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形式规则

版式设计形式规则

一、版面设计的形式法则(论文文献综述)

秦绪湉[1](2021)在《网格设计在数字化界面中的拓展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视觉传播过程中,信息结构日趋复杂,媒介形式不断增殖,人们逐渐产生对信息秩序与规则加以把控和完善的意识。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主义设计师总结并提炼出一套控制版面形式的方法——用系统的网格整合版面信息,以达到秩序的最大化,使信息的传达和交流更加高效、深入而广泛。如今,信息的数字化获取方式成为主流,从视觉设计的角度观察,网格设计摄入数字化界面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逐渐突显。一方面,网格设计思维和视觉范式塑造着信息在媒介中的表达方式和人们的理解方式。数字化界面中网格塑造方式的匹配性加强,界面技术呈现特点更加适合网格化、格栅化。另一方面,相较于形制稳定的纸质文本,数字化界面中的可变性所导致的新的视觉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本文试图将网格设计的拓展应用看作是人们对秩序倾向的延伸,我们不应将界面中的网格从漫长的信息传播媒介发展中割裂出来,而是将其看作人们构建秩序本能的一部分。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人们持续拓展着网格构建秩序的能力,发挥着网格灵活应变的能力。笔者分析并总结出以数字化界面中的可变性为导向的网格设计方法:从已知的信息单元创建网格,明确视觉信息基本结构;构建响应式网格系统,应对多元的信息终端;针对性地设计符合信息展示类型的网格架构,提供优质的本机阅读体验。设计方法应用于设计实践——基于中国供销电商网站改版的网格设计实践中。通过明确设计中的限制条件建立网格设计的依据,使网格与信息建立联系,避免因过早设计导致功能缺陷;通过建立网格、设备与信息间的联系,讨论网格设计与视觉文本之间的必要关联;通过建立设备、信息、用户间的联系,为信息提供相应设备中合理的网格布局,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验证了以可变性为契机的网格设计拓展途径。

苏力健[2](2020)在《编排设计形式法则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编排设计形式法则是设计法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被广泛运用于广告设计、平面海报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识别设计(CI设计)、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网页与多媒体设计等平面和影像领域,已成为人们理解时代与认同社会的重要界面。无论是传统设计形态还是新兴设计领域,任何的设计都不能忽视编排设计形式法则,都要应用它对设计内容进行设计与架构,以求达到设计内容与信息的传达到位,并把抽象美与形式美的观念传递给观者。该文通过对编排设计形式法则六点应用方法的总结,以期让相关设计者对编排设计形式法则在各类设计中的运用有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何文倩[3](2020)在《近现代中国结婚证的设计及创新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结婚证作为夫妻婚姻关系的重要凭证,是我国婚俗文化的宝贵结晶。结婚证在社会的发展和更替中呈现着不同的设计面貌。本文以中国的结婚证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各个时期的结婚证三百余张,通过文献研究、图像学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分析结婚证从封建社会时期到当下的设计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将结婚证置入历史大环境中,结合时代的语境和文化特征,对结婚证的图案、文书格式、版式类型、美术字等设计要素进行研究。从图案的选择、文字的编排、思想的传达、审美的偏好等方面,深入挖掘结婚证设计演变的内在因素,充分论证结婚证的设计所包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结婚证中具有丰富寓意的设计元素进行提取,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创新,并将其应用到婚庆喜品的包装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兼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的设计作品。本文研究的结论主要有:中国结婚证的设计演变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发展景观,不仅从侧面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婚姻面貌,还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变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新旧文化的继承与摒弃以及人们的艺术审美倾向;中国结婚证的设计研究对喜品的包装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设计元素背后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朱迪[5](2020)在《版面设计中的图案应用原理研究 ——以徽菜馆品牌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图案一直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优秀传统手工艺的重要载体之一,往往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更是版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具有装饰意义的审美性图案,到传达信息的视觉性图案,再到引导感官流程的指引性图案等等,都体现了图案内在的寓意性,也赋予了其多重表现功能。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明确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图案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次,运用归纳整合法结合视觉心理学、符号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图案之于版面设计不仅有装饰作用,还与引导、传达、丰富空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剖析图案设计的形式美、个性化发展、作用表现等内容,为后续创作时遇到形式语言选择的问题提供了依据;再次,通过对安徽民间装饰图案中徽州雕刻图案、阜阳剪纸图案、芜湖铁画图案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原理的研究,深入探讨其设计来源、创新性应用、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徽民间装饰图案应该从形式到内容上进行分离、重构、创新,并结合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其在包装设计、品牌设计、服装设计以及本人硕士毕业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本文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通过对图案历史脉络的阐述,引出图案设计的文化内涵;从图案设计的美学因素与功能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在版面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发展与作用。第二方面,针对具体地域图案文化,文章对安徽民间装饰图案进行研究分析,在阐述其在现代设计中重要性的基础上,举例了三种具有典型特征的安徽民间装饰图案,分析了设计来源,提出了应用原则,即应该坚持人文性设计、多元化设计、人性化设计;而后提出了创新性应用方式,即显性与隐性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直接引用图案元素、或者对图案进行抽象变形处理,也可以通过分离与重构,使图案在保留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再生成新的图案设计,这是显性语言的应用方式;通过弘扬安徽装饰图案文化的神韵,使其融入到现代设计环境中,提高设计的地域特色是隐性语言的应用方式。第三方面,文章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分析了安徽民间装饰图案在设计中的应用表现,论证了安徽民间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第四方面,通过对前文图案原理的认知以及安徽民间传统图案的应用分析,从中提炼设计元素,运用到带有地域特点的品牌设计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章通过对版面设计中图案应用原理的分析,以安徽民间装饰图案为主要分析对象,目的是为了在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中寻找沟通的桥梁,在继承和发扬安徽民间装饰图案文化的同时,促进现代设计文化语言的多样性,扩展设计的范围空间,增强现代设计中的地域民族特色和文化品位。图77,文献34

陈祉音[6](2020)在《高校校史馆展示设计的叙事性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校史馆从最初以文史编研工作为主的档案馆雏形,转变为如今汇集展示校史文化、时代面貌、发展成果于一体的功能性场所,已逐渐成为学校对外交流、宣传教育、传承文化的媒介平台。伴随时代的发展,当文学研究中的“叙事性”被运用到展示空间中时,给当前的校史馆展示设计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校史馆展示设计的研究转而向纵深局面发展。论文以高校校史馆为研究对象,以展示设计与叙事学理论交叉视域下的叙事性设计为研究点,运用文献检索法、实地调研法、比较分析法与归纳总结法,对国内高校校史馆展示空间进行分析,并梳理叙事学相关理论,探究校史馆展示设计与叙事性之间的内在逻辑。以校史馆叙事设计中视角、情节、环境各要素之间深层逻辑与表层形式为研究核心,从叙事性设计思维着手深入挖掘校史馆展示设计中深层叙述的能动力,以期为校史馆叙事性设计的研究发展作出补充,并在校史馆实际建设运用中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与方法;第二,阐述高校校史馆展示设计发展概述及叙事性空间基本概念,详细分析了校史馆职能属性、类型特征、展览形式,发现校史馆展示设计的叙事性演化趋势;第三,以叙事性设计为切入点对高校校史馆展示空间进行叙事性构建,从“说与听”(即叙述者与接收者)视角出发阐述了故事“说什么”(即故事的内容与要素)的问题。第四,围绕叙事性构建过程探索故事“如何说”的策略,并提出了人性化、情景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第五,结语部分总结了上述章节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叙事性设计的现实意义,并对国内校史馆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茹天[7](2020)在《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在科技加速发展的今天,新的视觉样式在科学技术的催动下不断涌现,数理性设计形态就是其中之一,数理性设计形态以“平坦的世界”为创意来源,以数字化为技术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表现平台,从创意、工具、材料、传播方式上改变了设计的面貌,具有数理美感的设计形态不仅反映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也表达着人类智能对美学的理性思考。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美的过程,还是一种策略、一种思维方式,它讲求在思维层面上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并与逻辑具有天然的联系,因此,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数理性设计形态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显着特点。参数控制结构、模块拓扑结构、模块线性变化结构、以及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结构,这四种基本结构从构形规则中反映了数理性结构的总体形式语汇,现代设计形态所呈现的数理性结构不仅仅是现代设计者依靠计算机工具简单生成的视觉形式,更是自然造物法则、人类审美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统一的结果。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是一个从创意产生,到素材选择,再到模型建立的连续过程,这一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环形流程而并非线性流程,各个步骤之间有时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生相互融合与渗透,数理性设计形态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式的设计,是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获得的逻辑上的关联,并最终落脚在数理性的形态上给出的设计雏形和理念。在造型的过程中,形式美学原则、通用技术原则、和观念创新原则是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相互补充,从形式美学、技术手段和设计观,三个层次对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形态生成时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数理性设计形态并不是冰冷的数学模型,人对它的形式创造使其焕发出美的温度感和人文特征,数理结构只是构成造型的骨架,真正赋予这种数理性形态生命体本质的是形式美学的创新,对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始终是为了启发人们用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新兴的视觉样式,从而指导现代设计者用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更好的设计创意。本文从理论基础、结构构架、设计原则、生成方法这四个层面剖析了现代设计中的数理性设计形态,可以发现,数理性设计形态是基于现代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新图式的现象,它不仅仅是某一设计领域产生的设计方法,而是顺应了面向未来的大众审美所产生的一种高效的、具有科技感的造形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数理性设计形态是科技之美在设计形态上的体现,在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是对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理论构建。

慕澜[8](2018)在《“微印象”招贴版式设计中韵律美的表现》文中研究说明在招贴设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各个时代的环境和设计风格的影响,招贴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早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中,少不了版式设计的功劳。将赋有韵律美的形式法则运用到视觉元素中,在版面中发挥最恰当的视觉表现力,可以起到升华主旨的作用。运用色彩对大众心理的影响,提升了版式中主体物的认知度,成为此次研究的重要目的。通过大量的调研,笔者对版面设计中空白与图文的映衬关系进行剖析。初步将表现韵律美的版面构成原理进行整理;其次,收集研究了大量优秀案例图片,将色彩心理分析运用到招贴版式中,探究其对大众心理造成的影响。对论点进行研究过程中,从新的视角切入,突破招贴版式设计中单一的表现形式,使结构内容得到丰富。结合其历史进程,对版式设计发展的新趋势有了规律性的总结。在“微印象”主题招贴创作中得到了创新性的应用,使视觉元素通过编排技巧充分展现出韵律美。彰显出了招贴版式设计中图文与空白的完美映衬,同时也丰富了空间层次性。在版式设计体现韵律美的研究过程中,根据画面尺寸的安排,在有限的版面中尽可能的表现出视觉元素和主旨。以较短的时效性传播出最大限度的品牌理念,使受众群体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地接受信息。只有这样招贴的意义才能被赋予实际,招贴也可以做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结合当代的设计环境,总结新的设计手法,将韵律美融入其中。以最恰当的视觉表现力,烘托出主题,使得多元化的因素都将会成就招贴艺术的价值体现。

高秦艳[9](2017)在《文字设计的身份转换与图形语言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桌面排版革命至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改变了文字设计的工作流程和设计理念。大量案例印证,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文字设计领域出现了“身份转换”这一特殊现象。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分析,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动因,考察和梳理当代技术进步对当代文字设计地位转变的影响。技术革新直接导致了文字设计理念的升级,借助图形语言的创意手段,文字设计得以从图像解说的传统身份逐渐走向主动表现的位置,从而实现其身份与价值的转换。设计师可以运用图形语言的表现手段,将“文字”作为“被借用的对象”或一种创作元素来进行创意设计。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文字设计身份的转换”造就了“文字即是图形”现象的产生,促发了一场在西方被称之为“革命性”的文字设计变革。运用案例分析法、作品评述法、统计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具有典型意义的设计案例进行解析。借助电子计算机、数字分析软件等设备和工具进行文档分类和数据研究。通过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果:第一,在诸多设计因素中,文字设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技术的协助下,文字设计的表现性被不断地开发和应用。第二,在具体的设计案例应用中,文字设计的“身份”已逐渐从辅助说明转变为创造表现的中心。第三,在技术不断革新的境况下,文字设计的理念与表现路径也呈现出多样性和跨界性。第四,“图形语言”的表现手段同样适用于当代文字设计领域,并可以通过多重途径来进行建构。研究发现,文字设计的理念更新与技术发展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文字设计的发展空间也变得更为广阔。总体地看,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字设计“身份转换”的现象在国际平面设计界持续存在,并且呈现出愈加明显的态势。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文字”往往是被设计师借用的表现元素,它体现了文字设计中“图形语言”的建构形式,也是促成文字设计“身份转换”的关键因素之一。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当代文字设计的创意与表现路径呈现非线性发展模式,技术的发展与设计理念的革新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

殷颢[10](2016)在《论秩序感的多重表现》文中研究说明对形式秩序的感知体验具有主观性和先验性,形式关系的规律性表现和由此形成的法则,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是艺术表现和设计建造中的操作规范,表现为古典时期以比例尺度的完美再现,追求多样统一的和谐秩序;现代主义时期以要素分解和技术至上的抽象表现,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机械秩序;后现代主义时期以非理性和不确定性的视觉混搭,追求具有颠覆性的反秩序形式。

二、版面设计的形式法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版面设计的形式法则(论文提纲范文)

(1)网格设计在数字化界面中的拓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网格设计的合理性与工业化背景
    第一节 对网格设计合理性的再认识
        一、几何构造:对秩序倾向的本能
        二、提炼延伸:合乎基本规律的外化
        三、破格创新:探索秩序的新思路
    第二节 工业化背景下网格设计合理性的显现
        一、提高传播效率
        二、提供优质阅读
第二章 网格设计与数字化界面中视觉秩序建构的共性认识
    第一节 数字化界面中网格塑造方式的匹配性加强
        一、信息数字化呈现的阅读需求
        二、网格结构匹配信息层次
        三、像素即是网格
    第二节 网格设计与数字化界面中视觉秩序建构的共性思维
        一、客观性的主题构建
        二、预见性的整体架构
        三、结构性的视觉韵律
    第三节 网格设计在不同信息终端中的拓展应用
        一、PC端中的网格设计
        二、移动端中的网格设计
        三、其他终端中的网格设计
第三章 数字化界面的可变性为契机的网格设计拓展途径
    第一节 数字化界面中影响网格设计的可变性分析
        一、弹性的信息表现
        二、多元的信息终端
        三、用户的参与行为
    第二节 数字化界面中的网格设计新基点
        一、模块:从信息单元创建网格
        二、响应:构建网格、信息与设备的联动性关系
        三、绑定:获得舒适的(本机)阅读体验
第四章 基于“中国供销电商公司网站改版”的网格设计实践
    第一节 设计思路
    第二节 核心创意
    第三节 设计过程
        一、改版分析
        二、建构网格依据
        三、建构网格响应逻辑
    第四节 设计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编排设计形式法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编排设计形式法则概述
二、编排设计形式法则的应用方法
    1. 比例与尺度
    2. 对比与统一
    3. 对称与均衡
    4. 节奏与韵律
    5. 虚实与疏密
    6. 重复与渐变
结语

(3)近现代中国结婚证的设计及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三、论文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五、论文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结婚证的概念
    第二节 结婚证的起源与发展
        一、结婚证的起源
        二、结婚证的发展
    第三节 结婚证的功能与价值
        一、结婚证的功能
        二、结婚证的价值
    第四节 结婚证的设计概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结婚证的图案
    第一节 清末及以前的结婚证图案
        一、龙凤图案类
        二、神话故事类
        三、人物生活类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图案
        一、传统婚书图案类
        二、吉花瑞草类
        三、祥禽瑞兽类
        四、政治符号类
        五、西方图案类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结婚证图案
        一、吉花瑞草类
        二、祥禽瑞兽类
        三、政治符号类
        四、生产建设类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结婚证图案
        一、吉花瑞草类
        二、祥禽瑞兽类
        三、政治符号类
        四、生产建设类
        五、人民形象类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的结婚证图案
        一、吉花瑞草类
        二、祥禽瑞兽类
        三、生产建设类
        四、政治符号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婚证的版式
    第一节 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一、传统婚书的文书格式
        二、民国时期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三、建国后结婚证的文书格式
    第二节 结婚证的版式类型
        一、纯文本型
        二、图文并茂型
    第三节 结婚证的版式法则
        一、对称与均衡
        二、节奏与韵律
        三、重复与交错
        四、比例适度
        五、多方位空间处理
    第四节 结婚证的美术字
        一、结婚证的美术字类型
        二、结婚证的美术字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婚证的设计元素在喜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喜品包装设计分析
        一、喜品包装设计的背景分析
        二、喜品包装设计的现状分析
        三、喜品的消费心理及偏好分析
    第二节 “吾家有喜”喜品包装设计实践
        一、思路与方法
        二、提取与设计
        三、拓展与应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作品)
附录
致谢

(5)版面设计中的图案应用原理研究 ——以徽菜馆品牌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研究方法
        1.4.1 资料收集整理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归纳整合法
2 版面设计的图案原理认知
    2.1 图案设计的发展
        2.1.1 图案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2.1.2 外域引进的图案学
    2.2 版面设计基本原则
        2.2.1 主题鲜明突出
        2.2.2 形式与内容统一
        2.2.3 深化整体布局
    2.3 版面设计中的图案属性及样态
        2.3.1 统一与变化
        2.3.2 节奏与韵律
        2.3.3 对比与调和
        2.3.4 动感与静感
        2.3.5 对称与均衡
        2.3.6 整体与局部
    2.4 图案在版面信息整构中运用的理念和方法
        2.4.1 取向装饰设计理念
        2.4.2 引入现代创新思维
        2.4.3 人文主义情感传递
    2.5 图案设计在版面中的作用表现
        2.5.1 图案是引导视觉方向的元素
        2.5.2 图案是丰富审美的装饰性元素
        2.5.3 图案是营造空间层次的元素
3 安徽民间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3.1 安徽民间图案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
    3.2 安徽民间装饰图案的设计来源
        3.2.1 徽州雕刻图案的提取
        3.2.2 阜阳剪纸图案的传承
        3.2.3 芜湖铁画图案的创新
    3.3 安徽民间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原则
        3.3.1 坚持人文性设计
        3.3.2 坚持多元化设计
        3.3.3 坚持人性化设计
    3.4 安徽民间图案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方式
        3.4.1 安徽民间图案文化的显性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3.4.1.1 直接引用
        3.4.1.2 抽象变形
        3.4.1.3 分离重构
        3.4.2 安徽民间图案文化的隐性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3.5 安徽民间装饰图案设计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表现
        3.5.1 徽州雕刻图案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
        3.5.2 阜阳剪纸图案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
        3.5.3 芜湖铁画图案在品牌设计中的应用
4 我的创作——“皖味道”徽菜馆品牌设计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件

(6)高校校史馆展示设计的叙事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 高校校史馆展示设计与叙事性空间基本认识
    第一节 高校校史馆概述
        一、高校校史馆概念
        二、中国校史馆发展历程
        三、校史馆职能属性与受众分析
        四、校史馆类型划分与特点分析
    第二节 校史馆与展示设计
        一、展示的概念
        二、展示设计发展
        三、展示设计分类
        四、校史馆展览形式及空间组成
        五、高校校史馆面临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节 叙事学理论与叙事性空间基本认识
        一、叙事学基本理论
        二、叙事的概念
        三、叙事空间的叙事性
        四、高校校史馆展示设计叙事性演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校史馆叙事性构建
    第一节 高校校史馆展示设计的叙事性特征
        一、故事导向性
        二、时空序列性
        三、多元感知性
        四、个体差异性
    第二节 高校校史馆叙事性要素
        一、叙事视角的代入
        二、叙事主题的把握
        三、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叙事环境的营造
    第三节 高校校史馆叙事性表现形式
        一、静态空间性叙事
        二、动态时间性叙事
    第四节 高校校史馆叙事性形式法则
        一、对比与统一
        二、均衡与对称
        三、节奏与韵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校史馆叙事性设计策略与实现路径
    第一节 校史馆叙事性设计程序
        一、前期筹建工作
        二、中期策划工作
        三、后期施工布展
    第二节 高校校史馆叙事性设计原则
        一、尊重历史性原则——延续校史发展历程
        二、文化传承性原则——传递学校文化精神
        三、差异共存性原则——体现学校象征符号
        四、教育体验性原则——营造寓教于乐氛围
    第三节 高校校史馆叙事性设计方法
        一、文化感知设计方法
        二、时间节奏设计方法
        三、空间序列设计方法
    第四节 高校校史馆叙事性设计的实现路径
        一、以受众为核心的人性化设计
        二、以情节为导向的情景化设计
        三、以体验为交互的现代化设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目录
附录2 :国内不完全统计高校校史馆联系表
附录3 :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论文着作
致谢

(7)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语言和新媒介的产生
        1.1.2 数字技术和新媒介对设计的影响
        1.1.3 数据化与设计的数理性
        1.1.4 设计数理性的实现基础
        1.创意来源——平坦化的世界
        2.技术基础——数字化技术
        3.表现平台——多媒体技术
        4.传播介质——数字信息网络
        1.1.5 新图式现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理论方面
        2.实践方面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理论方面
        2.实践方面
第2章 数理性设计的基础
    2.1 数理的认识
        2.1.1 西方的数理认识
        2.1.2 东方的数理认识
    2.2 数理与形式
        2.2.1 西方的数理与形式
        2.2.2 东方的数理和形式
        2.2.3 现代设计中的数理与形式
    2.3 形成数理性的基本尺度
        2.3.1 比例
        1.对称
        2.变形
        3.黄金分割
        4.人体比例
        2.3.2 模数
        1.模块
        2.单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计形态中的数理性结构
    3.1 参数控制结构
        3.1.1 线性结构形态
        3.1.2 体块结构形态
    3.2 模块拓扑结构
        3.2.1 “单点——单点”拓扑结构
        1.环形拓扑结构
        2.莫比乌斯环结构
        3.2.2 “单点——多点”拓扑结构
        1.树形拓扑结构
        2.星型拓扑结构
        3.树形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的融合
        3.2.3 “多点——多点”拓扑结构
        1.网状拓扑结构
        (1)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2)不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2.蜂窝状拓扑结构
        3.2.4 多种拓扑结构的交织
        1.星型拓扑和环形拓扑的交织
        2.扭结和链环
    3.3 模块的线性变化结构
        3.3.1 直线变化——模块渐次数列结构
        3.3.2 曲线变化——模块螺旋排列结构
    3.4 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基本原则
    4.1 形式美学原则
        4.1.1 对称与秩序
        4.1.2 节奏与统一
    4.2 通用技术原则
        4.2.1 软件编辑
        4.2.2 模型制作
    4.3 观念创新原则
        4.3.1 形式新颖
        4.3.2 多解与环保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
    5.1 创意的产生
        5.1.1 仿生
        5.1.2 抽象
    5.2 素材的选择
        5.2.1 无机形
        5.2.2 有机形
    5.3 数理模型的建立
        5.3.1 多重模型
        1.重复
        2.模组化
        5.3.2 连续模型
        1.变形
        2.几何化
        (1)拓扑几何变形
        (2)数据几何变形
        5.3.3 参数模型
        1.模拟
        (1)变数
        (2)粒子控制
        (3)集群
        2.参数化
        (1)多解
        (2)限制
        5.3.4 流动模型
        1.运动
        (1)交错
        (2)层理
        2.视觉化
        (1)视觉化网络
        (2)视觉化曲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
    6.1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
        6.1.1 多元化设计方案
        6.1.2 可交互的设计形式
    6.2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未来
        6.2.1 “人——机”互联的视觉媒介
        6.2.2 从二维到多维的视觉形态转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图录
致谢

(8)“微印象”招贴版式设计中韵律美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方法
第二章 招贴版式设计的概述
    2.1 招贴及版式设计的含义
        2.1.1 招贴的概念
        2.1.2 招贴版式设计的概念
        2.1.3 韵律美在招贴版式设计中的意义
    2.2 招贴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
        2.2.1 招贴版式设计的历史发展概况
        2.2.2 招贴版式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章 招贴版式设计中表现韵律美的版面构成原理
    3.1 招贴版式设计中表现韵律美的造型要素
        3.1.1 点、线、面在版面构成中体现的韵律美
        3.1.2 版面中黑、白、灰的空间构成原理
    3.2 招贴版式设计中表现韵律美的形式原理
        3.2.1 空白与图文映衬的形式美法则
        3.2.2 招贴设计中运用形式美有益于版式韵律的调节
    3.3 视觉元素在招贴版式设计中表现韵律美的原理
        3.3.1 文字应用技巧在版面构成中的表现
        3.3.2 图片排列技巧在版面构成中的表现
        3.3.3 图形元素的版面创意构成
第四章 色彩搭配在招贴版式设计中体现的韵律美原理
    4.1 通过对色彩语言分析招贴版式设计的原理
        4.1.1 通过色彩基础原理提升招贴版式设计中的韵律美
        4.1.2 利用色彩配置增强招贴主体物的易见度
    4.2 色彩心理因素应用在招贴版式设计中产生的视觉效果分析
        4.2.1 运用色彩的心理感觉分析不同的感官体验
        4.2.2 利用色彩的心理因素加深公众对版式设计中韵律美的感受
第五章 “微印象”招贴版式设计中韵律美的应用与分析
    5.1 创作的动机和目的
    5.2 “微印象”招贴设计理念
    5.3 创意设计构思
    5.4 设计实践展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文字设计的身份转换与图形语言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
    四、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五、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论文各部分概要
第一章 新时代境遇下文字设计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时代赋予当代文字设计的机遇
    第二节 新技术问世与设计产业革命
        一、软件方面
        二、硬件方面
        三、其他
        四、新技术推动下的设计产业革命
    第三节 当代文字设计的理念升级
        一、技术解放
        二、模棱两可的身份
        三、突破印刷思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于文字设计身份的探究
    第一节 辅助被动——图像的解说
        一、解说与补充
        二、图像的衬托
        三、画面的点缀
    第二节 主动创造——文字的自觉
        一、文字设计观的转变
        二、格局营造:基于理性应用的文字设计
        三、激扬文字:基于实验创造的文字设计
    第三节 多元渗透——界限的模糊
        一、二维向多维拓展
        二、设计向艺术延伸
    第四节 当代文字设计的身份转向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用字”的形式法则探索
    第一节 基础形式
        一、错落组合
        二、大写与小写
        三、粗细转换
    第二节 规则形式
        一、排列样式
        二、空间营造
    第三节 不规则形式
        一、综合对比
        二、文字堆集
        三、破坏创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造字”的形式法则探索
    第一节 对“造字”的设计工具梳理
        一、徒手
        二、电脑
        三、综合
    第二节 二维范畴
        一、书写绘制
        二、随机偶然
        三、数码生成
        四、肌理形态
        五、异字组合
    第三节 二维之外
        一、造物创新
        二、拼贴构成
        三、光影趣味
        四、多维空间
        五、动态影像
        六、行为事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论秩序感的多重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和谐秩序与崇高意义
二、机械秩序与技术至上
三、反的秩序与不确定性

四、版面设计的形式法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网格设计在数字化界面中的拓展应用研究[D]. 秦绪湉.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编排设计形式法则的应用研究[J]. 苏力健. 美术教育研究, 2020(21)
  • [3]近现代中国结婚证的设计及创新应用研究[D]. 何文倩. 苏州大学, 2020(03)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版面设计中的图案应用原理研究 ——以徽菜馆品牌设计为例[D]. 朱迪.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高校校史馆展示设计的叙事性表达研究[D]. 陈祉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D]. 茹天.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8]“微印象”招贴版式设计中韵律美的表现[D]. 慕澜. 天津工业大学, 2018(12)
  • [9]文字设计的身份转换与图形语言建构研究[D]. 高秦艳.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5)
  • [10]论秩序感的多重表现[J]. 殷颢. 艺术百家, 2016(S1)

标签:;  ;  ;  ;  ;  

版式设计形式规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