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沙棘品系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8个沙棘品系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一、8个沙棘品系间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白乌云[1](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田虎[2](2017)在《基于mtDNA COⅠ、COⅡ和rDNA ITS2多基因条形码的西花蓟马鉴定及遗传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隶属于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和检疫对象,给我国蔬菜、花卉和果树产业造成了极大威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以反映物种基因组成的总体遗传特征及群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格局,通过开展种群遗传学研究,揭示出物种或种群的起源和分化历史,可为分析其进化潜力、环境适应性以及制定精准的综合防控措施等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对象,以线粒体基因mtDNA COI、COⅡ和核基因rDNA ITS2为靶标,采用DNA条形码技术,研究构建西花蓟马多基因条形码鉴定技术体系;据此,从种群遗传学角度出发,研究了地理差异、寄主植物、农田耕作地和非耕作地等环境条件下西花蓟马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特点,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花蓟马多基因条形码鉴定技术研究:本研究选择mtDNA COⅠ、COⅡ与rDNA ITS2基因为分子标记,以中国范围内10个不同地区采集的西花蓟马及其近缘种花蓟马为对象,评价3种基因在鉴定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中的有效性。结果显示,3种基因均能准确分离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而对于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当以mtDNA COⅠ、COⅡ为靶标时,两品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35和0.036,品系间遗传距离分别是品系内的12.9和11.3倍,且品系间与品系内无重叠,系统发育树上均单独聚为一支,表明两种基因完全可作为两品系鉴定的依据;当以rDNA ITS2为靶标时,西花蓟马的两种品系只是碱基序列变异位点较少的两类单倍型,两品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品系间遗传距离仅是品系内遗传距离的1.5倍,尽管品系间与品系内的遗传距离并无重叠,但系统发育树上却无法单独聚为一支,因此可能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研究结果为西花蓟马不同品系的准确分离鉴定和开展生物学试验提供技术支撑。(2)西花蓟马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mtDNA COⅠ、COⅡ和rDNA ITS2对我国21个地理种群的西花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西花蓟马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偏低,入侵过程可能正处于“瓶颈效应”过后积累遗传变异和产生适应性进化的时滞阶段。中性检验和核苷酸错配分析都表明西花蓟马种群在过去较近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出现明显的扩张事件,种群大小整体保持稳定。3种基因估测的种群遗传分化指数存在差异,mtDNA COⅠ、COⅡ基因显示西花蓟马各种群间存在较低水平的遗传分化,而核基因ITS2则显示各种群基因交流充分,不存在遗传分化,其原因可能与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的进化速率不一致有关。根据采样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将所有种群划分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及北方地区等四个组进行AMOVA分析,3种基因的结果都显示西花蓟马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的个体之间,区域间的变异以及区域内种群间的变异在总变异组分中的权重较小;区域间种群的遗传差异不显着,表明我国西花蓟马种群的遗传分化并未明显受地理隔离的影响。单倍型分布频率及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也表明,种群的遗传结构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3)西北地区西花蓟马五种常见寄主植物种群线粒体基因遗传多样性。以mtDNA COⅠ、COⅡ基因为分子标记,对采自我国西北地区9个采样点的辣椒、茄子、蜀葵、月季和美人蕉等5种常见寄主植物上的西花蓟马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采自辣椒和茄子上的西花蓟马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而采自蜀葵、月季和美人蕉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则相对较高。种群固定指数Fst和基因流Nm值显示各寄主植物种群间基因交流充分,尚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单倍型分布频率及系统进化关系发现西花蓟马的温室品系在所有寄主上均有发生,而羽扇豆品系则主要发生在多年生寄主植物上,且基于两种基因的分析结果完全一致。(4)农田生态系统中耕作地与非耕作地西花蓟马寄主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mtDNA COⅠ基因为分子标记,对采自张掖地区耕作地和非耕作地两种土地类型的辣椒、茄子、西葫芦、番茄、龙葵、曼陀罗、枸杞、牵牛花、田旋花、蜀葵等10种寄主植物上的西花蓟马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采自耕作地的辣椒、茄子、西葫芦、番茄等栽培植物上的西花蓟马种群单倍型数量、单倍型多样性以及核苷酸多样性等遗传多样性指标均较低,而采自非耕作地的龙葵、曼陀罗、枸杞、牵牛花、田旋花、蜀葵等野长植物上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则相对较高。种群固定指数Fst和基因流Nm值显示总体上西花蓟马各寄主植物种群间基因交流充分,无明显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耕作地与非耕作地区域间以及区域内种群间的变异在总变异组分中占比较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种群内部;固定系数FCT为0.05439(P<0.05),FST为0.07809(P<0.05),表明耕作地与非耕作地种群间以及种群内存在一定水平的遗传分化。单倍型分布频率及系统进化关系表明耕作地寄主植物上仅有西花蓟马的温室品系发生,而非耕作地寄主植物上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均有发生。

郑燕[3](2014)在《基于微卫星和线粒体标记的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是世界性的重要果树害虫之一,其不仅危害果树嫩梢,造成新稍枯萎下垂,而且还直接蛀果为害,造成果实脱落,或失去商品价值,其危害每年给世界果品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梨小食心虫具有分布广、危害重、寄主种类多和转寄主危害等特点,该虫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西藏未见报道外,我国其它地区均有分布。种群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是研究种群微进化(Microevolution)的重要学科,种群遗传学特征包括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等内容,种群微进化是指生物较短时间内种群背景上的变化。通过分子标记方法研究害虫的微进化过程、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基因交流情况,对于制定和优化害虫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选取5个稳定扩增且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位点和2个线粒体基因,研究了我国重要的水果产区山东省和陕西省梨小食心虫种群在地理隔离、季节变化、不同寄主、果实套袋等因素影响下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特点。另外,本研究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OII基因,分析了梨小食心虫、沙果小食心虫及李小食心虫等3种在果园混合发生的卷蛾科食心虫的进化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筛选了扩增效果好、多态性高的梨小食心虫微卫星位点本研究分析了11个微卫星位点在12个梨小食心虫种群共120头个体中的多态性及其扩增效果,结果显示,其中5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好的扩增稳定性和较高的多态性,这5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范围为1735;杂合子数范围在48到65之间,纯合子数在38到70之间,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4063到0.6833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8900.8364,多态信息含量范围在0.7745到0.9137之间;无效等位基因频率范围为0.15420.2453,属于鳞翅目昆虫无效等位基因存在的正常范畴内;基因型连锁不平衡检验发现,所有位点均不存在基因型位点连锁,均属于独立遗传,因此,这5个微卫星位点可作为遗传标记应用到下一步的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学相关研究之中。二、分析了梨小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特点在山东省和陕西省不同地区,分别在相同的季节采集梨小食心虫样本,共获得12个地理种群,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对这12个种群共281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种群都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这验证了我国是梨小食心虫起源地之一的假说。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固定指数、分子方差、贝叶斯聚类分析方法和系统发育树方法等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的5个梨小食心虫种群具有和山东省的7个种群不同的遗传结构;陕西种群的遗传结构较为相似;山东种群具有明显的遗传亚结构,即采自相近地区的种群具有更相似的遗传结构;已有的其它报道显示,卷蛾科其它食心虫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遗传结构特征,本研究结果和这些报道相似。线粒体标记的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种群共享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的主要单倍型,线粒体单倍型无地理分布格局,各种群处于稳定的状态。三、分析了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点在山东烟台选取桃、苹果、梨连片种植区,在相同的季节分别在桃园、苹果园和梨园中采集梨小食心虫样本,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分析采集的样本。微卫星和线粒体两种分子标记均显示不同寄主种群的梨小食心虫样本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自桃园的梨小食心虫种群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采自苹果园和梨园的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结构相似,而桃园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与梨园、苹果园种群具有显着差异;不同的寄主种群共享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的主要单倍型,线粒体基因单倍型分布不具有寄主分布格局。四、研究了果实套袋对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影响果实套袋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主要水果产区的害虫防治之中。本研究在陕西省不同地区选取3个套袋苹果园和2个不套袋苹果园,在不同季节于这些果园中共采集308头梨小食心虫个体,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分析套袋果园和不套袋果园梨小食心虫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特征。基于微卫星数据的方差分析显示,套袋果园的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与不套袋果园种群差异显着;在6月份和7月份,套袋果园种群间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而不套袋果园种群间具有相似的遗传结构,套袋果园与不套袋果园种群的遗传结构明显不同;在8月份,套袋果园种群与不套袋果园种群遗传结构较为相似;线粒体基因的主要单倍型为套袋果园种群与不套袋果园种群共享。基于COI和COII基因的两个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分析均显示,来自套袋果园的单倍型主要聚于一个进化支,而来自不套袋果园的单倍型主要聚于另外一个进化支。基于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拼接序列的单倍型网状树显示,所有的单倍型分为三个进化支,套袋果园和不套袋果园种群的单倍型分别位于其中一个进化支。以上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对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五、研究了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季节变化在陕西省和山东省选取5个果园,分别于6月、7月和8月份在这些果园采集梨小食心虫样本,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和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分析这些果园梨小食心虫样本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变化。微卫星数据方差分析显示,各个果园内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季节性变化显着;除了一个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外,其余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的遗传结构随着季节变化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的遗传结构季节性变化规律不同。同一果园不同季节梨小食心虫种群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的单倍型数量不同,但是单倍型数量与类型的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六、分析了梨小食心虫、沙果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的进化关系在陕西省不同地区采集梨小食心虫、沙果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样本,通过外部形态特征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鉴定,同时利用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对这些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分子鉴定。三种食心虫线粒体COI和COII基因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与沙果小食心虫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李小食心虫的亲缘关系较远。

马甜[4](2014)在《羊草抗旱品系筛选及LcWRKY5转录因子新功能验证》文中认为在宁夏大面积引种中科系列羊草基础上,为筛选出适应干旱立地条件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旱的羊草品系。采用抗旱生理、生化特性与基因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花盆+大田(模拟干旱+自然控水)试验手段,进行多地点、多角度系统评价中科系列羊草(8个不同品系)的抗旱性及对宁夏立地条件的适应性。筛选鉴定出一个目标材料—羊草QF10高抗旱品系。同时在对前期羊草454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及部分WRKY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克隆的基础上,对所克隆的WRKY家族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选择被干旱明显诱导的LcWRKY5转录因子作为目标基因,进一步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其目的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较为系统地探讨羊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使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的中科系列羊草Y1、Y3、B、BG-2、SZ-3、SF4-2、XQ1、QF10共8个品系为研究对象。以5%-35%PEG-6000浓度模拟干旱胁迫结合大田控水,研究不同羊草品系萌发抗旱性、叶绿素SPAD值、稳定同位素δ13C值、POD酶活性值、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电导率)等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羊草营养品质与SPAD值之间非线性回归关系及引种到宁夏干旱地区的适应性等。首次提出利用野外测试牧草叶片SPAD值,就可快速、简便鉴别出牧草营养品质的新方法。试验结果显示,羊草种子萌发的抗旱隶属函数平均值QF10>XQ1>SF4-2>SZ-3,QF10品系(0.983)最大,说明QF10品系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较差,从中可以提取羊草QF10品系的抗干旱基因;研究不同羊草品系的δ13C值(长期水分利用效率)是:Y1品系>Y3品系>BG-2品系>B品系。引种到宁夏的8个羊草品系能在宁夏安全越冬,顺利完成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等生活史过程,未发生任何病虫害,其中,中科系列羊草Y1、Y3品系生产性能最高、抗旱性较强、稳定同位素δ13C值、SPAD值、干物质、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比例、能量等均高于其它品系,粗纤维含量却相对较低,适宜在宁夏及类似干旱地区种植,是干旱地区值得大力推广种植的羊草优良品系。研究还认为,干旱胁迫使羊草脯氨酸、可溶性糖、POD含量、膜质透性等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曲线高峰值/对照值、高峰值出现的时间节点、变化曲线下降的阈值范围等指标,均可反应逆境下羊草自身渗透调节能力,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代谢功能的强弱,这是羊草植株适应干旱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同时,以高抗旱羊草QF10品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目标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谱,结果显示,Lc WRKY5转录因子受干旱明显诱导,在根和叶中有显着表达,其它组织器官中没有明显表达。将已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302-W5P-Lc WRKY5通过农杆菌蘸花法转化拟南芥,对其T3代纯合体株系和野生型拟南芥进行表型分析。结果显示,正常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和正常生长的植株没有显着差异,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过表达LcWRKY5转录因子的拟南芥萌发率(绿色子叶数)和抗旱能力(存活率),较野生型拟南芥显着增高;通过对过表达Lc WRKY5基因拟南芥植株脯氨酸合成酶基因(P5C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P5CS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而P5CS2基因的表达在转基因植株中低于野生型植株。对胁迫相关的标记基因DREB1A,DREB2A、RAB18和RD29A进行表达分析,发现DREB2A和RD29A基因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高于野生型。而DREB1A和RAB18的表达是转基因植株中低于野生型。可推测转LcWRKY5基因提高拟南芥抗旱性,主要是通过提高胁迫条件下植物的脯氨酸合成酶P5CS1基因及胁迫相关DREB2A和RD29A基因的表达量,从而提高转基因植株的抗旱能力。

李洪梅,张秀君,彭珊,马丽,何文兴[5](2013)在《核型分析技术在沙棘品种进化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4个俄罗斯沙棘品种和2个中国沙棘优良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染色体的核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沙棘品种全部由亚中部着丝点或中部着丝点组成,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的类型为2B和2A型。以上研究结果为沙棘种下类群划分以及沙棘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借鉴俄罗斯沙棘育种经验和不同地域和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引种及驯化提供指导。

任晓月,陈彦云[6](2010)在《等位酶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概述等位酶的概念、等位酶分析的遗传学基础以及发展历史,简要介绍近年来等位酶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等位酶分析技术作为一种稳定的基因组标记,可以对种群的遗传学结构作出估计,测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植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等位酶分析技术是研究天然居群遗传结构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决肯·阿尼瓦什[7](2010)在《巴什拜羊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养羊大国,新疆是我国主要绵羊生产基地,巴什拜羊是新疆乃至国内外不可多见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和特性。近年来,虽然对巴什拜羊进行了本品种选育为主的多方面常规育种工作,但对巴什拜羊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分子水平的研究很少,未见从形态特征到分子遗传标记的系统研究报告。本文采用从形态标记、细胞遗传标记、生化标记到分子遗传标记的各项研究方法,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巴什拜羊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为今后肉羊生产中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研究、传统畜牧业的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实践和理论依据。1.巴什拜羊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1)巴什拜羊种质特性研究显示:巴什拜羊的外形呈方圆形,躯体各部位结构匀称,肉用型明显,遗传性稳定、属于结实性体质。毛属粗毛,毛色以宗红色毛为主,有黑色和白色毛。角形以公母羊都无角为主,有两角和多角形。巴什拜断奶公、母羔羊生长指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生长指标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大,到成年差异最显着(P<0.01)。巴什拜羊从断奶到成年一直保持屠宰率、净肉率和骨肉比等主要产肉指标平均56%、45%和1:4kg以上的水平,放牧条件下春季到秋季抓膘性能达20—25%1巴什拜羊受胎率97%,繁殖力110%、羔羊成活率98%以上。巴什拜羊的基础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血清胆固醇含量低其它地方绵羊品种,其它成分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巴什拜公、母羊胆小,容易受惊,野性大,但合群性好,在正常情况下很难将牧群分开,具有良好的放牧特性,表现为采食快、爬山能力强,采食过程中的选择性不强,采食前进速度和采食速度较快。(2)巴什拜羊产肉性能研究显示:巴什拜羊在没有任何补给草料的自然放牧条件下,4.5月龄断奶羔羊平均屠宰率为56.00%、胴体重为19.0kg、净肉率为45.7%、骨肉比为1:4.00kg,周岁公、母羊和成年公、母羊同样的保持这个水平。以上四个主要产肉指标居全国首位,基本接近欧洲6月龄育肥羔羊的中等水平巴什拜羔羊眼肌面积15.60cm2,腰部肌厚和大腿肌厚各4 cm2,臀脂占活重的5%,总脂肪占活重的19.39%。肉色鲜红、肉嫩多汁,营养成分全面,蛋白质含量19.38%、脂肪含量10.1%,胆固醇含量42mg/100g,脂肪酸种类齐全,必需脂肪酸含量44.25%,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88.27%,微量元素含量丰富。(3)生长规律研究显示:巴什拜羊一出生就进入最高体重增长速度和强度,也是从初生到0-60日龄绝对增长速度最高,公羔393g-295g/d,母羔372g-275g/d,相对增长强度强,公羔80.38%-19.22%、母羔78.37%一18.92%,4月龄羔羊体重35.5kg,达到成年羊体重的一半以上,典型的早熟绵羊品种。(4)巴什拜羊与野生盘羊杂交结果分析显示:野生盘羊杂交三代(回交二代)羔羊的瘦肉重显着的高于纯巴什拜羊(P<0.05),而肌内脂肪和背部脂肪层厚度显着的低于纯巴什拜羔羊(P<0.05),脂臀重、总脂肪重、脂臀占活重率、总脂肪占活重率、腰部脂肪厚度等指标及显着的低于纯巴什拜羊(P<0.01)。回交二代羊其屠宰率、胴体重、净肉率和骨肉比与纯巴什拜羊的成绩相似,但总脂肪比纯巴什拜羊减少3910g,净肉重增多了15.0%,脂臀重减少了85.3%,腰部及大腿肌层各增厚0.5cm,腰部和背部脂肪层各减薄1.5cm和1.Ocm,总脂肪含量减少53.36%,尾脂肪、肌内脂肪、肾脂肪和大网膜(脂肪)都有减少的趋势。纯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后代羊肉的常规营养成分中,水分、蛋白质含量、钙、磷和胆固醇之间有一定的数值差异,但差异不显着(P>0.05),脂肪含量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所有脂肪酸含量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纯巴什拜羊肉成分中钾的含量显着(P<0.05)的高于杂交后代羊,杂交后代羊肉中锌的含量级显着(P<0.01)的高于纯巴什拜羊,其它成分差异不显着(P>0.05)。纯巴什拜羊和盘羊杂交后代羊肉的每个氨基酸含量之间差异不显着,但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合值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巴什拜羊改良效果明显,有保留本身的优点,也吸收野生盘羊的优点,杂交后代出现双重效益的杂种优势。2.巴什拜羊多态性研究发现(1)形态标记研究证实:巴什拜羊的毛色有红、黑、白三种颜色,受三对有显性等级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显性等级为红>黑>白,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红毛基因的基因、基因型频率和产肉性能比其它毛色羊占优势,巴什拜羊的不同毛色可以作产肉性能的形态遗传标记参考。巴什拜羊角与其它的绵羊一样受三对复等位基因的控制和从性遗传的支配。但角形遗传比较特殊,有多角型,多角羊在公、母羊中都有,是特有的品种标志,有角巴什拜羊的屠宰率低于无角羊。巴什拜羊群体中角形基因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这与实际育种工作方向相符。巴什拜羊的白脸性状受一对基因的控制,而且绝对显性的常染色体遗传。(2)细胞遗传标记研究显示:巴什拜羊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54,性染色体构成为,雄性XY;雌性XX。正常体细胞(2n=54)占总观察细胞数的比率为90.42%,而2n≠54的细胞频率为9.58%。发现部分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变异,可能属于正常范围内,也可能是试验失误。(3)生化遗传标记证实:巴什拜羊LDH同工酶含量顺序为LDH1> LDH3> LDH2 > LDH5> LDH4;与其它品种之间存在多态性。LDH同工酶中LDH1和LDH3与巴什拜羊的体重有着级显着(P<0.001)的正相关,LDH2、LDH4和LDH5与巴什拜羊的体重呈负相关,而且LDH2和LDH4呈级显着(P<0.001)的负相关。LDH1和LDH3可以作巴什拜羊产肉性状早期选种的辅助遗传标记参考。Es同工酶中除了Es5与巴什拜羊的体重呈极显着(P<0.001)的正相关外,其余的全部呈负相关,而且Es1、Es3、Es4呈级显着(P<0.01)的负相关,表明,Es同工酶中只有Es5可以作巴什拜羊产肉性状的早期选中辅助遗传标记参考。Tf基因座的七个等位基因中Tfa和Tfp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0.3750和0.2292。Hb基因座具有A、B两个等位基因,各基因频率为0.5208和0.4792。发现巴什拜羊的HbAB介于高原型与平原型之间,海拔适应范围比较广,可作为早期选择的遗传标记参考。HbAB基因型各类群的各座位均处于Hardy-Weinderg平衡状态(P>0.05),比较适合于公羊的早期种选择。(4)微卫星遗传标记研究证实:①在10个微卫星位点中,共检测到11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11个。②巴什拜羊红毛品系、黑毛品系、白毛品系和瘦肉型新品系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7926、0.7690、0.7721和0.8320,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8174、0.7985、0.7921和0.8468,遗传多样性丰富。③巴什拜羊群体的总近交系数为-0.1782,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2112,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237,巴什拜羊2.37%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而97.63%的遗传变异是由个体间的差异引起的;基因流Nm平均值为8.9167,没有遗传分化现象。聚类分析发现,红毛品系与黑毛品系亲缘关系较近,之后与白毛品系相聚,最后与瘦肉型新品系聚在一起,聚类结果与品系育成史基本一致。④微卫星座位BM143、OARJMP8、BL1038、OARHH35、ILSTS018、BMS648 BM143、BM4311八个标记对巴什拜羊红毛、黑毛、白毛三个品系的体重体尺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相关,但与野生盘羊杂交的瘦肉型品系没有任何显着性相关。其中BMS648对红毛品系的所有生长指标都呈级显着的相关(P<0.01),BL1038对体长、胸围、管围有极显着相关(P<0.01),体高和体重有显着相关(P<0.05),BM143对胸围、管围体重有极显着相关(P<0.01),对体长有显着相关(P<0.05), ILSTS018对体长、管围、体重有极显着相关(P<0.01),对胸围有显着相关(P<0.05),其他座位没有相关或相关性不大。OARHH35对黑毛品系的体重有极显着相关(P<0.01),对体长和胸围有极显着相关(P<0.05),其他座位没有相关或相关性不大。BMS648座位对白毛品系的体高和体长有极显着相关(P<0.01),对胸围和体重有显着相关(P<0.05),其他座位没有相关或相关性不大。对差异显着的座位不同基因型进行多重比较显示:同一座位不同基因型对不同品系生长指标产生正、负效应。(5)巴什拜羊Callipyge基因和Leptin检测发现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巴什拜羊双肌臀(CLPG)基因和瘦素(LEPTIN)基因SNPs,发现CLPG基因和LEPTIN基因的SNPs在巴什拜羊群体中存在多态性,在CLPGD和CLPGE引物扩增区域四个群体都发现了AA、AB和BB三种基因型,但没有发现A→G碱基突变。LA、LB引物扩增区域发现AA、AB基因型,LC引物扩增区域发现、BB两个纯合基因型。

鄢家俊[8](2009)在《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筛选》文中认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别名西伯利亚披碱草,是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披碱草属(Elymus)的多年生优良牧草,是披碱草属的模式种。老芒麦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分布较广,在我国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分布。由于其高产优质和对寒冷干旱气候的良好适应性,近年来,老芒麦已经成为青藏高原地区栽培利用最为广泛的当家草种之一。试验在调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野生老芒麦种群生态分布的基础上,以该地区应用广泛的老芒麦国审品种“川草1号”(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1)和“川草2号”(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对照,对收集到的54份野生资源从种群生态与形态学、生产性能、种子醇溶蛋白和DNA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优异种质筛选;同时利用穗部性状、SRAP和SSR分子标记对该地区东南缘的13个老芒麦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变异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青藏高原老芒麦野生种群生态分布、生境类型、群落组成和形态学变异研究表明:(1)老芒麦在青藏高原地区分布广泛,群落生境初步划分为:高山亚高山草甸型、河谷草地型和森林灌丛型;群落组成以:高山红柳+老芒麦+发草,沙棘+老芒麦+蒿类,老芒麦+锦鸡儿+鹅观草,老芒麦+披碱草+多节雀麦4种类型最多。(2)野生老芒麦种质形态学性状具广泛变异,其中与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相关的形态性状变异较大,而与分类相关的指标则变异程度较小。(3)聚类分析将不同形态的老芒麦聚为3大类群,聚类结果除与海拔有一定关系外,与其地理分布一致性不明显。(4)主成分分析表明内外颖长、内外颖芒长、旗叶宽、倒二叶片长、株高、内外稃长、外稃芒长、内外稃宽、穗中部节上每小穗的小花数、穗长、叶色、茎粗、灰度和穗中部节上的小穗数是引起老芒麦形态分化的主要指标。2、物候期观测将供试材料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两大类,生育期最短的是SAG205119和SAG205151,仅为115天,最长的是老芒麦品种“川草2号”,为129天。在试验所在地,老芒麦于6月初到7月中旬出现生长高峰期,株高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材料的单株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鲜草产量为35.66g/株~87.59g/株,单株平均鲜重为58.16g,干草产量为11.09g/株~29.18g/株,单株平均干重为17.96g。所有老芒麦材料的茎叶比为1.84~2.71,平均值为2.17,粗蛋白含量为8.27%~14.79%,平均值为10.96%。大部分材料的茎叶比低于对照而粗蛋白含量高于对照,说明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具有较高的牧草品质。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聚为高产优质和表现一般两大类型,其中的6份材料SAG205167、SAG205179、SAG204089、SAG205230、SAG205124和SAG204451的单株鲜草产量和牧草品质都高于对照品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而对照品种在本次试验中表现出优良性状退化的现象。3、基于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的醇溶蛋白标记对54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材料共分离出42条带纹,多态率达92.86%。4个电泳分区(α、β、γ和ω)的平均Shannon指数为0.4627,Nei-Li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2424~0.9767,平均值为0.5822。说明供试野生老芒麦材料具有较为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对所有材料的聚类分析发现,在GS为0.562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成4个大类,绝大部分来自于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聚成一类,主成分分析显示了相似的结果。基于Shannon多样性指数估算了老芒麦5个地理类群内和类群间的遗传分化,发现地理类群内和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68.17%和31.83%。对各地理类群基于Nei’s无偏估计的遗传一致度的聚类分析表明,各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其所处的地理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相关性。4、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52份野生老芒麦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的16对随机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18条清晰可辨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5条,占86.48%;每对引物扩增出14~27条带纹,平均为19.88条,多态性信息(PIC)含量为0.122~0.326之间,平均为0.24,SRAP标记效率(MI)为4.26;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5064到0.9586之间,平均值为0.7921;52份种质的Nei’s遗传多样性(He)为0.2270,Shannon’s指数(Ho)为0.3472;这些结果说明供试野生老芒麦在分子水平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所有材料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在GS=0.80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为5类,大部分来自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聚为一类。对5个老芒麦地理类群基于Shannon’s指数的遗传分化估算发现,类群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65.29%,而类群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4.71%。对各生态地理类群基于Nei氏无偏估计的遗传一致度聚类分析表明,各生态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其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利用SSR标记技术对52份老芒麦材料的遗传变异及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1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236条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04条,多态性位点率(PPB)为86.44%;每对引物扩增出7~20条带纹,平均为13.1条,多态性信息(PIC)含量为0.267~0.471之间,平均为0.35,SSR标记效率(MI)为3.98;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22到0.895之间,平均GS值为0.766;52份种质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3286,Shannon’s指数(Ho)为0.4851,表明供试材料之间差异明显,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52份老芒麦材料分成5大类,具有相同地理来源或相似生境的材料趋向于聚为一类。6、对采集自青藏高原东南缘的13个野生老芒麦居群在原生境下的15项穗部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13个居群在穗部性状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e=1.7937)且居群内遗传变异(69.28%)大于居群间(30.72%);聚类分析将这13个居群分为三个组;主成分分析表明单穗长和宽、单穗重、小穗长、内外稃长和每穗轴节小穗数等是造成13个居群老芒麦穗部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海拔、纬度、经度和降水量对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性状变异贡献较大,而年均温对此影响不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老芒麦资源的收集和保护策略。7、基于SRAP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8个老芒麦自然居群遗传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16对SRAP引物在90个单株中共扩增出384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34条,占86.98%。16个SSR位点共检测出等位变异221个,平均每个位点13.8个,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位点数192个,占86.88%。两种分子标记检测到老芒麦居群水平的基因多样性(He)分别为0.1092和0.1296,而物种水平的基因多样性达0.2434和0.3732。基于两种标记的的Nei’s遗传分化指数Gst(0.5525和0.5158)表明老芒麦居群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遗传分化,居群间的基因流非常有限,分别为0.4050和0.4694。Shannon指数的群体分化系数(56.43%和53.19%)和分子方差变异(AMOVA)分析(58.64%和52.41%)结果与Nei’s遗传分化指数基本一致,均显示老芒麦的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间,居群内变异相对较小。基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居群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地理分化,8个居群分化为采集地范围内的南、北和中部3个分支。通过对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对该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策略。

赵丽丽[9](2009)在《扁蓿豆不同品系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抗旱、耐盐性、遗传多样性等多个层面上对课题组已经筛选和培育出的扁蓿豆4个品系进行研究,鉴定了4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系特异性,主要结果如下:1.扁蓿豆4个品系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利用与农艺性状关系密切的10个单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品系进行综合比较分析,4个品系的综合性能排序为:品系00-61>品系93-21>品系90-36>品系00-81。4个扁蓿豆品系均为二倍体,2n=2x=16。2.扁蓿豆4个品系的种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实性。砂磨法和98%硫酸处理,均能破除扁蓿豆4个品系的种子硬实。98%硫酸破除扁蓿豆4个品系种子硬实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品系93-21,20min;品系90-36,25min;品系00-61,30min;品系00-81,40min。在打磨处理中,要根据不同品系的种子特性掌握好打磨的适宜力度。3.扁蓿豆4个品系的光合特性和光适应能力不同。00-61和93-21具有相对高产的生理和生物物理基础。品系00-61具有较强的强光的适应能力,更适合在高光环境下种植利用。品系90-36具有相对较强的防御光抑制破坏的能力。品系00-81耐荫力较强,与其他品系相比更能适应相对弱光环境。4.扁蓿豆4个品系及其对照材料种子萌发期的抗旱耐盐性顺序为:扁蓿豆品系90-36>品系93-21>直扁>品系00-61>品系00-81>黄花苜蓿。苗期抗旱性顺序为:品系90-36>品系00-61>直扁>品系93-21>品系00-81>黄花苜蓿。扁蓿豆各品系在种子萌发期、苗期的抗旱性和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均高于黄花苜蓿。在扁蓿豆4个品系之中,品系90-36抗旱、耐盐性最强,品系00-81相对较弱。半致死渗透胁迫强度和半致死盐浓度可以作为扁蓿豆各品系种子萌发期抗旱耐盐性鉴定的指标。5. 4个品系在种子可溶性蛋白和盐溶蛋白图谱上的谱带数目、位置、宽窄和颜色深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无论依据种子的可溶性蛋白或盐溶蛋白,均可以将扁蓿豆4个品系区分开。盐溶蛋白指纹图谱谱带数目较可溶蛋白指纹图谱谱带数目少,且其大部分差异位点都为弱带,谱带的重复性不如可溶性蛋白稳定。6.扁蓿豆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系内,但品系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亦较高。生物学特性、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所反映出的扁蓿豆4个品系之间的遗传关系一致,即:品系00-61和00-81遗传差异相对较小,其次是品系90-36。品系93-21遗传多样性最大,与各品系的遗传差异较大。生物学特性、种子可溶性蛋白、RAPD和ISSR研究结果之间存在显着至极显着的相关关系。7.扁蓿豆4个品系均具有各自的品系特异性,可以以其各自的品系特异性为依据进行下一步的品种申报工作。

雷雪峰[10](2008)在《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群体遗传变异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驼绒藜属植物为藜科半灌木旱生、超旱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该属植物全世界登记种有7个,中国有4个种和1个变种,其抗逆性强、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我国驼绒藜属植物花期较晚、结实率低、种子寿命较短、种群退化严重,为此我们从美国引进抗旱、抗寒、耐高温、生态幅宽、适应性强、开花结实早的北美驼绒藜进行引种驯化,为今后驼绒藜属植物品种选育及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对在内蒙古引种的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包括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细胞学、等位酶、分子遗传学等内容,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北美驼绒藜4个世代群体间在物候期、开花动态、花粉活力、结实率、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及发芽指数等指标存在较大变异,而形态发育及叶片营养含量动态趋势变异较小;上述指标在世代间变异趋势为: BM0世代各指标测定值基本均小于其它三个世代,BM1世代次之,BM2和BM3世代最大且差异较小。2.研究表明北美驼绒藜表型性状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其变异规律为:枝条长度、再生小枝数、叶长、叶宽、株幅的变异系数随世代的增加而减小;株高、叶腋雌花数、枝直径随世代的增加而增大;其它性状在4个世代间变异无规律。广义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叶腋雌花数、叶宽、雄花穗长遗传力较高,表明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叶长、枝直径、株幅遗传力较低,表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表型性状的遗传、表型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表型性状变异受环境和遗传因子共同影响,如枝条长度与着生雌花节数、枝条长度与再生小枝数、着生雌花节数与再生小枝数等性状;少数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叶长和叶宽;其它大部分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遗传增益分析结果表明:在5%的选择压力下,雄花穗长、再生小枝数、株高、叶宽遗传增益相对较高,表明该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获得量。3.细胞学研究表明,北美驼绒藜世代间核型未发生明显变异,其核型均属1A型,核型公式均为2n=2x=18=18m,染色体长度比和平均臂比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7.66%和4.79%。4.等位酶水平分析表明,北美驼绒藜4个世代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均为85.71%;北美驼绒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大,其中BM1世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大(He =0.4229),BM3世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小(He =0.3714);北美驼绒藜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世代群体内(97.2%);北美驼绒藜4个世代群体遗传一致度分析表明世代相隔越远,群体间遗传一致度越小,相隔越近,遗传一致度越大。5.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北美驼绒藜ISSR-PCR反应的5因素(Taq酶、dNTP、引物、Mg2+和模板DNA)4水平进行试验,建立了适合北美驼绒藜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即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1×buffer,1.5U Taq酶,0.2mmol/L dNTP,0.5μmol/L引物,2.5 mmol/L Mg2+和10ng模板DNA。6.北美驼绒藜ISSR-PCR分析共检测到167个位点,多态百分率为89.22%,各世代基因杂合度为0.27250.2306,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4410.3888,表明北美驼绒藜种内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世代间多态性的大小规律为BM0到BM1增大,之后逐代减小;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变异有83.49%分布在群体内,有16.51%分布于群体间;随着世代的增加,群体间遗传分化逐渐减小,世代群体间相隔越远,其遗传分化系数越大;聚类结果显示,BM2和BM3世代首先聚为一支,然后与BM1世代聚为一大支,最后与BM0世代再相聚。

二、8个沙棘品系间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个沙棘品系间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羊草概述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1.2.1 羊草繁殖策略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7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地概况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4 讨论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地概况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4.4 讨论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地概况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6.4 讨论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mtDNA COⅠ、COⅡ和rDNA ITS2多基因条形码的西花蓟马鉴定及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西花蓟马研究概述
        1.1.1 西花蓟马的起源与入侵历史
        1.1.2 西花蓟马的寄主范围和危害特点
        1.1.3 西花蓟马的生活史特征
        1.1.4 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发生规律
        1.1.5 西花蓟马的两种品系
    1.2 昆虫种群遗传学研究
        1.2.1 种群遗传学相关概念
        1.2.2 影响昆虫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三个重要因素
    1.3 昆虫鉴定及种群遗传学研究中常用分子标记简介
        1.3.1 等位酶Allozyme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3.2 微卫星DNA标记
        1.3.3 DNA序列测定
        1.3.4 显性标记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硏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花蓟马多基因条形码鉴定技术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采集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4 引物设计与PCR扩增产物测序
        2.1.5 序列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西花蓟马不同品系及花蓟马的序列测定和相似性分析
        2.2.2 西花蓟马不同品系及花蓟马的序列变异分析
        2.2.3 西花蓟马不同品系及花蓟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
        2.2.4 西花蓟马不同品系及花蓟马间的系统发育分析
    2.3 小结和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三章 西花蓟马不同地理种群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本采集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mtDNA COⅠ、COⅡ和rDNA ITS2基因的序列特征分析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中性检验及种群历史动态
        3.2.3 遗传分化及基因交流分析
        3.2.4 遗传结构的分子方差分析
        3.2.5 单倍型及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
        3.3.1 西花蓟马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动态
        3.3.2 西花蓟马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基因流及系统发育
第四章 西北地区五种常见寄主植物西花蓟马种群线粒体基因的遗传多样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的序列特征
        4.2.2 单倍型分布
        4.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4.2.4 遗传分化与分子方差分析
        4.2.5 单倍型系统发育及品系分析
    4.3 讨论
        4.3.1 西花蓟马不同寄主种群遗传多样性
        4.3.2 西花蓟马不同寄主种群遗传结构
第五章 农田生态系统中耕作地与非耕作地西花蓟马寄主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本采集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mtDNA COⅠ序列特征及遗传多态性
        5.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5.2.3 遗传结构及分子方差分析
        5.2.4 单倍型系统发育及品系分析
    5.3 讨论
        5.3.1 西花蓟马耕作地和非耕作地寄主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3.2 西花蓟马耕作地和非耕作地寄主植物种群的遗传结构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微卫星和线粒体标记的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梨小食心虫研究概述
        1.1.1 梨小食心虫的分布与危害
        1.1.2 梨小食心虫生物学研究
        1.1.3 梨小食心虫的寄主选择及其对气味响应的季节性变化研究
    1.2 昆虫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1.2.1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概念
        1.2.2 昆虫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因素
        1.2.3 梨小食心虫遗传多样性研究
        1.2.4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相关研究在害虫可持续控制中的意义
    1.3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及其在昆虫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3.2 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1.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1.3.4 微卫星 DNA 标记
        1.3.5 线粒体 DNA
        1.3.6 单核苷酸多态性
    1.4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梨小食心虫微卫星引物筛选及微卫星扩增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采集
        2.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3 基因组 DNA 提取
        2.1.4 微卫星引物合成与筛选
        2.1.5 梨小食心虫微卫星 PCR 扩增
        2.1.6 PCR 扩增产物检测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微卫星-PCR 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2.2.2 位点扩增效果及稳定性分析
        2.2.3 各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2.2.4 无效等位基因
        2.2.5 等位基因频率
        2.2.6 基因型连锁平衡情况分析
        2.2.7 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三章 梨小食心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本采集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3 基因组 DNA 提取
        3.1.4 PCR 产物的扩增及检测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于微卫星标记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基于线粒体标记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
        3.2.4 基于线粒体基因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第四章 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本采集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1.3 基因组 DNA 提取
        4.1.4 引物的选取、PCR 产物的扩增及检测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于微卫星标记不同寄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基于线粒体标记不同寄主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4.2.3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
        4.2.4 基于线粒体基因标记的的遗传结构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五章 果实套袋对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本采集
        5.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5.1.3 基因组 DNA 提取
        5.1.4 引物的选取、PCR 产物的扩增及检测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套袋种群和不套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2.2 基于线粒体标记的套袋种群和不套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2.3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套袋种群和不套袋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5.2.4 基于线粒体基因标记的套袋种群和不套袋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季节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本采集
        6.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6.1.3 基因组 DNA 提取
        6.1.4 引物的选取、PCR 产物的扩增及检测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季节变化下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6.2.2 基于线粒体标记的果园不同季节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
        6.2.3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
        6.2.4 基于线粒体基因标记的遗结构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小结
        6.3.2 讨论
第七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标记的 3 种果树食心虫的进化关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样本采集
        7.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7.1.3 基因组 DNA 提取
        7.1.4 引物的选取、PCR 产物的扩增、检测及基因测序
        7.1.5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及沙果小食心虫的准确鉴定
        7.2.2 三种果树食心虫间线粒体序列遗传变异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7.2.3 三种果树食心虫的遗传距离分析
        7.2.4 三种种食心虫的线粒体 COI 和 COII 基因单倍型的系统发育树
    7.3 小结与讨论
        7.3.1 小结
        7.3.2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羊草抗旱品系筛选及LcWRKY5转录因子新功能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植物抗旱性概念
        1.1.3 抗旱性研究热点
        1.1.4 植物抗旱机理
        1.1.5 禾本科牧草抗旱性
        1.1.6 羊草抗旱生理特性
        1.1.7 羊草抗旱生化特性
        1.1.8 羊草抗旱光合生理特性
        1.1.9 羊草抗旱解剖构造
        1.1.10 羊草分子生物学研究
    1.2 课题来源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总结及展望
        1.6.1 总结
        1.6.2 展望
第二章 模拟干旱胁迫下4个中科系列羊草品系萌发期抗旱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渗透胁迫对羊草种子萌发抗旱指数GDRI的影响
        2.2.2 渗透胁迫对羊草种子活力抗旱指数VI的影响
        2.2.3 渗透胁迫对羊草相对发芽率RGR、相对发芽势RGV的影响
        2.2.4 渗透胁迫对羊草相对胚芽(根)长的影响
        2.2.5 羊草萌发性状的方差、非线性回归关系及隶属函数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羊草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研究
    3.1 试验地自然概况
    3.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羊草避旱性研究
        3.3.2 羊草耐旱性研究
    3.4 结论
第四章 羊草抗旱生产力的研究
    4.1 测定方法
        4.1.1 叶绿素含量测定
        4.1.2 稳定同位素值δ ~(13)C测定
    4.2 干旱胁迫对羊草叶片SPAD值的影响
    4.3 干旱胁迫对羊草品系δ ~(13)C值的影响
        4.3.1 控水条件对羊草稳定同位素δ~(13)C值的影响
        4.3.2 不同PEG-6000胁迫对羊草Y3品系δ~(13)C值的影响
        4.3.3 不同土壤因素与羊草δ~(13)C的相关性分析
        4.3.4 小结
    4.4 干旱对羊草光合特性的影响
        4.4.1 羊草净光合作用(Pn)日变化
        4.4.2 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
        4.4.3 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日变化的相关分析
        4.4.4 主要生理指标日变化
        4.4.5 光合速率与生理因子日变化的相关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羊草生长、生产性能的研究
    5.1 羊草生长性状的研究
        5.1.1 羊草地上生长性状均值比较
        5.1.2 羊草地下根系繁殖特性比较
        5.1.3 羊草Y1品系地上生长性状与根系克隆构型相关性分析
    5.2 羊草生产性能研究
        5.2.1 不同羊草品系生产性能比较
        5.2.2 不同羊草品系生产性能与土壤含水量回归分析
    5.3 宁夏与北京种植羊草比较
        5.3.1 宁夏与北京种植羊草生长规律的比较
        5.3.2 宁夏与北京种植羊草品系结实性状比较
        5.3.3 宁夏与北京种植不同羊草品系营养成分比较
    5.4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不同羊草品系的营养品质与SPAD值
    6.1 控水条件下羊草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6.2 控水条件下羊草氨基酸组成分析
    6.3 羊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与SPAD值回归分析
    6.4 结论
第七章 羊草LcWRKY5转录因子新功能验证
    7.1 材料和方法
        7.1.1 基因克隆和基因转化植物材料
        7.1.2 羊草RNA提取与cDNA合成
        7.1.3 羊草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s)分析
        7.1.4 羊草WRKY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7.1.5 羊草基因表达分析
        7.1.6 羊草LcWRKY5基因的克隆
        7.1.7 农杆菌介导拟南芥基因转化
        7.1.8 拟南芥基因转化植株的培育
        7.1.9 拟南芥基因转化阳性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7.2 结果与分析
        7.2.1 LcWRKY5基因的时空组织表达特异性
        7.2.2 逆境胁迫诱导表达
        7.2.3 胁迫对LcWRKY5过表达植株种子萌发的影响
        7.2.4 LcWRKY5基因提高拟南芥幼苗抗旱性
        7.2.5 逆境胁迫基因表达
    7.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等位酶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等位酶分析技术
    1.1 等位酶分析的遗传学基础
    1.2 等位酶分析技术的发展
2 等位酶分析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3 结语

(7)巴什拜羊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国内外家畜遗传资源及遗传多样性
        1 国内外家畜遗传资源及保护现状
        2 国内外家畜遗传资源
        2.1 国外家畜遗传资源
        2.2 我国家畜遗传资源
        3 遗传多样性
        3.1 遗传多样性概述
        3.2 遗传多样性的内涵及其研究层次
        3.3 家畜遗传多样性
        4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4.1 形态学多样性
        4.2 细胞水平的多样性
        4.3 生化多态性
        4.4 DNA分子标记
    第二章 绵羊遗传资源现状及遗传多样性
        1 绵羊在系统分类学中的地位
        2 绵羊的起源
        3 我国绵羊品种资源概况
        4 绵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5 巴什拜羊
        5.1 巴什拜羊的育成历史
        5.2 巴什拜羊的研究进展
        5.3 巴什拜羊原产地自然环境
        5.3.1 地理位置
        5.3.2 地形地貌
        5.3.3 气候特征
        5.4 巴什拜羊的生物学特性
        5.4.1 巴什拜羊的品种特征
        5.4.2 生产性能
    第三章 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1 遗传标记的种类
        1.1 遗传标记概念
        1.2 分子标记分类
        1.2.1 第一代分子标记技术
        1.2.2 第二代分子标记技术
        1.2.3 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
    第四章 微卫星遗传标记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1 微卫星标记的原理
        2 微卫星标记分析
        3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
        3.1 丰富的多态性
        3.2 微卫星标记的保守性
        3.3 易检测、重复性好、省时,适于自动化分析
        4 微卫星在羊遗传育种的应用
        4.1 构建基因图谱
        4.2 制作DNA指纹图
        4.3 定位功能基因和QTL
        4.4 个体及群体亲缘关系的鉴定
        4.5 杂种优势预测
    第五章 Callipyge、Leptin基因和SNP研究进展
        1 Callipyge基因
        1.1 Callipyge基因的遗传方式
        1.2 Callipyge基因的印记性
        1.3 Callipyge基因突变与SNP
        1.4 Callipyge基因的遗传效应
        1.4.1 Callipyge基因对瘦肉率的影响
        1.4.2 Callipyge基因对屠宰率的影响
        1.4.3 Callipyge基因对胴体性状的影响
        1.4.4 Callipyge基因对肉质的影响
        1.4.5 Callipyge基因对生长性状的影响
        2 Leptin基因
        2.1 Leptin基因结构
        2.2 Leptin的氨基酸序列
        2.3 Leptin的生物学作用
        2.3.1 Leptin与脂肪
        2.3.2 Leptin与生长和代谢
        2.3.3 Leptin与生殖和发育
        2.3.4 Leptin与免疫和造血机能
        2.3.5 Leptin参与应激反应
        3 SNP分子标记
        3.1 PCR-SSCP标记(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部分 巴什拜羊生物学特性研究
    第一章 巴什拜羊种质特性的研究
        1 引言
        2 巴什拜羊原产地生态环境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3.1 气温
        2.3.2 降水
        2.3.3 日照
        3 巴什拜羊的品种特征及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巴什拜羊外形体质描述
        3.2.2 各龄巴什拜羊体尺、体重测量鉴定
        3.2.3 毛色、毛质、毛量
        3.2.4 生产性能
        3.3 巴什拜羊的活动行为
        4 巴什拜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巴什拜羊与杂交后代基础生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5 讨论与小结
        5.1 外形体质与体尺体重
        5.2 生产性能
        5.3 生理生化指标
        5.4 巴什拜羊的活动行为
    第二章 巴什拜羔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收集资料
        2.2.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羔羊不同生长时期体重、体尺测定结果
        3.2 羔羊在不同生长阶段体重体尺变化规律的测定结果
        3.3 生长曲线
        3.3.1 体重生长曲线
        3.3.2 体高生长曲线
        3.3.3 体长生长曲线
        3.3.4 体胸生长曲线
        3.3.5 管围生长曲线
        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巴什拜羊产肉性能与肉品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32只巴什拜羔羊屠宰实验结果
        3.2 巴什拜羔羊肉剃肉及成分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效果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杂交后代羔羊生长发育观察、测定
        2.2.2 屠宰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一代生长发育
        3.2 回交二代羔羊生长发育
        3.3 巴什拜羊和各代杂交羊体尺、体重测量结果对比
        3.4 屠宰性能结果对比
        3.5 肉成分的结果对比
        3.5.1 巴什拜羊和杂交后代羊肉常规营养成分
        3.5.2 巴什拜羊和杂交后代羊肉脂肪酸含量
        3.5.3 巴什拜羊和杂交后代羊肉微量元素含量
        3.5.4 巴什拜羊和杂交后代羊肉氨基酸含量
        4 讨论与小结
第三部分 巴什拜羊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一章 巴什拜羊形态多样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选配实验及观察收集资料方法
        2.2.2 什拜羊毛色的遗传
        2.2.3 什拜羊角形的遗传
        2.2.4 什拜羊白脸性状的遗传
        3 结果与分析
        3.1 巴什拜羊毛色遗传结果
        3.2 不同毛色巴什拜羊体尺、体重差异分析
        3.3 巴什拜羊角形遗传结果
        4 讨论与小结
        4.1 毛色
        4.2 角形
    第二章 巴什拜羊细胞遗传多态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羊
        2.1.2 药品和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主要药品配制
        2.2.2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2.2.3 染色体核型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染色体多态性分析
        3.2 染色体核型分析
        3.2.1 不同品种染色体核型图片
        3.2.2 染色体的相对长度
        3.2.3 染色体着丝粒指数及臂比值
        3.2.4 什拜羊部分染色体变异
        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巴什拜羊生化遗传多态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羊和来源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LDH同工酶的多态性
        3.2 Es和LDH与巴什拜羊体重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巴什拜羊其它血清蛋白多态性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4.1 同工酶
        4.2 血清蛋白
    第四章 巴什拜羊微卫星座位多态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羊样品及性状记录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试验药品及试剂
        2.1.4 常规溶液及试剂配制
        2.1.5 分析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DNA的提取
        2.2.2 基因组DNA质量及浓度检测
        2.2.3 PCR扩增
        2.2.4 PCR扩增产物检测
        2.2.5 微卫星位点PCR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电泳和染色
        2.2.6 带型分析
        3 数据统计分析
        3.1 等位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y)
        3.2 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E)
        3.3 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
        3.4 群体杂合度(Heterozygosity,H)
        3.5 群体间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DA)
        3.6 F-统计量
        3.7 基因流
        3.8 聚类分析
        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及微卫星PCR产物的电泳结果
        4.1.1 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
        4.1.2 微卫星PCR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4.2 等位基因及基因频率
        4.3 个绵羊品系微卫星位点的群体遗传特性
        4.4 品系间遗传变异分析
        4.4.1 F-统计量与基因流
        4.4.2 群体间遗传距离和系统发生关系
        5 讨论
        5.1 关于抽样和样本含量
        5.2 微卫星座位的选择
        5.3 关于基因型判断的问题
        5.4 关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5.5 群体间遗传分化和系统发育关系
        5.5.1 基因分化系数与基因流
        5.5.2 聚类分析
        6 小结
    第五章 微卫星标记与体重、体尺的相关性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同四章)
        3 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体重与体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4.2 各微卫星位点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4.3 各微卫星标记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分析
        5 讨论
        5.1 关于微卫星标记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5.2 关于微卫星标记基因型与体重、体尺的相关性
        6 小结
    第六章 巴什拜羊Callipyge基因和Leptin基因的PCR-SSCP检测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有关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2.1.2 数据分析软件
        3 试验方法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同四章)
        3.2 引物设计
        3.3 目的片段检测
        3.3.1 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
        3.3.2 PCR-SSCP检测
        3.4 数据分析
        3.4.1 基因型频率(Genotypic Frequency)(同四章)
        3.4.2 等位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ies)(同四章)
        3.4.3 杂合度(Heterozygosity,H)(同四章)
        3.4.4 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同四章)
        3.4.5 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同四章)
        4 结果与分析
        4.1 基因组DNA的检测结果
        4.2 PCR产物结果
        4.3 PCR-SSCP结果
        4.3.1 基因多态性分析
        4.4 品系间遗传变异分析
        4.4.1 F-统计量与基因流
        5 讨论与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8)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牧草种质资源概述
        1.1 牧草种质资源研究意义
        1.2 牧草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2 牧草遗传多样性及研究方法
        2.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和研究意义
        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2.2.1 形态学标记
        2.2.2 细胞学标记
        2.2.3 生化标记
        2.2.4 分子标记
    3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育种研究进展
        3.1 老芒麦的分布与分类
        3.2 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3.2.1 老芒麦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研究
        3.2.2 老芒麦种质资源细胞学研究
        3.2.3 老芒麦种质资源蛋白质水平研究
        3.2.4 分子标记技术在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3.3 老芒麦在麦类作物遗传改良中的作用
        3.4 老芒麦育种概况
    4 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研究与利用前景展望
    5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6.1 研究内容
        6.1.1 材料收集和生态分布调查
        6.1.2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6.1.3 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种质生产性能评价和优异种质筛选
        6.1.4 青藏高原东南缘野生老芒麦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老芒麦野生种群生态特性与形态多样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收集和种群生态调查方法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2.4 观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2.4.1 数量性状测定
        2.4.2 质量性状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分布特点
        3.2 生境
        3.3 群落组成
        3.4 生态特性
        3.5 老芒麦形态特征的变异分析
        3.6 老芒麦形态特征的相关分析
        3.7 老芒麦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
        3.8 老芒麦形态分化的主成分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青藏高原老芒麦生态分布特性
        4.2 老芒麦的形态多样性
        4.3 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第三章 野生老芒麦种质牧草生产性能评价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观测项目及测定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期分析
        3.2 生长速度分析
        3.3 老芒麦单株产量特性
        3.4 老芒麦的牧草品质特性
        3.5 老芒麦牧草生产性能的聚类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野生老芒麦的物候与生长动态
        4.2 老芒麦的牧草生产性能
第四章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提取
        2.2.2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材料的醇溶蛋白多态性
        3.2 供试材料的醇溶蛋白遗传相似性分析
        3.3 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3.4 供试材料各生态地理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3.5 供试材料各生态地理类群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青藏高原老芒麦的遗传多样性
        4.2 供试种质间及其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关系
第五章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基于SRA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基因组总 DNA提取
        2.2.2 引物筛选和 PCR反应
        2.2.3 电泳检测
        2.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材料 SRAP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3.2 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3.3 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3.4 供试材料各生态地理类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3.5 供试材料各生态地理类群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 SRAP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4.2 供试种质间及其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关系
第六章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的 SSR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基因组 DNA提取
        2.3 引物筛选和 PCR反应
        2.4 老芒麦 SSR-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材料 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3.2 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
        3.3 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3.4 SSR、SRAP和醇溶蛋白标记比较
    4 讨论
        4.1 不同来源 SSR引物在老芒麦种质遗传评价中的有效性
        4.2 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4.3 老芒麦种质遗传变异与地理来源的关系
        4.4 不同标记检测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的差异
    5 结论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野生老芒麦居群穗部性状变异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及采集方法
        2.2 穗部性状测量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穗部性状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3.2 聚类分析
        3.3 主成分分析
        3.4 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青藏高原东南缘野生老芒麦居群的遗传多样
        4.2 青藏高原东南缘野生老芒麦居群的遗传分化
        4.3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策略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老芒麦群体遗传结构的SRAP和SSR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老芒麦基因组 DNA提取
        2.3 引物筛选和 PCR反应
        2.4 老芒麦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SRAP和 SSR标记的扩增多态性
        3.2 老芒麦的遗传多样性
        3.3 青藏高原老芒麦的群体遗传结构
        3.4 老芒麦居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SRAP和SSR分子标记分析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的可行性
        4.2 老芒麦的遗传多样性
        4.3 老芒麦的群体遗传结构
        4.4 不同方法检测居群遗传多样及分化的差异
        4.5 老芒麦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策略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 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的种群分布特性
    2 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的形态学变异
    3 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的生产性能
    4 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5 青藏高原东南缘野生老芒麦居群的遗传结构
    6 青藏高原野生老芒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7 论文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9)扁蓿豆不同品系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扁蓿豆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分类、分布和细胞学研究
        1.2 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光合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1.4 抗逆性研究
        1.5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6 遗传育种研究
        1.7 推广应用研究
    2 牧草抗旱性研究概述
        2.1 牧草抗旱性研究简述
        2.2 抗旱性鉴定方法
        2.2.1 田间直接鉴定法
        2.2.2 室内人工控制干旱胁迫法
        2.2.3 高渗溶液法
        2.2.4 分子生物学方法
        2.3 抗旱性鉴定指标
        2.3.1 形态学指标
        2.3.2 生长发育指标
        2.3.3 生理生化指标
        2.4 抗旱性综合评价
    3 牧草耐盐性研究概述
        3.1 牧草耐盐性研究简述
        3.2 耐盐性鉴定方法
        3.3 耐盐性鉴定指标
        3.3.1 生物学指标
        3.3.2 生理生化指标
    4 牧草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
        4.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4.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4.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4.3.1 形态学标记
        4.3.2 细胞学标记
        4.3.3 生化标记
        4.3.4 分子标记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特性和染色体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区环境条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生物学特性研究
        1.2.2 不同品系种子硬实特性及破除方法的研究
        1.2.3 染色体数目分析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物候期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2.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特性分析
        2.2.2 聚类分析
        2.2.3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性状的相关分析
        2.2.4 扁蓿豆不同品系生物学性状综合分析
        2.3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硬实特性及破除方法的研究
        2.3.1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的自然发芽率和硬实率
        2.3.2 砂磨处理对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率和硬实率的影响
        2.3.3 砂磨处理对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
        2.3.4 不同浓度硫酸处理对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率和硬实率的影响
        2.3.5 98%硫酸处理对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
        2.4 扁蓿豆不同品系染色体数目
    3 讨论与小结
        3.1 生物学特性分析
        3.2 硬实特性分析
        3.3 扁蓿豆染色体数目
第三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光合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试验区环境条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自然光照下光合参数测定
        1.2.2 光响应曲线测定
        1.2.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扁蓿豆不同品系自然光照下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2.1.1 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
        2.1.2 水分利用效率(WUE)
        2.1.3 气孔导度(Gs)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2.2.1 扁蓿豆不同品系光合曲线的拟合情况
        2.2.2 扁蓿豆不同品系光合参数的比较
        2.3 扁蓿豆不同品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抗旱性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种子萌发期抗旱性
        1.2.2 幼苗期抗旱性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2.1.1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种子发芽动态的影响
        2.1.2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
        2.1.3 不同渗透胁迫处理对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的影响
        2.1.4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种子相对活力指数的影响
        2.1.5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相对芽长和相对根长的影响
        2.1.6 不同渗透胁迫强度对相对根芽比的影响
        2.1.7 供试材料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分析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苗期抗旱性比较
        2.2.1 干旱胁迫对幼苗存活情况的影响
        2.2.2 干旱胁迫对幼苗株高和干物质的影响
        2.2.3 干旱胁迫对幼苗根冠比的影响
        2.2.4 干旱胁迫对幼苗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2.2.5 干旱胁迫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2.2.6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2.2.7 干旱胁迫对超氧化化物歧化酶活性(SOD)的影响
        2.2.8 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3 讨论与小结
        3.1 种子萌发期抗旱性比较
        3.2 苗期抗旱性比较
        3.3 种子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比较
第五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耐盐性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种子预处理
        1.2.2 种子盐处理
        1.2.3 测定指标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NaCl 胁迫对种子发芽动态的影响
        2.2 NaCl 胁迫对种子相对发芽率的影响
        2.3 NaCl 胁迫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
        2.4 NaCl 胁迫对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2.5 NaCl 胁迫对芽长、根长和根芽比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蛋白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主要药剂
        1.1.3 主要仪器设备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种子蛋白的提取
        1.2.2 电泳、脱色与染色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扁蓿豆不同品系可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2.1.1 遗传多样性分析
        2.1.2 遗传结构分析
        2.1.3 聚类分析
        2.1.4 主坐标分析
        2.2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蛋白指纹图谱分析
        2.2.1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可溶性蛋白指纹图谱
        2.2.2 扁蓿豆不同品系种子盐溶蛋白指纹图谱
    3 讨论与小结
        3.1 电泳结果的稳定性
        3.2 扁蓿豆不同品系遗传变异水平和遗传结构
        3.3 聚类分析结果
        3.4 指纹图谱分析
第七章 扁蓿豆不同品系基因组RAPD 和ISSR 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材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设备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1.2.2 基因组DNA 浓度和质量的检测
        1.2.3 PCR 扩增与检测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 提取
        2.2 RAPD 结果分析
        2.2.1 RAPD 引物筛选
        2.2.2 RAPD 扩增位点多态性
        2.2.3 基于RAPD 的遗传多样性
        2.2.4 基于RAPD 的遗传结构分析
        2.2.5 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2.3 ISSR 结果分析
        2.3.1 ISSR 引物筛选
        2.3.2 ISSR 标记多态性
        2.3.3 基于ISSR 的遗传多样性
        2.3.4 基于ISSR 的遗传结构分析
        2.3.5 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
    3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1 综合讨论
        1.1 抗旱性与耐盐性研究
        1.2 种子可溶性蛋白、RAPD 和ISSR 三种标记比较
        1.2.1 三种标记检测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2.2 三种标记检测出的遗传结构分析
        1.2.3 聚类结果的相关性比较
        1.3 扁蓿豆不同品系的品系特性分析
    2 结论
    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作者简介

(10)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群体遗传变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植物遗传变异研究
        1.1 遗传变异的概念及意义
        1.1.1 遗传变异的概念
        1.1.2 研究遗传变异的意义
        1.2 变异的遗传基础
        1.2.1 染色体的变异
        1.2.2 DNA 的变异
        1.3 植物迁移(引种)产生变异的原因
        1.3.1 突变
        1.3.2 遗传漂变
        1.3.3 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1.3.4 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1.3.5 基因渗入
        1.4 植物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
        1.4.1 表型性状研究
        1.4.2 细胞学研究
        1.4.3 蛋白质研究
        1.4.4 DNA 分子研究
    2 国内外牧草资源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2.1 形态学研究
        2.2 细胞学研究
        2.3 等位酶水平研究
        2.4 分子水平研究
    3 驼绒藜属植物研究进展
        3.1 驼绒藜属植物简介
        3.2 国内外驼绒藜属植物研究进展
        3.2.1 驼绒藜属生物学研究
        3.2.2 驼绒藜属生理学研究
        3.2.3 驼绒藜属形态学研究
        3.2.4 驼绒藜属细胞学研究
        3.2.5 驼绒藜属同工酶研究
        3.2.6 驼绒藜属遗传多样性研究
        3.2.7 驼绒藜属引种驯化研究
        3.2.8 驼绒藜属栽培技术的研究
        3.2.9 驼绒藜属在草原改良和沙漠化治理中的作用
    4 本项目研究简介
        4.1 研究目的意义
        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4.2.1 研究内容
        4.2.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北美驼绒藜生物学特性变异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物候期的测定
        1.3.2 开花动态的测定
        1.3.3 花粉活力的测定
        1.3.4 结实率的测定
        1.3.5 种子发芽率测定
        1.3.6 生长发育特性测定
        1.3.7 叶片营养成分测定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美驼绒藜物候期变异规律
        2.1.1 不同年份间比较
        2.1.2 不同世代间比较
        2.2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开花动态变异规律
        2.3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花粉活力变异规律
        2.4 北美驼绒藜结实率变异规律
        2.5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发芽率变异规律
        2.6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生长发育特性变异规律
        2.6.1 叶长生长动态比较
        2.6.2 叶宽生长动态比较
        2.6.3 株高生长动态比较
        2.6.4 株幅生长动态比较
        2.7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营养元素变异规律
        2.7.1 叶片含氮量比较
        2.7.2 叶片含磷量比较
        2.7.3 叶片含钾量比较
    3 讨论
        3.1 引起北美驼绒藜世代间物候期变异因素的探讨
        3.2 北美驼绒藜世代间开花结实特性及相关指标的变异规律研究
        3.3 北美驼绒藜世代间生长发育特性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
    4 小结
第二章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观测指标及方法
        1.2.2 遗传变异分析
        1.2.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美驼绒藜表型性状遗传变异
        2.1.1 总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变异情况
        2.1.2 北美驼绒藜世代间表型性状遗传变异情况
        2.1.3 北美驼绒藜世代内表型性状遗传变异情况
        2.2 北美驼绒藜表型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2.2.1 世代间方差分析
        2.2.2 遗传参数估计
        2.3 北美驼绒藜表型性状遗传、环境、表型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北美驼绒藜引种驯化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影响因子
        3.2 性状间相关性在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
    4 小结
第三章 北美驼绒藜核型变异规律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试剂
        1.1.3 主要仪器与用具
        1.2 实验方法
        1.2.1 根尖压片及镜检
        1.2.2 核型分析
        1.2.3 核型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美驼绒藜各世代染色体核型参数和核型组成
        2.1.1 北美驼绒藜BM0 世代
        2.1.2 北美驼绒藜BM1 世代
        2.1.3 北美驼绒藜BM2 世代
        2.1.4 北美驼绒藜BM3 世代
        2.2 北美驼绒藜世代间的核型变异式样
    3 讨论
        3.1 北美驼绒藜的核型变异分析
        3.2 驼绒藜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探讨
    4 小结
第四章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群体等位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1.2.2 凝胶配方及制备
        1.2.3 电泳及染色
        1.2.4 酶谱解析
        1.2.5 数据处理和遗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美驼绒藜等位基因的变异
        2.2 北美驼绒藜世代间遗传多样性估计
        2.3 北美驼绒藜世代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2.4 北美驼绒藜世代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及遗传距离
    3 讨论
        3.1 等位酶分析与北美驼绒藜的遗传变异
        3.2 等位酶分析的利弊及其在牧草上的应用前景
    4 小结
第五章 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群体遗传变异的ISSR 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1 实验仪器
        1.2.2 试剂
        1.3 试验方法
        1.3.1 主要溶液配制
        1.3.2 DNA 提取及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 样品的检测
        2.2 北美驼绒藜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2.2.1 电泳结果评分
        2.2.2 各因素对PCR 反应影响的差异分析
        2.2.3 因素内各水平对PCR 结果的影响
        2.2.4 最优体系的检验
        2.3 多态位点信息
        2.4 各世代群体基因杂合度比较
        2.5 各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2.6 各世代群体遗传相似度及遗传距离分析
    3 讨论
        3.1 高质量植物组 DNA 的提取
        3.2 ISSR-PCR 各因素对扩增结果的影响
        3.3 1SSR-PCR 的扩增多态性分析
        3.4 北美驼绒藜各世代群体遗传变异及其规律
    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北美驼绒藜各世代群体遗传变异原因的探讨
        1.2 北美驼绒藜遗传变异不同研究水平间的关系
    2 主要结论
    3 本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四、8个沙棘品系间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基于mtDNA COⅠ、COⅡ和rDNA ITS2多基因条形码的西花蓟马鉴定及遗传结构研究[D]. 田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3]基于微卫星和线粒体标记的梨小食心虫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D]. 郑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4]羊草抗旱品系筛选及LcWRKY5转录因子新功能验证[D]. 马甜. 宁夏大学, 2014(05)
  • [5]核型分析技术在沙棘品种进化研究中的应用[J]. 李洪梅,张秀君,彭珊,马丽,何文兴.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6]等位酶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任晓月,陈彦云. 农业科学研究, 2010(02)
  • [7]巴什拜羊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 决肯·阿尼瓦什.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8]青藏高原老芒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筛选[D]. 鄢家俊.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
  • [9]扁蓿豆不同品系的特性研究[D]. 赵丽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 [10]北美驼绒藜不同世代群体遗传变异规律研究[D]. 雷雪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8个沙棘品系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