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B股市场功能重新定位分析

我国B股市场功能重新定位分析

一、我国B股市场功能重新定位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施慧[1](2020)在《HT公司回归A股路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立B股是我国资本市场渐进式开放的关键点之一,其设立初衷是为筹集外汇资金与拓宽融资渠道。由于外汇汇率的剧烈波动、允许境内公司赴港上市、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制度设立、沪港通与深港通开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B股市场地位逐渐淡化。同时,B股上市公司面临着对外资吸引力不足、市场流通性差、融资功能缺失、同一发行人B股与A股折价现象明显等问题。目前监管部门对从B股回归A股的政策不明朗,但已有多家公司回归A股的市场成功实践案例。因此,在探索B股公司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从B股回归A股具有重要的政策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HT公司,是B股上市公司,上市已20年。多年来,HT公司积极寻求变革,寻求资本平台的股权重构方案,希望在短期内构筑起具备资源承接能力的平台,以实现公司更大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HT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状况、财务绩效与内部资源,从HT公司在B股市场遭遇的融资功能受限、流动性缺乏、估值偏低等方面分析了其回归A股的必要性,并从资本市场改革、宏观政策和公司战略等方面证明了转A股的可行性。随后,从两个层面研究了HT公司回归A股的约束条件,首先,是外部环境层面,主要是各类政策,如监管政策、汇率转换、投资者身份转换、法律法规适用性;其次,是企业自身层面,主要是各类资源保障,如未来战略方向、业绩指标、资金储备、治理结构、管理团队等。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本文研究了HT公司沿用回归A股成熟模式的路径,提出了私有化再上市、关联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的路径。并从政策、可操作性、周期等方面对几种路径进行了比较。按照政策可行、投资者保护、成本节约原则,本文对包括传统路径的几种方案做了排序和选择。最后,本文认为,由关联公司发行A股吸收合并B股为最优回归路径。另外,本文研究了HT公司从B股转往A股的风险,重点研究了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内部经营风险及其应对策略。本文的研究,旨在为HT公司解决B股回归A股遗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在未来战略发展、资本运作方面为HT公司获得资本平台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该研究能够对其他B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提供参考,为监管政策的完善或突破提供市场实践参考。

齐梦冉[2](2019)在《我国沪深B股市场发展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与A股市场相比,B股市场存在着流动性差、规模小、收益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投资者投资积极性。所以,B股市场到底该何去何从一直是个难题。从B股市场发展现状出发,结合B股市场这几年来的改革实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B股市场合并或改造,以及功能重新定位等问题进行论述,以期为B股市场日后发展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袁琳翕[3](2011)在《金融危机后B股的发展方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始于1991年底的中国B股市场是指境内上市外资股证券市场,其中B股指的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内外投资者发行、募集外币资金并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与A股市场几乎同时起步的B股市场理所应当的属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证券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A股市场同时起步的B股市场却在发展中遭遇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甚至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退化的局面。B股市场本身也出现了边缘化的迹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并且这种局面已经维持了多年。但是这种局面在整个中国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是显得非常不和谐的,无论B股市场最终是关闭还是重新取得新发展,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不应该继续现在这种不管不顾的局面。本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试图在这次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之后在前人的基础上探讨B股市场可能或可以的发展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为导语,分别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然后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在第二部分中介绍B股市场相关理论及B股市场发展历程。其中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金融功能及演进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B股市场历史沿革和发展包括B股市场主要政策变迁、B股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发展情况等内容。在第三部分中,将第二部分的相关理论和B股发展情况联系起来,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B股发展的情况,得出B股市场作为证券市场存在功能性缺失这一结论。虽然得出了这个结论,但是目前关闭B股市场也是不可性的。.因此也就继续分别分析了B股发展成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B股与A股尽早合并、B股与H股合并这三个方案在目前情况下的不可行性,也从侧面为后文提出B股市场应该积极发展做好铺垫。第四部分先是介绍了本次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国际环境带来的主要变化,以及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特征(GDP增速放缓但发展态势良好、加速经济结构转变、通胀压力巨大、货币供应激增、外汇储备节节攀升),因为这些是发展B股市场的国内外现时背景,对B股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然后根据金融危机之后的这些经济情况,分别阐述了此时发展B股市场的现时意义和战略意义,主要包括完善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推动证券市场国际化、分散外汇储备风险、助推“走出去”战略这四个方面。正是由于发展B股市场的现时意义和战略意义,在第五部分中提出B股市场“短期积极发展、长期自然融合"的发展思路。首先界定了这个发展思路中短期和长期的含义。在短期积极发展中主要包括B股市场的重新定位、以及新定位的发展措施。长期自然融合主要对新加坡内外资股的发展进行案例分析,主要包括从新加坡内外资股合并看A、B股自然融合的条件和新加坡内外资股合并对我国的启示。本文综合B股市场现存的问题、关闭方案的弊端和B股市场如果发展起来的现时意义和战略意义,提出B股市场“短期积极发展、长期自然融合”的发展思路。该发展思路中的“短期”和“长期”的含义分别是:“短期”所指的时段是现在到中国汇率改革最终目标的完全实现,即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而“长期”所指的是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成熟度达到可对外开放时。在思考B股市场退化的原因时,虽然制度、宏观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B股市场现在尴尬的状况和进退两难的局面。但本文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随着B股市场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了变化,而B股市场的定位也越加模糊,导致其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纵观B股市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B股市场除了刚开始设立的几年中其定位相对比较清晰,而后发展至今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市场层面都没有对B股市场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在设立之时,中国国内外汇需求旺盛缺乏外汇资金,而人民币尚未开放,为了解决好这个矛盾,B股市场才得以建立。由于当时这个定位比较清晰,在这个时段中B股市场的发展也比较顺利,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曾一度超过A股市场,其历史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而后由于B股市场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B股市场的定位却没有调整或跟上这些变化,逐渐走向了边缘化。因此,解决B股市场的定位问题是寻找B股市场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立足于B股市场目前面临的国内外新环境,结合证监会2008年发布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将资本市场建设成为更加开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发挥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并且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其发展的大方向和趋势,从各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出,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中应遵循渐进。而文中多次强调B股市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中重要的一条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管制,这也是目前发展B股市场的硬约束。综合这些因素,将B股市场定位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桥梁,定位于中国的境内外币证券市场。在既考虑B股市场现状,又考虑B股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将这个境内外币证券市场积极建设成为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先驱。因为目前A股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再赋予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这个重任可能会影响A股市场自身的发展,引起剧烈的波动,加大其系统风险。如果直接在A股市场进行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改革,一旦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将极有可能被放大,可能将中国20余年的证券市场建设成果毁于一旦。为了加强新定位的准确性,提出要坚持B股市场发展的持续性和方向性。所谓持续性指的是B股市场在没有实现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这个战略目标或没有达到自然融合条件之前是要坚持发展的,不是单纯的过渡市场,否则将会给投资者造成对B股市场的短期性和不确定性的预期,影响和阻碍B股市场正常的运作和发展。所谓方向性指的是B股市场的发展方向是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部分先融入到国际资本市场去,在国际化市场参与主体、国际化市场制度建设和国际化市场监管体制等各个方面积累相关的经验,从而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并不是简单的利用外资这个单一功能。并且要将发展B股市场的持续性和方向性准确的传达给市场,让市场形成良好的预期,从减少B股市场发展的波动性。最后将我国的A、B股与新加坡内外资股的异同进行仔细的比较分析,得出制度和交易计价方式的不同及原因才是新加坡内外资股能顺利自然融合的重要因素,从也正是我国A、B股长期自然融合的条件。并从新加坡内外资案例中得出如下启示:(1)内外资股在短期内的并存是有合理性的,而在资本市场完全对外开放后,内外资股的合并是符合全球性资本市场要求的。(2)A、B股合并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不能一蹴而就。新加坡内外资股在合并条件都已实现的情况下也用了7年之久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程,而我国目前的制度和人民币兑换问题这两个条件都还没有实现,由此可见A、B股市场自然融合的长期性。(3)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开放性国家,但在资本市场中还是设立了内外资股,其初衷是出于对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这提醒我国在以后A、B股合并时以及经济对外开放中是需要注意国家经济安全这个问题的。

周建荣[4](2009)在《关于我国B股市场发展问题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B股因为交易市场的不同、计价货币的不同而出现巨大价差,而且价格差异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与A股市场相比,B股市场存在流动性相对较差,交易额度较小等问题,严重影响投资者投资B股的积极性。B股市场可以说被"边缘化"。我国B股市场究竟该如何发展,已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我国B股市场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B股市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B股市场合并或改造、功能重新定位等问题进行深入论述,提出了关于B股市场发展的一些思路。

吴越[5](2008)在《B股市场现状、问题和出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股市场建立之初有其必然性,并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目前B股市场极度缺乏流动性,多个主要市场功能已经丧失。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即将完成,解决历史遗留的B股问题,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市场分割理论,分析B股市场现状并重点探讨B股市场丧失的融资功能、价格发现功能以及资源配置及优化功能和它们各自的影响因素,对B股市场的不明确定位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比较学术界较为普遍的3种B股市场改革方案的优劣,尝试推荐最具可行性的B股市场出路。

韩茜[6](2008)在《中国股票融资国际化法律监管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融资的国际化、证券投资的国际化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国际化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集中体现,其中,证券融资的国际化又体现为股票融资的国际化和债券融资的国际化。本文主要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境内企业向境外投资者发行B股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发行股票等三个方面对股票融资国际化的法律监管进行了讨论。

张盛铭[7](2008)在《新经济环境下的B股市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本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托,其宏观调控功能的发挥能够弥补财政货币政策的不足,有效地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讲,资本市场的运行与宏观经济的运行应当是一致的,宏观经济周期决定资本市场周期,资本市场周期的变化反映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本市场得到不断深化。股票市场特别是A股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A股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与A股市场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股市场的发展却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我国的B股市场创建于1992年,从B股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化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定位不清晰,以及本身基础性功能的退化,B股市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地位正在逐渐被边缘化。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出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B股市场,把解决B股市场的问题与解决宏观经济面临的内外失衡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找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重新发展B股市场的巨大价值所在:通过发展B股市场,给我国境内巨额的外汇资金找到合理的投资渠道,缓和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减轻经济内外失衡的状况,一方面解决了B股市场本身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尹中立[8](2007)在《B股市场何去何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2月28日,深沪B股市场正式向境内居民开放,深沪两个B股市场当天涨幅达9.88%。从此,B股市场成为境内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在此之前,B股市场的投资者仅仅限于境外人士,境内投资者很少参与B股市场的投资活动。

尹中立[9](2007)在《发展B股市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内地企业赴海外市场发行上市,内地证券市场引入QFII和QDII制度,B股市场愈加面临功能与定位上的问题。在多种取舍方案中,鼓励发展B股市场将有效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尹中立[10](2007)在《B股市场的重新定位》文中研究说明 B 股市场的本来定位是为国内公司吸引境外外汇资金的特殊场所,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外汇短缺条件下的产物。B 股市场和 H 股市场一样,在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外汇资金方面功不可没,但目前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由外汇短缺变为外汇过剩,外汇短期已经变为历史。因此,B 股市场的"招商引资"的历史使命已基本结束。

二、我国B股市场功能重新定位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B股市场功能重新定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HT公司回归A股路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B股与资本市场改革
        1.2.2 公司上市路径选择
        1.2.3 公司转板研究
        1.2.4 公司并购重组风险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资本市场发展
    2.1 我国公司上市
        2.1.1 我国公司上市的路径
        2.1.2 首发上市与重组上市
        2.1.3 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
        2.1.4 板块选择与上市条件
    2.2 B股的市场准入与发展
        2.2.1 B股的准入条件
        2.2.2 B股的发展与现状
    2.3 A股市场的准入与发展
        2.3.1 A股市场的准入条件
        2.3.2 A股的发展与现状
    2.4 B股回归A股的路径
        2.4.1 私有化再IPO
        2.4.2 B股转H股
        2.4.3 关联公司吸并B股公司发行A股
        2.4.4 B股按汇率折算为A股
第三章 HT公司回归A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HT公司的历史与现状
        3.1.1 HT公司的历史发展
        3.1.2 业务经营预财务绩效
        3.1.3 市场价值情况
    3.2 HT公司回归A股的必要性
        3.2.1 B股市场融资功能受限
        3.2.2 B股市场投资者关注度低
        3.2.3 B股市场价值被低估
    3.3 HT公司回归A股的可行性
        3.3.1 外部环境与资本市场改革
        3.3.2 HT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
        3.3.3 监管政策调整
第四章 HT公司回归A股路径分析
    4.1 成熟回归模式的应用
        4.1.1 控股公司换股吸收合并B股公司
        4.1.2 兄弟公司换股吸收合并B股公司
        4.1.3 HT公司私有化再IPO
        4.1.4 HT公司正向吸并
    4.2 创新路径的探索
        4.2.1 HT公司B股转H股再转A股
        4.2.2 HT公司反向吸并
    4.3 HT公司回归A股方案比较与选择
        4.3.1 HT公司回归A股路径比较
        4.3.2 HT公司回归A股路径选择依据
    4.4 上市结构与板块选择
        4.4.1 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
        4.4.2 HT公司A股市场各板块适用性比较
        4.4.3 HT公司上市结构选择建议
第五章 HT公司回归A股的风险及其应对
    5.1 回归A股风险及应对措施
        5.1.1 政策风险及其应对
        5.1.2 市场风险及其应对
        5.1.3 内部经营风险及其应对
    5.2 回归A股的保障措施
        5.2.1 监管政策保障
        5.2.2 战略与资金保障
        5.2.3 组织管理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我国沪深B股市场发展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B股市场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B股市场面临的问题
    1. 政策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清晰。
    2. B股市场筹资的功能逐渐丧失。
    3. B股市场规模小且流动不顺畅。
三、我国B股市场的治理对策
    1. 重新定位B股的市场功能。
    2. B股转H股。
    3. B股转A股。
    4. 直接合并A股和B股。
    5. B股整体退市。

(3)金融危机后B股的发展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1.2.3 关于金融危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研究情况
    1.3 本文结构安排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可能的不足之处
2. B股市场相关理论及B股市场发展历程
    2.1 相关理论基础:金融功能理论及演进和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2.1.1 金融功能理论及演进
        2.1.2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2.2 B股市场发展历程
        2.2.1 B股市场主要政策变迁
        2.2.2 B股市场发行和行情概况
3. B股市场功能缺失与关闭方案分析
    3.1 B股市场的功能缺失
    3.2 关闭B股市场方案可行性分析
        3.2.1 将B股市场建设成为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
        3.2.2 将B股市场尽快合并到A股中
        3.2.3 将B股市场和H股市场合并
4. 金融危机后的变化与B股发展意义分析
    4.1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环境的变化
        4.1.1 世界经济正在开始复苏
        4.1.2 国际贸易投资与保护主义的相互制衡
        4.1.3 新变化将出现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
        4.1.4 调整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必然的出路
    4.2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主要特征
        4.2.1 经济增速放缓但发展平稳
        4.2.2 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加速
        4.2.3 货币供应激增,通胀压力巨大
        4.2.4 人民币升值加速、外汇储备节节攀升
    4.3 金融危机后发展B股市场的现时意义
    4.4 B股市场发展的战略意义
        4.4.1 完善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
        4.4.2 推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
        4.4.3 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4.4.4 助推"走出去"战略
5. B股市场发展思路探析
    5.1 短期积极发展
        5.1.1 B股市场的定位
        5.1.2 新定位的发展措施与"国际板"
    5.2 长期自然融合
        5.2.1 从新加坡内外资股合并看A、B股市场自然融合的条件
        5.2.2 新加坡内外资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5)B股市场现状、问题和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与文献回顾
    1.1 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2 中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观点
第二章 B 股市场历史与现状
    2.1 B 股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沿革
    2.2 B 股市场的总体情况
    2.3 B 股市场的历史贡献
    2.4 B 股市场功能
第三章 B 股市场的功能性缺失与影响因素
    3.1 B 股市场筹资功能的丧失
    3.2 B 股市场筹资功能丧失与不明确定位
    3.3 B 股定价的非独立性:A、B 股行情走势比较
    3.4 A、B 股市场股价决定方式比较
    3.5 价格发现功能的丧失与B 股市场的特殊持股结构
    3.6 B 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丧失与分割市场折价现象
        3.6.1 折价原因的理论分析
        3.6.2 折价原因的市场分析
        3.6.3 折价原因的实证分析
    3.7 B 股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丧失与缺乏流动性、低股价
    3.8 资源配置及优化功能的丧失与价值低估现象
    3.9 资源配置及优化功能的丧失与负收益、正相关风险
    3.10 资源配置及优化功能的丧失与缺乏流动性
    3.11 功能性缺失的内部强化
第四章 B 股市场的出路
    4.1 B 股市场的现时困境:功能性缺失
    4.2 有关B 股市场定位的讨论与各种尝试
    4.3 B 股市场改革方向探讨
        4.3.1 建设B 股市场为资本市场特区的优劣之处
        4.3.2 A、B 股强制并轨的优劣之处
        4.3.3 B 股整体退市的优劣之处
    4.4 B 股市场改革目标与出路设想
        4.4.1 B 股市场的改革目标与方向
        4.4.2 B 股市场的改革环境和途径
        4.4.3 B 股市场整体退市的原则
        4.4.4 B 股市场整体退市的具体步骤
        4.4.5 B 股市场整体退市的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新经济环境下的B股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发展 B股市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证券市场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第二节 离岸金融市场理论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
第二章 B股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新特征与新问题
    第二节 B股市场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B股市场与宏观经济相互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章 B股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现有解决方案分析
    第一节 B股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关闭B股市场的解决方案评述
    第三节 发展B股市场的解决方案评述
第四章 B股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节 发展B股市场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 B股市场优势分析
    第三节 发展B股市场具体政策建议与措施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8)B股市场何去何从?(论文提纲范文)

B股的历史回顾
B股市场的缺陷
    融资功能不足
    B股市场吸纳资金能力远低于香港市场
    波动性较大
B股市场发展的几种选择
激活B股市场,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9)发展B股市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论文提纲范文)

B股市场去留均存待解难题
激活B股市场可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三项措施激活B股市场
B股市场前景堪忧

四、我国B股市场功能重新定位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HT公司回归A股路径的研究[D]. 施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2]我国沪深B股市场发展管理研究[J]. 齐梦冉. 经济研究导刊, 2019(04)
  • [3]金融危机后B股的发展方向研究[D]. 袁琳翕.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4]关于我国B股市场发展问题的探讨[J]. 周建荣. 企业经济, 2009(06)
  • [5]B股市场现状、问题和出路[D]. 吴越. 上海交通大学, 2008(12)
  • [6]中国股票融资国际化法律监管刍议[A]. 韩茜.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 2008
  • [7]新经济环境下的B股市场研究[D]. 张盛铭. 厦门大学, 2008(08)
  • [8]B股市场何去何从?[J]. 尹中立. 中国金融, 2007(16)
  • [9]发展B股市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J]. 尹中立. 新财经, 2007(07)
  • [10]B股市场的重新定位[J]. 尹中立. 房地产导刊, 2007(Z4)

标签:;  ;  ;  ;  ;  

我国B股市场功能重新定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