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

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

一、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弓晓东[1](2012)在《通腑颗粒药学研究》文中认为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后所形成的肠粘连引起的肠管急性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患者有腹部手术、炎症,创伤或结核病史,发作前有暴饮暴食或剧烈运动。症状主要有阵发性腹绞痛与反复呕吐,吐物为黄绿色液体,手摸能触到肠型及听到高亢肠鸣音。通腑颗粒为临床多年验方,具有理气通腑、燥湿健脾之效,并微和胃气。对于大肠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炎症性肠梗阻、肠粘连的发生均有帮助。本课题按照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药六类技术要求,对制剂原料、制剂工艺、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进行研究。制剂工艺研究部分: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枳实、陈皮、青皮、苍术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得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浸泡0.5h,加饮片总量8倍量水,水蒸气蒸馏6h。以挥发油的包结率、包合物得率、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进行研究,得最佳挥发油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6),加10倍量水,包合60min,包合物40℃真空干燥。以总蒽醌、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及醇提浸出物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大黄、厚朴饮片的醇提工艺进行研究,得最佳醇提工艺为每次加饮片6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以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含量及水提浸出物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水提工艺进行研究,得最佳水提工艺为每次加饮片8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1.5h。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精制工艺研究,将水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2~1.122(60℃),加乙醇至含醇量达40%,放置48h。离心(4800转/分),所得澄清液与醇提浓缩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在80℃减压干燥,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取浸膏粉与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充分混匀,制剂成型工艺为混合浸膏粉:糖粉:糊精(1:0.2:0.6),以90%乙醇湿法制颗粒,50℃干燥,整粒,即得。以中试样品进行质量标准研究。以对照品、对照药材及相应的阴性制剂为对照,建立了制剂中大黄、枳实、厚朴、陈皮、青皮、山楂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按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Ⅰ C颗粒剂项下要求,对该制剂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及砷盐进行相应的检查。HPLC测定制剂中总蒽醌含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包括专属性试验、系统耐用性试验、线性关系的考察、精密度试验、供试品提取条件考察、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准确度试验等。并起草了通腑颗粒质量标准草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大黄、枳实等饮片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良好,阴性样品无干扰;颗粒剂检查均符合药典相关要求;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在对应的线性范围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及RSD均符合药品含量测定相关要求。参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颗粒剂要求,对三批中试样品进行初步的加速和常规(6个月)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考察期内,制剂质量稳定可控。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的制剂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可控,成品质量稳定。实验对本方进行系统的药学研究,制定了通腑颗粒的质量标准。对指导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利胜,郭琦,石宗丰,陈秀娟[2](2009)在《缩泉片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缩泉片中益智仁和乌药挥发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倍数、蒸馏时间对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的收率和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浸泡12h(过夜)后加12倍量水、蒸馏5h;最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按1∶8投料、包合时间1h、包合温度40℃。结论用β-环糊精对制剂中的挥发油进行包合,提高了挥发油的利用率和制剂的稳定性,且便于制剂制备和保存。

张学明[3](2008)在《木香挥发油的制剂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研究β-环糊精对木香中提取的挥发油的包合制备工艺。方法:应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3],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率以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优选出包合工艺条件为:木香挥发油:β-环糊精为1∶6(mL·g-1),包合温度为55℃,包合加醇15%,包合时间3h。结论:木香挥发油进行β-CD包合的制剂工艺可行。

傅应华[4](2007)在《一种制备川芎、三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新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川芎、三棱药材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新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单因素多水平试验,以挥发油提取率,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对水蒸气蒸馏液-液包合法制备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应用IR、TLC、导数光谱、DSC对包合物进行质量考察。结果:优化的液-液包合法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为:取15倍处方量川芎、三棱,按10倍药材量加水,加热蒸馏提取4 h;优化的包合物制备工艺条件为:将芳香水通过冷凝管直接导入100 mL内含15 gβ-CD的吸收液进行液-液包合,包合温度及时间分别为40℃和4小时。经IR、TLC、导数光谱、DSC确认包合物已经形成。测得油利用率为69.2%,包合物收率为21.8%。结论:本法具有简单快速,工艺稳定可靠,包合效率高,挥发油损失小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何媛[5](2006)在《桉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筛选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桉油(Eucalyptus oil)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L.)Sieb或上述两科同属其他植物经蒸馏得到的挥发油,系中国药典(2005年版)法定药材。桉油中主要含桉油精(C10H18O),其含量大于70.0%;还含有柠檬烯、α-蒎烯等成份。大量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抗菌、抗氧化、改善呼吸道功能等作用;由于存在较明显的胃肠道及神经系统副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桉油的治疗作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防止有效挥发性成分挥发,并使其粉末化以便于制备各种剂型,故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包合,筛选优化得到较佳的包合工艺,结合多种现代药学方法对所得包合物进行考察和鉴别,并对其药效学及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包合,筛选优化得到较佳的包合工艺;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分析考察桉油在应用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研究桉油包合物毒性,初步探讨其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药效学作用及其机制。 实验方法 1、桉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筛选: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按照L9(34)正交试验优选的最佳工艺进行正交实验,以包合物得率及包合率两个指标,

秦春梅[6](2004)在《催经止孕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目前终止早期妊娠的较广泛的药物流产方法,完全流产率可达90%以上,但药流过程中均伴有一定的副作用。催经止孕颗粒原剂型为合剂,经临床预试,配合米非司酮有确切的抗早孕作用,可替代或部分替代药流中的米索前列醇,且可显着减轻药流的副作用。本课题运用现代制剂技术,对催经止孕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 催经止孕颗粒由益母草、川芎、当归、枳壳、莪术、红花、水蛭七味药组成,益母草为方中君药,本研究采用雷氏铵盐剩余比色法测定益母草中总生物碱含量,以总生物碱含量和浸出物含量为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益母草、红花提取工艺,优化提取工艺为:12倍量80%乙醇提取1.5h,提取3次。 通过对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优化包合工艺为: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ml∶g),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h,加水量为β-环糊精用量的10倍。包合后采用显微镜法、差示量热分析、TLC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油包合物已形成,包合前后成分一致,此法简便可行,提高了挥发油部位的稳定性,掩盖了其不良气味,使挥发油液体变成固体粉末,便于制成固体制剂。 超微粉碎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新技术,本研究采用超微粉碎新技术制备水蛭超微粉,研究比较了水蛭普通粉、水蛭超微粉对大鼠离体子宫的作用,结果表明,同等剂量的水蛭微粉对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明显优于普通粉,体现了超微粉碎新技术的发展优势和应用前景。 对催经止孕颗粒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采用TLC鉴别方中的益母草、当归、川芎、枳壳;HPLC法测定了方中当归、川芎中的阿魏酸含量,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催经止孕颗粒的质量标准,为新药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岩,周莉玲,张牡丹,王绮雯[7](2003)在《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以挥发油的提取率及β-CD包合物的包合率、收得率为指标,对影响挥发油提取和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选。[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1h,蒸馏5h;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挥发油加6倍量β-CD,包合2h,包合温度为40℃。[结论]该工艺可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生产。

王岩,周莉玲,刘清飞,邱美贤,梁舒研[8](2002)在《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寻找能有效减少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损失,提高药品质量的制剂工艺。【方法】通过薄层色谱(TLC)鉴别、紫外(UV)扫描及气相-色谱(GC-MS)分析考察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在应用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质量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挥发油已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挥发油在包合前后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结论】包合工艺能有效地保存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的有效成分。

张学明[9](2007)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檀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文中认为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檀香挥发油的包合作用。考察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率以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优选出包合工艺条件为:檀香挥发油∶β-环糊精为1∶5(mL/g),包合温度为60℃,包合加醇15%,包合时间1小时。

何媛,王四旺,吴红[10](2006)在《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并鉴定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证实应用包合技术改进桉油剂型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薄层层析法(TLC)、红外光谱法(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气-质联用法(GC-MS)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考察桉油在加入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包合效果。结果:TLC、IR、UV分析结果均显示桉油与β-环糊精已形成了稳定的包合物;GC-MS分析结果显示包合前、后桉油的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桉油能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包合物,且包合过程不影响其成分组成及含量。

二、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通腑颗粒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粘连性肠梗阻概述
    2 通腑颗粒组方特点、立题依据、处方来源
    3 通腑颗粒各组成单味药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药学实验研究
    1 通腑颗粒饮片来源及鉴定
    2 通腑颗粒工艺研究
        2.1 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2.2 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
        2.3 醇提工艺研究
        2.4 水提工艺研究
        2.5 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2.6 浓缩工艺研究
        2.7 干燥工艺研究
        2.8 成型工艺研究
        2.9 中试工艺研究
        2.10 工艺流程图
    3 通腑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3.1 名称
        3.2 处方(剂量略)
        3.3 制法
        3.4 性状
        3.5 鉴别
        3.6 检查
        3.7 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3.8 通腑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4 通腑颗粒初步稳定性研究
        4.1 常温留样考察
        4.2 加速留样考察
第三部分 小结、讨论与创新点
    1 小结
        1.1 制剂原料研究总结
        1.2 制剂工艺研究总结
        1.3 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总结
        1.4 制剂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总结
    2 讨论
        2.1 制剂原料来源及品质的讨论
        2.2 挥发油包合工艺的讨论
        2.3 关于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2.4 成型工艺辅料选择的探讨
    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木香挥发油的制剂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设计
    2.2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
    2.3 包合物中挥发油的测定
3 讨论

(4)一种制备川芎、三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新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研究
        2.1.1 药材吸水量与挥发油的相对密度测定
        2.1.2 浸泡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
        2.1.3 加水量及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
    2.2 液-液包合工艺研究
        2.2.1 β-CD用量考察
        2.2.2 包合温度的选择
    2.3 最佳工艺条件验证试验
    2.4 β-CD挥发油包合物形成的物理结构验证
        2.4.1 红外光谱分析
        2.4.2 薄层色谱分析
        2.4.3 导数光谱分析
        2.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 讨论

(5)桉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筛选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1 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2 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理化性质考察
    3 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
    4 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慢性支气管炎的药效学研究
    实验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催经止孕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文献研究综述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工作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2.2 提油后蒸馏液的除杂工艺研究
    2.3 益母草、红花提取工艺研究
    2.4 水蛭超微粉碎的相关研究
    2.5 成型工艺研究
    2.6 制法及总工艺流程图
    2.7 质量标准研究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 科研及获奖情况
    2 已发表的相关论文(两篇)
    3 附图

(7)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2.2 挥发油的β-CD包合工艺研究
        2.2.1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2.2.2 挥发油密度及空白回收率的测定
        2.2.3 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2.2.4 挥发油包合正交试验
3 讨论

(8)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
    2.2 包合工艺
    2.3 包合物的质量研究
        2.3.1 薄层定性检查
        2.3.2 紫外(UV)分析
        2.3.3 气相—色谱(GC-MS)分析
3 讨论

(9)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檀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正交实验设计
    2.2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
    2.3 包合物中挥发油的测定
3 结果
    3.1 正交实验结果
    3.2 包含工艺的优选[2]
    3.3 挥发油与β-环糊精包合物质量检查

(10)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包合物的制备
    2.2 包合物的薄层色谱鉴别
    2.3 包合物的红外图谱分析
    2.4 包合物的紫外光谱分析[6]
    2.5气-质联用分析
3 讨论

四、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腑颗粒药学研究[D]. 弓晓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5)
  • [2]缩泉片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J]. 王利胜,郭琦,石宗丰,陈秀娟. 中国药业, 2009(11)
  • [3]木香挥发油的制剂工艺研究[J]. 张学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16)
  • [4]一种制备川芎、三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新工艺研究[J]. 傅应华. 中成药, 2007(10)
  • [5]桉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筛选及其药效学研究[D]. 何媛. 第四军医大学, 2006(11)
  • [6]催经止孕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秦春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03)
  • [7]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 王岩,周莉玲,张牡丹,王绮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02)
  • [8]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J]. 王岩,周莉玲,刘清飞,邱美贤,梁舒研.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04)
  • [9]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檀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J]. 张学明. 江西中医药, 2007(02)
  • [10]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J]. 何媛,王四旺,吴红. 中国药房, 2006(04)

标签:;  ;  ;  ;  

脑康灵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