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护花——美术教育编辑室的业务定位与工作实践

化作春泥护花——美术教育编辑室的业务定位与工作实践

一、化作春泥更护花——美术教育编辑室的业务定位与工作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艺[1](2021)在《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兴国、强国之关键,教师是立教、兴教之核心。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既是引导乡村学生摆脱蒙昧、健康成长的领航者,又是为乡村乃至国家发展蓄智和增能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教育发展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其中城乡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招不来、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日趋凸显,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因此,如何解决乡村师资不足、不好的难题,缩小城乡师资差距,促进乡村教育朝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方向发展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新世纪以来,我国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把乡村教师补充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如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城乡轮岗、银龄讲学计划等。一系列补充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关怀,为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乡村教师补充不断政策化也意味着补充困境尚未根绝,因此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是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本研究围绕“呈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运用文献法及调查法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首先,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文本的发布部门、时间、数量、效力等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将政策发展历程划分为解构与探索(2000-2005年)、重建与突破(2006-2008年)、调整与深化(2009年至今)三个阶段,总结并介绍每个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及发展重心;其次,基于政策执行的背景、内容及所搜集的数据,通过城乡对比的方式,呈现补充政策执行的成效及困境。结果显示,在政策执行中,乡村中小学生师比、教师学历及师资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优化,但存在目标难以达成、教师消极响应政策、执行迟缓僵硬、所需资源不足等问题;再次,以史密斯模型为基本框架,结合调研数据,从政策文本、目标群体、执行主体及执行环境四个方面对补充政策执行现存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最后,基于现存困境及成因分析结果,从史密斯“四因素”着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利于促使补充政策顺利执行的策略,具体包括:增强政策设计的灵活性、激发教师的自我驱动能力、提高执行主体的工作效能、创设良好有益的执行环境等。

刘苹香[2](2020)在《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研究》文中提出拓展性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吸引着众多学校的关注。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改革中备受重视。本文尝试从古诗词与拓展性课程相结合的视角,以杭州市C中学的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例,探索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以及问题,根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阐述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情况。从该校课程开发背景入手,重点介绍了该校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建议与评价标准的具体开发情况。第二章陈述的是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情况,抓住该校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阐述,力图展示案例细节。随后在实施的基础上展开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于此总结C中学在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经验与不足。第三章则基于案例中的问题,从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念、原则和特色等方面做学理思考与分析,找准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定位。第四章是针对第三章指出的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就课程开发而言,目标设置应综合考虑古诗词特点、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教师文化素养等多种因素;内容选择应深挖古诗词资源,突出语文学科特色,同时学校需要自主拟定课程框架,合理选择、组织课程内容,精心编制教材。就课程实施而言,课时安排应更为合理;教学活动需更为多样;课程评价应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书面测试评价为辅,更多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而非以成绩论高低。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谷树莹[4](2018)在《课程转化视角下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以七年级6本部编教科书为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文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材料,更是体现国家意志、传播社会价值的物质载体。响应国家传统文化教育的号召,回应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教科书在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传统文化内容的编排设计、传统文化内容呈现的组织形式等各方面都需要系统规划、整体安排、合理布局,使传统文化借助教科书这一课程教学的重要文本焕发出其应有的教育价值。本研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为部编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呈现样态。具体研究过程包括: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类目划分;课程转化视角下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分析模式划分;每种模式下传统文化的内容构成、组织编排及背后所体现的理念及价值分析。为回答已提出的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元文化课程转化模式,参考国内外研究中对教材分析的维度,建构出针对部编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分析的框架,对2016年发行的部编七年级《语文》(上、下册)、《中国历史》(上、下册)、《道德与法治》(上、下册)共6本教科书作出分析。本研究以分析框架对部编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在贡献模式中主要以量化方法研究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类别与分布情况;在转化模式中主要以质化方法研究部编教科书对“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解读;在行动模式中主要考察部编教科书“传统文化”的编排上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研究发现,部编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覆盖面广、形式多样、三科形成有机整体;部编教科书蕴含了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部编教科书注重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观念的塑造;部编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主题探究活动编排水平较低。对此提出的改进建议为:注重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转化;提高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行动模式编排水平;重视对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的分析与应用。

袁华[5](2018)在《情景创设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文中提出《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提出了初中生物学中的50个重要概念,重要概念是生物学中的核心知识。重要概念的提出明晰了教师教学的重点,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中心,这使得生物学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凸显重要概念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促进重要概念的学习是教学的迫切之需。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对概念有意义的自我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情境创设是概念教学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研究系统地开展了对重要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本研究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为载体,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教育实验法、课堂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概念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和自身已有的教学实践以及《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生物学课程理念提出研究问题;其次通过查阅大量与情境创设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背景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然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概念、生物学重要概念和情境创设的深刻内涵,以及概念教学的环节、情境创设的原则、情境创设的策略及不同情境的分类,同时结合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说明;最后在教学实践中,对重视情境创设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选取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七年级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单盲法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验。对本研究设计的三个案例进行教学实验,教学实验的结果通过三个方面的测量来反映。一,通过《情境创设有效性的课堂观察量表》对案例课堂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上课时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学习的自信心也比较强、回答的问题更具有有效性、小组合作探究效率提高,并且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也在增多。二,通过《学生学习的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除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师生互动增加以外,从学生上课的感受来看,情绪更加积极并对课堂充满期待,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三,通过常规的期末笔试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分数为88.07,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83.94,平均分相差4.13分,P值为0.036,P≤0.05,说明实验组的成绩与对照组的成绩有显着性差异。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在重要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应遵循目的性、主体性、科学性问题性与趣味性相统一、整体性、用时合理性和情感性原则这六大基本原则。在概念教学中创设情境有五大策略,可以利用教材创设情境、通过概念之间的联系创设情境,还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的资源创设情境,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谚语、诗句、成语和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和现象创设情境。概念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境的不同特点可以将情境分为体验性情境、问题情境、对比情境、类比情境、故事情境、生命科学史情境和角色扮演情境。实践表明,在概念教学中重视有效情境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效提升概念教学的水平。

周炫[6](2017)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比喻辞格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比喻辞格是中学生常用辞格之一,概念的掌握以及比喻的判断标准不仅是中学生掌握的工具性知识,比喻中渗透的审美和情感教育更对学生产生人文性的熏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的基本特点,对比喻句的赏析和涵咏应该是当今比喻辞格教学不应该忽视的路径和方向。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比喻辞格在教材中的使用现状来提出赏析策略。第一章主要对比喻辞格加以概述,对比喻辞格的定义、比喻辞格理论溯源、比喻辞格的判断标准和基本类型进行阐述,并就初中生易混淆辞格结合教材中出现的比喻句进行分析说明,以期帮助学生巩固比喻辞格的工具性知识。第二章内容就比喻辞格的使用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对比喻辞格在教材原文系统和作业系统的使用现状有最直观的把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比喻辞格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别从常用比喻辞格类型、比喻辞格年段分布、比喻辞格出现的高频课文和文体差异、课后练习中比喻辞格考察内容进行统计。其次是比喻辞格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业系统中的分布说明。在统计当中,变换使用饼状图、图表等象形工具来直观显示分布的共性与差异,有助于更好的总结特点。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总结出比喻辞格在教材中不同文体、不同学段呈现出辞格群使用明显、比喻辞格数量呈梯度分布、辞格运用具有文体差异等特点。根据选文系统和作业系统中的比喻辞格的现状,我们总结了比喻辞格的使用误区:重概念,轻审美;重知识,轻应用;赏析模式僵化。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为比喻辞格在阅读教学中的赏析提供一些建议,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这一章主要结合课文中比喻句的语言本身入手来探求比喻辞格教学的策略。根据比喻辞格的本体、喻体、相似性的结构,提出了根据“就境取喻”反推喻体的精妙、基于相似点上的“还原法”运用、通过“图示法”来总结不同作家的比喻风格这三条策略。此外,根据第二章的分析我们知道不同文体中的比喻有不同的特点,了解比喻句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艺语体和议论文、说明文等非文艺语体中的区别,例如在诗歌中比喻辞格多是“远取譬”,散文中喻体的延伸色彩较为明显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鉴赏比喻句。最后,课堂阅读教学中少不了恰当的教学方法为比喻句赏析提供支架性帮助,我们在这一部分从课堂实际教学案例出发提出了问题追问法、仿写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朱佳媚[7](2017)在《戏曲史百年写作史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自1915年《宋元戏曲史》出版以来百年间戏曲史的写作史,以梳理百年来出现的戏曲史着作为基础,探讨戏曲史写作史中写作体例及写作观念的变迁,以及戏曲史写作史中所体现的戏曲观及戏曲史观的演变。正文在结构上分为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余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与价值,综述学界针对戏曲史作者或戏曲史着述的研究概况。第一章梳理戏曲史写作的百年进程和着述谱系,按照时间顺序罗列出自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以降的各类戏曲史着述,对并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戏曲史着述予以提要简介。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这百年来的戏曲史写作的历史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开创、奠基时期,变革、断续时期,繁荣、多元时期,深化、创新时期。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及重点。第二章在第一章所整理出的文献基础上,对所见戏曲史着述的写作体例进行考察,并对戏曲史写作中所体现的写作体例、写作理念之不同进行探讨,其中包括对戏曲史写作史中体现的写作方式、语体流变的阐述,对写作动机、理论支持及研究方法变化的探讨。第三章集中探讨百年戏曲史写作中反映的戏曲观和戏曲史观的变化。其中戏曲观主要是指戏曲本体观和戏曲价值观;戏曲史观主要包括对戏曲的发生、形成各个关键时期的不同观点,历史背景及学术研究的深入也会使研究者对戏曲发展历史的看法出现差异甚至分歧。余论部分就百年来戏曲史写作的总体成就试做总结。戏曲史的写作还会不断地进行下去。这一百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既是未来戏曲史写作的基础,也是绕不过的鉴戒。

张耀铭[8](2017)在《一本期刊与其崇尚的“海纳百川”——《澳门理工学报》现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澳门理工学报》自2011年开始的全新改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称之为"《澳门理工学报》现象"。"《澳门理工学报》现象"的内涵,体现在栏目特色、专题策划、学术质量、期刊风格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并因而得到期刊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澳门理工学报》的做法,对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具有五点启迪意义:一是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二是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三是人脉丰厚的期刊主编,四是兼容并蓄的专家团队,五是国际视野的发展方向。

程芳欣[9](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王秋霞[10](2016)在《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题”板块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设置“专题”板块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特色。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首先简介“专题”板块,指出其显着特征以及对初高中专题学习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上的积极作用。然后对“专题”设置的不合理之处、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所存在的“误教”“少教”“不教”等问题,学生在探究型、赏析型和活动型三种类型的“专题”中“学”的现状,以及江苏中考试题中“专题”的考查情况等进行分析,探寻初中“专题”教学现状不太理想的原因。第三章为重点,分别针对第二章涉及的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首先,教师在教学时可对其“专题”教学顺序、内容等重新规划;其次,需认清其作为语文专题教师、教学示范者、资源共享者等三种“专题”角色;另外,需对学生的“专题”学习进行分类指导;最后,教师还应发挥中考试题对“专题”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彰显“专题”教学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二、化作春泥更护花——美术教育编辑室的业务定位与工作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作春泥更护花——美术教育编辑室的业务定位与工作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补充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政策引领
        2.乡村教师补充政策落实的迫切性
        3.个人对乡村教师补充问题的关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乡村与乡村中小学教师
        2.教师补充与教师补充政策
        3.政策执行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五)理论基础
        1.史密斯模型的基本构成
        2.史密斯模型的适切性分析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之文本考察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文本的统计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的演变
        1.解构与探索阶段(2000-2005 年):补充渠道的变革与开拓
        2.重建与突破阶段(2006-2008 年):补充政策新格局初现
        3.调整与深化阶段(2009 年至今):补充政策的完善与推进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之执行现状
    (一)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的成效
        1.生师比不断下降
        2.学历水平逐步提高
        3.教师结构趋向合理
    (二)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的困境
        1.政策目标难以达成
        2.教师消极响应政策
        3.政策执行迟缓僵硬
        4.执行所需资源不足
三、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之问题归因
    (一)政策文本方面
        1.政策明晰性不足
        2.政策创新性不够
        3.政策稳定性较差
    (二)目标群体方面
        1.薪酬福利供给不足
        2.职业发展动力弱化
        3.职业信念尚不坚定
    (三)执行主体方面
        1.政策传递中的信息耗损及权威流失
        2.执行机构权责不明,协调性不够
        3.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所欠缺
    (四)执行环境方面
        1.地理和经济条件较差
        2.尊师重教氛围缺失
四、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之推进策略
    (一)顶层设计:增强政策设计的灵活性
        1.细化目标举措,满足差异需求
        2.完善配套政策,提高待遇保障
    (二)受众支持:激发教师的自我驱动能力
        1.增强文化自信,重塑身份认同
        2.加强人文关怀,激发自体活力
        3.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助力个体成长
    (三)基层落实:提高执行主体的工作效能
        1.增进程序意识,降低信息耗损
        2.健全问责制度,激励担当作为
        3.构建沟通机制,促进部门联动
        4.加强培训教育,提升能力素养
    (四)环境建设:创设良好有益的执行环境
        1.推进信息化建设,打破区域限制
        2.摒弃功利主义,扭转价值取向
        3.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舆论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设计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情况
    第一节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的吁求
        二、文化传承的需要
        三、学生发展的需求
        四、学校的办学基础
    第二节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具体情况
        一、课程目标的开发
        二、课程内容的开发
        三、课程实施的建议
        四、课程评价的设计
第二章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情况
    第一节 C中学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以吟读为主的古诗词教学
        二、以记诵为主的古诗词教学
        三、以创作为主的古诗词教学
        四、以研究为主的古诗词教学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实施效果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学理思考
    第一节 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念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凸显语文的学科特征
        三、明确课程的拓展方向
    第二节 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二、层次性原则
        三、综合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第三节 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特色
        一、古诗词拓展性课程目标的多元性
        二、古诗词拓展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三、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实施的灵活性
        四、古诗词拓展性课程评价的多样性
第四章 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改进
        一、抓住古诗词的特点设置课程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置课程目标
        三、依据教师的古诗词文化素养设置课程目标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改进
        一、深入挖掘诗词资源,突出语文学科特色
        二、自主拟定课程框架,合理组织课程内容
        三、精心编制课程教材,灵活挑选教学内容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改进
        一、课时安排
        二、教学活动
    第四节 课程评价的改进
        一、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行为表现
        二、书面测试评价为辅,不以成绩论高低
        三、加强教学反思,注重经验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课程转化视角下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以七年级6本部编教科书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课程与文化整合发展趋势
        (三)传统文化进教科书的必然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文化
        (二)传统文化
        (三)课程转化
        (四)教科书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科书的研究
    二、关于课程转化的研究
    三、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
    四、简要的评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分析理论探讨
        (一)文化选择——加工理论
        (二)多元文化课程转化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五)分析工具
        (六)研究思路
        (七)分析单位与资料处理
第四章 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分析结果
    一、贡献模式:教科书中“传统文化”要素样态
        (一)教科书“传统文化”的内容构成
        (二)教科书“传统文化”的角色地位
    二、转化模式: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解读
        (一)中华美德
        (二)民族精神
        (三)修身治学
        (四)“孝”文化
        (五)与人交往
    三、行动模式: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学习方式的考察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主题探究活动编排
        (二)关于“传统文化”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内容编排
        (三)关于“传统文化”的观点思考和讨论问题编排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部编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覆盖面广、形式多样、三科形成有机整体
        (二)部编教科书蕴含了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部编教科书注重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观念的塑造
        (四)部编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主题探究活动编排水平较低
    二、研究建议
        (一)注重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转化
        (二)提高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行动模式编排水平
        (三)重视对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的分析与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情景创设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科学教育改革凸显重要概念
    1.2 重要概念在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1.3 围绕重要概念的教学需要创设情境
    1.4 情境创设的水平有待提升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概念
        2.1.2 生物学重要概念
        2.1.3 情境
        2.1.4 情境创设
    2.2 情境创设的研究概述
        2.2.1 情境创设的历史发展
        2.2.2 情境创设的方法
        2.2.3 情境创设的类型
        2.2.4 情境创设的功能
    2.3 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2.3.1 夸美纽斯的认识与感觉原理
        2.3.2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3.3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2.3.4 系统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教育实验法
        3.3.3 课堂观察法
        3.3.4 问卷调查法
    3.4 研究意义
    3.5 研究思路
        3.5.1 问题的提出
        3.5.2 梳理已有的研究
        3.5.3 构建概念教学中情境设计的策略
        3.5.4 教育实践研究
第4章 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
    4.1 概念教学的环节
        4.1.1 概念的引入阶段
        4.1.2 概念的形成阶段
        4.1.3 概念的检测阶段
    4.2 重要概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
        4.2.1 目的性原则
        4.2.2 主体性原则
        4.2.3 科学性、问题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
        4.2.4 整体性原则
        4.2.5 用时合理性原则
        4.2.6 情感性原则
第5章 情境创设的策略
    5.1 利用教材创设情境
        5.1.1 利用单元扉页创设情境
        5.1.2 利用“想一想、议一议”创设情境
        5.1.3 利用教材中其他栏目创设情境
    5.2 通过概念之间的联系创设情境
    5.3 利用信息化的资源创设情境
        5.3.1 运用图片资源创设情境
        5.3.2 通过纪录片创设情境
        5.3.3 通过新闻热点创设情境
        5.3.4 通过微信公众号中的资源创设情境
    5.4 通过谚语、诗句和成语创设情境
    5.5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第6章 情境创设的类型
    6.1 体验性情境
    6.2 问题情境
    6.3 对比情境
    6.4 类比情境
    6.5 故事情境
    6.6 生命科学史情境
    6.7 角色扮演情境
第7章 实践探索
    7.1 实验目的
    7.2 实验对象
    7.3 实验变量控制及研究工具
    7.4 实验过程
    7.5 教学案例及课堂观察结果
    7.6 实验结果及分析
        7.6.1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7.6.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7.6.3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8.1 研究结论
    8.2 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人教版初中语文比喻辞格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新时期比喻辞格理论研究
        (二) 比喻辞格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三、主要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实证法
第一章 比喻修辞格概述
    第一节 比喻辞格理论溯源
        一、“近能取譬”说
        二、“美喻讽刺”说
        三、“喻巧而理至”说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比喻
        二、比喻基本类型
        (一) 明喻
        (二) 暗喻
        (三) 借喻
    第三节 初中生易混淆修辞格例谈
        一、借喻与借代
        二、比喻和象征
        三、比喻与比拟
第二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比喻修辞格现状分析
    第一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系统比喻辞格运用概况
        一、教材使用说明
        二、比喻辞格各年段具体分布
        三、比喻辞格出现的高频课文和文体差异
        四、教材选文系统比喻辞格运用概况评析
    第二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作业系统比喻辞格考察概况
        一、比喻辞格在作业系统中的考察情况
        二、教材作业系统比喻辞格考察概况评析
    第三节 比喻辞格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概念,轻审美
        二、重知识,轻应用
        三、赏析模式僵化
第三章 阅读教学中比喻辞格赏析策略
    第一节 以品味语言为“画笔”
        一、以“就境取喻法”反推喻体的精妙
        二、基于相似点上“还原法”的运用
        三、“图示法”教学:总结不同作家比喻风格
    第二节 以文体为“画板”
        一、散文和小说
        二、诗歌
        三、说明文、科普文、议论文等
    第三节 以教学方法为“颜料”
        一、问题追问法
        二、辞格仿写法
        三、内容比较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戏曲史百年写作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戏曲史写作的百年进程和着述谱系
    第一节 开创、奠基期:1915年-1949年
    第二节 变革、断续期:1949年-1979年
    第三节 繁荣、多元期:1979年-1999年
    第四节 深化、创新期:2000年至今
第二章 戏曲史写作体例和写作理念的演变
    第一节 戏曲史写作体例的演变
    第二节 戏曲史写作理念的变迁
第三章 戏曲史的写作与戏曲观、戏曲史观的变迁
    第一节 戏曲观的变迁
    第二节 戏曲史观的演变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1.2.2 中心城市区域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1.2.4 规划方法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3.1.1 区域范围
        3.1.2 自然条件
        3.1.3 经济发展
        3.1.4 社会基础
        3.1.5 城乡建设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3.2.1 城市“三生”空间
        3.2.2 乡村“三生”空间
        3.2.3 城乡“三生”空间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4.1.1 自然环境
        4.1.2 经济发展
        4.1.3 社会基础
        4.1.4 城镇体系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4.5 本章小结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6.2.1 模式建构
        6.2.2 协调机制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6.3.1 经济网络
        6.3.2 社会网络
        6.3.3 生态网络
        6.3.4 基础设施网络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6 本章小结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7.1 传统规划回顾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7.2.1 整体技术框架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专着书籍类
    期刊杂志类
    学位论文类
    会议论文类
    外文资料
    其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10)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题”板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阐释
        (一)“专题”之“专”
        (二)“专题”与“主题”
        (三)“专题”与“话题”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文本分析法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初中“专题”教学性质的定位
        (二)关于初中“专题”教学遇到的问题
        (三)关于初中“专题”教学方法的探讨
        (四)关于初中“专题”教学的评价
        (五)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
第一章 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题”设置的概况及其意义
    第一节“专题”板块简介
        一、“专题”板块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二、“专题”板块的显着特征
    第二节“专题”板块设置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二、帮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三、对高中专题学习起衔接作用
        (一)相似专题的知识储存
        (二)专题学习的能力预备
        (三)克服畏难的情感过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题”设置、教学与考查分析
    第一节“专题”设置不合理之处
        一、与单元内容联系不紧
        二、各专题间排列无序
        三、专题内部设计理念模糊
    第二节 初中专题“教”的现状
        一、因不识专题性质而“误教”
        二、因课时不够而“少教”
        三、因储备不足而“不教”
    第三节 初中专题“学”的现状
        一、初一学生难胜任的“探究”
        二、“读读背背”式的“赏析”
        三、“娱乐化”倾向的“活动”
    第四节 中考试题中“专题”的考查情况
        一、题量与题型的设置
        二、对“专题”教学的导向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展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题”板块教学的探索
    第一节 合理处理“专题”板块
        一、调整“专题”在教材中的位置
        二、将各“专题”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三、准确定位“专题”内各选文性质
    第二节 准确定位教师自身角色
        一、语文专题教师:从“语文”和“专题”出发
        二、教学示范者:制定明确的目标按类型教学
        三、资源共享者:发挥助读系统和学生的作用
    第三节 分类指导学生学习“专题”
        一、调整“探究型专题”的学习年级
        二、探寻“赏析型专题”的文化内涵
        三、注重“活动型专题”的“过程”监督
    第四节 发挥中考试题的积极导向作用
        一、“专题”教学彰显时代性
        二、“专题”教学彰显地域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四、化作春泥更护花——美术教育编辑室的业务定位与工作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政策执行研究[D]. 张小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初中古诗词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研究[D]. 刘苹香.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课程转化视角下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分析 ——以七年级6本部编教科书为对象[D]. 谷树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5]情景创设在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 袁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人教版初中语文比喻辞格教学研究[D]. 周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戏曲史百年写作史研究[D]. 朱佳媚. 厦门大学, 2017(08)
  • [8]一本期刊与其崇尚的“海纳百川”——《澳门理工学报》现象分析[J]. 张耀铭.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9]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10]苏教版初中语文“专题”板块教学研究[D]. 王秋霞. 苏州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化作春泥护花——美术教育编辑室的业务定位与工作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