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经营风险入手

从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经营风险入手

一、从加强信用管理入手 严格控制经营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陈昕[1](2021)在《XY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推进,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对于建筑业来说,其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发展正在成为过去式,当前施工企业为了承揽工程,提升市场占有率,垫资施工现象普遍存在,债务不能按期及时收回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案例层出不穷。应收账款金额居高不下、信用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坏账损失难以预测,使得应收账款风险不断积聚,成为长期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垫支资金成本过高,既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回笼,也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已经成为一项极其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国有建筑集团下属子公司XY公司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首先,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奠定了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财务分析法结合XY公司现阶段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对企业2017-2020这4年内财务数据分析其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的规模及占比、企业应收账款的构成情况、应收账款周转率、账龄分析、集中度分析等,发现现阶段应收账款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其原因。接下来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模型,对企业近8年应收账款及经营绩效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得出XY公司的债权转换效率、应收账款收账频率、资金回款速度与企业经营绩效成正相关关系。最后,运用全过程理论针对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及保障措施建议,即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信用管理、加强项目日常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支付制度、优化应收账款收账策略、应收账款风险转移等,有助于提升XY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对同类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有借鉴意义。

李晓松[2](2021)在《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信贷风险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巩固其大行业、大客户方面的传统优势同时,开始进行面向大众、面向小微的经营战略调整。HD银行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思维打造契合小微企业融资特征及要求的互联网金融信贷产品——“小微快贷”。HD银行自小微快贷业务开办以来,贷款余额和客户数迅速增长,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从实践经验来看,还不能有效满足小微快贷产品的风险管控需求,在信贷风险的有效管控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本文以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小微快贷产品的信贷风险管控开展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信息不对称、大数据、区块链及全面风险管理等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对当前HD银行小微快贷风险管控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发掘出小微快贷产品风险管控存在客户信息数据获取及应用不足、业务流程未落实合规操作、内部管理弱化及外部贷款中介潜在危害等问题,最后从提高数据获取及分析能力,规范业务流程操作,强化内部管理和防范外部贷款中介潜在危害影响的角度,提出了HD银行小微快贷信贷风险管控的建议。通过对小微快贷产品信贷风险管控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小微快贷产品信贷风险管控水平,有效管控业务风险,不断增强小微快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对业内同质化产品的风险管控提供有益经验借鉴。

卢玲玲[3](2021)在《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村镇银行是顺应我国特殊国情而生的,他的产生完善了我国金融体制,为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有效填补了农村金融市场缺位现象,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R村镇银行自2012年5月成立以来,较短的决策链条、快速的沟通反馈机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为R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内外部的各种优势,助力其迅速发展,成长前景广阔。在前期大规模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甚至弱化信贷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最终导致近两年,R村镇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急速下降、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信贷风险大面积爆发,严重阻碍了其经营发展,因此,持续改进和提高信贷风险控制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R村镇银行为研究案例,首先对村镇银行进行了介绍,在了解了村镇银行有其特殊性的基础上,引出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接着梳理R村镇银行在信贷业务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和信贷风险管理手段。随后,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R村镇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分析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现状,整理出R村镇银行可能存在三大项十二小项的信贷风险管理的风险因素,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风险因素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得出R村镇银行应该把信贷风险分析重点放在客户的资质审查方面,确保客户资料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将层次分析法得出结论与问卷调查结果相结合,综合得出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风险预警和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识别虚假信息能力不足、道德风险的缺乏、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五个方面。最后,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再在大量研读国内外的文献并借鉴城市商业银行及农商行的先进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系统的针对当前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内部防范机制建设及外部保障机制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研究,形成内在与外在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策略,系统全面地防范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

马全德[4](2021)在《山东LX小贷公司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开始试点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在扶持三农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2008年以后小额贷款公司在数量、贷款余额、从业人数上增长迅猛,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受资本金、外部融资、风险防控、特殊客户群体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小额贷款公司规模出现萎缩状况。国家出台规范民间借贷、非法放贷、民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等一系列政策,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趋于严格,对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小额贷款公司面对的客户主要为规模小的低收入群体,客户的整体质量低于银行的客户,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识别、风险风控、抗风险能力等低于银行,面对各项问题与挑战,风险防控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国内外关于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文献,对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然后深入分析小额贷款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瓶颈、主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山东LX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实地调查,发现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主要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小贷公司主要客户群体为小微企业,风险防控难度较大,信用风险高,因无法吸收公众存款,小额贷款公司资金规模受限,不良增加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制度建设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结合山东LX小额贷款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小贷公司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涵盖公司“全部活动”、“全部风险”、“全体人员”、“全程管理”,并提出了强化信息技术、优化内部控制、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向等具体举措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山东LX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管理研究,找出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科学的风险防控举措,为其他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提供借鉴意义,促进小额贷款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周安邦[5](2020)在《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研究 ——以Z银行A分行为例》文中指出政府融资平台的设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我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化建设、工业化发展、改善民生和应对外部冲击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以及借款规模逐年增大,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平台公司的信贷风险进行评估与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风险评估与管理对于以高负债率运作的商业银行来说,在商业银行运营中极为重要。因此,本文从商业银行视角探讨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问题。首先,从政府融资平台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入手,介绍了商业银行与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合作模式、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贷款与普通信贷的差别。其次,分析了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现状。其中,政府融资平台具有存在数量多、负债规模大、潜在风险大;融资渠道比重失衡、内部机制不完善等自身制度风险等。商业银行对融资平台类公司的贷款目前主要是通过总量规模控制、严审项目背景真实性、强化抵押担保缓释等三个方面强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的风险管理普遍存在评价系统较为粗糙、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太合理、操作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风险预警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再次,以Z银行A分行为例,在对Z银行A分行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的信贷规模、信贷风险的评价方法与管理策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政府融资平台类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风险评价浮于表面、风险评价过于宽泛粗糙、追求业绩忽视风险、贷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同时,结合Z银行A分行实际,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主要为贷款风险评价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完善风险评价体系、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并重、细化贷后管理过程等等,以减少贷款信用风险损失。然后,以Z银行A分行对XZ新城区国资公司的授信进行了实证案例分析。从基本情况、授信方案及收益、公司融资风险指标、内外部状况、风险评价打分等方面进行了风险综合分析评价;从贷前、贷中、贷后、动态风险预警四个流程进行了管理策略研究。同时提出了Z银行A分行对XZ新城区国资公司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应用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政府融资平台类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一般建议。

蔡璐[6](2020)在《政府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规制也称为管制、监管,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制度安排,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集中体现。放松经济性规制和加强社会性规制是当前政府规制的两大发展趋势。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流程、价格市场化、清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目的都是从体制机制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建设。加强职业安全规制、产品质量规制和环境规制,是从企业要素获得、成本负担、区位选择角度,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通过监管创新发挥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监管创新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大数据监管、协同监管;采用“双随机、一公开”加强监管震慑和减轻企业负担;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监管,建立诚信交易环境。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2003年的83名,提高到2020年的31名,整体水平有显着提高。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不同,地区间还存在差异。东部沿海地区营商环境水平较高,内陆地区营商环境水平较低。这与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有重要关系。政府规制的范围、强度、方式,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民营经济发展、市场发育程度、法制化建设方面的影响,都间接表现在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上。良好的环境对企业开办、运营、竞争和发展都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会带动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已经认识到科学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过度的经济性规制,对建立公平竞争市场、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意义。社会性规制通过要素流动、生产成本、自然环境等方面,影响着企业要素获得、成本负担和区位选择。因此,本文根据政府规制的性质,分别从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研究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机制,提出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存在路径依赖,始终保持着优化发展的趋势。过度的经济性规制对营商环境存在抑制作用,社会性规制对营商环境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文献综述部分。对政府规制与营商环境的内涵进行国内外文献梳理。从价格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放松价格规制对福利的影响,放宽市场准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放松金融规制对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职业安全规制对劳动者与企业成本的影响,产品质量规制营造诚信市场环境,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等方面,分类归纳了政府规制影响营商环境的研究现状及主要结论。第二,机理分析部分。本研究认为:政府规制通过制度调节影响市场主体活力。规制时滞对技术创新、交易便利、公平竞争的刺激并不一定是正向的。过度金融规制扭曲了金融效率,削弱了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恶化营商环境。规制波动增加企业生产预期的不确定性,抑制了生产积极性。地方政府规制不是独立的,规制竞争策略对营商环境影响取决于策略互动的类型。第三,现状分析部分。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政府规制实践发展进程划分为4个阶段。酝酿阶段(1979-1992)——起步阶段(1993-2001)——全面建设(2002-2013)——改革创新(2013-至今)。经济性规制逐渐放松,政府直接干预减少;社会性规制机构改革合理、规制手段提高,不断加强社会性规制。改革开放后的营商环境的建设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萌芽阶段(1979-2012)——初步实施(2013-2016)——全面推进(2017-至今)。在政府规制的影响下,国内市场竞争程度提高、创业主体数量增加、政务服务便利化,但也存在违约失信现象突出、区域间营商环境非平衡发展的问题。第四、实证分析部分。主要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选择2008-2018年30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省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价格规制、进入规制、金融规制、职业安全规制、产品质量规制、环境规制与营商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选择系统GMM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存在路径依赖,始终保持着优化发展的趋势。过度的经济性规制对营商环境存在负面影响,社会性规制对营商环境具有正向影响。并对5种理论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第五、案例分析部分。对我国规制实践与营商环境建设进行案例研究。为保持与政策文件用词统一,采用政府监管代替政府规制。通过监管创新发挥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将影响过程提炼为BCRS模型。采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三个步骤,揭示了监管创新是一套“组合拳”,包括大数据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协同监管。第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部分。研究发现,过度的经济性规制对营商环境存在抑制作用,社会性规制对营商环境具有促进作用。从完善经济性规制角度提出加强规制理论研究、提高规制法制化水平。从完善社会性规制角度提出降低产权界定成本、保持规制稳定和推进环境规制竞争。从监管创新的角度提出探索智慧监管、推动信用监管、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效能和落实协同监管的对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存在路径依赖,始终保持着优化发展的趋势。过度的经济性规制对营商环境存在负面影响,社会性规制对营商环境具有正向影响。具体来说:第一,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明晰产权对企业形成一种约束,有利于塑造绿色环保的外部“硬环境”。寻租维持了企业原有垄断地位,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第二,价格规制时滞会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进入规制时滞使企业错过最佳的进入时机。第三,过度金融规制扭曲了金融效率,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形成融资约束。第四,规制波动对生产预期产生不良影响,难以形成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第五,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空间上“高高”、“低低”聚集分布。政府间环境规制存在“逐顶竞争”策略,加强环境规制不仅提高了当地营商环境水平,对周围省份的营商环境也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阐述了政府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机理,解释了二者之间的作用路径。分析了制度调节的作用机理,价格规制时滞与进入规制时滞的作用机理,过度金融规制抑制金融效率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规制波动加剧生产预期的不确定性,地方政府间规制竞争对营商环境的作用。二是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省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制度和创新环境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采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赋权重,得到省级营商环境得分。三是采用多案例分析,揭示了监管创新作为一套“组合拳”,包括大数据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4个方面。通过监管创新发挥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将影响过程提炼为BCRS模型。但在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搜集较全面的数据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深入研究。

王姗[7](2020)在《中铁建设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供应链金融是近年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打造金融新态势的重要着力点,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在建筑业内成绩亮眼。中铁建设集团是我国建筑业内实力雄厚且组织架构庞大的国有龙头企业,受所处行业特征影响,集团具有建筑工程项目体量大,结算周期长的特点,导致集团应收账款聚集,资金流动性较差,因此中铁建设集团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为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当前,中铁建设依托母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类型多为应收账款类融资,有效缓解了子公司的融资压力,但集团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也存在业务类型不丰富,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是供应链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以完善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工作为研究重点,根据集团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供应链金融各类业务相关风险因素,建议通过加强全链信用和成员单位的管理、统筹交易全流程和监督产品发行及续存管理等措施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并对集团公司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类型、业务开展形式和融资服务领域提出优化创新路径,期望中铁建设集团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在技术支持、人才保障和奖励机制的发展保障措施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潘爽[8](2020)在《投资者对网贷平台逆向选择的治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网络借贷的出现对我国缓解信贷约束和发展普惠金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来,网贷行业风险多次集中爆发,平台倒闭跑路现象频发,这不但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贷风险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然而,已有研究对投资者如何正确选择网贷平台,以减少对平台的逆向选择风险的关注较少,也不够深入。本文以投资者对网贷平台的逆向选择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和人工智能算法、新制度经济学方法,揭示这种逆向选择的形成机理,研究网贷平台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机理、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治理机制,设计投资者正向选择机制,提出加强投资者对网贷平台逆向选择治理的政策建议,以减少投资者对网贷平台逆向选择风险的发生,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我国网贷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了我国网贷投资者特征、平台运营模式和网贷交易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发现我国网贷平台大多为复合型中介模式,其基本特征如下:风险传导机制复杂;平台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内部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平台道德风险严重;网贷业态创新十分活跃,监管力度有待加强。我国网贷平台利用机会主义行为误导投资者的可能性较高。第二,探讨了投资者对平台逆向选择的产生原因,包括作为形成基础的投资者与平台间信息不对称,以及作为催化条件的平台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其中,信息不对称来源于平台信息披露、第三方机构信息评价、投资者信息接受与决策三个环节,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则是由信息中介盈利困境、监管制度缺陷与违规成本过低两个因素驱动。第三,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动态三方博弈模型,分别就信息不对称与机会主义倾向导致逆向选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理论解释。其中,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选择平台时仅以各平台收益水平为依据,机会主义倾向使得构建资金池、利用存贷利差盈利的复合型中介成为平台的占优策略。第四,在以平台为对象的治理机制设计中,分析了信息披露对投资者选择平台的影响,提出了平台信息披露机制优化路径,并运用复制者动态方程构建了平台与治理方的演化博弈模型,提出了平台信息披露行为的治理策略。第五,在以投资者为对象的治理机制设计中,基于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原则,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构建了网贷平台评价框架,提出了基于变尺度混沌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平台评价方法,提出了网贷投资者教育机制设计方案,以帮助投资者科学评价平台运营风险、控制非理性偏差。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网贷交易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易导致投资者对网贷平台的信息不对称,由此引发投资者对平台的逆向选择风险。第二,信息不对称时投资者仅以收益水平作为决策依据,收益低的优质平台因成交量萎缩而逐渐退出市场,随后复合型中介模式的劣质平台将因高风险借款人大规模违约而爆雷跑路,产生投资者对平台的逆向选择问题。第三,网贷平台信息披露具有价值引导效应、投资者信心增强效应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效应。应明确划分平台内部信息披露的责任与义务、构建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加强信息披露的实质性,并建立对平台违规披露的可变惩罚机制,以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第四,建立我国网贷平台评价机制、构建基于变尺度混沌方法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网贷平台运营水平评价模型,有助于降低接收信息环节的不对称。第五,我国应建立以第三方机构为实施主体的上窄下宽型投资者教育体系,要区分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网贷投资者教育中的作用。第六,应加强投资者对网贷平台逆向选择治理的支持条件建设,包括基础法规制度、网贷平台评级制度、第三方中介服务体系与协同治理机制。

安姝[9](2020)在《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证明我国经济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将我国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推入到“白热化”阶段,在这一环境下,通过赊销交易的形式扩大企业的客户群体数量、增大企业销售收入已经俨然成为各行各业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然而,应收账款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同时,规模过大的应收账款同样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诸多影响,而这一负面现象所产生的根源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能力不足存在较大关联。为此,本文以吉林省内农产品销售龙头企业ZH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对ZH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该公司在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客户信用管理、监控机制以及管理体系建设等层面发现ZH公司存在催收主体不明确、缺乏自有控制体系、监控机制实施有效性不强、应收账款管理信息化管理能力较弱等问题。在充分识别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后,本文分别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在应收账款催收方面,ZH公司可尽快通过明确催收责任、制定差异化催收策略等双重措施加以改进;第二,在客户信用管理方面,ZH公司可通过建立自有信用控制体系以及动态化追踪客户动态双重措施强化信用管理体系予以改进;第三,在应收账款监控机制实施有效性方面,ZH公司可同样通过增强应收账款监控机制有效性以及灵活转让应收账款等两种手段加强ZH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监控效果;第四,ZH公司可尽快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系统。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作出部分贡献,为更多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曹峰[10](2020)在《F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的商业活动中,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和信贷手段而存在。金融业的改革和飞速发展,也使得银行承兑汇票被进一步广泛使用。中小企业及大型上市公司频繁使用银行承兑汇票采购货物,银行也在存款保证金、中间业务收入等利益的驱动下青睐于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然而,伴随着信贷业务所产生的风险,银行承兑汇票授信违约也日渐增多,这给银行甚至整个经济环境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近年来,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的增长因宏观经济下行、不良授信频发等原因而逐步放缓。银行对于银行承兑汇票授信业务所产生的风险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管理。做好银行承兑汇票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最终的目的还是保障金融的有效运转,使银行能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使金融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将信贷资源高效利用,配置给符合授信条件和真正需要银行承兑汇票授信推动业务发展的企业。银行承兑汇票等授信业务主要有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声誉风险和其他风险。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商业银行在实务操作中,需要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科学方法和步骤防控风险,以此获得长足发展。在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文从F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的现状入手,从加强对授信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F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陈述了实施改进措施所能带来的效果。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理论联系实际法、文献检索法、案例分析法、描述性研究法。F银行存在的问题概况来讲有三个方面:一是从业人员执行力不足,二是授信不良率逐年走高,三是经营效益被授信风险吞噬。F银行必须从风险管理全流程的细节入手,针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一一对症施策,才能改善当前的局面,获得较好的发展。一是风险识别方面的原因为:F银行的定性分析不够全面、定量分析比较肤浅、对限定性指标分析重视不足。二是风险评估方面的原因为:F银行的风险评级和准入制度不健全、手段落后、过度信任和依赖第二还款来源、缺乏对企业风险点的动态评估。三是风险应对方面的原因为:F银行合规理念不强、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缺乏有效的回头看反馈机制。对此,论文一一对应地提出改进建议:一是在风险识别方面,F银行要严格遵循章法执行定性分析工作、围绕核心数据及财会培训深化定量分析工作、高度重视限定性指标分析工作等细节入手进行改进。二是在风险评估方面,F银行要从健全风险评级和准入体制提高风险评估效率、以第一还款来源为核心、结合经济环境对授信主体进行动态风险评估等细节入手进行改进。三是在风险应对方面,F银行需要从深化合规教育使全员牢固树立合规意识、引进风险管理人才,建立AB角指导监督机制、形成风险反馈回头看机制等细节入手进行改进。在实施了这些改进措施之后,F银行将取得能较好地改善经营局面,获得良好效果。概况来讲,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F银行的从业人员素质显着提升、授信的不良率明显下降、整体经营效益逐步提升。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工作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它关系到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经营效益和未来的发展。F银行只有高度重视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工作,并不断地努力优化和提升从业人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健和高质量的发展。

二、从加强信用管理入手 严格控制经营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加强信用管理入手 严格控制经营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XY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应收账款的概念及内容
        2.1.1 应收账款的定义
        2.1.2 应收账款产生原因
        2.1.3 应收账款的成本
    2.2 应收账款质量评价方法
        2.2.1 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法
        2.2.2 资产质量评价法
        2.2.3 应收账款风险评价法
    2.3 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理论
        2.3.1 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2.3.2 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2.3.3 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2.4 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
        2.4.1 企业经营绩效的概念
        2.4.2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
第三章 XY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分析
    3.1 XY公司概况
    3.2 XY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3.2.1 XY公司财务背景基本情况分析
        3.2.2 XY企业应收账款有关会计数据分析
        3.2.3 XY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3.2.4 XY企业应收账款按债务人性质分析
        3.2.5 XY企业应收账款前五大债务人分析
    3.3 X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状况分析
        3.3.1 XY公司管理应收账款的组织结构
        3.3.2 XY公司管理应收账款的具体流程
        3.3.3 XY公司管理应收账款的工作制度
    3.4 XY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3.4.1 信用管理缺乏专门负责的部门和人员
        3.4.2 项目部多关注工程进度,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粗放
        3.4.3 集团内部应收账款回收不力
        3.4.4 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3.4.5 应收账款等债权未充分利用
    3.5 XY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外部原因
        3.5.2 内部原因
第四章 XY公司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4.1 应收账款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应收账款对企业经营的理论影响
        4.1.2 研究假设
    4.2 模型设定
        4.2.1 回归变量设定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4.3 回归检验
    4.4 模型结果实证分析
第五章 X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重构
    5.1 XY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与重构思路
        5.1.1 应收账款管理目标
        5.1.2 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重构思路
    5.2 XY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体系重构措施
        5.2.1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完善
        5.2.2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
        5.2.3 合理加强项目日常管理
        5.2.4 完善集团内企业支付制度
        5.2.5 优化应收账款收账策略
        5.2.6 应收账款风险转移
    5.3 X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保障措施
        5.3.1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理念建设
        5.3.2 健全应收账款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5.3.3 开发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信贷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的研究
        1.2.2 关于小微企业信贷风险原因的研究
        1.2.3 关于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控研究
        1.2.4 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1 对形成信贷风险的影响
        2.1.2 消除信贷风险管理中信息不对称
    2.2 大数据理论
        2.2.1 银行业互联网大数据信贷产品
        2.2.2 银行业互联网大数据信贷产品特征
    2.3 区块链理论
        2.3.1 区块链特征
        2.3.2 区块链理论在信贷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4.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原则
        2.4.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在信贷风险管控中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风险管控现状
    3.1 HD银行小微企业划分及信贷管理模式
        3.1.1 HD银行小微企业的划分
        3.1.2 HD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模式
    3.2 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介绍
        3.2.1 HD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产生背景
        3.2.2 HD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业务范围
        3.2.3 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业务原则
        3.2.4 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基本条件
        3.2.5 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业务流程
    3.3 HD银行小微快贷业务发展概况
        3.3.1 HD银行简介
        3.3.2 HD银行小微快贷业务发展情况
    3.4 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现行信贷风险管控
        3.4.1 HD银行小微快贷客户筛选
        3.4.2 HD银行小微快贷信贷准入
        3.4.3 HD银行小微快贷贷后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HD银行小微快贷信贷风险管控存在问题
    4.1 客户信息数据获取及应用不足
        4.1.1 小微企业信息散落不易获取
        4.1.2 信息数据分析片面和滞后
        4.1.3 信息数据安全使用和保护机制不健全
    4.2 业务流程未落实合规操作
        4.2.1 贷前信息调查及数据录入不准确
        4.2.2 贷中合同签订、抵押登记及条件落实审核不到位
        4.2.3 贷后预警核查、到逾期催收及风险化解不及时
    4.3 内部管理弱化
        4.3.1 业务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不匹配引发的操作风险
        4.3.2 消极工作态度及不良工作风气造成的道德风险
    4.4 外部贷款中介存在潜在危害
        4.4.1 投机迎合信贷政策
        4.4.2 内外勾结利益输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HD银行小微快贷信贷风险管控建议
    5.1 提高数据获取及分析能力
        5.1.1 搭建内外部数据共享平台
        5.1.2 增强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5.1.3 强化数据信息安全使用及保护
    5.2 规范业务流程操作
        5.2.1 确保贷前信贷数据采集客观准确
        5.2.2 注重贷中信贷数据质量真实可靠
        5.2.3 处理贷后信贷数据映射全面及时
    5.3 强化内部管理
        5.3.1 增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5.3.2 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廉洁自律
    5.4 防范外部贷款中介潜在危害影响
        5.4.1 增强信贷准入核心政策及授信审批要点的保密性
        5.4.2 斩断外部贷款中介违规利益输送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2章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信贷风险概述
        2.1.1 信贷风险概念
        2.1.2 信贷风险特征
        2.1.3 村镇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
        2.1.4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
    2.2 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操作风险控制理论
        2.2.3 小额信贷理论
    2.3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2.3.1 信贷风险管理概念
        2.3.2 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第3章 R村镇银行概况及风险管理现状
    3.1 村镇银行概述
        3.1.1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3.1.2 国家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政策
    3.2 R村镇银行概况
        3.2.1 R村镇银行股权结构
        3.2.2 R村镇银行组织架构
        3.2.3 R村镇银行经营情况
    3.3 R村镇银行信贷业务状况
        3.3.1 R村镇银行信贷产品简介
        3.3.2 R村镇银行信贷业务基本情况
        3.3.3 R村镇银行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3.4 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缓释方法
        3.4.1 R村镇银行信用评级
        3.4.2 R村镇银行抵押担保
        3.4.3 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监测
第4章 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剖析
    4.1 样本收集结果及情况分析
        4.1.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4.1.2 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4.1.3 影响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因素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评价
        4.2.1 构建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问题指标体系
        4.2.2 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判断矩阵构建
        4.2.3 层次综合排序及权重结果
        4.2.4 评价结果
    4.3 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
        4.3.1 存在道德及操作风险
        4.3.2 信贷客户自身抗风险能力弱
        4.3.3 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4.3.4 风险预警和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
        4.3.5 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
    4.4 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
        4.4.1 信息不对称
        4.4.2 信贷客户积累及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
        4.4.3 信贷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欠缺
        4.4.4 缺乏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内控机制
        4.4.5 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第5章 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5.1 加强和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5.1.1 完善信用风险评级机制
        5.1.2 发挥内部稽核监督作用
    5.2 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
        5.2.1 创新信贷产品
        5.2.2 优化信贷服务
    5.3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5.3.1 提高信贷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5.3.2 优化信贷从业人员绩效考核体系
        5.3.3 建立健全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5.3.4 落实信贷风险管理
    5.4 规范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
        5.4.1 加强贷款“三查”工作管理
        5.4.2 完善审贷分离制度
        5.4.3 规范信贷档案管理
        5.4.4 构建信贷风险预警监测机制
    5.5 信贷风险防范外部保障机制建设
        5.5.1 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建设
        5.5.2 建立农户及小微企业生产保险体系
        5.5.3 优化竞争环境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表
致谢

(4)山东LX小贷公司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1.3.1 小额信贷的性质方面
        1.3.2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问题
        1.3.3 小额贷款公司信贷安全的影响因素
        1.3.4 小额贷款公司风险防控措施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的界定与风险管理理论
    2.1 小额贷款公司相关概述
        2.1.1 小额贷款公司
        2.1.2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特征
    2.2 风险管理及其相关理论
        2.2.1 风险管理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交易费用理论
        2.2.5 大数据风控理论
        2.2.6 委托代理理论
    2.3 风险管理目标过程及有效性评价
        2.3.1 风险管理目标
        2.3.2 风险管理过程
        2.3.3 基于COSO-ERM五要素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东L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3.1 山东LX小额贷款公司简介
        3.1.1 公司发展历程
        3.1.2 公司经营状况
        3.1.3 内部组织架构
        3.1.4 主要经营产品
    3.2 LX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控制过程
        3.2.1 贷前调查
        3.2.2 贷中审查
        3.2.3 贷后管理
        3.2.4 逾期及不良催收
    3.3 客户五级分类管理
    3.4 公司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3.4.1 身份定位不明确导致的利率风险
        3.4.2 资金来源单一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3.4.3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
        3.4.4 信息系统建设不足导致的操作性风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东LX小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4.1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不健全
        4.1.1 特殊客户结构难以形成统一评价标准
        4.1.2 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4.1.3 催收手段单一缺少不良核销机制
    4.2 风险管理建设不足
        4.2.1 风险理念与企业发展没有有机统一
        4.2.2 社会认可度导致难以吸引留住人才
    4.3 缺乏小贷特有的风险管理体系
        4.3.1 项目审批流程繁琐
        4.3.2 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4.3.3 责任追究不完善
    4.4 信息技术建设不完善
    4.5 缺乏政策支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LX小贷风险问题的成因分析
    5.1 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特性
        5.1.1 特定的客户群体
        5.1.2 只贷不存融资限制
        5.1.3 高交易费用下的高利率水平
    5.2 小额贷款公司独特风险防控手段
        5.2.1 人工信用评估机制
        5.2.2 重贷前轻贷后
    5.3 小额贷款公司外部环境
        5.3.1 恶劣的竞争环境
        5.3.2 不明确的监管环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完善小贷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6.1 推行小额贷款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6.1.1 全面风险管理设计原则
        6.1.2 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6.2 强化信息技术降低信用风险
        6.2.1 建立完善信贷管理系统
        6.2.2 利用大数据做好风险预警
    6.3 优化内部控制增强风险管理理念
        6.3.1 优化内部结构实现权责明晰
        6.3.2 营造风险管理文化
        6.3.3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6.4 优化产品结构应对市场风险
        6.4.1 充分利用牌照优势打造金融服务平台
        6.4.2 创新产品降低违约风险
        6.4.3 优化小额贷款业务操作流程
    6.5 丰富逾期不良处置手段
        6.5.1 创新产品设计转移风险
        6.5.2 逾期不良客户分类管理清收
        6.5.3 加强合作推进不良资产处置
    6.6 调整转型适应政策环境
        6.6.1 转型网络贷款拓展作业区域
        6.6.2 资产证券化提高规模上限
        6.6.3 政策引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7.1.2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建议
        7.1.3 小额贷款风险管理意义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研究 ——以Z银行A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
    2.1 政府融资平台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2.3 商业银行与政府融资平台的合作模式
    2.4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普通信贷的差别
    2.5 本章小结
3 政府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政府融资平台现状分析
    3.2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特征与风险
    3.3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银行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Z银行A分行为例
    4.1 Z银行A分行概况
    4.2 Z银行A分行贷款规模
    4.3 Z银行A分行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的贷款规模
    4.4 Z银行A分行对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贷款风险评价方法与管理策略
    4.5 Z银行A分行对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贷款风险评价方法与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
    4.6 Z银行A分行对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贷款风险评价方法与管理策略的改进思路与对策
    4.7 本章小结
5 Z银行A分行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的实证分析:以XZ新城区国资公司为例
    5.1 Z银行A分行对XZ新城区国资公司贷款风险评价实证分析
    5.2 Z银行A分行对XZ新城区国资公司贷款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5.3 Z银行A分行对XZ新城区国资公司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应用结果
    5.4 Z银行A分行对XZ新城区国资公司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应用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府融资平台类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一般建议
    6.3 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政府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政府规制与营商环境的内涵
        2.1.1 政府规制的内涵
        2.1.2 营商环境的内涵
    2.2 经济性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2.2.1 价格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2.2.2 进入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2.2.3 金融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2.3 社会性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2.3.1 职业安全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2.3.2 产品质量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2.3.3 环境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政府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机理
    3.1 制度调节视角的影响机理
        3.1.1 正式制度调节视角
        3.1.2 非正式制度调节视角
    3.2 规制时滞视角的影响机理
        3.2.1 价格规制时滞
        3.2.2 进入规制时滞
    3.3 金融效率调节视角的影响机理
        3.3.1 金融价格规制
        3.3.2 金融进入规制
    3.4 规制波动视角的影响机理
        3.4.1 规制波动的理论解释
        3.4.2 演化博弈分析
    3.5 规制竞争视角的影响机理
        3.5.1 规制竞争的效应分析
        3.5.2 演化博弈分析
第4章 我国政府规制与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
    4.1 我国政府规制的发展与现状
        4.1.1 我国政府规制的发展进程
        4.1.2 我国经济性规制的现状
        4.1.3 我国社会性规制的现状
    4.2 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的进程与现状
        4.2.1 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的发展进程
        4.2.2 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
    4.3 政府规制对营商环境建设影响的现状
        4.3.1 加强市场竞争
        4.3.2 提高创业数量
        4.3.3 便捷政务服务
        4.3.4 违约失信突出
        4.3.5 制约平衡发展
第5章 我国政府规制对营商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基本模型与数据来源
        5.1.1 基本模型
        5.1.2 数据来源
    5.2 变量选择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控制变量
        5.2.4 描述性统计
    5.3 制度调节视角的实证检验
        5.3.1 模型设计
        5.3.2 实证分析
    5.4 规制时滞视角的实证检验
        5.4.1 模型设计
        5.4.2 实证分析
    5.5 金融效率调节视角的实证检验
        5.5.1 模型设计
        5.5.2 实证分析
    5.6 规制波动视角的实证检验
        5.6.1 模型设计
        5.6.2 实证分析
    5.7 规制竞争视角的实证检验
        5.7.1 模型设计
        5.7.2 实证分析
    5.8 研究小结
第6章 我国政府规制对营商环境影响的案例分析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方法
        6.1.2 案例选取
        6.1.3 资料搜集和处理
        6.1.4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 数据分析
        6.2.1 开放式编码
        6.2.2 主轴式编码
        6.2.3 选择式编码
    6.3 研究发现
        6.3.1 大数据监管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6.3.2 信用监管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6.3.3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6.3.4 协同监管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6.4 结论与启示
        6.4.1 研究结论
        6.4.2 实践启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完善经济性规制的对策建议
        7.2.1 加强价格规制研究
        7.2.2 注重进入规制理论
        7.2.3 提高规制法制化水平
    7.3 完善社会性规制的对策建议
        7.3.1 降低产权界定成本
        7.3.2 保持规制水平稳定
        7.3.3 推进环境规制竞争
    7.4 推动监管创新的对策建议
        7.4.1 探索智慧监管
        7.4.2 推动信用监管
        7.4.3 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效能
        7.4.4 落实协同监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中铁建设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标
        1.3.4 技术路线
2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与风险管理
    2.1 供应链金融内涵与特点
        2.1.1 供应链金融的产生背景
        2.1.2 供应链金融内涵
        2.1.3 供应链金融特点
    2.2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
        2.2.1 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运作模式
        2.2.2 以物流企业为主导的运作模式
        2.2.3 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运作模式
    2.3 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2.3.1 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2.3.2 运营阶段的存货融资业务
        2.3.3 采购阶段的预付账款融资业务
    2.4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2.4.1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2.4.2 供应链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
        2.4.3 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与表现形式
        2.4.4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流程
3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铁建设集团业务领域及产业特征
        3.1.1 中铁建设集团概况
        3.1.2 中铁建设业务领域
        3.1.3 中铁建设产业特征
    3.2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发展基础与动因
        3.2.1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发展基础
        3.2.2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发展动因
    3.3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主要业务类型
        3.3.1 基于银信平台的电票保贴融资
        3.3.2 反向保理融资
        3.3.3 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3.4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现存问题
        3.4.1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3.4.2 融资业务类型不丰富
        3.4.3 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
4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与控制
    4.1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4.2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识别
        4.2.1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主要风险类型
        4.2.2 铁建银信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4.2.3 反向保理融资业务风险分析
        4.2.4 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证券风险分析
        4.2.5 应收账款资产支持票据风险分析
    4.3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分析
        4.3.1 业务风险共性分析
        4.3.2 业务风险影响分析
    4.4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
        4.4.1 全链信用系统性管理
        4.4.2 供应链成员单位管理
        4.4.3 交易全流程统筹管理
        4.4.4 产品发行及续存管理
    4.5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建议
        4.5.1 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4.5.2 优化风险管理职能结构
        4.5.3 实现业务流程完整闭合
5 中铁建设供应链金融优化策略与相关建议
    5.1 构建ERP系统,疏通企业信息渠道
    5.2 优化业务模式,提升整体融资能力
        5.2.1 基于银信平台的融资业务优化
        5.2.2 反向保理业务优化
        5.2.3 资产证券化业务优化
    5.3 创新业务形式,扩大融资服务领域
        5.3.1 创新融资业务类型
        5.3.2 创新业务开展形式
        5.3.3 创新融资服务领域
    5.4 完善配套措施,增强综合保障能力
        5.4.1 技术支持
        5.4.2 人才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投资者对网贷平台逆向选择的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1.3 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网络借贷风险研究
        1.2.2 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研究
        1.2.3 网络借贷逆向选择研究
        1.2.4 网络借贷信息披露研究
        1.2.5 现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网络借贷逆向选择治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
        2.1.1 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理论
        2.1.2 信号传递理论
        2.1.3 信号甄别理论
    2.2 博弈相关理论
        2.2.1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理论
        2.2.2 演化博弈理论
    2.3 委托代理理论
第3章 网络借贷的投资者特征、平台运营模式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3.1 网贷投资者的特征
        3.1.1 投资者构成与年龄结构
        3.1.2 学历、职业与收入水平
        3.1.3 风险偏好与投资经验
    3.2 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及其特征
        3.2.1 信息中介模式
        3.2.2 信用中介模式
        3.2.3 增信中介模式
        3.2.4 我国网贷平台的基本特征
    3.3 网贷交易中的信息传递与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3.3.1 平台信息生产与传递行为
        3.3.2 网贷交易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投资者与网贷平台间的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行为
    4.1 投资者与平台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及其来源
        4.1.1 网贷平台信息披露环节
        4.1.2 第三方机构信息评价环节
        4.1.3 投资者信息接收与决策环节
    4.2 平台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驱动因素
        4.2.1 信息中介模式盈利能力不足
        4.2.2 监管制度缺陷与违规成本过低
    4.3 投资者对网贷平台的逆向选择
        4.3.1 投资者对网贷平台的逆向选择行为
        4.3.2 投资者对网贷平台逆向选择的市场表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三方博弈模型的逆向选择形成机理分析
    5.1 投资者、平台、借款人三方博弈模型
        5.1.1 模型假设
        5.1.2 参与方收益分析
        5.1.3 对参与方策略变化的讨论
    5.2 借款人、平台、监管机构三方博弈模型
        5.2.1 模型假设
        5.2.2 平台方收益分析
    5.3 逆向选择的三方博弈模型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投资者选择与信息披露治理
    6.1 我国网贷平台信息披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6.1.1 网贷行业信息披露的制度安排
        6.1.2 网贷平台信息披露的现状
        6.1.3 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
    6.2 网贷平台信息披露对投资者选择平台的影响
        6.2.1 信息披露的价值引导效应
        6.2.2 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信心的增强效应
        6.2.3 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效应
    6.3 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机制优化
        6.3.1 明确划分平台内部信息披露的责任与义务
        6.3.2 建立信息披露的内部监督与制衡机制
        6.3.3 加强负面信息的实质性披露
    6.4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网贷平台信息披露行为治理
        6.4.1 模型假设与变量解释
        6.4.2 模型构建
        6.4.3 平台与治理方策略演化均衡分析
        6.4.4 对惩罚机制的改进
        6.4.5 仿真分析
        6.4.6 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治理策略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投资者对网贷平台的正向选择机制设计
    7.1 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投资者理性决策
        7.1.1 网贷平台风险与投资收益分析
        7.1.2 投资者认知及行为偏差控制
    7.2 网贷平台评价机制构建与评价方法优化
        7.2.1 网贷平台评价机制的构成
        7.2.2 评价机构业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7.2.3 基于MSO-LSSVM方法的平台运营水平评价方法
    7.3 网贷投资者教育机制设计
        7.3.1 我国网贷投资者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7.3.2 网贷投资者教育制度构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加强投资者对网贷平台逆向选择治理的相关支持制度建设的建议
    8.1 加强网络借贷基础法规建设
    8.2 建立网贷平台评级制度
    8.3 健全网络借贷中介服务体系
    8.4 构建网络借贷协同治理机制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A: 2018年12 月成交量排名前三十的平台运营指标
附录B: 混沌粗搜索算法代码
附录C: 变尺度混沌优化细搜索算法代码

(9)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应收账款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应收账款概述
        2.1.1 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
        2.1.2 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2.2 应收账款全程管理理论
        2.2.1 应收账款事前管理
        2.2.2 应收账款事中管理
        2.2.3 应收账款事后管理
    2.3 信用管理理论
        2.3.1 信用标准
        2.3.2 信用条件
        2.3.3 收账政策
第3章 ZH公司应收账款及管理现状分析
    3.1 ZH公司基本概况
        3.1.1 ZH公司介绍
        3.1.2 ZH公司业务构成
    3.2 ZH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3.2.1 应收账款规模分析
        3.2.2 应收账款各方面占比分析
        3.2.3 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
        3.2.4 坏账准备情况分析
        3.2.5 账龄分析
        3.2.6 应收账款客户分析
    3.3 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3.3.1 应收账款管理组织结构分析
        3.3.2 业务管理流程分析
        3.3.3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分析
第4章 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应收账款催收能力不足
        4.1.2 客户信用管理不足
        4.1.3 应收账款监控机制实施有效性不强
        4.1.4 应收账款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较弱
    4.2 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公司从事业务的复杂性导致应收账款催收能力不足
        4.2.2 销售人员风险意识较低导致客户信用管理不足
        4.2.3 管理链条集中度不高导致监控机制实施性不强
        4.2.4 领导层现代化管理意识不强导致信息化管理能力较弱
第5章 优化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5.1 优化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路
    5.2 优化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方案
        5.2.1 建立应收账款逾期催收制度
        5.2.2 强化客户信用管理体系
        5.2.3 增强应收账款监控机制实施有效性
        5.2.4 建立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系统
    5.3 优化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保障措施
        5.3.1 建立应收账款总控制
        5.3.2 建立内部人员风险培训制度
        5.3.3 集中应收账款管理链条
        5.3.4 提高领导层现代化管理意识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10)F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评述
    (四)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2.研究方法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概述
        1.银行承兑汇票的概念及特点
        2.授信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1.风险管理流程
        2.相关理论
三、F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识别的现状
        2.风险评估的现状
        3.风险应对的现状
    (二)F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的问题
        1.从业人员执行力不足
        2.授信不良率逐年走高
        3.授信风险吞噬经营效益
四、F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风险识别方面的原因
        1.定性分析不够全面
        2.定量分析比较肤浅
        3.对限定性指标分析重视不足
    (二)风险评估方面的原因
        1.风险评级制度不健全
        2.过度信任和依赖第二还款来源
        3.缺乏对企业风险点的动态评估
    (三)风险应对方面的原因
        1.合规理念不强
        2.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3.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五、F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及效果分析
    (一)风险识别的改进措施
        1.严格遵循章法进行定性分析
        2.围绕财务数据深化定量分析
        3.高度重视限定性指标分析
    (二)风险评估的改进措施
        1.健全风险评级和准入机制
        2.以第一还款来源为核心进行风险评估
        3.结合经济环境进行动态风险评估
    (三)风险应对的改进措施
        1.培养全员牢固树立合规意识
        2.建立风险管理AB角指导监督机制
        3.形成风险反馈回头看机制
    (四)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
        1.从业人员素质显着提升
        2.授信的不良率明显下降
        3.整体经营效益逐步提升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四、从加强信用管理入手 严格控制经营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XY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 陈昕.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HD银行小微快贷产品信贷风险管控研究[D]. 李晓松.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9)
  • [3]R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卢玲玲.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山东LX小贷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马全德.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风险评价与管理策略研究 ——以Z银行A分行为例[D]. 周安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6]政府规制对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D]. 蔡璐. 辽宁大学, 2020(07)
  • [7]中铁建设集团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投资者对网贷平台逆向选择的治理机制研究[D]. 潘爽.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9]ZH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D]. 安姝.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10]F银行承兑汇票授信风险管理研究[D]. 曹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从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经营风险入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