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公民待遇”

农民工的“公民待遇”

一、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吴莹,周飞舟[1](2021)在《空间身份权利:转居农民的市民化实践》文中认为转居农民的市民化是我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实践内容。现有关于转居农民市民化困境的研究将其界定为"一种社会文化问题",集中于文化适应和认同转型的讨论,但这种预设身份和权利一体化的讨论是不充分的。准确地说,转居农民的市民化是"空间身份权利"的实践,从城市、项目和村庄三重空间对转居农民进行赋权,其获得的并非基于一般市民身份而拥有的"市民权",而是基于多重空间赋权逻辑获得的一组包括基础权利、特殊福利待遇和稀缺权利的复杂权利集合。"空间身份权利"的解释框架可以从权利来源和赋权逻辑的角度厘清转居农民市民权利缺损的原因,丰富关于市民赋权多重逻辑的讨论,也为市民权的建构引入行动的维度。

边帅[2](2020)在《居住证制度改善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待遇吗? ——基于济南市的研究》文中认为纵览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侧面便是流动人口的出现及不断壮大。2019年,全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36亿。然而,在我国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人口管理体制下,流动人口更多地只是完成了地理空间上的移动,却没有实现福利待遇的同步转移,被自然地排除在居住地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居住证制度的出台就旨在弥合这一待遇差距,保障流动人口的社会权益。自2016年《居住证暂行条例》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已经建立起以居住证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那么,居住证制度在流动人口享有城市公共服务方面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否促进了流动人口市民待遇的获得?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济南市,依据公民社会权利理论,通过使用文本分析、半结构访谈及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政策设计和政策实施两个层面分析讨论了居住证对于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待遇的影响,特别是在住房保障、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这三个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以期把握居住证制度的运行逻辑,更好发挥居住证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居住证制度并非是一个完美的制度,现实中居住证在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待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居住证制度的意义在于重塑了公共服务等社会福利的分配方式,解构了户籍与享有市民待遇之间的唯一联系,为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待遇开辟了另一路径,但同时也衍生出了流动人口内部分层化、所享有待遇边缘化等问题。此外,落脚到住房保障、公共卫生和义务教育这三个具体的公共服务场域,尽管居住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能存在不同,但每个领域都会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因素消解着居住证在改善流动人口市民待遇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不同于户籍制度,在居住证制度的话语体系下,公民资格的获得(居住证的持有)并不代表相关公共服务权益的自动实现。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持有居住证仅仅迈出了享有市民待遇的第一步。因此,未来除了完善居住证制度本身之外,也应注重住房、卫生、教育、财政等多个领域的同向施策,从而形成政策合力,真正保障流动人口平等地获得市民待遇。

朱明磊[3](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史敏[4](2018)在《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规模越来越大,并进入了社会融入阶段。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流动后,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形成了我国社会特殊的阶层。他们流动的生命历程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阶层化趋势。本研究拟从阶层化的视角探讨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阶层化的过程使不同阶层的人在社会行为、生活方式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别。阶层化一般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某些层面如职业、经济收入、生活方式;二是社会阶层的成员资格。阶层化理论认为社会群体的阶层化决定个人采取的社会行动。本研究梳理了中国的阶层理论和农民工的阶层化研究后,将结合阶层化的两种取向,从就业场域、私人生活场域、社区公共场域三个方面研究农民工的阶层化,并分别提出了研究假设。就业场域中,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农民工的就业以次属劳动力就业和非正规就业为主。生活场域中,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性在农民工的个人生活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习惯在他们流动到城市后面临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处于劣势状态。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社区是其落地的场所,也是除了工作之外,活动时间最多和频率最高的场域,鉴于农民工在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体制下城市身份和资格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社区中仍然存在“外地”、“农村”双重劣势。本研究将使用在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个城市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农民工数据,建立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融入、生活融入、心理融入和社会关系融入四个维度,采用CGSS2010城市市民部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农民工阶层化的相关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处于半融入状态。与城市市民相比,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大多处于次属劳动力市场中,劳动权益保障较差,失业风险也偏大,社会保障也差强人意;生活方式上,农民工处于与现代性城市文化较为疏离的状态,消费负担重,休闲上以放松式休闲为主;社区公民身份维度上,农民工已经习得城市基本道德素养,在社区中涉及到资格和权利的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要素上,则还没有完全实现。就业维度上,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就业稳定性、就业所有制和就业状态对社会融入有显着性影响,就业稳定性和劳动权益是通过就业满意度的中介效应而影响社会融入。生活方式上,农民工的消费负担限制了农民工经济融入;休闲中的发展型休闲不论是对农民工经济融入还是心理融入都有促进作用;社区公民身份维度上,普遍意义的道德素养并不能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而涉及到权利的社区参与则能有效促进社会融入,社区认同作为农民工在社区中的主观评价要素也能促进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入。研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深化农民工阶层化理论和社会融入的相关讨论。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融入差异很大,在经济融入和生活融入上尚可,但是社会关系融入成为短板,农民工出现自我隔离现象。农民工的阶层固化现象非常明显,在制度与市场、社会与个人的共同作用下,被塑造成城市的“打工阶层”,被“区隔”在城市社会体系之外并形成自我隔离。由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影响,农民工通过就业向上流动的通道非常窄,只能通过非规就业达到中小企业主的形式达到中产阶层。农民工被固化在城市社会底层,成为“外来底层”,无法实现长距离的社会流动。户籍制度在农民工的阶层固化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城市中心主义使户籍制度在地方层面上变形,农民工在社区仍然被区别对待,被区隔在城市公共生活之外无法实现实质的社区公民身份,社会排斥仍然存在。阶层固化现象在农民工自身生活方式的不断演绎下被不断强化和稳定,农民工被动生存型的生活方式成为身份区隔的内在机制,无法获得社会性成长,并导致其自我排斥。多重劣势累加效应下,农民工遭受的不平等被再次巩固。这种“粘地板”的阶层固化趋势限制了他们融入城市。最后,研究者提出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

胡费莲[5](2017)在《新二元结构下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政策研究 ——以上海郊区为例》文中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齐头并进,产业结构逐步升级,人力资本在不同城市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城市中由此产生了非户籍外来人口与原住户籍市民所构成的新二元结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如城市公共服务不均等、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社会不稳定等。上海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之一,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国内外的人才,但是对那些同样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并未有很好的待遇支持,而现有的政策在保障外来人口待遇方面并不完善,因此保障市民待遇、缓解新二元结构矛盾的相关政策亟待优化及改善。本文采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以上海郊区外来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试图找出市民待遇相关政策的漏洞及问题,以及导致新二元结构矛盾的主要原因,结合国内外城市的相关政策及经验借鉴,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优化相关政策,保障外来人员的市民待遇,缓解“新二元”的矛盾。通过研究及调查发现在上海郊区,由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公共服务建设能力等与市区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能够在兼顾控制人口的同时,更好的满足底层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的需求,使他们能够真正享受到同等的待遇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实证调查的数据后,结合国内外的政策经验,提出中央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创新政府的管理模式以及推进不同城市的落户制度;上海政府部门要重视市郊联手,建立起电子化的政府,将一些基本公共服务扩展延伸到郊区,加强公共设施的供给,发挥郊区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郊区的城市化;社会要加强管理,防止社会排斥及歧视,企业要担负起保障外来人员市民待遇的责任,而务工人员也要多参加学习及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吴越菲[6](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赵艳芳[7](2016)在《社会公平视域下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过渡环节。继十八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之后,国务院又出台了《居住证暂行条例》,可见政府对于居住证制度的推行十分重视。随着居住证制度在全国的陆续实施,它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由于它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承载着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艰巨职责,要更加注重促进居住证制度的推行朝着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相对公平的方向发展。本文从社会公平的视角研究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积极作用。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将在住房、社会保障、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与权利,并且有利于转变农民工的心理,让其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居住证制度为农民工带来的这些改善,为他们进一步真正成为市民奠定基础,推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作用的局限性,由于居住证制度处于刚刚全面实施的阶段,自身有一些方面还不太完善,以及地区之间和农民工自身之间都存在市民化程度不同的问题,因此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有待我们去解决。本文选取市民化程度不同的地区和农民工,对其办理居住证的不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旨在通过对比找出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作用的局限性,并以此分析出居住证制度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寻在社会公平视域下通过完善居住证制度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健康有序发展的路径。希望通过本人浅薄的分析,能够对居住证制度更好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黄睿[8](2015)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再流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7亿,总量上升但增速放缓,农民工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大量人口红利的同时,却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国家统计局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4.8%,但中国社科院计算的真实城镇化率远低于这一数字,为转变二元社会结构和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需要将农民工沉淀在城镇非农部门就业。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视为农民工将来退休后的预期收入,对哈里斯-托达罗模型(H-T模型)进行修正,推导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民工流动有正向影响,通过ivprobit模型对中国社科院CSS2011 30个省市和地区的样本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和中生代农民工的再流动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显着,为进一步探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再流动的影响,对20位农民工进行深入访谈,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对农民工的再流动有较明显的影响,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利于减少回流。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工的流动,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在文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有效延长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时间和提高工资来提高农民工的参保意愿,进而促进其向城镇流动,防止回流。

庄子龙[9](2014)在《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由于长期受到城乡分割、城市偏向的城乡二元制度的阻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表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历程,即经历从农民到农民工,再由农民工到市民两个分裂的过程。中国特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之路造就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造成了日益严峻的农民工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大门的逐步开放,农民向农民工的职业转变过程已经不存在障碍。然而由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的第二个阶段却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遭遇巨大阻力,农民工群体被城市社会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并引发诸多社会经济问题。因此,积极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成为当前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和城乡二元制度的考察,分析了中国农民工进行市民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明确提出当前阻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制度。文章从制度整体和子制度两个层面厘清了我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变革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讨论了当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不利影响,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语境下探讨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制度安排。本研究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分别从农民工和农民工市民化两个角度进行了相关文献的综述,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了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研究总论,内容包括2、3、4三章,首先对农民工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利用国外经典理论研究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农民工群体产生过程和面临问题,解析了我国城乡二元制度的演进过程和农民工市民化的必然趋势。第4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明确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关键在制度的基本观点。第三部分是从子制度层面分析了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及相应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内容包括5、6、7三章。以上章节分别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角度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城乡二元制度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各个时期的制度特点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并分别探讨了我国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一元化的原则和具体制度安排。

戚颖颖[10](2014)在《特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析和分层观察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化已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抓手。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农民工市民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路径选择。从各国的发展轨迹来看,农民变市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而然发生的现象。但由于我国建国以来特殊的人口迁移政策,导致农民“离士离乡进城进厂”与“真正成为城里人”不是同一回事,两者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制度与经济鸿沟。可以说,如何去填补这个鸿沟,吸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本文以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研究的焦点。在回顾农民工产生、发展变迁史的基础上,归纳和抽绎农民工的本质属性与主要特点。从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以及微观的企业、个人发展层面,论证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同时分析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有利条件和障碍性因素。根据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内容,构建成本估算模型,并加以具体的阐释。本研究选择上海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大城市。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经济影响力的特大型城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让外来农民工享受和上海户籍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既是在沪农民工的现实需求,也是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基础数据,通过人口预测和经济预测,对照上海市户籍人口在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社会保险等福利保障方面所享有的待遇,估算2010-2020年上海市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的成本支出,讨论政府、企业的承受能力,并尝试探索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多样化的筹资渠道。同时,利用“北上广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上海卷,2012)”,对上海市的农民工做一个分类。对照2013年7月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试行办法》,分层观察不同情况的在沪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的难度大小。和户籍政策相比,居住证制度为普通外来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群体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能,因而被视为在户籍之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我们需要解读和分析的对象。最后,在成本分析和分层观察这两项工作的基础上,讨论特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政策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构想。

二、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身份权利:转居农民的市民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居农民的市民化困境
二、市民权的中国实践:空间身份权利
    (一)地方性市民权实践
    (二)空间身份权利:内涵、维度与性质
三、案例分析:转居农民的市民化操作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二)案例呈现
        1. 城市空间:地方政府的选择性赋权
        2. 项目空间:多类型开发项目下的差异化待遇
        3. 村庄空间:位置与行动决定的权益安排
    (三)空间身份权利的建构机制
四、转居农民的市民化实践结果与阐释创新
    (一)转居农民的市民化实践结果:被强化的“他者”
    (二)空间身份权利的阐释创新与不足

(2)居住证制度改善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待遇吗? ——基于济南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流动人口市民待遇的研究
        1.2.2 关于居住证制度的研究
        1.2.3 关于居住证制度与流动人口市民待遇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流动人口市民待遇的理论阐释
    2.1 核心概念:市民待遇
        2.1.1 市民待遇的概念与内涵
        2.1.2 市民待遇的解构
    2.2 理论视角:公民社会权利理论
        2.2.1 公民社会权利的理论发展与具体内容
        2.2.2 公民社会权利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2.3 基于公民社会权利的分析框架的构建
3. 居住证制度下流动人口的市民待遇
    3.1 居住证制度的由来
    3.2 居住证制度对流动人口市民待遇的影响
        3.2.1 政策设计: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待遇的途径
        3.2.2 成员资格:谁是城市“居民”?
        3.2.3 资源分配:市民待遇的有限获得?
    3.3 小结
4. 居住证持有对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待遇的现实审视
    4.1 案例选择:具体公共服务领域的确定
    4.2 居住证与保障性住房的获得
    4.3 居住证与公共卫生服务享有
    4.4 居住证与子女义务教育学位
    4.5 小结: 居住证持有=市民待遇的享有?
5. 总结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建筑业农民工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2.3.3 需求层次理论
        2.3.4 系统相关理论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3.1.1 历史起源
        3.1.2 演进历程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3.2.1 职业化现状
        3.2.2 市民化现状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3.4.1 社会方面障碍
        3.4.2 政府方面障碍
        3.4.3 行业方面障碍
        3.4.4 企业方面障碍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3.5.1 维持现状
        3.5.2 改变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4.3.1 直观分析
        4.3.2 深层次分析
        4.3.3 系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5.1.1 问卷设计
        5.1.2 数据来源
        5.1.3 描述性统计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5.3 静态实证分析
        5.3.1 Logit模型简介
        5.3.2 Logit模型构建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6.2.7 函数关系说明
        6.2.8 系统模型检验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6.3.1 情景分析思路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6.4 本章小结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C 调查问卷Ⅰ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G 调查问卷Ⅱ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现实背景
    第二节 西方迁移理论背景
        一、推拉理论
        一、二元劳动市场论
        三、理性选择理论
        四、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理论
        五、社会融合理论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结构安排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
        一、社会融入的内涵
        二、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维度
        三、本土的社会融入理论
        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
        五、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阶层化理论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背景
        一、阶层化
        二、经典阶层理论
        三、中国社会阶层理论和研究
        四、社会分层结构下的农民工:农民工是否作为一个阶层?
    第三节 阶层化的不同空间维度
        一、阶层化与就业
        二、阶层化与生活
        三、阶层化与社区
        四、农民工的阶层化
    第四节 研究述评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样本情况
        一、调查地点
        二、抽样方案
        三、样本基本情况
    第三节 资料分析方法
        一、多元线性回归(OLS)分析
        二、因子分析
    第四节 概念操作化和变量测量
        一、因变量
        二、自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四章 变量的描述性研究及生活满意度
    第一节 农民工阶层化的描述性研究
        一、就业特征
        二、生活方式
        三、社区市民身份
    第二节 社会融入的描述性研究
        一、社会融入的总体描述
        二、分类别社会融入状况
    第三节 社会融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农民工的阶层化与社会融入
    第一节 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就业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二、就业与分维度的社会融入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生活方式与农民工社会融入回归分析
        二、生活方式与分维度社会融入
    第三节 社区市民身份与农民工社会融入
        一、社区市民身份与社会融入
        二、社区市民身份与分维度社会融入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理论讨论
        一、农民工的阶层固化
        二、城市户籍管理与“打工阶层”
        三、“被动选择”:非正式制度下的上升空间
        四、城市里的“异乡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研究的创新之处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新二元结构下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政策研究 ——以上海郊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二元结构
        二、外来务工人员
        三、市民待遇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政策公平性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四、电子化政府
第三章 上海郊区外来务工人员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上海郊区外来务工人员现状描述
        一、外来务工人员的现状
        二、外来务工人员的分类方式
    第二节 实证调研情况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二、实地访谈
        三、样本数据分析(SPSS)
第四章 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上海郊区为例
    第一节 上海现有关于缓解新二元矛盾及保障市民待遇的政策
        二、《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
        三、《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
        四、《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第二节 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的必要性
        一、公共政策的规划与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二、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三、公共政策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第三节 公共政策过程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并未细化具体的实施细则
        二、政府在执行决策时并未考虑到郊区实际发展情况
        三、政府的协调引导职能还不完善
        四、社会的不实宣传导致新二元矛盾日益突出
        五、企业没有担负起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的职责
        六、外来务工人员自身的素养缺失
第五章 国内外相关政策及部分城市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政策
        一、国外相关政策简介
        二、国内相关政策
    第二节 国外城市接纳迁移人口的主要发展模式及政策经验
        一、国外接纳迁移人口的主要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二、国外相关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国内城市对新二元矛盾缓解及市民待遇保障的措施
        一、北京加强郊区公共设施建设保障在京人员待遇
        二、深圳在政策上进一步放宽入户限制
        三、广州入户申请条件实行松紧结合
        四、苏州通过积分排序来保障入户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六章 缓解新二元矛盾及保障市民待遇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央政府部门要强监督及重创新
        一、加强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测机制
        二、通过创新推进市民待遇进程
        三、推进城市分类落户及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能力
    第二节 地方政府部门要补短板及促转型
        一、市郊联手填补公共服务短板
        二、加强市民待遇的供给侧改革
        三、发挥各郊区的产业优势并加快郊区城市化
        四、建设信息化政府及发展电子政务
    第三节 社会各界要共担责及同协作
        一、从社会角度看要完善社会管理
        二、从企业角度看要加强责任意识
        三、从个人角度看要注重自身学习
    第四节 总结
        一、结论
        二、存在的不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三) 研究意义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业转移人口
        (二) 市民化
        (三) 选择性市民化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三、未尽的探索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后记

(7)社会公平视域下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基本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1.4.1 基本概念界定
        1.4.2 社会公平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积极作用
    2.1 居住证制度较暂住证制度的优越性
        2.1.1 管理化功能向服务化功能转变
        2.1.2 单一化作用向多样化作用转变
        2.1.3 偏见性理念向公平性理念转变
    2.2 实施居住证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2.2.1 解决基本住房问题
        2.2.2 支持均等社会保障
        2.2.3 提供平等就业权利
        2.2.4 子女享受公正教育待遇
        2.2.5 转变农民工失衡心理
第三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作用的局限性
    3.1 农民工的居住证与城市户证比较下的局限性
        3.1.1 农民工居住证的办理方式更具限定门槛
        3.1.2 农民工居住证所享受的优惠福利相对有限
    3.2 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作用的局限性
        3.2.1 农民工市民化情况不同的地区居住证制度实施的差异性
        3.2.2 市民化程度不同的农民工办理居住证的现状
        3.2.3 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作用局限性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 居住证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4.1 制度制约
        4.1.1 居住证制度的不完善
        4.1.2 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后的利益变化
    4.2 经济制约
        4.2.1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4.2.2 资金力度难以均衡投入
    4.3 个人制约
        4.3.1 农民工各自的能力不同
        4.3.2 农民工的个人情况各有不同
        4.3.3 农民工返乡现象
    4.4 效率制约
        4.4.1 政府推行措施的力度不够
        4.4.2 企业给予农民工的机会不公平
        4.4.3 社会重视程度微弱
第五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完善居住证制度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路径
    5.1 完善制度建设是基本保证
        5.1.1 增加居住证制度的细则条款
        5.1.2 建立居住证制度的落实与反馈机制
        5.1.3 淡化户籍制度的附着福利
        5.1.4 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资金的投入
    5.2 提升农民工个人素质是主观条件
        5.2.1 提升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
        5.2.2 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5.2.3 提升农民工的道德素质
        5.2.4 培养农民工的职业规划感
        5.2.5 拓宽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关系
    5.3 区别对待是重点
        5.3.1 对市民化程度不同的地区进行区别对待
        5.3.2 对市民化程度不同的农民工进行区别对待
    5.4 积极配合是必要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再流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本文的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2.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2.1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
    2.2 .相关研究的评述
    2.3 .相关概念界定
3.农民工流动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1 .农民工流动的现状
    3.2 .对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探索和创新
    3.3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障的现状
    3.4 .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障对农民工再流动的影响
4.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4.1 .劳动力流动理论模型
    4.2 .本文的理论框架
    4.3 .模型选择
5.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变量选择
    5.3 .模型构建
    5.4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5.5 .结论
6.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新生代、中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再流动的影响
    6.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的影响
    6.2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中生代农民工流动的影响
    6.3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老一代农民工流动的影响
7.个案访谈
    7.1 .调查方法与地点
    7.2 .个案基本情况
    7.3 .农民工再流动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
    7.4 .总结
8.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基本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
    2.1 若干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2 “推-拉”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现实依据
    3.1 城乡二元制度长期存在
    3.2 农民工群体日渐庞大
    3.3 农民工问题愈发突出
    3.4 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
    3.5 农民工市民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逻辑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1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调查
        4.1.1 样本概况
        4.1.2 调查分析
    4.2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归类与分析
        4.2.1 影响因素遴选与归类
        4.2.2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4.3 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1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4.3.2 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3.3 结论
第5章 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创新
    5.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及阶段性特征
    5.2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影响及改革问题分析
        5.2.1 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5.2.2 当前我国户籍改革的问题
    5.3 创新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
        5.3.1 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创新思路
        5.3.2 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创新
第6章 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制度创新
    6.1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的历史变迁及阶段性特征
    6.2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及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6.2.1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问题分析
        6.2.2 二元就业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6.3 创新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制度
        6.3.1 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制度创新思路
        6.3.2 农民工市民化就业制度改革创新
第7章 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7.1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城乡差异
    7.2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7.2.1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7.2.2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7.2.3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对市民化的影响
    7.3 创新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
        7.3.1 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思路
        7.3.2 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特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析和分层观察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行文结构
        1.3.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的相关理论
        2.1.1 有关乡城人口迁移的理论: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
        2.1.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1.3 人文资本理论
        2.1.4 马克思主义的非农化思想
        2.1.5 公平理论
    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2.1 涉及本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
        2.2.2 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3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几个因素
        2.2.4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
    2.3 现有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特殊国情下的重要议题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
    3.2 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3.2.1 农民工的本质属性
        3.2.2 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3.3 农民工市民化:中国发展道路上绕不过的坎
        3.3.1 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内容
        3.3.2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构成分析
    4.1 人均教育成本
    4.2 社会保障成本
    4.3 住房保障成本
    4.4 劳动权益保障成本
第5章 上海城市发展与农民工市民化
    5.1 上海外来人口变迁和现状
    5.2 在沪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5.3上海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
第6章 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估算
    6.1 估算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6.2 上海市义务教育、中职教育、社会保障基本情况介绍
        6.2.1 上海市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6.2.2 上海市中职教育基本情况
        6.2.3 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的基本情况
        6.2.4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基本情况
    6.3 具体的估算过程与结果
        6.3.1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成本
        6.3.2 农民工随迁子女中职教育成本
        6.3.3 农民工社会保险成本
        6.3.4 农民工住房保障成本
第7章 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分层观察:基于积分制的视角
    7.1 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制政策简介
    7.2 积分估算与分层观察
    7.3 积分估算与分层观察得到的启示
第8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政策议题
    8.1 成本分担的基本原则
    8.2 各方面临的责任和压力
        8.2.1 中央政府
        8.2.2 地方政府
        8.2.3 农民工所在企业
        8.2.4 农民工
    8.3 资金的筹集渠道
        8.3.1 财政政策
        8.3.2 金融工具
        8.3.3 土地的流转和出让制度
    8.4 特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特殊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身份权利:转居农民的市民化实践[J]. 吴莹,周飞舟. 学术月刊, 2021(10)
  • [2]居住证制度改善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待遇吗? ——基于济南市的研究[D]. 边帅. 山东大学, 2020(02)
  • [3]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4]阶层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D]. 史敏. 厦门大学, 2018(07)
  • [5]新二元结构下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待遇政策研究 ——以上海郊区为例[D]. 胡费莲.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6]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7]社会公平视域下居住证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D]. 赵艳芳.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8]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再流动的影响[D]. 黄睿. 暨南大学, 2015(02)
  • [9]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研究[D]. 庄子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 [10]特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析和分层观察 ——以上海市为例[D]. 戚颖颖. 复旦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农民工的“公民待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