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或痛苦的伤疤

甜蜜或痛苦的伤疤

一、甘甜或者苦痛的伤痕(论文文献综述)

黄菲蒂[1](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汪钲[2](2020)在《试论《荷马史诗》隐喻的逻辑结构和语义类型 ——兼论《荷马史诗》转喻》文中提出《荷马史诗》作为西方人文浪漫主义精神的滥觞,一直以来都受到西方专家学者的关注,亚里士多德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其作品中也经常以史诗的例句作为材料,其中对史诗语言上的研究也是被各方面大家所赞赏,本文主要在众研究者的研究基础上对罗念生、王焕生两位先生翻译的荷马史诗中其隐喻的逻辑结构与语义类型进行分析探究。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语料来源将主要着重于罗、王两位先生翻译的《荷马史诗》中希直译本,由于本文是语言逻辑领域的研究,是对语言使用中思维问题的探索,因此,使用直译版本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对原本语言思维的忠诚。本文首先从史诗历史背景、隐喻研究方面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的意义三方面对文章的论题进行陈述;其次从隐喻研究的概念入手,总结并探讨中西方学术史上对隐喻的研究,主要论述以前众多学者对隐喻的类型与逻辑结构所做的探讨。主要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笔者根据罗念生、王焕生直译的《荷马史诗》为依据,从中梳理筛选出相关例句,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还会以英文版本的译本进行隐喻研究中的相关参考,此外,笔者会在文中进行相关个例的讲解,进而分析其中隐喻的类型与结构,这一点将会用到案例分析法。同时,本文还会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共同分析隐喻的相关特征,并对隐喻各种类型的数量进行一个列表的综合分析。由此可见,本文将用到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定量分析法。本文所使用的理论是在总结前辈学者对隐喻结构的探讨之上综合而成的,主要借用黄卫星关于比喻修辞结构的逻辑分析思想与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对史诗中的隐喻进行一个理论上的逻辑分析。除此之外,还将对隐喻的语义类型进行探究。从史诗中隐喻的本体语义类型入手分析,找出其中使用较多的本体语义类型,其次再从喻体语义内容出发,根据前文对隐喻结构的分析,探究喻体语义中事物性、事件性喻体语义类型的比例,并对喻体语义类型做一个定量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史诗中的隐喻形式主要分为词汇型隐喻、摹状型隐喻、类比型隐喻、事件型隐喻、混合型隐喻和象征型隐喻这六大类型。“荷马式比喻”是结构上以摹状型隐喻以及混合型隐喻为主体、语义上多以自然事物为喻体的气势磅礴,想象诡谲的一种语篇混合式隐喻。此外,在对隐喻、转喻数量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雅各布逊关于“双轴理论”的论述对于文学文本来说并非是通用的。

范娉婷[3](2020)在《伪满乡土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成立正式确认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事实。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文学之一,在伪满文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探讨在伪满时期的具体语境下,乡土文学叙事在乡土“满洲”与现代国家、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力图揭示在殖民语境下,乡土文学在帝国主义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设想的现代性进程之间的妥协与抵抗、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性表述。本文在运用现有的殖民地文学理论的同时回归历史语境和具体文本,展示伪满乡土文学文本在揭露殖民地民众的现实苦难的同时也展现出伪满乡土文学所蕴含的“内在的殖民性”特征,并力图展现伪满乡土作家试图寻找可以超越以西方现代性话语为内核的替代性文本的努力和尝试。论文主体分成四章。第一章主要简述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的过程,“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以及日伪当局提出的“独立的满洲文学”的文艺政策都对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围绕“文艺大众化”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去重新看待伪满文坛发生的“乡土文学”之争,试图展示出伪满乡土作家围绕乡土文学展开的争论中所包含着的对满洲文学民族性、阶级性、主体性等问题的不同认识。第二章从身处东北沦陷区的不同民族、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作家以不同的认知视角和叙事策略去发现和塑造了迥然不同的满洲乡土景观为媒介来阐释满洲乡景叙事所蕴含的复杂价值。第三章通过伪满乡土文学作品对乡绅形象的多种描绘来展现乡绅阶层与乡土经济衰败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章试图阐释出伪满乡土文学的现代性,即伪满乡土作家通过对“忠诚”、“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释义,利用以“原始林”为代表的封闭空间叙事来完成修复民间伦理、实现乡土自治的想象,并从中显现出现代性祛魅的特质。

刘章宇[4](2020)在《表象与意义 ——论曹文轩小说的意象书写》文中认为曹文轩是中国当代文坛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家之一,他潜心文学创作几十载,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意象书写是曹文轩文学创作的一大特色,他在作品中选取与建构了一系列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反映了作家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彰显出曹文轩的独特审美追求和艺术趣味,可以成为我们解读曹文轩文学世界的一把钥匙。基于杨义先生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对“意象”的概念界定,本文以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为切入点,分析曹文轩小说意象的象征意蕴、叙事功能、精神指向和生成原因,来把握曹文轩小说的创作特点。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梳理曹文轩小说整体研究现状,综述意象研究现状,对“意象”概念进行界定,并讨论目前学术界对曹文轩小说意象研究尚未拓展的学术研究空间,进而阐明本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探讨曹文轩小说意象的象征意蕴,从苦难与成长、欲望与诱惑、温情与爱、家园情怀与精神居所、艺术和谐与人性和谐几个方面,来把握作家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的象征内涵。第三章,从意象叙事的功能角度,探讨曹文轩小说意象呼应人物情感、构建留白艺术、营造诗画意境方面的叙事功能。第四章,探析曹文轩小说意象书写的精神指向,包括对乡土理想家园的描摹、对纯洁美好人性的坚守、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观照。第五章,分析曹文轩小说意象的生成原因,从苏北平原风情的浸染、童年生活经验的投射、古典主义的审美追求、童书作家身份的自我认同四个方面阐释意象的生成原因。

吕端振[5](2020)在《塑造现实与遭遇现实 ——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开始回归个体意识,张艺谋的电影影像风格是在谢晋那一代基础上开拓现实情怀浓烈的电影疆域,贾樟柯的电影影像风格是一种客观冷静记录式的遭遇现实。中国电影鱼龙混杂,数量众多,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少有出现,论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第五代代表人物张艺谋与第六代代表人物贾樟柯电影的异同,立足两者现实主义理念的不同,塑造现实和遭遇现实的比较,从代际划分、电影差异、电影视听元素差异等方面进行论述,寻找出精品电影少有出现的原因,并为以后电影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契机。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现状、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第一部分介绍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代际划分,通过代际划来展现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的艺术追求,总体把握代际划分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对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主义电影背景的分析,对五六代导演传承关系,各自的电影资历等进行分类整理;第三部分从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的视听元素出发,从符号学角度分析塑造现实与遭遇现实的差距,深入了解时代对于导演创作的影响;第四部分简单分析当今商业电影的发展趋势,通过张艺谋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题材比较,分析当代电影发展的现状及弊端,当代电影发展出现了低俗化、媚俗化的倾向,商业电影近些年来腐蚀电影艺术的深度,电影开始变得华而不实,犬儒主义、被消费主义裹挟,包括剧本、镜头、表演、念白等方面都受到影响,佳作不多,好作品上线难,与观众媚俗方向上形成共谋,找寻张艺谋、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论文以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电影现实主义风格为切入点,找寻出各自电影所面临的机运和源自本身的艺术追求,当代电影发展应该第一具有现实主义情怀,追求真实,关注受压迫阶层、底层小人物、社会边缘人物,第二应该把个人际遇和人物命运与时代紧密结合,第三应该向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电影风格积极靠拢,第四需要立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与海外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根据海内外受众不同文化需求来进行电影创作。坚守自己的艺术创作初衷,深度研究东方文化,立足时代要求,深入观众生活,合作融合,和平静默般的心态来书写中国故事,向世界观众展现中国式影像。

付秀莹[6](2020)在《他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李婷[7](2020)在《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文中提出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具个性魅力的作家,她的作品始终充盈着“以悲为美”的整体审美倾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内核。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为切入点,力图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剖析迟子建作品中的“悲情世界”。绪论部分,对“悲情意识”进行概念界定。本章在阐述选题背景的基础上,概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价值与方法。第一部分,“悲情之源:悲情意识的成因”。本章尝试从迟子建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独特境遇入手,结合作家本人的创作经验,从“环境因素”、“感情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四个方面,探究迟子建创作中悲情意识的成因。第二部分,“悲辛之蕴:悲情意识与文本内涵”。本章以文本细读分析的方式,探究迟子建小说悲情意识的文本内涵,将其划分为生存危机之悲、精神困境之悲、民族历史之悲三大类,梳理作者构建的充满人情与人性的文学空间,呈现迟子建悲情呓语中的深刻内涵。第三部分,“悲愁之象:悲情意识与意象选择”。本章以迟子建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为研究对象,论述作者在作品中如何借助众多意象呈现出独特的悲情意识。按意象本身的隶属关系作了三方面的分类,即自然类意象、动物类意象、神话类意象,并从这三个类别中选取了十个意象加以分析。第四部分,“悲怆之美:比较视域下的悲情意识”。本章首先以“物哀”美作为切入点,将迟子建与川端康成及郁达夫的创作分别加以比照,通过彼此间悲情审美追求上的契合,从“物哀的凄美意境”、“物哀的凄怆意蕴”、“物哀的文化渊源”三方面,归纳出产生这种契合的文化渊源。其次,从迟子建对《红楼梦》美学精髓的传承角度,从“黛玉葬花”式的意境、“红楼梦”式的谶语命名、“虚实对比”式的双重伏线等三个方面,分析迟子建对中国古典文学审美的传承与发展。第五部分,“悲悯之情:悲情意识的价值评判”。本章重点论述迟子建小说悲情意识的价值体现、现实意义及悲情意识的限度。首先,从“在现世关怀与精神关怀中呼吁回归本真”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文学价值;从“地域文化的承续与传统文化的扬弃”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文化价值;从作者“对个人灵魂归宿的深层关注”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现实意义。其次,从“矛盾处理简单化、理想化的缺憾”与“叙事模式程式化、单一化倾向”方面谈迟子建悲情意识的限度。

蓝善敏[8](2020)在《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电视剧艺术中,现实题材作品在兴旺与沉寂间漫漫求索,其天然拥有深厚的观众基础,以及扎根现实生活,书写时代典型生活特征和人民心理结构的创作标准,并以传播和引领观众的精神文化与价值观为主旨。近年来,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精品迭出,但质量却良莠不齐,流于感官刺激而虚浮于真实生活之上的作品依然不在少数。但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电视剧市场中,孔笙始终坚守艺术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融合,以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生活真实感的坚守树立起口碑。孔笙导演通过温暖、励志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丰富而贴合生活情态的艺术再现手法、考究的视听美学追求构建起富有共情的荧幕生活情境,为观众勾勒出宏大时代变迁下个体或家庭的命运状态,展现出震撼人心又富有人性温暖的情怀。孔笙导演的多部现实题材剧频繁获得“白玉兰”奖“飞天”奖等业内殊荣,在其冷静而细腻的镜头下,中国社会激荡的蜕变和人民涓涓细流般的生活并存,孔笙导演以温和质朴的美学追求贴近生活,触碰时代的脉搏,创作出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纹理的作品,流露出温和而昂扬的价值取向。本研究以电视剧美学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结合影视美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点,拣选孔笙最具代表性的现实题材作品,对其文本和艺术再现手法进行综合性研究。旨在分析、透视孔笙现实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和鲜明的个人化特征,探讨其现实题材作品的艺术价值及时代意义,以期提炼出电视剧市场中孔笙“品牌”的独特韵味及创作思路,为当代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借鉴。

董晓敏[9](2020)在《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人口较少民族被统称为内蒙古“三少”民族,本文即以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汉语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既是民族历史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民族故事、民族心声的言说者,她们用自己的笔触建构起一个个丰盈而独特的小说世界。从创作主题探析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创作,既有对深邃古老民族记忆的悠远回眸,也有对自然环境与文化生活演变的描摹,更在时空变换之间展现女性生存困境,精神禁锢与宿命心态的痛苦纠缠也加重了女性强韧不甘的生命底色。从叙事策略和审美价值两方面解读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创作亦是新视角之下的新突破。时代的变迁推动叙事主体发生了历史性转变,映射在小说女性形象的流变与男性地位的更迭中,时间流动与社会发展割裂了叙事空间,丰富了文本的叙事结构,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即从不同的主体出发,体现出民族女性作家对个体精神命运的观照,亦形成与读者的不同对话关系。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的女性特质体现在其小说的方方面面,使作品焕发出别样的美学意蕴。文本通过人类最初的精神建构已达到自我主体的释然,审美表达通过日常生活的自然观呈现,在多重的审美活动中不断追寻人文精神,从人对生活的不屈以及人与万物的和谐两方面凸显了民族的审美价值。

朱天一[10](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认为《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二、甘甜或者苦痛的伤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甜或者苦痛的伤痕(论文提纲范文)

(1)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2)试论《荷马史诗》隐喻的逻辑结构和语义类型 ——兼论《荷马史诗》转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历史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隐喻概念的渊源
        1.2.2 关于隐喻的类型划分
        1.2.3 关于隐喻的结构分析
        1.2.4 史诗中隐喻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1.3.1 本文中隐喻概念的界定
        1.3.2 本文研究语料及方法的确定
        1.3.3 本文创新点及拟解决之问题
第二章 《荷马史诗》中隐喻的逻辑结构探究
    2.1 六要素与隐喻
    2.2 隐喻的逻辑结构
        2.2.1 事物性与事件性
        2.2.2 简单与复合、特性与关系
        2.2.3 复合隐喻结构类型
    2.3 史诗中的隐喻形式分析
        2.3.1 词汇型隐喻
        2.3.2 摹状型隐喻
        2.3.3 类比型隐喻
        2.3.4 事件型隐喻
        2.3.5 混合型隐喻
        2.3.6 象征型隐喻
    2.4 混合型隐喻结构细分
        2.4.1 形式嵌套
        2.4.2 结构嵌套
        2.4.3 语篇混合与“荷马式比喻”
第三章 《荷马史诗》中隐喻的语义类型探究
    3.1 本体语义类型
        3.1.1 自然景象
        3.1.2 动植物品
        3.1.3 凡人英雄
        3.1.4 精灵神只
        3.1.5 抽象概念
    3.2 喻体语义类型
        3.2.1 事件性喻体
        3.2.2 事物性喻体
    3.3 语义类型的联系与对比
        3.3.1 关系相似与特性相似
        3.3.2 各语义类型的占比分析
    附录 :事件性喻体的语义类型
第四章 、《荷马史诗》中隐喻、转喻的对比探究
    4.1 转喻的概念界定
    4.2 史诗中转喻的类型划分
    4.3 “双轴理论”在史诗中的展现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荷马史诗》隐喻语料分类汇总
    《荷马史诗》转喻语料分类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伪满乡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殖民语境与伪满乡土文学
        (一)伪满乡土文学的民族性品格
        (二)伪满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
    二、研究综述
        (一)被冷落与被否定的时期
        (二)去污名化的自我正名时期
        (三)多元化、立体化的研究时期
    三、研究对象、意义与框架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
        一、伪满文艺政策与伪满乡土文学
        二、左翼文学启蒙与伪满乡土文学
        三、“独立色彩”与“乡土文艺”
    第二节 重述“乡土文学”之争
        一、满洲文坛的几次论争
        二、“乡土文学”论争始末
        三、“文艺大众化”与“乡土文学”之争
    小结
第二章 同时而异质的乡景叙事
    第一节 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乡土景观
        一、荒凉、原始的乡土景观
        二、作为自然风景的“满洲人”
    第二节 革命视域下的乡景叙事
        一、阶级对立视角下的乡景叙事
        二、城乡对立视角下的景观叙事
        三、怒吼与抗争的“满洲”形象
    小结
第三章 乡绅叙事与乡土之熵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与乡绅叙事
        一、启蒙主义视域下的乡绅形象
        二、左翼革命文学视域下的乡土暴君
    第二节 殖民语境与乡绅阶层蜕变
        一、享乐主义的俘虏
        二、殖民教育与“多余人”
        三、“帝国神圣”与殖民权力附庸
    小结
第四章 “国民性”批判与伪满乡土文学现代性
    第一节 “满人题材”与满洲文学
        一、满人印象与满洲记行
        二、“像”与“不像”的五族协和
        三、国民性改造与东亚现代性
    第二节 重建民间伦理与现代性祛魅
        一、殖民语境与“国民性批判”之困
        二、重申“忠诚”与“正义”
        三、“封闭”空间叙事与现代性祛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表象与意义 ——论曹文轩小说的意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曹文轩小说研究现状
    1.2 “意象”概念界定
    1.3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曹文轩小说意象的象征意蕴
    2.1 芦苇荡、水、山谷:苦难与成长
    2.2 红珍珠、天堂草:欲望与坚守
    2.3 金鲤鱼、牛、狗:温情与爱
    2.4 油麻地、房子:家园情怀与精神居所
    2.5 青铜葵花:艺术和谐与人性和谐
第三章 曹文轩小说意象的叙事功能
    3.1 呼应人物情感
    3.2 构建留白艺术
    3.3 营造诗画意境
第四章 曹文轩小说意象的精神指向
    4.1 乡土理想家园的描摹
    4.2 纯洁美好的人性书写
    4.3 “古典”中的现代观照
第五章 曹文轩小说意象的生成原因
    5.1 苏北平原风情的浸染
    5.2 童年生活经验的投射
    5.3 古典主义的审美追求
    5.4 童书作家身份的自我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塑造现实与遭遇现实 ——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五、六代导演的代际划分
二、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的现实主义取向差异
    (一)第五代与第六代电影的传承关系
    (二)张艺谋和贾樟柯的电影资历比较
        1.大相径庭的生命体验
        2.截然不同的学习经历
    (三)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的差异
        1.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思想的差异
        2.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写实风格的差异
三、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视听语言的差异
    (一)张艺谋宏大叙事理念下的电影语言
        1.营造意境的镜头艺术
        2.声音元素的表现
        3.浓郁夸张的色彩艺术
        4.民族性文化元素运用
    (二)贾樟柯碎片化叙事理念下的电影语言
        1.返朴的镜头风格
        2.原始生命力的长镜头
        3.小人物的声音形象
        4 电影影像声音的现代性
四、张艺谋和贾樟柯电影比较研究对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的启发
    (一)当代中国电影发展现状及弊端
    (二)张艺谋、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对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6)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一
    二
    三
    四
        彼此
    五
    六
    七
    八
        跌宕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下篇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谁起了反叛之心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三十三
        断章,或者浮云
        三十四
        亲爱的某

(7)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悲情意识”概念阐释
    0.2 选题的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及方法
1 悲情之源:悲情意识的成因
    1.1 环境因素:童年的苍凉孤独之体验
    1.2 感情因素:父亲与丈夫离世之悲痛
    1.3 社会因素:自然与精神家园遭侵蚀
    1.4 文化因素:中国与日本文学的滋养
2 悲辛之蕴:悲情意识与文本内涵
    2.1 生存危机之悲
        2.1.1 劳动者生活的悲辛
        2.1.2 边缘化女性的悲吟
        2.1.3 残缺者宿命的悲凉
    2.2 精神困境之悲
        2.2.1 现实重压下的悲凄
        2.2.2 欲望深渊里的悲闷
        2.2.3 道德枷锁中的悲困
    2.3 民族历史之悲
        2.3.1 国运不济下的悲痛
        2.3.2 历史变革中的悲歌
        2.3.3 特殊年代里的悲哀
3 悲愁之象:悲情意识与意象选择
    3.1 自然类意象
        3.1.1 月亮:抒忧郁之泣
        3.1.2 白雪:染沉寂之况
        3.1.3 河流:浚悲苦之渠
        3.1.4 火种:惋文化之颓
    3.2 动物类意象
        3.2.1 乌鸦:笼死亡之怖
        3.2.2 白鹳:谶悲惨之局
        3.2.3 驯鹿:殇文化之糜
        3.2.4 老马:照苦难之遇
    3.3 神话类意象:灵动幽韵
        3.3.1 “泪鱼”:寓临盆之难
        3.3.2 “灵魂”:慰悲戚之情
4 悲怆之美:比较视域下的悲情意识
    4.1 迟子建与川端康成、郁达夫之“物哀美”比照
        4.1.1 物哀的凄美意境
        4.1.2 物哀的凄怆意蕴
        4.1.3 物哀的文化渊源
    4.2 迟子建对《红楼梦》悲剧美学的借鉴
        4.2.1 “黛玉葬花”式的意境
        4.2.2 “红楼梦”式的谶语命名
        4.2.3 “虚实对比”式的双重伏线
5 悲悯之情:悲情意识的价值评判
    5.1 悲情意识的价值体现及现实意义
        5.1.1 文学价值:在现世关怀与精神关怀中呼吁回归本真
        5.1.2 文化价值:对地域文化的承续与传统文化的扬弃
        5.1.3 现实意义:对个人灵魂归宿的深层关注
    5.2 迟子建悲情意识创作的限度
        5.2.1 矛盾处理简单化、理想化的缺憾
        5.2.2 叙事模式程式化、单一化的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相关研究
        1.2.2 对孔笙导演艺术及其作品的研究
        1.2.3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现实主义理论
        1.5.2 现实题材电视剧
1 孔笙现实题材剧的创作历程与风格演进
    1.1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历程
        1.1.1 创作起步期(1996 年——2003 年)
        1.1.2 创作探索期(2003 年——2014 年)
        1.1.3 创作成熟期(2014 年——至今)
    1.2 细腻而宏阔的“正剧”风格
2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主题呈现
    2.1 时代变迁下的阵痛与蜕变
    2.2 矢志不渝的平民史诗
    2.3 个体精神和情感的多维度表达
    2.4 个体生命的成长与自我辨识
3 时代激荡中的典型人物塑造
    3.1 实干担当的改革闯将形象
    3.2 社会变革中逐渐觉醒的女性形象
    3.3 新旧思想冲突下的父亲形象
    3.4 饱含复杂人性的灰色人物形象
4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视听艺术
    4.1 凝结时代情怀的画面语言
        4.1.1 见微知着的开篇小景别镜头
        4.1.2 升格镜头渲染时代情怀
        4.1.3 纪实与诗意相融的光影色彩
    4.2 沉入生活本真的声音语言
        4.2.1 主题曲蕴藏多元化精神信仰
        4.2.2 音乐音响营造时代景观
        4.2.3 凝练独白的传统审美旨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现状
    二、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创作主题
    第一节 民族记忆
    第二节 本土书写
    第三节 女性困境
第二章 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主体:时代变化的推动
    第二节 叙事视角:个体命运的观照
    第三节 叙事空间:时间流动的呈现
第三章 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的审美价值
    第一节 精神建构的释然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表达
    第三节 人文精神的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作品目录

(10)《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概述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意象(一)——“影”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意象(四)——黑斑、黑洞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1. 时间与黑暗
        2. 空间与黑暗
        三、黑暗与人事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二、远因:从“无明”始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参考文献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人名索引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甘甜或者苦痛的伤痕(论文参考文献)

  • [1]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2]试论《荷马史诗》隐喻的逻辑结构和语义类型 ——兼论《荷马史诗》转喻[D]. 汪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伪满乡土文学研究[D]. 范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4]表象与意义 ——论曹文轩小说的意象书写[D]. 刘章宇. 济南大学, 2020(01)
  • [5]塑造现实与遭遇现实 ——张艺谋与贾樟柯现实题材电影比较[D]. 吕端振.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7]论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D]. 李婷. 辽宁大学, 2020(01)
  • [8]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D]. 蓝善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当代内蒙古“三少”民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D]. 董晓敏.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10]《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甜蜜或痛苦的伤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