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

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

一、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美珍[1](2020)在《中国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及其驱动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煤电仍然是中国电力供应的主体电源。为了促进煤电的清洁发展,政府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减排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是保障中国电力供应和实现污染物控制的重要路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燃煤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但在当前技术水平下,CO2还没有实现有效减排,随着《巴黎协定》的生效和全国性碳市场的建立,碳减排将成为煤电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总结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的扩散规律对提高煤电技术的创新性,进一步推动煤电的清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结合燃煤电厂的电力生产环节,剖析了煤电清洁化转型的主要途径,阐述了煤炭清洁发电技术体系的演进过程,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复杂适应性理论分析了影响这些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然后,基于Bass模型,对亚临界、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拟合,比较了三种技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维度扩散的差异性,同时,系统梳理了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驱动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拟合了脱硫和脱硝技术在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扩散过程,系统梳理了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驱动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实证分析了政策的作用效果。最后,基于多主体建模的方法构建了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扩散的仿真模型,对碳配额分配政策、电价补贴政策和投资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预测了单一政策情景和组合政策情景下CCS技术的扩散趋势和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煤炭清洁发电技术的历史演进过程分为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两个阶段,未来将逐渐向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向发展。高效燃煤发电技术、脱硫(硝)技术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之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特性、社会网络以及政策等宏观环境因素。其中,由于电力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性,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对政策有较强的依赖性。(2)高效燃煤发电技术中,亚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技术分别在2012年和2018年达到扩散的成熟期,超超临界技术将在2028年达到成熟期,未来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在东部和沿海省份的扩散比较充分,并逐渐向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扩散;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驱动政策经历了关停小火电初期阶段(19972006年)、加快关停小火电阶段(20072013年)和煤电超低排放阶段(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在政策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提取了控制命令型、经济激励型和信息宣传型三类政策工具,其中控制命令型政策工具包括项目审批和淘汰落后机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包括电价管制和信贷政策;政策整体上对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技术扩散都起到显着的促进作用;在政策工具层面,针对亚临界技术,淘汰落后机组政策工具效果显着,针对超(超)临界技术,项目审批和淘汰落后机组政策工具作用效果显着。(3)在全国范围内,脱硫技术和脱硝技术分别在2017年和2020年进入扩散的成熟期;在经济发达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脱硫(硝)技术引入的时间较早,扩散速度也更快;在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脱硫(硝)技术引入的时间较晚,扩散速度也相对较慢;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驱动政策数量在整体上呈现出波动并上升的趋势;政策内容经历了起步、推进和深化的三个阶段;政策工具主要包括项目审批、标准规范、电价补贴、优惠贷款和信息宣传五类;政策整体上对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政策工具层面,标准规范和电价管制的作用显着为正,其他政策工具的作用不显着。(4)CCS技术扩散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在当前的技术和成本条件下,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政策,CCS技术将可能长期处于研究示范的阶段;在政府的电价补贴和投资补贴组合情景下,CCS技术扩散速度最快,扩散也最充分,将在2035年左右达到饱和;碳配额分配政策会削弱电价补贴的作用,二者组合情景下,直到2049年才会有CCS机组投入运营;口碑效应促进了CCS技术的扩散;在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方面,CCS技术扩散程度越充分,二氧化碳减排效果越好;减少免费碳配额的比例会使二氧化碳排放量略微下降,但减排作用有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优化煤电产能结构、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煤电清洁发展的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49幅,表55个,参考文献231篇。

赵英杰[2](2020)在《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化石能源燃烧发电带来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亟需解决。化学链燃烧(CLC)是一种新兴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将其应用于化石能源燃烧发电过程,构建一种新型近零碳排放发电模式,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采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并验证了600MW的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全流程模型,包括化学链燃烧子系统、余热回收子系统、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和二氧化碳压缩捕集子系统。探究了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关键参数:反应器温度、载氧体与煤的质量比以及烟气CO2循环比对单元和整体发电系统能量效率的影响规律,优选了化学链燃烧单元工艺条件和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碳捕集率为90%,二氧化碳循环比为0.65,空气反应器温度为1223 K,燃料反应器温度为1157 K,载氧体与煤的质量比为55时,化学链燃烧子系统燃烧效?率(71.70%)和发电系统净发电效率可达到最优值34.80%(HHV)。采用夹点-?分析方法对发电系统的换热网络进行了设计优化,对最优换热网络方案下的发电系统进行了全局?分析,明晰了各个发电子系统的?损及?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换热网络设计下,最小换热温差为10 K,对应换热网络第一子系统(烟气余热回收部分)和第二子系统(蒸汽轮机回热系统和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系统)的?效率分别为82.15%和87.98%,换热网络总?损为246.32 MW。各发电子系统的?损由大到小依次是化学链燃烧子系统、蒸汽轮机子系统、余热回收子系统和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其值分别为594.6 MW、429.1 MW、268.7 MW和29.7 MW,对应的?效率分别是70.51%、74.76%、86.69%和95.46%。对发电系统以净现金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单位发电成本(COE)等为指标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并与乙醇胺(MEA)为吸收剂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超超临界燃煤电厂(USC-CCS)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比USC-CCS的净发电效率高出2.40%,单位发电量投资节省39.13%,单位发电成本降低13.95%,单位发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68%,煤耗减少6.62%,二氧化碳捕集能耗减少32.05%。在考虑CO2捕集时,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相比传统的燃煤电厂在经济、能效和环保方面均具有优势。建立了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其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潜值、成本以及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与当前主要煤洁净发电技术(超超临界燃煤电厂(USC)、乙醇胺(MEA)为吸收剂二氧化碳为捕集技术的超超临界电厂(USC-CCS)、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带有二氧化碳捕集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CCS))进行比较得到:IGCC、USC-CCS、USC和IGCC-CCS加权后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比CLC(0.99毫人当量)的高出29.49%、33.15%、33.49%和38.92%;CLC的能源回报率(3.22)比IGCC、USC-CCS和IGCC-CCS电厂高出12.73%、16.46%和26.40%;CLC的全生命周期成本(0.987 g/k Wh)比USC-CCS低14.84%,比IGCC-CCS低4.15%;CLC的可持续性(SIPP=1.46)比USC-CCS和IGCC-CCS分别高出40.83%和43.03%。与USC-CCS和IGCC-CCS相比,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在环境方面、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生命周期成本、可持续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张洪笙[3](2019)在《热电联产系统低品位热利用方式及热力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热电联产系统凭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污染排放物少等优势,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种重要节能方式。与其他工业过程相类似,热电联产系统中也存在着大量余热浪费的现象,这部分余热由于品质低,不能直接被利用,通常被直接或间接地排向大气,不仅造成能量浪费,而且还产生了热污染。低品位热源的合理利用仍然是制约热电联产技术高效能源利用的重要因素,核心问题是缺乏对其内在热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针对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汽轮机排汽余热方案及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进行热力特性分析和优化研究,通过建模、仿真对系统方案及其热力特性进行分析。具体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燃煤电厂热力系统重要部件进行建模;通过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循环进行建模、仿真,详细研究了发生温度、冷凝压力、蒸发温度等参数对热泵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热泵热力性能系数(COP)随着发生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稀溶液循环倍率呈现减小的趋势;而COP随着冷凝压力增大而不断减小,而稀溶液循环倍率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随后,以CZK135-13.24/0.245/535/535机组为例,对吸收式热泵回收燃煤热电联产系统汽轮机排汽余热方案进行仿真,对传统直接抽汽供热和热泵余热回收供热两种供热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系统改造前后性能指标和?指标随不同机组负荷、供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定量地揭示了发电功率增量、发电煤耗降低量、?损失降低量、热(?)效率增量等指标随不同机组负荷和供热负荷的变化规律,表明了本论文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然后,在吸收式热泵回收燃煤电厂冷端余热的基础上,提出将吸收式热泵与太阳能相耦合应用于燃煤热电联产系统。通过详细的能量分析和?分析,发现太阳能可以代替高温热源抽汽以驱动吸收式热泵,并详细比较了直接抽汽供热、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供热和太阳能驱动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供热三种供热的热力学特性,重点考察了太阳能引入系统后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00%THA工况下,系统发电功率增加了6.48MW,发电煤耗降低了14.29g/k Wh,煤耗降低量和功率增量都随供热负荷的增加而增大。然后分别对太阳能取代系统各个抽汽(热泵高温热源抽汽、热网加热器抽汽、回热抽汽1#、2#、4#、5#、6#)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各个替代方案的节能潜力,优化方案可实现余热回收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双重效果。最后,提出了一种将水冷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改为带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的空冷方案,以实现节能节水的双重效果。首先对吸收式热泵回收水冷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汽轮机排汽余热方案进行研究,分析了联合循环改造前后系统性能的变化及随供热负荷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系统改造后净发电功率、净总热效率及?效率都有明显的提高,折合发电标煤耗明显降低。对合理的供热抽汽参数进行了分析、优化,给出了合理优化供热抽汽参数的评价标准。此外,分别对水冷直抽供热、水冷余热回收供热、空冷直抽供热、空冷余热回收供热四种供热模式的热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采用空冷余热回收方案热力性能优于传统的水冷直抽供热方案,在富煤缺水地区可以采用回收余热措施将水冷方式改造为空冷方式,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系统的热力性能也能得到提高。同时对四种供热模式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论可为联合循环系统升级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宋学博[4](2019)在《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系统运行与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的电源结构不断调整,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联合循环清洁发电技术逐渐广泛应用,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系统的优化研究对节能减排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某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各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使用Aspen Plus仿真软件建立该联合循环机组模型,在天然气消耗量和燃气轮机输出电功率均为定值,余热锅炉燃气入口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结合电厂实际运行数据,分别针对联合循环机组在65.3%、78%、95.5%、100%负荷工况,进行蒸汽系统参数的运行优化,得出了蒸汽参数优化曲线,为机组的运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在联合循环机组的基础上,增加槽式太阳能镜场,利用太阳能加热余热锅炉一部分给水,形成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ISCC),并使用EBSILON仿真软件对该过程进行模拟仿真,进行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系统结构优化。在系统总发电功率390MW的条件下,对比了两种蒸汽结构对联合循环机组天然气的节约效果,结果显示:两种蒸汽结构均能达到节约天然气的目的,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结构优化后,对节能减排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太阳能加热中压省煤器出口的给水比低压省煤器出口给水节约天然气的效果更佳。最后,研究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对ISCC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的影响,并利用烟分析方法分析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有用能的利用及损失情况。

陈浩[5](2018)在《电力低碳转型中的决策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电力系统是能源系统的核心,也是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以燃煤发电为主导的发电结构下,不断增长的电力消费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环境污染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中国需要进行电力系统的低碳转型,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面向国家低碳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和能源经济系统建模的国际研究前沿,围绕低碳转型过程中的电力系统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展开研究。综合运用运筹学、计量经济学、蒙特卡诺模拟方法和文献计量方法等多种方法,从电力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对低碳转型中的规划、投资、运行、市场设计和监管机制设计等关键决策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电力系统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视角出发,量化了不同发电技术的发电过程对人和动物健康、生态多样性、农作物产出和土壤环境等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据此创建了包含发电技术负外部性成本的低碳电力发展规划模型,推动了电力规划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完善。以2015年至2030年间的中国电力发展规划为实证研究对象,发现规划期内84%的新增装机容量来自于非化石燃料发电技术。燃料成本在电力系统总成本中的份额最大,占总成本的45%。忽略负外部成本将对电力规划的结果产生显着影响,将减少风电和气电的新增装机容量,同时增加煤电的发电份额。(2)将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引入到节能成本供给曲线模型中,研发了节能低碳技术投资组合的经济性及潜力评估模型,其优势在于可以探究技术组合在燃料价格和碳价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性,为分析技术组合的经济性和潜力提供了新的可视化研究工具。以中国煤电部门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推广的32项节能低碳技术为实证研究对象,发现该技术组合在规划期内的总节能潜力为2.76亿吨原煤,盈亏平衡煤价是866元/吨,技术组合在仅考虑节能收益下的经济性较差。其中,节能潜力最大的为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单位节能成本最低的为提高火电厂汽轮机组性能综合技术。另外,考虑技术的碳减排和污染物减排协同效益,会增加技术组合的经济性。碳价每增加为1元/吨,则技术投资组合的盈亏平衡煤价就会降低2.35元/吨。(3)通过将气候政策下的碳价设置为不同的随机变量,来表征气候政策执行时间、执行力度和执行方式的不确定性,并利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最优投资决策模型,为定量分析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低碳电力技术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以CCS技术、IGCC技术和风电技术为实证研究对象,发现在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三种技术最优投资时机的先后顺序为风电技术,IGCC技术和CCS技术。气候政策执行力度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投资者在CCS技术和IGCC技术之间的投资选择。“前紧后松”的气候政策比“前松后紧”的气候政策更有利于促进低碳电力技术的投资。(4)以发电侧、输电侧和用电侧的电力系统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创建了低碳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的经济调度模型,为评估电力系统调度机制改革的成本收益提供了科学工具。以中国2014年的电力系统运行为实证研究对象,发现经济调度的实施将会节省总成本687亿元。其中,煤炭的节省量为6381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为1.77亿吨。同时,基于政治经济学框架分析了经济调度实施面临的挑战,如不同所有权性质的电厂在调度机制转换过程中的利益再分配冲突,和省为实体的监管体制在跨区电力交易中的政治经济问题等。最后,针对总结出的政治经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5)采取经济理论结合应用实际的研究思路,在分析了低碳电力市场和监管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国际经验和中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于中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设计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在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设计层面,中国需要加大对需求侧响应和储能资源的重视,市场价格信息需要体现不同发电技术的负外部性成本,和建立支持低碳技术中长期发展的市场机制等建议。在电力系统的监管机制设计层面,中国需要成立独立的电力系统监管机构,建立对电网“准入-投资-服务质量-价格-退出”的闭环监管机制,以及加大对低碳电力技术优先调度的监管等建议。

万祥[6](2017)在《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火电机组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我国独特的能源结构,火力发电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结合国家重构绿色有序电力生态、组建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需求,研究火力机组的优能降耗及综合能效评估体系,进而实现火力发电能效水平的提高具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随着电力系统信息集成化的推广普及,火电厂站积累了海量运行数据,如何挖掘出数据中隐藏的价值并加以利用,进而指导火电机组的优化运行以促进绿色电力的发展,已成为当下火力发电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此问题,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火电机组的运行优化研究中,通过构建电厂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挖掘算法的同步并行化改进,以火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完成关联规则分析学习,确定全运行周期内机组运行参量的目标值以及建立和完善能效综合评估体系,以指导机组优化运行。首先,通过电力大数据定义及其“3V3E”基本特性的阐述分析,明确了电厂大数据的基本特性。针对电厂大数据的分析过程,对其内涵提出分析层级概念,对其形式提出完整分析周期理念,进而具象为电厂大数据分析链。同时,针对电厂大数据处理技术欠缺的现状,提出构建电厂大数据分析平台,引入批处理和流处理两种数据处理技术,通过运行数据流与分析平台的数据交互,实现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和知识获取。其次,针对具体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及联合循环机组的海量运行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指出其质量缺陷原因及相应改善策略,即进行数据检测及预处理工作。在数据检测工作中,分别采用方差阈值判断法及移动平均法实现数据的稳态提取及同步处理。在预处理流程中,通过对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予以动态调整及自动变化的改进,实现遗失值的补充;通过结合电厂大数据分析平台上MapReduce架构实现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的并行化改进,以提高其海量数据分析能力,从而高效完成了数据离散化。再次,采用关联规则算法确定火力机组运行目标值,结合属性约简及MapReduce架构对其进行改进,完成了数据集的精简及数据集分块并行处理,实现了运行资源的节约及计算效率的提高。针对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及联合循环机组,采用改进后的高效关联规则算法,分别实现其运行的全工况优化及协同优化,确定运行目标值作为运行优化的参考指标,并针对节约的燃料进行经济效益估算。最后,分析现有能效评估方法的特点,针对联合循环机组能效综合评估机制匮乏的现状,结合通过大数据技术确定的运行目标值,提出基于气耗敏度分布列及改进主成分分析的能效综合评估体系。通过气耗敏度多级分布列的求解,量化各参量对机组能耗的实时影响并可逐级确定能耗影响关键参量;引入对数中心变化策略及熵值法实现主成分分析评估的科学化、客观化改进,针对机组综合指标做出合理的全面评估。并开发联合循环性能监测与评估系统,实现能效综合评估的可视化。

周杰,周溪峤[7](2015)在《日本煤炭清洁利用与高效发电产业国家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清洁利用与高效发电产业国家战略是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基石,是日本环境立国与能源技术立国战略的重心,是日本经济增长战略的关键,更是日本基础设施输出战略的支柱。这一战略重点放在了发展清洁高效火力发电技术上,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火电技术发展路线图,将燃煤火力发电技术分为三代,并确立了新一代燃煤火力发电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时间表。日本大力推行这一战略的主要意图是:在能源保障上,可以保障国内能源和电力的基本供给,稳定电价,实现最优的混合电源构成配置,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撑;在技术上,可保证日本在燃煤火电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环境负荷,从而实现日本2030年国际承诺的减排目标;在产业上,可以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扩大煤电机组等火力发电设备的出口,从而拉动日本经济的增长,其战略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三者的有机统一。

李昱喆[8](2015)在《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电力行业长期以燃煤为主。国办发[2014]3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到2020年新建和现役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分别低于300 gce/kWh和310gce/kWh。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意义重大。本文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提出的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化工流程软件Aspen Plus和热平衡软件Thermoflex建立了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的协同模拟平台,探讨了热解气产率、水分含量等因素对热解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解气产率的提高热解能量转化效率下降;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了热解能耗,水分含量20%的霍林河煤和水分含量50%维多利亚煤的热解能量转化效率分别为93.3%和82.0%。鉴于煤中水分含量对热解转化效率的影响,在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耦合蒸汽干燥的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IPE power),其供电效率高于同参数常规电站。研究了系统参数对IPE power电站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PE power亚临界发电系统和超临界发电系统效率分别可达到42%和44%(供电煤耗293 gce/kWh和280gce/kWh)。可利用IPE power系统对现役机组进行改造,本文考察了300 MW亚临界机组和50 MW供热机组的改造方案,结果表明300 MW亚临界机组供电效率从34.63%提升到40.65%(供电煤耗从355降低到303 gce/kWh);50 MW供热机组供电效率从14.80%提升到20.37%(供电煤耗从316降低到269 gce/kWh), IPE power系统为提升现役机组能效水平提供了一条的可行路径。借鉴于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蒸汽集成思想,考察了生物质发电机组和燃气联合循环蒸汽发电机组与燃煤超临界发电机组的蒸汽集成系统热力性能,并探讨了系统参数对集成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集成后生物质机组供电效率从29.40%提升到38.42%,燃气联合循环蒸汽机组供电效率从32.89%提升到34.47%。IPE power电站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项目方案具有良好的盈利水平和资金回收能力,经济上可行。尤其利用IPE power系统进行现役电站改造,可最大限度利用原有设备,投资利润率高。综上所述,所提出的IPE power发电系统的热力性能优于常规燃煤系统,经济上可行。该系统可用于新建机组,也适用于现役机组的改造,可将现役机组价值创造能力提升到新高度。本文的研究内容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杨思韫[9](2012)在《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及其应用前景》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原理及工程应用,综合分析了联合发电系统不同集成方案的热经济性,给出了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我国发展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的建议。通过对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及工程实例表明,太阳能场与燃煤机组回热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运行稳定,经济性较好,特别是太阳能场取代1段抽汽的集成方案较为理想,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孙士恩[10](2009)在《焦炉煤气与气化煤气基焦炭、化工与动力多联产系统及集成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过程革新,实现能源的高效、洁净利用,已成为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针对多联产系统集成和开拓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多联产系统集成理论和节能机理的研究;并依据化学能物理能梯级利用原理,和焦炉煤气的生产特点和利用现状,展开新系统的开拓研究。阐明多联产系统中化学能的梯级利用机理。首先,从宏观上分析多联产系统节能的潜力和优势,并阐述多联产系统系统集成的原则和依据。然后,着重研究联产系统化学能梯级利用的节能机理,发现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火用)耗随着转化率的提高,呈非线性增加。对单位产品的(火用)耗分析表明,随着转化率的增加存在着单位产品(火用)耗最小的点。进而采用比较法阐述联产系统相对于分产系统节能的本质原因,即原料的适度转化。最后,揭示了动力岛热(火用)收益与化工岛(火用)损失减少的耦合关系。炼焦工艺与焦电联产新系统的研究提出。针对传统炼焦工艺中直接将炼焦副产的焦炉煤气的一半左右回炉燃烧的用能方式,提出采用燃煤替代焦炉煤气燃烧获得炼焦热的新型燃煤焦炉。焦炉煤气是富氢的高品质原料,采用新型炼焦工艺,可以节省更多的焦炉煤气,为后继的系统提供更多的合成气。针对焦炉生产过程中,由于烟气与空气的固有特性使得排烟温度过高的现象,提出了并联型焦电联产系统,进一步同收焦炉排烟的废热,并采用高效的联合循环使气体燃料焦炉煤气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双气头整合的多联产系统集成优化。侧重太原理工大学提出的采用焦炉煤气与气化煤气互补制得合成气的双气头多联产系统进行优化分析,集成了无重整的双气头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对新系统进行的热力性能及特性分析表明新系统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进而采用(火用)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揭示系统的节能机制,即重整和变换过程的取消。新系统使流程简化,投资减少,且能够取得更好的节能收益。最后,在此系统的基础上,集成了带CO2回收的多联产系统,该系统相对于分产系统实现了无能耗分离CO2。焦炭、化工与电力一体化多功能系统的开拓创新与集成优化。本部分首先集成了焦炭、氢、电多功能系统,此系统根据焦炉煤气富氢量的特点,采用PSA的方法分离出氢气,分离出氢气后的弛放气作为联合循环的燃料发电。热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原料输入和相同的炼焦热输出情况下,本系统可以比分产系统多输出65%的氢气。新系统的热效率达到70%,(火用)效率约66%,节能率约12.5%。图像(火用)分析法表明燃煤焦炉实现了煤炭的间接气化是系统节能的最重要因素。该系统在经济性以及减排性能等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最后,将燃煤焦炉与双气头多联产系统相结合,集成了同时生产焦炭、甲醇和电力的多功能系统。总之,本研究为多联产系统的集成提供了若干理论依据,为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新方法。

二、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及其驱动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及方法
    2.3 文献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煤炭清洁发电技术体系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煤炭清洁发电技术体系的演进
    3.2 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3.3 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及其驱动政策研究理论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及驱动政策实证分析
    4.1 高效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变化
    4.2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过程
    4.3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驱动政策演变过程
    4.4 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扩散驱动政策作用效果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及驱动政策实证分析
    5.1 燃煤电厂脱硫和脱硝机组投运情况
    5.2 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过程分析
    5.3 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驱动政策演变过程
    5.4 脱硫和脱硝技术扩散驱动政策作用效果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CCS技术扩散仿真模型构建
    6.1 CCS技术扩散相关主体及行为识别
    6.2 仿真模型框架
    6.3 模型各主体模块设计
    6.4 Agent-based模型开发
    6.5 模型有效性及敏感性
    6.6 本章小结
7 CCS技术扩散驱动政策的仿真模拟
    7.1 数据收集
    7.2 政策模拟及结果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主要创新点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节能减排概论
        1.1.2 节能减排技术
    1.2 燃煤电厂CO_2捕集方法与技术
    1.3 化学链燃烧技术
        1.3.1 化学链燃烧技术简介
        1.3.2 化学链燃烧原理
        1.3.3 化学链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4 化学链燃烧技术耦合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1.6.1 研究目标
        1.6.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模型与评价方法
    2.1 Aspen Plus软件介绍
        2.1.1 原料输入与设定
        2.1.2 物性方法选择
        2.1.3 单元模型选择
        2.1.4 模型假设
    2.2 系统流程介绍
        2.2.1 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
        2.2.2 余热回收子系统
        2.2.3 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
        2.2.4 CO_2捕集子系统
    2.3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建模
        2.3.1 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建模
        2.3.2 余热回收子系统建模
        2.3.3 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建模
        2.3.4 CO_2捕集子系统建模
    2.4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换热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法介绍
        2.4.1 夹点-?换热网络设计方法
        2.4.2 流股热力学数据获取方法
    2.5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性能评价
        2.5.1 系统能效评价方法
        2.5.2 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2.6 生命周期评价简介
        2.6.1 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体系
        2.6.2 生命周期评价目标和范围
        2.6.3 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
        2.6.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的换热网络设计集成与优化评价
    3.1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3.1.1 载氧体与煤质量比对化学链燃烧单元的影响
        3.1.2 燃料反应器与空气反应器温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1.3 空气反应器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1.4 二氧化碳循环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2 夹点-?方法对换热网络集成设计与优化
        3.2.1 换热网络的冷热物流热力学参数获取
        3.2.2 夹点-?方法对换热网络的设计
    3.3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的能效分析
        3.3.1 氧煤比与反应温度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3.3.2 系统整体?效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4.1 电厂投资成本
    4.2 发电成本计算
    4.3 二氧化碳减排能耗与煤耗
    4.4 经济性能评价
        4.4.1 原料成本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4.4.2 电厂运行时间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4.4.3 电力的售价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4.4.4 碳税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4.5 COE敏感性分析
    4.6 化学链燃煤电厂与传统燃煤电厂综合性能对比
    4.7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生命周期分析与评价
    5.1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目标与范围
    5.2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5.2.1 数据来源和假设
        5.2.2 清单分析
    5.3 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5.3.1 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评价
        5.3.2 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评价
        5.3.3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5.3.4 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和电厂可持续性评价
    5.4 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比较分析
        5.4.1 资源消耗的对比
        5.4.2 能源消耗的对比
        5.4.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对比
        5.4.4 生命周期成本与电厂可持续性对比
    5.5 全生命周期敏感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热电联产系统低品位热利用方式及热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吸收式热泵研究现状
    1.3 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1.3.1 吸收式热泵回收燃煤电厂余热研究现状
        1.3.2 吸收式热泵回收联合循环余热研究现状
    1.4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1.4.1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简介
        1.4.2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吸收式热泵回收热电联产系统余热理论与特性研究
    2.1 吸收式热泵回收汽机冷端余热集成方式
    2.2 燃煤电站热力系统模型
        2.2.1 燃煤锅炉
        2.2.2 汽轮机
        2.2.3 回热系统
        2.2.4 凝汽器
    2.3 性能评价指标
        2.3.1 发电煤耗
        2.3.2 系统总热(?)效率
        2.3.3 其他指标
    2.4 吸收式热泵系统模型
        2.4.1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
        2.4.2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理论循环分析
        2.4.3 溴化锂物性计算
        2.4.4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热力计算
    2.5 吸收式热泵性能分析
        2.5.1 发生温度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2.5.2 冷凝压力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2.5.3 蒸发温度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2.5.4 溶液热交换器出口浓溶液温度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吸收式热泵回收燃煤热电联产系统余热性能研究
    3.1 燃煤热电联产系统改造介绍
    3.2 计算模型及验证
        3.2.1 模型假设
        3.2.2 AHP-HHN供热系统模型
        3.2.3 模型验证
    3.3 性能结果与分析
        3.3.1 发电煤耗比较
        3.3.2 发电功率比较
        3.3.3 总热效率比较
    3.4 特定工况下?分析
        3.4.1 系统各个因素?损比较
        3.4.2 各个子系统?分析
        3.4.3 锅炉系统?分析
        3.4.4 汽轮机系统?分析
        3.4.5 回热系统?分析
    3.5 变工况下总?损失和?效率比较
        3.5.1 变工况下总?损失比较
        3.5.2 变工况下总?效率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能与吸收式热泵耦合在燃煤热电联产系统应用研究
    4.1 太阳能与热泵耦合方案介绍
        4.1.1 太阳能作为热泵驱动热源耦合方案
        4.1.2 太阳能代替各个抽汽源方案
    4.2 双能源系统数学模型
        4.2.1 双能源系统模型假设
        4.2.2 等效焓降理论
        4.2.3 双能源系统评价指标
    4.3 太阳能作为热泵驱动热源方案性能分析
        4.3.1 三种系统发电煤耗比较
        4.3.2 三种系统发电功率比较
        4.3.3 太阳能利用效率
    4.4 太阳能作为热泵驱动热源方案?分析
        4.4.1 特定工况下?分析
        4.4.2 负荷和供热负荷对总?损失和?效率的影响
        4.4.3 进入空冷岛相同排汽流量工况性能分析
    4.5 太阳能替代各级抽汽方案性能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节能优化研究
    5.1 GT-ST-AHP热电联产系统介绍
    5.2 联合循环热力模型
        5.2.1 模型假设
        5.2.2 联合循环主要部件热力模型
    5.3 联合循环评价指标
        5.3.1 净发电功率
        5.3.2 折合发电标煤耗
        5.3.3 净总热(?)效率
    5.4 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性能分析
        5.4.1 净发电功率比较
        5.4.2 折合发电标煤耗比较
        5.4.3 净总热效率比较
    5.5 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分析
        5.5.1 系统各个部件?损失分布
        5.5.2 净总?效率
    5.6 联合循环合理供热抽汽参数选取
    5.7 对水冷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进行空冷改造
        5.7.1 空冷改造系统介绍
        5.7.2 四种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性能对比
        5.7.3 四种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指标对比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符号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系统运行与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联合循环电站的发展
        1.1.2 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系统运行与结构优化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联合循环基本理论
    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2.1.1 燃气轮机循环(Brayton循环)
        2.1.2 汽轮机循环(Rankine循环)
        2.1.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2.1.4 本文研究对象热力系统
    2.2 联合循环机组主要设备数学模型
        2.2.1 压气机数学模型
        2.2.2 燃烧室数学模型
        2.2.3 燃气透平数学模型
        2.2.4 余热锅炉数学模型
        2.2.5 汽轮机数学模型
        2.2.6 凝汽器数学模型
    2.3 联合循环底循环主要设备特性
        2.3.1 余热锅炉特性
        2.3.2 汽轮机特性
    2.4 联合循环能量平衡分析
        2.4.1 燃气轮机的能量平衡关系
        2.4.2 余热锅炉的能量平衡关系
        2.4.3 汽轮机的能量平衡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联合循环蒸汽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3.1 联合循环模型的建立
        3.1.1 联合循环主要设备模型的选择
        3.1.2 组分输入及物性选择
        3.1.3 模型结果验证
    3.2 65.3%负荷下蒸汽参数匹配优化
    3.3 78%负荷下蒸汽参数匹配优化
    3.4 95.5%负荷下蒸汽参数匹配优化
    3.5 100%负荷下蒸汽参数匹配优化
    3.6 不同负荷下最佳蒸汽参数匹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循环蒸汽系统结构优化研究
    4.1 槽式太阳能发电技术
        4.1.1 槽式太阳能发电原理
        4.1.2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子系统构成
        4.1.3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子系统传热过程分析
        4.1.4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子系统热平衡
    4.2 太阳能-燃气蒸气联合循环系统及建模
        4.2.1 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4.2.2 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建模
    4.3 太阳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评价指标
    4.4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系统(?)分析
        4.4.1 黑箱(?)分析
        4.4.2 EUD图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5)电力低碳转型中的决策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电力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
        1.1.2 电力低碳转型的国际经验与趋势
        1.1.3 中国电力低碳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电力低碳转型中面临的关键决策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电力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1.2.2 电力低碳转型规划决策的研究现状
        1.2.3 低碳电力技术投资决策的研究现状
        1.2.4 电力系统低碳运行决策的研究现状
        1.2.5 低碳电力市场与监管设计决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由来、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由来
        1.3.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全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低碳转型中的电力发展路径规划
    2.1 引言
    2.2 电力低碳发展路径规划模型
        2.2.1 研究框架
        2.2.2 决策变量
        2.2.3 目标函数
        2.2.4 约束条件
    2.3 应用及数据说明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1 规划期内的最优电力发展路径
        2.4.2 最优电力发展路径下的电源建设时机及数量分析
        2.4.3 最优电力发展路径下的成本分析
        2.4.4 发电负外部成本对最优电力发展路径的影响
        2.4.5 灵敏度分析
    2.5 结论及政策启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碳电力技术投资组合的优化策略
    3.1 引言
    3.2 低碳电力技术投资组合的经济性及潜力评估模型
        3.2.1 研究框架
        3.2.2 模型构建
    3.3 应用及数据说明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十三五”期间煤电行业的节能成本和潜力
        3.4.2 不同发电子系统的节能成本和潜力比较
        3.4.3 低碳技术污染物协同减排效益对经济性的影响
        3.4.4 灵敏度分析
    3.5 结论及政策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低碳电力技术投资优化决策
    4.1 引言
    4.2 气候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最优投资决策模型
        4.2.1 研究框架
        4.2.2 模型构建
    4.3 应用及数据说明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基准情景下的最优化投资结果分析
        4.4.2 气候政策执行时间的不确定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4.4.3 气候政策执行力度的不确定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4.4.4 气候政策执行方式的不确定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4.5 结论及政策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碳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决策
    5.1 引言
    5.2 低碳电力系统优化运行模型
        5.2.1 研究框架
        5.2.2 模型构建
    5.3 应用及数据说明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经济调度带来的节能减排收益评估
        5.4.2 经济调度收益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
        5.4.3 实施经济调度面临的政治经济挑战
        5.4.4 应对挑战的举措
    5.5 结论及政策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低碳转型中的电力市场及监管机制设计
    6.1 引言
    6.2 低碳转型过程中的电力市场设计
        6.2.1 中国电力市场试点的现状分析
        6.2.2 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国际电力市场设计及运行经验
        6.2.3 对中国低碳电力市场设计的决策建议
    6.3 低碳转型过程中的电力系统监管机制设计
        6.3.1 中国电力系统的监管现状分析
        6.3.2 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国际电力系统监管经验
        6.3.3 对中国低碳电力系统监管机制设计的决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火电生产流程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火电机组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中国火力发电发展现状
        1.1.2 电力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1.2.1 火电机组优能降耗研究现状
        1.2.2 电力大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合评估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2 电厂大数据分析体系
    2.1 电力大数据的定义及来源
        2.1.1 大数据及电力大数据的定义
        2.1.2 电力大数据的主要来源
    2.2 电力大数据的特征
    2.3 电厂大数据分析架构
        2.3.1 电厂大数据分析层级
        2.3.2 电厂大数据分析链
        2.3.3 电厂大数据处理方式
    2.4 电厂大数据技术平台
        2.4.1 电厂大数据分析平台架构
        2.4.2 电厂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交融
        2.4.3 电厂大数据平台搭建与配置
    2.5 本章小结
3 电厂大数据检测与预处理
    3.1 检测及预处理意义
        3.1.1 电厂大数据现场特征
        3.1.2 电厂大数据质量分析
        3.1.3 电厂大数据准备处理流程
    3.2 电厂大数据检测
        3.2.1 运行数据的稳态检测
        3.2.2 稳态数据的一致性处理
    3.3 电厂大数据清理
        3.3.1 遗失值的处理
        3.3.2 噪声值的处理
        3.3.3 离群值的处理
    3.4 电厂大数据集成与约简
        3.4.1 数据集成
        3.4.2 数据约简
    3.5 电厂大数据变换
        3.5.1 常规数据变换方法
        3.5.2 MapReduce架构分析流程
        3.5.3 MP.K-Means聚类算法并行化实现
        3.5.4 电厂大数据离散化实例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运行优化策略改进
    4.1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重要性
        4.1.1 火电机组能量损失分析
        4.1.2 目标值确定方法的选取
        4.1.3 关联规则目标值确定策略
    4.2 基于关联规则的目标值确定
        4.2.1 关联规则算法相关定义
        4.2.2 Apriori算法的基本流程
        4.2.3 电厂大数据环境下的Apriori算法应用
    4.3 CC_MP.Apriori算法的改进策略
        4.3.1 基于属性约简的参量约简
        4.3.2 基于MapReduce架构的算法并行化实现
        4.3.3 CC_MP.Apriori算法的基本流程
    4.4 本章小结
5 大数据平台上的火电机组运行优化
    5.1 燃煤机组运行的全工况优化
        5.1.1 燃煤机组
        5.1.2 热力性能计算
        5.1.3 燃煤机组数据初处理
        5.1.4 优化目标值的确定
        5.1.5 目标值结果分析
        5.1.6 运行优化的经济效益
    5.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协同运行优化
        5.2.1 联合循环机组
        5.2.2 热力性能计算
        5.2.3 联合循环机组数据初处理
        5.2.4 优化目标值的确定
        5.2.5 目标值结果分析
        5.2.6 运行优化的经济效益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大数据的综合能效评估体系
    6.1 能效评估基本方法
        6.1.1 综合能效评估研究意义
        6.1.2 能效评估传统方法
        6.1.3 新兴性能评价方法
        6.1.4 能效评估体系构建新思路
    6.2 气耗敏度分布列
        6.2.1 气耗敏度分析
        6.2.2 气耗敏度曲面
    6.3 改进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估应用
        6.3.1 主成分分析法
        6.3.2 改进后的主成分分析法
        6.3.3 联合循环机组综合评估
    6.4 能效评估体系的可视化实现
        6.4.1 联合循环机组性能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开发
        6.4.2 气耗敏度分布列的可视化
        6.4.3 机组综合评价可视化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课题及发表的学术成果
    一、科研课题
    二、学术成果(已检索)
致谢

(8)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背景
    1.2 燃煤发电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燃煤发电蒸汽参数的发展
    2.2 煤基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2.2.1 增压燃烧联合循环系统
        2.2.2 完全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
        2.2.3 部分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
        2.2.4 煤热解联合循环系统
    2.3 煤热解工艺和循环流化床发电现状
        2.3.1 煤热解工艺
        2.3.2 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
3 系统简介和模拟方法
    3.1 系统简介
    3.2 关键技术问题
    3.3 热解岛的模拟
        3.3.1 单元部件模拟
        3.3.2 模拟假设
        3.3.3 热解岛热力性指标
    3.4 协同模拟平台
    3.5 炯分析方法
    3.6 小结
4 热解单元的能量转化效率评估
    4.1 IPE热解工艺概述
    4.2 煤样及热解实验数据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热解温度的影响
        4.3.2 水分含量的影响
        4.3.3 热解气产率的影响
    4.4 小结
5 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的示例研究
    5.1 蒸汽干燥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
    5.2 600 MW亚临界电站
        5.2.1 基本设计数据
        5.2.2 热力性能分析
        5.2.3 系统参数影响
    5.3 600 MW超临界电站
        5.3.1 基本设计数据
        5.3.2 热力性能分析
        5.3.3 系统参数影响
    5.4 小结
6 电站改造和蒸汽集成的应用研究
    6.1 300 MW亚临界机组的改造
        6.1.1 改造背景
        6.1.2 300 MW机组参数与改造方案
        6.1.3 热力性能分析
    6.2 50 MW热电站的改造
        6.2.1 改造背景
        6.2.2 热电站参数与改造方案
        6.2.3 热力性能分析
    6.3 直燃生物质锅炉与燃煤锅炉的蒸汽集成
        6.3.1 我国直燃生物质发电现状
        6.3.2 蒸汽集成方案
        6.3.3 直燃生物质发电机组和燃煤发电机组参数
        6.3.4 集成系统的计算结果分析
    6.4 联合循环蒸汽系统与燃煤锅炉的蒸汽集成
        6.4.1 我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现状
        6.4.2 蒸汽集成方案
        6.4.3 NGCC机组和燃煤发电机组参数
        6.4.4 集成系统的计算结果分析
    6.5 小结
7 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的经济评价
    7.1 评价示例
    7.2 投资估算
        7.2.1 编制依据
        7.2.2 项目投资估算
    7.3 财务评价
        7.3.1 财务评价依据
        7.3.2 评价条件
        7.3.3 项目财务评价
    7.4 经济性比较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太阳能与传统化石能源联合发电技术
2 太阳能集热器场与燃煤机组的集成方式
3 联合发电系统集成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4 太阳能与燃煤电站实例分析
5 发展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的建议
    (1) 加强直射辐射资源分布普查工作
    (2) 建立太阳能集热设备试验台
    (3) 大力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
    (4) 积极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5) 加大金融财政扶持力度
6 结论

(10)焦炉煤气与气化煤气基焦炭、化工与动力多联产系统及集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化工动力联产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
        1.2.2 多联产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科学问题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基于化学能与物理能梯级利用原理的多联产系统集成机理
    2.1 多联产系统的节能潜力与集成原则
        2.1.1 多联产系统的节能潜力
        2.1.2 多联产系统的集成原则
    2.2 多联产系统中化学能的梯级利用
        2.2.1 化学反应过程中(火用)平衡基本关系
        2.2.2 化工产品(火用)耗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
        2.2.3 多联产系统中化学能的梯级利用
    2.3 多联产系统中的化学能与物理能的综合梯级利用
        2.3.1 多联产系统节能机理
        2.3.2 多联产系统中化工岛与动力岛的耦合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焦炭电力联产系统
    3.1 典型分产系统-炼焦工艺与改进
    3.2 采用新型炼焦工艺的并联型焦电联产系统
        3.2.1 并联型焦电联产系统的集成
        3.2.2 并联产焦电联产系统的性能特性
        3.2.3 并联型焦电联产系统的(火用)分析与节能机理
    3.3 串联型焦电联产系统
        3.3.1 串联型焦电联产系统的集成
        3.3.2 串联型焦电联产系统的性能特性
        3.3.3 串联型焦电联产系统的(火用)分析与节能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气头甲醇电力联产系统
    4.1 典型分产系统分析
    4.2 双气头整合的甲醇电力联产系统
        4.2.1 参比联产系统-双气头重整共制合成气的甲醇电力联产系统
        4.2.2 双气头无重整共制合成气的甲醇电力联产系统
    4.3 回收CO_2的双气头甲醇电力联产系统
        4.3.1 联产系统中CO_2回收的方法及集成思路
        4.3.2 回收CO_2的双气头甲醇动力联产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焦炭、化工与电力多功能系统
    5.1 焦炭、氢与电力多功能系统
        5.1.1 焦炭、氢与电力多功能系统的集成
        5.1.2 多功能系统的热力性能
        5.1.3 EUD分析及节能机理
        5.1.4 经济性及温室气体的减排
    5.2 焦炭、甲醇与动力多功能系统
        5.2.1 焦炭、甲醇与动力多功能系统的集成
        5.2.2 焦炭、甲醇与动力多功能系统的热力性能
        5.2.3 EUD分析及节能机理
        5.2.4 性能特性与经济性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主要符号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博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致谢

四、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煤炭清洁发电技术扩散及其驱动政策研究[D]. 张美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D]. 赵英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热电联产系统低品位热利用方式及热力特性研究[D]. 张洪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
  • [4]联合循环机组蒸汽系统运行与结构优化研究[D]. 宋学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5]电力低碳转型中的决策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陈浩. 北京理工大学, 2018
  • [6]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火电机组运行优化研究[D]. 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7]日本煤炭清洁利用与高效发电产业国家战略研究[A]. 周杰,周溪峤. 国际清洁能源发展报告(2015), 2015
  • [8]煤热解混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的研究[D]. 李昱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5(06)
  • [9]太阳能与燃煤联合发电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杨思韫. 可再生能源, 2012(10)
  • [10]焦炉煤气与气化煤气基焦炭、化工与动力多联产系统及集成机理[D]. 孙士恩.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9(11)

标签:;  ;  ;  ;  ;  

燃煤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