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金华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金华区域经济的特色及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薛明月[1](2021)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区域空间得以快速重构,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群的崛起成为空间重构的较高发展形式。而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使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将迎来新一轮重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其高质量发展成为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题。基于此,本课题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开展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以期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实践参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范式,为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以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文献的基础上,以系统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理论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城镇体系中经典研究范式为切入点,总结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的演变规律,探析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并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适宜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高质量发展测度→空间结构识别→高质量发展与空间结构关系→优化对策”的研究思路,创新性地展开了高质量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1)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测度与分析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其时空演变格局。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平稳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各维度时空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城市群内部表现出不均衡不协调的格局,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2)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在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层面,分别采用城市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则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维度展开测度与分析。在人口规模方面,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已形成4个超大城市、2个特大城市、33个大城市、31个中等城市、106个小城市的等级规模体系,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小城市数量众多,中等城市发育不足;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等级序列中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断层,等级规模结构偏离金字塔式分布;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完备的金字塔式等级规模结构。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首位度中除珠三角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较为均衡外,其余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均存在失衡现象。东部沿海城市群中除山东半岛城市群趋于集中且呈双中心分布外,其余城市群均为分散且服从单中心分布结构。在经济规模层面,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等级差距较大,城市经济等级规模相对分散,经济首位城市垄断性较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较为均衡,城市经济等级规模分布相对集中。在城市群职能结构方面,分别从职能规模、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三个方面反映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的职能结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制造业、建筑业、金融房地产业、机关团体服务业是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本职能,能源生产与采掘业、交通仓储邮电业、商业、社会服务业和科教文卫服务业为非基本职能,其中制造业成为东部沿海城市群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各城市群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变化不大;城市群职能规模扩张趋势明显,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各城市群内部超大、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较强,城市职能规模持续扩大,中小城市人口规模较小;东部沿海各城市群的专业化部门较少,各部门的职能强度均不高,各城市群内部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的专业化部门数量总体变化较大。从具体行业职能强度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能源生产与采掘业和交通邮电仓储业、珠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长三角城市群的建筑业和金融房地产业分别为东部沿海城市群中最强的行业;此外,商业和社会服务业主要布局在城市群的省会城市、直辖市等中心城市;科教文卫服务业和机关团体服务业的职能强度总体较弱。在联系网络方面,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低于各城市群内部网络密度,呈现“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海西城市群”的格局,城市群间联系网络差异逐渐缩小;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度数中心度值不断提升,高值区主要以城市群内省会城市、直辖市集中分布;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呈现非均衡性空间分布特征;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凝聚子群逐渐由4个二级层面子群、8个三级层面子群演变为4个二级层面子群、7个三级层面子群,各层级子群内部构成变化较大。(3)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质量发展指数也得以相应提高。东部沿海城市群不同规模城市差距明显,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而且差距不断拉大,但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研究时期内各城市经济集中度变动较为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2008和2018年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首位,成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能源生产与采掘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末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对外联系强度与高质量发展在置信度为0.01水平上存在显着的高度相关关系,但二者的空间关联性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出高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低高质量发展、中等对外联系强度—中等高质量发展四种组合类型的空间关联关系。(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明晰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并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从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三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六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

黄晓宇[2](2021)在《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协同发展的今天,我国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提升至国家重大战略。近年来相关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现有研究大部分从静态的角度、以整体的层面去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网络特征。对于动态的城市群网络演变的研究稍显薄弱,因此从流动视角看待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十年发展路径和演变特征具备研究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依托2010年——2019年我国长三角城市各项统计数据,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十年间经济联系网络矩阵。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动态视角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网络整体和个体节点进行拆解分析,探究十年间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的发展路径和演变特征,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长三角城市群网络逐渐趋于成熟。十年间,长三角城市群不断向西部内陆地区拓展,城市经济联系总量高速发展,网络密度稳步增长,网络平均路径不断降低,城市节点中心性逐步提高,表明城市群网络化程度高且不断趋于成熟。(2)长三角城市群节点差异愈发明显。从网络数据分析可得,长三角城市群网络虽处于较成熟的阶段。但在网络内,各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联系差异和中心性差异,且近年来头尾部城市极化发展。(3)长三角城市群内次级城市作用愈发明显。随着长三角城市群不断地融合发展,在区域一体化政策推动或网络结构自调节等背景因素的影响下,诸如湖州、芜湖、扬州、盐城等非中心城市在城市网络中各项数值表现优异,甚至展现出比头部城市更加明显的中心辐射作用。次级城市积极承担起连接核心区、副核心区与边缘区纽带作用,原城市群高度垂直化的结构得到有效缓解。

钟文[3](2021)在《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被誉为“中国发展奇迹”,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国家制度变革、区域政策及科学技术等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往往忽视了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重要作用。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重要引擎,尤其是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所酝酿的土地财政构成了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财政促使土地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巨大且不断增值的信用来源,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一次性的投资融资。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土地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这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专题研究。具体而言,我们关心的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因为相对于其他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因素而言,土地财政是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关注了土地财政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影响效应及优化路径等内容,但缺乏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什么?二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三是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四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是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全面考察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视角提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体系。本文首先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做理论延伸分析;其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找出中央政府的政策脉络;再次,本文就土地财政模式下的各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本文综合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剖析,在实证研究方面,以2002-2017年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建立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调节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激励下的“以地生财”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二是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晋升激励下的“以地引资”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三是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机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投资偏向与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两条路径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度;在案例分析方面,以2007-2017年浙江省与云南省各地级市为比较研究样本,对两省的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做了比较回归分析,以考察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既有正向效应,也存在负向效应,二者是非线性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对待土地财政发展应该具有区域差别化管理的理性态度,切忌一刀切;区域协调发展三大目标有效调节了“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中介效应存在,对“以地引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中介效应达到0.009。土地财政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但投资偏向效应也会引发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与地区收入差距恶化等问题,两大机制共同解释了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29.63%。相关研究结论对完善国家土地财政经营策略、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一是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改革。二是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深化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三是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制定区域差别化土地财政发展政策,充分释放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红利效应。四是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方式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加强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的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研判精准度,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秦月[4](2020)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在涉及我国区域发展的五大国家战略中,各自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有侧重的:京津冀是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粤港澳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长三角是建立科技创新新区域;一带一路是融入世界体系新平台;长江经济带则是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下的拓展生态环境保护新空间。这既是遵循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也是积极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区域层面的映射。就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言,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方法、路径和手段有很多,但其关键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特别是针对长江经济带这样一个硕大时空尺度的巨型城市连绵带,践行“共抓”的前提条件和主要路径就是“联动发展”,尤其是针对上中下游三大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这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出发点。纵观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地点(区域空间)的变迁(村庄——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并随时空而演变的结果和过程。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产业布局与产业链整合之间的流动不仅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拓展,正在向着分工更细、空间更广的方向演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协作作为现阶段区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从学理上讲其实质就是广域空间的相互作用,其实现的方式和路径有很多,包括联动、合作、协调、互动、融合、合并等等,但本文认为其中联动最为重要亦最为适和。简单地说,“联动”就是联合行动,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联合行动的前提、目标、手段、结果怎样。本文中的联动是指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合行动,其前提是具备中央政府强有力领导与推进的国家战略;其目标是在沿江各地目标诉求各不相同背景下总体目标的协同一致;其手段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统一市场、产业分工协作、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治理污染与保护生态等的联合行动;其结果是实现大保护前提下沿江各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福祉的不断提高。因此,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所进行的一些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问题分析——机理分析——对策分析,即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以城市群联动发展为主线,通过对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构建流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三大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等,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对策设计。本文总的研究方法为规范研究——实证分析——对策设计,具体方法有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国内外城市群在发展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本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空间相关、城市关联、社会网络等分析方法和Arc GIS、Ucinet等软件,以及区域空间关联模型等数理工具,规范研究进行实证验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以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为依托,从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功能、核心与边缘、等级与网络、人与自然等多维视角、多元要素和多重关系上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等。基于此,全文共八章,分三大部分。前三章为规范研究,通过相关概念辨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下城市群联动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群联动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第4、5、6章分别从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联动的现实基础、经济联动和功能联动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为对策设计,第7章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目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设计,第8章为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通过对各章节的分析,本文发现并得到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属于典型的流域经济区,也就是因水的流动而联系在一起的区域,所以城市群联动的首要问题就是做好水的文章,要从保护水、利用水、补偿水、开发水、发展水、融合水等维度做好水文章;(2)长江经济带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模式,只能在大保护的前提下开发,而且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3)对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发展,要做好联动发展,动态执行规划比制定设计规划更重要;(4)在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群边界城市的特殊性,如果联动做的好,边界城市将会成为重要融合点,否则就会成为发展断裂点;(5)要充分发挥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防止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各自为阵和发展脱节,甚至出现断带情况;(6)在具体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时,仅就经济联动而言,做法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先要素联动,后市场联动,再交通联动,再产业联动等);最后,在模型选用方面,不能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需要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论证和修正等。

周丽娟[5](2020)在《区域竞合关系演进与区域发展研究 ——以浙中区域(金华)发展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日益加快,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相互作用越来越强烈,关系也日益复杂,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其他城市,区域一体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在城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合作也不断加强,无序的竞争导致区域资源的浪费和城市设施的重复建设等问题日趋严重。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的产物在国际生产力分布和劳动地域分工等方面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城市合理空间布局的形成,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如何有效地协调好竞争、合作的“度”,使区域的发展实现1+1>2的效益,是区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我们选取了浙中区域(金华市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力模型,定量分析建国以来浙中区域的竞合关系变化,同时结合对不同时期政府、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分析,探明建国以来浙中区域竞合关系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明确现阶段浙中区域关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通过引力模型的测算以及政府、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分析,对浙中区域城际竞合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是从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再到浙中城市群的提出后,浙中区域内部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强,尤其是浙中城市群提出以后,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但是城际之间的经济联系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存在明显的金华市区-兰溪和义乌市-东阳的双核结构。而金华市区和义乌市的经济联系一直都不是很强,成为制约浙中区域一体化建设进程和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二是经过对浙中区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城际竞合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均衡且分散发展阶段,各城市间竞争和合作较少;密集的城镇发展阶段,各城市间合作进一步加强,竞争也开始出现,但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进入弱市强县发展阶段后,彼此联系逐渐转化为竞争大于合作;而到了现代化都市区建设阶段,浙中区域呈“多级”发展状态,竞争开始由无序向有序转变。总之,浙中区域由原先的均衡发展,经历了以金华市区为增长极的孤立发展,再到“弱市强县”的不均衡增长,最后到“多中心”的发展格局,竞合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针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具体的研究内容等内容进行阐述,从而确定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主要剖析了空间相互作用、区域竞合、生态位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区域一体化等相关理论,同时对国内外对于竞合关系与区域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区域竞合关系发展,是对区域竞合关系发展的理论分析,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章内容主要还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国内外大城市群区域的研究,提出竞合关系的概念及内涵,阐述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竞合关系发展情况以及竞合关系的影响因素,最后指出在竞合关系影响下,区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政府、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第四章浙中区域竞合关系实证研究是实证分析部分,首先通过构建引力模型,测算浙中区域经济联系度变化,为一体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其次结合浙中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将竞合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政府、产业、基础设施等相关层面入手对不同阶段的竞合关系进行分析,对应第三章内容总结存在问题,提出未来浙中区域内城市间竞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浙中区域的高质量发展。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王俊超[6](2020)在《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运输是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先行官和指挥官。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两者的耦合关系影响经济的稳步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增长极之一,尤其在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统筹推进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互联互通、分工合作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因此本文立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际情况,以城市群视角探究区域内部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通过测度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探索两者耦合协调性以及差异原因,从而提高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导和加快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本文对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以下问题:1.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状况。2.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演变规律。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解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相关概念,回顾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基础理论,深入探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理;其次从交通资源、运输规模、经济规模、效益、结构5个层次共24项指标分别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以各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立足各城市发展现状,对其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构建交通运输—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模型,测算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并运用相对发展度找出耦合协调差异原因,通过空间可视化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规律。实证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上海,第二梯队为南京、杭州、宁波等省会或副省级城市,第三梯队为长三角南北两翼城市,第四梯队为长三角西部地区城市。各梯队绝大多数城市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均衡程度提高,形成了以第一、二梯队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区域。2.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但城市间交通运输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第一、二梯队中心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平领先,三、四梯队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平较低,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各梯队交通运输与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不断提升,但耦合协调水平较低。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显着,其中上海为优质协调,第二梯队绝大多数城市为协调上升类型,第三梯队大部分城市为濒临失调过渡类型,第四梯队城市为失调衰退类型,形成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部高边缘低,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城市的空间格局。4.从相对发展度分析表明交通运输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显着,长三角城市群多数城市由交通运输同步经济逐渐转变为交通运输滞后经济,两者发展不协调,现阶段交通运输的相对滞后是限制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上述分析结果,以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建设推进和牵引,兼顾效率与公平,为长三角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

万宁娜[7](2020)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文中提出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1月,时隔一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再次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要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标志着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下,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迎来了新的历史重要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始终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经济要素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现有研究多是从传统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的计量模型,虽然对理解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传统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分析快速发展的区域一体化。随着全球一体化使城市和区域联系从地区和国家内部逐渐扩散到世界范围,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研究城市和区域必须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局限,需要在更大的视野下对城市和区域研究的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框架进行调整,要将城市和区域作为节点纳入到大型网络的范畴进行研究。本文将传统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相结合,将长三角大都市区纳入城市网络的分析框架和范畴,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采用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进行研究,并从非对称城际关系、关注落后地区和分区域等方面对INM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在一定程度上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探索和丰富。本文以上海和长三角大都市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以上海为核心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水平及政府干预下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在理论分析、文献梳理及概念界定清晰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及特征事实为指导和依据,通过归纳总结、实证研究等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对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重点对上海的行政区划、政府主导下的一体化政策和战略规划演进等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划分了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演进阶段,用SI指数比较了上海与OECD国家主要大城市在土地、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影响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即集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干预下的一体化政策,重点对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一体化政策与大都市区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借鉴了发达国家如纽约大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的经验、政府规划和政策干预下的东京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经验。其次,本文通过跟踪记录2016-2019年企业设立的分支数据,从空间结构一体化的视角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世界城市网络INM模型(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对长三角大都市区26个城市的城际联系进行度量和考察,重点对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腹地和产业承接城市的区域重要程度进行研究,同时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度量。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大都市区城市网络层级分化现象明显,发展并不均衡,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在辐射和拉动次级城市和周边城市效应显着,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大都市区城市网络发展不均衡,网络多中心化、层级化现象明显。城市联系高度集中在发达的中心城市内部,外围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少,处于网络边缘位置。综合各项指标,将长三角城市网络划分为一、二、三、四层级,其中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层级最高的城市,属于核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宁波、无锡、苏州处于第二层级,属于中心城市;常州、南通、扬州、芜湖、嘉兴、泰州、镇江处于第三层级,属于次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处于第四层级,属于外围城市。中心城市分别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外围城市进行辐射和拉动,直接和间接效应总和约为50%,较为显着。从城市非对称曲线来看,7个中心城市与上海的城市能级和城市综合水平均有一定的差距。从省级层面来看,江苏省的城市排名靠前,安徽省排名靠后,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不突出,部分指标落后于宁波。从长三角地区五大亚城市圈与核心城市的联系来看,苏锡常都市圈位列第一,南京都市圈次之。此外,在对企业进行长三角地区内部与外部分区域度量时,结果显示长三角以外的企业选择在长三角设立分支的意愿并不强烈。以非长三角地区企业度量时发现,结果显示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在聚合链接占比、城市网络距离等方面比有了显着改善,这说明城市门槛效应对企业选择分支定位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上海核心城市地位的提升,门槛效应进一步提高,非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更倾向在二级中心城市设立企业分支。2016年6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颁布实施,规划期为2016-2020年。通过比对2016至2019年各项指标的变化,进一步研究4年来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和一体化水平的动态演变情况。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2016年,2019年上海的门槛效应更加显着。由于上海较高的城市发展水平给企业带来了过高的成本等负面影响,导致企业尤其是长三角以外的企业进驻上海的意愿在进一步降低。4年来,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水平在进一步提高,企业选择落户除核心城市上海以外的其他城市,不仅没有对企业产生影响,相反还降低了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成本。经过4年的发展,长三角大都市区城际联系普遍增多,表明城市联系更加紧密,但城市排名整体变化不大,2016年排名前列的城市在2019年的城际链接值的增幅要小于排名后列的城市。经过4年来的发展,大部分城市虽然没有跨出本层级范围,但是次中心城市和外围的排名均有显着变化,集中体现在浙江省城市的快速发展。最后,基于1997-2018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区域一体化政策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提出三个假说,认为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将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划分为产业结构差异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两种路径,考察这两种路径方式下哪种路径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更为显着。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核心解释变量分别采取经济指标和政策指标两种指标进行度量。实证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产业结构调整下的两条路径的作用效果并不相同,两者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产业结构高度化路径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化路径的作用效果。造成差异性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各种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在运用区域一体化政策时都偏向选择效率回报最高的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再加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我国政府自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转型的主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的导向性,因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其作用效果显着大于产业结构差异化路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要提高优质企业在上海的落户和设立总部的比例。近年来,随着上海核心城市地位的不断提升,门槛效应也随之提高,城市门槛效应对企业选择分支定位的城市有具一定的影响,而非长三角地区的企业更倾向选择在长三角大都市区内的二级中心城市设立分支,以降低企业在核心城市落户或设立总部及分支的各类成本。鉴于此,上海要进一步降低低端落后企业留沪的比例,将有限的资源留给国内外大型优质企业,进一步提高优质企业总部在上海的落户比例,保留上海的城市核心功能。此外上海作为核心城市,其对外围城市的直接辐射拉动效应远低于间接辐射拉动效应。建议要进一步提高上海对外围城市的直接辐射效应,从而提高长三角一体化水平。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对长三角大都市区外围城市的辐射拉动效应,从而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中心城市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外围城市产生的作用效应总和约为50%,较为显着。外围城市要加速发展,不能局限于第四层级和外围城市内部,要加强与高层级、中心城市的联系与合作。中心城市的城际链接不能仅停留在第一、二层级内部,要更多地扩散和覆盖到到第三、四层级的城市。第三,建议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城市能级、缩小与上海的差距,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从非对称曲线来看,上海的整体城市能级仍远高于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今后上海的非核心功能要向这些周边中心城市疏解的话,这些城市的匹配和承载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中心城市要加强与核心城市上海的联系,提高城市服务水平,积极做好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第四,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引导产业结构朝着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和大都市区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调整,加强三省一市的合作,科学制定长三角大都市区内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机制和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的正向效应,消除地方行政壁垒、加强地区联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顾可欣[8](2020)在《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在拉动经济发展、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人民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浙江省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浙江省文化产业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浙江省文化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同时为我国中微观区域的文化产业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深入研究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便尤为重要。本文以浙江省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空间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在梳理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利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演变、经济贡献格局演变与时空演变特征,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探究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至今,浙江省文化产业主要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与加速发展阶段,目前浙江省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产业特色愈发凸显,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且市域差异逐渐增大,杭州的领先地位日趋突显;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呈现出“一核三极”的空间布局模式,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程度日渐增大,产业地位不断攀升,已逐渐发展为多地的支柱型产业,尤其在杭州已成为核心支柱产业;目前浙江省文化产业在市域层面上还未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地理空间集聚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分散态势不断减弱,其中,杭州与金华的文化产业在全省处于优势地位,专门化程度高,且呈现出相对突出的产业集聚特点;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而成,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分别为科技创新、政府政策、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关联产业、人才资源、文化基础设施。

何玥[9](2020)在《高铁时代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研究》文中提出交通系统支撑着城市发展,交通方式的变革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产生重大影响。城市和区域发展依赖于城市间的人、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城市网络格局,高铁网络建立起的高度流动性社会将成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21世纪以来,中国步入高速铁路快速建设与发展时代,现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网络规模最大、运行速度最高的国家。高铁开通带来的时空距离压缩将加强城市群中核心—外围城市间的联动关系,重塑中国城市空间格局。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具有发展活力的地区,也是全国范围内高铁发展最成熟的区域之一。在长三角城市群内,沪宁、沪杭、京沪等多条重要高铁线路陆续开通,该区域的高速铁路网络持续完善、高铁效应加速释放,对长三角经济地理格局产生深刻影响。高铁网络背景下城市间的关联特征及其演化机理等研究逐渐成为学术关注重点,本文在空间尺度范围上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间空间联系格局和时空演化特征,并实证分析了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的影响。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城市空间联系、高铁对群空间格局影响的文献研究进行梳理与阐释。从空间联系的基础理论出发,通过回顾经典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开发理论,结合高速铁路自身的特点,分析高铁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与城市群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阐述了交通运输系统能较为精确反映城市间的通达程度、功能联系等核心指标。然后,在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和高铁网络空间分布情况后,以城市间铁路客运车次为基础,利用2007、2016、2017、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吸附指数和依附指数以描绘城市间联动关系及时空演化规律。长三角城市群基于铁路客运测算的城市吸附能力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在规模上表现为较为显着的首位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呈现以沪、杭、宁三中心城市为节点的“Z”字形分布特征。最后,为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城间联动关系的决定因素,基于引力模型,利用吸附、依附指数和城市经济、人口等宏观数据,构建计量模型以刻画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演化与核心—外围城市联动发展的基础。并把高铁开通看作一种政策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阐释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铁建设效应”。研究发现,人口规模、经济体量、腹地与其他中心城市的依附关系、地理区位等因素是影响城市空间联系的主要原因。在高铁开通的影响下,中心城市辐射范围扩大,与腹地城市的联动效应明显增强,高铁网络重塑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

胡述聚[10](2020)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网络理论或融合网络因素的区域经济新理论。在区域经济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网络现象对于拓展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网络视角剖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复杂的结构关系、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复杂的经济联系,识别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区域经济“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最明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区域间经济联系产生的本质——企业联系出发,基于企业总部分支关系大数据对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尝试建立区域经济网络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建立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二,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一般过程和网络组织模式。第三,在数据来源方面,本文基于3053024条企业大数据,以及由140669个公司总部及其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6章,前3章是理论研究,后3章为实证研究,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界定,并对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别。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和主要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对比和评述。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网络科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将本文的理论基础归纳为网络理论和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切入点。第三章是区域经济网络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区域关系研究的中心地范式和网络范式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随后尝试建立了一个包含分工演进、运输成本变化、规模报酬递增、多部门企业在内的区域空间结构动态演变模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一般过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四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及演变进行了分析。基于由140669个公司总部以及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从网络节点性、网络连通性以及网络子群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和演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经济空间格局演变以及产业空间演变四个维度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人口过程、经济过程、产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体网络以及部分典型产业网络化过程的剖析归纳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网络的组织模式。第六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从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对外经济联系、市场力、行政力、产业因素7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政府规划协调6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网络化,区域经济呈现显着的“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3、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和轴线具有显着的层级特征,网络节点和轴线的等级与城市原有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密切相关。4、区域经济网络化是一个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口先集聚后分散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发展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是一个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增强的过程;区域经济网络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具有层级特征的构建过程。5、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是由同等级城市间的水平联系网络和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垂直联系网络构成的。6、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前期因素,而对外经济联系、行政力则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后期因素。7、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历史基础;产业分工与协作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纽带;产业集聚与扩散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基本动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外部推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物质载体;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二、金华区域经济的特色及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华区域经济的特色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城市群空间重构
        1.1.1.2 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现实选择
        1.1.1.3 东部沿海城市群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2.1 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1.2.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研究
        1.2.3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
        1.2.4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方法
        1.2.5 研究评述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群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空间结构
        2.1.4 城市群空间结构
        2.1.5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2.2.3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4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
    3.1 研究范围及发展现状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研究区域发展现状
    3.2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3.2.1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3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3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3.3.1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变特征
        3.3.2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
第4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
    4.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4.1.1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测度方法
        4.1.2 基于人口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4.1.3 基于经济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4.1.4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4.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4.2.1 城市群职能结构测度方法
        4.2.2 东部沿海城市群基本职能判定
        4.2.3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规模演变
        4.2.4 东部沿海城市群专业化部门演变
        4.2.5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强度的演变特征
        4.2.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4.3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演变分析
        4.3.1 城市群联系网络测度方法
        4.3.2 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特征
        4.3.3 东部沿海城市群个体网络特征
        4.3.4 东部沿海城市群关联线特征
        4.3.5 东部沿海城市群凝聚子群演变特征
        4.3.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关联分析
第5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5.1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5.1.1 完善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发展
        5.1.2 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
        5.1.3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5.1.4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5.1.5 全面改善民生,助力共享发展
    5.2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5.2.1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优化思路
        5.2.2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优化思路
        5.2.3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优化思路
    5.3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5.3.1 完善城市群等级规模体系,提升不同城市的功能效益
        5.3.2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强化城市群群内群际空间联系
        5.3.3 明确城市职能定位,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5.3.4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5.3.5 共建生态宜居城市群,推进绿色城市群建设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2)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理论研究
        2.1.1 城市群和城市网络研究
        2.1.2 长三角城市群相关研究
        2.1.3 引力模型相关研究
    2.2 文献研究述评
第3章 城市群网络数据模型及数据来源
    3.1 城市群网络数据模型
        3.1.1 引力模型
        3.1.2 城市群网络分析模型
    3.2 数据来源与选取
第4章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量化研究
    4.1 长三角城市群十年网络经济联系特征动态分析
    4.2 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结构演变分析
        4.2.1 整体网络分析
        4.2.2 个体网络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和优化路径
    5.1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十年演变趋势
        5.1.1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整体趋于成熟
        5.1.2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节点差异愈发明显
        5.1.3 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内次级城市作用愈发明显
    5.2 长三角城市群网路结构优化发展路径
        5.2.1 优化内部网络层次结构
        5.2.2 深化城市节点特色功能
        5.2.3 推动跨区域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5.2.4 加速中小城市发展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原始数据
    2、2010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矩阵
    3、2010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网络特征数据
    4、2010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个体网络特征数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
        一、论文可能的边际贡献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一、土地财政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区域协调发展
        四、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一、土地财政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土地财政研究综述
        一、国外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二、国内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第四节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综述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内涵研究
        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政策研究
        三、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问题研究
        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与制度框架研究
        五、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
    第五节 文献评述
        一、已有研究成果证实了土地财政问题的复杂性
        二、已有文献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土地财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制度安排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
        一、中国特有土地制度
        二、分税制改革制度
        三、政绩考核制度
    第二节 土地财政的规模与变化趋势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度及变动趋势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算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生财”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第一节 全文作用机制分析
        一、机制分析的逻辑主线
        二、“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全样本回归分析
        二、分区域回归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引资”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第一节 “以地引资”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四、空间权重确定
        五、空间自相关检验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检验
        二、分区域回归检验
        三、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节 全文作用机制检验
        一、研究设计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浙滇比较分析
    第一节 比较区域选择
    第二节 浙滇两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一、浙江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二、云南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第三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比较
    第四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对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分析与比较
        一、研究设计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政策启示
        一、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
        二、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
        三、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
        四、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
附录A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4)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主要概念辨析
        2.1.1 城市群
        2.1.2 空间互动与区域联动
        2.1.3 城市群协同发展
        2.1.4 城市群联动发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
        2.2.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2.2.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2.4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2.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2.3.1 国外城市群联动文献与研究方法
        2.3.2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2.3.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述评
    2.4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2.4.1 国内城市群联动文献资料概况
        2.4.2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知识演进
        2.4.3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2.5 述评与启示
3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
    3.1 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
        3.1.1 空间集聚与扩散
        3.1.2 产业升级与整合
        3.1.3 科技创新
        3.1.4 文化和制度融合
    3.2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3.2.1 城市群联动发展动力机制
        3.2.2 城市群联动发展运行机制
        3.2.3 城市群联动发展保障机制
    3.3 城市群联动发展影响因素
        3.3.1 联动发展思想认识落后
        3.3.2 跨域城市群发展落差大
        3.3.3 联动发展缺乏合作平台
    3.4 城市群联动发展实现路径
        3.4.1 城市群要素联动发展
        3.4.2 城市群市场联动发展
        3.4.3 城市群产业联动发展
        3.4.4 城市群空间联动发展
        3.4.5 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
    3.5 本章小结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现实基础
    4.1 三大城市群范围界定
        4.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4.1.2 长江中游城市群
        4.1.3 成渝城市群
    4.2 三大城市群发展概况
        4.2.1 城市规模
        4.2.2 经济总量
        4.2.3 产业布局
    4.3 三大城市群发展特征比较
        4.3.1 城市群发展阶段差异比较
        4.3.2 城市群要素禀赋差异
        4.3.3 城市群职能分工比较
        4.3.4 城市群发展动力比较
        4.3.5 城市群社会经济联系比较
        4.3.6 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比较
    4.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历史进程
        4.4.1 新中国建立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4.4.2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4.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启示
        4.5.1 政治经济变化是城市群联动的基本环境
        4.5.2 对外开放是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基本动力
        4.5.3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联动的基础条件
        4.5.4 基本构建起了流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动分析
    5.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5.1.1 引力模型及修正
        5.1.2 QAP相关分析
    5.2 三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5.2.1 三大城市群整体的关联强度
        5.2.2 三大城市群内部的关联强度
        5.2.3 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关联强度
    5.3 三大城市群经济联动驱动因素分析
        5.3.1 指标选取
        5.3.2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功能联动分析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6.2 基于交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2.1 网络密度分析
        6.2.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2.3 空间结构分析
    6.3 基于信息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3.1 网络密度分析
        6.3.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3.3 空间结构分析
    6.4 基于企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6.4.1 网络密度分析
        6.4.2 网络中心性分析
        6.4.3 空间结构分析
    6.5 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设计
    7.1 对策设计目标
    7.2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7.2.1 联动发展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7.2.2 水运联动体系尚没有建立
        7.2.3 环保联动合力还没有形成
        7.2.4 重复建设依然没有根本改观
        7.2.5 城市群联动发展任重道远
    7.3 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
        7.3.1 遵循长江流域空间单元基本特征
        7.3.2 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脉络
        7.3.3 参照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
    7.4 具体对策设计
        7.4.1 统一观念,构建城市群联动多极治理体系
        7.4.2 通过联动,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
        7.4.3 对策设计之路径规划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推动跨域城市群联动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最有效途径
        8.1.2 促进流域城市群联动首先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8.1.3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机制的动态执行比建构设计更加重要
        8.1.4 非中心城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8.1.5 经济层面数据不能全面反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轨迹
    8.2 研究展望
        8.2.1 流域空间城市群联动理论研究将会强化
        8.2.2 跨域城市群全面联动研究主题将更加丰富
        8.2.3 带状都市连绵区形成与治理将成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区域竞合关系演进与区域发展研究 ——以浙中区域(金华)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研究特色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1.2 区域竞合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1.5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城市群发展国内外相关研究
        2.2.2 城际关系发展国内外相关研究
        2.2.3 城际竞争、合作关系国内外相关研究
    2.3 小结
3 区域竞合关系发展
    3.1 竞合关系概念及内涵
        3.1.1 竞合关系概念
        3.1.2 竞合关系的内涵
    3.2 区域竞合关系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3.2.1 区域竞合关系的发展
        3.2.2 区域竞合关系影响因素
    3.3 竞合关系影响下区域发展研究
        3.3.1 功能与产业协同发展
        3.3.2 交通与设施组建网络化
        3.3.3 生态与空间整体谋划
        3.3.4 政策与机制协同发展
    3.4 小结
4 案例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浙中区域基本情况
        4.1.2 从“八婺”到金义都市区
    4.2 浙中区域经济联系度分析
        4.2.1 指标的选取与校正
        4.2.2 数据来源及测算结果
        4.2.3 经济联系度分析
    4.3 浙中区域(金华)的竞合关系演变
        4.3.1 相对均衡且分散发展阶段(1949年-1985年)
        4.3.2 密集的城镇发展阶段(1985年-2001年)
        4.3.3 弱市强县发展阶段(2001-2011年)
        4.3.4 现代化都市区建设阶段(2011年以后)
    4.4 竞合关系影响下浙中区域发展及对策研究
        4.4.1 浙中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
        4.4.2 浙中区域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4.5 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文献评述
    (三)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技术路线
    (五)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交通运输
        2.区域经济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基础理论
        1.运输经济理论
        2.区位理论
        3.中心-外围理论
        4.增长极理论
        5.点轴理论
        6.系统耦合理论
        7.相关理论运用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理
        1.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2.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制
三、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
    (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状况及比较分析
        1.地区经济发展规模
        2.地区经济发展效益
        3.地区产业结构水平
    (二)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及比较分析
        1.交通运输能力
        2.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3.交通运输投资水平
四、交通运输—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1.评价方法
        2.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耦合协调测度模型构建
        1.耦合度测算模型
        2.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
五、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实证分析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
        1.区域经济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
        2.交通运输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
    (二)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与比较分析
        1.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评价
        2.耦合协调度时空差异原因分析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相关政策及建议
        1.交通优先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效率
        2.交通联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公平
    (三)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及一体化驱动因素相关文献综述
        二、城际联锁网络相关文献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一、从非对称城际关系视角对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进行了扩展
        二、从落后地区和分区域视角对INM城际联锁网络模型进行了扩展
        三、从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区域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扩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城市、都市、大城市、大都市
        二、全球城市、世界城市、国际大都市
        三、都市区、都市圈、城市群
    第二节 城市化和大都市区一体化相关理论
        一、城市化理论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全球化发展理论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
        二、区域非均衡理论
    第四节 城市场理论
        一、场理论
        二、场理论相关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历程及驱动因素探究
    第一节 上海城市形成与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历程回顾
        一、城市雏形期
        二、多功能经济中心时期
        三、城市恢复期
        四、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节 上海城乡一体化演进路径及驱动因素探析
        一、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演变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和战略规划演变
        三、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演变
    第三节 上海郊区一体化及城乡一体化现状测度
        一、上海郊区一体化
        二、城乡扩张指数
        三、用城乡扩张指数度量上海城乡一体化现状
    第四节 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区中核心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区中核心地位的表现
        二、上海核心地位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都市区一体化主要驱动因素探究
    第一节 集聚经济形成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大都市区一体化
        一、集聚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二、从静态集聚经济到动态集聚经济的转变
        三、基于核心——边缘模型下的一体化与产业集聚模型
    第二节 纽约、东京大都市区(圈)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纽约大都市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经验
        二、东京大都市圈政府干预政策与一体化互动发展经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际联锁网络视角下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一、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区域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全球化背景
        二、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现实背景
        三、基于城际联锁网络视角研究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的有关拓展
    第二节 构建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城际联锁网络模型
        一、城际联锁网络模型及对模型的修正
        二、数据节点层:长三角大都市区主要城市样本数据
        三、数据子节点层:大都市区企业样本数据
    第三节 基于静态数据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数据结果初步分析
        二、聚合链接结果分析
        三、相对链接度结果分析
        四、空间网络距离结果分析
        五、辅助指标结果分析
    第四节 多中心化的长三角大都市区的空间联系测度
        一、上海与五大亚都市圈的空间联系
        二、上海及中心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辐射拉动效应
        三、非对称性关系下的长三角大都市区城际联系测度
    第五节 数据比较分析下的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一体化动态演变
        一、数据结果初步分析
        二、聚合链接结果分析
        三、空间网络距离结果分析
        四、辅助指标结果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一体化政策对长三角大都市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区域一体化政策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政策的现实背景
        三、提出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区域经济实现路径的三个假说
    第二节 基于基准路径对区域一体化政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构建基准模型
        二、样本数据及变量说明
        三、基准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基于中介路径对区域一体化政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初始中介路径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二、中介路径模型的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三、稳健性说明及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政策建议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实证部分的数据样本、初始矩阵、运算结果矩阵及面板模型的变量数据指标值等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8)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文化工业”理论
        2.2.2 “3T”理论
    2.3 国内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2.3.1 国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2.3.2 国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3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3.1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历程
    3.2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3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市域差异
4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区位熵
        4.1.2 空间基尼系数
        4.1.3 空间自相关
    4.2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时空格局分析
        4.2.1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格局演变
        4.2.2 浙江省文化产业经济贡献格局演变
    4.3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3.1 基于区位熵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3.2 基于空间基尼系数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3.3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5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方法
    5.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5.3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灰色关联度计算
        5.3.2 实证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创新点与不足
        6.3.1 创新点
        6.3.2 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2012-2017年浙江省各地级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表
附录二: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均值化变换表
作者简历

(9)高铁时代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空间联系相关研究综述
        1.3.2 高铁对城市群空间格局影响相关研究综述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铁
        2.1.2 城市群
        2.1.3 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
        2.1.4 空间联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核心—边缘理论
        2.2.4 点—轴开发理论
    2.3 高铁对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2.3.1 高铁对城市空间格局影响机制
        2.3.2 高铁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过程
        2.3.3 高铁重塑城市空间格局的正负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群形成背景及其经济与高铁网络发展
    3.1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范围的历史演变过程
    3.2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3.3 长三角城市群高铁网络发展现状及空间布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外围联动特征刻画
    4.1 城市吸附、依附指数构建与测度
    4.2 城市吸附能力的空间格局和规模分布
        4.2.1 空间分布格局演化
        4.2.2 位序—规模格局演化
    4.3 腹地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格局演化
        4.3.1 2007 年腹地城市对区域中心城市依附格局
        4.3.2 2016 年腹地城市对区域中心城市依附格局
        4.3.3 腹地城市对区域中心城市依附格局演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铁联网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联系格局实证检验
    5.1 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外围城市联动关系决定因素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高铁联网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联系格局的演化动力
        5.2.1 研究方法与计量模型设定
        5.2.2 数据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建议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10)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复杂网络
        二、城市网络
        三、区域经济网络
        四、区域经济网络化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
        二、企业联系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三、要素流动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四、社会文化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五、引力模型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及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主流的网络分析工具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网络理论
        一、城市网络理论
        二、复杂网络理论
        三、社会网络理论
    第二节 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卡斯特的流空间理论
        三、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四、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五、其他学者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第三节 理论切入点
        一、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二、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
        三、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区域经济网络研究范式
        一、传统的区域关系研究范式
        二、区域关系的网络研究范式
        三、中心地范式与网络范式的对比
    第二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
        一、对现有空间经济理论及建模策略的分析
        二、理论假设及合理性解释
        三、企业视角的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一、自然差异、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
        二、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
        三、要素集聚与扩散机制
        四、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五、产业分工机制
        六、制度因素与区域政策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及空间范围界定
        一、研究区概况
        二、研究区空间范围界定
    第二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
        一、研究视角与行业选择
        二、数据来源
        三、经济联系测度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分析
        一、网络度中心性分析
        二、网络中间中心性分析
        三、网络节点层级分析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连通性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网络密度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内部经济网络分析
        三、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网络分析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一、199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二、200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三、201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四、2017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首位度变化
        二、长江三角洲城镇等级规模变化
        三、长江三角洲建设用地空间演变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人口演变过程
        一、人口集聚测度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变化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经济演变过程
        一、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测度
        二、经济总量和经济重心变化
        三、人均GDP空间格局演变
        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产业专业化演变过程
        一、数据来源
        二、区域专业化测度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专业化演变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及网络组织模式
        一、不同网络节点的功能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三、企业联系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网络组织模式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三、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一、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四、产业集聚与扩散
        五、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六、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四、金华区域经济的特色及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D]. 薛明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研究[D]. 黄晓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钟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D]. 秦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区域竞合关系演进与区域发展研究 ——以浙中区域(金华)发展为例[D]. 周丽娟.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研究[D]. 王俊超.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区一体化研究 ——基于城际联锁网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D]. 万宁娜.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8]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顾可欣. 浙江大学, 2020(02)
  • [9]高铁时代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格局研究[D]. 何玥.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10]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D]. 胡述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金华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