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与应用

蒲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蕾[1](2018)在《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构造复杂断块进行了精细研究,其整体构造主要受文西、卫东以及濮南等三条区域性的大断裂控制,这些大断裂使得该断块区域地质十分复杂,同时断块内发育一系列次生与伴生的小断层,使其断层复杂化,因此存在着地质认识不够深入,进而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认识不清等问题。在对该区域钻遇井资料精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地震综合解释技术、HDT测井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等研究方法对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建立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断层的解释模式,并分析研究了卫西、文西、卫东、文90、文213、文127等II、III级断裂系统的空间展布特征、构造交接关系和构造样式类型,同时还开展了复杂断块带内部小断层的精细刻画和储层展布研究,并取得了新认识。基于该复杂断块区的构造解释模式和低序级断层的精细刻画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理顺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的构造,以及局部断块如文90南块、濮85西块、濮85南块、濮153东块等构造精细研究。该研究成果,为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挖潜和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支持。在濮153东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滚动评价,并部署实施了滚动勘探井1口,新增地质储量23.25万吨,新增天然气储量2.43亿方,实现了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勘探突破性进展。据此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杂断块区断层描述较合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对同类型复杂断块区断层分布规律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同时在开采方式、开发层系划分、开发井网和井距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相应油藏开发方案并应用于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区块,取得了明显地开发效果。

赵磊[2](2018)在《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中原油田目前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其中中渗复杂断块油藏含水为94%。由于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水驱波规律认识不清,液流方向技术不成熟,造成了挖潜开发效果变差。为了提高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以中原油田具有代表性的高含水油藏文25东为研究对象,将数值模拟和最优理论相结合,实现油藏动态优化,量化油藏配产配注,实现地下流线合理分布,提高水驱开发水平。文25东块是中渗油藏典型代表,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北部,处于文东大断层的下降盘,是文中开发区的地堑区,油藏类型属于反向屋脊式层状断块油藏,属三角洲沉积,典型的正韵律沉积。文25东块1979年7月投入开发,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开采及多次综合调整治理,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由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层内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该块1990年开始实施了以提高二、三类层动用程度的调整治理,因此目前不但主力层动用较好,水淹严重,二、三类层动用程度也较高,且已不同程度水淹,水驱效果逐年变差,注入水低效循环严重,构造主块内油井大都特高含水。为了优化水驱开发效果,需要对液流方向优化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本论文针对文25东高含水油藏储层变化大、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深入剖析储层的内部建筑结构;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明晰水驱油波及规律及优化原理;建立基于动态分配系数调整液流方向的自动优化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开发效率和降本增效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老油田特高含水期液流优化挖潜创效水驱技术。本次研究,利用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剖析层内单期次砂体结构,明确了夹层展布及单期次砂体连通关系,首次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认清了层内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利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方法,获得了液流优化条件下水驱油的平面、纵向波及规律,定量评价了液流方向优化的挖潜效果,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建立了东濮凹陷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模型;二是创新应用非均质大尺寸平板模型液流优化实验、流线数值模拟等综合评价液流方向优化效果。

马斌玉[3](2018)在《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沙三中亚段4砂组是研究区大芦湖油田樊29块的主要含油层系,属于典型的岩性-构造低渗透油藏。研究区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进行,层内、层间及平面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注水开发效果差、见水后的生产井含水率上升快、剩余油分布复杂等问题,影响了研究区进一步的勘探与开发。针对上述问题,综合利用岩心、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首先对目的层段沙三中亚段4砂组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划分出4个小层,并进一步识别出16套单砂层,然后对4砂层组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将研究区划分为水道主体微相、水道间微相、朵叶体微相、中扇侧缘微相、扇缘微相和湖相泥微相,之后从层内、层间、平面三个方面对储层的非均质性展开研究。在上述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储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定量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地质模型的概率分布准确度以及数值模拟的生产历史拟合精确度都较高,说明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樊29块沙三中亚段4砂层组4个小层中,43小层的剩余油储量最多,仍是研究区主要的挖潜对象;42小层由于采出程度最小,剩余油储量也非常可观;45小层的剩余油储量要小于43、42小层,但剩余油分布相对集中;44小层的剩余油储量最少。在小层的内部,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储层的顶部和夹层隔档处。平面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断层线附近、砂体尖灭区和井网不完善区。对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到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微构造、裂缝、井网完善程度、注采对应关系以及射孔位置等的控制。其中垂向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到层间物性差异、粒度韵律、储层物性和注采对应关系的控制;平面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到沉积微相、储层物性、裂缝方向、井网完善程度和注采对应关系的控制。

张国强[4](2018)在《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油气源精细对比及成藏主控因素探究》文中提出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富油气凹陷,作为该凹陷现今最富油气、储量最高的勘探区,濮卫地区的油气资源占盆地三级储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目前的勘探成果表明,濮卫地区油气分布复杂,地化参数差距显着,油气来源存在争议,主控因素有待总结,对研究区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学意义。本论文基于该地区勘探开发成果与最新地化实验数据,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分析油气成因来源的基础之上,探讨濮卫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一步归纳成藏规律并总结成藏模式,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濮卫地区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存在,混源比例不同导致地化指标相异:濮卫地区原油基本为沙三中亚段、沙三下亚段烃源岩的混源成藏,多种地球化学指标表征研究区原油受这两套主力烃源岩混合供烃,少数原油样品由于原油来源上的差异性,致使其原油地球化学指标异常。其中濮城地区沙一段原油为沙一段烃源岩与沙三中亚段烃源岩混合供烃,可能存在沙一段单独供烃的原油;濮城地区沙二段、沙三段原油为濮城次洼、濮卫洼陷沙三段多个亚段烃源岩混合供烃;文明寨-古云集地区沙三、四段原油为卫城次洼北部沙三、四段烃源岩混合供烃。(2)濮卫地区天然气地化差异显着,煤成气、油型气及混合气均有发育:濮卫地区濮城次洼南部、卫城次洼北侧、户部寨三处均有天然气分布,其中不同地区不同层系之间天然气的组分含量及碳同位素差异显着,甲烷含量在63.74%94.63%之间均有分布,甲烷碳同位素主要分布于-42.3‰-28.4‰范围内。地化指标的差异性主要与天然气成因相关,其中户部寨为典型的煤型气藏,气藏附近发育有沟通石炭-二叠煤系地层的深大断裂,使深部的煤型气向上运移至储层成藏;卫城地区为混合气藏,为沙河街组的油型气与石炭-二叠系的煤型气混合;濮城地区煤型气与油型气共存,其中沙二段天然气为油型气,以干酪根裂解气为主,伴有少量原油裂解气,沙三下亚段天然气为煤型气、油型气混合成藏。(3)濮卫地区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烃源岩、沉积储层、区域盖层(盐岩层)和断裂四个主要地质要素共同控制:两套主力烃源岩为濮卫地区油气藏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烃源岩的平面分布和有机质含量控制了油气展布,平面上油气主要围绕两大生烃洼陷发育;纵向上油气在优质烃源层(沙三段)附近层位富集。研究区储层沉积相类型及物性特征控制油气藏差异聚集,宏观上辫状河三角洲外前缘和曲流河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为油气聚集的优势沉积相,微观上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是油气富集有利区。濮卫地区主要发育有两套优质盖层,分别为濮卫次洼沙一段的盐岩层,和沙三段中的盐岩层与巨厚泥岩组合,前者在濮城次洼与濮卫洼陷发育,在卫城次洼缺失,对濮城次洼与濮卫洼陷沙二段的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封盖作用,并阻止油气从沙三段向沙一段运移。后者主要在卫城次洼发育,在盖层阻挡下卫东断层下盘富集了大量油气。

任文博[5](2018)在《西柳10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位于冀中坳陷中部蠡县斜坡中北段的西柳10断块油田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该断块内部由于所处构造位置和沉积微相的不同,油藏类型类型存在多样性,东部主体为构造油藏,井区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断块中间鞍部和西部为岩性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井距偏大,呈现水注不进去、油采不出的现状。油田整体存在含水上升快、提液难度大和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对西柳10断块的地质和开发特征,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探索可行的综合调整方案,对相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和改善开发效果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立足于西柳10断块油田主力层沙三上段,通过开展油组、小层和单砂体三个层级地质单元的精细油藏描述工作,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油田开发动态数值模拟分析,定量化预测出不同单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潜力区。制定的综合调整方案,通过实施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在单砂体控油认识方面较为突出,利用地层细分对比技术完成全区140口井2个油组、6个小层和13个单砂体的精细划分;通过微构造研究技术和细分沉积微相研究技术的应用,明确了13个单砂体构造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以钻井地质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应用为基础,结合小层构造精细刻画,应用储集层属性地质建模技术,解决了井间砂体的油水关系出现的矛盾问题,并对对井间未知区单砂体分布情况给出了确定性的预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动态分析,实现西柳10断块剩余油定量化预测。认为沙三上段Ⅲ1油组(Ⅲ1-1-(3)、Ⅲ1-3-(2)和Ⅲ1-4-(1))三个砂体和Ⅲ2油组(Ⅲ2-1-(1))砂体尽管采出程度相对较高,但其微相是以滩砂和河道砂为主,储层物性好仍有剩余油可动油的潜力。

李春晨[6](2017)在《滨南断块精细油藏描述及井网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港中油田滨南断块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破碎,断裂系统复杂,储层纵向演化快,横向变化大,砂体连通关系不明确。加之经过50多年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受油藏特点和多年的持续开发影响,目前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层内矛盾日趋严重,制约着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因此,通过精细油藏描述搞清剩余油分布状况,开展油藏工程分析重建注采井网对指导油田下步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依托2015年新采集的“两宽一高”三维地震数据,应用精细地层对比技术、多井立体层位标定技术、井震结合循环迭代建立单砂体级别的精细地层格架;开展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揭示沉积演化规律,通过对单砂层沉积相标志和测井相特征分析,总结了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泊相不同的相模式及不同沉积时间单元的沉积微相和砂体分布规律。利用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实现了油藏的动态描述。在此基础上,对现开发层系、注采井网进行适应性分析,开展开发层系划分与井网重构研究,为二次开发方案油藏工程指标设计提供依据。论文建立了一套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及井网重构的流程与方法,为同类型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杜建省[7](2017)在《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细分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临南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目前的突出问题是在合采情况下由于油层非均质性造成层间矛盾较为突出,高渗透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低渗透层几乎无井网控制,采出程度低。在油藏特征再认识和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层系划分过粗和井网不完善。在充分了解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监测资料,对储量动用状况及层系井网状况进行研究,对水驱效果和能量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对采收率进行预测。利用数模软件对夏52块进行精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剩余油分布特征。通过对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的研究,同时结合不同小层的开发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确定了调整原则。根据油层性质和开发状况,将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分三套层系进行开发,渗透性较好的一、二类层各组成一套层系,将储量动用较低的非主力层组合为一套开发层系,并建立井网进行开发。用油藏工程方法论证了细分层系的可行性,并设计了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细分调整方案。

朱晓宇[8](2016)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储层再认识及挖潜研究》文中指出濮城油田沙河街组Es35-10油藏在经历了弹性开采、注采方案、整体改造、综合治理以及技术改造等七个阶段之后,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随着开采技术的提高,该油藏的开采难度逐渐增大,出现了二三类层挖潜难度大、油藏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零散,水驱油效率逐渐降低等各种问题。本论文对Es35-10油藏的储层和构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其断层、断块、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分析,对地质构造进行再认识,同时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剩余油藏的潜力分析。最终目的是为研究剩余油的配套挖潜工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克服目前该油藏开发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最终实现油藏稳产高产。论文首先对Es35-10油藏的地质构造进行研究,分析其断层及断块特征,对其构造进行重新认识;对Es35-10油藏有代表性的关键取芯井作单井相分析,划分相类型,建立沉积微相和测井相模型,并对32个流动单元进行沉积微相分区特征研究。同时通过层内、层间、平面及微观四个方面,对决定油藏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及剩余油分布的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资料并对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Es35-10油藏中剩余油进行研究,并对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开发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对Es35-10油藏的沉积微相分布、储层变化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下一步的挖潜对象、配套剩余油挖潜工艺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有利于后期调整开发方式并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何畅[9](2015)在《文135块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长期开发而导致文135块的油水关系复杂,严重影响了进一步的调整挖潜。本论文运用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作为理论指导,通过地质建模软件petrel,运用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等多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建立反映油藏实际地质现状的精细地质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开发动态分析,实现剩余油分布模拟,为提高文135块的开发效率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以旋回-厚度法为主,等高程法为辅,在前期砂层组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对沙二下4砂组沙三上3砂组展开了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共划分为8砂组、48个小层,建立出精细地层框架,为高精度地质建模奠定了基础。依据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识别的断点数据,结合小层划分对比数据完成了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实现构造模型的建立。基于取芯井沉积相分析和测井相分析,确立了全区109口未取芯井的沉积微相。构成本区油气储层最主要的砂体微相是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和席状砂。应用各小层砂岩厚度图和砂岩百分含量图确定了各主力砂层的分布特征,沙二下7砂组沙三上1砂组砂体整体发育较差,其他砂组河道砂体连片性和继承性较好。在以上研究基础上,通过井点数据约束,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沉积相模型。结合小层砂体数据、油水层测井解释资料、孔渗数据,采用相控建模方法建立了沙二下4砂组至沙三上3砂组几何模型、砂体模型、油层模型、孔隙度及渗透率模型,运用截断取值方法建立含油饱和度和净毛比模型。应用Eclipse 2006数值模拟技术对生产历史进行拟合,定量计算了剩余油饱和度。并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区仅有3个砂组剩余油较为丰富,断层边缘型和井间型进一步调整挖潜难度大,土豆状低渗储层多,产油率低,受沉积微相、构造特征及布井方式影响,主要分布在断层边缘和构造高部位。

华强[10](2014)在《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而国内大多数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稳产基础薄弱,针对国内石油短缺的严峻形势,如何有效的增产稳产成为石油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重要话题。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注水开发时间长达三十多年,现在处于高含水期,剩余油赋存规律认识不清,而该区夹层较为发育,夹层对剩余油控制作用尚不清楚。在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生产动态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该区进行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基本的构造格局保持不变,新增小断层7条。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可划分为河道微相、河道间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远砂微相、深湖-半深湖相等5种沉积微相。考虑泥质含量的影响对该区孔渗物性进行重新解释。结合取芯井资料与测井曲线研究,利用微电极、微梯度及自然伽马回返幅度建立不同夹层的定量识别标准。夹层的分布规律与距离物源的远近、沉积微相有一定的联系。距离物源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夹层发育规模和夹层厚度大小。夹层集中发育在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微相中。前缘席状砂微相中,夹层稳定性在4种沉积微相中最好。对7个主力小层稳定夹层进行追踪,计算其对储量的控制作用,稳定夹层控制储量占濮城西区沙二上2+3油藏地质储量的18.01%。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概念夹层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夹层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夹层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程度大小。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对剩余油进行定性研究,建立实际油藏数值模型对剩余油进行定量研究,分具体小层、不同小层类型、不同含水级别、不同剩余油饱和度范围及剩余油具体类型进行剩余油定量评价,寻找剩余油富集地区,寻找挖潜重点方向。鉴于夹层对剩余油具有较显着的控制影响作用,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包含夹层的实际油藏模型,研究不同类型夹层对剩余油平面、纵向赋存规律的影响作用,为针对性挖潜措施的提出打下基础。2012年油藏描述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油藏描述研究成果,不断的将取得的新认识、新成果应用于油田实际生产开发中,已实施措施油井20井次,水井16井次,累计增油2287t,投入产出比1:1.69,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针对稳定夹层上下油层存在较多剩余油的实际情况,对剩余油富集区油水井采取相应调整挖潜措施,并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各个方案进行开发预测。采收率提高幅度达6个百分点以上。

二、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构造地质学理论
        1.2.2 东濮凹陷构造发展史
        1.2.3 构造样式研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项目研究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开发简史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地层精细对比
    3.1 区域地层特征
    3.2 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第四章 构造精细研究
    4.1 构造研究的思路
    4.2 构造研究技术
    4.3 构造特征研究
        4.3.1 分级梳理各级断层明确相互交割关系
        4.3.2 各断块特征
        4.3.3 建立构造样式指导局部构造精细刻画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特征研究
    5.2 砂体特征
第六章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6.1 选择建模方法及软件
    6.2 建立三维油藏地质模型
    6.3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应用
第七章 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7.1 油气成藏条件
    7.2 盐岩分布与油气成藏关系
    7.3 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7.3.1 受大断层和油源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7.3.2 受区域性盖层和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高
        7.3.3 断块高部位的油气富集
第八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8.1 有利目标优选
        8.1.1 部署思路
        8.1.2 部署原则
    8.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8.2.1 部署情况
        8.2.2 现场实施情况
        8.2.3 效益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思路
第2章 隔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2.1.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2.1.2 标志层识别
    2.2 隔夹层平面特征
第3章 储层连通性量化研究
    3.1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其展布
        3.1.1 沉积环境分析
        3.1.2 沉积相特征
        3.1.3 沉积相模式
    3.2 厚油层储层构型研究
        3.2.1 厚油层内部构型概念
        3.2.2 文25东块构型级次方案及构型要素
        3.2.3 厚油层储层构型
        3.2.4 构型结构模式
        3.2.5 物性平面特征
第4章 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4.1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4.1.1 储层地质建模基本流程
        4.1.2 序贯建模方法原理
        4.1.3 厚油层精细储层地质建模
    4.2 储层构型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4.2.1 岩心揭示储层构型对剩余油控制
        4.2.2 井间构型对剩余油分布控制
        4.2.3 剩余油分布模式
第5章 流线模拟分析研究
    5.1 配产配注量优化
    5.2 理论模型优化
        5.2.1 流线优化效果模拟
        5.2.2 优化时机
        5.2.3 早期优化和选择性关井比较
第6章 室内实验验证及评价研究
    6.1 物理模型的制作
        6.1.1 模型的制作方法
        6.1.2 非均质模型的制作
        6.1.3 模型渗透率和孔隙的测定
        6.1.4 模型饱和度电极的选择和布设
    6.2 饱和度标定实验
        6.2.1 实验岩心及实验流体
        6.2.2 实验方法
        6.2.3 实验结果
    6.3 平面非均质模型水驱实验
        6.3.1 实验材料及过程
        6.3.2 水驱油过程中实验结果
    6.4 平面非均质模型液流方向优化实验
        6.4.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4.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5 正韵律模型水驱实验
        6.5.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5.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6 正韵律层内非均质模型液流优化实验
        6.6.1 水驱油过程中特征曲线
        6.6.2 不同驱替倍数下水驱饱和度分布
    6.7 矿场应用评价研究
        6.7.1 开发历史注采优化
        6.7.2 预测方案优化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的研究方法、形成及分布
        1.2.2 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1.2.3 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现状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开发概况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3.1 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
    3.2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
    3.3 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4.1 层内非均质性
        4.1.1 粒度韵律特征
        4.1.2 夹层发育特征
    4.2 层间非均质性
        4.2.1 层间物性差异
        4.2.2 隔层发育特征
    4.3 平面非均质性
        4.3.1 砂体的平面展布形态
        4.3.2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
    5.1 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5.1.1 数据准备及建模流程
        5.1.2 构造模型
        5.1.3 沉积微相模型
        5.1.4 属性参数模型
        5.1.5 模型的检验
    5.2 油藏数值模拟
        5.2.1 模拟器的选择
        5.2.2 模拟参数的准备
        5.2.3 历史拟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6.1 剩余油分布规律
        6.1.1 垂向剩余油分布
        6.1.2 平面剩余油分布
    6.2 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6.2.1 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6.2.2 开发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油气源精细对比及成藏主控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1.3.2 气源对比研究现状
        1.3.3 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油气源精细对比
        1.4.2 成藏主控因素探究
        1.4.3 成藏模式
        1.4.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取样与实验
        1.5.3 图件编制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分布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特征
        2.4.2 储集层特征
        2.4.3 盖层及储盖组合特征
        2.4.4 成藏期次
第3章 濮卫地区烃源岩特征
    3.1 烃源岩分布特征
    3.2 烃源岩性质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有机质类型
        3.2.3 有机质成熟度
第4章 濮卫地区油气分布及地化特征
    4.1 油气藏分布特征
        4.1.1 油藏的分布特征
        4.1.2 气藏的分布特征
    4.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原油的物性
        4.2.2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4.2.3 甾、萜类化合物特征
    4.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4.3.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3.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3.3 天然气氢同位素特征
        4.3.4 天然气Ar同位素特征
第5章 濮卫地区油气源精细对比
    5.1 油源对比
        5.1.1 濮城油田油源对比
        5.1.2 文明寨-古云集油田油源对比
    5.2 气源对比
        5.2.1 天然气特征
        5.2.2 气源对比
第6章 成藏主控因素探究
    6.1 烃源岩
        6.1.1 烃源岩平面上的影响
        6.1.2 烃源岩纵向上的影响
    6.2 储集层
        6.2.1 储层基本性质
        6.2.2 储层平面上的影响
        6.2.3 储层纵向上的影响
    6.3 盖层
        6.3.1 盖层平面上的影响
        6.3.2 盖层纵向上的影响
    6.4 断裂
        6.4.1 研究区断裂发育情况
        6.4.2 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
    6.5 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5)西柳10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西柳10断块精细描述研究
    2.1 断块基本情况
    2.2 地层对比及小层划分
        2.2.1 地层层序及特征
        2.2.2 精细地层对比及划分
    2.3 构造研究
    2.4 沉积微相研究
        2.4.1 区域沉积特征
        2.4.2 岩性相标志
        2.4.3 沉积微相研究
        2.4.4 沉积微相特点及其组合型式
    2.5 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
        2.5.1 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
        2.5.2 储层宏观物性
        2.5.3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2.6 油藏类型与油水层丼间矛盾
        2.6.1 油藏类型
        2.6.2 油水层井间矛盾
        2.6.3 储量复算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柳10断块三维地质建模
    3.1 基础数据准备
    3.2 构造模型建立
        3.2.1 断层模型
        3.2.2 油组和小层模型
    3.3 储层模型建立
        3.3.1 单砂体模型
        3.3.2 属性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柳10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4.1 数值模拟
        4.1.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1.2 油藏开发动态历史拟合
    4.2 剩余油分布研究
        4.2.1 剩余油垂向分布
        4.2.2 平面剩余油分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柳10油田综合调整方案
    5.1 综合调整潜力分析
    5.2 综合调整思路
    5.3 综合调整方案
    5.4 调整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滨南断块精细油藏描述及井网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藏描述研究现状
        1.2.2 井网重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精细油藏描述重构地下认识体系
        1.3.2 开展油藏工程分析重建井网结构
    1.4 研究思路及采用的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精细油藏描述重构地质认识体系研究
    2.1 重建地层格架模型
        2.1.1 地层划分对比
        2.1.2 单砂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2.2 重建构造模型
        2.2.1 三维地震精细解释
        2.2.2 构造特征及变化情况分析
    2.3 重建储层模型
        2.3.1 沉积微相研究
        2.3.2 砂体几何形态及展布特征
    2.4 储量复算与评价
        2.4.1 储量计算方法
        2.4.2 储量参数选取
        2.4.3 储量计算结果
    2.5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2.5.1 地质建模技术路线
        2.5.2 地层构造模型建立
        2.5.3 相模型的建立
        2.5.4 属性模型的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1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3.1.1 油藏模型的建立
        3.1.2 历史拟合
    3.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2.1 剩余可采储量研究
        3.2.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3.2.3 平面剩余油分布
        3.2.4 纵向剩余油分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井网重构研究
    4.1 开发层系划分与重组
    4.2 井网井距论证
    4.3 注采技术政策界限设计
        4.3.1 单井产量设计(经济法)
        4.3.2 单井产量设计
        4.3.3 合理地层压力界限
        4.3.4 注采比和注入量研究
        4.3.5 油水井数比的确定
    4.4 调整方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细分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1.2.2 储量计算现状
        1.2.3 特高含水期层系重组发展现状
        1.2.4 井网调整发展现状
    1.3 开发中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藏概况
    2.1 油藏类型
        2.1.1 构造特征
        2.1.2 储层特征
        2.1.3 流体性质及温度和压力特征
    2.2 储量核算
第三章 开发效果研究
    3.1 开发历程及现状
    3.2 开采特征研究
    3.3 储量动用状况研究
    3.4 层系井网状况研究
    3.5 水驱效果评价
    3.6 能量状况评价
    3.7 采收率评价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4.1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
        4.1.1 地质模型
        4.1.2 动态模型的建立
        4.1.3 地质模型初始化
        4.1.4 历史拟合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五章 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5.1 调整潜力研究
    5.2 调整原则
    5.3 开发调整技术经济政策
    5.4 方案设计
    5.5 开发指标预测
        5.5.1 新井产能
        5.5.2 注水量
        5.5.3 采收率预测
    5.6 方案实施要求
        5.6.1 钻井测井录井实施要求
        5.6.2 新井投产投注施工要求
        5.6.3 方案实施中的地质工作要求
        5.6.4 油藏动态监测要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储层再认识及挖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任务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藏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开发历程
    2.3 开发现状
    2.4 存在问题
第三章 储层精细对比及构造特征
    3.1 流动单元划分与对比步骤
    3.2 流动单元划分对比结果
    3.3 构造特征
    3.4 断层特征
    3.5 断块特征
    3.6 构造新认识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
    4.1 储层沉积特征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沉积构造
    4.2 储层沉积相
        4.2.1 单井相分析
        4.2.2 流动单元沉积微相
    4.3 流动单元沉积微相评价
    4.4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4.4.1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4.4.2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4.4.3 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4.4.4 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5.1 剩余油定性研究
    5.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5.2.1 剩余油分布规律
        5.2.2 流动单元潜力分析
        5.2.3 分砂组剩余油潜力分析
        5.2.4 剩余油平面分布潜力分析
    5.3 剩余油挖潜研究
        5.3.1 细分层系可行性分析
        5.3.2 井网适应性研究
        5.3.3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现场应用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文135块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2.2 剩余油分布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构造特征与建模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2.3 文135块构造特征
    2.4 文135块构造模型
        2.4.1 断层建模
        2.4.2 层面模型
第3章 沉积相特征与建模
    3.1 测井微相分析
    3.2 沉积微相的类型及特征
    3.3 平面相分析
        3.3.1 沙三上 1-3 砂组
        3.3.2 沙二下 4-8 砂组
    3.4 沉积微相与物性关系
        3.4.1 沉积微相与孔隙度关系
        3.4.2 沉积微相与渗透率关系
        3.4.3 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
    3.5 沉积相模型
第4章 文135块属性建模
    4.1 储层建模方法
    4.2 文135块属性建模
第5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5.1 油藏数值模拟与储量分布
        5.1.1 油藏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
        5.1.2 储量分布
    5.2 剩余油分布规律
    5.3 剩余油类型和影响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学科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工区开发简历及存在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计划安排
    1.6 工作量
    1.7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1.8 创新点
第2章 工区地质概况研究
    2.1 工区构造研究
    2.2 工区地层研究
    2.3 小层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储层物性研究
    3.1 储层物性解释
    3.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3.3 储层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夹层定量识别与成因研究
    4.1 夹层定量识别
    4.2 夹层成因研究
    4.3 小结
第5章 夹层分布规律研究
    5.1 夹层平面分布规律
    5.2 夹层纵向分布规律
    5.3 夹层井间分布规律
    5.4 夹层对储量的控制影响
    5.5 夹层与沉积微相关系
    5.6 小结
第6章 概念夹层数值模拟研究
    6.1 有无夹层的影响
    6.2 夹层分布位置及面积的影响
    6.3 夹层渗透性的影响
    6.4 射孔位置与夹层相对位置的影响
    6.5 韵律性油层夹层的影响
    6.6 正交试验研究
    6.7 小结
第7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7.1 剩余油分布定性研究
    7.2 剩余油分布定量研究
    7.3 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7.4 小结
第8章 现场实施效果及剩余油挖潜对策
    8.1 现场实施主要措施
    8.2 剩余油挖潜对策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濮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文留与濮城结合部复杂断块精细研究[D]. 朱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2]文25东高含水油田构型控制下的液流方向优化方法研究[D]. 赵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3]大芦湖油田樊29块沙三中亚段剩余油分布研究[D]. 马斌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油气源精细对比及成藏主控因素探究[D]. 张国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西柳10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任文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滨南断块精细油藏描述及井网调整研究[D]. 李春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临南油田夏52块沙三中1-2单元细分调整研究[D]. 杜建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储层再认识及挖潜研究[D]. 朱晓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9]文135块地质建模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何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10]濮城油田西区沙二上2+3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华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标签:;  ;  ;  ;  ;  

蒲城油田沙三上1-4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