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佳:创新改变世界

杨明佳:创新改变世界

一、杨名甲:创新改变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于翠翠[1](2020)在《新中国70年教学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教学技术研究经历了从电化教学到信息化教学的阶段变迁。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教学技术研究的主题不断更新,渐趋深入。但综合地看,教学技术研究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普遍存在研究范畴泛化、功能理解窄化和问题剖析浅化等倾向。从电化到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技术形态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越发关键,教学技术也逐渐成为显性的研究领域。在未来,提高教学技术研究在教学论研究中的地位,强化教学技术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规范,加强教学技术相关研究的合作交流将成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吕宝华[2](2018)在《萧树滋对我国电化教育贡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7年萧树滋前往美国学习视听教育,1949年毅然回国投身电化教育事业,为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然而从目前来看,知道萧树滋的很少,尤其是80后、90后年轻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印象。笔者查阅了研究萧树滋的文献,大部分仅限于零散的概述与列举说明,对萧树滋所作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形成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从萧树滋的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入手,通过查证史料,理清脉络,剖析其电化教育思想形成的过程,回归其在我国早期电化教育领域的奠基地位与深远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人物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梳理萧树滋生平简介,通过几个典型事例突出萧树滋的为人、敬业、爱国的精神。其次,通过收集到的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梳理萧树滋所做的实践活动。最后,整理萧树滋发表的文章和着作,对影响力较大的文献进行全面分析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总结萧树滋电化教育思想的形成。本研究总结了萧树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所作的贡献,实践方面:萧树滋在早期电化教育处以幻灯工作为重点推动电教工作,参与了一系列座谈会,培训班,制定幻灯教育规章制度;参与制造了两用幻灯机,同时在辅仁大学开设了电化教育课,并草拟了设课办法。在西北师大工作时期,开设电化教育课,进行电化教育实验,举办电化教育培训班,指导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在河北大学工作时期,开设电化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主办期刊,建设教育技术学硕士点。理论方面:发表了文章和着作,包括六十多篇论文和十多部专着。本研究根据理论和实践的不同阶段,将萧树滋电化教育思想分为:电化教育概念与内涵、电化教育理论基础、电化教育媒体观以及电化教育的管理与评估。

杨娇[3](2017)在《VOA慢速新闻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多媒体发辅助教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的高中英语听力素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渠道挖掘真实语料应用于高中听力教学就十分必要了。VOA慢速新闻作为真实语料的一种,具有题材多样,语言真实和简明扼要的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兴趣,展现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及最重要的,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以及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借鉴了国内外真实语料应用于高中听力课堂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将VOA慢速新闻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课堂的教学实验。实验开始之前,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所选样本的可行性以及学生对英语听力课的相关看法,为制定实验计划提供参考。实验中,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VOA慢速新闻作为听力材料,合理规划课堂教学环节,加上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做出调整。实验研究与2016年9月在郑州市某高中二年级的两个班展开,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即到2017年1月,通过测试获取两个班的听力成绩,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其分析成果显示:实验组的前测平均分、最高分以及最低分分别为17.066,26和8,后测平均分、最高分以及最低分分别为18.148,28和12,对比前测成绩,后测成绩在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对照组采用传统听力材料进行听力教学,前测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为17.158,26和8,后测平均分、最高分以及最低分分别为17.193,27和9,对比前测,各方面均有所提升,但涨幅微小。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在平均分,最高分以及最低分上均略高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对照组的前测平均分是高于实验组的,在实验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这说明将VOA慢速新闻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训练对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是有所裨益的。实验证明,实验组的同学,即甲班的同学的英语听力成绩有所上升,VOA慢速新闻的多样性题材与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同时,VOA慢速新闻提高了他们的见闻,开始涉猎语言背后的文化,当然,最重要的影响使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得到了提高。

尚海林[4](2013)在《幻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幻灯是利用光线直线传播的特性,把图片进行放大投影到屏幕上,供多人观看的一种技术。本文以幻灯技术为研究核心,梳理幻灯技术演变与发展的历程,探索幻灯技术未来应用的广阔前景。笔者通过查阅、研读、翻译幻灯技术各个发展阶段的相关史料之后,以幻灯的演变过程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光与影的关系、幻灯机结构的演变、幻灯片制作工艺的演变以及幻灯的早期应用和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与研究。文章首先论述了幻灯的演变过程对未来幻灯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及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展望,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其次基于幻灯的整体发展历史,对光与影的关系做出分析,详细阐述光与影的作用,并梳理出幻灯的构造原理及幻灯的发展原理;梳理幻灯机、投影机结构的演变过程,具体包括其发生、发展的年代以及幻灯的逐步演变过程;探讨幻灯片制作工艺的改进过程,具体从它的材质、美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分析幻灯的早期应用情况及在教学中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应用特点。并阐述了其应用原理及方法等内容,进而得出幻灯在教学及各领域中的作用及影响。幻灯技术的演变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教育媒体的发展史。本文基于前人在幻灯及投影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大量查阅我国电化教育媒体演变的史料记载及相关着作和文献,探索了关于幻灯技术发展的整个历史发展脉络。我国古人利用光与影的关系制成的皮影戏、走马灯等,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们不仅可以用于娱乐,而且还具备教育的作用。在我国,这些利用光与影的关系制成的投影工具,以及对于光与影关系的研究,均早于其他国家。但是由于我国古代重经学轻科技的原因,致使很多大有前途的发明没有进一步发展,而渐渐落后于他人。笔者通过对幻灯技术整个历史过程的剖析,以此发现我国教育媒体技术的发展是由光影技术的演变及应用贯穿起来的。从2000年前墨翟的小孔成像,到幻灯技术的出现,投影机的发明,直到今天的超短焦投影技术的兴起,可以看出,投影距离越来越短,投影图像越来越清晰,投影空间越来越小,而所要求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我们对幻灯技术的操作也变得越来越简捷。本文通过对幻灯技术演变历程进行的系统研究,得出幻灯技术的演变只是在物理形态上改变了幻灯的载体和它的硬件设备,但是它“利用光线直线传播的特性,把图片进行放大投影到屏幕上,供多人观看”的基本属性并没有改变。因此,研究幻灯的发展及在我国应用的历程,对当今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推广,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刘若洋[5](2012)在《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萧树滋先生是我国电化教育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电化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当今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媒体应用出现片面追求技术性的现象,加之教育技术领域媒体思想的莫衷一是与媒体理论的纷繁复杂,本研究力求总结萧先生的电化教育媒体观并关注其实践应用,从中总结经验,寻找启示。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对萧树滋先生的科研成果及相关资料进行了细致归类、整理,同时应用访谈法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经过对获取信息的筛选、分析、总结,本研究从萧树滋先生对电化教育媒体概念的认识、对电教媒体理论基础的看法、对电教媒体应用条件的分析、对电教媒体应用原则的阐述四个方面系统描述并客观评价了他的电化教育媒体观,从理念环境、制度环境和物理环境三个维度重点论述了萧先生的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环境,从媒体实践的主体、客体、性质三个角度剖析其过程,最后分析了媒体实践的结果,提出了他的电化教育媒体观及其实践对教育技术领域乃至整个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启示。

柯小彤[6](2010)在《电影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已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现状。为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拓宽英语教学的模式,多渠道挖掘真实的英语语言素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原声电影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体验和感知真实的语言,让学生展现个性、发展心智、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本文以输入假设理论、输出假设理论和情感过滤假设理论三大理论为支撑,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探讨将英语原声电影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本研究通过对学生的抽样调查,以了解研究的可行性,为试验计划提供指导;通过对电影片段的精心选择和课堂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作出具体的调整。实验研究于2009学年第一学期在温州市某中学初中部七八年级分别开展,经过一个学期的看电影学英语教学实践,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后测英语成绩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以检验教学效果,结果显示:七年级实验组学生的后测英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八年级实验组学生的后测英语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得统计数据,将各因素与后测英语成绩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七年级实验组学生对英语的喜好程度、对看电影学英语这一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对看电影学英语在提高听力方面的看法极大(p<0.01)影响着学习成绩,而在其他方面的看法却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八年级实验组学生只有电影课接受程度显着(p<0.05)影响英语学习成绩,在其他各方面的看法都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这一结果说明电影课在初中阶段越早开始效果越明显。实践证明,研究后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张红梅[7](2004)在《杨名甲:创新改变世界》文中研究说明 从1996年起,每年一届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记者都要前去采访。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人的名字——杨名甲,几乎

二、杨名甲:创新改变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名甲:创新改变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2)萧树滋对我国电化教育贡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萧树滋生平简介
    2.1 少年求学,立志报效国家
        2.1.1 艰难求学校长资助
        2.1.2 参加抗日考入西师
        2.1.3 治学严谨展露才华
    2.2 出国留学,参加爱国运动
        2.2.1 出国留学追随冯玉祥
        2.2.2 参加爱国运动
    2.3 毅然回国,终生投入电化教育事业
        2.3.1 毅然回国,参加开国大典
        2.3.2 就职电化教育处
        2.3.3 受聘西北师范学院
        2.3.4 调任河北大学
    2.4 小结
3 萧树滋电化教育实践研究
    3.1 电化教育处工作阶段
        3.1.1 科普局开展电化教育工作
        3.1.2 制造两用幻灯机
        3.1.3 辅仁大学开设电化教育课
    3.2 西北师大工作阶段
        3.2.1 开设电化教育课
        3.2.2 举办电化教育培训班
        3.2.3 指导全国电化教育工作
    3.3 河北大学工作阶段
        3.3.1 学科教学工作
        3.3.2 指导全国电化教育工作
        3.3.3 主办期刊
        3.3.4 建设教育技术学硕士点
    3.4 小结
4 萧树滋电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4.1 发表的文章
        4.1.1 幻灯及其教学应用
        4.1.2 录音、电影及其教学应用
        4.1.3 电化教育概念与理论基础
        4.1.4 电化教育的管理与发展
    4.2 发表的着作
        4.2.1 电影教学
        4.2.2 幻灯教学
        4.2.3 电化教育
        4.2.4 电化教育概论
    4.3 小结
5 萧树滋电化教育思想的形成
    5.1 对电化教育基本概念的探讨
    5.2 对电化教育理论基础的深入研究
    5.3 电化教育媒体观的提升
        5.3.1 电化教育媒体概念
        5.3.2 电化教育媒体应用原则
        5.3.3 电化教育媒体应用方法
    5.4 电化教育管理的发展
    5.5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实践方面
        6.1.2 理论体系方面
    6.2 本研究对当前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的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VOA慢速新闻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2.1 输入假设理论
        2.1.1 Krashen关于语言习得的观点
        2.1.2 输入假设的内容
        2.1.3 理想输入的特点
    2.2 情感过滤假设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3.3 对已有文献的思考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目标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方法
    4.5 研究手段
    4.6 研究过程
        4.6.1 问卷调查
        4.6.2 样本选取的可行性
        4.6.3 前测的展开
        4.6.4 后测的展开
        4.6.5 访谈的展开
    4.7 听力材料的选择
    4.8 课堂教学实践
        4.8.1 听前设计
        4.8.2 听中设计
        4.8.3 听后设计
        4.8.4 教学案例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5.1 数据分析
    5.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教学启示
    6.3 本次实验的局限性及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4)幻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国内已有研究工作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幻灯的原理
    2.1 光影原理
    2.2 光影实验与技术
        2.2.1 小孔成像实验
        2.2.2 皮影
        2.2.3 走马灯
    2.3 幻灯机的光学原理
        2.3.1 幻灯机的光学结构
        2.3.2 幻灯机各部件的要求
第3章 幻灯机结构的演变
    3.1 早期的幻灯机
    3.2 各种形式的幻灯机
    3.3 幻灯机的演变
        3.3.1 光学投影器
        3.3.2 三管投影机
        3.3.3 多媒体投影机
第4章 幻灯片制作工艺的演变
    4.1 绘画法制作幻灯片
    4.2 印刷法制作幻灯片
    4.3 摄影法制作幻灯片
    4.4 数字幻灯片制作法
第5章 幻灯的应用
    5.1 幻灯在教学中的应用
        5.1.1 幻灯在教学中的优势
        5.1.2 幻灯教学的特点及方法
    5.2 我国早期对幻灯的介绍
    5.3 我国早期幻灯的应用
    5.4 新中国初期幻灯的应用
    5.5 21世纪幻灯的应用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完成的项目列表

(5)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电化教育媒体观及其实践的研究现状
        1.2.2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及其实践的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3.1 电化教育思想
        1.3.2 电化教育媒体观
        1.3.3 电化教育媒体实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萧树滋的电化教育媒体观
    2.1 萧树滋的电化教育媒体观及其特点
        2.1.1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的形成背景
        2.1.2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概述
        2.1.3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小结
    2.2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的影响
        2.2.1 推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设
        2.2.2 指导电教媒体实践的开展
第3章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环境
    3.1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理念环境
        3.1.1 电教媒体实践的哲学理论
        3.1.2 电教媒体实践的教育学理论
        3.1.3 电教媒体实践的心理学理论
        3.1.4 电教媒体实践的传播学理论
        3.1.5 电教媒体实践的美学理论
        3.1.6 电教媒体实践的物理学理论
    3.2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制度环境
        3.2.1 电教媒体实践的社会制度环境
        3.2.2 电教媒体实践的教育制度环境
        3.2.3 电教媒体实践的学校制度环境
    3.3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物理环境
        3.3.1 视觉媒体实践的物理环境
        3.3.2 听觉媒体实践的物理环境
        3.3.3 视听媒体实践的物理环境
        3.3.4 综合媒体实践的物理环境
第4章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过程
    4.1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主体
        4.1.1 教育者
        4.1.2 受教育者
    4.2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客体
        4.2.1 具体学科
        4.2.2 教学内容
        4.2.3 教育媒体
    4.3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性质
        4.3.1 创建电化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4.3.2 加深对教育媒体思想的认识
        4.3.3 注重电教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第5章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实践的结果
    5.1 形成媒体实践思想
    5.2 深化媒体实践内涵
    5.3 丰富媒体实践内容
        5.3.1 视觉媒体的教学法
        5.3.2 听觉媒体的教学法
        5.3.3 视听媒体的教学法
        5.3.4 综合媒体的教学法
    5.4 开拓媒体实践范围
    5.5 培养媒体实践人员
第6章 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及其实践对未来的启示
    6.1 教育媒体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6.2 提升大众电教观念
    6.3 促使教育向现代化发展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成果总结
    7.2 本研究的局限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电影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输入假设理论
        2.1.2 输出假设理论
        2.1.3 情感过滤假设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2.3 对初中英语电影教学的启示
3 研究的过程
    3.1 研究的前期准备
        3.1.1 问卷调查
        3.1.2 结果分析
        3.1.3 电影的选择
    3.2 样本选取可行性
        3.2.1 低年级学生样本选取可行性分析
        3.2.2 高年级学生样本选取可行性分析
    3.3 课堂教学实践
        3.3.1 观前教学任务设计
        3.3.2 观中教学任务设计
        3.3.3 观后教学任务设计
        3.3.4 教学案例
4 研究结果
    4.1 低年级学生试验结果分析
        4.1.1 低年级教学效果分析
        4.1.2 低年级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 高年级学生试验结果分析
        4.2.1 高年级教学效果分析
        4.2.2 高年级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4.3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四、杨名甲:创新改变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70年教学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J]. 于翠翠. 教育史研究, 2020(01)
  • [2]萧树滋对我国电化教育贡献的研究[D]. 吕宝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3]VOA慢速新闻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D]. 杨娇. 淮北师范大学, 2017(01)
  • [4]幻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尚海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5]萧树滋电化教育媒体观及其实践研究[D]. 刘若洋. 河北大学, 2012(08)
  • [6]电影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D]. 柯小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7]杨名甲:创新改变世界[J]. 张红梅.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 2004(02)

标签:;  ;  

杨明佳:创新改变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