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珠三角环境治理措施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珠三角环境治理措施

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珠江三角洲环境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罗仿[1](2021)在《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文中指出河口海岸带溶解氧的变化关乎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控制着近海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沉积和再循环。近几十年来,底层水体缺氧问题正逐步发展为全球性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因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陆续报道了珠江口底层水体存在大面积的季节性低氧区。河口地区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通道,水体缺氧环境演化主要受水体分层等自然过程和人类主导的营养盐输入控制。受限于河口海洋环境的监测记录的不足,我们需要借助不同的地质载体对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况的历史演变记录进行重建,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其演化规律。海洋沉积物能满足长时间尺度连续沉积和高分辨率的要求,记录了连续的古环境演化信息,是反演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良好研究载体。本文选取位于目前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的沉积柱(WS),在对沉积柱精确定年的前提下,开展了高分辨率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为厘清人类活动和自然气候变化对河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程度与机制,我们将研究重点聚焦到距今2000年的时间尺度上。我们根据210Pb和AMS 14C两种测年方法共同确定了WS钻孔的年代框架。利用沉积物Ti含量、Al/K比值、重金属元素(Cu、Pb)指标以及有机质来源分析来揭示陆源输入变化,同时结合初级生产力与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关系来反映人类活动对该海域环境的强烈改造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解析沉积物中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Fe-Mn-Mo)的分布特征,首次重建了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程度的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口海岸带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自然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珠江口过去2000年沉积记录的影响和改造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现代河口环境变化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子。过去2000年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使得输送到河口海岸带的营养盐不断增加,进而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通过沉积物TOC/TN比值分析了珠江口不同时期有机质来源变化:WS钻孔中的陆源有机质相对贡献较大,近2000年来,陆源有机碳绝对含量呈波动变化,但其占总有机碳的相对比例逐渐减小;而海洋有机质相对比例和绝对含量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在最近1000年更为突出。沉积柱矿物成份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珠江口水动力变化过程,不同矿物组成和分布的差异显示近2000年以来水动力过程相对增强。我们关注的几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本研究区,Cu、Pb和V三个元素均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它们进入沉积物中的主要方式为铁锰氧化物吸附和有机质络合。结合陆源输入指标和有机质组份分析,珠江口Cu、Pb和V的富集趋势并不能有效指示缺氧事件发生。各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o元素主要通过Fe、Mn氧化物吸附而在沉积物中富集,因此,基于Fe-Mn-Mo的共变性作为判断古氧化还原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珠江口水体在过去2000年整体表现为微弱的氧化性减弱或还原性增强的趋势;但在三个主要暖期水体的氧化性短暂增强。我们还进一步尝试厘清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的珠江口水体缺氧演化的控制机制。在过去2000年东亚夏季风对华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弱,同时人类活动将向水体输入的营养盐不断增加,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快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海洋有机质的降解使珠江口底层海水的氧化性整体呈不断减弱趋势。而在罗马暖期、中世纪暖期、现代暖期三个温暖时期的降水量相对增多,河口水体滞留时间缩短,不利于水生浮游植物的生长与增殖,海源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有机质降解过程中的化学耗氧量降低导致水体氧化性短暂增强。以上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导致的陆源输入营养盐增加和自然气候调控的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共同作用是形成了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状态演化当前趋势的根本原因。

张宇晴[2](2020)在《中国不同区域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观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源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大气氧化及其在颗粒物表面的凝聚和反应性摄取。SOA是大气细粒子(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机气溶胶(OA)贡献超过50%,在我国灰霾污染时SOA的OA占比高达70%,对全球辐射平衡、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当前,由于对SOA前体物来源、化学组成以及生成机制缺少全面认识,模型模拟的SOA结果与实际观测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各模型结果中SOA的组成与时空分布也存在一定差别,我国国家尺度上SOA的组成及时空特征仍有待研究。SOA的生成过程受人为排放影响,但污染背景下的实际大气中人为源排放如何影响SOA的生成尚不清楚。SOA标志物可追踪不同前体物来源SOA的生成过程,揭示SOA时空演化特征。基于国家尺度SOA标志物的观测研究,可明确区域SOA组成与时空特征,为模型提供国家尺度的校验数据。针对污染地区SOA生成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为SOA生成机制提供新认识,为空气污染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SOA标志物,通过覆盖我国6个区域12个站点一年的联网观测,查明了我国典型自然源和人为源SOA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站点的一年连续观测,揭示了人为源排放对自然源SOA生成的影响;通过我国三个典型城市站点一年的对比观测,探讨了城市污染大气中异戊二烯生成SOA的关键机制。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12个站点大气异戊二烯、单萜烯和倍半萜(β-石竹烯)SOA标志物的年均浓度范围分别为6.67-122 ng m-3、9.80-49.0 ng m-3以及1.72-7.72 ng m-3,总体来看南方地区浓度高于北方。异戊二烯和单萜烯SOA标志物浓度总体上夏季高于冬季,但在敦煌、海伦等站点冬季有异常升高,β-石竹烯SOA标志物浓度则主要为冬季较高。三种自然源SOA(BSOA)冬季的异常升高是受到生物质燃烧排放增多影响。我国12个站点大气苯系物SOA标志物(2,3-二羟基-4-氧代戊酸,DHOPA)的年均浓度范围在1.23-8.83 ng m-3之间。在北方地区,城市站点DHOPA浓度较高,而在南方地区,偏远站点DHOPA浓度较高。全国范围内冬季DHOPA浓度均有显着增加,其增高在北方地区主要受取暖用生物燃料和散煤燃烧影响,而在南方地区主要受生物质露天焚烧影响。应用“标志物法”对我国大气SOA浓度进行的估算表明,我国SOA总年均浓度为2.49±1.09μg m-3,在西南地区浓度最高,自然源SOA浓度(1.66±0.79μg m-3)高于苯系物SOA(0.87±0.49μg m-3)。秋冬季节苯系物SOA贡献最大,倍半萜SOA有显着增高,夏季异戊二烯SOA浓度最高,春季则为单萜烯SOA贡献最大。2.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BSOA标志物年均浓度范围为45.4-109 ng m-3,以单萜烯SOA标志物为主(47.2±9.29 ng m-3),异戊二烯SOA标志物(23.1±10.8ng m-3)次之、β-石竹烯SOA标志物(3.85±1.75 ng m-3)浓度较低。异戊二烯SOA的生成途径受NOx影响,异戊二烯SOA的高NOx产物(2-甲基甘油酸,2-MGA)与低NOx产物(2-甲基丁四醇,2-MTLs)的比值(2-MGA/2-MTLs)可指示NOx对异戊二烯SOA生成途径的影响。相比于单萜烯SOA初级产物,其多级产物受大气氧化剂(Ox)和硫酸盐的影响更为显着,造成珠江三角洲单萜烯SOA老化程度较高。秋冬季β-石竹烯SOA浓度异常升高,主要受生物质燃烧、Ox和硫酸盐共同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BSOA年均浓度为1.68±0.40μg m-3,秋季浓度最高,春季浓度最低,全年以单萜烯为主。人为源污染物排放(如硫酸盐和Ox的前体物等)可显着促进BSOA的生成,控制人为源排放可降低BSOA浓度。3.我国三个典型城市站点异戊二烯SOA含氧标志物(iOTs)的年均浓度范围为10.3-28.3 ng m-3,有机硫酸酯(iOSs)年均浓度范围为1.49-2.92 ng m-3,异戊二烯高NOx产物年均浓度范围在3.75-6.04 ng m-3之间,异戊二烯低NOx产物年均浓度范围在10.8-31.7 ng m-3之间。异戊二烯SOA浓度在昆明最高,合肥次之,北京最低,三个城市的异戊二烯SOA高值均出现在夏秋季。三个站点异戊二烯有机硫酸酯与含氧标志物的比值(iOSs/iOTs)在冬季较高,夏季较低,比值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异戊二烯与硫酸根及液相水反应速率(kaq SO42-,kaq,H2O)的影响。异戊二烯相比于硫酸根更易与液相水发生酸催化开环反应,但在北京站点的冬季,异戊二烯也可能更易与硫酸根反应生成SOA。在污染背景下的城市大气中异戊二烯生成SOA的过程主要以低NOx途径为主。高、低NOx条件下生成的SOA产物比值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其季节变化主要受NOx浓度以及异戊二烯环氧中间体反应性摄取速率影响。

王瀚生[3](2020)在《甘肃定西关川河巉口段环境污染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些年黄河流域社会和经济的高速飞跃与发展,各类工厂的建立,人口的日益膨胀,生活垃圾的增多,尤其部分乡镇地区存在污染物处理技术的落后以及缺乏环保意识等问题,这些综合因素造成黄河流域的水污染情况愈加严重。关川河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水质状况为劣Ⅴ类,沿岸植被以及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均较差。巉口镇是关川河流域的一个交通要塞,当地村民的经济来源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90%以上,主要的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等,以马铃薯为原材料的小型企业沿流域建设,大量未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了河流污染严重。近几年通过地方政府的努力,对企业的排污进行了大力整治,污染状况有明显改善。关川河河水的水质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关川河流域沉积物中有机物、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对比,了解对污染治理的成效,目的旨在对关川河流域的污染现状与污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对关川河水质及沿岸环境整改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对定西市关川河巉口段河流沉积物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对沉积物中有机质与重金属含量的污染情况研究,得到以下一些认识:(1)大部分样品中正构烷烃都以nC29和nC31为主峰,存在一定丰度的短链与中等碳数的正构烷烃,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主要为陆源高等植物,另外藻类、细菌等低等水生植物与沉水和漂浮等大型植物也有贡献;而Paq和水中溶解氧(DO)的值证明藻类等水生植物可能很繁盛,从而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含氧量较低,形成厌氧的水体,致使藻类等水生植物死亡,整体的水质情况下降,造成水体浑浊等情况;Pr/Ph值主要为0.61.2,平均值为0.80,表明研究区河流沉积物受石油污染;沉积物中含有一定量的三环萜类,四环萜和大量的五环三萜(hopane),表明有机质母质的来源有一部分来自于细菌和藻类,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微生物;(2)沉积物样品中,存在Phe、Ant、FLT、Pyr、BaA、CHR、IPY、BbF、BKF等多环芳烃,而且相对丰度较高,表明河流沉积物中有一定的多环芳烃污染。分析表明,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污染源,其中Phe,Ant、Pyr等来自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的主要排放物,BbF主要由汽油和柴油不完全燃烧排放,通过空气中的尘埃进入到河流中;(3)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ay Fluorescence)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量了定西市关川河巉口段市河流沉积物样品中七种重金属元素(Cr、Mn、Ni、Cu、Zn、Pb和Cd)的含量,通过分析发现平均含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Mn>Zn>Cr>Ni>Cu>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5.11、1.73、1.69、1.79、1.51、9.67、0.23倍;关川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值普遍较小,平均值仅为0.22,说明河流沉积物各采样点之间分布较均匀,区域富集情况较少。而Ni的变异系数为0.50,值偏大,说明关川河沉积物中Ni元素分布不均匀,有一定的局部富集情况。结合采样点位置推测Ni元素含量值的局部富集情况与农业工厂(例如化肥厂)等有一定关联。Zn、Cd、Pb三者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变异系数的值均不大,推测这三种重金属元素有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其中Pb的污染严重,Zn的污染较严重,而Cd无污染,可能是由于来源处污染含量的不同造成了一定的差异。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险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河流沉积物中七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b>Cr>Cu>Mn>Ni>Zn>Cd,表明研究区河流沉积物中Pb的污染程度最高,Cr的污染程度次之,Cu、Mn、Ni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而Zn与Cd基本无污染。河流整体区域污染程度属于中等污染-强污染,DXCK2017-3和DXCK2017-8样点处的污染程度较其他采样点严重,DXCK2017-12和DXCK2017-13样点处的污染程度较其他采样点轻,并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工业、农业和交通活动等。

张宁,张盛,杨海超,张建通[4](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土壤污染问题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一流湾区的桎梏,对标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世界一流湾区可以为应对大湾区土壤环境压力提供方向指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和关键词突现检测的文献计量定量分析方法,对世界三大湾区土壤污染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世界湾区土壤污染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土壤污染物来源、空间分布、修复处理研究,以及土壤污染的生物可利用度、对海洋生物的不利影响、海洋生物指标在土壤污染评估的作用;土壤污染物研究的热点集中在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上,海洋生物关联研究则对土壤污染的毒性、引发的生物性畸变和生物标志物讨论较多.通过对比国内外湾区土壤污染研究状况,发现我国湾区土壤污染研究相比世界三大湾区起步较晚,且现有国内文献成果的研究区域和主题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在湾区土壤污染的海洋生物关联研究方面热度较低.因此,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一体化研究、扩展考察领域至土壤污染的相关海洋生物研究,对完善我国粤港澳大湾区土壤污染研究、应对大湾区土壤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李括,彭敏,赵传冬,杨柯,周亚龙,刘飞,唐世琪,杨帆,韩伟,杨峥,成晓梦,夏学齐,关涛,骆检兰,成杭新[5](2019)在《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着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计划的提出背景、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进展、调查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控制方案的完善等方面回顾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从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4个方面对调查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全方位介绍了调查应用成果在土地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地方病防治、油气勘查、固体矿产勘查等7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在调查技术革新、评价方法创新和调查与研究融合三个方面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赵仑山,岑况,刘秀丽,吴雪芳,朱雪涛,魏军晓,陈媛,伦知颖[6](2019)在《珠江三角洲含N-亚硝胺地下水与地区性癌症》文中指出肆虐我国南方局部区数百年以鼻咽癌和肝癌为主的恶性肿瘤病,为典型的地区性癌症。本文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应用流行病学与生态地球化学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检出了病区环境水和饮水中存在致癌物质N-亚硝胺,研究了癌病区生态系统由地质构造背景、气候、水文和生态条件制约,自然形成水体N-亚硝胺的机理。实验改进、优化了环境-饮水微量亚硝胺测定方法,新建立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El-MS/MS)测定纳克级N-亚硝胺方法一次可测9种N-亚硝胺化合物,检出限达到0.34~2.19ng/L。在珠江三角洲癌病区环境-饮水中首次发现9种亚硝胺化合物,含量为307~0.34ng/L,总检出率为40%。四会等较低工业污染区古井水、手压井水和自来水的亚硝胺有相近似的含量统计特点:亚硝基二甲胺和亚硝基二正丁胺的均值和峰值为不高的超标值,均值分别为21.77和15.54ng/L。这批水样大多采自0~20m深度井水,属本区代表性特殊地质构造和气候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下水,也是研究区生产和生活开发最多的水源层;所含超标亚硝胺可能是本区数百年高发癌症的主因。近年工业发展带来的亚硝胺污染源的叠加,增高了该区环境-饮水亚硝胺超标率及癌症发病率。文中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土壤和地下水富氮营养化现象和区域氮的来源。

李远[7](2016)在《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文中认为黄河三角洲是受到黄河来水来沙、尾闾流路变迁、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和农业耕种熟化、城镇化、工业化等人类活动交互作用、叠加影响的区域。目前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陆海相互作用多重影响下黄河三角洲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土壤发生发育过程和土壤沉积物物质链关系缺乏一个整体认识。本论文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42个典型类型土壤剖面(182个土壤样品)和26个临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重金属元素与稀土元素、有机氯农药和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土壤原状土和胶体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磁学性质等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和沉积物放射性铅同位素和稳定性碳、氮同位素,表征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由陆到海的土壤质量特征;探讨了无机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及来源;揭示了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红粘层的时空分布、地球化学特征和陆海相互作用下的环境意义。这些研究成果可为高强度人类经济活动及强烈陆海交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区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黄河三角洲在滩涂、湿地、棉田、粮田、菜地由海到陆的利用方式和空间过渡下,土壤盐分逐渐降低,土壤结构和肥力水平逐渐提高。其中,滩涂土壤结构较差,肥力水平很低,代表了该地区自然成陆条件下的原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滩涂发育为湿地后,湿地淹水的环境及丰富的植被,使得在该利用方式下土壤粘粒、有机质、氮、磷等含量显着提高。湿地开垦为农田后,人为改良使得土壤脱盐脱碱显着,明显提高了土壤供氮、供磷强度,但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壤团聚体的破坏以及有机质的释放。(2)黄河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有机氯农药和石油烃的整体含量较低,目前环境生态风险不高。土壤重金属在黄河河岸和三角洲南部区域含量有升高趋势;有机氯农药中相对活跃组份(γ-HCH和o,p’-DDT)和相对稳定组份(β-HCH和p,p’-DDE)有沿海-内陆的两极分布趋势。土壤总石油烃呈现代黄河三角洲内部低、外部高的趋势,靠近孤东油田的区域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剖面中铁氧化物和粘土矿物对重金属有显着富集,土壤粘粒也是表层和剖面土壤中γ-HCH的重要载体,土壤石油烃则主要与土壤发育程度相关。黄河泥沙的搬运和沉积是多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但随着调水调沙、石油开采、农业垦殖和海岸工程等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黄河三角洲污染物逐渐受到了当地人为过程的影响。(3)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中稀土丰度与物源的风化程度和成土程度有正相关趋势。土壤剖面不同层次之间稀土分馏情况是同步的,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La-Eu曲线较陡,Eu-Ld曲线较平缓,Eu呈较为明显的负异常,Ce正异常不明显。通过稀土特征参数可以得出,黄河三角洲各层次土壤的源物质在黄河侵蚀、搬运、沉积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混匀过程。(4)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中的典型红粘层主要分布在1855年之后形成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和1855年之前形成的古代三角洲区域,在黄河和弥河之间为红粘层过渡区,在弥河以东无红粘层分布。出现深度较浅的红粘层沉积相对较厚。对典型剖面的137Cs和210Pb定年可得,黄河三角洲剖面红粘层沉积的年代在1910s1960s区间内,红粘层多出现于沉积速率发生较为剧烈变化的层次区间,与水动力变化有关。在形貌特征上,典型红粘层平均粒径为6.69±0.79φ、中值粒径为11.6±7.3μm、红度(a*)值为7.5±0.4。(5)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粘土矿物和方解石含量都显着高于其上下黄砂层,而原生矿物如石英和长石的含量则显着低于黄砂层。在常量元素组成上,典型红粘层SiO2为55.6±3.7%、Al2O3为13.5±1.1%、CaO为8.18±1.03%、Fe2O3为5.49±0.83%、MgO为2.83±0.34%、K2O为2.54±0.83%和Na2O为1.34±0.32%。19种微量元素中,红粘层只有Zr和Hf含量显着低于黄砂层,其余微量元素都要显着高于黄砂层。红粘层相对黄砂层具有较高的风化程度,典型红粘层的硅铝率为6.71±1.06。磁学性质上,红粘层的磁学特征参数数值χfd%为8.3±1.7%、χarm为362.7±90.0×10-8 m3/kg、χarm/SIRM为67.1±15.1×10-5 m/A、SIRM/χlf为9.6±1.5×103 A/m和χARM/χlf为6.3±1.0,说明了红粘层中较细的成土性SP/SD颗粒含量较高,对该层磁性增强贡献较大。红粘层和黄砂层土壤胶体间色度和磁学特征差异较小,但粘土矿物和元素组成略有差异。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是源区温湿气候条件下的高风化物质,经黄河由上游至下游搬运、混合、沉积,在三角洲地区水动力分选而形成。红粘层与黄砂层物源总体上较为相似,但又存在区别,主要是由于不同时期沉积造陆物源不同以及沉积时海相的影响和成陆之后的成壤过程导致不同土层间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6)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重金属平均含量是黄砂层的约1.5倍,红粘层中铁锰结合易还原态Pb、Co以及弱酸溶态Cd比例要高于黄砂层,红粘层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性更强。红粘层是三角洲底层土壤中重要的有机碳、有机氮和无机碳库,红粘层中累积的无机碳可能主要以次生碳酸盐形式存在,具有固碳的能力。红粘层出现的深度和厚度结合黄河尾闾改道时间可推测现代三角洲形成期环境和人类活动变化。黄河三角洲土壤和沉积物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特征表明,滨海湿地土壤、菜地土壤、田地(棉田和粮田)土壤、河相沉积物、海湾和深海沉积物是影响区域碳氮循环的6组重要介质,由自然土壤向海洋沉积物过渡,对应了由源区较活跃有机质库向沉积区较稳定有机质库转移的过程。

洪业汤,曾永平,冯新斌,肖化云,刘再华,陈玖斌,洪冰,仇广乐,赵志琦,张凯,李晓东,商立海,尹润生[8](2012)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2000~2010年)简述》文中指出在过去十来年中,环境地球化学学科获得了很大发展,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以2011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的内容为线索,简要介绍了中国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方面的一些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包括氮、喀斯特、汞、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有机物以及气候变化等环境地球化学。

宋军华[9](2010)在《青春热血洒地化,高风亮节谱春秋——记我国着名地球化学科学家傅家谟院士》文中研究表明【人物简介】傅家谟,中科院院士,我国着名地球化学科学家,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和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1966年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并将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依托国家实验室组建成立"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曾负责和参加完成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中国科学院重大等科研任务3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7项、部委级奖20余项。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70多篇,并有15篇发表于环境科学顶级期刊,专着译着多部。代表作有《有机地球化学》、《碳酸盐岩地球化学》、《干酪根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进展》等。

韩喜彬,龙江平,李家彪,初凤友,张平萍,许冬,杨海丽[10](2010)在《珠江三角洲脆弱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第二大河三角洲。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人类活动的加强,珠江三角洲自然的固有脆弱性和人为的特殊脆弱性显着增强。自然的固有脆弱性包括基底沉降、新构造运动、地震、软土层、海平面变化、海水入侵、风暴潮与洪水等;人为的特殊脆弱性包括污染、过度采砂和抽水、人工填土及人工建筑等。通过对目前珠江三角洲各项脆弱性分散研究文献和资料的收集汇总,把珠江三角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归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脆弱性的研究还存在初级定性描述、相互矛盾、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监测-预警-应急机制不够完善。认为珠江三角洲脆弱性研究还应加强定量分析,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重视各脆弱性之间的耦合作用及珠江三角洲脆弱性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研究珠江三角洲对脆弱性变化的自适应性。

二、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珠江三角洲环境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珠江三角洲环境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2.1 区域概况
        2.1.1 珠江口地理位置
        2.1.2 珠江口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珠江口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
    2.2 野外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
        2.2.1 柱样采集和保存
        2.2.2 WS钻孔的年代框架
        2.2.3 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分析
        2.2.4 主微量元素分析
        2.2.5 矿物成份分析
        2.2.6 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数据处理
第三章 人类活动对WS钻孔陆源输入和沉积环境的改造作用
    3.1 陆源输入指标和Cu、Pb、V元素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3.2 沉积物有机质输入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3 小结
第四章 近2000年珠江口氧化还原条件演化趋势及其驱动机制
    4.1 河口近海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4.2 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氧化还原条件演化趋势
    4.3 WS钻孔季节性缺氧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沉积记录研究
    4.4 近2000年珠江口氧化还原程度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
        4.4.1 珠江口2000年以来自然气候变化
        4.4.2 自然气候及人类活动协同作用下的珠江口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论文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
    5.1 论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中国不同区域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观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大气颗粒物及其气候环境效应
        1.1.1 大气颗粒物的组成、来源及其浓度水平
        1.1.2 大气颗粒物的环境健康效应
    1.2 二次有机气溶胶来源与组成
        1.2.1 SOA重要性
        1.2.2 SOA前体物来源
        1.2.3 SOA化学组成与特征标志物
    1.3 典型前体物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过程机制
        1.3.1 异戊二烯SOA
        1.3.2 单萜烯SOA
        1.3.3 倍半萜SOA
        1.3.4 苯系物SOA
    1.4 影响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关键因素
    1.5 二次有机气溶胶估算方法
    1.6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模型研究
    1.7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控制
    1.8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2.1 研究区域介绍
        2.1.1 中国不同区域观测
        2.1.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观测
    2.2 样品采集
        2.2.1 中国不同区域颗粒物和气相样品
        2.2.2 珠江三角洲颗粒物样品
    2.3 气象参数及气态污染物浓度
    2.4 样品分析
        2.4.1 PM_(2.5)质量浓度
        2.4.2 有机碳与元素碳
        2.4.3 水溶性离子
        2.4.4 二次有机标志物
        2.4.5 有机硫酸酯
        2.4.6 气相样品
    2.5 样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2.6 标志物法估算二次有机气溶胶
    2.7 卫星火点信息
    2.8 后向轨迹模型
第3章 中国不同区域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时空特征
    3.1 研究背景
    3.2 异戊二烯SOA时空分布特征
        3.2.1 异戊二烯SOA标志物空间分布
        3.2.2 异戊二烯SOA标志物季节变化
        3.2.3 秋冬季异戊二烯SOA异常升高及其原因
    3.3 单萜烯SOA时空分布特征
        3.3.1 蒎烯时空分布特征
        3.3.2 单萜烯SOA标志物空间分布
        3.3.3 单萜烯SOA标志物季节变化
        3.3.4 秋冬季单萜烯SOA异常升高及其原因
    3.4 倍半萜SOA时空分布特征
        3.4.1 倍半萜SOA标志物的空间分布
        3.4.2 倍半萜SOA标志物的季节变化
        3.4.3 秋冬季倍半萜SOA异常升高及其原因
    3.5 苯系物SOA时空分布特征
        3.5.1 苯系物SOA标志物空间分布
        3.5.2 苯系物SOA标志物季节变化
        3.5.3 冬季重污染时期苯系物SOA显着升高及其原因
    3.6 中国大气SOA组成与时空分布特征
        3.6.1 大气SOA浓度估算
        3.6.2 大气SOA的组成与时空分布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为源排放对自然源SOA生成的影响
    4.1 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演化趋势
    4.2 异戊二烯SO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2.1 异戊二烯SOA标志物时空分布
        4.2.2 氮氧化物对异戊二烯SOA生成途径的影响
        4.2.3 臭氧氧化过程对异戊二烯SOA生成途径的贡献
    4.3 单萜烯SO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3.1 单萜烯SOA标志物时空分布特征
        4.3.2 多级氧化过程对单萜烯SOA组成的影响
    4.4 倍半萜SO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4.1 倍半萜SOA标志物时空分布
        4.4.2 秋冬季倍半萜SOA异常升高及其原因
    4.5 人为源排放对自然源SOA生成的影响
        4.5.1 自然源SOA组成与时空分布特征
        4.5.2 人为源排放控制对降低自然源SOA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典型城市大气异戊二烯SOA的生成机制
    5.1 研究背景
    5.2 异戊二烯SOA标志物与有机硫酸酯时空分布特征
    5.3 异戊二烯环氧中间体生成SOA的过程机制
        5.3.1 硫酸根、气溶胶含水量对异戊二烯环氧中间体反应性摄取的影响
        5.3.2 氮氧化物对异戊二烯环氧中间体生成与反应性摄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及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和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常用缩略语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甘肃定西关川河巉口段环境污染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河流污染及其现状概述
        1.2.1 河流污染概述
        1.2.2 河流污染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有机污染
        1.3.2 重金属污染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研究现状
        2.1.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2 研究区研究现状
        2.1.3 关川河水文水质情况
    2.2 研究区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预处理
    3.2 实验步骤及方法
        3.2.1 有机组分实验方法
        3.2.2 元素实验方法
第四章 关川河流域有机污染情况
    4.1 正构烷烃
        4.1.1 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
        4.1.2 正构烷烃的分析与源解析
    4.2 多环芳烃
        4.2.1 多环芳烃概况
        4.2.2 多环芳烃来源分析
        4.2.3 河流多环芳烃污染研究
        4.2.4 研究区多环芳烃污染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川河重金属污染情况
    5.1 重金属污染情况
        5.1.1 重金属污染定义及其重要性
        5.1.2 重金属污染的特征
        5.1.3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5.1.4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5.2 数据分析方法
        5.2.1 相关性分析
        5.2.2 地质累积指数法
        5.2.3 污染负荷指数法
        5.2.4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5.3 研究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
    5.4 关川河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关川河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5.5.1 地质累积指数法
        5.5.2 污染负荷指数法
        5.5.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粤港澳大湾区土壤污染问题计量及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数据获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概况
    2.2 定量分析
        2.2.1 文献共被引分析
        2.2.1. 1 关键文献
        2.2.1. 2 聚类分析
        2.2.2 关键词共现分析
        2.2.2. 1 聚类分析
        2.2.2. 2 关键词突现分析
    2.3 国内外湾区土壤污染研究对比
3 结论

(5)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出背景
    1.1 20世纪90年代国外现状
    1.2 20世纪90年代国内现状
2 组织实施
    2.1 实施方案的制定
    2.2 计划推进
3 主要进展
    3.1 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程度
    3.2 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程度
4 技术进步
    4.1 调查技术
        4.1.1 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4.1.2 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4.1.3 地块尺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4.2 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监控方案的完善
        4.2.1 分析方法的筛选和多元素配套分析方案
        4.2.2 关键元素的分析方法检出限进一步降低
        4.2.3 质量监控方案的提出、形成与完善
5 主要调查成果与成果应用
    5.1 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
    5.2 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5.3 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
    5.4 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
    5.5 调查成果应用
        5.5.1 调查成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5.5.2 调查成果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5.5.3 调查成果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5.5.4 调查成果在国家脱贫攻坚中的应用
        5.5.5 调查成果在地方病防治中的应用
        5.5.6 调查成果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
        5.5.7 调查成果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6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6.1 调查技术革新
    6.2 评价方法创新
    6.3 调查与研究融合

(6)珠江三角洲含N-亚硝胺地下水与地区性癌症(论文提纲范文)

1 饮水亚硝胺与癌症关系研究现状
2 水体微量亚硝胺GC/El-MS/MS测定和采样方法
    2.1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2.2 采样技术要求和测定流程
    2.3 方法检出限与质量监控
3 珠江三角洲和左江盆地癌病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和采样
    3.1 重点调查病区概况
    3.2 流行病学与生态地球化学结合调查方法
    3.3 布样、采样和致癌物质追踪
4 珠江三角洲和左江盆地环境-饮水N-亚硝胺测定结果和分布特征
    4.1 两广地区环境-饮水亚硝胺按水样产状类型分布特征
    4.2 两广癌病区环境-饮水样亚硝胺按病区分布特征
    4.3 珠江三角洲腹地中浅层地下水自然态亚硝胺组合谱
    4.4 环境-饮水N-亚硝胺与癌症的关系
5 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土富氮营养化与氮物质来源
    5.1 区域土壤和地下水富氮营养化
    5.2 区域铵-氮来源:生物地球化学固氮作用
    5.3 珠江三角洲三水盆地储铵构造
6 结论和认识

(7)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1.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及盐渍化特征研究
        1.1.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过程及其理化性质特征
        1.1.2 黄河三角洲土壤中红粘层研究
        1.1.3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改良
    1.2 黄河三角洲土壤碳氮和污染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1.2.1 土壤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2.2 土壤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1.3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科学意义
        1.3.1 主要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科学意义
2 黄河三角洲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
    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2.1.1 野外调查与土壤景观描述
        2.1.2 土壤剖面发生层样品采集
        2.1.3 土壤剖面高分辨率样品采集
        2.1.4 土壤及沉积物表层样品采集
    2.2 土壤样品预处理与实验室分析
        2.2.1 土壤样品处理与分析
        2.2.2 数据统计与制图
    2.3 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
        2.3.1 采样和制样过程中的QA/QC
        2.3.2 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QA/QC
3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和利用研究
    3.1 黄河三角洲土壤形成与发生发育特征
        3.1.1 黄河三角洲地质背景
        3.1.2 黄河与三角洲土壤
        3.1.3 地形地貌与三角洲土壤
        3.1.4 气候与三角洲土壤
        3.1.5 地下水与三角洲土壤
        3.1.6 植被与三角洲土壤
        3.1.7 人类活动与三角洲土壤
    3.2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3.2.1 黄河三角洲主要土壤类型
        3.2.2 黄河三角洲土壤剖面描述
        3.2.3 黄河三角洲土壤分布规律
    3.3 黄河三角洲土壤利用方式及其空间格局
        3.3.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方式
        3.3.2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空间格局
    3.4 本章小结
4 黄河三角洲潮滩到内陆土壤基本性质及养分特征研究
    4.1 三角洲滩涂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1.1 滩涂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1.2 滩涂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2 三角洲湿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2.1 湿地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2.2 湿地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3 三角洲农用地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3.1 农用地表层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3.2 农用地剖面土壤基本性质与养分特征
    4.4 三角洲潮滩到内陆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
        4.4.1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化特征
        4.4.2 土壤理化性质的利用方式变化特征
        4.4.3 土壤盐分的变化特征
        4.4.4 土壤碳氮的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黄河三角洲土壤重金属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5.1 三角洲土壤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5.1.1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估
        5.1.2 土壤重金属在典型剖面中的分布及控制因素
        5.1.3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解析
    5.2 三角洲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5.2.1 土壤稀土元素的丰度
        5.2.2 土壤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5.2.3 土壤稀土元素分馏的主控因素
    5.3 本章小结
6 黄河三角洲土壤有机氯农药及石油烃的分布特征研究
    6.1 三角洲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6.1.1 土壤有机氯农药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
        6.1.2 土壤有机氯农药来源解析
        6.1.3 土壤有机氯农药的剖面分布特征
    6.2 三角洲土壤石油烃的分布特征
        6.2.1 土壤石油烃的含量与分布
        6.2.2 土壤石油烃分布的控制因素
    6.3 本章小结
7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时空分布及形貌特征研究
    7.1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时空分布
        7.1.1 红粘层的空间分布
        7.1.2 典型剖面红粘层沉积年代
    7.2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形貌特征
        7.2.1 红粘层粒度组成
        7.2.2 红粘层色度特征
    7.3 本章小结
8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8.1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矿物组成
        8.1.1 红粘层矿物鉴定
        8.1.2 红粘层铁氧化物性质
    8.2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化学组成
        8.2.1 红粘层元素含量
        8.2.2 红粘层风化指数
        8.2.3 红粘层特征元素比值
    8.3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8.3.1 常温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8.3.2 变温磁学特征与磁性矿物
    8.4 三角洲土壤红粘层胶体的组成及特征
        8.4.1 红粘层胶体的色度特征
        8.4.2 红粘层胶体的矿物组成
        8.4.3 红粘层胶体的元素特征
        8.4.4 红粘层胶体的磁学特征
    8.5 本章小结
9 黄河三角洲土壤红粘层的环境意义
    9.1 红粘层对三角洲土壤重金属的富集
        9.1.1 红粘层中土壤重金属的含量
        9.1.2 红粘层中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9.1.3 红粘层中重金属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9.2 红粘层对区域土壤碳氮埋藏的意义
        9.2.1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碳氮同位素分馏
        9.2.2 红粘层中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转化与富集
        9.2.3 陆海相互作用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及沉积物碳氮的影响
    9.3 本章小结
10总讨论与主要结论
    10.1 总讨论
        10.1.1 黄河三角洲与国内外大河三角洲主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10.1.2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红粘层演变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探讨
        10.1.3 黄河三角洲土壤及红粘层对黄河上游及海岸带环境变化的指示
        10.1.4 陆海相互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土壤与沉积物碳氮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10.1.5 黄河三角洲土壤与区域生态社会格局及陆海统筹的可持续发展
    10.2 主要结论
    10.3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创新点
    10.4 本研究需要改进之处
    10.5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对照表
    图题汇总
        中文图题
        英文图题
    表题汇总
        中文表题
        英文表题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术交流
    参加科研项目
    获得奖励

(8)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2000~2010年)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氮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2 喀斯特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3 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4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5 有机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6 气候变化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9)青春热血洒地化,高风亮节谱春秋——记我国着名地球化学科学家傅家谟院士(论文提纲范文)

少逢国难尚苦读, 听党号召从地质
半生辛劳献科研, 勇攀高峰争领先
淡泊名利做科研, 严谨治学育栋梁
投身环保为民生, 老骥伏枥志千里

(10)珠江三角洲脆弱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珠三角自然固有脆弱性研究进展
    1.1 基底沉降和新构造运动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1.2 地震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1.3 软土层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1.4 海平面变化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1.5 海水入侵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1.6 风暴潮和洪水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2 珠三角人为的特殊脆弱性研究
    2.1 采砂活动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2.2 污染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研究
    2.3 过度抽水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2.4 人工填土和人工建筑造成的三角洲脆弱性
3 珠三角脆弱性研究存在问题
4 未来研究方向

四、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珠江三角洲环境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柱状沉积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 罗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中国不同区域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观测研究[D]. 张宇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
  • [3]甘肃定西关川河巉口段环境污染评价[D]. 王瀚生. 兰州大学, 2020(01)
  • [4]粤港澳大湾区土壤污染问题计量及可视化分析[J]. 张宁,张盛,杨海超,张建通. 环境科学, 2019(12)
  • [5]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J]. 李括,彭敏,赵传冬,杨柯,周亚龙,刘飞,唐世琪,杨帆,韩伟,杨峥,成晓梦,夏学齐,关涛,骆检兰,成杭新. 地学前缘, 2019(06)
  • [6]珠江三角洲含N-亚硝胺地下水与地区性癌症[J]. 赵仑山,岑况,刘秀丽,吴雪芳,朱雪涛,魏军晓,陈媛,伦知颖. 地学前缘, 2019(02)
  • [7]黄河三角洲土壤及其红粘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环境意义[D]. 李远.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6(08)
  • [8]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2000~2010年)简述[J]. 洪业汤,曾永平,冯新斌,肖化云,刘再华,陈玖斌,洪冰,仇广乐,赵志琦,张凯,李晓东,商立海,尹润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04)
  • [9]青春热血洒地化,高风亮节谱春秋——记我国着名地球化学科学家傅家谟院士[J]. 宋军华. 广东科技, 2010(11)
  • [10]珠江三角洲脆弱性研究进展[J]. 韩喜彬,龙江平,李家彪,初凤友,张平萍,许冬,杨海丽. 热带地理, 2010(01)

标签:;  ;  ;  ;  ;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珠三角环境治理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