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精6号高产群体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玉精6号高产群体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一、豫粳6号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尚宗,张民阁,刘中聚,赵理,娄华敏,王世伟,赵桂涛,刘宁[1](2016)在《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从育种目标、技术路线、选育原理和选育过程等方面总结了临稻16号粳稻育种实践、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以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育种目标,以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为重点,采用亲本改良、多元复交创造变异为手段,扩大和丰富遗传背景,应用多点异地生态选择、穿梭育种和系统选育等方法,合理选配亲本材料,塑造理想株型,优化产量构成因子,导入优质、抗病基因,研究选育出临稻16号粳稻新品种。多年实践证明,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特点,适宜在鲁南、鲁西南及黄淮稻区作麦茬稻和夏直播稻推广种植。

孙圳[2](2013)在《里下河地区水稻品种合理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2012年在泰州市姜堰区进行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播期比较试验。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选用当地适宜的品种类型水稻。对不同播期水稻生育期及温光资源的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进而明确不同播期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群体生产力与生态生理特征,为该地区不同栽培方式的播期科学配套水稻品种类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的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一。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的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着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应该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了初步区划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2)①无论是从单茎还是群体来看,拔节期的干物重随播期的推迟呈上升的趋势,孕穗、抽穗、蜡熟和成熟期干物重则均成下降的趋势。②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至拔节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均呈上升的趋势,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则均呈下降的趋势。③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单茎叶重和单茎鞘重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单茎茎重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单茎穗重则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单茎叶重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蜡熟期与成熟期呈上升的趋势;单茎茎重与单茎穗重在孕穗期、抽穗期、蜡熟期和成熟期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单茎鞘重在孕穗期、抽穗期和蜡熟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成熟期则呈上升的趋势。④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迟,生育后期的叶、茎、鞘、穗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与单茎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叶与穗各部分所占的比例与单茎叶、穗各部分干物重的变化趋势一致,茎与鞘则有所不同。茎比例在孕穗期、抽穗期呈下降的趋势,在蜡熟期呈上升的趋势,在成熟期又呈下降趋势;鞘比例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呈下降的趋势,在蜡熟期和成熟期呈上升的趋势。⑤随着播期的推迟,叶、茎和鞘的输出量、输出率和输出物质转化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下降趋势。⑥随着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在拔节期的叶面积指数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小;在孕穗期、抽穗期、蜡熟期和成熟期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下降趋势。播种到拔节期、拔节到成熟期、抽穗到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光合势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下降。⑦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至拔节期的群体生长率表现为上升趋势;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的群体生长率呈下降趋势。各品种类型水稻的净同化率在播种至拔节期呈上升的趋势,拔节至抽穗期则呈下降的趋势,抽穗至成熟期豫粳6号(MMMJ)呈上升的趋势,武运粳24(LMMJ)、南粳44(EMLJ)和Ⅱ优838(LMMI)则呈下降的趋势。(3)随着播期的推迟,中熟中粳与迟熟中粳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变优,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变劣;早熟晚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变优,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则变劣;迟熟中籼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变劣。稻麦两熟制下,在前茬腾茬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早播,可以改善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播期对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的影响因水稻品种类型的不同而异。

张军[3](2013)在《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2011年,试验先后在江西鄱阳和上高进行,在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以6个粳稻(武运粳24、南粳44、镇稻11、常优1号、常优5号、甬优8号)和5个籼稻(黄华占,赣晚籼,岳忧9113,天优华占,五优308)品种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籼、粳稻生产力特征,并探讨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机理;2011-2012年,以上高百亩连片晚粳高产示范方为研究对象,以甬优8号为供试材料,在高产(8.25-9.75t hm-2)、更高产(9.75-10.50t hm-2)和超高产(>10.50t hm-2)3个产量水平上,进行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的研究;2010-2012年,在江西上高,选择手栽、2-连孔摆栽、单孔点抛和撒抛、毯苗机插五种栽培方式为研究对象,以武运粳24、镇稻11、常优5号、甬优8号、甬优12号为供试材料,根据各栽培方式的客观要求及当地茬口情况,分别设置各方式适宜播栽期,对晚粳稻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温光资源利用及群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2011-2012年,在江西上高,以常优5号、甬优8号为供试材料,设计7个基蘖肥与穗肥比例(10:0、8:2、7:3、6:4、5:5、4:6、3:7),进行双季晚粳氮肥精确运筹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年晚粳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6、8.3、9.9t hm-2(2011年上高县甬优8号最高产量达10.6t hm-2),极显着高于晚籼,而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晚粳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显着或极显着优于晚籼(晚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显着或极显着高;其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显着或极显着低,胶稠度显着或极显着长),外观品质逊于晚籼(晚粳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显着或极显着高);晚粳的效益极显着高于晚籼(净产值分别为16382.7、15035.4、21731.2元hm-2,较籼稻高20.1%、20.4%、24.6%;其纯收益分别为11890.6元、10252.1-2、16565.9,较籼稻高23.8%、23.6%、26.7%。)。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比籼稻全生育期明显延长,抽穗结实期,粳稻较籼稻更能适应凉爽气候,增强其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晚粳稻能够正常成熟:晚粳后期较高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能够增大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增大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更能够适应低温气候不早衰,维持较强的根系和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确保晚粳活熟到老。(2)较之高产、更高产水平,双季晚粳超高产水平群体的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000×104hm-2以上),虽结实率和千粒重略低,但差异不显着;群体起点高,有效分蘖早生快发,够苗后增长平缓,高峰苗数量少,后期群体下降平缓,至抽穗期具有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8.0%左右);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3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3.5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300×104m2dhm-2以上,总光合势560×104m2dhm-2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拔节期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总生物量为10.5t hm-2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成熟期干物重高达19.0t hm-2左右,后期茎鞘物质转运率大于14.5%;超高产群体根量大、根冠比高、根系活力强;植株吸收氮素能力强、最终氮素累积量高。依据晚粳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对培育双季晚粳超高产群体的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3)抛秧和机插的各生育期较手栽稻均相应推迟,且较之手栽两者全生育期亦缩短,其中抛秧方式全生育期平均缩短4.9d,机插平均缩短10.3d;不同类型品种间,晚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幅度较中粳稻大;同一熟期类型品种,杂交稻全生育期较常规稻缩短天数多。各类型品种全生育期及其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均表现出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其中机插方式全生育期温光利用率最少,分别为85.66%和80.75%,三种栽培方式在双季稻区均适宜,但同时各方式需搭配适宜的粳稻品种才能充分挖掘晚粳稻产量潜力。与毯苗机插相比,手栽、摆栽、点抛及撒抛产量分别增加了16.8%-17.1%、11.7%-12.7%、5.4%-5.9%、1.8%-3.6%;手栽、摆栽、点抛、撒抛的群体茎蘖成穗率明显高,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光合势、粒叶比、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干物质的生产和积累显着高于机插方式;以上四种方式的株型特征也优于机插方式,同时其根系活力均强于机插方式。不同栽插方式营养生长期的长短是造成群体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表明通过栽培方式的科学选用和优化集成,可以改善双季晚粳群体质量,获得更高产量。(4)在南方双季稻区,基蘖肥:穗肥在6:4-7:3范围内实施是利于双季晚粳高产高效栽培的运筹方案。从产量构成因素看,该运筹方案的晚粳群体穗数充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且结实率和千粒重也保持较高;从群体生长发育看,群体茎蘖消长较为平缓,高峰苗适宜,最终成穗率高(70%以上),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量高,最终实产高。从氮素吸收利用看,该处理方案较之其它处理,不仅氮素积累总量高,而且氮素当季利用率、施氮增产率及表观生产率均较高,但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少;从稻米品质看,6:4-7:3的运筹方案能明显提升稻米加工品质,改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同时也增加了垩白率和垩白度,使得晚粳稻外观品质变差, RVA谱特征值各指标不能同时达到最好。但综合来看,基蘖肥:穗肥在6:4-7:3范围内,能够使晚粳稻高产、优质、高效得到较好的协调统一。

王斌,刘延刚,刘林,崔晓梅,杨自强,郭艳萍,王树强[4](2012)在《中熟中粳临稻16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文中指出临稻16号是山东省沂南县水稻研究所以临稻11号为母本、淮稻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熟常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尤其是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出较高的抗性。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优质高产栽培策略:在培育适龄壮秧的基础上,通过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实现穗(单位面积穗数)、粒(每穗总粒数)、重(千粒重)最佳组合与高产优质的统一。

张明红,刘延刚,刘德友,刘丽娟,马宗国[5](2011)在《临稻1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临稻16号为山东省沂南县水稻研究所以临稻11号为母本、淮稻6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晚熟常规粳稻新品种。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其优质高产栽培策略:在培育适龄壮秧的基础上,通过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实现穗粒重最佳组合与高产优质的统一。

刘清瑞,李金勇,冷全伟,赵玲丽[6](2011)在《新农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新农稻1号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提出培育壮秧、配方施肥、精确灌溉、化除化控、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多项高产栽培技术。

魏本芹[7](2011)在《徐稻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认为分析了徐稻5号特征特性,提出了徐稻5号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秧与移栽、田间管理等。

杨化恩,刘延刚,马宗国,李友忠[8](2010)在《临稻16号的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提出临稻16号是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晚熟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尤其是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出较高的抗性。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其精确栽培策略:在培育适龄壮秧的基础上,通过扩行减苗、调肥控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实现穗(单位面积穗数)、粒(每穗总粒数)、重(千粒重)最佳组合与高产优质的统一。

李磊[9](2010)在《水分及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水稻产量低、充实度差的问题,本试验于2007至2009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进行,防雨棚试验和大田试验相结合。以水分处理和水氮互作相结合:水分处理,抽穗后一直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5%(W1)和保持田间相对持水量的65%(W2);水氮互作为,抽穗前三个氮素处理,即穗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倒4叶期一次施入穗肥(N1),倒2叶期和4叶期两个时期等量施入穗肥(N2),倒2叶期一次施入穗肥(N3)。抽穗后保持水层(W1),保持干旱(W2,土壤水势-30kpa左右)和浅湿交替(W3,土壤水势-8kpa以内),从库容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不同水分和水氮互作条件下植株液流、灌浆速率、籽粒灌浆、叶片衰老和可溶性糖的变化,探讨水分及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灌浆期水分处理对最终产量有较大影响,W1的产量显着高于W2,而W1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强势粒的千粒重和充实度与W2的都没有达到显着差异,W1的弱势粒充实度和千粒重与W2的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差异。两个水分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弱势粒的充实度和千粒重引起的。2、通过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籽粒千粒重、灌浆速率、液流强度和颖壳蒸腾的变化,来研究水分处理对水稻充实影响的作用机理。弱势粒的灌浆速率与充实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可以代表弱势粒的充实度。强势粒的千粒重在灌浆前中期增加较快,而弱势粒的千粒重在灌浆中后期增加较快;W2相对于W1减小了强弱势粒在灌浆期的灌浆速率,增加了灌浆后期一天中19:00-次日1:00和次日1:00-次日7:00两个时段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对于植株的液流强度,基部节间和穗颈节间的液流强度在不同灌浆期的变化趋势不一致,基部节间的规律性较强,而穗颈节间的变化趋势相对较大。基部节间和穗颈节间的液流强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基部节间和穗颈节间的液流强度减小。水分处理对灌浆中期白天和灌浆后期晚上的平均液流强度影响较大。W2相对于W1提高了基部节间灌浆中期一天内7:00-13:00、13:-19:00两个时段和穗颈节间灌浆后期一天内19:-次日1:00、次日1:00-次日7:00两个时段的液流强度;在水稻灌浆中后期,基部节间液流强度白天很大,而晚上接近于零;穗颈节间液流强度白天和晚上都较高。基部节间和穗颈节间的液流强度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灌浆时间的向后推移,保持较高液流强度的时间缩短。提高中后期白天穗颈节间的液流强度,能够提高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增加灌浆,提高弱势粒的充实度及千粒重。因此,利用液流计活体监测水稻灌浆,适时掌握水稻灌浆进程是一种很好的的方法。对于水稻颖壳蒸腾,随着水稻灌浆向后推移,颖壳蒸腾的平均速率逐渐减小,在灌浆后期,W2减小了全穗、强势粒、弱势粒的颖壳蒸腾平均速率。W1的穗颈节间液流、颖壳蒸腾以及全穗、弱势粒对穗颈节间液流的利用量,都大于W2,尤其是弱势粒的穗颈节间液流利用量在两个处理的差别最大。3、水氮互作条件下,N3W3的产量最高,为最佳组合方式。在特定的水分处理和穗肥氮素总量的情况下,随着穗肥施入时期的推迟及比例的增大,稻穗的千粒重及籽粒的充实度逐渐增大。N3W3显着提高水稻的千粒重和充实度。水氮互作的三个处理之间,分蘖数和穗数均没有差异;穗粒数在N2W2、N1W1之间达到了显着差异;与对照N1W1相比,N2W2降低了产量,N3W3提高了产量。三个水氮互作处理之间产量的差异是通过影响水稻的籽粒充实度和千粒重实现的。N2W3显着提高了强势粒品质,N3W3显着提高了弱势粒的品质。4、强势粒的起始灌浆速率大于弱势粒的,而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则为弱势粒大于强势粒;强势粒一次枝梗起始灌浆速率大于二次枝梗,灌浆后期强势粒一次枝梗的灌浆速率小于二次枝梗的;弱势粒在不同的水氮互作处理下,一次、二次枝梗的起始灌浆速率,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不一致。对于弱势粒二次枝梗的灌浆速率,三个氮素处理之间,N3提高了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延长了较高灌浆速率的持续时间;在N3处理下,W3明显提高了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速率,延长了弱势粒较高灌浆速率速率持续的时间,.有利于弱势粒的灌浆,能够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因此,N3W3对于产量的提高主要是,提高了强弱势粒的起始灌浆速率,延长了弱势粒较高灌浆速率持续的时间,提高了弱势粒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通过分析叶片衰老、可溶性糖含量、籽粒灌浆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强势粒的灌浆速率与上三叶MDA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上三叶的SPAD值和CAT活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弱势粒的灌浆速率与剑叶SPAD值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倒二叶、倒三叶的SPAD值呈正相关,与上三叶的MDA含量、CAT活性呈负相关。保持剑叶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能够提高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叶、茎、弱势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对籽粒充实影响较大,降低叶片和弱势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提高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能够提高强势粒的灌浆速率;降低叶片和鞘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提高强势粒的可溶性糖含量能够提高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增加叶片和弱势粒的可溶性糖,降低茎中的可溶性糖,能够提高强弱势粒的籽粒充实度。水稻叶、鞘中的可溶性糖向茎中转运,促进强弱势粒灌浆。尤其是弱势粒可溶性糖转化,可以延缓叶片衰老,降低MDA含量,提高CAT活性。因此,正确处理叶片衰老、可溶性糖含量和籽粒灌浆的关系,对于提高弱势粒灌浆后期灌浆速率和充实度,提高整体水稻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杨波[10](2010)在《淮北地区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生产力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于2008-2009年在江苏省东海县平明镇试验基地进行,以我省苏北苏中主推的水稻4个中粳品种为试材,设置直播、机插与手栽及空白12个处理,系统研究不同栽插方式对品种生育特性、产量及其形成、品质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等方面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直播稻产量均低于手栽稻20%以上,机插稻的产量均低于手栽稻6%以上,手栽稻产量最高,其次是机插稻,直播稻最低。在产量构成因素上,直播稻穗数大于机插稻的穗数大于手栽稻,而直播稻机插稻穗粒数显着低于手栽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大,由于直播稻、机插稻总颖花量少,产量均不及手栽稻。2、拔节期干物质表现为手插稻>直播稻>机插稻。可能是直播稻前期光温条件好,生长比较快,拔节期机插稻干物质总量为手栽稻的78%左右。由于机插稻本田群体起点物质少,至拔节期机插稻干物质总量仅为手栽稻的68%左右。至抽穗期其干物质手插稻>机插稻>直播稻;在成熟期,机插稻的干物质总量基本达到手栽稻,但个体生长量较小,单株干物重低于手栽稻。比较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最终生物学产量的比重发现,直播稻中期生长量较大,拔节期至抽穗期的干物质增长量占最终生物学产量40%左右。机插稻中期生长量较大,拔节期至抽穗期的干物质增长量占最终生物学产量38.9%;抽穗后干物质增长量所占的比重,机插稻低于手栽稻。营养器官在产量形成期的干物质积累与转移三种栽培方式表现一致,即叶片和鞘的干物质净减少,而茎秆净增加,表明叶片和叶鞘中抽穗前储存的同化产物在灌浆结实期想穗输出,而茎秆则仍作为库容器官,继续积累同化物。从营养器官总体(叶+鞘+茎)看,储存物质仍然是输出的,新增干物质都转移到生殖器官穗。新增量为灌浆结实期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直接供应能力)以及营养器官输出、转移的同化产物(间接供应能力)之和,这是最终经济产量的物质基础,直播稻、机插稻的这两项能力均弱于手栽稻。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干物质可以看出,抽穗期机插稻叶片干物质高于手栽稻、直播稻,而茎、鞘、穗低于手栽稻高于直播稻;成熟期营养器官的干物质机插稻高于手栽稻和直播稻,而穗的干物质低于手栽稻高于直播稻。3、本试验条件下,商品量看出手插稻碾米品质是好于机插稻,直播稻碾米品质是最差的。外观品质手栽稻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均高于机插稻,也远远高于直播稻。而从商品量考虑手插稻的无垩白米的重量是大于机插稻和直播稻。食味品质直播稻蛋白质含量高于机插稻高于手栽稻,胶稠度表现和蛋白质一致,但直链淀粉表现手插稻大于机插稻大于直播稻。RVA谱特征值表现不尽相同。4、本研究表明,水稻移栽期和够苗期氮素积累极直播稻显着小于机插稻小于手栽稻,至拔节期其氮素积累接近手栽稻90%左右。直播稻、机插稻无效分蘖较多,虽然无效分蘖衰退时,作为可移动元素的氮可以进一步运输至其他器官再利用,但这不仅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也影响了该阶段有效分蘖的正常生长。直播稻和机插稻在抽穗前具有一定的氮素积累,但无效积累比例多,向籽粒输送能力较差,同时在抽穗以后,其氮素积累能力较弱。依据不同栽培方式产量构成、分蘖特性、物质生产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和不同特性,提出机插稻高产途径为:选用高产品种,培育壮秧,建立合理群体起点,控制无效分蘖并达到适宜穗数,充分利用优势分蘖,促进单株干物质积累,培育壮秆大穗,形成足够的库容,并保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可以获得高产。提出直播稻高产途径为:选用早熟高产品种,抢早适量播种是直播稻全苗,延长生育期,提高成穗率,充分利用优势分蘖,促进单株干物质积累,培育壮秆大穗,形成足够的库容,并保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可以获得高产。

二、豫粳6号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豫粳6号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粳稻新品种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
2 粳稻新品种选育原理
    2.1 合理选配亲本,优化性状组配
    2.2 塑造理想株型
    2.3 优化产量构成因子
    2.4 导入优质、抗病基因,选育优质、多抗品种
    2.5 合理确定生育期
3 粳稻16号的选育过程
4 临稻16号的特征特性
    4.1 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协调
    4.2 米质优良
    4.3 抗逆性强
    4.4 适应性广
5 临稻16号的品质和抗性鉴定
6 临稻16号的产量表现和适宜种植区域
    6.1 临稻16号的产量表现
    6.2 临稻16号的适宜种植区域

(2)里下河地区水稻品种合理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0 研究的背景
    1 研究进展
        1.1 播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1.2 播期对生育期和生育进程的影响
        1.3 播期对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1.4 播期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5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2.3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2.4 不同播期适宜品种的选用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播期水稻产量水平问题
        3.2 关于播期和品种类型合理匹配应用的问题
    参考分析
第三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干物质
        2.2 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
        2.3 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及其变化
        2.4 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比例及其变化
        2.5 叶、茎、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特征
        2.6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2.7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3 讨论
        3.1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3.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干物质分配、运输与转化的影响
        3.3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光合生产的影响
    参考分析
第四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与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 讨论
        3.1 播期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3.2 播期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3.3 播期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3.4 播期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1.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1.3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2 讨论
        2.1 关于不同播期水稻群体生产力的评价
        2.2 里下河地区播期和品种类型合理匹配应用的问题
    3 本研究创新点
    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4.1 研究方法
        4.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进展
    1 国内外粳稻生产概况
    2 南方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
        2.1 江苏省
        2.2 安徽省
        2.3 浙江省
        2.4 南方其它稻区
    3 籼、粳稻生产力
        3.1 籼、粳稻产量形成及生育特性研究
        3.2 籼、粳稻品质及效益的研究
    4 水稻超高产
        4.1 水稻超高产的提出及其研究进展
        4.2 水稻超高产产量等级的确定
        4.3 水稻超高产形成特征
        4.3.1 双季晚籼
        4.3.2 单季粳稻
        4.3.3 双季晚粳
    5 水稻氮肥精确运筹研究
        5.1 双季晚籼
        5.2 单季粳稻
        5.3 双季晚粳
    6 水稻栽培方式研究概况
        6.1 手栽稻
        6.2 抛栽稻
        6.3 机插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双季晚粳生产力及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叶面积
        1.3.2 干物质
        1.3.3 株型
        1.3.4 叶片SPAD值
        1.3.5 倒伏特性
        1.3.6 产量
        1.3.7 温光利用
        1.3.8 稻米品质
        1.3.9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晚粳稻生产力
        2.1.1 产量及其结构
        2.1.2 品质特征
        2.1.3 生产效益特征
        2.2 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主要生态生理特征
        2.2.1 生育期及温光利用
        2.2.2 群体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2.2.3 株型特征及粒叶比
        2.2.4 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2.2.5 结实期根冠比、剑叶SPAD值及抗倒伏性
    3 讨论
        3.1 双季晚粳稻生产力特征及品种间差异
        3.2 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
        3.3 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1.2.1 茎蘖动态
        1.2.2 干物质及叶面积的测定
        1.2.3 根干重和伤流液测定
        1.2.4 产量的测定
        1.2.5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构成因素
        2.2 各生育期群体茎蘖数
        2.3 叶面积指数、光合势
        2.4 干物质积累
        2.5 抽穗期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2.6 抽穗后期光合物质生产
        2.7 根冠比与根系伤流量
        2.8 氮素吸收量
    3 讨论
        3.1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
        3.2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3.3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生育期和气象资料
        1.4.2 茎蘖动态
        1.4.3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的测定
        1.4.4 株型
        1.4.5 根干重和伤流液的测定
        1.4.6 产量测定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温光利用
        2.1.1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
        2.1.2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及安全性
        2.1.3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温光利用
        2.2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群体质量
        2.2.1 产量及构成
        2.2.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
        2.2.3 群体叶面积
        2.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
        2.2.3.2 群体光合势
        2.2.3.3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2.2.4 群体干物重
        2.2.4.1 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
        2.2.4.2 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
        2.2.4.3 单茎茎鞘重与茎鞘物质输出率
        2.2.5 抽穗期株型特征
        2.2.6 群体根系
        2.2.6.1 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2.2.6.2 根系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
    3 讨论
        3.1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讨论
        3.2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讨论
        3.3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群体特征的讨论
        3.3.1 群体茎蘖动态与茎蘖成穗率
        3.3.2 群体叶面积和光合势
        3.3.3 群体的物质生产与积累
        3.3.4 群体根系特征
        3.4 季晚粳适宜栽培方式及其搭配品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双季晚粳氮肥精确运筹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茎蘖动态
        1.4.2 叶面积指数测定
        1.4.3 干物质与氮素
        1.4.4 产量测定
        1.4.5 稻米品质测定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产量及形成影响
        2.1.1 产量总体变异
        2.1.2 产量及其构成
        2.1.3 茎蘖动态
        2.1.4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2.1.5 群体干物质积累
        2.2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2.1 不同处理对氮素吸收影响
        2.2.2 不同处理对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
        2.3 不同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3.1 加工品质
        2.3.2 外观品质
        2.3.3 蒸煮食味及营养品质
        2.3.4 淀粉RVA谱特性
    3 讨论
        3.1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3.2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3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1.1 双季晚粳生产力特征及其生态生理特征
        1.2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1.3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形成特征
        1.3.1 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温光利用
        1.3.2 不同栽培方式群体特征
        1.4 双季晚粳高产氮肥精确运筹
    2 讨论
        2.1 关于双季稻区适宜晚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2.2 关于双季晚粳适宜栽培方式选择
        2.3 关于双季晚粳基本苗的确定
        2.4 关于双季晚粳氮肥的精确运筹
    3 创新点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熟中粳临稻16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2 产量表现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协调
    3.2 米质优良
    3.3 抗逆性强
    3.4 适应性广
4 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4.1 适期早播、稀播,培育壮秧
    4.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建立理想的高产群体
    4.3 平衡施肥,合理均衡营养
    4.4 节水灌溉,科学水分管理
    4.5 综合防治病虫害

(5)临稻1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2 产量表现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协调
    3.2 米质优良
    3.3 抗逆性强
    3.4 适应性广
4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4.1 适期播种
    4.2 优化群体起点
    4.3 精确定量施肥
    4.4 节水模式灌溉
    4.5 综合防治病虫害

(6)新农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征特性
2 产量表现
3 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秧
    3.2 栽插方式
    3.3 配方施肥
    3.4 精确灌溉
    3.5 化除化控
    3.6 综合防治病虫害

(7)徐稻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征特性
    1.1 株叶形态优良
    1.2 产量表现
    1.3 生育期适宜
    1.4 稻米品质优,口感性好
    1.5 抗病性较强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育秧与移栽
        2.1.1 床土要求
        2.1.2 精作苗床
        2.1.3 定量匀播
        2.1.4 铺放载体与保温
        2.1.5 立苗炼苗
        2.1.6 肥水管理
        2.1.7 适时移栽
    2.2 田间管理
        2.2.1 巧施蘖肥
        2.2.2 少吃多餐
        2.2.3 适时搁(晒)田
        2.2.4 适时管水
        2.2.5病虫草害防治

(8)临稻16号的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2 主要特点
    2.1 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协调
    2.2 产量表现
    2.3 米质优良
    2.4 抗逆性强, 适应性较广
3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期播种
    3.2 优化群体起点
    3.3 精确定量施肥
    3.4 节水模式灌溉
    3.5 综合防治病虫害

(9)水分及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有关水稻分蘖成穗的研究
        1.1.1 施肥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1.1.2 水分对分蘖成穗的影响
        1.1.3 化控对分蘖成穗的影响
        1.1.4 其它因素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
    1.2 有关水稻成大穗的研究
        1.2.1 施肥对水稻成大穗的影响
        1.2.2 水分对水稻成大穗的影响
    1.3 有关水稻籽粒灌浆的研究
        1.3.1 施肥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1.3.2 水分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1.3.3 液流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1.3.4 颖壳蒸腾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1.3.5 叶片衰老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1.3.6 物质运转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1.4 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
    1.5 存在问题及展望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设计
        3.1.1 棚栽试验
        3.1.2 大田试验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1 取样方法
        3.2.2 测定项目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分处理对水稻库容的影响
        4.1.1 水分处理对水稻库容的影响
        4.1.2 水分处理对水稻籽粒充实影响的作用机理
        4.1.2.1 水分处理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4.1.2.1.1 水分处理对籽粒增重动态变化的影响
        4.1.2.1.2 水分处理对灌浆速率的影响
        4.1.2.2 水分处理对液流强度和颖壳蒸腾的影响
        4.1.2.2.1 水分处理对液流灌浆期变化及昼夜变化的影响
        4.1.2.2.2 水分处理对液流强度日变化的影响
        4.1.2.2.3 液流强度与强、弱势粒灌浆速率的关系
        4.1.2.2.4 水分处理对颖壳蒸腾的影响
        4.1.2.2.5 颖壳蒸腾与弱势粒灌浆的关系
    4.2 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
        4.2.1 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
        4.2.1.1 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数量的影响
        4.2.1.2 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质量的影响
        4.2.1.3 水氮互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2.2 水氮互作对水稻籽粒充实影响的作用机理
        4.2.2.1 水氮互作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4.2.2.1.1 水氮互作对籽粒增重变化趋势的影响
        4.2.2.1.2 水氮互作对强弱势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4.2.2.2 水氮互作对水稻叶片衰老的影响
        4.2.2.2.1 水氮互作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2.2 水氮互作对叶片MDA含量、CAT活性的影响
        4.2.2.2.3 叶片衰老与弱势籽粒充实度的关系
        4.2.2.3 水氮互作对水稻可溶性糖的影响
        4.2.2.3.1 水氮互作对可溶性糖的影响
        4.2.2.3.2 可溶性糖与弱势粒籽粒充实的关系
        4.2.2.3.3、叶片衰老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5 结语与讨论
    5.1 水分及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
    5.2 液流强度及颖壳蒸腾与籽粒充实的关系
    5.3 叶片衰老及可溶性糖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5.4 存在问题
6 参考文献
7 英文摘要

(10)淮北地区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生产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外直播水稻生产发展现状
        1.2.1 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稻直播
        1.2.2 亚洲国家的水稻直播
        1.2.3 中国水稻直播的发展
    1.3 直播方式
        1.3.1 旱直播
        1.3.2 湿直播
        1.3.3 水直播
    1.4 直播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直播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1.4.2 全苗壮苗
        1.4.3 直播稻倒伏与草害
    1.5 机插秧的发展概况
        1.5.1 生长发育特点
        1.5.2 产量构成及高产途径
        1.5.3 高产栽培途径
        1.5.4 稻米品质
        1.5.5 氮素吸收利用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和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8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北稻区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产量形成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秧苗素质
        1.4.2 关键生育时期
        1.4.3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1.5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淮北稻区秧苗素质差异
        2.2 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的差异
        2.3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生育期间积温(℃)与光照时数(h)的变化
        2.4 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其构成比较
        2.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 小结与讨论
        3.1 不同栽培方式秧苗素质的差异
        3.2 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差异
        3.3 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群体质量的特点及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和方法
        1.4.1 群体茎蘖动态
        1.4.2 干物质积累
        1.4.3 叶面积指数
        1.4.4 株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的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2.1.1 茎蘖动态
        2.1.2 成穗率
        2.2 不同栽培方式的源库特点与差异
        2.2.1 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
        2.2.2 粒叶比
        2.2.3 群体光合生产
        2.3 不同栽培方式的干物质积累差异
        2.3.1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的积累
        2.3.2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的积累量
        2.3.3 各器官干物质的积累与转移
        2.4 不同栽插方式株型差异比较
        2.4.1 高效叶片大小和角度
        2.4.2 株高、秆长以及节间配置
    3 小结与讨论
        3.1 不同栽插方式茎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差异
        3.2 不同栽插方式群体源库特征及光合生产的差异
        3.3 不同栽插方式干物质积累、转移的差异
        3.4 不同栽培方式效益的调查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北稻区不同栽培方式稻米品质差异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2.1.1 碾米品质
        2.1.2 外观品质
        2.1.3 蒸煮食味品质
        2.2 不同栽培方式RVA 特征值的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3.1 淮北栽培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品种RVA 谱特征值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淮北稻区不同栽培方式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品种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淮北不同栽培方式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2.2 不同栽培方式氮素阶段性积累量的差异
        2.3 不同栽培方式氮素阶段性积累率的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栽插方式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特点与差异
        1.2 不同栽插方式群体源库特征及光合生产的差异
        1.3 不同栽插方式株型的差异
        1.4 不同栽插方式干物质积累、转移的差异
        1.5 不同栽插方式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异同点
        1.6 不同栽培方式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2 讨论
        2.1 关于不同稻作区不同栽培方式差异的问题
        2.2 关于不同栽培方式大田肥水改进的问题
    3 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豫粳6号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J]. 冯尚宗,张民阁,刘中聚,赵理,娄华敏,王世伟,赵桂涛,刘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16(20)
  • [2]里下河地区水稻品种合理利用的研究[D]. 孙圳. 扬州大学, 2013(04)
  • [3]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张军. 扬州大学, 2013(04)
  • [4]中熟中粳临稻16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王斌,刘延刚,刘林,崔晓梅,杨自强,郭艳萍,王树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2(11)
  • [5]临稻1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张明红,刘延刚,刘德友,刘丽娟,马宗国. 中国稻米, 2011(02)
  • [6]新农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刘清瑞,李金勇,冷全伟,赵玲丽. 种业导刊, 2011(03)
  • [7]徐稻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魏本芹.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04)
  • [8]临稻16号的选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杨化恩,刘延刚,马宗国,李友忠. 山东农业科学, 2010(06)
  • [9]水分及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李磊.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6)
  • [10]淮北地区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生产力比较研究[D]. 杨波. 扬州大学, 2010(02)

标签:;  ;  

玉精6号高产群体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