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斯里兰卡椰子纤维制品出口收入增长

2001年斯里兰卡椰子纤维制品出口收入增长

一、2001年斯里兰卡椰纤维产品出口收入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宗莹莹[2](2018)在《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来说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利用2001-2016年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农产品数据,在分析了双方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之上对贸易增长条件进行分析,并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具体的测算。通过对贸易现状的分析得出: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双边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较为集中;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较强及竞争性较弱;双边贸易模式主要以资源禀赋为特征的产业间贸易为主;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在贸易增长条件分析部分,第一,“一带一路”倡议为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第二,双边农产品贸易在各自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南亚国家的比重比在中国的比重高;第三,以中国出口衡量的互补性指数低于以中国进口衡量的指数,说明中国出口与南亚国家进口之间的互补性强于中国进口南亚国出口的互补性;第四,通过测算出口相似度,得到出口产品相似程度和出口市场相似程度都不高,说明双方竞争关系不强。通过模型测算,得出中国对南亚国家的出口潜力大于进口潜力。最后,结合前文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从优化市场结构的角度出发,巩固对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出口,扩大对孟加拉国、尼泊尔和阿富汗的出口规模,进口市场避免过于集中于印度一个国家,通过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避免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第二,从优化产品结构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双方各类型农产品的竞争性、互补性以及双方的资源禀赋不同,得出目前来讲双方优先合作的农产品类型是纺织纤维和水果蔬菜;第三,从产业模式的角度出发,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的差异进行产业间贸易中优势产品的出口以及劣势产品的进口,同时在产业内贸易模式上的产品加强品牌意识,准确定位市场;此外,加快双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保障措施的实施,探索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加强农业技术合作与输出,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以更好的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郭永田[3](2014)在《中国食用豆产业的经济分析》文中指出食用豆产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豆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由于其极强的生产适应性、独特的营养价值、良好的保健功效、有效的固氮养地功能等特征,在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偏远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改善广大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食用豆产业还存在诸多发展难题。比如,种植零散,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较低;食用豆单产水平低,总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种植食用豆比较效益低,生产区域正在被边缘化;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产业效益不断下滑;出口竞争优势持续下降,产品进口量快速增长;缺乏对食用豆产业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和科学的产业规划,产业定位不清,布局不合理;政府对食用豆产业发展重视不够,产业支持保护政策不多,等等。因此,对食用豆产业发展中的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主要研究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规律、趋势、竞争优势和战略选择问题,旨在总结中国食用豆产业生产、消费、加工、流通和市场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食用豆种植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分析食用豆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构建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框架和政策体系。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包括:1.论文介绍了世界和中国食用豆产业的分布特点以及中国食用豆生产、加工、流通的基本情况,阐述了食用豆产业在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食用豆生产稳步上升,近20多年来保持生产总量、播种面积、消费总量稳定持续增长态势。国际食用豆贸易快速发展,1990年以来年均增速高达24%,贸易份额占总产量的比重由3%显着增加到2011年的17%,远高于大宗粮食贸易份额所占总产量的比重。中国食用豆产量占世界的7%,是世界第三大食用豆生产国,近20年来基本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但近年来中国食用豆生产与大宗粮食生产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食用豆产业正在被弱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食用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呈现波动性下降态势,单产呈波动性缓慢增长态势。中国食用豆主产区正逐步从粮食主产区退出,从土壤肥沃、条件良好的区域转移至土地贫瘠、条件较差的边缘地区,食用豆产业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和正确的战略,食用豆产业将可能重蹈中国大豆产业覆辙。研究认为,成本效益是决定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根本性因素,农户追求收入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极力在两者间寻求最佳平衡。中国食用豆平均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比较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食用豆农户普遍实行多样化种植而非单一种植的经营方式,专业化程度低。中国不同品种的食用豆成本收益差距十分明显,不同地区食用豆成本效益差距也存在较大差别。研究认为,食用豆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决定了食用豆加工开发的广阔前景,但中国食用豆加工业目前刚刚起步。中国食用豆流通体系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流通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总体上水平仍然较低。研究认为,食用豆生产在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养护耕地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竞争能力、改善国民营养结构、保护农业多样性和传承中华饮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论文总结和分析了中国食用豆价格波动的基本特征。食用豆是中国较早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农产品之一,目前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农产品,产品价格已完全由市场决定。近十多年来,由于食用豆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大宗粮食作物产品价格上升的传导作用,食用豆产品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升。研究发现,食用豆价格走势及波动周期与大宗粮食的价格走势和波动周期高度相关,总体波动趋势大体一致,一般每三年左右出现一个波动周期,近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大致3个由低到高再到底的波动周期。但是与大宗粮食相比,食用豆价格年度间波动更加频繁、波动幅度更大,个别年份还会出现异常剧烈变动。导致食用豆频繁波动和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食用豆属于农产品中的“奢侈品”,相对于大宗粮食作物来说其需求弹性较大,可替代性较强,需求和供给不稳定;二是食用豆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容量相对较小、投机性较强,容易被炒作;三是国际食用豆价格传导的影响。食用豆除存在频繁的年度间价格波动外,还存在着年度内不同季节价格的明显波动,受生长周期、消费季节性、商品化率等因素影响,价格随着收获和消费季节而明显变动,价格波动幅度较为剧烈。3.论文采用logistic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分析了食用豆种植农户的生产决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农民种植食用豆的因素较多,但作用大小不同,竞争性作物价格是导致农民弃种食用豆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影响农民种豆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户耕地面积、灌溉条件、技术培训、农业合作社服务等多种因素,对农户种植绿豆的积极性影响显着,呈正相关关系;而化肥成本、竞争性作物(玉米)的价格等因素也对农户种植绿豆意愿影响显着,但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从微观角度印证了国家对大宗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导致了食用豆比较效益偏低,挤压了食用豆生产空间。4.论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食用豆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认为食用豆是中国农业中为数不多的继续保持贸易顺差的优势农产品。研究发现,1992年以来中国食用豆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序列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12.3下降到2011年1.73,虽然中国食用豆仍显示出较强的贸易比较优势,但优势相较过去已经有大幅下降。1992年以来中国食用豆的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也呈现持续性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0.94下降到2011年0.49,贸易竞争优势大幅削弱。引力模型分析表明,进口国家的人口、GDP和相对距离对中国食用豆的出口额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贸易进口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对中国食用豆的出口额增长影响最大,其次是进口国家的GDP增长率对中国食用豆出口额增长的影响,再次是进口国家的相对距离变动影响。研究认为,随着未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不断增长和GDP的不断增加,未来中国食用豆出口仍具有较大潜力和国际市场,应重点开拓印度、巴西、南非、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泰国等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及人口规模较大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5.论文分析了中国食用豆消费特征和趋势。中国食用豆产品的消费具有鲜明的特征:食用豆是中国居民传统饮食的重要内容和营养安全的重要保证;建国以来食用豆在中国居民消费中的功能由以解决口粮安全为主转向解决营养安全为主;中国食用豆消费品种较多但以蚕豆豌豆为主;中国食用豆消费用途由食用为主向食用饲用并重转变。研究认为,建国以来中国食用豆整体消费趋势呈现V字型变化。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分界点,建国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食用豆消费量呈逐年下降趋势,1991年、1992年到达谷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现在,食用豆整体消费又呈波动上升趋势。导致这种V字型变动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食用豆在人们饮食结构中的功能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6.论文论述了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和应当采取的产业政策。今后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应当采取“确保自给、扩大出口、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科技支撑、产业升级”的产业发展战略,抓紧构建以食用豆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产业组织体系、现代流通贸易体系、现代加工开发体系、现代支持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食用豆产业体系,并采取推进食用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学规划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培育创新、发展产业化经营、完善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相关产业政策,促进中国食用豆产业的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创新包括:第一,研究视角上,论文基于产业经济理论的视角,以食用豆产业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研究食用豆产业发展的特点、问题、趋势和前景,构建了食用豆产业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第二,研究方法上,论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了中国食用豆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第三,论文采用logistic模型和双对数模分析了中国食用豆种植农户的决策行为;并利用SWOT模型分析了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中国食用豆产业应当采取的发展战略,以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思路和相关产业政策建议。

樊华[4](2014)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地处亚太关键地带,周边邻国众多具有独特的地缘区位。伴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并跃升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或即将成为头号进口大国,中国正崛起为世界外贸大国,尤其是日本、东盟、韩国和俄罗斯已成为近年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中稳定的贸易伙伴,中国与其外贸额逐年增加。由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地缘经济关系已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及欧洲债务危机之后,全球整体经济环境遭受重创,相较于欧美各国应对危机的方式,中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带动了本地区的经济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这也是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重要诠释。在新的国际经济态势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济合作的国际影响力正逐步增强,影响更为广泛。本文以经济地理理论作为基础,以地缘关系作为区域内部联系的线索,运用区域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着重分析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新的国际态势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的空间格局特征。并通过纵向对比探讨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演进过程,再通过国家间横向比较试图找出特定时间点空间格局的最新特征。针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呈现的种种现象,分析形成现有空间格局的原因以及影响空间格局发展演变的诸种因素,并提出在当前发展态势下符合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发展方向的一些建议。在行文结构上,全文一共分为五章,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通过对国际经贸环境、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往来现状以及对商品贸易的主要影响条件加以分析,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明确本论文所设定的研究问题以及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并对文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予以阐述,最后提出本研究的难点与限制性。第二章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通过对研究问题相关概念(包括国际贸易地理相关概念、贸易结合度概念及公式、贸易地理方向概念及公式、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概念以及中国周边国家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包括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地缘政治理论、地缘经济理论、地域分工理论、文明冲突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以及新贸易保护主义)进行剖析,为后续问题展开研究进行铺垫。第三章主要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环境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经济全球日益明显、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其次,简要分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诸种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人文条件以及地缘通道建设。本章明确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商品贸易所处大环境,并分析了区域发展商品贸易的自身条件。第四章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特征。通过对贸易结合度的定量分析以及周边国家在中国商品贸易中的地位分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的相关性。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各类商品贸易分布中,对比分析了2008年与2012年22类商品的贸易分布情况,并进行了主要商品的选取再对主要商品的地理集中度进行计算。同时将周边国家进行区域划分,着重选取主要国家进行双边商品贸易特征分析。第五章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本章从经济、政治、政策等方面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形成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的发展态势。同时,提出理想空间格局应具备的要素,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提出优化建议。此外依据国际海关商品分类标准,本文以22类商品为研究对象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W.K.N.Shanthichandra,黄艳[5](2012)在《斯里兰卡南部省的椰衣产业》文中研究指明简介斯里兰卡是世界最大的灰椰衣出口国。除了灰椰衣,斯里兰卡还生产另一种椰衣,即白椰衣。椰衣产业主要建立在斯里兰卡的西北部、西部和南部省份。更多现代化的、机械化的和出口外向型的灰椰衣产业建立在西北部和西部省份,然而少量现代化以及大多数采用手工的白椰衣产业建立在南部省份。南部省份椰衣产业拥有自己独有的技术特点。浸泡椰壳、提取椰纤维和加工技术以及生产独特的椰衣最终产品与灰椰衣产业是不同的。斯里兰

何河[6](2012)在《澳大利亚移民政策演进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移民国家,也是经济文化发达的西方国家,所以成为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人士首选的移民目的地之一。移民政策是澳大利亚现行国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它对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整合和完善原有的澳大利亚移民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角度综合分析了澳大利亚各时期移民政策演进原因和其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探求移民政策和其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有关移民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并阐述了海外移民的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自然人口原因等因素;进而对海外移民的经济效应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通过对同质、不同质劳动下的移民经济分析,研究表明,海外移民对本国经济的影响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诸如移民类型、移民质量、本国国内劳动力市场配置状况等。其次,本文阐述了澳大利亚建国前的经济发展特点,描述了澳大利亚建国前所经历的两次经济起飞;继而介绍了"白澳政策"时期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形成的经济原因及其进入转型时期经济的主要表现。再次,本文分别阐述了不同时期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的变化演进历程。通过对澳大利亚建国前、白澳政策时期、多元文化时期所采取的移民政策进行了分阶段介绍,归纳了不同阶段澳大利益移民政策的特点,包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移民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差异及其原因。最后,本文采用了描述性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移民和移民政策对澳大利亚经济的影响。一是分析了建国前移民对澳大利亚各主要行业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对外贸易的影响;二是分析了 "白澳政策"导致的澳大利亚长期陷入封闭的经济背景下,通过移民改变了澳大利亚的人口状况,推动了澳大利亚的人口快速增长;三是分析了在多元文化时期,因为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多元移民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推动了澳大利亚向发达国家的转变;最后,重点就澳大利亚经济转型时期下移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移民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移民对澳大利亚工资水平也具有负面影响;但是移民对澳大利亚就业率并没有显着的影响。此外,在前文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变化和其原因及已经显现的经济影响,并对澳大利亚未来移民政策进行了展望。研究说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相适应的移民政策支持,同时经济发展也是移民政策不断修改的主要原因。

毛彧[7](2011)在《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六大战略定位之一。海南热带农业总量不大,但作为全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从资源经济的角度来看,其热带作物资源的稀缺与有用性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热带作物资源的保存、开发与利用又为海南经济有别于其他省份的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椰子作为海南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之一,就有着广泛的种植及加工基础。椰子种植面积在海南热带作物种植面积中一直保持在前三位,椰子产品加工企业达400多家,年产值数十亿元,不断完善的椰子产业链和延伸辐射带动的旅游等相关产业不仅成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政府实施富民强省发展战略提供了保障。作为重要的热带景观树种之一,椰子更以其独特的热带园艺观赏价值为海南生态环境、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科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的规律、特点、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本文由七个主要部分构成,不同部分之间围绕以椰子种质资源经济为核心的相关研究,力图发掘和展现椰子种质资源的内在本质及其经济价值,以及椰子种质资源与区域经济之间构成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规律,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或铺垫或平行或承接,彼此相关,有机的构成了完整的研究论述过程。首先研究分析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客观需求以及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论述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意义;通过文献综述,阐述了种质资源学、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种质资源经济学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及椰子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学术依据与理论基础;依据提出的研究思路,以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资源观出发,对椰子种质资源的内在本质及不同阶段的外在形式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产业经济学、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多样性的椰子种质资源为资源核心对象,以国际贸易环境下的椰子产业现状为考察对象,研究和论述了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栽培、加工以及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各类相关问题;以中国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研究方向,通过案例分析,剖析战后日本产业发展和广东农垦改革发展的经验,基于新资源观理论讨论战后日本产业缓解资源约束的政策措施,以及广东农垦变革发展历程,通过对这些问题和案例过程的详解,论述了新资源观理论在经济活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区域条件下椰子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对策。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作物种质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循环的、以基因为载体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提供不同物质、能量、信息贡献的资源。因此,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种质资源的价值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椰子种质资源存在多层次结构特性,决定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具有分层次的客观必然性。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应当遵循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分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陶菁[8](2011)在《后MFA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出口增长结构分析》文中认为21世纪的前十年见证了纺织全球产业网络(GPN)加速重组的过程: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使该组织真正具有世界性,代表WTO贸易自由化重要进程的《纺织服装协定》(ATC)进入关键性的最后五年,2005年《多种纤维协定》(MFA)正式消亡。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纺织出口国、生产国和潜在消费国,对在纺织全球产业网络和纺织贸易结构的调整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在GPN重构语景中,中国自身纺织产业的发展也到全球纺织各种力量的影响。研究产业转型的结构变动特性是理解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及其相关的问题的基础,在特殊历史时期深入了解世界纺织产业与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诠释动态转变的规律,这对世界纺织业的均衡发展、对中国纺织业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制造业及其国际市场份额的增长,而纺织工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产业,从全球化的视角审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其次,解析中国纺织在参与国际竞争、国际产业分工乃至全球产业网络中的动态结构变化,对确定我国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基本路径、实现政策和体制创新大有裨益。第三,我国纺织产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具有诸多缺陷,正确认识国际纺织产业转型的结构因素,对深度研究国际纺织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转型具有现实意义。第四、本文对中国纺织可持续的竞争力和增长前景作出预测,对“调结构、“转方式”方针,实现中国纺织“十二·五”及未来优化结构目标进行决策支持。本文在综合评论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案头研究,以统计数据分析了2000年后世界纺织贸易结构的演变以及中国的地位与角色,讨论了MFA取消这一政策变动对GPN重构和中国纺织产业规模增长和竞争力的影响,本项研究基于情景-结构-行为-绩效(CSCP)的逻辑范式,应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MTM)和定常数市场占有率(CMS)模型,以中国纺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球产业网络中其他重要的纺织供应者为比较对象,以纺织纤维(SITC26)、纺织制成品(SITC65)和服装(SITC84)为产品大类,以OECD市场为代表,研究2000年以后世界纺织贸易结构(市场,产品,供应者)的转变过程与机理,解析中国纺织在全球产业网络(GPN)中的地位转变和贸易增长结构。纺织服装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转变过程是各进口国(地区)无数消费者或买家的随机选择行为的结果。马尔可夫转移矩阵能够表现这个市场结构的转移特性与转移机理。为剔除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以得到演变规律发生作用的稳定环境,本文采用2000-2008年数据,用最小绝对误差法分析得到中国、欧盟15国、东盟10+1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在经合组织34国市场上的纺织制成品(SITC65)和服装(SITC84)的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模型具有精确的拟合度,准确揭示了研究对象的市场占有率的转折与总体趋势,且这种表达是稳定的和收敛的,因此本文用估算的纺织制品和服装的两个马尔可夫转移矩阵作为市场占有率预测模型,对2009-2015年的纺织业发展进行预测。从估算的纺织制品和服装的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可以看出,中国的纺织制品在OECD市场上最高的“忠诚度”,这验证了中国的纺织服装足OECD买家的首选,这个趋势仍在继续。本文采用定常数市场占有率模型(CMS)解析我国纺织出口增长中世界增长、市场、产品和价格竞争力贡献,并测定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竞争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在2000-2008年期间,中国纺织贸易增长的贡献因素主要还是世界市场增长和价格竞争力,价格竞争力逐年在下降,产品结构的贡献和市场结构的贡献则相对少得多,此结果与木文案头研究中对中国纺织与世界纺织的协整分析结果相一致;EU15在OECD市场反映价格竞争力的参数为负且贡献不大,而世界市场增长的贡献并不小,这说明贸易自由化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发达国家同样享受着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如孟加拉等),纺织服装仍是工业化跳板,MFA取消后东盟等国获得世界市场总体增长的好处,而其产品与市场贡献较差,这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木文运用CMS以终点为基准逐步逼近的计算法,这可视作区间求极限,由此可看出CMS模型参数的动态变化,这些参数变化可以得到相当一致的经济意义解释,这是本项研究很有价值的发现和对理论的证明。在方法应用方面,CMS和MTM都是有效的结构分析方法,但同时应用于对纺织服装GPN的结构重组和对中国等国家(地区)增长结构和竞争力的解析是新的尝试,并得到有意义的结果。在统一的范式下将CMS和MTM结合,得到相辅的结果。在应用算法上,CMS分析方法本质上是一个静态模型,在一个时间序列中,可以用CMS模型逐段计算得到动态的变化,本文以终点为基准逐步逼近,从数理上证明这类似在四维空间对时间逐步逼近。从相邻数据(即起点相邻年份)的差值,可以看出各项参数各年份的增值,也可从参数序列显示出迄今的动态变化,这种方法的CMS参数包含了诸多动态信息,除了上述有意义的分析,CMS结果参数明晰地表示出重要转折点,完全符合经济解释。

林春山[9](2011)在《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长期、持续的贸易增长现象不仅是一个经济奇迹,也是个政治奇迹。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国企对于经济活动的介入程度之深,调控力度之大,在世界大国之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对中国经济活动的任何重要领域进行考察,都离不开对于政治运作、政经互动的深刻理解,对外贸活动的研究和把握也是如此。当前中国贸易政策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既有全球调整贸易政策、民主政治进入动荡期、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等外部因素,也有国内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中央与地方博弈增强、政府治理改革加速等内部因素。不仅有我国GDP超越日本登上世界第二位置等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仅有关于贸易政策调整、过政治民主化之河(韦森,2010)等日益高涨的急切呼声,也有大豆贸易、稀土贸易、铁矿石贸易和轮胎特保案等重要实践案例。面对复杂形势,贸易政策的调整和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选定了这一研究方向之后,找到好的切入视角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以新政治经济学为研究基础,引入行为经济学成果,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外贸活动、贸易政策的各个方面,力图从中提炼一般规律,为研究中国贸易调整与转型问题提供一个指导性框架。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第八章为全文总结。除此以外,本文主要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三章引入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因素,借助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中国出口增长和国内政治体制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式的财政分权是贸易增长、贸易顺差的重要制度性根源,忽略或者绕过地方政府改革因素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化解贸易顺差问题并不可行。第四章在综合PFS模型、POS模型和PFSL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集中管理型经济秩序和民主集中制政治秩序,构造了PFSLC模型,用于考察中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决策机理。进而,以1992-2004年的工业面板数据对PFLS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贸易政策内生化理论在中国基本成立,国内政治因素对于贸易政策的影响虽常被忽略但却确实存在,利益集团化、政治民主化将成为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五章承继第四章的研究,从国际视角探讨不同决策体制国家进行贸易博弈的结果。全章分集团调节型宪政民主制国家率先挑起争端和集中管理型民主集中制国家率先挑起争端两种不同情形讨论了贸易博弈的均衡解。推导显示,无论哪一类型国家首先发动贸易争端,虽然有着不同的贸易成本和博弈均衡解,但对于贸易流量和贸易总福利的影响都是毫无疑义的,加强贸易协调机制建设尤显重要。第六章从政治、经济、社会和贸易转折点出发,考察韩国、日本和台湾等地经验,研究经济发展和贸易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接着,基于13个贸易大国1960-2009年面板数据,检验了政治民主化、经济增长和贸易依存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应当清醒认识和理性接受接近贸易转折点的现实,加快制度变革和模式转换,有效应对新的发展环境,顺利安度贸易转折期。第七章从反思单一目标贸易政策框架入手,参照货币政策运作体系,首次提出了三元目标的贸易政策运作框架。同时,利用1978-2009年相关数据,逐一考察了贸易增长、贸易平衡和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研究表明,贸易平衡和贸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应当得到有效提升。从长远看,要综合平衡进口和出口,搭建符合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贸易政策运作框架。

何琼隽[10](2009)在《国家竞争战略的政治经济学》文中研究指明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纯理论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即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到新新贸易理论。不同的理论基于不同的假定前提,传统贸易理论模型建立在一系列的严格假定之上,新贸易理论将部分假定予以放松,讨论的是在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而新新贸易理论则是将假定条件进一步放松,研究的是在贸易成本不为零的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尤其是在出现外包情况下的产业内贸易的福利效应。显然,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使贸易模型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呈现逐渐逼近的过程。然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始终存在着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那就是贸易的实物面研究(即贸易纯理论)和贸易的货币面研究(即国际货币理论)仍然是两个平行发展、相互没有联系的独立部分。作为国家间开展贸易不可缺少的交换媒介——不同货币之间比价的汇率,无法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中。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国际经济学家都在致力于寻找两者间的趋同点,但至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进展。要想跨越横亘在两个学科中的理论隔断不仅需要建立两个学科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要有全新的方法论与新的理论框架。因此,建立一个包含贸易实物面和货币面的统一的理论框架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一种理论构造的方式,自洽地把汇率纳入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变量。本文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研究贸易、汇率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将国家竞争战略作为一种无形的要素禀赋放进传统的贸易模型中,并为国家竞争战略提供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的结构学派观点,把国家竞争战略看作是具体的经济系统的结构转变过程。首先从国际贸易的实物面开始,讨论两个开放经济系统所产生的冲突及其原因,再将理论分析扩展到国际贸易的货币面,把汇率系统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工具,从系统冲突到系统修正两种机制角度,阐明了作为国家竞争战略工具的汇率系统实现非均衡稳定的基本条件。本项研究的外部经济环境界定为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不是自由贸易,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逐步降低关税的一种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全球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变化,导致了生产范式的改变和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出现,这样界定的直接理论效应是,贸易产生了多重均衡。本文从两国多商品的贸易形态入手,证明了两国由于保留产业的存在而产生的多重均衡,导致了两国间的贸易不再是双赢的结果,国际贸易引发的国家间利益冲突,形成了零和结构。国家利益冲突促使贸易各国通过制定和执行国家竞争战略以获得国家利益最大化。在H—O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将要素禀赋概念进行拓展,有形要素禀赋扩展到无形要素禀赋。再将国家竞争战略视为一种无形要素禀赋,汇率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工具,则经常以汇率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可以比有形要素禀赋丰裕的国家获得包括国际铸币税在内的更多的要素报酬。这样的理论处理就把国际贸易的货币面研究和实物面研究在新的理论框架下统一起来,汇率成为了贸易系统的内生变量。显然,汇率作为在国际市场失灵情况下国家的一种战略工具,仅仅是国家行为的一种表象,而它所蕴含的经济学内涵却比传统的汇率理论的内容丰富得多。汇率的本性是偏离均衡状态的,一国政府就是利用这种偏离,将汇率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工具,用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因此无论是汇率行为本身,还是它与其它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同时因为汇率对不同产业的贸易条件的变动具有不同的绩效,因此它还具有非中性的性质。这种具有非中性、非线性和非均衡性的汇率系统是一种复杂性系统,在这个意义下的汇率其实就是一种“策略”汇率。本文构建了策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模型。模型展示的结论表明,策略汇率不仅是本国国内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而且又是本国政府与其贸易伙伴国政府博弈的结果。策略汇率作为国家竞争战略是经济周期的相机变量,而且还是抵御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战略。本文以中国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中国国家竞争战略从对外贸易战略到汇率战略的演化过程,说明汇率作为国家竞争战略不仅是中国在全球化中的理性选择,而且还是中国能否最终成为金融强国的关键因素。国家竞争战略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波特从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层面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钻石结构模型阐述了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优势的形成。但波特的方法不是标准的经济分析的方法。本项研究从国家层面上沿用经济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选择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最好综合反映的经济系统变量——汇率,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工具,阐明了汇率系统的理性国家决策(安排)在什么条件下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这有利于保持国际贸易理论从亚当·斯密(分工产生绝对优势)、李嘉图(交易产生比较优势)到赫克歇尔—欧林(要素禀赋决定贸易形态)的分析传统。在此,本文完成了把波特的竞争战略形态形成竞争优势的思想纳入到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汇率战略视为理性国家行为函数的变量,寻找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系统条件,以达成最大的福利和稳定的研究任务。在论文的结构安排上,本文采取系统演化方法,即按照理论(理论就是一个系统)演化的自然(或历史)过程安排论文的篇章结构。本文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系统和事实系统,其中理论系统由理论进化(第1-4章)和理论发展(第5-9章)构成。事实系统(第10-12章)则是以中国作为国别研究的个案,以其国家竞争战略的形成过程,为理论系统提供一个检验的实例。这样一来,给定理论研究的初始条件(对国家竞争战略作政治经济学分析),寻找理论研究的源头(①贸易纯理论及其潜在的研究价值分析;②波特的竞争战略及其潜在的研究价值分析)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抽象(全球化中国家竞争战略的确定),然后将理论研究的源头与现实问题的理论抽象汇合,形成新的理论学说(无形要素禀赋假说)。再进一步拓广理论边界(贸易的实物面拓广到贸易的货币面----汇率),遵循逻辑的轨迹,从战略维角度重新审视汇率的基本假设(挖掘出非中性的内涵)最终导出全新的理论结果(非中性的汇率决定成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工具),并与前面的分析与抽象相对应,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呼应。然后用一个事实的系统对理论系统构成镜像(中国国家竞争战略的案例分析)。第一章,笔者开门见山阐明本文的研究倾向,在新古典的福利经济分析与政治经济学分析之间,尤其偏爱后者,特别是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个社会中政治如何影响经济选择,最理想的研究对象就是国家行为了。新政治经济学是运用现代经济分析的规范技术工具来考察政治行为对经济决策过程以及经济结果的影响,它不仅运用了现代经济分析的常用数学方法,还运用了诸如激励和约束等概念来考察政治现象。第二章,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演化作了归纳性评论,为理论创新寻找突破点;第三章,设定行为假设。把国际贸易理论模型由小国假设变为大国假设时,经济中就出现了保留产业、多重均衡与国家利益冲突。同时具体分析了美日贸易摩擦的原因、形式与本质;第四章,研究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进行批评式的回顾,认为波特研究的是产业层次的竞争战略而不是真正意义下的国家层次的竞争战略;第一章到第四章是理论进化部分。第五章到第九章是理论发展部分,而且是本文的主体。在第五章,阐述全球化中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所带引的流动性、生产范式、贸易形态的变化,使得国家竞争战略必然成为贸易各国的策略选择;第六章,讨论由于全球化的出现使得要素禀赋的外延扩展,从有形要素禀赋扩展到无形要素禀赋。国家竞争战略作为无形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理论框架的创新。无形要素禀赋假说已经得到了事实系统的支持;第七章,研究汇率的基本性质。在传统的分析中,当汇率作为政策目标时,呈现中性;当汇率作为政策工具时,则表现为非中性特征。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三位一体不兼容;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条件下,三位一体兼容。所以在汇率中性时,国家竞争战略可以实施的基本条件,就是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三位一体不兼容。即汇率作为政策目标时,国家竞争战略也有实施的可能;第八章,研究非中性汇率----策略汇率。当汇率作为国家竞争战略工具时,就是策略汇率。策略汇率使得我们可以在更大的理论范围里使用国家竞争战略来研究问题。例如,我们不但可以研究策略汇率的福利效应,也可以讨论策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本章构造了一个政治经济学模型,详细阐明了国家竞争战略是如何决定的。在第九章,研究国家竞争战略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当经济繁荣时,对于核心经济体而言可以采用强势货币的国家竞争战略强化竞争优势,当经济萧条时,则采用弱势货币的竞争战略强化竞争优势。当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时,汇率战略是最优的风险管理工具。本文的最后部分是关于事实系统的实证研究,以中国为对象,研究中国国家战略的形成过程,作为理论系统的镜像。第十章,回顾中国成功实施从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到追赶战略,最终实现贸易大国之梦的历程;第十一章,研究中国国家竞争战略从贸易战略向汇率战略转型的理论问题与现实困难,机遇与挑战。建立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是转型成功的标志;第十二章,研究中国成为金融强国的国家竞争战略是什么样的战略,如何制定这样的战略,所制定的战略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执行这样的国家竞争战略。但这更多是一种对未来的构想,而不是现实,这需要智慧、想象力与国家集体行动。

二、2001年斯里兰卡椰纤维产品出口收入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斯里兰卡椰纤维产品出口收入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比较优势理论
        2.1.2 要素禀赋理论
        2.1.3 产业内贸易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关于南亚国家农业情况的研究
        2.2.2 关于农产品贸易潜力的研究方法的研究
        2.2.3 关于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的研究
        2.2.4 总体评价
第3章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3.1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分析
        3.1.1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分析
        3.1.2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3.1.3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模式分析
    3.2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平衡分析
        3.2.1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平衡分析
        3.2.2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失衡来源国和产品类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条件分析
    4.1 中国与南亚农产品贸易政治条件分析
    4.2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不足情况分析
    4.3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4.4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分析
        4.4.1 出口产品相似度
        4.4.2 出口市场相似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增长潜力分析
    5.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概述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3 样本与数据来源
    5.4 实证结果及讨论
        5.4.1 模型适用性检验
        5.4.2 实证结果分析
        5.4.3 出口效率值分析
        5.4.4 贸易潜力测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基于市场结构优化的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路径
        6.2.2 基于产品结构优化的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路径
        6.2.3 基于贸易模式优化的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路径
        6.2.4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食用豆产业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概述
        1.2.2 食用豆产业经济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世界食用豆产业分布及贸易
    2.1 世界食用豆的生产分布
        2.1.1 食用豆的种类与起源
        2.1.2 世界食用豆生产总量及播种面积整体走势
        2.1.3 世界食用豆生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2.1.4 世界食用豆的品种生产及分布
    2.2 世界食用豆消费概况
    2.3 世界食用豆的贸易概况
        2.3.1 食用豆出口情况
        2.3.2 食用豆进口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食用豆的生产及其变化
    3.1 中国食用豆生产
        3.1.1 食用豆的生产特性
        3.1.2 中国食用豆生产变化与分布
    3.2 食用豆分品种生产
        3.2.1 小豆
        3.2.2 芸豆
        3.2.3 绿豆
        3.2.4 豌豆
        3.2.5 蚕豆
    3.3 食用豆主产区的历史演变
        3.3.1 第一阶段(1949-1965年):粮豆区域混杂,食用豆生产活跃
        3.3.2 第二阶段(1966-1978年):粮食生产和食用豆生产双衰弱
        3.3.3 第三阶段(1978—1986年):粮豆生产同步发展
        3.3.4 第四阶段(1987-2003年):农业结构调整推动食用豆快速发展
        3.3.5 第五阶段(2003—至今):粮豆主产区分离,食用豆生产被弱化
    3.4 食用豆生产的主要宏观影响因素
        3.4.1 重粮轻豆的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抑制了食用豆产业发展
        3.4.2 科技进步水平较低制约了食用豆生产能力的提高
        3.4.3 耕地与劳动力资源的日益稀缺妨碍了食用产业规模的扩大
    3.5 种植食用豆的意义
        3.5.1 食用豆种植是老少边穷地区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
        3.5.2 食用豆种植是当地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3.5.3 食用豆种植对于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和充分吸纳利用农村弱质劳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3.5.4 食用豆种植是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
        3.5.5 食用豆种植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食用豆种植成本收益与农户决策行为分析
    4.1 分析框架
    4.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4.3 食用豆种植的成本收益分析
        4.3.1 不同品种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4.3.2 不同地区食用豆的成本收益分析
        4.3.3 四个固定观察点食用豆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4 食用豆农户种植行为多样化
    4.5 食用豆农户种植决策行为计量分析—以白城绿豆农户为例
        4.5.1 模型构建
        4.5.2 食用豆农户家庭及生产基本信息
        4.5.3 模型结果
        4.5.4 简要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食用豆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5.1 中国食用豆流通与价格政策
        5.1.1 食用豆流通政策
        5.1.2 食用豆价格政策
    5.2 中国食用豆产业市场组织与流通模式
    5.3 中国食用豆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5.3.1 食用豆价格常年波幅在10%以内
        5.3.2 食用豆价格的波动周期在3年左右
        5.3.3 食用豆价格波动的季节性趋势明显
        5.3.4 食用豆价格容易出现短期大涨大跌
        5.3.5 食用豆期货价格的异常波动时有发生
    5.4 中国食用豆价格异常波动深层成因分析
        5.4.1 供需弹性决定食用豆价格波动频繁发生
        5.4.2 金融属性决定食用豆价格异常波动剧烈
    5.5 近两年食用豆分品种价格走势分析
        5.5.1 绿豆市场及价格略有波动
        5.5.2 豌豆市场及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显着
        5.5.3 红小豆市场及价格运行基本平稳
        5.5.4 芸豆市场及价格高位运行
        5.5.5 蚕豆市场及价格基本稳定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食用豆国际贸易特征及竞争力分析
    6.1 中国食用豆产业的国际贸易特征
        6.1.1 食用豆进出口特征
        6.1.2 食用豆贸易品种结构特征
        6.1.3 食用豆贸易价格特征
        6.1.4 食用豆贸易区域特征
    6.2 中国食用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6.2.1 国际贸易优势测度方法及指标选择
        6.2.2 中国食用豆的总体比较优势分析
        6.2.3 中国食用豆的分品种优势分析
    6.3 中国食用豆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6.3.1 建构模型
        6.3.2 数据来源
        6.3.3 模型检验
        6.3.4 模型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食用豆加工及消费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7.1 中国食用豆产品的加工分析
        7.1.1 食用豆的营养特性决定了食用豆加工开发的巨大潜力
        7.1.2 中国食用豆的加工特征
        7.1.3 中国食用豆加工的主要问题
        7.1.4 中国食用豆加工业发展趋势
    7.2 中国食用豆产品消费特征分析
        7.2.1 食用豆是中国居民传统饮食的重要内容和营养安全的重要保证
        7.2.2 食用豆在居民消费中的功能由以解决口粮安全为主转向解决营养安全为主
        7.2.3 食用豆消费品种较多但以蚕豆豌豆为主
        7.2.4 食用豆消费用途由食用为主向食用饲用并重转变
    7.3 中国食用豆产品消费趋势分析
        7.3.1 中国食用豆产品总体消费趋势分析
        7.3.2 中国食用豆分品种消费趋势分析
        7.3.3 中国食用豆产品未来中长期消费需求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与政策
    8.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优劣势
        8.1.1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8.1.2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劣势
        8.1.3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
    8.2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战略构建
        8.2.1 发展战略选择
        8.2.2 构建现代食用豆产业体系
    8.3 中国食用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8.3.1 推进食用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8.3.2 推进食用豆优势区域布局
        8.3.3 推进食用豆新品种培育创新
        8.3.4 大力发展食用豆产业化经营
        8.3.5 完善食用豆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8.3.6 完善食用豆产业财政支持政策
参考文献
附件Ⅰ:食用豆生产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Ⅱ: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目标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
第二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相关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 国际贸易地理
        二、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三、 贸易结合度
        四、 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五、 中国周边国家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 区位理论
        二、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三、 地缘政治理论
        四、 地缘经济理论
        五、 地域分工理论
        六、 资源禀赋理论
        七、 文明冲突理论
        八、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九、 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三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环境新形势
        一、 经济全球化日益明显
        二、 国际经济危机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
        三、 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加快
    第二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理条件分析
        一、 自然条件
        二、 社会人文条件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通道建设
        一、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口岸体系
        二、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及海上通道
第四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特征
    第一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相关性分析
        一、 贸易结合度定量分析
        二、 中国周边国家在中国对外商品贸易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分布
        一、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地理方向
        二、 中国与周边国家主要商品地理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一、 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四、 中国与南亚国家双边商品贸易特征
    第四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一、 中国与周边商品贸易关系整体和大部分国家特征不同
        二、 中国与周边各国商品贸易规模差距显着
        三、 出口增速大于进口且主要商品地理集中程度高
        四、 区域性较为明显以东南北为主
        五、 沿地缘通道展开辐射
第五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优化建议
    第一节 影响因素分析
        一、 复杂的地缘政治影响
        二、 地缘文化影响巨大
        三、 中国内部省区经济发展差异
        四、 新兴经济体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五、 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影响深远
        六、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摩擦加剧
    第二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发展态势
        一、 中国与中等贸易规模国家商品贸易发展迅速
        二、 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商品贸易发展平缓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进出口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四、 中国与东盟国家商品贸易主要商品份额增大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优化建议
        一、 未来地缘经济战略以中国西部国家为重点
        二、 逐步进行我国商品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
        三、 我国应与周边国家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四、 拓展服务贸易领域有助于商品贸易发展
结论
    一、 基本结论
    二、 创新之处
    三、 遗留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斯里兰卡南部省的椰衣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简介
技术和白椰衣产业
主要椰衣产品
编织物
椰衣纱 (Lanu)
门垫/地垫
走廊垫
自然灾害
缺乏基础设施
缺乏科研和发展支持
对于可持续的椰衣产业的发展策略

(6)澳大利亚移民政策演进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移民对经济影响的理论回顾
    第一节 西方移民历史和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海外移民对本国的经济效应
第三章 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澳大利亚建国前的经济发展特点
    第二节 "白澳政策"时期经济发展特点
    第三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 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演变历程
    第一节 澳大利亚建国前早期的移民政策
    第二节 "白澳政策"时期的移民政策
    第三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移民政策的形成
第五章 移民对澳大利亚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建国前移民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白澳政策"时期移民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多元文化移民政策对澳大利亚经济影响
第六章 澳大利亚移民政策最新变化及对其的思考
    第一节 金融危机后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变化
    第二节 澳大利亚未来移民政策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7)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与评价
    2.1 种质资源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资源经济学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2.3.1 国外关于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
        2.3.2 国内关于种质资源的经济学研究
    2.4 椰子种质资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2.4.1 椰子种质资源的起源与分布研究
        2.4.2 椰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交流
        2.4.3 国内外椰子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及研究现状
    2.5 文献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椰子种质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利用
    3.1 椰子种质资源生长发育的七个阶段
    3.2 椰子主要部分的组分研究
    3.3 全球主要椰制品生产与贸易研究
    3.4 椰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三个层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育种、栽培和加工
    4.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
        4.1.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育种的关系
        4.1.2 椰子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椰子育种产业发展案例研究
        4.1.3 生物信息技术与椰子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4.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栽培
        4.2.1 椰子栽培的种质资源多样性差异表现研究
        4.2.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差异与椰子栽培经济价值研究
        4.2.3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栽培产业发展
    4.3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椰子加工
        4.3.1 椰子材料资源及加工的多样性研究
        4.3.2 椰子加工制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4.3.3 椰子加工产业集群及其评价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
    5.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环境生态
        5.1.1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环境生态经济研究
        5.1.2 椰林碳汇及其经济效益研究
        5.1.3 椰园复合种养生态及经济价值研究
    5.2 椰子种质资源多样性与社会文化
        5.2.1 椰子种质资源演化与人类社会活动研究
        5.2.2 椰子民俗文化的多样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1 案例1:区域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战后日本产业发展
    6.2 案例2:广东农垦实施海外垦胶发展热带作物产业
    6.3 中国椰子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6.3.1 椰子种质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6.3.2 海南椰子种质产业的发展
        6.3.3 椰子种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3.4 问题形成的原因
        6.3.5 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后MFA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出口增长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纺织GPN重构加速
        1.1.2 中国结构变化: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
        1.1.3 纺织产业的转型
        1.1.4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增长结构问题的提出:经济结构的变化以纺织业发展为指示器
        1.3.1 问题的提出之一:结构反映经济发展阶段
        1.3.2 问题的提出之二:结构反映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1.3.3 问题的提出之三:结构反应了纺织全球产业网络和全球商品链的发展
        1.3.4 问题的提出之四:结构反映了全球纺织贸易秩序与特征
    1.4 研究目标和思路
        1.4.1 命题与假设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1.7 论文的创新之处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2 相关理论之一与研究成果:关于全球产业网络
    2.3 相关理论之二与研究成果:关于MFA前后的市场机制
        2.3.1 对MFA/ATC限制下市场机制的研究
        2.3.2 关于后MFA的全球GPN重构的研究
        2.3.3 对MFA消亡后中国的比较优势释放的研究
    2.4 相关理论之三及研究成果:关于产业竞争力
        2.4.1 理论溯源
        2.4.2 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4.3 对竞争战略的研究
        2.4.4 对竞争力结构的研究
    2.5 关于方法论
        2.5.1 关于动态结构变化的数量表达
        2.5.2 关于竞争力的解析数量表达
        2.5.3 CMS的应用
    2.6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2.7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GPN中的地位
    3.1 全球产业网络(GPN)的重构
    3.2 纺织服装全球产业网络中主要进口国市场格局变动
        3.2.1 美国市场结构的变化
        3.2.2 欧盟市场结构变化
        3.2.3 日本市场结构的变化
    3.3 中国在纺织GPN中的地位
        3.3.1 中国是纺织GPN中最大的生产国
        3.3.2 中国是纺织GPN中最大的出口国
        3.3.3.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环境
    3.4 GPN中纺织服装转移影响因素解析
        3.4.1 纺织服装出口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4.2 纺织服装出口生产要素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纺织市场占有率增长比较与分析——基于马尔可夫转移矩阵(MTM)的估计与应用
    4.1 中国纺织出口的动态增长过程
    4.2 马尔可夫(Markoy)转移矩阵——动态市场竞争模型
    4.3 马尔可夫转移矩阵估计
    4.4 马尔可夫转移矩阵的MAD估计(Minimum Absolute Deviations Estimator)
    4.5 在OECD市场上中国纺织市场增长的马尔可夫转移矩阵(MTM)
        4.5.1 数据选择
        4.5.2 数据讨论
        4.5.3 马尔可夫转移矩阵(MTM)结果讨论
        4.5.4 运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进行事后预测和事前预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纺织市场结构性竞争力动态分析——CMS模型及应用
    5.1 纺织服装结构性市场竞争力
    5.2 定常数市场占有率方法(CMS)——结构性增长的解析模型
        5.2.1 CMS定义
        5.2.2 CMS模型及算法
        5.2.3 结构性竞争力的动态表达
    5.3 在OECD市场上中国纺织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5.3.1 模型数据选择
        5.3.2 OECD市场贸易数据讨论
        5.3.3 CMS结果和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6.3 研究的学术贡献和实践意义
        6.3.1 本研究的科学意义与学术贡献
        6.3.2 本研究的延伸意义(implication)及应用(application)
        6.3.3. 本文的学术贡献与创新点
    6.4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6.4.1. 方法论和应用的局限性
        6.4.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概览
        1.2.1 结构安排的内在逻辑:转型期贸易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框架
        1.2.2 主要内容概览
    1.3 方法与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指标数据
    1.4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评注
    2.1 新政治经济学文献综述:一个整体性框架
        2.1.1 从方法论角度理解新政治经济学:范式革命与体系创新
        2.1.2 从研究对象看新政治经济学主要学说和分析工具
        2.1.3 新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
        2.1.4 国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最新情况
    2.2 贸易增长与财政分权研究回顾
    2.3 贸易保护政策决策机制研究回顾
    2.4 贸易政策博弈研究回顾
    2.5 贸易政策调整和转型研究回顾
3 财政分权、地方竞争与出口增长:政贸互动实证研究
    3.1 中国贸易超常规增长与调整贸易政策的呼声
    3.2 分权推力假说:从财政安排、政府治理到贸易发展
    3.3 计量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3.3.1 计量模型
        3.3.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3.3.3 实证结论
        3.3.4 重大政策对出口发展模式的影响:分税改革、加入世贸和西部开发
        3.3.5 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财政分权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
        3.3.6 外贸依存度变化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进一步的探究
    3.4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到贸易增长的理论机制
    3.5 基本结论
    3.6 附录:本章数据说明
4 行业管理、贸易战略与贸易保护政策:基于PFSLC模型的分析
    4.1 当前中国贸易保护水平与外国存在的落差
    4.2 文献述评:PFS模型与PFSL模型
    4.3 如何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调整PFS模型和PFSL模型
    4.4 PFSLC模型的基本内容
    4.5 对于游说活动行业间差异的进一步探讨
    4.6 基于工业贸易保护数据的实证检验
        4.6.1 计量模型、实证假说、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4.6.2 影响贸易保护水平的主要因素:实证检验
    4.7 基本结论
    4.8 附录:PFSLC模型的证明
5 体制机制性差异与中国贸易摩擦的持续增长:PFSLC模型的一个应用
    5.1 背景介绍与相关文献回顾
    5.2 模型设定: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博弈
    5.3 集团调节型宪政民主制国家率先发动贸易争端情况
    5.4 集中管理型民主集中制国家率先发动贸易争端情况
    5.5 基本结论:政治经济秩序差异是影响博弈策略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
    5.6 附录1:集团调节型宪政民主制率先挑起贸易战情况下的均衡结果证明
    5.7 附录2:集中管理型民主集中制率先挑起贸易战情况下的均衡结果证明
6 政治改革、经济发展与贸易转型
    6.1 政治民主化的含义和指标度量:文献回顾
    6.2 研究假说的提出
    6.3 实证检验
        6.3.1 计量模型、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6.3.2 政治民主化与贸易依存度变化
        6.3.3 经济发展与贸易依存变化:对于倒U型假说的检验
        6.3.4 控制变量对于贸易依存的影响
    6.4 稳健性检验:基于不同时期、不同变量和不同指标
    6.5 进一步探讨
        6.5.1 台湾民主化与贸易活动之间的关联
        6.5.2 经济转折点、社会转折点和政治转折点的叠加与互动效应
    6.6 中国是否接近贸易转折点
    6.7 基本结论
7 面向贸易转折的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
    7.1 从单一目标到三元目标的转变
        7.1.1 对于单一目标贸易政策的反思
        7.1.2 构建三元目标的贸易政策框架
    7.2 贸易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因素: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7.3 贸易增长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
    7.4 贸易平衡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
    7.5 贸易效率目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政策含义
    7.6 中国如何迎接贸易转折点
    7.7 基本结论
8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8.1 值得强调的几点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重视政治层面改革对于贸易活动的影响
        8.2.2 重新梳理和界定影响贸易政策的各种利益
        8.2.3 建设内部外部贸易利益协调机制
        8.2.4 加强进口管理战略建设
        8.2.5 以贸易政策内生化改革为抓手,推动贸易保护体系的完善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后记

(10)国家竞争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0.2 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0.2.1 方法论
        0.2.2 研究思路
        0.2.3 逻辑框架
    0.3 文献综述
        0.3.1 战略管理理论
        0.3.2 汇率理论
        0.3.3 新政治经济学
        0.3.4 国际经济学中的博弈论
    0.4 研究方法
        0.4.1 理论方法
        0.4.2 实证方法
        0.4.3 个案(国别)研究的方法
    0.5 理论发现
    0.6 研究难点、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0.7 后续研究
    0.8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系统映射
1. 为什么要对国家竞争战略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
    1.1 新政治经济学概述
    1.2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1.3 国际贸易协定的政治经济学
    1.4 国家竞争战略的政治经济学:一种新的诠释
2. 国际贸易纯理论的演化
    2.1 传统贸易理论:以要素差异化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
    2.2 新贸易理论:以产品差异化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理论
    2.3 新新贸易理论:以企业差异化为基础的产业内/产业间贸易理论
3. 保留产业、多重均衡与国家利益冲突假定
    3.1 比较优势、保留产业与多重均衡
    3.2 多重均衡与国家利益冲突的产生
        3.2.1 专业化情形下的多重均衡与利益冲突
        3.2.2 不同生产率情形下的多重均衡和利益冲突
    3.3 国家竞争战略的一个实例: 美日贸易摩擦的基因
        3.3.1 起始阶段
        3.3.2 全面发展阶段
        3.3.3 深入发展阶段
4. 波特的竞争战略与国家竞争优势
    4.1 国际竞争力及其内涵
    4.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4.3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
5. 全球化中的策略选择: 国家竞争战略
    5.1 全球化中的贸易自由化
    5.2 经济全球化中的经济增长
    5.3 流动性、生产范式、贸易形态与国家竞争优势
        5.3.1 经济全球化与流动性
        5.3.2 供应链与全球生产型态
        5.3.3 全球生产型态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5.3.4 国家竞争优势形成模型的理论参照系:基于生产范式创新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
    5.4 全球化中国家竞争优势与国家竞争战略的确定
6. 无形要素禀赋假说
    6.1 全球化与要素禀赋的扩展
    6.2 作为无形要素禀赋的国家竞争战略
    6.3 无形要素禀赋假说的检验:日美国家竞争战略的演化
7. 汇率中性与蒙代尔不兼容性定理
    7.1 汇率:政策目标还是政策工具
    7.2 资本完全流动:蒙代尔不兼容性定理
    7.3 资本不完全流动:“三位一体兼容定理”
8. 作为国家竞争战略工具的汇率
    8.1 策略汇率的概述
        8.1.1 策略汇率: 基于非线性的假定
        8.1.2 策略汇率: 基于非中性的假定
        8.1.3 策略汇率: 基于非均衡的假定
    8.2 为什么选择汇率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工具
    8.3 策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
    8.4 策略汇率的均衡:NASH 均衡
    8.5 策略汇率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8.5.1 非合作均衡
        8.5.2 最优策略汇率
        8.5.3 策略汇率上限与可执行的策略汇率
        8.5.4 事前游说与相对协商力量
9. 繁荣与萧条:国家竞争战略与经济周期
    9.1 经济周期与金融危机
    9.2 金融系统性风险与战略管理
    9.3 金融危机与国家竞争战略
10. 中国国家竞争战略的回顾:贸易大国之梦的实现
    10.1 进口替代战略
    10.2 出口导向战略
    10.3 追赶战略
11. 中国国家竞争战略的前瞻:构建灵活/柔性的汇率制度
    11.1 均衡汇率的决定与BALASSA---SAMUELSON 假说
    11.2 人民币实际汇率的BALASSA-SAMUELSON 效应的实证分析
    11.3 中国国家竞争战略:灵活的汇率制度
        11.3.1 货币错配、浮动恐惧症与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
        11.3.2 金融脆弱性、金融改革与更灵活的外汇制度
    11.4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国家竞争战略
12. 中国国家竞争战略的远瞻:金融强国的憧憬
    12.1 欧元的作用与启示
    12.2 从贸易大国到金融强国:策略汇率的内部博弈
    12.3 从贸易大国到金融强国:策略汇率的外部博弈
    12.4 通往金融强国的漫漫长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中国“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的实证研究
附录2 人民币对美元与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波动实证研究:1985-2007
附录3 基于利益集团活动影响汇率的案例
附录4 中国正处在国家竞争战略转换期
后记

四、2001年斯里兰卡椰纤维产品出口收入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潜力分析[D]. 宗莹莹. 山东财经大学, 2018(08)
  • [3]中国食用豆产业的经济分析[D]. 郭永田.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2)
  • [4]中国与周边国家商品贸易空间格局研究[D]. 樊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5]斯里兰卡南部省的椰衣产业[J]. W.K.N.Shanthichandra,黄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2(08)
  • [6]澳大利亚移民政策演进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D]. 何河. 南京大学, 2012(08)
  • [7]海南椰子种质资源经济研究[D]. 毛彧. 海南大学, 2011(10)
  • [8]后MFA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出口增长结构分析[D]. 陶菁. 东华大学, 2011(06)
  • [9]新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贸易政策调整与转型研究[D]. 林春山. 复旦大学, 2011(12)
  • [10]国家竞争战略的政治经济学[D]. 何琼隽.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2001年斯里兰卡椰子纤维制品出口收入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