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谦虚与人类认知的发展

论谦虚与人类认知的发展

一、论谦虚与人的认识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梅[1](2021)在《汉日谦辞对比及课堂教学研究 ——以《汉语水平等级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基点》文中研究说明谦辞是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思维等。汉日谦辞有同有异,对比分析其异同,探讨教学策略,有助于帮助日本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汉语谦辞,提高交际运用能力。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点明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梳理研究现状,结合相关文献对汉日谦辞进行界定。第二章,从人际称谓、语言交际和习惯语中的谦辞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汉日谦辞的异同。汉日都有“愚弟”等谦称形式,日语中「自分(じぶん)」(自己)等是其独有。日常语言交际中的谦辞一部分与汉语相同,还存在表示自己动作和行为的自谦特定动词。汉日都有趋于口语化的“哪里哪里”之类的习惯用语。第三章,统计谦辞在《汉语水平等级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几种对外汉语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和分布情况,发现所占比例不高,分布较为零散,还存在教材没有按词汇等级来编写、超纲谦辞过多等情况。《大纲》所收谦辞在日语中基本能找到相同或相对应的表达。第四章,通过对日本留学生做谦辞的问卷调查,同时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查找相关例句,对问卷和语料库中的例句统计分析,发现有望文生义、不知其义、谦虚过度等偏误,并简单分析其原因。第五章,谦辞课堂教学应加强情景教学、文化教学,学生复习落实在课后练习上,强化教师的能动作用,《大纲》应适当增加谦辞量,教材中谦辞的分布应与《大纲》匹配,且注意梯度。

伍春容[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寄语广大青年以青春奋斗建功立业新时代,这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青年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他们是否具备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但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然而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对奋斗精神有低估和忽视的倾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地赋予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领域和时代课题。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奋斗精神培育研究的对象,在概述了国内关于艰苦奋斗精神与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以及国外关于奋斗方面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奋斗与奋斗精神的内涵,阐明了奋斗精神的时代特征,重点明晰了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阐述了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并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除绪论和结语外,文章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概述。首先主要是对奋斗及奋斗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论述了奋斗精神的重要特征,即传承性、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与科学性,并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党和国家对青年学生的各项发展规划,分别从培育志存高远的梦想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与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等角度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最后从马克思主义奋斗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奋斗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奋斗成长经历四个方面论述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和时代价值。首先,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即奋斗目标的科学性、教育对象的可塑性、奋斗环境的复杂性、奋斗过程的持续性;其次,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二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途径;三是追求美好生活与成就出彩人生的内在需要。第三部分:通过搜集、梳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现状的相关实证数据,从奋斗认知、奋斗情感、奋斗意志、奋斗信念、奋斗行为五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而透彻的分析。第四部分: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出现的问题及归因,结合时代条件,分别从提升奋斗认知、激发奋斗情感、磨砺奋斗意志、坚定奋斗信念、砥砺奋斗行为等五个维度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以努力造就有理想、有本领、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许慧琴[3](2020)在《《农民家书》家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认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并将其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强调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助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作为一位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陕西关中农村的农民,《农民家书》的着者侯永禄,一生曲折丰富,经历了少年艰难求学、成年投身建设、老年义务邮递三个主要的人生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在祖辈言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老一辈革命家思想论断的影响下,侯永禄一生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奉献于农村建设事业,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家教思想。他所着的《农民家书》被喻为“农民版的《傅雷家书》”,在这部跨越50年的着作中,他将对儿孙们的殷殷教导融入一封封沾满泥土味的书信之中,体现了农民淳朴的人生信条和哲学理念。《农民家书》其内容主要包括人贵自知、旷达乐助的为人之道,孜孜不倦、为国争光的学习之道,忠党爱民、廉洁奉公的工作之道和勤俭和睦、孝老爱亲的持家之道。在对其内容进行爬疏后发现,相较于《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等着名家书而言,其张力虽不及,但其朴实却不逊,文理水平稍欠,而结合实际尤佳。它是其作者侯永禄从农村视角、农民视野和农味情怀角度出发教导儿孙的,不仅散发着独特的乡土气息,还有效地扬弃了传统家教思想,并直接地融入了新时期的思想内容,具有极大地进步性和借鉴意义。基于此,结合当前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要求,可得出如下启示:要倡导“科技兴农、典型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要倡导“文明友善、民主和谐”,践行核心价值理念;要倡导“在党为党、廉洁自律”,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总之,相信通过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历史分析和个别访谈等方法的运用,深入研究《农民家书》之家教思想,对新时代新农村家风乡风民风党风建设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将具有相当的价值和启示。

王芷芳[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吃苦精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这一精神的理解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尤其是在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他们对吃苦精神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之下,生逢其时,责任重大,但受社会各界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部分大学生身上出现了吃苦意识淡薄的情况,这对他们未来的人格塑造,理想的实现都会有不利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让大学生吃苦精神得到有效提高,为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文章选取新时代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吃苦精神培育研究的对象,分五大部分开展全面而详细的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扼要论述题目提出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然后,对与该课题有关联的国内外研究近况不断进行汇总并概述;最后,对文章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展示,进一步提出了文章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阐述了吃苦精神和大学生吃苦精神的涵义,同时论述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弘扬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的吃苦精神思想,二是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吃苦精神的弘扬与升华,三是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第三部分主要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和回收问卷,对大学生吃苦精神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大学生吃苦精神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大学生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对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对策进行构想,把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作为依据,阐明了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在改革中创新的理念、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成分,提出在成长成才的教育中培育吃苦的品质、在社会实践的教育中培育吃苦的作风、在创业就业的教育中坚持吃苦的方向的教育途径,以及构建协同的教育机制进而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陈俊霞[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并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法宝和精神动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奋斗精神淡化的现象,特别是在优越物质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普遍出现奋斗意识淡薄的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增强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更好地弘扬新时代奋斗精神,是当前必须重视的现实课题,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论文旨在明晰新时代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强调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现状,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最终探索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实现路径。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在学习、总结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梳理了新时代奋斗精神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阐释了新时代奋斗精神以“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接力奋斗、共同奋斗、爱国奋斗”为基本内涵,并进一步说明了新时代奋斗精神落实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应该呈现出来的基本精神风貌、奋斗内涵。其次,揭示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强调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观需求,也是践行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客观要求,对凝聚起促进国家发展、共谋民族复兴的强大合力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全面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现状,既肯定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成效,又找到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教育内容是论文的研究重点,针对发现的问题、综合原因分析的结果,论文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目标,并制定了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最后,如何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实现路径是论文的落脚点。论文依据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构建了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宣传、环境引导为主要渠道的教育路径:一要增强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理论教学,二要落实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实践教学,三要发挥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网络宣传作用,四要优化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教育环境。

邓永禄[6](2020)在《加强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华民族精神为根基,已经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融入在一起,历经几千年依然代代相传。新疆高校研究生是新疆经济发展不可缺乏的成员,他们独特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影响着他们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全面认识。由于全球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传统中国家庭结构发生整体性变化,导致新疆高层次人被尤其是在校研究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发生了质变的变化。本文针对加强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神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对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别概述艰苦奋斗精神的含义、发展历程和时代特征作了表述,并说明了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第二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问卷内容和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概述了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现状,并分别从生活、学习和就业选择三方面表述了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自身因素等多维度入手,就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意识淡化进行了剖析;第三章则是探讨了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主要原则。

谢威士,柯丹露[7](2019)在《青少年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谦,德之柄也。"谦虚心道德德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道德水平、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的建构包含认知、情感、动机、行为四个基本层面,按照主体性、发展性、引导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原则,运用"以生为本""正身净心""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等教育方法,将谦虚心道德德育理论运用于德育实践中。

谢威士[8](2019)在《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对心理资本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为了探究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自尊在谦虚人格特质与心理资本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问卷、自尊问卷和心理资本问卷,对566名青少年进行集体施测,运用分层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谦虚人格特质、自尊和心理资本之间呈现两两正相关;谦虚人格特质、自尊分别对心理资本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对心理资本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谦虚人格特质既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资本,又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心理资本。

张慧宁[9](2019)在《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写作素材是写作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缺乏写作素材,学生的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想写出新颖深刻的作文,就必须占据大量的写作素材。但是仅仅占据写作素材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选取写作素材。然而目前的初中生的写作情况并不乐观,学生的作文空泛单一,写作素材千人一面,如出一辙,缺乏写作素材且不会运用写作素材。究其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且阅读量少,写作素材获取途径不丰富且缺少教师的专项指导。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参照当前教育研究者对写作素材的研究发现,他们对写作素材的重要性和积累的方式方法方面的研究更多,但都是一些经验之谈,缺乏系统性,针对写作素材运用的研究也比较笼统。基于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研究不足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这一课题。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语料分析法,调查问卷分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分别是初中生对写作素材的认识;初中生写作素材的获取途径;写作素材积累的方式方法;写作素材运用的情况。语料分析也分四个维度进行,一是写作素材与立意是否相符;写作素材是否新颖;写作素材是否丰富;学生是否具有观察技巧。调查研究所选择的学校是J市S中学,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与此同时,笔者采用了语料分析法,即通过参照笔者拟定好的问题,回收学生日常练习的作文和月考作文,以及对部分作文的写作素材进行具体统计,发现学生写作素材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和语料分析发现,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方面存在这些问题:学生对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缺乏观察的技巧;积累的写作素材存在局限性;写作素材的记录方式过于机械。初中生在写作素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运用写作素材不够灵活;学生选用的写作素材缺乏个性化;学生不会提取运用积累的写作素材。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写作素材积累和写作素材运用两方面提出指导方法,分别是学生应从生活中、从阅读中、从活动中、从大自然中、从语文教材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运用写作素材上,笔者提出学生应该自主建立写作素材库并对素材进行专题归类整理;提出写作素材选取要恰当,要紧扣文章中心,要有充足的代表性;提出要拓展延伸写作素材,摆脱俗套,切换角度运用写作素材。本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希望提出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的方法,切实、有效地运用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从而有效改善初中生的写作现状。

熊咪咪[10](2019)在《中国人的谦虚及其与智慧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价值性和工具性谦虚二维模型是结合中国传统思想精义及已有谦虚模型建构的本土化谦虚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谦虚指个体在待人接物时,以低调、不露锋芒乃至自贬的方式展现自我。人们往往出于两种不同的动机而谦虚:一种是价值性谦虚,另一种是工具性谦虚。本研究试图结合该模型来更深入、全面地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的谦虚动机,编制出吻合中国文化传统且适用于不同年龄群体的、信效度良好的中国人谦虚动机量表;并使用此自编量表和智慧表现评定范式,探讨个体智慧及其谦虚动机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原有理论建构得以证实,中国人谦虚动机量表包括价值性谦虚和工具性两个维度。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中国人谦虚动机的测评工具。在工具性谦虚维度上,男性被试得分显着高于女性被试;在价值性维度上,两者间不存在显着差异。年龄与价值性谦虚间呈显着正相关,与工具性谦虚间相关不显着。协方差分析发现,在控制被试年龄后,不同身份的被试在价值性和工具性谦虚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2)在6条智慧评定标准中,被试在创造性条目上得分最低,在关爱他人条目上得分最高。个体的智慧水平与工具性谦虚的提升形象功能联系最为密切。在智慧表现评定范式中,故事情境的难度、复杂度及被试对该情境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其智慧表现。

二、论谦虚与人的认识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谦虚与人的认识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汉日谦辞对比及课堂教学研究 ——以《汉语水平等级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汉日谦辞工具书
        1.3.2 汉日谦辞本体研究
        1.3.3 汉日谦辞对比研究
        1.3.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谦辞研究
    1.4 汉日谦辞的界定
        1.4.1 汉语谦辞的界定
        1.4.2 日语谦辞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
2 汉日谦辞对比
    2.1 人际称谓中的谦辞对比
    2.2 语言交际中的谦辞对比
    2.3 习惯用语中的谦辞对比
3 谦辞在《大纲》的体现和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
    3.1 谦辞在《大纲》的体现
    3.2 对外汉语教材中谦辞的分布
4 日本留学生汉语谦辞学习中的偏误统计及分析
    4.1 日本留学生谦辞问卷基本情况及偏误统计
        4.1.1 谦辞问卷相关图表及分析
        4.1.2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谦辞偏误统计
    4.2 日本留学生谦辞学习的偏误分析
        4.2.1 望文生义
        4.2.2 不知其义
        4.2.3 对象错误
        4.2.4 谦虚过度
        4.2.5 书写不规范
    4.3 日本留学生谦辞学习偏误原因分析
        4.3.1 母语负迁移
        4.3.2 目的语知识的干扰
        4.3.3 文化差异
        4.3.4 学习态度的影响
5 对日课堂谦辞教学对策及建议
    5.1 加强情景教学
    5.2 复习落实到课后练习上
    5.3 加强文化教学
    5.4 强化教师能动作用
        5.4.1 对日汉语教师尽量掌握一点日语
        5.4.2 汉语教师重视汉语谦辞教学
        5.4.3 汉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汉语谦辞的练习
    5.5 对《大纲》和教材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致谢

(2)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与拟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3.拟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奋斗
        2.奋斗精神
        3.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二)相关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奋斗观
        2.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奋斗思想
        4.习近平总书记自身的奋斗成长经历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和时代价值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特点
        1.奋斗目标的科学性
        2.教育对象的可塑性
        3.奋斗环境的复杂性
        4.奋斗过程的持续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途径
        3.追求美好生活与成就出彩人生的内在需要
三、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现实挑战
        1.奋斗认知存在误区
        2.奋斗情感淡漠,担当意识薄弱
        3.奋斗意志不坚,抗挫能力较弱
        4.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务实功利
        5.奋斗行为脱节,缺乏实干精神
    (二)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
        2.社会环境中消极思想观念的影响
        3.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
        4.高校奋斗精神培育效果不明显
四、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
    (一)提升奋斗认知
        1.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奋斗基础
        2.加强自我修养,内化奋斗品质
    (二)激发奋斗情感
        1.重视文化涵养,增进奋斗情感
        2.树立奋斗模范,增强奋斗自信
    (三)磨砺奋斗意志
        1.珍惜时代机遇,担当时代责任
        2.积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造
    (四)坚定奋斗信念
        1.深化理想信念,引领奋斗方向
        2.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
    (五)砥砺奋斗行为
        1.重视劳动教育,体悟幸福真谛
        2.加强实践锻炼,增强奋斗本领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农民家书》家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农民家书》家教思想形成的依据
    第一节 侯永禄个人的人生经历
        一、解放前:艰难求学的师范生
        二、解放后:恪尽职守的乡村干部
        三、改革开放后:老有所为的义务邮递员
    第二节 《农民家书》家教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直接渊源:祖辈的言行教育
        二、历史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理论渊源: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论断
第二章 《农民家书》家教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贵自知、旷达乐助的为人之道
        一、人贵有自知之明
        二、两手准备: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三、帮人解难,便是乐
    第二节 孜孜不倦、为国争光的学习之道
        一、毫不自满,笨鸟先飞
        二、用攻关精神攀登文化科学高峰
        三、学习是为社会作贡献,决不是为名利
    第三节 忠党爱民、廉洁奉公的工作之道
        一、革命工作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
        二、一个革命者的胸怀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莫作违纪乱法之事,损坏了咱清白的名声
    第四节 勤俭和睦、孝老爱亲的持家之道
        一、我们是贫穷家庭出身,艰苦朴素是我们的本色
        二、孝敬老人的心无可非议,但不能攀比竞争
        三、和为贵、平为福,家和万事兴
第三章 《农民家书》家教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农民家书》家教思想的特点
        一、以农村的视角述说着家长里短
        二、以农民的视野教导着人生哲学
        三、以农味的情怀维系着浓浓亲情
    第二节 《农民家书》家教思想的进步性
        一、有效地对传统家教思想进行了扬弃
        二、直接地融入了新时期思想进行家庭教育
    第三节 《农民家书》家教思想的局限性
        一、囿于环境地位,其家教思想张力不够
        二、面对不正之风,其家教思想中时显言强行弱
第四章 《农民家书》家教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倡导“科技兴农、典型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一、勤学科技知识,助力科技兴农之路
        二、注重典型示范,选拔培育“领头雁”
        三、引领青年农村创业,响应青春建功行动
    第二节 倡导“文明友善、民主和谐”,践行核心价值理念
        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二、引导向上向善,注重道德教化
        三、坚持民主平等,构建和谐乡村
    第三节 倡导“在党为党、廉洁自律”,加强农村党建工作
        一、真心依靠群众,形成群策群力共建美好乡村
        二、弘扬新风正气,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推进“两学一做”,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目的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2 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的内涵及其培育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吃苦精神的涵义
        2.1.1 吃苦精神
        2.1.2 大学生吃苦精神
    2.2 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2.2.1 有利于传承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的吃苦精神
        2.2.2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吃苦精神的弘扬与升华
        2.2.3 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
3 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的现实分析
    3.1 大学生吃苦精神调查的基本情况
        3.1.1 调查的目的和内容
        3.1.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3.2 大学生吃苦精神的现状分析
        3.2.1 大学生吃苦精神成效初见
        3.2.2 大学生吃苦精神中存在的问题
4 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4.1 社会环境的影响
        4.1.1 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4.1.2 社会中不良的思想及行为诱导
        4.1.3 部分网络谣言抹黑历史英雄模范
    4.2 学校家庭环境的因素
        4.2.1 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变迁引发大学生心态的改变
        4.2.2 市场经济条件下隔代教育的影响
        4.2.3 部分学校吃苦精神教育存在不足
    4.3 大学生自身因素
        4.3.1 部分大学生注重物质追求,轻视精神发展
        4.3.2 自我管理及控制力有限
        4.3.3 部分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不健全
5 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对策
    5.1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5.1.1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5.1.2 坚持创新在改革中推进
        5.1.3 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
    5.2 开展有效的教育途径
        5.2.1 在成长成才的教育中培育吃苦品质
        5.2.2 在社会实践的教育中培育吃苦作风
        5.2.3 在创业就业的教育中坚持吃苦方向
    5.3 构建协同的教育机制
        5.3.1 完善高校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5.3.2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机制
        5.3.3 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机制
    5.4 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5.4.1 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
        5.4.2 发挥网络载体的作用
        5.4.3 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
    2.1 新时代奋斗精神的思想来源
        2.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斗思想
        2.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奋斗思想
        2.1.3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思想
    2.2 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与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
        2.2.1 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2.2.2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3.1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观需求
        3.1.1 有利于大学生主动迎接新时代新挑战
        3.1.2 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展现新时代新作为
    3.2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是践行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客观要求
        3.2.1 有助于培养守初心的新时代奋斗者
        3.2.2 有助于培养担使命的新时代奋斗者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现状
    4.1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现状调查
        4.1.1 调查问卷目标
        4.1.2 调查问卷设计
        4.1.3 调查问卷实施与结果
    4.2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成效
        4.2.1 新时代奋斗精神在大学生中有较高认同度
        4.2.2 新时代奋斗精神教育在大学生中有较高认可度
    4.3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面临的困境
        4.3.1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3.2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5.1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目标
        5.1.1 提高大学生奋斗的思想认知
        5.1.2 增强大学生奋斗的情感体验
        5.1.3 培养大学生奋斗的意志品质
        5.1.4 形成大学生奋斗的行为习惯
    5.2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内容
        5.2.1 生活作风教育
        5.2.2 承受挫折教育
        5.2.3 理想信念教育
        5.2.4 集体主义教育
        5.2.5 爱国主义教育
    5.3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原则
        5.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5.3.2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原则
        5.3.3 教育与自我相结合原则
        5.3.4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实现路径
    6.1 增强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理论教学
        6.1.1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培育奋斗意志
        6.1.2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传承奋斗思想
        6.1.3 在红色精神教育中坚守奋斗品格
        6.1.4 在就业创业教育中坚持奋斗方向
    6.2 落实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实践教学
        6.2.1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6.2.2 开展校园实践活动
    6.3 发挥大学生奋斗精神的网络宣传作用
        6.3.1 弘扬奋斗精神,抵御网络消极影响
        6.3.2 宣传奋斗精神,占领网络舆论高地
    6.4 优化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教育环境
        6.4.1 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6.4.2 构建多方面协同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6)加强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重难点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重难点
第一章 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节 艰苦奋斗精神概述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含义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发展历程
        三、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需要
        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需要
        三、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需要
        四、为新疆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的需要
第二章 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节 问卷说明
        一、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的相差情况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新疆高校研究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成效
    第二节 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在生活方面缺乏艰苦育斗精神
        二、研究生在学习方面难以拼搏进取
        三、研究生在择业就业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第三节 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当代价值缺乏深入理解
        二、家庭对艰苦奋精神教育的错位
        三、社会大环境的熏染及研究生自身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主要原则
    第一节 主体性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的含义
        二、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典型性原则
        一、典型性原则的含义
        二、坚持典型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时代性原则
        一、时代性原则
        二、时代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加强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丰富完善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的教育
        二、开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主题教育
        三、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教育
        四、开展好研究生抗挫折教育
    第二节 优化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用古今中外艰苦奋斗精神事例开展好育人教育
        二、积极开展艰苦奋斗精神主题的社团活动
        三、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机制
        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纠偏正向
    第三节 教育引导新疆高校研究生自觉践行艰苦奋斗精神
        一、勤思笃学,专政博览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二、吃苦耐劳,自信自励做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三、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成就多彩人生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青少年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谦虚的内涵及社会功能
二、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建构的基本面
    (一)认知基本面
    (二)情感基本面
    (三)动机基本面
    (四)行为基本面
三、建构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的原则
四、践行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的方法

(8)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对心理资本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1.心理资本问卷。
        2.谦虚人格特质问卷。
        3.自尊问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自尊和心理资本的现状
    (二)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特征、自尊对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三)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特征、自尊对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四、讨论

(9)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初中语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
        1.1.2 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对作文的重要价值
        1.1.3 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语料分析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写作素材的重要性的研究
        1.4.2 关于写作素材积累途径的研究
        1.4.3 关于写作素材运用方法的研究
2 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概述
    2.1 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
        2.1.1 写作素材的内涵
        2.1.2 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的意义
        2.1.3 写作素材积累的基本要求
        2.1.4 写作素材运用的原则
    2.2 理论基础
        2.2.1 写作系统论
        2.2.2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理论
3 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的现状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工具
        3.1.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3.2.2 语料分析结果
    3.3 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3.3.1 学生对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视程度不足
        3.3.2 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的习惯和技巧
        3.3.3 写作素材的积累方式过于机械
        3.3.4 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不丰富
        3.3.5 学生运用写作素材不够灵活
        3.3.6 学生选用的写作素材与立意不符合
        3.3.7 学生不会提取运用积累的写作素材
    3.4 初中生写作素材积累与运用问题形成的原因
        3.4.1 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的意识,投入时间少
        3.4.2 学生的观察机会少
        3.4.3 阅读量少,知识储备不足
        3.4.4 学生缺乏深刻的生活体验
        3.4.5 教师对学生写作素材运用的指导不足
4 初中生积累与运用写作素材的方法指导
    4.1 初中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指导
        4.1.1 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4.1.2 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4.1.3 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4.1.4 利用好语文教科书,从课文中获得写作素材
    4.2 初中生运用写作素材的方法指导
        4.2.1 对写作素材进行专题整理
        4.2.2 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方法
        4.2.3 拓展延伸写作素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10)中国人的谦虚及其与智慧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缘由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3.1 为国内谦虚研究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
        3.2 丰富和完善智慧与谦虚之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谦虚
        1.1 谦虚的内涵
        1.2 谦虚的测量
        1.3 谦虚二维模型的核心观点
    2 智慧
        2.1 智慧的内涵
        2.2 智慧的测量
        2.3 智慧与谦虚的关系
第二部分 中国人谦虚动机量表的编制及验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题项生成
        2.2 被试
        2.3 测量工具
        2.4 程序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3.2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3.3 信效度检验
        3.4 中国人谦虚的特点
    4 讨论
        4.1 信效度分析
        4.2 中国人谦虚的特点
        4.3 局限及展望
第三部分 智慧与谦虚的关系
    1 引言
    2 方法
        2.1 被试
        2.2 测量工具
        2.3 智慧表现评定
        2.3.1 情境材料
        2.3.2 评定标准
        2.3.3 评定过程
        2.4 研究程序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智慧评定的简单统计分析结果
        3.2 被试回答的语义分析
        3.3 智慧与谦虚的关系
    4 讨论
        4.1 智慧评定的描述性结果
        4.2 被试回答的语义分析
        4.3 智慧与谦虚的关系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论
    2 未来展望
        2.1 研究创新
        2.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人谦虚动机量表》初测量表
    附录2: 《中国人谦虚动机量表》正式量表(中文版)
    附录3: 《中国人谦虚动机量表》正式量表(英文题项)
    附录4: 各情境解决方案的内容、频次及最优回答
    附录5: 各情境考虑因素一览表
    附录6: 各情境最高分、最低分回答示例
致谢

四、论谦虚与人的认识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日谦辞对比及课堂教学研究 ——以《汉语水平等级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基点[D]. 王艳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D]. 伍春容.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农民家书》家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许慧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大学生吃苦精神培育研究[D]. 王芷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研究[D]. 陈俊霞.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6]加强新疆高校研究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D]. 邓永禄. 喀什大学, 2020(07)
  • [7]青少年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初探[J]. 谢威士,柯丹露.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8]青少年谦虚人格特质对心理资本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 谢威士.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9]初中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研究[D]. 张慧宁.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中国人的谦虚及其与智慧的关系[D]. 熊咪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论谦虚与人类认知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