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仿真实验研究

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仿真实验研究

一、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仿真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亚[1](2021)在《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模型与算法分析》文中提出

曾家有,刘天庆,谢宇鹏[2](2021)在《空舰导弹与岸舰导弹协同对海突击火力分配模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空舰导弹与岸舰导弹协同对海突击作战的特点,以最大化目标舰艇毁伤价值、最小化攻击机损失和弹药消耗成本为目标函数,以突击目标覆盖、导弹射程、火力资源、毁伤阈值、攻击机作战半径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两型反舰导弹协同火力分配模型。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不同被发现概率下两型反舰导弹的火力分配策略进行仿真求解,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和采用的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得到Pareto前沿解,求解的火力分配方案符合海战场态势,能够为机动岸导与航空兵合同对海突击作战的火力分配决策提供支持。

季军亮,汪民乐,李炜,张敬卓[3](2021)在《多层反导协同作战兵力需求研究》文中指出为探寻一种科学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兵力需求分析方法,界定了多层反导协同作战兵力需求的内涵,系统阐述了作战单元、火力层次、航路捷径、突击波次等相关概念,在明确多层反导协同作战兵力需求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层反导协同作战拦截毁伤模型,提出了反导火力重叠需求计算方法,给出了单火力层次反导作战单元最小可接受数量及多层反导协同作战总兵力需求计算模型,并设置了反导作战实例,运用LINGO软件对实例进行求解,充分印证了所采用方法的合理性以及各反导火力层次在作战中的地位作用。

杨梅梅[4](2020)在《双机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显示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空空导弹攻击区解算方法和双机协同作战方式在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实时性及精确性问题,以及对攻击区重叠区域重点研究的需求,本文在确立攻击区解算方法的基础上,以双机协同攻击区仿真为前提,对双机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显示模型进行重点研究。根据目标占位情况对重叠区域的命中概率以及攻击区大小进行仿真分析。综合双机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的仿真以及命中概率的研究,依据三维比例导引律对导弹弹道进行三维仿真研究以及增加时间维度的四维可攻击区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攻击区解算方法的实时性和精确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Sec搜索算法的空空导弹攻击区解算方法,根据舵机延时性以及不同位势高度下不同大气阻力的因素影响下,对导弹和目标模型进行研究。并进行在不同位势高度下Sec搜索算法与经典的二分法关于近远边界搜索迭代次数以及运算时间的实验对比,通过仿真实验得到Sec搜索算法具有更优性。(2)针对双机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的重点研究的需求,根据单机攻击区模型以及目标相对载机方位角等条件,进行双机协同作战下攻击区模型和重叠区域模型的建立。针对目标与双机不同占位情况,分别构建重叠区域模型,达到对协同攻击区的重叠区域的精准描述。根据导弹瞄准方位角的不同,进行关于重叠区域命中概率的研究。并将导弹瞄准方位角进行加权对命中概率研究,通过重叠区域命中概率的仿真实验得出双机导弹瞄准方位角更小时攻击区重叠区域命中概率越高。(3)对目标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进行显示研究,根据双机协同攻击区的解算以及仿真流程进行攻击区计算。并按照目标机在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水平面等过载等速转弯运动,垂直面等过载爬升运动三种典型运动状态时对双机协同攻击区及其重叠区域仿真实验,得到目标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对双机协同攻击区及其重叠区域产生影响。(4)基于上述研究,通过三维比例导引律对弹道进行仿真以及四维可攻击区域的显示研究。根据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仿真以及概率模型研究,对双机导弹弹道仿真并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目标进入角研究导弹和目标运动轨迹的变化情况以及对攻击弹的选取,直观的显示攻击过程。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并进行四维攻击区的显示,得到根据时间间隔为步长,关于双机协同攻击区域在时间维度上的仿真,以此提高作战任务的可靠性以及打击精确性。

孟亚楠[5](2020)在《空空导弹攻击区剖面显示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空战中应用了大量新技术,仅仅研究武器或者导弹性能参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因此,空空导弹攻击区与导弹杀伤概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空空导弹攻击区及导弹杀伤概率可以为飞行员在空战中做出及时决策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如下:(1)针对空空导弹攻击区模型中只有当我方飞机与目标位于同一直线时方可发射导弹这一问题,加入导弹离轴角这一参数,使导弹在偏移一定角度时也可命中目标。首先研究空空导弹攻击区模型以及研究空空导弹攻击区模型的解算;然后研究加入导弹离轴角的空空导弹攻击区模型。实验分析了在导弹离轴角为0-30度时,空空导弹攻击区范围变化。(2)针对空空导弹三维攻击区仿真,加入时间维度,研究空空导弹四维攻击区仿真结果。实验分析了在导弹与目标遭遇高度不同时,通过计算四个时刻的导弹攻击区来比较时间对攻击区的影响。(3)导弹杀伤概率值是空空导弹攻击区的重要参考量,针对导弹杀伤概率模型的解算方法还不够理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复合辛普森法的导弹杀伤概率计算。首先研究了导弹杀伤概率模型;然后研究了导弹杀伤概率模型的解算;最后研究了基于矩形法、复合梯形法、复合辛普森法的导弹杀伤概率计算,分析了一些重要参数对空空导弹杀伤概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复合辛普森法计算导弹杀伤概率模型在速度以及精度上都优于矩形法和复合梯形法,是一种理想的导弹杀伤概率计算方法。(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空空导弹攻击区及杀伤概率显示系统。首先分析系统中的五个模块,然后在系统模块测试通过重设参数观察空空导弹攻击区范围的变化、导弹杀伤概率值的结果及时间。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林圣琳[6](2020)在《面向复杂仿真的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仿真评估包含对仿真系统/模型本身的评估和基于仿真的评估两个方面。随着仿真对象的复杂化和仿真应用需求的提高,仿真系统呈现出大规模、非线性、不确定性、连续离散混合、输出变量复杂、仿真数据量大等特点,现有仿真评估、优化方法与工具面临巨大挑战。论文针对复杂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体系效能仿真评估与优化开展深入研究。从仿真系统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复杂仿真的若干复杂特性,给出复杂仿真评估与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针对大规模系统观测数据缺乏时,多子模型构成的复杂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问题,构建基于输出变量间关系的可信度外推结构模型,采用贝叶斯网络由子模型验证数据估计系统级输出的后验分布,并基于最大后验概率密度置信域准则分别对子模型和系统级模型进行结果验证。另外,该验证准则在观测数据充分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验证结果的准确度。针对非平稳、多元、异类且具有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仿真输出,分别提出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模型排序评估方法和基于变量相关性分析与概率分布差异结合的结果验证方法。针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输出,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输出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平稳项,提出基于Hilbert谱密度的平稳项一致性分析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仿真模型排序结果。针对多元、异类、相关输出,采用互信息和分形维数法分别提取动、静态输出的相关变量子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基于联合概率分布差异法度量仿真模型可信度。针对体系效能仿真评估中各装备影响关系复杂的问题,以及高效的体系效能仿真优化需求,分别提出面向多装备协同的效能评估方法和基于序贯元模型与改进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效能优化方法。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对海量仿真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得到指标间关联关系,构建网络化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实现效能综合评估。另外,改进传统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解决连续离散混合优化问题,与元模型方法相结合提高昂贵仿真优化效率,并提出空间填充和聚类相结合的开发-探索序贯策略,进而提高元模型拟合精度。针对复杂仿真评估与优化、仿真大数据管理与分析需求,开发基于Hadoop的复杂仿真综合评估系统,支持分布式数据管理与并行分析、复杂仿真结果验证、复杂仿真模型可信度外推、体系效能仿真评估与优化等功能。采用Hadoop环境为仿真数据管理与算法运行提供支撑,具有算法可扩展、组件可重用、过程可视化等特点。通过某防空体系仿真可信度评估、效能仿真评估与优化的相关应用,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作出了展望。

李维[7](2020)在《察打无人机对地作战的自主决策方法与仿真平台设计》文中提出无人机作为现代作战的新兴武器和工具,以其成本低、性能稳定、零伤亡等优点,承担越来越多的军事任务。未来战场中,赋予作战无人机智能性,使其拥有自主作战的能力是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必然趋势。无人机智能化就是“无人机做出决定的能力”,指其不仅能够按照指令或者预先编入的程序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更能对威胁目标自主做出反应,还能即时处理突发的情况。有人机的分析决策能力来自驾驶员,如何将驾驶员和指挥员的作战经验与知识移植到无人机,使其具备自主决策的能力,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伯伊德的“OODA”环(侦察、判断、决策、行动)理论,设计了“OERA”(侦察、评估、规则、行动)察打无人机对地自主决策框架;通过分析无人机对地作战过程,建立了无人机对地作战相关的领域模型;使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目标威胁评估与打击效果评估模型,为无人机的侦察与打击决策提供条件;通过分析无人机对地作战规则特点,设计作战规则描述模型并建立规则库,表达与存储指挥员作战经验知识,用于决策推理。本文为了验证决策框架的有效性,以及为军事仿真人员提供一个管理作战规则的方法,针对察打无人机对地作战,设计并实现了作战仿真平台。仿真平台采用了Agent技术,并嵌入“OERA”自主决策框架来构建智能化无人机模型,仿真人员可编辑作战想定方案设置仿真内容,运行相应仿真模型,观察无人机Agent的自主决策行动。最后,本文设计了一个无人机对地执行侦察打击任务的实例,展示了仿真平台的实现情况。在仿真实例中,无人机Agent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做出了侦察、防御、打击等动作,验证了自主决策框架的有效性以及仿真平台的可用性。

宗富强,初建崇,顾佼佼[8](2020)在《多型弹综合控制重叠区弹型选择研究》文中指出为确定重叠杀伤区内,两型弹综合打击的效果,为火力分配提供数据支持。文章分析了综合打击时的杀伤区特点,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抽样法,分别计算各型舰空导弹的杀伤概率,通过比对分析确认合适的弹型。

张林,马良[9](2020)在《反舰导弹摆式机动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有效性分析》文中指出分析了反舰导弹攻击水面舰艇的作战过程,对舰空导弹拦截反舰导弹时的拦截判据进行了研究,以提高反舰导弹突防概率为目标构建相关模型,提出了一种反舰导弹摆式机动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模型。通过分析反舰导弹在实施摆式机动过程中对舰空导弹末端扰动效果,对反舰导弹摆式机动的突防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组合弹道确定出合适的摆式机动方案,对提升导弹的突防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李化涛[10](2019)在《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外空空导弹作为实施精确打击和夺取制空权的关键性武器,对其作战效能要求越来越高。快速准确的评估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分析影响作战效能变化的各个因素,为红外空空导弹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本文以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构建了基于OODA的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灰色评估模型。该模型引入OODA环理论,对红外空空导弹作战过程进行模块化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的权值;采用基于端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理论来对专家团评估信息进行灰色聚类,通过算例分析来验证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其次,提出了战场形态下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为了使红外空空导弹的作战效能评估更贴近实战,该模型在传统ADC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飞行员能力素质系数、战场对抗环境系数、红外干扰、敌机作战效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ADC模型中的能力矩阵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再次,提出了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模型。为了能够确切掌握红外空空导弹自身性能参数对作战效能的影响,该模型着重评估了红外空空导弹自身对作战效能有显着影响的指标。评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进行组合赋权,并联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作战效能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以上评估模型分别进行了总结,并对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的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仿真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仿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空舰导弹与岸舰导弹协同对海突击火力分配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描述
2 目标函数设计
    2.1 极大化目标舰艇毁伤价值
    2.2 极小化攻击机损失和极小化导弹消耗成本
3 约束条件
4 基于MOPSO的模型实现
    4.1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
    4.2 火力分配方案优化步骤
5 仿真试验与分析
6 结论

(3)多层反导协同作战兵力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兵力需求有关问题的界定
    1.1 相关概念
    1.2 多层反导协同作战兵力需求计算的基本思路
2 单火力层次反导作战单元最小可接受数量分析
3 多层反导协同作战总兵力需求分析
    3.1 多层反导协同作战拦截毁伤模型
    3.2 多层反导协同作战总兵力需求计算
4 实例分析
5 结 论

(4)双机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显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弹目及相对运动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常用坐标系
    2.3 导弹数学模型
    2.4 目标机数学模型
    2.5 相对运动数学模型
    2.6 控制方法
    2.7 本章小结
3 攻击区解算模型
    3.1 引言
    3.2 攻击区计算
    3.3 算法设计思想
    3.4 远边界解算
    3.5 近边界解算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双机协同攻击区及重叠区域研究
    4.1 引言
    4.2 双机协同空战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4.2.1 基本概念
        4.2.2 关键技术
    4.3 双机协同作战攻击区模型
        4.3.1 双机协同作战攻击区约束条件
        4.3.2 目标在双机可攻击区域内
        4.3.3 目标仅在一机攻击区域内
        4.3.4 目标不在攻击区域内
    4.4 重叠攻击区模型
        4.4.1 双机均可攻击占位
        4.4.2 仅单机可攻击占位
    4.5 重叠攻击区概率模型
        4.5.1 双机可攻击占位重叠区
        4.5.2 仅单机可攻击占位
    4.6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仿真实验流程
    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弹道仿真及四维协同攻击区
    6.1 引言
    6.2 三维比例导引律
    6.3 四维协同攻击区
    6.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6.4.1 双机弹道仿真及分析
        6.4.2 四维协同攻击区仿真实验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空空导弹攻击区剖面显示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空空导弹攻击区新模型显示研究
    2.1 引言
    2.2 攻击区解算模型
        2.2.1 计算假定条件
        2.2.2 目标运动模型
        2.2.3 导弹运动模型
        2.2.4 导弹与目标相对运动模型
    2.3 仿真采用的算法及流程
        2.3.1 二分法
        2.3.2 四阶龙格库塔法
        2.3.3 仿真流程
    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空空导弹四维攻击区仿真实验
    3.1 引言
    3.2 仿真实验1
    3.3 仿真实验2
    3.4 仿真实验3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辛普森的空空导弹杀伤概率计算
    4.1 引言
    4.2 空空导弹杀伤概率模型
        4.2.1 计算假定条件
        4.2.2 导弹杀伤概率计算
        4.2.3 制导误差计算
        4.2.4 引信引爆点散布计算
        4.2.5 引信引爆概率计算
        4.2.6 战斗部起爆后杀伤概率计算
        4.2.7 积分区间的确定
    4.3 概率计算方法
        4.3.1 矩形法
        4.3.2 复合梯形法
        4.3.3 复合辛普森法
        4.3.4 计算流程
    4.4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攻击区以及杀伤概率显示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功能
    5.2 主要功能模块
        5.2.1 攻击区模型及解算模块
        5.2.2 导弹杀伤概率模型及解算模块
    5.3 仿真实例
        5.3.1 基于时间维攻击区测试结果
        5.3.2 基于导弹离轴角攻击区测试结果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面向复杂仿真的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仿真评估与优化相关概念
        1.2.1 仿真可信度评估概念
        1.2.2 效能仿真评估与优化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1.3.1 仿真可信度评估研究现状
        1.3.2 装备效能评估与优化研究现状
        1.3.3 仿真评估工具研究现状
        1.3.4 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复杂仿真模型可信度外推方法
    2.1 引言
    2.2 复杂仿真评估问题分析与数学描述
        2.2.1 仿真复杂特性分析
        2.2.2 复杂仿真评估与优化问题数学描述
    2.3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复杂仿真模型可信度外推方法
        2.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3.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外推结构模型构建
        2.3.3 基于HPD置信域的验证准则
    2.4 可信度外推实例验证
        2.4.1 飞机引擎转子疲劳度仿真模型可信度外推
        2.4.2 飞行器制导仿真模型可信度外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复杂输出的仿真结果验证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仿真模型排序评估方法
        3.2.1 问题描述与分析
        3.2.2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非平稳数据预处理
        3.2.3 基于Hilbert变换的平稳项一致性分析
        3.2.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排序评估
        3.2.5 实例验证
    3.3 多元相关输出仿真结果验证方法
        3.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3.3.2 多元异类输出相关变量提取
        3.3.3 相关变量子集的一致性分析
        3.3.4 实例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系效能仿真评估与优化方法
    4.1 引言
    4.2 考虑多装备协同的体系效能仿真评估方法
        4.2.1 问题描述与分析
        4.2.2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评估指标关联分析
        4.2.3 网络化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4 基于ANP的体系效能综合评估
        4.2.5 实例验证
    4.3 基于序贯元模型的体系效能仿真优化方法
        4.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4.3.2 改进的多目标全局优化算法
        4.3.3 基于开发-探索序贯策略的元模型构建
        4.3.4 体系效能仿真优化流程
        4.3.5 算法性能分析与实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Hadoop的复杂仿真综合评估系统
    5.1 引言
    5.2 复杂仿真综合评估系统设计
        5.2.1 复杂仿真综合评估系统总体设计
        5.2.2 复杂仿真综合评估子系统设计
    5.3 复杂仿真综合评估系统实现及应用
        5.3.1 复杂仿真综合评估系统实现
        5.3.2 复杂仿真综合评估系统应用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察打无人机对地作战的自主决策方法与仿真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察打无人机对地自主决策方法设计
    2.1 察打无人机对地作战分析
    2.2 察打无人机对地自主决策作战框架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ERA”的自主决策框架建模
    3.1 察打无人机对地作战任务想定
    3.2 无人机作战相关领域模型的建立
        3.2.1 无人机实体概念建模与UML建模
        3.2.2 目标实体概念建模与UML建模
        3.2.3 环境实体概念建模与UML建模
    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相关评估模型的建立
        3.3.1 贝叶斯网络的建立步骤
        3.3.2 基于SBN的作战车辆打击效果评估模型的建立
        3.3.3 基于DBN的地面实体目标威胁评估模型的建立
    3.4 作战规则库的建立
        3.4.1 作战规则的表示
        3.4.2 作战规则库的构建
        3.4.3 作战规则推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察打无人机对地作战Agent仿真模型的构建
    4.1 仿真模型开发工具
    4.2 Agent仿真实体结构设计
    4.3 基于“OERA”的察打无人机Agent结构及规则设计
        4.3.1 无人机模型中的假设
        4.3.2 无人机Agent结构设计
        4.3.3 机载雷达模块构建
        4.3.4 飞行控制模块构建
        4.3.5 火力控制模块构建
        4.3.6 辅助防御模块构建
        4.3.7 作战无人机规则设计
    4.4 地面作战实体Agent结构及行动规划
        4.4.1 地面作战实体Agent结构设计
        4.4.2 地面作战实体Agent行动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察打无人机对地作战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1 作战仿真平台物理架构的设计
    5.2 作战仿真平台逻辑架构的设计
    5.3 作战仿真平台的功能设计
        5.3.1 规则管理功能设计
        5.3.2 作战仿真功能设计
    5.4 作战仿真平台的实现与验证
        5.4.1 决策节点信息管理的实现
        5.4.2 规则管理的实现
        5.4.3 无人机对地执行察打任务的实例想定设置
        5.4.4 仿真运行与过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多型弹综合控制重叠区弹型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综合打击杀伤区
3 舰空导弹杀伤概率
    3.1 制导误差规律
    3.2 引爆点散布规律
    3.3 坐标杀伤概率
    3.4 蒙特卡洛抽样
4 仿真与分析
5 结语

(9)反舰导弹摆式机动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摆式机动对舰空导弹的突防
    1.1 反舰导弹摆式机动弹道模型
    1.2 舰空导弹反导拦截模型
2 仿真及结果分析
    2.1 初始参数设置
        1) 舰空导弹的性能指标
        2) 设置反舰导弹机动弹道参数
    2.2 仿真实验
3 结论

(10)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红外型空空导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作战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武器系统效能及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
    2.1 效能的基本概念
        2.2.1 效能的定义
        2.2.2 单项效能
        2.2.3 系统效能
        2.2.4 作战效能
        2.2.5 系统效能与作战效能的比较分析
    2.2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的基本概念
        2.2.1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的定义
        2.2.2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的特点
        2.2.3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的选取原则
        2.2.4 武器系统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2.3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基本概念
        2.3.1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定义
        2.3.2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基础
        2.3.3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原则
        2.3.4 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
        2.3.5 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的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ODA的红外空空导弹系统作战效能灰色评估
    3.1 引言
    3.2 红外空空导弹系统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3.2.1 基于OODA的红外空空导弹系统作战流程分析
        3.2.2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分析
    3.3 红外空空导弹系统作战模型构建
        3.3.1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
        3.3.2 构建灰色聚类模型
        3.3.2.1 评价样本矩阵的确定
        3.3.2.2 确定评价灰类
        3.3.2.3 确定灰色聚类权向量矩阵
        3.3.2.4 进行综合评估
    3.4 实例分析
        3.4.1 态势感知能力灰色聚类评估值
        3.4.2 控制决策能力灰色聚类评估值
        3.4.3 火力打击能力灰色聚类评估值
        3.4.4 电子战能力灰色聚类评估值
        3.4.5 红外空空导弹系统综合评估值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场形态下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4.1 引言
    4.2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模型的建立
        4.2.1 ADC模型基本原理及其改进
        4.2.2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分析
        4.2.3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4.3 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
        4.3.1 系统的可用性
        4.3.2 系统的可信性
        4.3.3 系统的固有能力
        4.3.4 飞行员能力素质系数
        4.3.5 战场对抗环境因素
        4.3.6 生存概率
    4.4 实例分析
        4.4.1 计算可用度
        4.4.2 计算可信度
        4.4.3 计算能力矩阵
        4.4.3.1 系统能力指标评判
        4.4.3.2 计算毁伤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4.4.3.3 计算态势感知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4.4.3.4 计算导弹攻击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4.4.3.5 计算控制决策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4.4.3.6 计算系统的能力矩阵
        4.4.4 计算飞行员能力素质系数
        4.4.5 计算战场对抗环境因素系数
        4.4.6 计算生存概率
        4.4.7 计算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
    5.1 引言
    5.2 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5.2.1 红外空空导弹制导原理
        5.2.2 构建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5.3 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评估
    5.4 组合赋权法
        5.4.1 确定客观权重
        5.4.2 确定主观权重
        5.4.3 确定组合权重
    5.5 实例分析
        5.5.1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主观评判
        5.5.2 作战效能评估指标客观评判
        5.5.3 计算攻击包线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5.5.4 计算作战灵活性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5.5.5 计算干扰毁伤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5.5.6 计算红外空空导弹作战效能的模糊综合评判值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仿真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反舰导弹作战效能模型与算法分析[D]. 金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空舰导弹与岸舰导弹协同对海突击火力分配模型[J]. 曾家有,刘天庆,谢宇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1(06)
  • [3]多层反导协同作战兵力需求研究[J]. 季军亮,汪民乐,李炜,张敬卓.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03)
  • [4]双机协同攻击区重叠区域显示模型研究[D]. 杨梅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空空导弹攻击区剖面显示模型研究[D]. 孟亚楠.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面向复杂仿真的评估与优化方法研究[D]. 林圣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察打无人机对地作战的自主决策方法与仿真平台设计[D]. 李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8]多型弹综合控制重叠区弹型选择研究[J]. 宗富强,初建崇,顾佼佼. 舰船电子工程, 2020(01)
  • [9]反舰导弹摆式机动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有效性分析[J]. 张林,马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01)
  • [10]红外空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研究[D]. 李化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舰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仿真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