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和口头交流

对冲和口头交流

一、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论文文献综述)

汤雪梅[1](2021)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模糊限制语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从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的角度对模糊限制语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可以使话语表达更为礼貌客气;保全面子;使话语更加严谨客观;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进而维持交际双方的人际合作关系。

郑迎春[2](2021)在《俄语政论演说模糊限制语汉译研究》文中指出政论演说交际中,发言人往往代表着国家政权,演说内容涉及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模糊限制语具有增强语言灵活性、提高表达效率、对交际者进行自我保护的功能。模糊限制语在政论演说交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政论演说中模糊限制语的俄汉语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普京政论演说中的模糊限制语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相关概念阐释。论文绕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及政论演说交际的特点,分析了俄语政论演说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功能。并结合国内外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成果,对俄语政论演说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界定和分类。该部分研究明确了模糊限制语概念,奠定了模糊限制语翻译研究的基础。其次,重点关注模糊限制语的俄汉语转换过程。依据翻译实例总结归纳翻译策略,通过平行对比模糊限制语及其汉语译文,将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策略分为对等和转化两大策略,并结合具体例证对不同类型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策略进行阐释和细化。对等策略中,根据译文中的模糊限制语是否发生形式上的变动又可划分为绝对对等策略和相对对等策略;转化策略中,根据译文中是否添加或省略模糊糊限制语又可划分为添加策略和删减策略。最后,阐释模糊限制语翻译转换的理论依据。模糊限制语的翻译研究需要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俄汉语在词序、语类、语形上的差异,义项搭配与语义模糊理论,翻译语境与关联理论等相关理论点均可作为模糊限制语汉译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模糊限制语汉译理论体系的构建。

马丽[3](2020)在《韩国语委婉语研究》文中提出委婉语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活动的润滑剂。在日常言语交际中,考虑到文化、礼仪、宗教、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人们往往避免使用令人不悦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取而代之的是闪烁其词,能使人感到愉快、舒适的说法,即委婉语。委婉语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教学意义,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既有研究从多层面、多角度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然而,关于韩国语委婉语这一神秘宝藏,还有很多领域有待探寻,相关研究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例如,对委婉语定义和范畴的界定不够统一和明确;概括分析居多,系统研究成果较少;宏观研究较多,个案分析不足;没有统一的语料来源,等等。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对韩国语委婉语的概念和范畴进行重新界定与划分,从形式、语义、功能三个方面系统梳理韩国语词汇委婉语、句式委婉语的构成方式、语义变化与社会功能,并在具体语境中对其进行动态分析,尝试建立韩国语委婉语理论体系。主要有以下研究发现:第一,本文在分析既有定义不足的基础上,将委婉语重新定义为:在具体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不吉、不洁、不礼、不适的内容,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进行间接表述,从而避免对方感到痛苦和不快。在此基础上,指出委婉语的范畴包括词汇委婉语、句式委婉语、语篇委婉语三部分。词汇委婉语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不吉、不洁、不礼、不适的词汇或短语,使用其他词汇、短语间接表述敬畏对象、死亡、疾病、性、生理现象、身体条件缺憾、社会生活缺憾、政治与经济的消极方面等内容,从而避免对方感到痛苦和不快。词汇委婉语的对象和范围是相对固定、有限的。句式委婉语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不礼和有负担的言语行为,使用句类转换、句式转换、句子成分添加等语法手段和迂回表达、省略、提示等语用手段,间接表述请求、命令、提问、劝说、指责、拒绝等意图,从而避免对方感到尴尬和不快。句式委婉语多属于语用学范畴,其使用范围极其广泛,难以囊括所有种类。语篇委婉语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当词汇委婉语和句式委婉语都难以满足表达需求,此时可采用传达完整信息、逻辑连贯、语言衔接、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篇章进行委婉表达。与词汇委婉语和句式委婉语所不同的是,语篇委婉语的使用目的除了避免对方感到痛苦和不快,更多的是在具体语境中,在准确判断双方利害关系基础上,实现保护自我和照顾对方的一箭双雕目的。第二,在构成方式方面,韩国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十分丰富。从广义上看,可将其分为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从狭义上看,主要指语言手段。韩国语委婉语的语言构成手段主要包括:语音方式、字形方式、词汇方式、句式方式、修辞方式等。语音方式主要有变音、倒置、省音、替音、添音;字形方式包括改字、空字、拆字、标记替代;词汇方式分为同义词替代、反义词替代、抽象词替代、汉字词替代、外来词替代、构词法、熟语替代;句式方式包括规约性句式和非规约性句式;修辞方式主要涵盖概念隐喻、转喻、拟人等。第三,在语义变化方面,本文根据委婉语的语义演变特点,从语义层级关系变化和语义清晰度变化两方面着手,将韩国语委婉语的语义演变归纳为语义聚合和语义模糊两部分,其中语义聚合又可分为语义相同、语义反向、语义扩大、语义转换几方面,语义模糊又包括指称模糊、语义多样化、语义缺乏确指、语义隐含,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委婉语与直陈语相比较的语义变化情况。第四,在语用功能方面,以使用委婉语的首要照顾对象是“他人”还是“自己”为标准,即以“利人”还是“利己”为标准,将韩国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划分为礼貌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两类。委婉语使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营造和谐的谈话氛围,展示说话人良好的礼貌教养,让听话人感受到说话人的友善和诚意,不让对方受胁迫和感到难堪,赢得对方的好感。尤其在表达负面信息时,礼貌是卓有成效的言语交际手段,也是委婉语的重要功能。委婉语在交际中发挥的礼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礼貌表达不洁不雅事物、礼貌表达对弱者的尊重同情、礼貌表达面子威胁行为。人们往往不是单纯为了交际而交际,通常都伴随着多种多样的目的。保护自己,为自己说好话是人类的天性。因此,礼貌功能只是委婉语的部分功能,一旦交际行为涉及自身利益,人们会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安全、利益、地位、面子,竭尽全力保护好自己。委婉语在交际中发挥的自我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保护自我安全、保护自我利益、保护自我面子。总之,委婉语可以在行使礼貌功能的同时,伴随生产自我保护功能这一副产品。另一方面,所有的委婉语使用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自我保护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礼貌功能,当二者发生冲突,最终是礼貌功能服从于自我保护功能。因此我们认为,委婉语的终极目的和社会功能是自我保护,即趋利避害。正确使用委婉语,可以达到含而不漏、曲而不晦的功效,避免针锋相对引起对方不悦和不快,令听者更容易接受谈话内容,提高谈话效率,促进交际顺畅进行。

肖蕾,苏娜[4](2020)在《模糊限制语与高职英语教学》文中研究表明模糊限制语在日常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高职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语用策略和手段。本文以高职英语教学为切入点,运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威胁理论分析教师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现象,探讨其语用功能,阐述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张欣倩[5](2020)在《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持续关注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更重视起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通常体现在他们的言语行为之中。本文针对“异议”言语行为,结合汉语母语者语料,建立异议话语语用策略分类框架。将此框架作为基础,探讨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使用情况,从而便于师生了解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现状。本文结合会话分析理论、语步分析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论,以语步为基本分析单位,制定异议话语识别标准。选取新闻专题节目《东方直播室》中的154个异议语步作为汉语母语者异议语料来源,对其进行判断和标注,建立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的分类框架。将异议话语语用策略分为缓和型和增强型两种,其中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包括部分肯定、澄清提问等九小类,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包括直接使用否定词、使用反问句等六小类。为探究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的实际使用情况,选取16名中级学习者和22名高级学习者,组织课堂讨论,获取汉语学习者真实语料。根据所制定的异议话语识别标准对语料进行识别与统计,并以所建立的异议话语语用策略分类框架为判断依据,利用YEDDA标记软件对学习者所使用的异议话语语用策略进行标记,获得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以SPSS软件的卡方统计为数据分析工具,对比探究中、高级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的使用情况。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中、高级学习者在缓和型和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上呈现出显着差异,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会更倾向于使用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所运用的语用策略种类更具多样性;第二,中、高级学习者在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方面差异较大,中级学习者对设定情境举例子的依赖性更强,高级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主观话语表达异议,但学习者对语用移情策略的使用意识均极弱;第三,中、高级学习者在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方面一致性较强,但具体使用情况仍然存在差异,相较于高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更依赖于使用转折类话语标记语和直接使用否定词;第四,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在具体异议语用策略的选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对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用能力展开讨论,利用访谈调查,分析学习者异议语用策略使用特征的形成原因,结合当前语用教学现状,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对未来汉语语用教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张丰仪[6](2019)在《《唐顿庄园》第一季英文字幕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模糊限制语是指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为了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改变语言模糊程度所采用的某些语言形式。它在言语交际中有着精确语言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正确地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相反则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交际。本文以英国电视连续剧《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第一季英文字幕文本为语料素材,考察不同人物关系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进一步探讨模糊限制语的话语含义和语用功能,揭示模糊限制语与人物的社会关系、辈分、和性别之间的关系,并且对部分模糊限制语进行形式化描写和数据测查,建立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识别规则。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选题意义,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界定、分类和语用功能等研究现状,还介绍了作为语料来源的电视剧《唐顿庄园》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顿庄园》语料所含模糊限制语进行语气和语用分类,列举并分析了各类模糊限制语在剧中的使用情况。第三章对剧中不同角色对儿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差异进行研究。从社会关系、辈分关系和性别关系三个角度分析了不同角色之间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及差异。第四章基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不同角色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词汇歧义消解个案研究。文章以几个代表性的模糊限制语为例,分析其语义特点和位置关系,梳理用于机器识别的语言学知识。最后一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启示、不足以及展望。本文拓展了模糊限制语的研究思路,即基于一定规模的封闭语料,从不同角度观察人物角色关系网络,对每一个节点(即人物角色)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语进行量化分析,探讨不同角色之间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计算机理解对话语言提供知识与规则,有助于计算机更好地识别英文剧本中的模糊限制语。本文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外国电视剧中的语言表达,准确地理解剧情,从而更深刻地领会中西方文化差异。

张倩倩[7](2019)在《学术语篇中结论部分模糊限制语跨学科对比研究 ——以语言学、经济学和物理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模糊限制语是指能够表达不确定性的结构,包括一些词汇、短语和一些句型,其功能是使被修饰的命题更加明确或不确定,同时具有避免武断、缓和说话人语气、减轻说话人承担的责任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Hyland(1998)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和分类为基础,建立了三个由学术期刊结论部分组成的语料库,分别为语言学、经济学以及物理学,所有学术期刊均为英语本族语者所撰写。三个语料库各包含45篇学术期刊的结论部分,分别来自各个领域的三个高水平国际期刊。通过对比研究方法,本研究发现三个学科结论部分对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都较为频繁,但是在使用频率、使用类型以及具体模糊限制语的选择上有各自的倾向。本研究认为,这种差异是和学科特性有关联,即存在学科差异性。本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术英语教学以及指导学术英语写作起到了借鉴作用。

王雪婷[8](2017)在《探析《超能陆战队》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动机及其言语交际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明地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兴起、发展及其分类。笔者以《超能陆战队》台词为文本,浅析台词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动机及其言语交际功能。根据使用动机的不同,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分别有:强调其后的内容,突出功能;有意引出其他依据,保护自我,并表达言外之意;突显礼貌,保全双方面子。模糊限制语是语言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它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其的发展,而且对言语交际功能的研究也有很深的意义。

王强[9](2016)在《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话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其组织语篇、引导作者/说话者与读者/听话者之间互动的功能为研究者们所普遍接受。以往的元话语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认知、语用、修辞等视角,而从交往行为理论这一语言哲学视角进行的研究却很少。为了进一步拓宽元话语研究的理论范式,本研究旨在从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出发,以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为研究对象,借用Hyland关于元话语的人际分类模式,并结合主体间性认识论的相关理论和学术语篇体裁的相关理论,尝试构建一个包含交往行为理论中关于有效交往的四个普遍有效性要求(可领会性要求、真实性要求、真诚性要求、正当性要求)的分析框架,以此探究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是如何通过满足交往行为理论的四个普遍有效性要求来构建主体间性,从而促进语篇信息的有效传递,进而能够揭示元话语的本质。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整体和局部分布情况如何?(2)引导式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如何通过满足交往行为理论的普遍有效性要求从而构建主体间性?(3)互动式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如何通过满足交往行为理论的普遍有效性要求从而构建主体间性?为了回答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从权威学术期刊库选取5种语言学类核心期刊,共计50篇英语学术语篇,自建一个小型封闭语料库。依据Hyland对元话语人际分类模式,对语料库中引导式与互动式两大类共10小类元话语标记,通过软件检索与人工识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标注。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与描述两大类元话语标记和十个子分类元话语标记在语料中的整体与局部的分布情况,总结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的使用规律,并分析和讨论各类元话语标记与交往行为理论的四个普遍有效性要求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究其构建英语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性的方式。研究发现:第一,英语学术语篇中各类元话语标记的整体分布和局部分布都存在一定差异。就整体分布而言,引导式元话语出现的频次要远远高于互动式元话语出现的频次,其中引导式元话语中的过渡标记出现的频次最多,互动式元话语中介入标记出现的频次最少;就局部分布而言,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摘要、引言、主体、结论四个部分出现的频次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语篇中同一部分中各类元话语标记出现的频次存在差异或者同一类元话语标记在语篇中不同部分出现的频次存在差异。究其原因,无论是整体分布的差异还是局部分布的差异,都与各类元话语标记的功能、英语学术语篇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第二,引导式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的基本功能是组织语篇,引导读者跟上作者的思路。作为一种语言资源,引导式元话语所包含的过渡标记、语码注释语、言据语、内指标记、框架标记,在语篇中通过发挥引导逻辑、引出阐释、提供依据、确立规范等具体功能,来满足交往行为理论关于有效交往的四个普遍有效性要求,即可领会性要求、真实性要求、真诚性要求、正当性要求,从而语篇中的主体间性,促进语篇信息的有效传递。第三,互动式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的基本功能是表明作者对语篇或语篇读者的态度、引起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互动式元话语所包含的模糊限制语、增强语、态度标记、自称语、介入标记,在语篇中通过发挥评价信息、舒缓语气、确立规范、定位引导等具体功能,来满足交往行为理论关于有效交往的四个普遍有效性要求,从而构建语篇中的主体间性。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实践方面及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一些启示。在理论上,本研究将元话语置于交往行为理论这一语言哲学视角下进行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元话语本质的认识,为元话语这一语言现象在哲学上找到理论支撑,从而丰富了元话语理论。同时,本研究基于交往行为理论、主体间性概念以及学术语篇体裁的互动性特征构建一个有关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比较细化的分析框架,增强了交往行为理论的操作性与解释力,揭示了主体间性概念以及学术语篇体裁的本质。在实践上,本研究的成果对于英语学术语篇的写作与阅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元话语在英语学术语篇中的分布情况和元话语通过满足交往行为理论中有效交往的普遍有效性要求从而构建主体间性的功能,无论对于语篇作者构建语篇,还是对于语篇读者解读语篇,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由于书面语篇与口语语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成果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应用于英语的学术讲座、学术研讨和课堂教学领域,指导讲座人、研讨者、教师能够恰当地运用元话语资源来满足交往行为理论的四个普遍有效性要求,从而实现与他人的有效互动。在研究方法上,对于元话语这类具有一定模糊性与复杂性的语言现象,应该采取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的方式,充分利用定性研究的深入分析性和超强解释力,同时辅以定量研究的数据作为支撑,从而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

张瑞雪[10](2016)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基于Grice的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威胁行为理论等,分析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与外语课堂教学相结合,认为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可以体现礼貌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论文提纲范文)

(1)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模糊限制语
二、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一)使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二)遵循礼貌原则,使话语更为客气
    (三)保全面子,维系合作关系
    (四)避免承担责任,使言语表达更为客观
结语

(2)俄语政论演说模糊限制语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写作思路
第一章 相关概念阐释
    第一节 模糊限制语
        一、模糊限制语定义
        二、模糊限制语分类
    第二节 俄语政论演说
        一、政论演说语体特点
        二、政论演说语言特点
    第三节 俄语政论演说中模糊限制语的类别与功能
        一、俄语政论演说模糊限制语使用类别
        二、俄语政论演说模糊限制语使用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语政论演说模糊限制语汉译策略
    第一节 对等策略
        一、绝对对等
        二、相对对等
    第二节 转化策略
        一、添加策略
        二、删减策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语政论演说模糊限制语汉译理论依据
    第一节 俄汉语法差异与模糊限制语汉译
        一、语序相异
        二、语类相异
        三、形态相异
    第二节 语义理论与模糊限制语汉译
        一、义项搭配
        二、语义模糊
    第三节 翻译语境与模糊限制语汉译
        一、上下文语境
        二、情景语境
        三、文化语境
    第四节 关联理论与模糊限制语汉译
        一、模糊限制语翻译的关联性解读
        二、俄汉模糊限制语翻译的关联性阐释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韩国语委婉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委婉语的定义与体系
        一、既有定义的不足之处
        二、委婉语定义与范畴的重新界定
        三、委婉语与邻近概念的关系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原型范畴理论
        二、言语行为理论
第三章 韩国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
    第一节 语音方式
        一、变音
        二、倒置
        三、省音
        四、替音
        五、添音
    第二节 字形方式
        一、改字
        二、空字
        三、拆字
        四、标记替代
    第三节 词汇方式
        一、同义词替代
        二、反义词替代
        三、抽象词替代
        四、汉字词替代
        五、外来词替代
        六、构词法
        七、熟语替代
    第四节 句式方式
        一、规约性句式委婉语
        二、非规约性句式委婉语
    第五节 修辞方式
        一、概念隐喻
        二、转喻
        三、拟人
第四章 韩国语委婉语的语义变化
    第一节 语义聚合
        一、语义相同
        二、语义反向
        三、语义扩大
        四、语义转换
    第二节 语义模糊
        一、指称模糊
        二、语义多样化
        三、语义缺乏确指
        四、语义隐含
第五章 韩国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礼貌功能
        一、礼貌表示不洁不雅事物
        二、礼貌表示对弱者尊重同情
        三、礼貌表示面子威胁行为
    第二节 自我保护功能
        一、保护自我安全
        二、保护自我利益
        三、保护自我面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模糊限制语与高职英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原则
    (一)合作原则
    (二)礼貌原则
    (三)面子威胁理论
三、模糊限制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言语表达的准确性
    (二)维护得体性和礼貌性
    (三)维护保全学生面子
四、结语

(5)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5.1 观察法
        1.5.2 访谈法
    1.6 研究现状
        1.6.1 “异议话语”研究现状
        1.6.2 “语用策略”研究现状
2 理论基础
    2.1 会话分析理论
        2.1.1 话轮
        2.1.2 毗邻对
    2.2 语步及语步分析
    2.3 礼貌原则和面子论
3 语料的处理与异议语用策略的分类
    3.1 学习者语料的转写
    3.2 异议语料的识别
        3.2.1 语步的识别
        3.2.2 异议话语结构
    3.3 异议语用策略的分类框架
        3.3.1 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
        3.3.2 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
    3.4 学习者语料标记工具
4 汉语学习者异议语用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4.1 学习者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情况
        4.1.1 九小类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主要使用人群
        4.1.2 九小类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频率排序
        4.1.3 典型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使用分析
        4.1.4 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使用失当
    4.2 学习者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情况
        4.2.1 六小类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主要使用人群
        4.2.2 六小类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频率排序
        4.2.3 典型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使用分析
        4.2.4 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使用失当
5 结果讨论与教学启示
    5.1 研究结果
        5.1.1 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研究结果
        5.1.2 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研究结果
    5.2 结果讨论
        5.2.1 语言水平层面
        5.2.2 语用能力层面
    5.3 语用教学现状
        5.3.1 教材中语用知识的呈现情况
        5.3.2 教师进行语用教学的现状
    5.4 教学建议
        5.4.1 改善教材中相关例句的呈现方式
        5.4.2 提高教师自身语用教学能力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唐顿庄园》第一季英文字幕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创新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素材
        1.3.3 创新点
    1.4 研究现状
        1.4.1 模糊语言概念的提出
        1.4.2 模糊限制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4.3 模糊限制语分类的相关研究
        1.4.4 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相关研究
        1.4.5 小结
    1.5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5.1 理论基础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思路和结构
第二章 《唐顿庄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测查与分析
    2.1 《唐顿庄园》中的模糊限制语
    2.2 模糊限制语按语气分类
    2.3 模糊限制语按语用分类
        2.3.1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2.3.2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顿庄园》模糊限制语使用差异分析
    3.1 《唐顿庄园》人物简介
    3.2 不同社会阶层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差异
        3.2.1 主仆关系
        3.2.2 不同社会身份
    3.3 不同辈分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差异
    3.4 不同性别使用模糊限制语的差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顿庄园》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分析
    4.1 《唐顿庄园》中模糊限制语合作原则的语用分析
    4.2 《唐顿庄园》中礼貌原则的语用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顿庄园》中词汇歧义消解个案研究
    5.1 模糊限制语的判定方法
    5.2 部分模糊限制语判定规则考察
        5.2.1 about的判定
        5.2.2 well的判定
        5.2.3 too的判定
        5.2.4 never的判定
        5.2.5 better的判定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学术语篇中结论部分模糊限制语跨学科对比研究 ——以语言学、经济学和物理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模糊限制语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模糊限制语国外研究现状
        二、模糊限制语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研究现状
        二、国内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模糊限制语概述
        一、模糊限制语的定义
        二、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第二节 本研究模糊限制语界定和分类
        一、模糊限制语的界定
        二、Ken Hyland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学科的选择
        二、语料来源
        三、模糊限制语的选择
    第二节 研究工具
        一、AntConc3.5.7
        二、Log-likelihood and Chi-Square Calculator1.0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二、比较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分析
    第一节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对比分析
        一、个体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对比分析
        二、不同类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对比分析
    第二节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差异体现
        一、个体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差异体现
        二、不同类型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差异体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糊限制语使用类型对比分析
    第一节 情态动词使用对比分析
        一、 “must”使用分析
        二、 “may”和“might”使用分析
        三、 “could”使用分析
        四、 “will”和“would”使用分析
    第二节 认知型动词使用对比分析
        一、认知型判断型动词使用分析
        二、认知型证据型动词使用分析
    第三节 认知型副词使用对比分析
        一、修饰语使用分析
        二、评注性状语使用分析
    第四节 认知型形容词以及认知名词使用对比分析
        一、认知型形容词使用分析
        二、认知名词使用分析
    第五节 短语型及小句型模糊限制语使用对比分析
        一、短语型模糊限制语使用分析
        二、小句型模糊限制语使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情况
        二、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异同
        三、出现异同的原因
        四、本研究对比前人研究的不同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本研究的局限性
        二、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探析《超能陆战队》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动机及其言语交际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模糊限制语
    2.1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2.1.1 程度变动语
        2.1.2 范围变动语
    2.2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2.2.1 直接缓和语
        2.2.2 间接缓和语
3《交超际能功陆能战队》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动机及其言语
    3.1 强调其后的内容, 突出功能
    3.2 有意引出其他依据, 保护自我, 并表达言外之意
    3.3 突显礼貌, 保全双方面子
4 结语

(9)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元话语的基本概念
    2.2 元话语的分类模式
        2.2.1 狭义分类模式
        2.2.2 广义分类模式
    2.3 元话语研究的理论视角
        2.3.1 言语交际视角
        2.3.2 社会语言学视角
        2.3.3 心理语言学视角
        2.3.4 功能视角
        2.3.5 认知视角
        2.3.6 关联理论视角
        2.3.7 修辞视角
    2.4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2.4.1 国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2.4.2 国内元话语研究现状
    2.5 对相关研究的总体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交往行为理论
        3.1.1 交往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3.1.2 普遍有效性要求
    3.2 主体间性认识论
        3.2.1 主体间性的概念及特征
        3.2.2 主体间性的构建
    3.3 学术语篇体裁的相关理论
    3.4 元话语的人际分类模式
    3.5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方法
    4.3 语料收集
    4.4 研究步骤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引导式元话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5.1 英语学术语篇中引导式元话语分布情况
        5.1.1 引导式元话语的整体分布情况
        5.1.2 引导式元话语的局部分布情况
    5.2 过渡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5.2.1 过渡标记与可领会性要求
        5.2.2 过渡标记与真实性要求
        5.2.3 过渡标记与真诚性要求
        5.2.4 过渡标记与正当性要求
    5.3 语码注释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5.3.1 语码注释语与可领会性要求
        5.3.2 语码注释语与真实性要求
        5.3.3 语码注释语与真诚性要求
        5.3.4 语码注释语与正当性要求
    5.4 言据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5.4.1 言据语与可领会性要求
        5.4.2 言据语与真实性要求
        5.4.3 言据语与真诚性要求
    5.5 内指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5.5.1 内指标记与可领会性要求
        5.5.2 内指标记与真实性要求
    5.6 框架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5.6.1 框架标记与可领会性要求
        5.6.2 框架标记与正当性要求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互动式元话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6.1 英语学术语篇中互动式元话语的分布情况
        6.1.1 互动式元话语的整体分布情况
        6.1.2 互动式元话语的局部分布情况
    6.2 模糊限制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6.2.1 模糊限制语与真诚性要求
        6.2.2 模糊限制语与正当性要求
    6.3 增强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6.3.1 增强语与真实性要求
        6.3.2 增强语与真诚性要求
        6.3.3 增强语与正当性要求
    6.4 态度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6.4.1 态度标记与可领会性要求
        6.4.2 态度标记与真诚性要求
        6.4.3 态度标记与正当性要求
    6.5 自称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6.5.1 自称语与可领会性要求
        6.5.2 自称语与真诚性要求
        6.5.3 自称语与正当性要求
    6.6 介入标记对主体间性的构建
        6.6.1 介入标记与可领会性要求
        6.6.2 介入标记与真诚性要求
        6.6.3 介入标记与正当性要求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启示
        7.2.1 理论启示
        7.2.2 实践启示
        7.2.3 研究方法启示
    7.3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10)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一)遵守合作原则,使表达更准确
    (二)遵守礼貌原则,使语气更缓和
    (三)保护消极面子,减轻批评意味
二、模糊限制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现礼貌原则,营造和谐课堂
    (二)维护师生面子,缓解尴尬局面

四、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论文参考文献)

  • [1]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 汤雪梅.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04)
  • [2]俄语政论演说模糊限制语汉译研究[D]. 郑迎春.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韩国语委婉语研究[D]. 马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模糊限制语与高职英语教学[J]. 肖蕾,苏娜.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5]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研究[D]. 张欣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唐顿庄园》第一季英文字幕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研究[D]. 张丰仪. 河北大学, 2019(08)
  • [7]学术语篇中结论部分模糊限制语跨学科对比研究 ——以语言学、经济学和物理学为例[D]. 张倩倩.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探析《超能陆战队》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动机及其言语交际功能[J]. 王雪婷. 英语广场, 2017(02)
  • [9]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研究[D]. 王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10]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张瑞雪. 英语教师, 2016(06)

标签:;  ;  ;  ;  ;  

对冲和口头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