特质进行意义探寻。第三章通过新时期以来母亲形象的塑造来直抵生命本质。母亲形象是透视女性生存境遇的一面多棱镜,本章通过女性作家塑造的欲望化母亲、“不合适”母亲、性别僭越母亲三种反传统母性的母亲形象来展现女性生存百态图。女性作家通过对母亲真实生命形态的还原和母性负面特质的审视来拆解母亲神话和重建母性主体性。第四章通过新时期以来母女关系的书写来重返母亲“后花园”。女性对自我的定义是非个体的而是社团的,女性作家通过审视自己和母亲、祖母、姐妹之间的关系来确立自我的社会性别。本章探讨母女纽带断裂的历史原因和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私人化写作”中母女关系“孤城之困”。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家族小说的繁荣表征着女性踏上了寻母之途,开始建构女性谱系。九十年代以来女作家创作的家族小说主题具有同一性:女儿的爱情之路被遥远的母系图腾诅咒,最终回归“母亲后花园”。第五章分析母性主题小说的叙事策略和话语重建。女性作家笔下的缺父叙事是女性作家八十年代“寻找男子汉”的文学梦想失落后的性别自觉,塑造出一大批强有力的地母型母亲。缺父叙事策略使母亲处于文本中心,肉身之父虽然缺席,精神之父仍居于家庭主导地位,母亲依然陷于男权话语的包围中。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有意从宏大历史时间叙事疏离出来,将母亲的故事写入参差的空间,建构了子宫、地窖、房间、浴缸等空间意象。这些空间意象都具有特定的文化隐喻,传递着女性隐秘幽晦的心理体验。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通过自传体形式、重建象喻系统、和为母亲重命名等叙事策略来表达女性重建话语权力的欲求。结语部分对新世纪以来母性主题小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底层写作与母性写作碰撞使得母亲不可见的艰难浮出现实地表,拐卖妇女、代孕母亲、产后抑郁、全职妈妈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健全的母性人格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性别自觉与文化自觉的女性作家必将以睿智的思考、细腻的感受和高度的人文情怀将新世纪母亲的故事写入历史的天空,开拓母性书写更广阔的天空。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创作成绩斐然,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母亲的故事。母亲们都曾经真实地活过爱过恨过,都有着不同于任何一个别的女人的不可复制的“生存真相”。女性作家在书写母亲故事的过程中以主体性眼光来审视母性反思母性,这应该是新时期以来母性主题小说最大的价值。同时女性作家母性谱系拟建、空间意象构建、缺父叙事策略都给女性小说带来新的审美空间。

崔桂武[4](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张竞楠[5](2021)在《饶雪漫小说中的青春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二十一世纪初期,饶雪漫作为青春书写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饶雪漫长期致力于青春题材的小说创作,善于借助网络平台、影视传播、新闻媒体等介质进行发声和扩大影响,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学消费圈。因此,饶雪漫不仅在文学界获得较大关注,而且在社会上也引起极大反响。可以说,饶雪漫的小说创作是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本文以饶雪漫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本细读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从青春书写的角度分析其主题表达、叙事方式和美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意义和局限。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绪论,主要阐述论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经过资料的爬梳发现,饶雪漫虽然是当代文学界活跃度较高的作家,但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其小说青春书写的表现形态、特征和意义还有很大的拓展和深化的研究空间。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分析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主题表达,主要对青春成长过程的亲情、友情、爱情三个主题进行论述。在亲情主题表达方面,饶雪漫小说关于代际亲疏关系的变化,实际上是青春成长中自由诉求与规训劝诫的冲突与和解。在友情主题表达方面,饶雪漫小说关于青春友情的书写主要集中在校园友情和网络友情两方面。在爱情主题表达方面,饶雪漫小说主要描写青春少女的唯美爱恋。第三部分即第二章,探究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叙事方式。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分析其多视角叙事方式、影像化叙事方式、顺叙和倒叙、插叙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同时,将饶雪漫与其他作家的青春叙事进行对比,分析饶雪漫小说的叙事方式和特点。在饶雪漫小说中,多视角叙事方式的运用增强了青春叙事的真实感,影像化叙事方式的运用增添了文本的画面感,顺叙和倒叙、插叙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的运用增强了故事的悬念性。第四部分即第三章,分析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美学特征,研究其艺术价值。这部分内容主要从残缺美、疼痛美、感伤美三个层面进行展开,剖析饶雪漫小说所呈现的青春美学。在残缺美学方面,饶雪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留白设计充分地体现了残缺美。在疼痛美学方面,饶雪漫小说中的生理描写和心理描写充分地体现了疼痛美。在感伤美学方面,青春主体的成长过程和悲惨结局充分地体现了感伤美。第五部分即结语,分析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意义和局限。一方面,根据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创作成绩和影响,分析其文学和文化意义。另一方面,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所体现的女性写作视角和类型化模式非常明显,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

刘佳[6](2020)在《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文中提出铁凝的小说主题如同“多棱镜”,从整体看,集中了对女性、文化、人性各类主题的探索;从同一主题看,其言说方式呈现出“直面”与“迂回”共存的特征。在其文学想象世界中,兼具飞扬升腾的情思和进退维谷的困境,于理性“直面”与智性“迂回”之间是暂时遗留的“悬置”,对任一主题的探索仍在继续。全文以“问题意识”纵向突破,运用文化批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探讨铁凝小说对女性存在、文化现实、人性深度三重主题不同面向的思考,兼顾铁凝的超越和局限,对铁凝小说进行系统性、辩证性研究。论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依次交代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框架及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分析女性存在建构主题,从性别视角出发,论证“突围”与“回旋”的写作策略。铁凝于男性话语的解构和女性主体的剖析中实现了对社会性别秩序的质询。但是,对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使女性同时被个体“恋父”情结和父法家国情怀束缚,形成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建构的隐形回旋。对此,铁凝揭示出女性主体建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多重困境。第二章主要分析文化现实反思主题,从文化内涵视角出发,论证“洞见”与“固守”的写作策略。铁凝洞见到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传统伦理观演变,在城市人格底蕴塑造与乡土儒道文化浸润中,开启传统信仰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回归思考。面对种种文化现实,在对现代人孰“退”孰“进”选择可能的展现中,铁凝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出辩证思考。第三章主要分析人性深度追问主题,从人性视角出发,论证“裸呈”与“隐匿”的写作策略。铁凝直面人性之“恶”,并依靠向善的力量对其救赎。在她笔下,“善”是自我追求人格完善的过程,是对生命的珍视,也是她坚守的文学观和生命观。人性善恶不断延伸,铁凝仍在追问,以求奉献更丰富的人性书写。结语部分总结全文。

吴靖[7](2020)在《弋舟小说论》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弋舟的小说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受到批评界的关注。这一方面是他荣获的2018年鲁迅文学短篇小说奖,将其推上了更为光鲜而华丽的舞台;而另一方面则是他愈发成熟的小说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创作特色和不俗的创作实力,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他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弋舟以其轻盈而灵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他对时代、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自身灵魂的叩问,传达出强烈的时代使命感。本论文的主体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小说题材、人物形象、叙事形态以及结语。绪论部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弋舟的个人生平以及其当前的创作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然后对其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体总结,并阐述了弋舟小说的研究价值。第一章重点分析弋舟小说的题材,笔者在对弋舟小说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分别对其小说中的城市日常生活书写、时代病症以及成长题材展开论述。第二章研究的对象为弋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弋舟个人丰富的生命体验,梳理了他笔下常见的三类人物:异乡人、知识分子、空巢老人,对他们进行分类研究。第三章则对弋舟小说的叙事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先锋式的叙事结构、灵活的叙事视角以及诗意化的叙事语言帮助弋舟的小说获得如飞鸟般轻盈的质感,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在最后的结语部分,从总体上概述了弋舟小说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对其未来的创作给予了无限的期待。

毕志娟[8](2018)在《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文中提出70后作家自1990年代末进入文坛,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创作历程。作为第一代“改革开放的孩子”,70后成年之际已经能够充分享受剧烈变革所带来的消费和娱乐的自由,后革命的历史语境、日渐斑驳陆离的现代化生活、众声喧哗的社会文化气候,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与他们在童年时期感受到的红色时代“余晖”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代人独有的思想和创作方式。这其中,70后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特点具有比较重要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价值。首先,他们不再循着个人化写作的“纯诗”路线疏离意识形态,而是就广场等符号性空间在新旧时代交替中功能的演变描摹讽喻性的画面,重新拷问人与政治的关系,进而发出有关公共生活的深沉呼告,其中的代表有杨邪、安石榴、苏浅、温志峰等;第二,70后诗人严重地困惑于物质上越来越充盈的日常生活,新世纪以来再无公共性可言的现实,令他们不能像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写作那般热衷于呈现所谓事物的庸常“本相”,而是生动地传达自身的困惑,如王艾、阿翔、黄礼孩、薛舟等,努力去寻求某种价值建构,如安歌、朵渔、唐兴玲、刘川等的自然观照;第三,70后诗歌的身体书写虽因“下半身”的叛逆而声势爆裂,但是相比1990年代末出现的70后小说的消费主义逻辑,“下半身”创作在狂烈的话语方式之下其实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反思性张力,特别是在沈浩波、朵渔等人的那里;第四,一些存身于学院体制内的70后诗人,从口语诗歌中汲取了养分,而又借助经验空间的探索超越了第三代以降的诗学和思想局限,胡续冬、姜涛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本文紧扣这些特质,以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70后诗歌创作为对象,希求借助社会历史语境的梳理,就70后一代创作者的诗学观念、思想观念展开论述辨析,同时利用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加以佐证。绪论部分回顾解析了 70后诗歌创作浮出地表的背景,展开了这一代诗歌创作出场与命名的历史过程,进而溯及70后诗学思想在当代诗歌谱系中与朦胧诗、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关系。以此为前提,将70后诗人作为特殊的精神主体陈述了论文的思路和基本结构样式,完成了对之前研究的述评,说明了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以旧梦为题,关注70后创作中有关公共生活的思索与追问,从而探索70后诗歌最根本的创作动机。虽然普遍成熟于市场化改革的潮流之中,但是70后诗人大都出生于激进革命时代的尾声,有着新旧过度的历史时期的经验。当改革逐渐深化,往昔如火如荼的政治运动化作尘埃,公共生活也同时被彻底放逐,新启蒙思想、新时期文学曾经畅往的现代化终于演变为一种扭曲的现实情境。这种去公共化的现实并未能够让70后诗人得以安顿其间,他们记忆中已经恍惚的红色规训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建构更理想更完善的个人和社会的活动,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与每个人应该保有的理想追求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这种追求深刻地触发了 70后诗人的创作思想,使得他们热衷于有关广场的言说,这一带有强烈符号意味的空间凝聚了一代创作者对公共活动的吁求,从而积极地表达着他们在当下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独特精神体验。第二章聚焦70后的日常叙事。既然不能从表面繁荣的社会现实中找到精神的居所,那么这一代诗歌创作对第三代以及90年代口语诗歌的日常叙述的继承就面临着某种疑问:如何让自己的日常观照具有不可替代的诗学和思想品质?也许70后没有提出超越朦胧诗和第三代的、更具召唤力的主张,但是他们从日常书写中表达了更为困惑的感受,从而将之前的口语写作的平面化原则之于当前历史语境的意义作为问题展示出来。通过文本解读和思想辨析可以看出,70后没有简单重复第三代的命意。当时代的剧烈变迁终于令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到每个国人的具体生活,缺乏更开放的公共活动、更高的理性追求的社会现实已经将意义和价值的缺失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暴露出来。70后无法在直面这种虚无的同时不去寻求意义的建构,为此,他们实践了大量不同于之前诗歌创作的自然观照,为自己的反思探查了一条可能的路径。第三章以70后的身体书写为主要考察对象。70后的身体诗学借助“下半身”诗歌运动呈现了非常激烈的面貌。这种狂飙突进的宣言方式招致了巨大的非议。然而与日常叙事的意义探寻相关联的是,70后的身体书写其实包含着深刻的对于当代人的经验基础的拷问。“诗到肉体为止”不仅是将欲望宣泄加以合法化的手段,它为非价值、无意义的生活实质提供了一个无法再虚化的实体性基点。当然,人的自然性因其泥沙俱下的先天不足必然不能承担起重构信仰世界的重责。详考之,以“下半身”为代表的70后身体书写并未止步于此。通过展现身体对“光照”的渴望,“下半身”同时也在表达依托与人得以融构的自然去追寻一个超感性世界的愿景。可惜的是,就“下半身”诗群而言,基于破坏冲动的先锋姿态还是限制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建构,从而无法止息关于70后身体诗学的种种非议。第四章以胡续冬、姜涛为典型案例,着重探讨70后之中那些承继知识分子写作思想、具有强烈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诗人。这些存身于学院之中、创研相长的年轻诗人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和锐利的创作情态。虽有学者身份,他们作品的形式特征却与口语诗歌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既表现在戏谑精神的生动传达,也体现对个人生活深刻而具体的感受、描摹与思索。敢于与身处其中的环境分离,并藉此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是知识者最重要、最高贵的使命。尽管面对时代的变迁,诗人理应承担批判的责任,但是理性意识是这种责任得以展开的前提,真知是保证这种责任得以实现的根本。所以,胡续冬、姜涛等诗人强烈的现实关怀并不构成一种局限于生活写真的语言实践,在背离宏大叙事的基础上,借助对另一重经验空间的探索,70后的批判性写作有效地完成了社会学视野、日常主题、口语化形式特征与哲学思考的融合,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创作成就。余论提出,在现代新诗的经典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为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70后诗歌寻求妥帖适洽的有机参照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何况70后诗歌还面临着文学被边缘化后读者日益减少、“文学公共领域”失效的困境。为此,应该充分阅读其作品、理解其生存境况,悬置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更好地梳理其创作实况、进而在诗歌史及更广阔的社会语境中框定其价值。本文所做的尝试即是为了这个目的。

赵洪霞[9](2018)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趋势在各个领域快速浸染,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自然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5年“方法论”热,一时间,各种理论、思潮的引进,对中国文化、文学和批评都产生了影响。作为西方重要思潮的女性主义文论在此时悄然到来。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除了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外,也有中国自身的文化需求与时代机遇。中国的改革不仅直接导致经济的变化,而且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带动了妇女的解放,女性实现被动与主动的自我觉醒,特别是女性作家、女性批评学者与批评家自我觉醒。90年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为女性写作和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也为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学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契机。在文学与文学批评史上,一直被书写、被遮蔽的女性形象多是天使与妖魔的化身,即使20世纪初“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写作,或多或少也被遮蔽在男权文化的羽翼下,因此以女性主义视角来重新解读女性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发现其主要关注点为“女性形象”批评、“女性写作”批评、重构女性文学传统及建构“性别诗学”。女性形象批评与女性写作批评文本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主要为“五四”时期、80年代、90年代三个高潮期的相关批评文本。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被摧毁。女性文学研究者对女性写作深入探讨与挖掘,更是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推向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并且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相关的几组概念进行了辨析。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女性形象在中国的发展,并对中国的女性形象批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中国女性形象批评在自己的传统积淀上借鉴西方女性形象批评的方法与经验迅速发展。通过对女性形象批评文本的解读,重新审视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凸显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特质,并归结出女性形象批评逐渐走向多元化。同时,笔者也意识到女性形象批评存在的不足,如对底层女性形象关注不够等。第二章侧重分析女性写作批评中的性别因素。通过批评文本的细读,梳理不同时代际遇下女性写作批评的发展历程,以便能够推动性别意识渐觉式的女性写作批评的发展。女性写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女性写作批评钩沉出传统女性文学创作,尤其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女性写作批评主要集中对“五四”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女性写作的研究与批评。这也有利于女性文学史的重新建构,彰显女性意识与主体的不断觉醒与确立,凸显女性写作独有的特质。第三章介绍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背景下,分析中国父权制的压迫对女性文学的影响,并借鉴西方女性文论,阐发重新书写女性文学史的重要意义,意在颠覆父权中心思想,唤醒女性意识,并对其进行反思。第四章对性别诗学进行了梳理与探讨。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女性”逐渐被“性别”所替代,性别诗学对“性别”的强调,意在主张对于“生理性别”之外的“社会性别”的重视,倡导在两性平等对话的目标下,建构和谐的“性别诗学”。结语部分。在“女权批评”与“女性批评”视阈下,女性形象批评与女性写作批评凸显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男权文化的反叛与颠覆,对自身女性提升的追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历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是对抗男性,而是对传统根深蒂固的思想、男权统治意识的抗争,男性与女性应建立和谐共处的“性别诗学”,虽然这一理论也有其困惑与不解,但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逐渐走向多元化。拨开迷雾,但见云淡风轻。

刘霞云[10](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提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二、现实处境与突围策略——论90年代女性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实处境与突围策略——论90年代女性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史变迁中的母亲形象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母性内涵
    三、选题意义、创新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母亲身份发现
    一、女儿性——性灵之佳人
    二、妻性——禁欲之伦理
    三、母性——职权之分离
第二章 母性主题小说的意义阐释
    一、母性崇拜
    二、生育之痛
    三、恋母情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母亲形象的塑造:直抵生命本质
    一、欲望化的母亲
    二、“不合适”的母亲
    三、性别僭越的母亲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母女关系的书写:重返后花园
    一、母女关系书写的历史钩沉与凸显
    二、母女关系之心理学解读
        (一)、从失落处出发:母女纽带断裂的原因
        (二)孤城之困:母女关系新变的背景
        (三)镜像之魅:新物化之下女性“另类生存”
    三、母性谱系的建立和“母女同体”
        (一)母女同体:寻母之途的痛与乐
        (二)主体间性:重续母女纽带之前提
        (三)家族想象:母系谱系的拟建
第五章 母性主题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缺父”叙事策略
        (一)地母原型:逼视人生的本真
        (二)“权力”监控:男权话语的包围
        (三)缺父书写:失落处重新出发
    二、空间意象建构
        (一)子宫——生命之源
        (二)家宅——精神囚笼
        (三)房间——亲情之殇
    三、女性话语重建
        (一)女性话语权力的生成和运作机制
        (二)女性话语权力的本土化阐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

(4)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前期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说明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饶雪漫小说中的青春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主题表达
    第一节 亲情:青春成长的自由与规训
    第二节 友情:青春成长的亲密伙伴
    第三节 爱情:青春成长的情欲萌动
第二章 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叙事方式
    第一节 多视角叙事方式
    第二节 影像化叙事方式
    第三节 顺叙和倒叙、插叙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第三章 饶雪漫小说青春书写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残缺之美
    第二节 疼痛之美
    第三节 感伤之美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6)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性别书写研究
        (二)文化内涵研究
        (三)创作风格流变研究
        (四)叙事学研究
        (五)比较研究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价值
第一章 突围与回旋的女性存在建构
    一、社会性别秩序的冷峻质询
        (一)对男性话语的有力解构
        (二)对女性主体匮乏的剖析
    二、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
        (一)潜隐的个体“恋父”情结
        (二)压抑的历史“在场”表达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境揭示
        (一)母性精神指认的怪圈
        (二)情爱价值虚无的孤独
        (三)自我成长分裂的困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洞见与固守的文化现实反思
    一、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伦理观演变
        (一)物质丰饶带动的精神觉醒
        (二)物欲膨胀衍生的心灵迷失
    二、传统信仰回归中的现代性思考
        (一)胡同文化对城市人格的塑造
        (二)儒道文化对乡土生命的浸润
    三、“退”与“进”之间的选择可能
        (一)生存与现实的龃龉描摹
        (二)困守与求变的颉颃书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裸呈与隐匿的人性深度追问
    一、理性开掘震颤的生命本相
        (一)历史暴力对“人性之恶”的激发
        (二)生命本能对“潘多拉魔盒”的释放
    二、智性探寻超越的救赎力量
        (一)对原罪记忆的主动反思
        (二)对生命本真的渴望回归
    三、“善与恶”和“罪与赎”的永恒追问
        (一)问题一:何处是家园
        (二)问题二:“善”对于人性的力量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弋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生平及创作概况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捕捉意味
    (一)城市日常书写
        1.日常生活诗学重构
        2.城市生存图景揭露
        3.孤独情绪的观照
    (二)呈现时代病症
        1.畸形的两性关系
        2.难言的隐性疾病
    (三)记录成长阵痛
        1.孱弱的主体性
        2.受挫与逃离
第二章 众生世相的描绘
    (一)异乡人
        1.异乡体验的触发
        2.普世况味的表达
    (二)知识分子
        1.错失“文学的好时代”
        2.洞察时代的真相
    (三)空巢老人
        1.从非虚构开始
        2.关怀当下和回望历史
第三章 沉重而轻盈的舞蹈
    (一)先锋叙事的赓续
        1.时空交错的意识流变
        2.琐屑破碎的询唤结构
    (二)叙事视角的灵活运用
        1.固定式内视角
        2.多重式内视角
        3.全知式零视角
    (三)叙事语言诗化
        1.诗歌与小说的交汇
        2.大量的象征隐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出场与命名
    二、70后的诗学与思想承续
    三、论文的阐释框架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70后的创作思想追根:从“广场”走出后的困惑
    引言
    第一节 “我的广场”:诗人的精神迷途
        一、别样的伤痕
        二、一代人的“光明”思索
        三、来自“广场”的理想追问
    第二节 凋零的历史目的
        一、无故乡者的痛苦
        二、诗中的失意行走
        三、“浪子”心史
第二章 70后的日常叙事:时代大潮与个人经验
    引言
    第一节 叙事:艺术策略的思想根源
        一、第三代:“事件的诗学”
        二、个人经验与作为思想方法的叙事
        三、意义迷失后的叙事困境
    第二节 世俗空间与自然审视
        一、世俗的“敞开”与“遮蔽”
        二、个体空间的确立与陷落
        三、自然与精神的栖居
第三章 70后的身体书写:先锋实验与思想疑惑
    引言
    第一节 沉溺欲望或吁求自然
        一、“下半身”的聚讼
        二、欲望的“正名”
        三、身体的“光照”
    第二节 重估“下半身”诗歌运动
        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二、在感性的最底端超越感性
        三、先锋的危机
第四章 70后的批判写作:求索真理与直面当下
    引言
    第一节 谐剧诗人的理想情怀与凡俗目光
        一、日常经验与知识原则
        二、现实关切的异类处理
        三、“另一个世界”的沉思
    第二节 忠诚“诗艺”与思索生活
        一、“卡夫卡的灯”与写作事业
        二、诗人的工作伦理及其困境
        三、重建诗歌的精神屋宇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关概念
第一章 多元化的女性形象批评
    第一节 女性形象批评的产生
        一、西方女性形象批评的嬗变与影响
        二、中国女性形象研究的传统积淀与发展阶段
    第二节 女性形象批评多元化
        一、被歪曲与丑化——重读男性作家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二、以女性为中心的批评逐渐产生——挖掘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三、21世纪中国女性形象批评
    第三节 女性形象批评的反思
        一、女性形象批评的多元化
        二、女性形象批评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性别意识渐觉式的女性写作批评
    第一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生成
        一、西方女性写作批评的启发与影响
        二、中国文化蕴生女性写作批评
    第二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时代际遇
        一、女性写作批评“浮出历史地表”
        二、“迟到”的性别书写
        三、语言与身体的“舞蹈”
    第三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反思
        一、女性写作批评的多样化
        二、女性写作批评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重新书写的女性文学史
    第一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背景
        一、父权制下被遮蔽的女性文学传统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80年代对文学史的重新书写
    第二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实践
        一、男性笔下的古代女性文学史书写
        二、女性笔下的女性文学史书写
    第三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反思
        一、女性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
        二、文学史中女性缺失
第四章 和谐期许的性别诗学
    第一节 先天生理与后天语境——女性独特的个体存在
        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二、后天语境中的超性别写作
    第二节 实然与应然——性别诗学的真实与想象
        一、男性视角下的“性别诗学”
        二、女性视角下的“性别诗学”
    第三节 构建和谐的性别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现实处境与突围策略——论90年代女性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论“70后”女作家的成长叙事与身份认同[D]. 沈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D]. 黄鹤.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5]饶雪漫小说中的青春书写研究[D]. 张竞楠.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D]. 刘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7]弋舟小说论[D]. 吴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当代70后诗歌创作论[D]. 毕志娟. 山东大学, 2018(02)
  • [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 赵洪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10]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现实形势与突破策略——论1990年代女性写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