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西部大开发,带动全旗大发展

迎接西部大开发,带动全旗大发展

一、迎接西部大开发 带动准旗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玲[1](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以来的一个伟大革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年以来的一个伟大进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1年以来的一个伟大里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稳步快速推进,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局面蒸蒸日上,极大地推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总结经验、探究规律、展望未来是巩固发展的必要前提。回顾40年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事业,总结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经验,阐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变迁,是当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意义重大的课题。本文以内蒙古东部通辽市奈曼旗作为个案调研点,以改革开放40年来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改革开放战略对奈曼旗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变迁和奈曼旗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多方面改善的重大作用,得出了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奈曼旗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根本动因,是奈曼旗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不断提高的政策保障,是奈曼旗各族人民与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双百”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途径的结论。

田雨[2](2016)在《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当中,有28个民族人口在三十万以下,被界定为人口较少民族,他们多是当地最早的原着民,生产、生活方式古老传统,崇尚与自然和谐共处,对物质需求简单。在国家一体化的趋势下,这些民族多被动地被带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处境使得很多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甚至有着消亡的危险。而在这一民族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社会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北方人口较少民族典型代表的鄂伦春族正在经历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对鄂伦春族所采取的定居、转产等一系列的社会政策给他们带来了社会变迁与文化适应上的一系列问题。时至今日这种现代化的改造已经完成,但文化上的转变还远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政府为改善落后地区的生活状况而设计的社会政策和项目曾经在历史上取得过一些效果,然而长期来看却不甚理想。改造完成之后鄂伦春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虽已经转型,但由于缺乏内生性自立机制,而不得不面临被国家养起来的尴尬处境,甚至传统精神文化也在逐步消失。这正是社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与实际立法精神相背离的现象。因此,从社会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鄂伦春族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比照,是从实践中反思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难得机会,也是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思路选择的一种矫正。综合上述考量,本文的研究进路是:借助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框架,以民族研究中的“文化生存”作为研究范式,以民族现代化为背景,以社会政策为切入点,以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指标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设计与实施进行评价与反思。基于此,本文将现代化分解为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四个现代化”维度,并对社会政策做了界定,即指那些影响公共福利的政府政策和计划,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和住房政策。同时,在研究中秉持“在决策产生影响力方面,文化是比意识形态更加强烈的概念”这一判断,在探讨社会政策对民族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时重视考察文化因子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现实效果的评价,以鄂伦春族聚居地区现代化发展困境为参照,本文对以下命题做出反思和回应: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应该遵循怎样的设计理念才能实现一种被人口较少民族接受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在保护这些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又应该如何完善。首先,反思国家过往的民族现代化发展战略,其社会政策预设是认为人口较少民族是落后的、原始的,生活是痛苦的、不堪的,因此一定要对其生活方式进行改造,把他们纳入这种早已定义好的发展模式中来,使其跟上现代化的历史脚步。这种简单化的预设使得人口较少民族在忽略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被“规划”入国家现代化的大盘中,忽视人的感情世界和价值体系的复杂性,更很少思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向综合发展转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政策实践应该更多的体现出“社会治理”的指导理念。社会政策在按照来自传统或宪法、法规原则进行设计时,除了保证“合法性”,更应注重“正当性”,即能被政策实施对象主观接受的程度。只有让人口较少民族心悦诚服接受的社会政策,才能在实践中获得积极回应和持久支持。另外,处于不同文化形态政策设计者和被设计者彼此的文化价值观是应该彼此承认和尊重的。就人口较少民族而言,社会政策的制定更要尊重其民族文化价值观,不能强制改变,这一理念也有助于人口较少民族更好的发挥其“主体性”。其次,基于对文化因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深层文化困境做出如下回应:1.民族生态资源支配权和话语权面临双重剥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信仰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大型的国有农场、林场、工矿和其他建设项目对自然资源的无条件、无选择性的开发,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将人口较少民族赖以生存和文化繁衍的家园以法律的名义无情的占有。同时现代文明与原住文明的冲突,也催生出新的民族歧视,造成一种生活方式先进者对于较落后者的潜意识比较。随着经济生产方式被动现代化,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在与主流民族汉文化的融合中逐渐丧失话语权,进而反噬其经济现代化进程;2.民族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缺失。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往往由政府主导,人口较少民族缺乏参与较高层次的决策制定的机会,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其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导致政府的许多社会政策得不到支持理解,甚至引发了误会和矛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在给予少数民族权利和尊重的同时也压缩了那些分散在人口更多的民族中的人口较少民族的权利存在空间;3.民族社群文化维系日渐松散。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散落式、混居式的民族聚居方式使得民族之间的交往和通婚增多,再加上人口较少民族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很难形成具备一定影响力民族社群,一旦民族失去其文化依托的社群传统和社群信仰,民族稳定和国家安全都将十分危险。最后,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在设计理念上必须坚守文化多元性的发展理念和“因族制宜”的设计理念,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分类与梯次协调原则、民族主体参与原则。要实现对民族社会政策的矫正必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1.恢复民族传统生计方式。保有其对环境资源本来的适用权,只有先保障他们的“环境资源权利”,才可能赋予其生存权和发展权;2.尊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社会政策的制定要以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为前提,尊重人口较少民族对自己文化的主导权;3.赋予民族主体参与权。要实现一项政策或项目的设计目标,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带动经济,必须以当地人为主体,关注到社群居民作为文化主体的需求,并建立起一个自发的可持续的文化生产机制;4.恢复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社群”。民族传统文化延续的载体是民族社群和精神信仰,社会政策要鼓励促成有影响力的民族社群的形成,通过定期的社群活动传承民族文化,恢复民族精神信仰。总之,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生存是实现其民族现代化的根本。希望通过研究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营造全社会对这些族群的文化尊重,通过社会政策的完善,更好的考虑到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生存的需要,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最终真正实现各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

贺微[3](2015)在《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发区作为一个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承担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具备促进、辐射及示范作用,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开发区在建设方面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果想要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具有辐射及带动功能的改革创新试验区、经济发展增长区、高新产业集聚区、城镇发展延展区、专业人才储备区,就需要立足于新的战略高度与起点,开拓创新,明确开发区自身存在的优势,做好功能定位,探索开发区发展的新战略途径。同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切实承担时代任务使命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在开发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认识误区和系统缺陷是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制定开发区规划的过程当中,其主体就是项目,所强调的是规模大、数量多。而为了在短时间内作出成绩,在招商引资的过程当中往往是重点考虑“短、稳、快”的项目,着眼于企业的规划与数量,至于产业规划则是被放在一边。正是因为存在上述问题,才导致了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受阻。据此,在下一阶段的开发区建设过程当中,不但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还要重点构建产业集群系统,防止出现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这样才能够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自1992年8月8日建立以来,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尤其是在2000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之后,开始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应该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战略,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局面。据此,在本文当中将金川开发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战略条件。第一,归纳概括了金川开发区的整体发展情况,明确其优势与劣势;第二,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战略定位,提出战略发展任务目标,并形成战略发展步骤;第三,提出金川开发区的战略实施具体保障对策。

陈乐[4](2015)在《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目前全球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煤化工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严重产能过剩,亟待转型。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殊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是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课题。本文阐述了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不同原油价格下,新型煤化工产业能够承受的煤炭价格和其经济竞争性;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趋势外推模型和组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新型煤化工主要产品未来供需缺口;通过水资源与煤炭资源的分布,分析了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布局;从产业政策,能源形势等方面对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风险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立足当前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化工产品的周边环境,针对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郝俊峰[5](2014)在《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整合作为我国近年来加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所采取的新手段,自2006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了两次较大规模的集中行动,对于推进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资源整合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也形成了一系列极具借鉴价值的整合模式。本文以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为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全区两轮资源整合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述,采用SWOT分析,确立了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的四种模型,即:增长型战略(S-O)、扭转型战略(W-O)、挑战型战略(S-T)和集中防御型战略(W-T);并分别以内蒙古资源整合中形成的“鄂尔多斯模式”、“赤峰模式”、“主体整合模式”以及近期全面推进的“整装勘查”为例,探讨了整合途径与模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认为:(一)对于类似内蒙古的稀土、煤炭等资源储量巨大、优势明显的矿产资源,其开发整合应借助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机遇,以实现规模化开采、集约化利用为前提,在保证资源优势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促进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二)对于类似赤峰市有色金属、贵金属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其整合应针对资源禀赋条件和矿石特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根本性扭转本地区采选冶的粗放式局面,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与综合利用,打造完整的金属产业链;(三)对于类似乌兰察布市的非金属小矿集中区,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同时,尽可能以主体整合的方式确立一个整合主体,通过“集中管理、分散开采”逐步实现集团化运行和技术的升级换代;(四)为保证我国矿产资源的自给能力,要敢于打破现有矿业权设置不合理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制约,大力推行整装勘查,促进地质找矿突破。最后,提出了实现有效整合的对策措施:一是积极拓展资源整合的思路和工作方法,科学规划整合的目标任务,尽可能将整合与国家宏观政策相衔接,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做好长远规划;二是充分认识整合手段的多样化和途径的科学化,根据整合的矿种、储量规模、市场需求、经济贡献实力、开发利用水平、产业链及区域配套等情况,科学设定整合的各项考量指标,其中对各类指标做了剖析;三是健全和完善严格的约束制度,强化市场引导,科学认知地质成矿规律及探矿权与采矿权之间的差异,优化矿业权的设置,防范人为干扰与政策随意性。

唐彩霞[6](2014)在《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 ——以城址与墓葬为例》文中指出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域,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都曾在这里登上历史舞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崛起于内蒙古东部潢水、土河流域的契丹民族,在经历了数百年风雨后,终于在10世纪初建立起雄踞长城内外的辽王朝,并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建城池、立法度、创文字、兴手工,将北方草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舞台上也留下了赫赫声名。然而,这个王朝在中华大地纵横驰骋200余年后,却神秘地消逝了。零散、有限的文献记载难以使人全面了解其创造的辉煌伟业,只有通过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去探寻蕴含其中的历史信息。内蒙古地区作为契丹民族的发祥地、辽王朝的京畿所在地及统治中心,保存有最丰富、最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遗产,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面貌,是契丹民族辉煌历史的实物见证,也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对这些遗产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辽代历史与文化,以及辽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从辽代发展历史看,契丹族是一个开放、包容、善于学习并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建国前后,特别是获得燕云十六州以及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后,与中原接触密切,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加深。辽代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埋葬习俗从“死不墓”到“筑墓入殓”的发展等,都是中原文化影响的结果。同时,本民族固有的一些传统和习俗被保留下来,成为契丹民族文化的象征。辽也注重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同西域及西方国家的接触与交往,因而出现了一系列具有西方文化因素的出土文物,如体现印度文化因素的摩羯、迦陵频伽图案或纹饰,伊斯兰世界的玻璃器、受粟特文化影响的把杯等。所以,辽代物质文化遗产多带有明显的文化交流痕迹。城址和墓葬具有很强的二元文化特征,出土文物则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既有体现契丹民族风俗的独有器物,又有与中原及西方文化交流并受其影响的器物。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有辽一代,包括整个蒙古高原、东北和燕云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长城也不再是民族之间的分界线。契丹人大规模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并在境内其它民族间广泛传播,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史料的缺乏使辽史研究成为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极为薄弱的一环。这种情况下,借助物质文化遗产再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辽代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价值的重要体现。辽代在艺术方面也对祖国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辽塔是中国佛塔发展史上的一个闪光点,在建造过程中,既继承和吸收了唐、宋佛塔建筑艺术的精华,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辽墓壁画更被誉为“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最后闪光”,展现了辽王朝独特的社会生活场景和文化特色,“北方草原画派”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独树一帜。辽代在医学、天文学及印刷术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已发现的“契丹女尸”、天文图、雕版佛经及手写经等都是辽代科技水平的体现。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部分分布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旗县及农村、牧区,保护和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没有引起相关领域的重视,大多数当事者对所做的工作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和资料保存工作,致使这方面的资料少而分散。对这些资料的搜集、整理有利于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目前的任务就是在国家文物工作方针指导下,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研究,并进行合理利用,以彰显契丹民族文化遗产的特色及优势,发挥其在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中的作用。

王烨[7](2013)在《中国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二连浩特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表征当今世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学术界对于城市发展的研究日渐深入。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因素的制约,我国边疆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长期落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边境城市作为边疆地区的行政单元之一,具有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作用,与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息息相关。而且,由于边境城市自身地缘位置的特殊性,其发展还直接影响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因此,研究边境城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对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的边境城市为对象,依据城市化的基本理论,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区位条件、人口构成、自然资源等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的特殊社情,从边疆地区地缘安全的战略视角,探求边境城市发展与边疆地区稳定的关系。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边境城市隶属边疆的地域范畴,是构建于边疆基础之上的地理区位概念,其形成与边疆地区的整体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本章以时间为线索,系统分析了从先秦至民国时期的北部边疆变迁脉络与城市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北部边疆领土问题的梳理以及对中央政府应对边疆危机措施的分析,揭示出从古代模糊可变的“边疆”到近代随着国家边界的确立而在两国相邻区域间出现相对固定的“边境”的演化。伴随着较为清晰的国家边界形成,边境城市随之兴起,进而发展成为边疆地区的核心。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章侧重从历史和现代两个阶段,研究北部边疆边境城市的总体发展特征。首先,通过分析内蒙古边境城市的形成起因与发展过程,揭示分处东、西部不同区域的边境城市在不同历史条件和地缘位置等因素作用下的形成规律。东部地区主要在沙俄侵略的外力冲击下,围绕边防卡伦设置而形成军事据点型的边境城市;西部地区则是在蒙、汉、俄贸易交往的内在经济因素推动下,沿商路而兴起市场中心型的边境城市。其次,分析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边境城市在自身区位特征与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东、西部不同区域的边境城市发挥涉外性经济优势,向口岸型边境城市发展的趋同特征,揭示出现代边境城市化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内在联系。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选取满洲里与二连浩特两座城市,作为内蒙古东部与西部的边境城市代表,对其城市化过程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通过分析满洲里与二连浩特的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向和方式,揭示出两座城市分别由军事据点型城市和市场中心型城市发展成为对俄、蒙贸易为主的口岸型边境城市的基本特征。同时,从中总结出两座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各自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侧重从民族学的角度,探讨城市化与北部边疆地区地缘安全的关系。首先,提出蒙古族与俄罗斯族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三蒙统一”、身份认同等跨界民族问题。其次,针对北部边疆各民族间因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差异而强化的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对抗性,以及由此导致的民族之间陷入零和博弈困境的现象,着重分析了边境城市经济发展作为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的基础,对边疆地区发展的巨大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及在复杂的周边国际环境中,边境城市对于“和谐周边”构建的重要意义。

静文佳[8](2012)在《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分析及改革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声乐教学是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的声音条件和特点,不同的现有程度和问题,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的音乐素质和文化修养,针对性、规律性极强的,集科学型、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技术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是高等师范、非师范音乐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应用型学科课程。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后,随着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针对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全国各高校都积极推进声乐教学改革,努力建构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体制,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满足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几年来也在积极地进行声乐教学的系列改革,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声乐技能,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和声乐表演人才。本文试图以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历史发展的时间性为主线,运用搜集资料、文献阅读、预约采访、分类比较、归纳整理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从历史沿革及发展、声乐教学的历程及发展、赤峰学院声乐教学的历史分析这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为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现状,从音乐学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切入并论述,找出了两个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和别具一格之处;第三部分为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分析与设想,结合学院实际情况,通过提高声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改进声乐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整体建设规划这四方面来找出一条适合音乐学院及学院声乐教学发展的新道路。论文既有大概的论述,又有细致的调查,数据分析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展开。相信经过五年的改革发展,赤峰学院音乐学院会以全新的面貌、以改革创新的速度走在赤峰学院教学的前列,还能够以开放办学,求真务实的发展方式跨入自治区同类院校的前列。

王煜[9](2007)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模式与推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论文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模式、运行管理模式,并就管理中存在问题、各自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机制和推广应用的途径。研究认为以行业的流域机构作为建设单位,行使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其优点主要表现在:①组织管理程序简单、有序,中间环节少,对上级的计划、文件和有关指示便于落实;②能够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的技术优势,技术人员多,科研、施工、管理等优势明显;③建设资金管理较规范,没有挤占、挪用和不合理开支等情况。缺点主要是与地方政府、群众的关系沟通、占有土地等问题的解决上难以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以地方水(水土保持)行政部门作为建设单位,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受传统管理的影响,地(市、盟)水利(水保)局虽为法人单位,但法人的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充其量还是“二传手”;②实行了工程监理制,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基本杜绝了谎报、瞒报治理措施数量的不轨行为。但要真正独立、自主、公正的开展监理工作,还是受管理的影响,有一定困难;③就目前的投资标准和资金来源组成,实行招标投标制的条件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坡面治理工程,投资少、量大、面广、不集中、季节性强等特点更是无法实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形势下,各个有关农村建设的水利水保工程将会大量的实施,以上两种建设模式在一定时期仍然会同时存在,并将会发挥更大的管理作用,从近几年的建设管理情况看,以县(旗)级水利水保部门作为建设单位是比较合理的,关键是要加大监管力度,使有限的建设资金真正用到工程建设上来,使工程长期温定地发挥效益,受益于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研究同时认为,只有改革淤地坝运行管理才会有生机,才会长期稳定发挥拦泥、淤地、种植等综合效益。在实施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中,应紧密围绕“三权”来进行,即转变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并逐步向“三权合一”的方向转变,切实做到“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已经实践成功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告诉我们,只有靠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最有可能管理好,借鉴其他项目成功的管理经验,提出建立淤地坝示范管理理事会,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初拟了一套关于淤地坝管理运行的办法,并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果。鉴于淤地坝在黄土丘陵沟壑区中的作用和地位,建议今后还要继续要加大研究力度,提出更合理、更有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制度,逐步进行推广,特别要在淤地坝分布较广泛的陕、晋、蒙、甘等地扩大示范区域和数量,这对促进淤地坝的管理维护和开发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淑强[10](2006)在《草地生态脆弱区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定量研究 ——以通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要落实于区域——这一地球表层某特定范围内的地域综合体上。区域发展状态因其有各自特定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等特征及其固有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演化机制不同,而拥有各自的区域特征,即存在区域差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求人类在利用区域资源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必须在认清区域差异性基础上,遵循区域固有的演化规律,发挥人类的智力因素,才能使区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持续地提供物质财富和良好的环境空间。 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过程。因为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过程不仅反映区域的发展状态,而且也代表了区域发展的潜力与发展后劲。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过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的区域拥有着不同的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过程,即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过程具有区域性特征,或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过程具有区域差异性。因此,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过程研究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为特定区域制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通辽市20世纪60年代以来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生态环境脆弱性、贫困性、及其耦合关系和驱动因子的时间分异规律研究,揭示出草地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经济与环境矛盾更尖锐突出地表现为草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的矛盾;草地地区“脆弱-贫困”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人为作用为主。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时间演进趋势说明,草地地区生存方式或生存方式的可选择余地与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存在着密切相关;中国政府在草地地区实施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不仅是草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有效缓解草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重大举措。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通辽市今后发展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提升通辽市产业结构水平:大幅度改善人口状况;加大沙漠化防治力度;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二、迎接西部大开发 带动准旗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西部大开发 带动准旗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奈曼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奈曼旗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条件
        (一)奈曼旗地理地貌
        (二)奈曼旗资源物产
        (三)奈曼旗人文与经济
    二、建国以前奈曼旗经济社会状况
        (一)鸦片战争前奈曼旗经济社会
        (二)鸦片战争后奈曼旗经济社会
    三、建国后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
        (一)民主改革运动时期奈曼旗经济社会发展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
        (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奈曼旗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章 改革开放40年来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
    一、奈曼旗生产方式的变迁
        (一)奈曼旗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二)奈曼旗产业结构的变迁
        (三)奈曼旗劳动方式的变迁
        (四)奈曼旗生产工具的变迁
    二、奈曼旗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消费观念与消费状况的变迁
        (二)奈曼旗居住条件的改善
        (三)奈曼旗休闲娱乐的变化
    三、奈曼旗生态环境的恢复
    四、奈曼旗民族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巨变原因及其启示
    一、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主要原因
        (一)政治生态与政策因素
        (二)体制改革与经济因素
        (三)发展理念与环境因素
        (四)思想观念与文化因素
    二、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社会政策与民族现代化
        1.1.1 少数民族发展的现代化思路
        1.1.2 少数民族发展的社会政策框架
    1.2 选题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1.3 选题意义
        1.3.1 政策实践的战略意义
        1.3.2 理论研究的历史价值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鄂伦春民族研究述评
        2.1.1 国内鄂伦春民族研究追溯
        2.1.2 国外鄂伦春民族研究概述
    2.2 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研究述评
        2.2.1 现实生存的研究范式
        2.2.2 文化生存的研究范式
    2.3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研究述评
        2.3.1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研究范式
        2.3.2 少数民族社会政策调整的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进路
    3.1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说
        3.1.1 人口较少民族概念
        3.1.2 韦伯的现代化理论
        3.1.3 社会政策理论
        3.1.4 社会影响评估理论
        3.1.5 “文化”概念的引入
    3.2 概念框架与研究进路
    3.3 个案选择说明
    3.4 研究方法
第4章 社会政策与鄂伦春族民族发展
    4.1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评述
        4.1.1 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演变历程
        4.1.2 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现状及局限
    4.2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发展历程
        4.2.1 原始氏族型社会政策时期
        4.2.2 政府供给型社会政策时期
        4.2.3 帮扶型社会政策体系的形成
    4.3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体系
        4.3.1 医疗政策
        4.3.2 政府扶贫政策
        4.3.3 就业政策
        4.3.4 教育政策
        4.3.5 住房政策
    4.4 鄂伦春社会政策目标实现的现实挑战
        4.4.1 产业结构无法实现经济现代化
        4.4.2 地方财政无法实现政策帮扶功能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调查
    5.1 托扎敏乡鄂伦春族现代化状况
        5.1.1 社会保障:低保成主要生活来源
        5.1.2 医疗、教育:政策效果差强人意
        5.1.3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到位
        5.1.4 文化: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和关注
    5.2 社会政策给托扎敏乡带来的社会影响
        5.2.1 关于民族发展方式的探讨
        5.2.2 国家转产政策“供需脱节”
        5.2.3 文化失衡影响鄂伦春族身心健康
    5.3 思考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5.3.1 培养鄂伦春民族的“文化自觉”能力
        5.3.2 鄂伦春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改造
        5.3.3 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总体发展计划要协调
第6章 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自治乡调查
    6.1 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社会政策变迁
    6.2 白银纳鄂伦春族现代化状态
        6.2.1 社会救济:低保在收入来源中占比下降
        6.2.2 住房:政府保障房落实到位
        6.2.3 教育:供需矛盾突出,教育负担重
        6.2.4 医疗:有医院无医生,医疗负担重
        6.2.5 就业:新一代走出去和留下来的艰难选择
    6.3 白银纳鄂伦春族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隐忧
        6.3.1 男性鄂伦春族单身汉比例超高
        6.3.2 民族心理建设有待完善
        6.3.3 文化传承面临现实难题
        6.3.4 经济帮扶政策“水土不符”
第7章 反思社会政策与鄂伦春民族现代化
    7.1 不同鄂伦春自治地方的社会政策影响比较
        7.1.1 不同自治地方鄂伦春族发展水平的差距
        7.1.2 自治乡的社会政策优势
        7.1.3 自治旗鄂伦春族的归属情结
    7.2 社会政策加剧鄂伦春民族文化变迁
        7.2.1 基础文化变迁
        7.2.2 生计文化变迁
        7.2.3 精神文化变迁
    7.3 鄂伦春民族现代化的政策桎梏
        7.3.1 林业开发政策造成自然资源丧失
        7.3.2 禁猎转产政策致贫现象严重
        7.3.3 旅游业发展政策忽视文化依托
    7.4 鄂伦春族社会政策的改革方向
        7.4.1 由特殊优惠政策向一般性社会保障制度过渡
        7.4.2 将鄂伦春旅游业作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切入点
        7.4.3 以私营经济发展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
        7.4.4 实现“造血”型的教育福利制度改革
第8章 结论与设想
    8.1 社会政策与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深层困境
        8.1.1 民族生态资源支配权和话语权的双重剥夺
        8.1.2 民族主体决策参与机制的缺失
        8.1.3 民族社群文化维系的日渐松散
    8.2 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理念原则
        8.2.1 坚守文化多元性的发展理念
        8.2.2 秉持因族制宜的设计理念
        8.2.3 遵守分类与梯次协调原则
        8.2.4 坚持民族主体积极参与原则
    8.3 完善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政策的建议设想
        8.3.1 恢复民族传统生计方式
        8.3.2 尊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8.3.3 赋予民族主体参与权
        8.3.4 恢复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社群”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3)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不足之处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1.2.1 基本思路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开发区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基础
    2.1 战略管理研究基础理论
        2.1.1 战略管理基本涵义
        2.1.2 战略管理要素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相关研究文献梳理
        2.2.2 简单述评
    2.3 开发区界定及发展阶段划分
        2.3.1 开发区界定
        2.3.2 开发区发展阶段划分
第三章 我国开发区发展状况与管理体制
    3.1 近年来开发区发展情况
        3.1.1 国内开发区发展情况
        3.1.2 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发展情况
        3.1.3 呼和浩特市开发区发展情况
        3.1.4 金川开发区发展情况
    3.2 开发区的开发模式与功能定位
    3.3 国内开发区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金川开发区发展战略分析及选择
    4.1 金川开发区发展的优势分析
        4.1.1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4.1.2 初具规模的产业模式
        4.1.3 区域领先的环境优势
        4.1.4 日益完善的政策优势
    4.2 金川开发区发展的劣势分析
        4.2.1 土地资源制约发展
        4.2.2 功能划分亟待完善
        4.2.3 各类人才队伍缺乏
        4.2.4 主导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动力不足
        4.2.5 周边开发区之间竞争激烈
    4.3 金川开发区发展的机会分析
        4.3.1 产业梯度转移加快
        4.3.2 开发区建设上升为宏观发展战略
        4.3.3 成为呼和浩特市经济核心增长极
        4.3.4 区域经济发展机遇
    4.4 金川开发区发展的威胁分析
        4.4.1 国家宏观调控的威胁
        4.4.2 周边省份开发区的威胁
        4.4.3 自治区内开发区的威胁
        4.4.4 市内开发区的威胁
    4.5 SWOT矩阵分析
    4.6 战略定位
    4.7 战略目标
    4.8 战略步骤
第五章 金川开发区发展战略实施的措施
    5.1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5.1.1 提倡法制化解决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
        5.1.2 实行业绩考核制度和效绩工资制度
        5.1.3 扩大管理权限
        5.1.4 提升行政效能
    5.2 优化内部发展环境
        5.2.1 优化政策环境
        5.2.2 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5.2.3 推进信息化开发区建设
        5.2.4 大力开展人才储备工作
    5.3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5.3.1 重点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突出发展优势主导展业
        5.3.2 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5.3.3 健全项目引进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
        5.3.4 健全项目建设“全方位”跟踪服务体系
    5.4 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能节排
        5.4.1 做好土地利用和发展规划
        5.4.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区
    5.5 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5.5.1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5.5.2 加大企业用地支持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详细摘要
Detailed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发展新型煤化工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状况
    2.1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2.1.1 传统煤化工产业己进入成熟期
        2.1.2 代替为目标的新型煤化工产业正在起步
        2.1.3 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开发应用取得显着进展
    2.2 煤化工产业主要问题与挑战
        2.2.1 传统煤化工产业的矛盾和问题突出
        2.2.2 水资源与环境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2.2.3 主要对策
        2.2.4 “十二五”期间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思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煤化工产业技术经济分析
    3.1 国内外新型煤化工技术进展状况
        3.1.1 新型煤气化技术
        3.1.2 煤制烯烃技术
        3.1.3 煤制油技术
        3.1.4 煤制乙二醇技术
        3.1.5 煤制天然气技术
        3.1.6 煤制二甲醚技术
        3.1.7 高挥发分性煤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3.1.8 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及利用技术
        3.1.9 示范装置进展情况
    3.2 新型煤化工产业经济性分析
        3.2.1 煤制油
        3.2.2 煤制烯烃
        3.2.3 煤制二甲醚
        3.2.4 煤制乙二醇
        3.2.5 煤制天然气
        3.2.6 结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化工主要产品供需缺口预测
    4.1 预测模型
        4.1.1 灰色预测模型
        4.1.2 趋势外推法模型
        4.1.3 组合预测模型
    4.2 天然气供需现状及预测
        4.2.1 天然气供给预测
        4.2.2 天然气需求预测
        4.2.3 未来天然气供求缺口分析
    4.3 乙二醇供需现状及预测
        4.3.1 乙二醇供给预测
        4.3.2 乙二醇需求预测
        4.3.3 乙二醇未来缺口分析
    4.4 煤制烯烃供需现状及预测
        4.4.1 乙烯产量预测
        4.4.2 乙烯表观消费量预测
        4.4.3 乙烯未来缺口分析
        4.4.4 丙烯产量预测
        4.4.5 丙烯消费量预测
        4.4.6 丙烯未来缺口分析
    4.5 煤制二甲醚产量及预测
        4.5.1 二甲醚产量预测
        4.5.2 二甲醚的需求分析
        4.5.3 柴油消费量预测
        4.5.4 LPG 消费量预测
        4.5.5 二甲醚缺口预测
    4.6 煤制油供需预测
        4.6.1 石脑油供给预测
        4.6.2 石脑油消费预测
        4.6.3 石脑油未来缺口预测
    4.7 煤炭未来产能及煤化工缺口耗煤量
        4.7.1 煤炭未来产能分析
        4.7.2 煤化工产品缺口未来耗煤分析
        4.7.3 对策建议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布局
    5.1 我国煤炭、水资源分布
        5.1.1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5.1.2 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
    5.2 典型区域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布局
        5.2.1 内蒙古自治区
        5.2.2 新疆
        5.2.3 宁夏自治区
        5.2.4 陕西省
        5.2.5 山西省
        5.2.6 河南省
    5.3 我国重点企业新型煤化工发展状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家支持新型煤化工发展的风险及建议
    6.1 风险分析
        6.1.1 产业政策
        6.1.2 能源形势方面
        6.1.3 市场风险
        6.1.4 技术风险
        6.1.5 成本风险
        6.1.6 低碳经济风险
    6.2 国家支持新型煤化工发展的几点建议
        6.2.1 政策支持
        6.2.2 技术支持
        6.2.3 经济支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完成的工作及工作量
2 我国矿产资源的整合及研究现状
    2.1 矿产资源整合的内涵
    2.2 矿产资源整合政策的提出
    2.3 我国矿产资源整合工作进展
        2.3.1 我国整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2.3.2 整合的负面影响
    2.4 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现状
3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的现状与问题
    3.1 全区矿产资源概况
    3.2 全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 2006 年首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3.3.1 整合的目标、范围及预期成果
        3.3.2 首轮整合取得的成效
    3.4 2010年第二轮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3.4.1 整合的目标、范围及预期成果
        3.4.2 第二轮整合取得的成效
    3.5 两轮整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SWOT分析
    4.1 SWOT分析概论
    4.2 全区矿产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
        4.2.1 内在优势(Strengths)分析
        4.2.2 内在劣势(Weaknesses)分析
        4.2.3 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4.2.4 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
    4.3 全区矿产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模型
5 内蒙古矿产资源整合途径案例分析
    5.1 煤炭资源“增长型战略”整合途径研究——“鄂尔多斯模式”例析
        5.1.1 全区煤炭资源的背景资料
        5.1.1.1 全区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5.1.1.2 全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5.1.2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例析
        5.1.2.1 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5.1.2.2 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1.2.3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1.2.4 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方向
        5.1.2.5 “鄂尔多斯模式”的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
        5.1.2.6 “鄂尔多斯模式”的整合成效
        5.1.3 小结
    5.2 金属矿产资源“扭转型战略”整合途径研究——“赤峰模式”例析
        5.2.1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背景资料
        5.2.1.1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5.2.1.2 全区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2.2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例析
        5.2.2.1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5.2.2.2 赤峰市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2.2.3 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2.2.4 资源整合的目标方向
        5.2.2.5 “赤峰模式”的整合方式与有效途径
        5.2.2.6 “赤峰模式”的整合成效
        5.2.3 小结
    5.3 非金属矿产资源“集中防御型战略”整合——“主体整合”模式例析
        5.3.1 全区非金属矿产资源背景资料
        5.3.2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5.3.2.1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概况
        5.3.2.2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3.2.3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5.3.2.4 乌兰察布市非金属小矿的“主体整合”的方式和途径
        5.3.2.4 “主体整合”模式的成效
        5.3.3 小结
    5.4 整装勘查——矿产资源整合的新途径(挑战型战略)
        5.4.1 整装勘查与资源整合的关系
        5.4.2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业权整合案例分析
        5.4.2.1 哈达门沟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资源及成矿条件概述
        5.4.2.2 整装勘查区内矿业权设置现状
        5.4.2.3 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
        5.4.2.4 整装勘查区矿业权整合的成效
        5.4.3 小结
6 矿产资源整合途径的对策研究
    6.1 科学借鉴资源整合的模式
    6.2 积极拓展资源整合的思路
    6.3 合理设定资源整合的各项考量指标
        6.3.1 最低生产规模指标
        6.3.2 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指标
        6.3.3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指标
    6.4 科学认知地质成矿规律及探、采矿权之间的差异
    6.5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6.6 尊重历史、统筹兼顾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个人情况简介
附录2 附图

(6)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 ——以城址与墓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三、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论文结构
    五、论文彻新之处
第一章内蒙古这代物质文化逸产资源概况
    第一节 遗产资源现状
    第二节 功能齐全的城址
    第三节 形制多样的基巧
第二章内蒙古这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征
    第一节 城址、基葬中的二元文化特征
        一、城址中的二元文化特征
        二、基葬中的二元文化特征
    第二节 出土文物的多元文化特征
        一、具有民族文化因素的文物
        二、具有中原文化因素的文物
        三、具有西方文化因素的文物
第三章内蒙古这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辽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辽史研究现状
        二、《辽史》的编撰及疏漏原因
        三、遗产资源对辽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艺术价值
        一、建筑芝术
        二、绘画艺术
    第三节 科学价值
        一、医学
        二、天文学
        三、印刷术
第四章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 遗产资源保护现状
        一、文物普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确定
        二、文物保护工程
        三、系统、科学的考古发掘
    第二节 遗产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存在问题
        二、改进对策
    第三节 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
        一、文物展览
        二、以辽文化为题巧的影视、书籍创作
        三、发展可持续旅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7)中国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二连浩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要素的界定
        (一) 城市
        (二) 城市化
        (三) 边境城市
        (四) 北部边疆
    三、基本资料
        (一) 地方志及文史资料汇编类
        (二) 游记类
        (三) 调查资料
    四、研究现状
        (一) 城市化相关研究
        (二) 边境城市相关研究
        (三) 内蒙古相关研究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 难点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兴起背景
    第一节 “大一统”观念下的中国古代北部边疆与城市发展
        一、古代北部边疆变迁
        二、古代北部边疆城市沿革
    第二节 近现代意义下中国北部边境形成
        一、清末“大一统”重塑中的北部边疆
        二、民族国家构建下的边境观念的出现
第二章 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内外因作用下的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兴起
        一、外力强势冲击下的军事据点型边境城市萌芽兴起
        二、内部经济发展下的市场中心型边境城镇的出现
    第二节 当代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化发展
        一、内蒙古边境城市发展地缘优势
        二、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城市建设
        三、边境城市涉外性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满洲里城市发展个案研究
    第一节 满洲里概况
        一、满洲里自然地理环境
        二、满洲里历史沿革
    第二节 满洲里从军镇型据点向对俄口岸城市的转型
        一、满洲里城市发展萌芽时期
        二、铁路修建与满洲里军镇型城市的形成
        三、满洲里半殖民商埠兴起
        四、满洲里对俄口岸城市的正式形成
    第三节 满洲里城市发展动力与功能分析
        一、满洲里发展动力机制
        二、满洲里城市功能定位
    第四节 满洲里发展问题及其对策
        一、满洲里口岸贸易发展不利因素
        二、满洲里口岸贸易发展解决
第四章 二连浩特城市发展个案研究
    第一节 二连浩特从市场中心向对蒙口岸城市的转型
        一、二连浩特自然地理环境
        二、二连浩特盐业开发带来的城市发展机遇
        三、“外蒙独立”提升二连浩特贸易地位
        四、二连浩特对蒙口岸城市的转型
    第二节 二连浩特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一、改革开放前二连浩特市形成动力
        二、改革开放后成立后二连浩特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第三节 二连浩特城市发展问题及其对策
        一、城市文化与移民城市
        二、旅游业与城市经济发展
第五章 边疆地区边境城市发展与地缘安全
    第一节 边境城市发展对跨界民族问题的抑制
        一、我国北部边疆跨界民族
        二、北部边疆跨界民族问题
    第二节 边境城市经济发展是边疆稳定的基础
        一、内蒙古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二、边境城市促进边疆经济发展
    第三节 边疆地区城市发展与构建和谐周边
        一、北部边疆周边国际环境基本情势
        二、北部边疆跨界民族跨国性特征
        三、和谐周边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分析及改革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
    (一) 历史沿革及发展
        1. 历史沿革中的组织架构
        2. 历史沿革中的发展状况
    (二) 声乐教学的历程及发展
        1. 声乐教学的历史沿革
        2. 声乐教学的发展状况
    (三) 赤峰学院声乐教学的历史分析
        1. 时代发展的局限性
        2. 教辅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 逐步增强地区民族性教学
二.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现状
    (一) 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1. 培养目标
        2. 学年、课程设置、课程安排
        3. 教材的选择
        4. 教育实习
        5. 论文写作指导和专业成绩考核办法
        6. 存在的问题
    (二) 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1. 培养目标
        2. 学年、课程设置、课程安排
        3. 教材的选择
        4. 专业实习
        5. 论文写作指导和专业成绩考核办法
        6. 存在的问题
    (三) 声乐教学别具一格
        1. 加强声乐教学中通俗唱法的教学
        2. 加强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
        3. 鼓励声乐系师生演唱本院教师的作品
三. 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分析与设想
    (一) 提高声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1. 扩建声乐教师师资结构
        2. 完善声乐教师科研立项
        3. 提高声乐教师综合能力
    (二) 改进声乐教学方式方法
        1. 进行多样化声乐考试
        2. 改进教育实习
        3. 增强艺术实践
        4. 积极指导就业
    (三) 改革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
        1. 在声乐教学中加强戏剧教学的必要性
        2. 建议增设德语、法语语音课
        3. 突出地方艺术特色
        4. 增强地方少数民族教育
        5. 培养音乐管理人才
    (四) 完善教学整体建设规划
        1. “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办学
        2. 进行合理扩招
        3. 创办音乐学院附中、培训学校等整体培训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模式与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管理的概念、特征与特性
        1.1.1 定义
        1.1.2 特征
        1.1.3 管理的性质
        1.1.4 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1.2 淤地坝管理的现状及评价
        1.2.1 淤地坝建设管理现状
        1.2.2 淤地坝建设管理现状评价
    1.3 淤地坝(系)运用的现状与评价
        1.3.1 淤地坝(系)运用现状
        1.3.2 坝系运用的现状评价
第二章 淤地坝(系)建设管理模式
    2.1 模式的内涵
    2.2 淤地坝(系)建设管理模式
        2.2.1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韭园沟示范区建设管理模式
        2.2.2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16 个项目区管理模式
    2.3 淤地坝(系)建设管理模式评价
第三章 淤地坝(系)运行管理模式
    3.1 淤地坝(系)持续发展运行的意义
    3.2 淤地坝(系)持续发展运行管理与坝系相对稳定的关系
    3.3 坝系运行管理正在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化
        3.3.1 工程运用管理的思想、体制、组织和手段正逐步向市场经济贴近
        3.3.2 坝系抗御洪水的能力在逐步增强
        3.3.3 工程生产经营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3.3.4 增强了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
        3.3.5 形成了工程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环境
    3.4 类似工程持续发展运用管理的经验
        3.4.1 湖北荆门经济自立灌区运用管理模式
        3.4.2 宁夏河套灌区运用管理模式
    3.5 淤地坝(系)持续发展运行管理模式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3.5.1 转变所有权
        3.5.2 放开建设权
        3.5.3 搞活经营权
        3.5.4 关于“三权合一”
第四章 淤地坝(系)持续发展运行管理模式设计与评价
    4.1 建立坝系持续发展运行管理模式的框架设计
    4.2 建立持续发展运行管理模式的原则
        4.2.1 系统原则
        4.2.2 人本原则
        4.2.3 责任原则
        4.2.4 效益原则
    4.3 淤地坝(系)持续发展运行管理模式的内容
        4.3.1 淤地坝管理理事会
        4.3.2 淤地坝管理发展基金
        4.3.3 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
    4.4 坝系持续发展运用管理模式评价
        4.4.1 评价原则
        4.4.2 评价方法
        4.4.3 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内涵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
    5.1 试验示范点的建立
    5.2 试验示范点淤地坝效益评估
        5.2.1 淤地坝资产评估
        5.2.2 淤地坝产权界定
        5.2.3 试验示范淤地坝效益预估
    5.3 建立淤地坝示范管理理事会,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建设管理模式
        6.1.2 运行管理模式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草地生态脆弱区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定量研究 ——以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选择
        1.1.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1.1.3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中国西部大开发起步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
        1.1.4 所选择研究区域为‘西部’中东草原区典型代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与自然关系内在本质的研究
        1.2.2 经济发展观的演替
        1.2.3 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基本思路
        1.3.2 论文体系框架
        1.3.3 理论借鉴与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通辽市经济与环境条件特征概述
    2.1 自然环境条件
        2.1.1 地形与地貌
        2.1.2 土壤与植被
        2.1.3 气候与水文
    2.2 资源基础条件
        2.2.1 土地资源
        2.2.2 水资源
        2.2.3 草地资源
        2.2.4 矿产资源
    2.3 社会经济条件
        2.3.1 物质基础条件
        2.3.2 社会发展条件
        2.3.3 经济发展现状
    2.4 科学技术支撑条件
第三章 通辽市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分析
    3.1 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贫困性分析
        3.1.1 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贫困性测度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数据库的建立
        3.1.2 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贫困性测度方法
        3.1.3 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贫困性驱动因子定量分析
        3.1.4 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度、贫困度时间演替轨迹
    3.2 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分析
        3.2.1 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模型及其祸合关系理论类型
        3.2.2 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时间演替轨迹分析
第四章 通辽市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发展关系政策解读
    4.1 制度政策效应
    4.2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4.3 国家扶贫政策效应
    4.4 农村人口控制和农村劳务输出政策效应
    4.5 科技政策效应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进一步提升通辽市产业结构水平
        5.2.2 大幅度改善人口状况
        5.2.3 加大沙漠化防治力度
        5.2.4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迎接西部大开发 带动准旗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奈曼旗经济社会变迁研究[D]. 刘海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8)
  • [2]社会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以鄂伦春族为例[D]. 田雨. 吉林大学, 2016(08)
  • [3]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D]. 贺微.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5(06)
  • [4]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陈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5)
  • [5]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整合模式与有效途径研究[D]. 郝俊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6]内蒙古辽代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利用 ——以城址与墓葬为例[D]. 唐彩霞. 山东大学, 2014(12)
  • [7]中国北部边疆边境城市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二连浩特为例[D]. 王烨.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7)
  • [8]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学分析及改革探究[D]. 静文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4)
  • [9]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模式与推广研究[D]. 王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10]草地生态脆弱区经济与环境协调性关系定量研究 ——以通辽市为例[D]. 王淑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标签:;  ;  ;  ;  ;  

迎接西部大开发,带动全旗大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