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侧芽体外诱导实验研究

白术侧芽体外诱导实验研究

一、白术侧芽离体诱导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英,陈菲菲,殷红清,覃大吉,孙举志,杨永康,向极钎,李亚杰[1](2021)在《白术腋芽离体快繁技术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腋芽、茎尖为外植体,添加不同浓度的6-BA、NAA等生长激素到MS、1/2 MS培养基中,对丛生芽进行分化诱导液体培养和生长培养;添加不同浓度的NAA、IBA到1/4 MS培养基中进行液体生根及壮苗培养,对驯化后的白术试管苗炼苗移栽。结果表明,诱导分化液体培养基为1/2 MS+1.5 mg/L 6-BA+0.4 mg/L NAA+0.3 mg/L IBA+0.6 mg/L GA3,光照时间18 h/d,光照度1 800 lx,丛生芽分化诱导形成率为97.3%;最高增值倍数为16;丛生芽生根诱导液体培养基为1/4 MS+0.4 mg/L NAA+0.2 mg/L IBA,光照18 h/d,光照度1 900 lx,生根率高达98.9%,平均生根数8.5条/芽;炼苗成活率95%以上。移栽苗圃成活率为94%。

梁玉玲,鲜于梁艳,刘雯雯,张媛媛[2](2020)在《白术胚轴和胚根直接分化不定芽的再生体系》文中提出为了建立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通过胚轴、胚根外植体直接分化不定芽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质量浓度对不定芽直接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白术无菌苗的胚轴、胚根为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上可直接诱导不定芽分化,其中胚轴不定芽分化率最高可达91.18%,每个外植体产生芽的数量最高可达13个;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TDZ(thidiazuron) 1.5 mg/L+NAA(naphthylacetic acid) 0.2 mg/L.将分化的不定芽培养于附加IBA(indol 3-butiric acid) 0.5 mg/L的1/2 MS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生根率达66.66%以上.本研究为药用植物白术的工厂化育苗和脱病毒以及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品质改良提供了有效的再生途径.

李红英,覃大吉,陈菲菲,杨永康,李亚杰[3](2017)在《白术种苗的无性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以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腋芽为外植体,以不同的光照时间、光照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不同浓度配比以及MS、1/2 MS、1/4 MS培养基分别进行初代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增殖培养、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丛生芽生根培养,并炼苗移栽。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2 MS+1.0 mg/L 6-BA+0.3 mg/L NAA的愈伤组织形成率为97.2%;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MS+1.5 mg/L 6-BA+1.0 mg/L NAA的愈伤组织增殖能力为9.5倍;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基1/2MS+1.7 mg/L 6-BA+0.2 mg/L NAA的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倍数为4.5倍;生根培养基1/4 MS+0.75mg/L NAA的生根率为96.7%,生根平均数为8.2条/芽,炼苗移栽的成活率在91.5%93.0%。通过该方法进行白术种苗繁殖,有利于向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输送优质种质资源材料,丰富白术基因库,便于白术优质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提高育种水平与药材生产能力。

石小兵[4](2016)在《三叶木通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野生三叶木通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培养建立了三叶木通离体快繁体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丛生芽诱导多倍体,对多倍体进行了鉴定,为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植体的选择及处理。在不同外植体经酒精和升汞组合消毒的研究中,果实里取出的种子为最佳的外植体。消毒方式以75%酒精处理15 s,然后0.1%Hg Cl2处理7 min为好。三叶木通种子出苗的优化条件为种子沿背腹线纵切成半,接种于MS+2Ca2++6-BA 1.0 mg/L+NAA 0.3 mg/L+活性炭0.1 g/L的培养基中,25℃条件下12 h/d的光照处理,光照强度为1000 lx。2.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种子愈伤组织诱导较优的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0.3 mg/L,诱导率为32.5%。种子愈伤在MS+2,4-D 1.5 mg/L+6-BA 0.1 mg/L的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后能得到胚性愈伤组织。该胚性愈伤组织可以在MS+6-BA 2.0 mg/L+NAA 0.3 mg/L+75 g/L香蕉泥的培养基中分化,分化率为11.7%。3.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腋芽诱导的优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虽然本研究得出在MS+6-BA 2.0 mg/L+2,4-D 0.2 mg/L的培养基中带腋芽茎段可被诱导出平均芽数多达8个芽,但除了主芽外并未得到其他具有分化出腋芽能力的芽。本研究也并未成功地对单个腋芽诱导出丛生芽。而在MS+6-BA 2.0 mg/L+NAA 0.3 mg/L的培养基中,实生苗平均增殖数最高,所以实生苗丛生芽诱导培养基选择此培养基。单个腋芽不能在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生根,而丛生芽块能在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中生根。4.多倍体的诱导及鉴定。以三叶木通丛生芽为外植体,借助离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浓度和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三叶木通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3%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摇床振荡处理丛生芽24 h,其多倍体的诱导效果较好。采用染色体计数法,对未加倍处理的丛生芽和加倍处理的丛生芽染色体数目进行计数。结果表明,未加倍处理的丛生芽染色体数为2n=2x=16,为二倍体;0.3%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摇床振荡处理丛生芽24 h得到的多倍体丛生芽染色体数目为2n=4x=32,为四倍体,诱导率为12%。综上所述,通过三叶木通的组织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诱导研究工作,为野生三叶木通种的优良种质保存和多倍体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朱萍[5](2014)在《福建赤壁金线莲高效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burghii (Wall.)Lindl.)为多年生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不断被挖掘,野生金线莲濒临灭绝。本试验以福建永泰赤壁野生金线莲为研究材料,提供了一套可供企业产业化生产的金线莲试管苗繁育及瓶苗栽培技术,建立了金线莲快速繁殖体系的完整生产技术过程。研究结果如下:1福建永泰赤壁金线莲一次性成苗培养技术研究①建立金线莲无菌体系,茎段消毒最佳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s+0.1%升汞消10min,其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6.06%、70.77%。②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3.0mg·L-16-BA+0.5mg·L-1NAA+0.02mg· L-1TDZ+30g·L-1蔗糖+6.5g·L-1琼脂+2.0g·L-1活性炭,平均每个茎段增殖8.77个芽。③一次性成苗培养的最优培养基为MS+l.Omg·L-16-BA+1.5mg·L-1NAA+150g·L-1土豆+30g·L-1蔗糖+6.5g·L-‘琼脂+2.0g·L-1活性炭,平均每个茎段增殖2.55个芽,培养4M后平均株高7.08cm,平均茎周长1.19cm,平均生根2.64条。2福建永泰赤壁金线莲多倍体诱导试验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涂抹法、加入培养基法诱导金线莲多倍体。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诱导效果:加入培养基法>浸泡法>涂抹法。加入培养基试验中以700m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5d的诱导率最高,达53.33%。浸泡法以500mg·L-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24h,诱变效果最佳,诱变率为51.67%。涂抹法中以700mg·L-1秋水仙素溶液涂抹在茎节处的诱导效果较好,变异率为35.00%。3福建永泰赤壁金线莲瓶苗移栽试验对金线莲瓶苗进行一系列的移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株高5-8cm,茎径0.20-0.25cm左右,根数2-3条,室内培养4-5个月左右的瓶苗即可进行移栽,移栽成活率高于84%;②移栽环境的光照强度控制在30001x有利于金线莲的生长,在该光照强度下金线莲生长品质好,种植4个月后平均株高11.48cm,单棵鲜重达1.57g,折干率为12.93%;③大棚种植金线莲时,较佳的栽培基质可选择泥炭土和松树皮粉碎按1:1的比例混合,移栽成活率高达92%,或者选择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4:1:1的比例混合,移栽成活率为90%;④林下种植的金线莲形态和生物产量都显着好于大棚种植,种植4个月后,平均株高13.91cm,单棵鲜重达2.25g,折干率为13.38%,这三个指标分别比大棚种植的苗增加29.52%、16.58%和9.49%;⑤营养液培养植株生长较快,茎细长,生物产量累积少,折干率低,但成活率高,且采收时根部容易清洗,本研究中较佳的营养液配方为MS大量元素稀释100倍,培养4个月后,平均株高11.91cm,每棵鲜重为1.38g,折干率为8.53%。4福建永泰赤壁金线莲多糖和黄酮含量的测定(1)金线莲多糖含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①室内培养阶段二倍体苗和多倍体苗多糖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高于野生苗多糖含量(88.3mg·g-1),且多倍体苗多糖含量高于二倍体苗,室内培养5个月多倍体苗多糖含量为189.1mg·g-1,而二倍体苗多糖含量仅为159.1mg·g-1。②组培瓶苗种植9个月的时间中,多糖含量在种植前3个月中迅速减少(大棚种植1个月后为92.2mg·g种植3个月后为41.1mg·g-1)后缓慢增加(大棚种植6个月后为87.7mg·g-1,种植9个月后为93.7mg·g-1),栽培时间越久含量越多,种植6个月以上,多糖含量(不少于87.7mg·g-1)高于野生苗多糖含量(88.3mg·g-1)。③林下栽培苗多糖含量(种植6个月为90.6mg·g-1)略高于大棚栽培苗(种植6个月为87.7mg·g-1)。④大棚种植6个月金线莲鲜品多糖的含量比干品增加1.72%。(2)金线莲总黄酮含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①瓶苗黄酮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室内培养3-5个月的时间,黄酮含量从11.73mg·g-1)增加到12.69mg·g-1.②移栽后总黄酮含量进一步增加,大棚种植1-9个月的时间中,黄酮含量从13.08mg·g-1增加至15.45mg·g-1,但均低于野生苗含量(19.77mg·g1).③多倍体瓶苗黄酮含量(室内培养5个月为13.82mg·g-1)高于二倍体瓶苗(室内培养5个月为12.69mg·g-1).④林下栽培苗黄酮含量(种植6个月为15.06mg·g-1)与大棚栽培苗黄酮含量(种植6个月为14.73mg·g-1)差异不显着。⑤金线莲干品与鲜品黄酮含量的差异与苗质量有关,而苗质量与培养瓶苗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关,折干率低于10.10%时,1g干品换算成鲜品的黄酮含量比实测的干品黄酮含量高,前者比后者增加0.08-14.25%;而折干率高于10.10%时,1g干品换算成鲜品的黄酮含量比实测的干品黄酮含量低,前者比后者减少1.38-14.00%。

易思荣,黄娅,全健,肖忠,曹厚强,韩凤,杨成前[6](2014)在《中药材白术的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白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为了解中药材白术的育种研究进展,为后期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章对白术的自然变异选择育种、多倍体诱变育种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分析,文献分析表明,中药材的育种起步相对较晚,而且方法落后,尽管近十余年来相关白术优良品种培育的报道较多,但均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

黄波[7](2013)在《保康茅苍术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文中提出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功效。湖北保康县的野生茅苍术资源丰富。为了促进该地茅苍术种质资源的保护及良种推广应用,本文对保康茅苍术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首先,以茅苍术的根茎侧芽、带芽茎段、节间茎段、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材料,建立无菌体系;然后对侧芽、带芽茎段的萌发、增殖、生根等环节进行研究,建立快繁体系;最后对器官再生进行了探索,研究了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植体消毒:于2012年10-11月选取幼嫩的根茎侧芽,清洗掉腐烂的表皮,用0.1%多菌灵溶液浸泡10min,用洗衣粉溶液浸泡5min,流水冲洗1~2h,转入超净工作台,用70%的酒精消毒30s,0.1%的升汞消毒6min,消毒效果较好。于2013年3月采集当年生健壮且无病虫害的幼嫩带芽茎段、节间茎段、叶片及叶柄等外植体。先用纱布擦洗掉表面柔毛,除不用多菌灵消毒外,其它方法与根茎侧芽相同。结果表明:带芽茎段、节间茎段、叶片消毒6min,叶柄消毒7min,能够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2)MS、DKW两种培养基中,MS更适合茅苍术带芽茎段的启动培养。腋芽萌发的最适初代培养基配方为MS + 6-BA 1.5 mg/L + NAA0.4 mg/L。(3)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 + 6-BA 2.0 mg/L + NAA 0.6 mg/L,增殖系数可达3.77,有效芽率达92.05%。(4)最佳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NAA0.3 mg/L或MS+IBA0.3 mg/L,生根率1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叶片或叶柄为外植体,采用MS+2,4-D 1.0mg/L + 6-BA 0.2 mg/L的培养基配方,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100%,且愈伤组织发生量大,质量较高。但是,愈伤组织未能分化出不定芽。(6)以叶片、叶柄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直接再生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外植体逐渐褐化死亡,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慧丽[8](2012)在《厚朴细胞培养与超低温保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Magnolia)木本植物。厚朴全身都是宝,是我国多种用途的经济树种,集饮料、食品、药材、木材和美化环境于一体。厚朴树体高大、树形优美、叶大宽阔、花大洁白、抗病虫、抗污染、生命力极强,是当今街道、公园、住宅小区、花坛、庭院绿化和城市环境美化的理想树种。它与麝香、甘草、杜仲被列为国家指令性管理的4种重要中药材,远销东南亚和日本。厚朴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据我国最早的药学专着《神农本草经》记载,厚朴系芳香化湿中药。厚朴药用历史悠久,是木兰属分布较广,而且是较原始的种类,对研究东亚和北美的植物区系及木兰科分类有科学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受自然灾害和人类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使得许多药用植物的野生资源濒临枯竭,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药用植物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造成了厚朴野生资源不断减少,现已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对濒临枯竭的厚朴种质资源的保存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厚朴愈伤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体系进行了探索,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因子对厚朴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一个快速生长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为用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厚朴中有效化学成分提供一些参考。近年来,关于厚朴种质资源保存的研究也不少,为凹叶厚朴的资源再生和种质保存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和重要的理论依据,但关于厚朴的悬浮细胞培养超低温保存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试验是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做了厚朴的悬浮培养细胞超低温保存的初步研究,为厚朴种质资源保存措施提供实验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在厚朴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中,各种培养基很大范围内都可以产生愈伤组织,但试验结果表明,以B5+NAA1.0mg·L-1+6-BA1.0mg·L-1为最适培养基;以B5+2,4-D2.0mg·L-1+6-BA1.0mg·L-1为培养基最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最佳外植体是顶芽和茎段;附加浓度为3.00mg·L-1抗坏血酸最有利于防止愈伤组织褐变;不同激素对厚朴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依次是:2,4-D>6-BA> NAA;愈伤组织培养35d为最佳收获时间。2.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在厚朴细胞悬浮培养中,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接种量、激素组合、蔗糖浓度、摇床转速、pH值、通气状况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厚朴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经过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厚朴细胞生长的培养基是B5+NAA1.0mg·L-1+6-BA1.0mg·L-1和B5+2,4-D2.0mg·L-1+6-BA1.0mg·L-1;最佳接种量为0.1g/mL;蔗糖浓度为30g·L-1时最有利于细胞生长;最佳摇床转速为110rpm;厚朴悬浮培养细胞的液体培养基的pH值在5.6~5.8之间最适合细胞生长;厚朴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用棉塞封口效果最好;细胞培养的周期为24d比较好。3.厚朴悬浮细胞超低温保存的研究:对厚朴悬浮细胞超低温保存中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子比较试验,研究分析了厚朴悬浮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各种冷冻前处理等因素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继代多次后预培养6d、处于旺盛生长期的细胞、采用分步冷冻法,超低温保存后生活力最高;“10%DMSO+5%Suc”作为冰冻保护剂对超低温保存厚朴悬浮细胞起到最佳保护效果,是首选的理想冷冻保护剂;较好的降温程序是将厚朴悬浮细胞装入冷冻管,在0℃冰水中预处理30min,然后放进低温冰箱(一80℃),以0.5℃/rain的降温速度从0℃降至一30℃,在此温度下停留lh,最后投入液氮(一196℃)中保存。悬浮细胞在液氮中保存10d后,取出用30℃温水解冻效果较好;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的恢复性生长进行验证,发现黑暗环境有利于细胞恢复生长。综上所述,研究厚朴细胞培养与超低温保存,对推动其药用活性成分和种质资源保存的应用技术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刘保财[9](2011)在《林荫银莲花多倍体种质培育和离体快繁研究》文中认为林荫银莲花(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属银莲花属(Anemone),以其干燥根茎入药,俗称地乌,具有祛风湿、助筋骨、消肿止痛等功效,开发意义巨大。在自然条件下林荫银莲花生长期短,生物量小,种子发芽困难,野生资源有限,急需实现人工栽培。本研究针对其种质资源缺乏的问题,以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离体叶的再生体系,并初步探讨了多倍体种质培育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根茎上萌发的芽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colchicine)作为诱导剂,采用棉球包裹处理,然后栽培到土壤中观察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以0.2%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根茎萌发芽8d的诱导率最高,达81.67%,且死亡率低,是诱导多倍体材料的可行方法。(2)以根茎萌发芽为材料,消毒后在MS+2.0 mg/L 6-BA+0.2mg/L NAA+0.8%琼脂+3%蔗糖培养基上培养,然后转移到MS+1.0 mg/L 6-BA+0.3 mg/L NAA+0.5 mg/L KT+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再以不同浓度秋水仙素采用点滴法和浸泡法处理再生芽。结果表明,多倍体诱导率很低,最高诱变率仅达13%左右,且死亡率高,最高达81.7%。(3)再生芽离体叶片在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BA与生长素类NAA的MS基本培养基上,并在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下培养,观察对外植体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均无愈伤组织产生,而是直接从叶片外植体上再生小芽;以在MS+1.5 mg/L6-BA+0.2 mg/L NAA+0.8%琼脂+3%蔗糖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培养的再生芽诱导率最高,达21.67%。光照虽对叶片外植体再生芽的诱导有一定影响,但对再生小芽数目影响不大。(4)以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2,4-D与6-BA的MS为培养基,并在黑暗和光照两种条件下培养,结果显示,叶片外植体仍未被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而是直接再生出小芽;在黑暗条件下,以MS+2.5 mg/L6-BA+0.2 mg/L 2,4-D+0.8%琼脂+3%蔗糖培养基的再生芽诱导率最高,可达28.33%;有光照条件下,再生芽诱导率略低,但对单个叶片外植体上再生芽数影响不大。(5)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1 mg/L 2,4-D和0.1 mg/L NAA与不同浓度6-BA组合,并在黑暗和光照两种条件下培养叶片外植体,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以MS+1.5 mg/L 6-BA+0.1 mg/L 2,4-D+0.1 mg/L NAA+0.8%琼脂+3%蔗糖为培养基的再生芽诱导率最高,可达32.78%,是目前叶片再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光照对初代再生芽的诱导仍有影响,但对再生小芽数量影响不大。(6)将叶片再生小芽继代培养4次后,去除丛生芽上的大叶片,保留新生叶,接种到1/2MS+1.0 mg/LNAA+0.8%琼脂+3%蔗糖的生根培养基中,分别在室温(19±2℃)光照、室温(19±2℃)黑暗及4℃黑暗下培养。结果表明,在4℃黑暗下培养生根率最高,可达70%。待根生长至0.5cm长度后,转入光下培养,可培育出健壮幼苗。

岳敏[10](2011)在《氨磺灵离体诱导半枝莲多倍体的研究》文中提出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全草入药,具有解热、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药用价值。本研究首先以半枝莲组培苗为材料,应用氨磺灵(oryzalin)进行多倍体的诱导;然后,对获得的多倍体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鉴定;最后,对获得的多倍体植株进行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抗性生理指标研究,以期培育出药用价值高的半枝莲新种质。首先,以半枝莲带腋芽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对人和环境危害较小的氨磺灵为诱导剂,采用漂荡处理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半枝莲多倍体离体诱导影响。结果表明,氨磺灵诱导带腋芽茎段的最适处理组合为:10μmol·L-1氨磺灵处理12h;而氨磺灵诱导茎尖的最适处理组合为5μmol·L-1氨磺灵处理48h。应用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处理诱导变异效果比茎尖处理效果显着。再次,对多倍体和对照植株的外部形态、气孔、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叶绿体数、气孔密度、染色体数目、核DNA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倍体植株株型紧凑,叶片宽大,叶色深绿,节间变短,茎杆粗壮,叶形指数变小。与对照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气孔长和宽、保卫细胞长和宽明显增大,叶绿体数明显增多,气孔密度明显减小。经外部形态及气孔观察鉴定的多倍体,采用压片法对根尖进行染色体数鉴定发现,经氨磺灵处理后的多倍体植株存有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52;而对照为正常的二倍体2n=2x=26。流式细胞仪鉴定多倍体半枝莲在相对荧光强度160和相对荧光强度约320出现一个单峰而二倍体仅在相对荧光强度160出现一个单峰。说明经过氨磺灵诱导处理半枝莲其中存有四倍体。最后将加倍后的组培苗进行移栽,测定半枝莲总黄酮含量并测定抗性生理常用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及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3个株系的多倍体植株总黄酮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二倍体植株,1号株系、3号株系、4号株系总黄酮含量依次增加34.16%、37.13%、40%。3个株系多倍体半枝莲SOD、CAT活性与对照二倍体植株有显着性差异,其中多倍体株系3提高最多,SOD活性较二倍体半枝莲高出44.7%,CAT活性较二倍体半枝莲高出16.8%。3个株系多倍体半枝莲MDA较二倍体植株显着降低,其中株系3降低最多,MDA较二倍体株系低47.6%。3个株系多倍体半枝莲可溶性糖较对照降低,其中株系3可溶性糖低29.5%,株系1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

二、白术侧芽离体诱导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术侧芽离体诱导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白术腋芽离体快繁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丛生芽分化诱导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1.2.2 对分化诱导形成的丛生芽进行生长培养
        1.2.3 对生长培养的丛生芽进行生根诱导液体培养基筛选
        1.2.4 对生根诱导培养的丛生芽进行壮苗培养
    1.3 炼苗移栽
    1.4 苗圃移栽和管理
    1.5 白术栽子进行分级和包装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术腋芽分化诱导液体培养正交试验结果
    2.2 丛生芽生根诱导液体培养基筛选结果
    2.3 移栽试验结果
    2.4 白术栽子苗与种子栽子苗的比较
    2.5 对苗圃生产的白术栽子进行分级和包装
3 小结

(2)白术胚轴和胚根直接分化不定芽的再生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培养基
    1.3 实验方法
        1.3.1 无菌幼苗的获得
        1.3.2 不定芽的诱导分化与增殖
        1.3.3 生根诱导
        1.3.4 培养条件
        1.3.5 数据统计
        1.3.6 再生植株的移栽
2 结果与分析
    2.1 6-BA和TDZ对白术不同类型外植体分化不定芽的影响
    2.2 不同质量浓度TDZ与0.2 mg/L NAA组合对白术不同外植体分化不定芽的影响
    2.3 不同质量浓度NAA与1.5 mg/L TDZ组合对白术不同外植体分化不定芽的影响
    2.4 不定芽诱导生根与移栽
3 讨论

(3)白术种苗的无性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培养方法
        1.2.1 初代培养
        1.2.2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筛选
        1.2.3 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筛选
        1.2.4 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筛选
        1.2.5 丛生芽生根培养
    1.3 炼苗移栽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术腋芽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
    2.2 白术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
    2.3 白术苗生根与移栽
3 讨论

(4)三叶木通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三叶木通研究概述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三叶木通的利用价值
        1.1.3 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1.4 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1.5 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1.6 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1.2 组织培养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1.2.1 快速繁殖材料
        1.2.2 生产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1.2.3 制作人工种子
        1.2.4 保存种质资源
        1.2.5 药用植物的脱毒
    1.3 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1.3.1 多倍体育种在药用植物上的意义
        1.3.2 多倍体诱导方法
        1.3.3 已人工育成多倍体的部分药用植物
    1.4 植物离体培养诱导多倍体
        1.4.1 诱变材料选择
        1.4.2 诱变剂种类选择
        1.4.3 诱导方法
        1.4.4 多倍体的鉴定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三叶木通组织培养
    2.1 外植体的选择及处理
        2.1.1 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化学试剂
        2.1.4 试验方法
        2.1.5 结果与分析
        2.1.6 小结
    2.2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
        2.2.1 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小结
    2.3 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
        2.3.1 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3.4 小结
第三章 多倍体诱导
    3.1 鉴定方法的选择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小结
    3.2 秋水仙素处理丛生芽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三叶木通组织培养
        4.1.2 多倍体诱导试验
    4.2 讨论
        4.2.1 三叶木通组织培养
        4.2.2 染色体加倍试验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附图
    附录Ⅱ: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Ⅲ:相关试剂的配制
    附录Ⅳ:改良卡宝品红试剂的配制
    附录Ⅴ:秋水仙素溶液的配制
    附录Ⅵ:CyStain UV Precise P使用说明书
获资助项目
致谢

(5)福建赤壁金线莲高效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金线莲
        1.1 金线莲生物学特性
        1.2 金线莲化学成分
        1.3 金线莲药理分析
        1.4 金线莲具有药食与观赏两用性
        1.5 福建赤壁金线莲
    2 金线莲种苗工厂化生产研究现状
        2.1 金线莲市场需求状况
        2.2 种子繁殖研究状况
        2.3 种苗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2.4 一次性成苗培养
    3 金线莲多倍体研究现状
        3.1 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3.1.1 植株巨大,产量提高
        3.1.2 抗性提高,适应性增强
        3.1.3 营养成分、药用成分含量增加
        3.2 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3.3 金线莲多倍体研究意义
    4 金线莲瓶苗栽培研究现状
        4.1 栽培环境
        4.2 栽培基质
        4.3 大棚栽培状况
        4.4 林下仿生态栽培的优势
    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5.1 立体依据
        5.1.1 种苗问题
        5.1.2 人工种植技术问题
        5.2 研究内容
        5.2.1 野生赤壁金线莲一次性成苗快繁技术研究
        5.2.2 赤壁金线莲多倍体诱导试验
        5.2.3 赤壁金线莲瓶苗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5.2.4 赤壁金线莲多糖和总黄酮含量的分析
第二章 赤壁金线莲一次性成苗快繁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1.2.1 培养基配制
        1.2.2 培养基分装
        1.2.3 培养基灭菌
        1.2.4 培养条件
        1.3 外植体的消毒处理
        1.4 不定芽的诱导
        1.5 一次性成苗培养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的影响
        2.2 不同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基对金线莲一次性成苗培养的影响
        2.3.1 三个因素对金线莲一次性成苗培养的极差分析
        2.3.2 三个因素对金线莲一次性成苗培养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和多重比较
    3 讨论
第三章 赤壁金线莲多倍体诱导研究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
        1.2.2 秋水仙素溶液加入培养基
        1.2.3 秋水仙素溶液涂抹
        1.3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1.3.1 形态学观察
        1.3.2 解剖学观察
        1.3.3 染色体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线莲多倍体诱导的研究
        2.1.1 浸泡处理对多倍体离体诱导效果
        2.1.2 加入培养基法对多倍体离体诱导效果
        2.1.3 涂抹法对多倍体离体诱导效果
        2.2 变异植株的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
        2.3 变异植株根尖染色体观察
    3 讨论
第四章 赤壁金线莲栽培技术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炼苗方法
        1.3 不同月龄瓶苗移栽试验方法
        1.4 不同栽培基质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1.5 不同光照强度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1.6 不同栽培地点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1.7 不同营养液培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月龄瓶苗移栽对成活率的影响
        2.2 不同基质对金线莲瓶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
        2.2.1 不同基质对金线莲瓶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2.2 不同基质对金线莲瓶苗移栽生长情况的影响
        2.3 不同光照强度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2.3.1 光照强度对金线莲形态的影响
        2.3.2 光照强度对金线莲生物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栽培地点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2.4.1 不同栽培地点对金线莲形态生长的影响
        2.4.2 不同栽培地点对金线莲生物产量的影响
        2.4.3 不同栽培地点对金线莲内物质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营养液培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
        2.5.1 不同营养液培对金线莲形态生长的影响
        2.5.2 不同营养液培对金线莲生物产量的影响
        2.5.3 不同营养液培养对金线莲成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赤壁金线莲活性成分分析研究
    第一节 金线莲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与处理
        1.2 仪器和药品
        1.2.1 主要仪器
        1.2.2 试验药品
        1.3 试验方法
        1.3.1 蒽酮乙酸乙酯的制备
        1.3.2 标准溶液的制备
        1.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1.3.4 金线莲多糖的提取
        1.3.5 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糖回归方程
        2.2 不同月龄金线莲瓶苗和瓶苗栽培多糖的含量
        2.2.1 不同时期金线莲瓶苗干品和瓶苗栽培干品多糖含量动态变化
        2.2.2 不同时期金线莲瓶苗鲜品和瓶苗栽培鲜多糖含量动态变化
        2.2.3 金线莲鲜品含糖量与干品含糖量比较
        3 讨论
    第二节 金线莲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与处理
        1.2 仪器和药品
        1.2.1 主要仪器
        1.2.2 试验药品
        1.3 试验方法
        1.3.1 标准溶液的制备
        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1.3.3 金线莲总黄酮的提取
        1.3.4 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黄酮回归方程
        2.2 不同月龄金线莲瓶苗和瓶苗栽培总黄酮的含量
        2.2.1 不同时期金线莲瓶苗干品和瓶苗栽培干品总黄酮含量动态变化
        2.2.2 不同时期金线莲瓶苗鲜品和瓶苗栽培鲜品总黄酮含量动态变化
        2.2.3 金线莲鲜品总黄酮含量与干品总黄酮含量比较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6)中药材白术的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自然变异育种
多倍体诱变育种
组织培养
结语

(7)保康茅苍术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苍术属植物概况
        1.1.1 茅苍术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2 苍术属植物资源概况及分布
        1.1.3 苍术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1 1.4 茅苍术的主要应用
    1.2 国内外对茅苍术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学及栽培学研究
        1.2.2 遗传学研究
        1.2.3 药理学研究
        1.2.4 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
        1.2.5 其它研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方法
        2.3.1 无菌体系的建立
        2.3.2 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2.3.3 快繁体系的建立
        2.3.4 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2.3.5 再生体系的建立
    2.4 培养条件
    2.5 试验观测指标与数据统计分析
        2.5.1 观测指标
        2.5.2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无菌体系的建立
    3.2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3.3 快繁体系的建立
        3.3.1 腋芽萌发培养基激素组合的筛选
        3.3.2 继代增殖培养
        3.3.4 生根培养
        3.3.5 炼苗和移栽
    3.4 再生体系的探索
        3.4.1 愈伤组织诱导
        3.4.2 愈伤组织的分化
        3.4.3 直接再生体系的探索
4 讨论和结论
    4.1 讨论
        4.1.1 茅苍术外植体的消毒
        4.1.2 外源激素对茅苍术直接再生和间接再生的影响
        4.1.3 组织培养中的褐化问题
        4.1.4 茅苍术组培苗生根
        4.1.5 本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8)厚朴细胞培养与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厚朴的研究概况
        1.1.1 厚朴生物学特征
        1.1.2 厚朴资源分布
        1.1.3 厚朴资源现状
        1.1.4 厚朴园林应用
        1.1.5 厚朴品种和种类
        1.1.6 厚朴药理作用
        1.1.7 国内外厚朴的研究现状
    1.2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进展
        1.2.1 药用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1.2.2 厚朴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2.3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研究进展
        1.2.4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目标及其意义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技术路线
    2.2 试验方法
        2.2.1 厚朴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操作方法
        2.2.2 厚朴悬浮细胞培养操作方法
        2.2.3 厚朴超低温保存操作方法
    2.3 试验设计
        2.3.1 厚朴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2.3.2 厚朴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2.3.3 厚朴细胞悬浮培养试验操作技术
        2.3.4 厚朴悬浮培养细胞的超低温保存
        2.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 外植体来源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 抗氧化剂(Vc)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 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1 NAA对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2 2,4-D对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3 6-BA对厚朴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4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不同浓度不同组合对厚朴愈伤组织的影响
        3.4.5 厚朴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的绘制
    3.5 厚朴悬浮细胞培养的优化试验
        3.5.1 基本培养基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3.5.2 接种量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3.5.3 激素组合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3.5.4 蔗糖浓度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3.5.5 摇床转速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3.5.6 pH 值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3.5.7 通气状况对悬浮培养细胞生长的影响
        3.5.8 厚朴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曲线
    3.6 厚朴悬浮培养细胞的超低温保存
        3.6.1 预培养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
        3.6.2 冷冻保护剂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
        3.6.3 降温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
        3.6.4 解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
        3.6.5 光照对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生活力的影响
4.结论
    4.1 厚朴愈伤组织诱导
    4.2 厚朴悬浮细胞培养的研究
    4.3 厚朴悬浮细胞超低温保存
5.讨论
    5.1 厚朴愈伤组织诱导
    5.2 厚朴悬浮细胞培养的研究
    5.3 厚朴悬浮细胞超低温保存
6.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及专业名词
图版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林荫银莲花多倍体种质培育和离体快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林荫银莲花研究概况
        1.1.1 林荫银莲花植物学特征及分布
        1.1.2 林荫银莲花的药用价值
        1.1.3 林荫银莲花的繁殖
    1.2 药用植物育种
        1.2.1 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1.2.2 药用植物的育种方法
    1.3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
        1.3.1 药用植物多倍体的生物学特性变化
        1.3.2 诱导植物多倍体的途径与方法
        1.3.3 药用植物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1.3.4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展望
    1.4 组织与细胞培养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1.4.1 体细胞突变体的产生、筛选和应用
        1.4.2 在育种上的应用
        1.4.3 离体培养技术应用
    1.5 离体叶培养
2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2.1.1 研究方案
        2.1.2 技术路线
3 林荫银莲花多倍体的诱导
    3.1 试验材料及培养
        3.1.1 材料
        3.1.2 无菌芽的培养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剂的配制
        3.2.3 根茎点滴法处理
        3.2.4 无菌芽点滴法处理
        3.2.5 无菌芽浸泡法处理
        3.2.6 多倍体的扩繁、生根和移栽
        3.2.7 多倍体的鉴定
        3.2.8 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根茎点滴法处理诱导
        3.3.2 无菌芽点滴法诱导试验
        3.3.3 无菌芽浸泡法处理试验
    3.4 讨论
        3.4.1 多倍体诱导方法的选择
        3.4.2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处理浓度和时间
        3.4.3 多倍体嵌合体与纯化
    3.5 小结
    3.6 展望
4 林荫银莲花叶片离体快繁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培养方法
        4.2.3 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NAA和6-BA对叶片诱导的影响
        4.3.2 2,4-D和6-BA对叶片诱导的影响
        4.3.3 NAA、2,4-D和6-BA对叶片分化的影响
        4.3.4 不同培养条件对生根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离体快繁中外植体的污染问题
        4.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外植体再生芽诱导的影响
        4.4.3 再生途径的探讨
        4.4.4 培养条件对再生芽诱导的影响
    4.5 结论
    4.6 展望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1
附2

(10)氨磺灵离体诱导半枝莲多倍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半枝莲简介
        1.1 半枝莲化学成分
        1.1.1 黄酮类化合物
        1.1.2 多糖
        1.1.3 其他成分
        1.2 半枝莲药用价值
        1.2.1 抗肿瘤作用
        1.2.2 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
        1.2.3 其他作用
    2 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2.1 药用植物多倍体的特征
        2.1.1 形态的巨型性
        2.1.2 药用成分含量提高
        2.1.3 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
        2.2 多倍体形成的原理
        2.3 多倍体育种材料的选择
        2.4 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2.4.1 物理方法
        2.4.2 化学方法
        2.4.3 生物学方法
        2.5 影响多倍体形成的因素
        2.5.1 外植体
        2.5.2 倍性水平
        2.5.3 诱导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2.5.4 渗透剂二甲基亚砜
        2.6 多倍体植株的鉴定方法
        2.6.1 植株形态鉴定
        2.6.2 细胞学鉴定
        2.6.2.1 气孔、保卫细胞大小和叶绿体数目
        2.6.2.2 染色体计数
        2.6.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7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2.7.1 非整倍性
        2.7.2 嵌合体
        2.7.3 孕性降低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半枝莲多倍体的诱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生化试剂
        1.2 方法
        1.2.1 组培苗的获得
        1.2.2 多倍体诱导
        1.2.2.1 茎段腋芽处理法
        1.2.2.2 茎尖处理法
        1.2.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氨磺灵和不同处理时间诱导带腋芽茎段
        2.2 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氨磺灵和不同处理时间诱导茎尖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半枝莲多倍体的筛选和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生化试剂
        1.2 方法
        1.2.1 形态观察
        1.2.2 气孔保卫细胞观察
        1.2.3 染色体计数
        1.2.4 流式细胞光度法测定
        1.2.5 多倍体纯化
        1.2.6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部形态观察
        2.1.1 植株高度测定
        2.1.2 叶型指数测定
        2.1.3 节间长度、茎段粗度测定
        2.2 气孔大小和保卫细胞大小测定
        2.3 气孔密度和叶绿体数量的测定
        2.4 染色体计数
        2.5 流式细胞光度法鉴定
    3 讨论
第四章 半枝莲多倍体总黄酮含量测定
    1 原理、仪器与方法
        1.1 原理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3.2 标准曲线的制备
        1.3.3 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
        1.3.4 样品测定
        1.3.5 结果计算
        1.3.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 样品测定
    4 讨论
第五章 半枝莲抗性生理指标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
        1.2 生化试剂
    2 方法
        2.1 半枝莲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2.2 SOD、CAT含量的测定
        2.3 MDA、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半枝莲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3.2 SOD、CAT含量的测定
        3.3 MDA、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白术侧芽离体诱导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术腋芽离体快繁技术初探[J]. 李红英,陈菲菲,殷红清,覃大吉,孙举志,杨永康,向极钎,李亚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21(21)
  • [2]白术胚轴和胚根直接分化不定芽的再生体系[J]. 梁玉玲,鲜于梁艳,刘雯雯,张媛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3]白术种苗的无性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李红英,覃大吉,陈菲菲,杨永康,李亚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6)
  • [4]三叶木通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D]. 石小兵. 贵州大学, 2016(03)
  • [5]福建赤壁金线莲高效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D]. 朱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1)
  • [6]中药材白术的育种研究进展[J]. 易思荣,黄娅,全健,肖忠,曹厚强,韩凤,杨成前.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03)
  • [7]保康茅苍术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D]. 黄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6)
  • [8]厚朴细胞培养与超低温保存的研究[D]. 陈慧丽.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1)
  • [9]林荫银莲花多倍体种质培育和离体快繁研究[D]. 刘保财. 华中农业大学, 2011(05)
  • [10]氨磺灵离体诱导半枝莲多倍体的研究[D]. 岳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白术侧芽体外诱导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