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早雨季月降水异常强信号及预测的概念模型

广东早雨季月降水异常强信号及预测的概念模型

一、ON STRONG SIGNALS OF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EARLY RAINING SEASON OF GUANGDONG AND CONCEPTUAL MODELS OF PREDICTION(论文文献综述)

冯文[1](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陈丽娟,赵俊虎,顾薇,梁萍,支蓉,彭京备,赵树云,高辉,李想,张培群[2](2019)在《汛期我国主要雨季进程成因及预测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汛期内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季是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主要包括华南前汛期、梅雨、华北雨季和华西秋雨等,各地雨季决定了我国中东部地区汛期的旱涝布局和旱涝演变,是我国汛期预测和服务的重点。该文回顾了4个雨季特征及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梳理物理概念预测模型。研究显示:海温异常是影响各区域雨季的重要先兆信号,但不同雨季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海温作为外强迫信号的影响程度和时空形式也有差异。利用热带太平洋东西海温差指标能更好地解释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而与梅雨的年际变化分量相关联的海温关键区主要分布于热带,与年代际或多年代际变化分量相联系的海温关键区则来自中高纬度。华北雨季降水的强弱不仅与ENSO循环的位相有关,更多受到ENSO演变速率的影响。而影响华西秋雨的海温关键区随着年代际背景的变化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诊断和建模。

覃卫坚[3](2019)在《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指出广西位于华南西部,地形复杂,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是我国暴雨的多发地区,每年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广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在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及其异常成因方面仍有很多重要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因此研究广西暴雨多尺度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加深对暴雨事件频发物理机制的认识,提高广西洪涝灾害预测水平以及防灾减灾非常重要。本文利用1961~2016年广西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等资料,使用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广西暴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区域性、相关性、同时性气候特征,研究了暴雨年内非均匀性分布气候异常成因、大气季节内振荡对暴雨的调制作用、大范围暴雨大气环流异常变化特征及对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响应,揭示了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主要结论如下:揭示了广西暴雨气候变化新特征:以柳州市北部为中心的桂东北地区、以“东巴凤”为中心的桂西山区、沿海地区三个多暴雨中心,既是暴雨雨量占总降水量百分率的大值区,又是暴雨高度集中发生区,夏季桂林和柳州市北部为同时发生暴雨频率高的区域;广西暴雨日数和大范围暴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呈显着增多的趋势,尤其夏季的桂东北和桂东南、秋季的贺州—桂东南发生大范围暴雨的趋势增大。大范围暴雨日数在1970年代最少,最多出现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1983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显着突变;1980年代中期以后广西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年际异常增大,1989年、2011年异常偏少,1994年、2008年异常偏多。揭示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和PDO与广西暴雨的关系。前期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强度偏弱,夏季青藏高原东部高空上升速度减弱,中太平洋上空下沉气流增强,副热带高压和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强度偏强,有利于水汽、不稳定能量向广西输送和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澳大利亚北部越赤道南风偏强,大陆南风偏弱,中国汛期雨带位置偏南,有利于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大。PDO处于冷位相,高纬度地区槽脊波动增大、定常波强度增强,贝加尔湖阻高偏强,中纬度定常波强度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脊线偏北、西伸脊点偏西,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上空风垂直切变增强,澳大利亚高压偏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带明显增强,形成新几内亚岛东北部沿海的上空为反气旋性环流、菲律宾东南部海域上空为气旋性环流、菲律宾东北部海域上空为反气旋性环流、广西到华南沿海地区为气旋环流的波列,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偏多。广西暴雨受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热带季节内振荡(MJO)等影响显着。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南海到中国东部地区和中南半岛到中国中部地区高空温度由冬季“北冷南暖”转为夏季“北暖南冷”的时间异常偏早,中国中部850 h Pa南北风交汇位置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波动及前汛期北风最南端位置偏南,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大。5~7月MJO明显东移,到达菲律宾以东地区或新几内亚岛附近,形成向西北方向传播的波列,经过南海到达广西,从而导致广西暴雨的多发。MJO位于西太平洋-马来西亚海洋性大陆时,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频数和暴雨日数偏多。

王静[4](2018)在《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特征及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文中提出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因子,对局地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简称高原)的土壤湿度观测站点稀少,时间较短,给高原的气候效应研究带来了困难。本文首先利用观测资料对再分析、陆面模式和卫星反演等8种替代资料进行适用性评估,在得到最优替代资料的基础上,对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其对周边区域,特别是我国东部的气候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各站点高原土壤湿度在表层、中层、深层的变化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基于此,将8种替代资料分别在各测站和大范围区域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卫星反演资料SSM/I RETRIEVALS在大部分站点都与观测资料的年际变化上升/下降趋势一致。同时,基于逐日资料计算的评估指标显示,该替代资料在所有站点都与观测值呈显着正相关,其标准差在高原东南和中部与观测较为接近,适用于高原的大范围地区。因此,SSM/I RETRIEVALS是研究高原土壤湿度的一套相对较好的替代资料。(2)高原各季节平均的土壤湿度空间分部特征与降水和温度的分布相似,在南部边缘最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整个高原区域平均的土壤湿度在各个季节平均都有显着的增加趋势,相对应的高原降水和温度也有增加的趋势,春季土壤湿度主要受前期温度影响,夏季土壤湿度主要受前期降水影响,秋季土壤湿度则由前期降水和温度共同决定。去除线性趋势后,春季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周期为4a和2.5 a,夏季和秋季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主周期分别为5 a和7 a。(3)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在东部和西部各有一个年际变率大值区,这两个区域的土壤湿度年际变化近似独立,由表层到深层变化一致,并能从春季持续到夏季。两者均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有密切联系,且关系恰好相反,它们构成的东-西“偶极型”模态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有着显着的影响,相关系数高达0.72。定义东部关键区减去西部关键区土壤湿度指数TPSMI,发现春季与夏季的TPSMI相关系数为0.56,即春季表层土壤湿度的异常信号能够稳定持续到夏季。(4)当TPSMI偏大时,即高原东部土壤湿度偏大,而西部偏小时,夏季在高原东部(西北部)存在一个潜热(感热)热源,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都表明,二者共同作用能在对流层中高层从高原西部经我国大陆直至东北地区激发出一个气旋(C)—反气旋(A)—气旋(C)波列,该波列呈相当正压结构,有利于东北冷涡的加强及冷空气向南侵袭;与此同时,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西太副高西伸加强,低空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汇合,低层辐合,伴随着上升运动加强,从而有利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反之,当TPSMI偏小时,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5)利用WRF模式分析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影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物理过程。数值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测分析的结论,即初始时刻高原土壤湿度的异常,能够持续到后期整个夏季,当高原东部土壤偏湿,而西部土壤偏干时,长江流域东部降水偏多,西部降水偏少;当高原东部土壤偏干,而西部土壤偏湿时,整个长江流域降水偏少。

李德帅[5](2016)在《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是天气气候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深入理解洪涝灾害成因的基础。本论文针对以往日降水资料时间分辨率的局限性,利用1982-2012年高分辨率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分区域研究了降水量、降水频数及强度、降水过程及其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了强度与频数因子在降水量变化中的贡献;然后重点分析了华南地区(该地区降水增加最明显)降水异常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而对比了华南前汛期与后汛期的降水特征,尤其是日变化特征的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再分析数据及日循环降水模拟试验的结果,探究了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可能机制。最后基于对降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探索构造了一个具有预报意义的综合物理指数。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我国逐小时降水资料较完整的站点主要位于东部地区,通过对东部地区汛期(5-9月)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地区呈现出强降水增多、弱降水减少的趋势,但降水量在各强度等级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降水量增加最显着的区域是华南地区(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对比影响降水量变化的强度及频数因子发现,降水频数的变化对降水量变化起主导作用,其贡献率超过了95%,在频数变化中,又以强降水频数变化的贡献最大,这将增大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2)为了探讨华南地区降水增加的可能原因,统计对比了20个常用物理因子与逐小时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发现逐小时降水与850 hPa涡度的相关性最强,而在影响涡度变化的各因子中,辐合辐散项的贡献最大。然后通过对气候背景场的分析,探明了华南地区降水增加的一种可能原因:即近年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脊点偏西,使得华南地区高层辐散加强,低层辐合及水汽输送也加强,导致对流层低层涡度增加,有利于触发更多、更强的对流,从而导致华南地区降水增加。(3)华南地区降水的集中期可分为前汛期与后汛期,研究结果表明,前、后汛期的逐小时降水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降水的日变化及持续时间:前汛期降水量的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凌晨与午后,其中凌晨峰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华南西部,这也是华南前汛期降水的一个独特之处,降水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且降水的峰值时刻存在自西向东的位相延迟特征(主要位于112°E以西);而具有午后峰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华南东部,降水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后汛期降水在华南西部与东部地区均出现午后峰值,虽然在110°E以西依然具有峰值时刻的位相延迟特征,但比前汛期明显偏弱。(4)为了研究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原因,利用再分析数据和中尺度模式WRF日循环试验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诊断分析,其中日循环试验选取2006-2010年4-6月0000UTC的平均值作为初始条件,以平均的0000、0600、1200及1800UTC作为循环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日循环试验成功地模拟了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主要特征;在华南地区的西部及东部,降水日变化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其中华南西部降水峰值位相自西向东的延迟,与从云贵高原至广西盆地对流发展的日变化以及低空急流发展的日变化密切相关,该区域的低空急流主要是位于900-850 hPa的西南风急流,发生时间主要在夜间至清晨(1500-2300UTC);相比而言,华南东部的午后热对流发展显着,与午后降水峰值(0600-1200UTC)的出现相对应。(5)强降水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本文基于对强降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尝试性地构造了一个新的综合物理指数THP。THP指数将热力、动力和水汽条件进行了集成,使有利于强降水出现的前期强信号得到叠加与放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同类单一物理量指数。实践检验表明,THP指数不仅在华南地区,而且在我国东部地区盛夏期间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THP指数的大值区与未来6h的降水中心基本对应,其变化可以有效表征强降水过程的发展和移动;对于降水发生时刻的预报,THP指数的位相变化超前于地面降水的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性。

吴贤云[6](2015)在《两湖流域雨季气候特征及旱涝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全国740站日降水资料,NCEP/NCAR(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预报中心提供的HadlSST月海温距平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多通道奇异谱分析多方法(MSSA)、奇异值分析方法(SVD),小波分析、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等多种分析与统计方法。分析了两湖流域的雨季气候特征,海温、冷空气对雨季降水的影响,两湖流域夏季旱涝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以完整的旱涝过程为分析对象初步研究了旱涝的形成机理等。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两湖流域雨季开始于4月第2候,结束于7月第1候。两季内最主要的2个降水模态:一个是在5月上、中旬与6月中、下旬分别出现一段雨水集中期;另一个有3段雨水集中期分别出现在4月中旬,5月中、下旬及6月下旬至7月初。雨季降水存在准7天、准双周(10-20天)、30-60天及季度(3个月)周期振荡分量,其中,准双周、30-60天振荡最为显着。(2)热带太平洋与印度洋(此文中简称为热带海洋)海温异常与两湖流域雨季降水联系紧密。当冬季热带海洋海温处于正(负)异常模态下,两湖流域雨季降水区域偏多(少)的可能性大,此时,对应于中国东部梅雨时期长江中下游多(少)雨,淮河流域少(多)雨型。两湖流域雨季,在正(负)海温异常年,赤道印度洋盛行偏东风(西风)异常,并在90°E(80 °E)越过赤道转向形成偏北(南)距平气流,说明印度季风处于弱(强)周期中;在正(负)海温异常年,西太平洋地区赤道附近为偏东(西)距平气流,低纬西太平洋地区形成反气旋(气旋)距平环流,说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异常偏西(东)、偏北(南),强度偏强(弱)状态。(3)两湖流域雨季降水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湿位涡可以较好的示踪冷空气的活动,且与区域降水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两个集中时段(5月的上中旬与6月的中、下旬),对应于中低层(500hPa以下)湿位涡负大值区,且随雨季时期向后推移,湿位涡负值中心向上伸展得更高。(4)两湖流域区旱涝发生比较频繁,年平均有1.6个月区域性偏涝和1.3个月区域性偏旱。秋、冬是两湖流域易旱涝季节,但夏、春旱涝影响更大。洞庭湖区、湖南南部地区是夏季旱涝的易发地。两湖流域地区主要表现为4种旱涝空间型:即大范围偏涝(旱)型,西北涝(旱)-东南旱(涝)型,西南涝(旱)-东北旱(涝)型和中部旱(涝)、西北和东南偏涝(旱)型。(5)两湖流域旱涝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两湖流域以偏旱型为主,而到80年代以后则转变以偏涝为主。两湖流域地区旱涝也具有明显的年际尺度变化。存在准8年、准5年、准2年和准4年周期振荡性质,其中准2年周期性质在两湖流域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十分明显,但在80年代以后表现就不明显了。(6)两湖流域出现持续性旱过程时,东亚-西太平洋地区从高纬到低纬500hPa表现为典型的“-+-”高度距平分布型,即东亚中高纬阻高不明显、西太洋副高偏强、低纬季风涌偏强。旱过程的发生、维持和消退,西太平洋副高经历了增强、西进、再东撤的过程,同时中高纬的阻塞形式始终处于弱状态,东亚夏季风处于强周期中,早过程的发生、发展与消亡过程伴随着热带系统由强到弱再转强的变化过程。而两湖流域出现持续性的涝过程时,东亚-西太平洋地区从高纬至低纬500hPa表现为典型的“+-+”高度距平分布型,即东亚中高纬阻高偏强、西太平副高偏弱、低纬季风涌偏弱。涝过程的发生、维持、消退,西太平洋副高位置较偏南,经历了由强转弱再增强的过程,中高纬的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高压是由弱转强再变弱的发展过程;东亚夏季风处于弱周期中,涝过程的发生、发展与消亡过程伴随着热带系统由弱到强再转弱的变化过程。(7)两湖流域持续旱涝过程中其水汽输送条件差异较大。在持续性旱过程中,两湖流域的水汽主要来源于热带印度洋,但随着强劲的西南夏季风,水汽继续向北输送;在持续涝过程中,来自印度洋与来自热带西太平洋的两股水汽在东亚低纬地区(10-20°N)构成一个水汽输送带不断向副热地区输送水汽,另外,在副热带地区(35-40°N)中国沿海有一条来自西太平洋的偏东水汽,几股水汽在两湖流域构成水汽辐合。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两湖流域地区的雨季具有独特的特征,主雨季出现在4月第2候至7月第1候,其中5月的上、中旬及6月中、下旬是雨季降水的最为显着的两个集中时段。两湖流域降水年际变化特征明显,秋、冬季气候变率最大,旱涝事件也主要出现在这两个季节。雨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也十分明显,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一个转折点,80年以前旱事件较多,80年以后以涝事件为主,2年周期振荡也明显减弱;大范围的中东太平洋、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两湖盆地雨季降水的影响十分突出等。这些特征可在两湖流域地区季节气候趋势预测中加以参考。

伍红雨,杨崧[7](2013)在《华南开汛的基本气候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利用1979~2009年NCEP/CFSR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OISST海温和中国743个测站降水资料,分析气候平均状态下华南开汛特征,得到华南开汛的标准,据此得到华南平均开汛时间是19侯(即4月第1侯),华南开汛前2侯华南降水显着增加,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孟加拉湾和南海西南气流加强,我国近海海温突然升高,500hPA高度场大范围明显上升,鄂霍次克海高压突然加强。用合成和相关方法分析华南开汛早晚与4~5月降水及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表明:在华南开汛异常偏早(晚)年,4~5月华南大部的降水以多(少)雨为主。在华南开汛偏早和偏晚年,4~5月和1~3月大气环流和海温有明显差异。偏早年的南亚高压较常年偏弱偏西,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偏东,西南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季风的偏南气流强,有利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NINO3区海温偏高,而华南开汛偏晚年则相反。

杨杰[8](2013)在《基于动力—统计的中国汛期降水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短期气候预测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不再是单纯注重物理统计预测方法或者数值模式预测方法的应用,而是同时重视二者的结合。鉴于此,本文基于动力-统计的基本原理,以国家气候中心(NCC)短期气候预测模式CGCM为基础,分别从前期环境场的动态特征、静态特征、异常信号等不同角度构建了多种动力-统计预测方案,开展了多种预测方案的集成预测试验,基于模式预报误差的统计特征发展了模式预报能力的评估方法以及旱涝预测可信度的计算方法。目的是将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历史统计信息修正动力学方法积分过程中的系统性误差,以此来避免直接对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的大幅修改,以相对较小的代价达到相同的预测效果。最后以此为平台,初步构建动力统计相结合的短期气候客观预测系统,以促进预测准确率的提高,使之更好地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服务,主要结论如下:1.动力-统计预测理想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各个区域汛期降水模式的预测误差场而言,历史资料中相似误差场的信息量是相当充足的,每年的降水都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与其较为相似的年份。如果能够通过科学的相似判据准确地选取出最佳的相似年,便可利用动力-统计方法对预报年的降水做出很好的预报。各个区域存在理论上的预报上限,在理想状态下,区域预报的距平相关系数(ACC)最高可达到0.8左右,并且理想相似年个数在4个左右时预报效果达到最佳。2.从前期环境场的静态特征出发,构建了动态最优多因子组合预报方案。通过对前期因子进行单因子交叉检验筛选,建立适用于我国不同区域的夏季降水特点的关键相似因子集,对关键因子集中的影响因子进行单因子交叉检验回报试验,筛选能反映模式预报误差分布特征的关键预报因子;对关键预报因子进行配置试验,通过独立样本检验ACC得到区域最优多因子配置,考虑到前期关键因子对区域降水影响的年际或年代际变化,结合历史近期的动态多因子配置得到预报时段内稳定的最优关键因子组合。独立样本回报检验显示该方案可以显着提高区域汛期降水的预报技巧。3.从前期异常强信号的角度出发,研发有针对性的异常因子动力-统计预报方案。以华北区域为例,对其近27年前期因子的异常状况统计分析发现,异常因子个数的偏多或偏少与预报年的降水异常存在很高的一致性,可作为异常年的判断标准。通过相关性检验筛选前期关键异常因子形成影响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关键异常因子集。对前期异常因子进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压缩自由度后发现其异常信号主要体现在第1模态和第2模态的时间系数上,以这2个模态时间系数作为相似年的选取依据。7年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区域ACC从系统订正的0.38提高至0.61,提高了其预报稳定性及其准确率,且能够针对降水异常年给出异常预报,改善区域汛期降水的预报水平。4.从前期环境场的动态特征出发,尝试从前冬海温关键区的配置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历史相似选取并进行动力统计预报。对比发现海温不同的演化过程会导致夏季降水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进而通过交叉检验筛选赤道中东太平洋、印度洋等7个海温关键区。回报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演化过程相似能够有效且稳定的提高预报水平,将该区海温作为相似选取的主信号,将其他区域中回报效果最好的区域海温作为调制信号。以相似系数作为相似年判断标准来表征各海温区演化过程的相似程度,并通过回报检验确定相似系数的最佳阈值,结果显示当相似阈值取值在0.6时,其预报效果最好,回报检验显示10年全国平均ACC可达0.12。5.将模式误差动力-统计预报方案应用于副高的客观定量化预测,通过交叉检验ACC筛选对副高区域的500hPa高度场模式预报结果订正较好的因子作为前期关键因子集。对2003-2010年的副高区域的500hPa高度场进行了回报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案在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提高,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水平。在此基础上,从高度场预测结果中提取出与中国降水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典型副高特征指数(脊线指数与西伸脊点指数),将其投影在二维平面上得到相应的副高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副高特征下对应的雨型分类特征得到预报年副高所属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多年检验结果表明预测的投影类型所对应的降水合成分布与实况的降水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6.开展了多种动力-统计多方案集成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动态优选集成方案预报效果最为稳定、预报技巧最高,因此,将动态优选方案作为最优集成方案应用到实际的业务预测中。具体到每年的预测效果来看,集成预测并不一定比预报效果最好的方案预测技巧高,但是始终会比预报效果最差的预报方案高,使得每年的预测效果能够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有效地避免预报效果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提高了预测的可信度。7.通过统计多年模式降水预报误差发生频次发现模式预报误差的分布满足高斯分布,可通过误差分布的高斯拟合曲线对比分析其预测能力:从高斯曲线的形状来看,若其形态越“瘦长”则表示模式预报性能越好,从高斯曲线的均值(最概然值)来看,越接近于0则预报性能越好。通过对比动力-统计预报误差的高斯曲线和模式预报误差的高斯曲线发现前者的预报性能优于后者,预报效果是否有所改进可以明显地在误差分布曲线上体现出来,误差分布曲线存在两种类型的改进方式:(1)变幅型改进(离差减小);(2)均值型改进(修正系统漂移)。预报误差频次的年代际分布特征非常一致,且预报误差频次最高的值都在0左右,说明模式预报误差的分布形式较为稳定,没有明显地年代际变化特征。8.基于预报误差的统计特征提出了预报结果可信度的度量方法,用以定量化地评估不同区域的动力统计的旱涝预测结果在可信度大小。以2012年夏季降水为例,给出了实况、预测以及旱涝等级可信度的分析,对比实况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可信度较大的区域实况与预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可信度较小的区域预测结果的错误也相对较多,并且相比其他的信度检验方法,该方法对预报异常降水的可信度更为准确,显示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9.初步构建了动力-统计集成的季节气候预测(FODAS)系统,并开展了2009~2012年的实际预测与检验。在季节预报方面,2009~2012年的夏季降水预测显示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4年的平均预报评分为72.8,平均ACC达到了0.16,明显优于模式预报结果,对于异常降水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对2012年的冬季气候趋势做出了较好的预报,2012年冬季温度预测PS评分达到92,降水PS评分达到82分。从月预测的应用效果来看,对月预测也存在一定的预报技巧,对异常降水也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整体而言月预测不如季节预测,预测效果不够稳定,存在较大波动。FODAS系统在夏季、冬季的温度和降水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其应用推广的价值初现端倪,并且还存在较大的拓展、完善和应用推广的空间。

张启绍,黄先成,王建新,刘燕,艾瑞瑞[9](2012)在《基于EOF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广西、广东、湖南和福建62个台站1979—2005年的前汛期平均总降水量,利用EOF分解方法,分析了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EOF分解显示前3个方差贡献比例为54.74%;第一特征向量场空间分布均为正值,方差贡献比例为32.49%,说明华南前汛期平均总降水量变化具有一致性,但是各特征向量场之间的差异明显;第一时间系数的变化等同于华南前汛期降水量距平的变化;第二、第三时间系数的变化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

强学民,杨修群[10](2010)在《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的异常与前期冬季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日期的迟、早是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讨论了影响前汛期雨季开始早、晚的前期冬季海、气异常特征。结果发现:(1)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具有明显年际变化,近50年来,开始日期有逐渐推迟的趋势。前汛期开始日期还具有显着的准2~8年的年际和准10年的年代际周期变化。(2)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的早晚与前期冬季大气环流存在显着的相关。当冬季北半球中高纬度西风急流越强,其北侧气旋环流越强(东亚大槽强)、南侧北太平洋副热带反气旋越强(副高强),欧亚经向环流大,东亚冬季风强,有利于冷空气南下,造成前汛期开始日期偏早,反之前汛期开始就越晚。对于雨季开始日期偏早年份,前期冬季北太平洋涛动、北大西洋涛动和南极涛动都偏强。在影响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的垂直环流结构上,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具有高低空一致的相当正压结构。(3)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的年际变化与前期冬季海温有显着相关,早、晚年海温距平分布差异显着。对于开始日期偏早年份来说,前期冬季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偏低,东亚大陆东部沿海至北太平洋西部海温偏高,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对于偏晚年份,海温异常相反。这对于做好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日期早晚的预测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二、ON STRONG SIGNALS OF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EARLY RAINING SEASON OF GUANGDONG AND CONCEPTUAL MODELS OF PREDIC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 STRONG SIGNALS OF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EARLY RAINING SEASON OF GUANGDONG AND CONCEPTUAL MODELS OF PREDICTION(论文提纲范文)

(1)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1.2.2 华南暖区暴雨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1.5.1 资料
        1.5.2 方法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2.1.1 概况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代际分布
        2.2.2 月际分布特征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3.1.1 对流层上层
        3.1.2 对流层中、低层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个例降水概况
        3.3.2 天气系统配置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3.5.1 合成方法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4.1 过程概况
        4.1.1 雨情
        4.1.2 环流系统配置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5.1 地理分布特征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5.2.3 模拟结果检验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降水量的差异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具体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第三章 广西暴雨气候变化新特征
    3.1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3.2 暴雨季节变化特征
    3.3 暴雨年际及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
    3.4 暴雨区域性特征
    3.5 暴雨区域相关性特征
    3.6 暴雨同时性特征
    3.7 各站暴雨过程历史极端值
    3.8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广西暴雨年内非均匀性分布异常成因
    4.1 广西暴雨集中度(期)气候特征
    4.2 广西暴雨集中度(期)异常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响应
    4.3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广西暴雨集中度的调制作用
    4.4 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暴雨集中度(期)的影响
    4.5 季风对暴雨集中度异常的影响
    4.6 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对广西暴雨集中度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广西暴雨的调制作用
    5.1 MJO对广西暴雨的调制作用
    5.2 MJO对影响广西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调制作用
    5.3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广西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大范围暴雨年代际增多的气候成因
    6.1 广西典型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
    6.2 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6.3 广西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6.4 广西大范围暴雨与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关系
    6.5 PDO对高度场的影响
    6.6 PDO对风场的影响
    6.7 PDO对大气对流运动的影响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特色与创新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特征及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资料适用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1.3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变化特征的研究进展
    1.3.1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1.3.2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1.4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研究进展
1.5 问题的提出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二章 多套土壤湿度替代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分析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观测资料
    2.2.2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替代资料
    2.2.3 评估方法
2.3 各种替代资料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分析
2.4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2.1 资料
    3.2.2 方法
3.3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间演变特征
3.5 春季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3.6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影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物理过程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资料
    4.2.2 方法
4.3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
4.4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影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
    4.4.1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对大气热源的影响
    4.4.2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环流场的影响
4.5 总结与讨论 第五章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影响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数值试验
5.1 引言
5.2 资料与模式设计
    5.2.1 资料
    5.2.2 WRF模式介绍
    5.2.3 物理过程及参数化方案
    5.2.4 试验设计
5.3 控制试验结果分析
5.4 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5.4.1 青藏高原土壤东湿西干试验结果分析
    5.4.2 #藏高原h±襄东干西湿试验结果分析
5.5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人简历
参与课题情况
论文发表情况
参加学术活动 致谢

(5)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1.2.2 逐小时降水研究进展
        1.2.3 降水日变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本文的科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1.1 逐小时降水资料介绍
        2.1.2 逐日降水资料
        2.1.3 再分析资料简介
    2.2 主要方法介绍
        2.2.1 EOF分解
        2.2.2 REOF分解
        2.2.3 联合EOF分析
        2.2.4 谐波分析
        2.2.5 影响降水量变化的因子分离
        2.2.6 线性回归
        2.2.7 趋势系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华南地区与中国东部其它地区汛期逐小时降水变化特征的对比
    3.1 引言
    3.2 资料介绍
    3.3 降水量、频数、强度及持续时间的空间分布
    3.4 降水强度、频数、持续时间在各区域的变化特征
        3.4.1 区域划分
        3.4.2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降水频数的变化趋势
        3.4.3 降水的频数、强度变化在降水量变化中的贡献
        3.4.4 降水频数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探讨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2.1 数据资料及研究区域
        4.2.2 研究方法
    4.3 物理因子之间的比较
        4.3.1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趋势
        4.3.2 华南地区逐小时降水的主导因素
        4.3.3 逐小时降水变化趋势的可能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华南地区前、后汛期逐小时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5.1 引言
    5.2 资料介绍
    5.3 逐小时降水的分布特征
        5.3.1 前后汛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5.3.2 降水过程及持续时间的分布
    5.4 降水日变化的空间分布及位相传播特征
        5.4.1 日变化的谐波分析
        5.4.2 日变化空间分布的客观分析
    5.5 华南地区前后汛期降水日变化的可能原因
        5.5.1 华南前、后汛期的平均环流场的变化
        5.5.2 热力场的日变化对华南地区上空环流的影响
        5.5.3 垂直环流的日变化
        5.5.4 温度和水汽条件的日变化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数值模拟
    6.1 引言
    6.2 WRF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
        6.2.1 WRF模式简介
        6.2.2 试验设计
    6.3 前汛期平均环流场特征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6.4.1 模拟降水与观测实况的对比
        6.4.2 降水量的日变化特征
        6.4.3 垂直环流的日变化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一种新的综合物理指数构建及其在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综合物理指数的组成及其构建
        7.2.1 热力不稳定
        7.2.2 动力不稳定
        7.2.3 水汽与抬升条件
        7.2.4 综合物理指数THP的构建
    7.3 个例分析
        7.3.1 个例A:2014年华南一次强飑线过程
        7.3.2 个例B:2009年8月 17日豫北地区强降水过程
        7.3.3 个例C:2012年7月 21日北京地区极端降水过程
    7.4 THP指数的普适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8.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两湖流域雨季气候特征及旱涝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中国雨季降水研究回顾
        1.2.1 中国雨季概念
        1.2.2 中国区域性雨季分析
        1.2.3 雨季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1.3 雨季降水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1.3.1 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1.3.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1.3.3 南亚高压的影响
        1.3.4 中高纬阻塞高压系统的影响
        1.3.5 海温异常的影响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气候特征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及资料
        2.2.2 主要研究方法
    2.3 两湖流域降水气候概况
        2.3.1 与中国梅雨的联系
        2.3.2 年降水特点及雨季定义
    2.4 雨季降水的气候概况
        2.4.1 雨季降水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2.4.2 雨季降水的主要集中时段
        2.4.3 雨季降水的低频振荡性质
    2.5 小结
第三章 热带海洋海表温度异常对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影响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3 热带海洋海表温度异常对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影响
        3.3.1 影响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热带海表温度异常关键区
        3.3.2 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SVD分析
    3.4 影响机理分析
        3.4.1 低层环流场
        3.4.2 高空急流
        3.4.3 经(纬)向环流
        3.4.4 水汽输送
    3.5 小结
第四章 两湖流域雨季冷空气活动的湿位涡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主要资料
        4.2.2 主要方法
        4.2.3 湿位涡计算
    4.3 多种表征冷空气强度指标的比较
        4.3.1 几中常规气象要素与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相关性检验
        4.3.2 湿位涡与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相关性检验
    4.4 雨季降水与湿位涡的关系
        4.4.1 湿位涡与两湖流域雨季降水的SVD分析
        4.4.2 旱涝年的湿位涡特征
    4.5 雨季降水季节内振荡的湿位涡特征
        4.5.1 雨季降水的季节内振荡的湿位涡变化
        4.5.2 两湖流域旱涝年季节内振荡及与湿位涡的关系
    4.6 小结
第五章 两湖流域夏季旱涝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2.1 主要资料
        5.2.2 Z指数公式
        5.2.3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方法
    5.3 区域旱涝等级分析
    5.4 旱涝时空分布特点
    5.5 旱涝的周期性分析
        5.5.1 资料预处理
        5.5.2 MSSA结果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两湖流域夏季持续性旱涝过程诊断分析
    6.1 引言
    6.2 资料和方法
        6.2.1 资料
        6.2.2 旱(涝)过程的选取
        6.2.3 物理量的标准化处理
    6.3 500HPA高度场特征
    6.4 东亚夏季风环流特征
    6.5 水汽特征
    6.6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成果的创新点
    7.3 问题与未来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基于动力—统计的中国汛期降水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短期气候预测研究进展
        1.1.1 统计学方法
        1.1.2 动力学方法
    1.2 面临的困难与出路
    1.3 动力统计预测方法
    1.4 问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动力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有效性检验
    2.1 动力统计基本原理
    2.2 模式及资料介绍
        2.2.1 模式介绍
        2.2.2 所用资料
        2.2.3 分区
    2.3 预测效果检验标准
    2.4 动力统计理想试验
    2.5 小结
第三章 动力统计预测方案的构建
    3.1 静态特征相似—最优多因子组合预报方案
        3.1.1 华北地区气候背景及系统误差订正
        3.1.2 区域关键因子的选取及其优化组合配置
        3.1.3 独立样本检验及个例分析
        3.1.4 动态最优多因子组合预报流程
    3.2 异常信号相似—异常因子组合预报方案
        3.2.1 异常因子组合预测流程
        3.2.2 区域异常降水
        3.2.3 前期异常信号的提取
        3.2.4 误差场分析
        3.2.5 独立样本回报与个例分析
    3.3 动态特征相似—海温演化相似预报方案
        3.3.1 海温关键区的选取
        3.3.2 方案参数设计
        3.3.3 独立样本回报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力统计预测方案在高度场中的应用
    4.1 高度场的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
        4.1.1 高度场客观定量化预报方案
        4.1.2 预报方案关键因子选取及参数设计
    4.2 副高指数的预测及其不同配置下汛期降水特征
        4.2.1 副高指数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4.2.2 副高脊线和西伸脊点的不同配置及分类
        4.2.3 不同副高类型下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副高指数的预测投影及其对降水的指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力统计预测方案的集成预测
    5.1 集成预测方法介绍
        5.1.1 多元回归法
        5.1.2 权重分布法
        5.1.3 动态优选集成
    5.2 集成预测流程
    5.3 集成预测成员及其预测性能检验
    5.4 集成预测回报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模式误差分布特征的预测可信度分析
    6.1 模式预报误差统计特征分析
    6.2 基于误差分布的预报性能对比
    6.3 基于误差分布的预报结果可信度分析
        6.3.1 模式预报误差分布的年代际特征
        6.3.2 旱涝预测可信度计算方法
        6.3.3 可信度预报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动力统计预测的业务应用及预报效果检验
    7.1 动力-统计集成的月-季节气候预测系统(FODAS)介绍
        7.1.1 系统功能
        7.1.2 系统框架
        7.1.3 系统核心模块
    7.2 FODAS系统夏季预测效果检验
    7.3 FODAS系统冬季预测效果检验
    7.4 FODAS系统月预测效果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讨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EOF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和简介
2 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2.1 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分析
    2.2 空间变化特征
    2.3 时间变化特征
3 结论

四、ON STRONG SIGNALS OF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EARLY RAINING SEASON OF GUANGDONG AND CONCEPTUAL MODELS OF PREDIC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2]汛期我国主要雨季进程成因及预测应用进展[J]. 陈丽娟,赵俊虎,顾薇,梁萍,支蓉,彭京备,赵树云,高辉,李想,张培群. 应用气象学报, 2019(04)
  • [3]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覃卫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4]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时空特征及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D]. 王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5]基于逐小时资料的华南地区汛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李德帅. 兰州大学, 2016(08)
  • [6]两湖流域雨季气候特征及旱涝机理分析[D]. 吴贤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5(03)
  • [7]华南开汛的基本气候特征分析[A]. 伍红雨,杨崧. 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6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 2013
  • [8]基于动力—统计的中国汛期降水预测研究[D]. 杨杰. 兰州大学, 2013(10)
  • [9]基于EOF分析华南前汛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J]. 张启绍,黄先成,王建新,刘燕,艾瑞瑞. 河南科学, 2012(10)
  • [10]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的异常与前期冬季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A]. 强学民,杨修群.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 2010

标签:;  ;  ;  ;  ;  

广东早雨季月降水异常强信号及预测的概念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