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I-Xin/Ma”: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语小说的三维研究

“China-I-Xin/Ma”: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语小说的三维研究

一、“中国—我—新/马”——新马华文小说的三维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易莎[1](2021)在《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田诗洋[2](2020)在《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文中认为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中,战争始终是文学书写、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虽然文化理念的迥异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差异化发展,但战争叙事都是其文学创造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近些年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发现,在欧美华文文学书写中,战争叙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既有对发生于中国本土的战事的记述,也有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地区战场的刻画,欧美华文作家群关注发生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不同性质的战争,也往往在书写中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与认知方式。概略的看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战争”书写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叙事对象的战争,即在作品中正面表现战争的经过、战场的惨烈,将战火中的人的斗争与挣扎作为文本叙事的对象,将战争置于凝聚文本叙事线索的中心位置,从而明确“战争”即为小说的主题与叙事主体;二是作为叙事背景的战争,将战争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在故事中时隐时现,为作品营造特定的时代条件与地域条件,促使典型事件的发生,这里所谓的“背景”并不是游离于叙事主旨的,而恰恰是存在于特定时期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外部环境;三是作为通向叙事主题通道的战争,选择战争作为叙事通道从而表达人与历史的冲突、战争中个体生存与群体选择的冲突等主题。梳理近些年来学界关于海外华文文学中战争书写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虽然相关讨论已有一定数量的积累,但大多数研究仍是侧重整体作家作品的解读,仍缺少以“战争”为基点、观察欧美华文小说整体创作,并总结欧美华文文学对“战争”的思考成果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为研究重点,在剖析相关作品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深入挖掘隐含在文字背后更丰富、复杂的内涵。多层次的“战争”定位并不是将战争书写进行泛化,而是在相关叙事文本中以“战争”这一线索,串联出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一条主题流向,聚焦于紧密围绕同一主题而衍生的话语场域,以此观照欧美华文作家同中有异、与时俱进的战争观念、审美取向与小说文本的批判性。论文第一章与第二章重点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历史叙事,分别聚焦发生于中国境内和海外战场的战争书写。海外华文作家的战争叙事中既有源于中国文化的政治取向和民族认同作为创作底色,也以丰厚的文学传统为积淀,在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大格局中形成生命意识和历史反思。具体的看欧美华文作家群对中国境内战事的关注较多集中于抗日战争,历史上欧美华侨在海外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对祖国抗战进行声援和经济支持,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体现了华人的民族国家情怀,并呈现在延续至今的文学创作中,同时海外作家的抗战题材作品也反映着对国内抗战文学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当代欧美华文作家往往选择站在历史之外对经历着战争的人和事进行回忆和想象,在多元文化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对话中向人性、生命、族群、种族、身份等方向进行书写,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视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面貌。论文第三章剖析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中的离散境遇与身份认同,在战争故事中重新审视欧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经典母题“离散”与“身份”问题。战争造成的极端离散境遇让书写者对身份的思考走向多元,与族裔意识、在地化、性别书写等主题相继迸发出新的火花,突出显现为身份的认同与偏移。战争中人的“错位”使得身份辨析更加扑朔迷离,既包括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异国进行身份追寻,也包括其他族裔由于侵略、避难等原因寄居在中国领土,甚至是主动与被动选择下的个体身份调换现象。战争同时又是一次对“民族同一性”的强化,在欧美华文作家创作中,“中国”不仅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客观存在,更是文化意义上的诗性家园和身份象征符号的总和。作家们借助于现代性、后现代性视野下身体的叙事功能,和战争语境下混血儿身份的原罪化书写,将置身跨文化背景中的生命体验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和思考。第四章侧重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中的战争伦理问题。对于战争伦理的思考可以溯源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儒道学说,又与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宗教思想和历史意识等相关。此外由战争过渡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战时文化规范与启蒙文化规范相碰撞而引发的问题等,也均成为海外华文作家探讨战争伦理问题时的文化立足点。本文尝试从上述问题出发,进一步探讨海外作家创作中,在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中观察个体命运,兼容暴力审美与反战思想等内涵中表达的观念。第五章考查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叙事策略,提炼共性化、典型化、特色化的叙事方式。欧美华文作家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平衡着真实与的虚构关系;用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借战争叙事传递和平年代的省思;在多重视角叙事与视角更迭中,使不同视角的持有者在故事中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对立式的补充;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完成氛围渲染和结构设计;用幽默介入苦难从而把控叙事的悲剧感,让叙事节奏更有节制、张弛有度地循序渐进。这些因素增强了作家创作的可读性和技巧的实验性,分析其叙事特点,由呼吁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整体来看,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在题材选择思想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补充并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格局,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杨伟平[3](2019)在《老舍小说创作的左翼倾向探究(1929-1936)》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在文坛上占据主要地位。1930年回国的老舍虽然对左翼文学技巧不认同,但其创作在关注社会现实、关怀社会底层、探索民族国家出路方面与左翼文学具有相通之处。这使得老舍与左翼文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成为可能。因此,本论文选取三个个案,通过剖析老舍创作所体现出来的左翼倾向,揭示老舍的创作思想与左翼文学之间的潜在关联。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梳理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价值,并对老舍与左翼文学界的互动展开论述,分析老舍30年代小说具有左翼倾向的可能。第二章以老舍的新加坡经历为重点,指出老舍从华侨中学学生创办的《流产》文艺副刊方面接触到中国革命文学的分支——“新兴文学”,感受到华侨社会浓厚的革命氛围,由此发生了思想转变。从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小说《小坡的生日》来看,老舍已经表现出了左翼倾向。第三章围绕老舍批判南京国民政府废娼运动的小说,指出老舍在思考“娼妓问题”发生的根源、揭示国民政府的男性中心主义本质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存在相似之处,使得他的“娼妓”小说具有了左翼倾向。第四章围绕老舍的“洋车夫”小说《黑白李》和《骆驼祥子》,指出老舍在表现底层受压迫者的集体意识和反抗意识、否定个人主义思想、抨击资本主义、揭示社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等方面与左翼文学趋近,表现出了左翼倾向。

李钧[4](2018)在《简评黄万华《百年香港文学史》》文中指出黄万华教授的《百年香港文学史》具有"中国文学—华文文学—世界文学"的坐标体系和研究视野,在文学史料集和研究成果整合方面做到了"深新全细";此着视经典性的累积为文学史最重要的功能,在作家作品的遴选中"坚持文学的经典筛选性和文学史的历史传承性"原则,以超越单一意识形态标准的局限,从而为香港文学史书写开启了一种新范式。

荀忱忱[5](2016)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中的传播》文中研究说明“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华人的非常重要的族群之一,马来亚华人文化,也随着时间的脚步逐渐积累深厚。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建立的独立的华文教育系统,备受海内外的关注。从18世纪中期即有沿海华人移民到新马国家开始新生活。艰苦的奋斗中,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根”,自始至终都重视教育的发展,坚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办私塾到办立新式学校,无不与中国相联系。风雨百年,华人在迁徙地生根,本土意识日渐强烈的同时仍不忘华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也同样伴随着“斗争”、焦虑、归属意识的消长和华文教育事业的艰辛。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就已经紧密相联系,华校从建立初始,就一直选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作为教学材料,其中独中华文课本从独立中学改制以来,一直坚持选用中国现代作家文学作品进行华文教育,进入新世纪后,还增加了对中国当代作家文学作品的选入,本文即通过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进程中独中华文课本选取的中国现当代作家文学作品,研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独中华文课本中对中国现当代作家文学作品的传播状况,并参考结合中国人教版、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重复选文做相关研究分析,根据其华文教育目标、重点,分析其传播的主要内容和侧重点,并对其传播的现状做分析评价。

梅德顺[6](2016)在《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式美术教育入手,就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百年对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和发展做出比较研究。尤其对英属马来亚处在殖民统治时期结束前(即是1957年国家独立前),华侨美术社团的活跃与西方美术主义的共同接触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对马来西亚高等艺术教育制度的影响,留下三大美术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来对中华教育思想的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其一,从初期英殖民政府手工艺技艺取向的主流美术教育为统治策略,间中领先与替换了在华侨美术教育原有理念的本质,导致技艺取向与审美取向的对峙,促使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在此夹缝下的美术课程实施深感困惑与挑战;其二,是马来西亚当地华侨社会受其殖民地的国家教育政策约束与后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身份认同的问题,同时营造出南来或二代画家极力融入殖民文化的潮流以及共同创造出本土南洋美术文化的努力来作出改变;其三,英殖民政府教育部师训体制对美术课程教育目标转化了艺术教育的共存与多元文化发展的目标,间接引进与交汇了马来亚伊斯兰同化教育政策和技职教育的目标。针对这三大问题的出现,本文试图透过比较研究解开与探析英殖民政府统治结束前后50年间,中国艺术教育体制的传递带给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实施所引起民族性被同化的深远影响,尤其在美术设计人才方面的培养,美术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承,以及美术课程结构的设置,启发了马来西亚各大艺术大专院校的办学动力,进而崛起了东西方高等美术教育学制的设置和教学体系等实施状况做出一个宏观层面的比较,从其历史与社会学角度得出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的变迁与传承之意义。

徐佩玲(Pairin Srisinthon)[7](2014)在《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影响之研究》文中提出泰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非常密切,在各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历史的记载,泰中两国外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可追溯到泰国素克泰王朝也就是中国宋代时期,中国文学伴随着泰中贸易以及华人移居进入泰国。对此许多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两国文学的关系,尤其是泰国社会对中国历史演义小说和港台武侠小说的接纳与认同有许多研究文章。虽然泰国学界对这两类文学作品对泰国各界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还是缺乏更为深入研究,尤其是深入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的影响。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在泰传播,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泰译本的出现,大大扩展了这些经典作品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对泰国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泰国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鲁迅的《阿Q正传》被译成泰文,所出版的泰译本书籍刚面世,就被泰国读者抢购一空,在泰国文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震动。从此,接受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温床在泰国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学在泰传播与存在的关键,在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读者的主观意识在阅读时吸取并接受作品中的精神食粮、美学和艺术修养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第一、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在泰的传播途径,解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泰译本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从传播方面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与形式在泰国传播,而在诸多传播渠道与形式中,起最大引导作用的当属作品的泰译本。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在泰国传播,曾在两个时期遭受泰国政治风暴的打击,即1939-1944年和1958-1961年。这两个时期,泰国政府实施反共政策,境内的中文报纸几乎都被查封,凡是用汉字写成的文学作品都被泰国政府视为禁书。1975年泰中建交后,这种情况逐渐改变,泰国文坛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文化和艺术上拥有深厚素养,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得以又一次繁荣发展。作为泰国皇室成员的诗琳通公主,在泰中建交不久就率先参与中国文学翻译活动,连年翻译了多部中国文学作品,并写下多篇中国游记,不仅为泰国人民做出了榜样,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泰广泛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80年代到现在中国文学翻译比较多样化,但没有注重翻译某些特殊作家的作品,文学创作与市场销售业绩有着密切关系。第二、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泰国“为人生”文学思潮以及泰国激进知识分子、作家的关系,探析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为人生”文学思潮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从总体情况来讲,在泰国“为人生”文学诞生的阶段,尤其是该文学流派的学者、作者在寻找理论依据及发展方向时,受中国现代文学影响不少。泰国作家乌栋·斯素瓦(Udom Srisuwan)借鉴西方与中国文艺思潮尤其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在他《从文学看社会、从社会看文学》的文章中,对泰国文坛提出“文艺为人生”的口号,从而引起当时泰国文坛的争论,许多泰国激进作家对这种观念均表示认同与接受,开始迈向文艺为人生的创作道路。泰国“为人生”文学进步作家是在学习并领会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之后,从而开始创作他们的作品。他们还发现,鲁迅的代表作品《阿Q正传》所描述的中国社会病态与当时泰国的社会很相似,并呼吁泰国人对社会进行改革。1973年10月、1976年10月泰国爆发了反抗军人政府的革命运动,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即是学者、大学生们受进步文学思潮的影响。第三、研究泰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从泰华文学的演变进程和继承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华文学诞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五四”新文学与泰华文学的兴起息息相关,“五四”新文学是促发泰华作家在泰顽强创作的精神力量与思路灵感的源泉。诸多移居泰国的华人作者早期曾接受中国大陆的培养教育,受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启迪,感受较为强烈,创作常常是有感而发。新文化运动主张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始终是泰华文学坚守的创作方向。抗日救亡运动的精神,曾成为泰华文坛的主流思想,追悼鲁迅的活动是这种文学思潮的高峰。第四、鲁迅作品的接受与研究。剖析鲁迅作品在泰很受欢迎的原因,并详细探析泰国对鲁迅作品研究的状况。鲁迅作品在泰问世初期,之所以能产生深远影响,是因为以《阿Q正传》为代表的作品,迎合了当时泰国社会的需要。这种影响力已超越文艺审美的价值,进而体现出社会功能的价值。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吸引着为政改寻求出路的进步知识分子。当时泰国知识分子视鲁迅为革命图解的象征或某种政治理念的符号。这些激进的泰国文人在军人独裁政府的压迫下,对政局感到绝望,希望从异国文学作品中如鲁迅作品等借鉴社会改革的经验,来改变军人专制的恶劣局面。除了寻找政改观念之外,一些泰国学者还通过学术理论体系研究鲁迅及其着作。上世纪80年代泰国对政治与文艺管控有所松动,泰国学者主要通过鲁迅的作品了解鲁迅的思想,并对鲁迅作品的文学体裁、艺术特色、语言描写和人物塑造等进行探讨。总之,本论文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影响的初步研究与探索,笔者尝试通过上述的视角对泰中文学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以微薄之力做出有一定价值的贡献,为泰中两国文学交流尽一份力量。由于自己学识有限,在论述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了诸多缺点和不足,希望能得到师长、专家的批评指正。

陈婧[8](2013)在《论新时期外国文学史范式的建构与转型》文中研究指明自1918年首部外国文学史——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诞生以来,迄今为止外国文学史的总体数量已达七百余部。外国文学史编纂的相关问题成为近年来外国文学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以往研究多从史料出发,缺乏理论深度;而且多集中于一部或几部具体文学史着作,缺乏学术史的宏观视野。为此,本文主要是在学术史的视野之下,运用相关理论,以新时期以来的外国文学史为重点,进行了外国文学史编纂的整体考察与研究。本文详尽统计了1918年至2012年外国文学史编纂与出版的情况,梳理了近百年来外国文学史编纂的整体概况,主要关注了同一时期外国文学史着作的共性与个性,不同时期外国文学史着作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对若干部重要外国文学史着作做出解读与评析;阐释了外国文学史范式建构与转型的具体演变过程。论文认为,新时期以前,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和郑振铎的《文学大纲》等文学史建构了外国文学史的早期范式,体现出以启蒙和教育为主的性质。新时期以来,早期传统史传点评式的解读、编译为主的模式逐渐式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一时期的代表着作为杨周翰主编的《欧洲文学史》,这部文学史既宣告外国文学史编写范式的正式形成,也标志着新旧外国文学史范式的转型。此后,文学史编写遭遇危机,中外有关“重写文学史”的探讨和论争不断。认知哲学、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西方文艺理论也对文学史编写产生了影响。外国文学史在文学史观、叙述体例、话语体系等各方面都有所转变。

南长森[9](2012)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2008年、2009年在西藏、新疆爆发的“3,14”、“7,5”事件为切入点,从发展传播学角度提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逻辑命题,从而使国家发展与民族团结成为本文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之所在。本文在西北民族社会发展与媒介变迁的时空中,用田野调查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以及理论思辨方法探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形象形塑的问题,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市场化运作机制与国家认同出现矛盾与和谐这一认知关系,围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媒介发展呈现出二元竞争格局、非均衡发展态势的核心问题进行论述:一是以党报、党台为主的主流媒体(汉文媒体)和以党报、党台为主的主流媒体(民文媒体)形成二元竞争格局;二是以党报党台为主的机关报、台主流媒体与专业报、对象报、台等非主流媒体形成二元竞争格局。这种竞争格局,看似党报党台在起舆论导向作用,然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人们很容易忽略国家认同的最高追求,使娱乐消费成为生活的主流,而使国家认同甚或流于形式和偏失,形成国家所需的意识形态一手弱、市场经济放任自流的娱乐消费一手强的非均衡发展态势。这种市场经济中社会生活趋于娱乐消费和国家认同趋于柔弱的矛盾制约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和国家认同的健康发展。因此,消化、克服并使其朝向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发展就成为我国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关键。对此,本文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应建构、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利用媒介作为党和政府舆论工具和喉舌机关的“一翼”与媒介市场化生存的“一翼”并统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体”并将其和谐统一起来形成平衡机制,以此作为物质基础来负载国家认同,同时以公民教育通过大众传播加以导向和强化,使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宗教认同等相关认同向以国家认同为主导的方向转化和转型。本文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市场化机制与国家认同方面有所新意或创新,认为应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是增强国家认同的基础,同时认为大众传播所负载的公民教育是强化国家认同的关键,国家在媒介市场化中力戒其负面影响对少数民族地区媒介造成的伤害。

王亚玲[10](2012)在《中国儿童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文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学科的独立性日益彰显。儿童文学研究的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是儿童文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成果。因此,关于儿童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把握儿童文学研究方向和学科体系建设具有一定意义,但是目前学界还缺少对此部分学术成果的系统整理与研究。本论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儿童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的阅读、分析、整合,对博士生们的理论研究和批评主张进行整体性的梳理,从整个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现状及背景出发,深入问题意识,提炼重点要点,阐释疑点难点,勾勒研究全貌,寻找研究空白,提出意见建议,从对现有成果的理解分析中进一步明确儿童文学的学科定位,把握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版图。论文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分为五章。五章的结构框架由现有博士学位论文主体研究成就的内容特征所决定。第一章是基础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从儿童观、童年与儿童文学的关系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三个层面来论述。研究者在对这些问题进行阐释的同时提出了“复数童年”、“我族童年”、“意象化童年”、“话语权力”、“教育成人”、“轻逸之美”、“美育式批评”等概念和论点,围绕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更深层次地把握了儿童文学的本质,但也有些许重复研究。第二章是历史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对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研究主要有:从萌芽期、发生期、整个现代文学期来观察儿童文学的现代进程;从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儿童文学发展、香港儿童文学发展来跟踪地域儿童文学的发展;从经典系列、经典个案以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的互动关系来探讨现代儿童文学经典的形成。虽然也堪称面面俱到,但点面结合处依然存在很多研究空白。第三章是文体类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涉及到的文体类型有三大板块:幻想体儿童文学研究,包括童话、幻想文学、寓言、科幻文学;儿童小说研究,主要有成长小说和生态小说;多媒体儿童文学研究,主要是图画书、儿童影视和儿童戏剧。虽然论及的文体类型不少,但对儿童诗、儿歌、儿童散文、科学文艺等的研究几乎为零。第四章是异域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在比较儿童文学领域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童话和小说,童话研究尤其重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外国小说研究则主要关注欧美小说;另外也有对寓言、文学形象等的关注。相对于本土研究,研究者的世界视野还不足,国别研究、文体研究、个案研究以及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第五章是应用性研究。这是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部分,主要是儿童文学的出版研究和教学研究两个方面。出版研究或以出版视野观察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研究,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近代儿童报刊。关于儿童文学教学,博士学位论文从课程资源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来研究,理论和实践均有涉及,但多元性研究不足。结语部分在对博士论文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反思、总结,探讨博士论文研究的意义价值和学术空白,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和可能性。

二、“中国—我—新/马”——新马华文小说的三维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我—新/马”——新马华文小说的三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欧美华文文学对“国境内”战事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继承与突围:抗战叙事的书写转向
        一、抗日战争与欧美华侨的双向影响
        二、“十七年”抗战文学传统的再挖掘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野下的海外抗战书写
    第二节 追忆与重构:关于解放战争的海外文本衍生
        一、个体化的平民书写
        二、离散境遇中的乡土记忆
    第三节 隐喻与虚构:对古代战事的现代性重塑
        一、《甲骨时光》:神秘主义下的牧野之战与文明守卫
        二、《夜与港湾》:甲午海战的先锋重述
第二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海外战争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欧洲战场的在场与历史记忆
        一、对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的书写
        二、阿尔巴尼亚:当代动荡与自我放逐
    第二节 对马来亚战场的重新聚焦
        一、史料的挖掘与史实的复建
        二、国际力量角逐的极端场域
    第三节 越南战争中的青春书写
        一、史料与史识的文本呈现
        二、战争中的疼痛青春:遗落于境外的成长题材
第三章 离散境遇中的身份追寻: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的情感意识
    第一节 错位处境中的身份追寻
    第二节 极端场域中的“民族同一性”强化
    第三节 身体书写中的身份意识
    第四节 混血儿身份:战乱年代的生而离散
第四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伦理之思
    第一节 战争伦理的文化心理溯源
        一、兵、道、儒家思想的杂糅共生
        二、不彻底的宗教启迪与救赎
        三、战时文化规范与知识分子启蒙文化规范的角力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悖论审视
        一、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
        二、暴力审美与反战主题
第五章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典型叙事策略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
    第二节 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
    第三节 多重叙事视角的更迭
    第四节 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
    第五节 用幽默介入苦难的悲剧感把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老舍小说创作的左翼倾向探究(1929-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老舍与左翼文学:一个逐渐引发关注的学术话题
    第一节 老舍与左翼文学关系研究之再研究
    第二节 老舍与左翼文学界的互动
第二章 《小坡的生日》与革命文学
    第一节 南洋华侨中学学生的激进思想与“新兴文学”运动
    第二节 《小坡的生日》与老舍的思想转变
第三章 老舍的“娼妓”叙事及其左翼倾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二三十年代的废娼议论
    第二节 废娼运动与老舍的“娼妓”叙事
第四章 老舍的“洋车夫”书写及其左翼倾向
    第一节 北平洋车夫暴动事件与《黑白李》
    第二节 《骆驼祥子》与“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中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概述
    第二节 马华教育中的独中教育
第二章 独中课本中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择
    第一节 独中华文课本选文的变迁轨迹
    第二节 独中华文课本选文的三维价值
第三章 华文课本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佳作
    第一节 独中华文课本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
    第二节 独中华文课本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佳作
第四章:结论
    第一节 独中华文教育传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
    第二节 独中华文课本转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依据
        1. 历史的事实
        2. 实证可考
    三、研究背景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结构
    六、研究涉及的范围与关键词汇的选用
    七、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20世纪初叶中马艺术教育的形成比较
    第一节 20世纪中马艺术教育思潮的雏形
        一、中国美术教育目的为扞卫中华民族产业的传承
        1.沿袭晚清工艺传习所的工艺美术教育
        2.民国时期工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工艺教育
        3.华侨教育受到中华教育思维的影响
        二、马来亚殖民时期西洋美术的文化孕育与雏形
        1. 英殖民地政府主流教育促成手工美术
        2. 沿革英殖民地时期旅居画家艺术的传播
        三、中马两国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异同比较
        1. 历史文化的差异诞生了共同的艺术语言
        2.复杂的时代背景拉近了艺术符号的距离
    第二节 中国艺术运动为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的研究重点
        一、中国新美术运动兼收并蓄的中西艺术思潮
        1. 水墨书法与西方艺术精神思维的融汇
        2. 洋务运动与西画教育东渐形成的渊源
        二、先驱画家参与马来西亚抗战画展的教育启发
        1. 华侨美术社团与研究会创办的力量凝聚
        2. 以中国抗战思潮传播中的南洋互动关系
        三、中马两地艺术活动的开展研究意义之比较
    第三节“中学西用”美术教育在新时代夹缝中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西学仿照与引入西方美术教育的雏形与发展
        二、马来西亚契机并存的时代美术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三、中马两国美术教育办学际遇的挑战研究之比较
第二章 20世纪二战前后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策略比较
    第一节 中国新式高等美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刘海粟为中国美术教育奠定标杆
        1. 刘海粟借洋兴中的美术教育思想与远见视界
        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梁实用美术的创新美术课程
        1. 颜文梁实业求存思想为美术教育拓展新局面
    第二节 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南洋风的目标
        一、林学大为马来西亚纯美术定下南洋思想新概念
        二、南洋首二代华裔先驱画家共创南洋美术风格
    第三节 中马两国高等美术教育实施发展意义比较
        一、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意义的共同点
        二、中马高等美术教育东西艺术融合走向多样化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理念与实施比较
    第一节 新中国教育课程体制艺术教育一脉相承发展的利弊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质
        二、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的多元课程规范衔接
        三、中国艺术院校百年中西合并办学发展的利与弊问题探究
    第二节 马来西亚二战前后继承东方艺术教育新理念的反思
        一、首间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的反思
        二、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理念延续的挑战
        1. 移植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办学的存在问题
        2. 1967年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的创办目标的取向
        3. 1968年吉隆坡美术学院的创办目标与理念
第四章 中国对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与发展历程的比较
    第一节 印象中国与融合南洋色彩的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深思
        一、移居侨民身份认同与美术特征对峙的挑战
        1. 多重艺术情感的身份认同意识
        2. 强烈祖国情怀的美术创作符号再现
        二、早期中国南来华侨画家融合南洋色彩的题材
        1. 华侨画家为移居家园增添南洋气息
        2. 五一三种族事件后的美术创作气氛
        三、中国艺术教育百年历程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比较
    第二节 中马水墨传统绘画技法与跨媒介艺术火种的碰触
        一、中国水墨传统技法在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传承
        1. 独立前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美术学校国粹画科设立的意义
        2.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课程与科系的设置结构
        3. 独立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水墨画科的追随
        二、马来西亚水墨画媒介的艺术创新与转型
        三、中马两国现代水墨画家创作理念与风格异同之比较
结论
致谢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件一:相关文献回顾
    1.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文献
    2. 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文献
    3. 吉隆坡美术学院文献
    4.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
    5. 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的专题研究
附件二:20 世纪中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
附件三:20 世纪中马各高等艺术院校资料简介与综述
附件四:中马艺术院校招生宣传资料
附件五:中马高等艺术院校章程(节选)
附件六:20 世纪中马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概况综述(部分节选)
附件七:20 世纪中马艺术教育工作者兼画家的高等艺术教育背景概况综述
附件八:20 世纪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美术师资习艺来源状况综述
附件九:采访中马两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工作表和采访文稿(节选)
    (一)苏州美专校友严定宪访谈录
    (二)苏州美专校友陈士宏访谈录
    (三)苏州美专校友唐令渊访谈录
    (四)苏州美专校友尢玉淇访谈录
    (五)前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谢有锡访谈录
    (六)槟城锺灵独中美术主任陈昌孔访谈录
    (七)槟城槟华女子独立中学美术老师刘达勇访谈录
    (八)雪兰莪巴生兴华中学美术主任谢金聪访谈录
    (九)柔佛麻坡中化中学美术老师陈培仁访谈录
    (十)槟城资深水彩画家兼钟灵国民型中学退休美术老师蔡传仁访谈录
    (十一)与锺金钩院长会见冯健亲院长的访谈录
附件十:中马高等艺术院校创办人或校长相关私人来往书信内容(节选)
    一、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二、马来西亚艺术院校的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附件十一:马来西亚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一、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1 大马美育渐入佳境
        2 绘画在当代艺术进程中的定位和前景与创作动机
    二、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锺金钩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附件十二:其他相关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要文章
    一、陈世集:《小谈星洲木刻版画与创作》
    二、刘抗,《刘海粟与中国的近代艺术》
附件十三: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与吉隆坡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附件十四:20 世纪国际时事发展形势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史料对照汇编总表
附件十五:20 世纪中国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历程年表

(7)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影响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角度、研究方向与方法
第三节 泰中文学比较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泰中关系的历史背景
第五节 泰国文学简述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在泰传播的情况
第一节 传播方式之一:家庭教育
第二节 传播方式之二:泰国进步期刊
第三节 传播方式之三:翻译本
    一、泰国翻译史
    二、现代文学的翻译本
第四节 传播方式之四:网络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文坛的影响
第一节 受中国现代文学影响之前的泰国文学
第二节 促进“为人生”文学的诞生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泰国文学史编写
第四节 吸取中国新文学素养的泰国知识分子
第五节 为泰国文学评论提供新视角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华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泰华文学在泰国文坛的地位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泰华文学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 借鉴、吸取中国现代文学的精华 第四章 鲁迅作品在泰国被接受与研究
第一节 为寻求政治改革概念而研究
第二节 运用学术理论研究鲁迅思想
第三节 多样化研究
第四节 《阿Q正传》与泰国禁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表

(8)论新时期外国文学史范式的建构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以前:外国文学史范式的确立
    第一节 早期外国文学史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新时期以前外国文学史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外国文学史概观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史范式的转型
    第一节 新范式的建构与“重写文学史”之实质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史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外国文学史概观
第三章 外国文学史的文学史观问题
    第一节 从循环论、进化论至社会历史批评文学史观
    第二节 从形式主义、精神、文化至后现代文学史观
第四章 外国文学史的叙述体例问题
    第一节 编年体例及作家体例
    第二节 风格、体裁等其他体例
第五章 外国文学史的话语体系问题
    第一节 话语与范式
    第二节 学科话语的影响
    第三节 美学话语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价值
        1.1.1 选题的现实孕育与理论观照
        1.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
        1.2.2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现状与成就
        1.2.3 国家认同文献研究综述
        1.2.4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的拓新领域
    1.3 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3.4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社会变迁与现状
    2.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特征与社会发展特征
        2.1.1 西北少数民族人文地理区域特征
        2.1.2 西北少数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特征
    2.2 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变迁与现状
        2.2.1 社会变迁初期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起步晚、内驱力小、媒介融合度低、媒介生态脆弱并形成单一的传播布局
        2.2.2 社会变迁中期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格局与宣传效应
    2.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市场化运作的现状与问题
        2.3.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2.3.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体系的形成现状
        2.3.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2.3.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市场化与国家认同存在的问题
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之成因
    3.1 全球化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之影响
        3.1.1 全球化概念演进与内涵特征
        3.1.2 全球化与现代化、民族主义、“地球村”的起源与发展都在叠加背景中形成互促效应
        3.1.3 全球化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3.2 新媒体技术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3.2.1 新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其内涵特征
        3.2.2 新媒体技术传播功能的辩证分析
        3.2.3 新媒体技术传播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3.3 社会转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3.3.1 社会转型的内涵特征及其认识
        3.3.2 社会转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指涉
    4.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价值指涉
        4.1.1 认同
        4.1.2 宗教认同
        4.1.3 文化认同
        4.1.4 民族认同
        4.1.5 国家认同及其相关认同的价值指涉
    4.2 国家认同为主导的相关认同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5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的路径选择
    5.1 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是增强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
        5.1.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强市场过程弱国家调控的表现
        5.1.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弱国家调控的原因与强国家认同策略
        5.1.3 构建、完善“一体两翼”的平衡机制何以能成为国家认同之基础
    5.2 用公民认同承载国家认同是强化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必要途径
        5.2.1 公民认同内涵特征及其释义
        5.2.2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之关系
        5.2.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为何要以公民身份承载国家认同
    5.3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要强化信息传播意识、遵循新闻价值规律
        5.3.1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用新闻价值衡量新闻传播效应
        5.3.2 淡化宣传意识尤其是成就报道中的感恩、赐恩意识,复位和回归新闻传播的多功能属性
        5.3.3 克服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跨文化传播的障碍,注重西北少数民族传播禁忌是提升国家认同的关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期间发表发表的学位论文

(10)中国儿童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儿童观问题
    第二节 童年与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历史发展研究
    第一节 现代之进程
    第二节 地域之发展
    第三节 经典之生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体类型研究
    第一节 幻想体儿童文学研究
    第二节 儿童小说研究
    第三节 多媒体儿童文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异域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外整体比较研究
    第二节 中外童话比较研究
    第三节 外国儿童小说及其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性研究
    第一节 出版研究
    第二节 教学研究
    本章小结
结语 向着明亮那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我—新/马”——新马华文小说的三维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 易莎. 集美大学, 2021
  • [2]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D]. 田诗洋. 吉林大学, 2020(01)
  • [3]老舍小说创作的左翼倾向探究(1929-1936)[D]. 杨伟平. 厦门大学, 2019(08)
  • [4]简评黄万华《百年香港文学史》[J]. 李钧. 华文文学, 2018(03)
  • [5]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中的传播[D]. 荀忱忱. 浙江师范大学, 2016(02)
  • [6]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 梅德顺.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7]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影响之研究[D]. 徐佩玲(Pairin Srisinthon). 山东大学, 2014(11)
  • [8]论新时期外国文学史范式的建构与转型[D]. 陈婧.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6)
  • [9]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 南长森. 武汉大学, 2012(06)
  • [10]中国儿童文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D]. 王亚玲. 兰州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China-I-Xin/Ma”: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华语小说的三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