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用唯物主义的立足点

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用唯物主义的立足点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足点(论文文献综述)

谭小靖,牛贺源,沈婷婷[1](2021)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之一——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认识》文中指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者,认为旧唯物主义立足狭隘的市民社会,包含着错误的历史观和实践观,并不能窥探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貌,无法对未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提出科学规划。马克思表明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提供了根本立场,为未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基础,同时也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之一。

李冰[2](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刘怡彤[3](202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性着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划时代意义。在这部经典着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德国哲学,完成了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逻辑起点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理论建构,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世界观革命”。《德意志意识形态》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以世界历史的眼光、时代精神的高度、人民价值的体认、实践力量的自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真正超越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全部哲学。从而也为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事业注入了“思想的闪电”,提供了“精神武器”。通过研究和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语境可以发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现有两卷六个章节中,蕴含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深邃的学理命题、丰富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价值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回答和追问的前提性基础命题。开展《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就是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梳理、总结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思想论述,从而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奠定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这也是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创新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为了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典论断和重要论述与思想政治教育勾连起来,使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深入挖掘能够廓清前提和澄明本质。这就需要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范畴在“前提批判”的意义上加以概念辨析,从而为深入展开后续的文本研究提供具有较为明确的总体规定和内容界域。通过考察和辨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意识形态”,以及提炼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三个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范畴的本质内涵,能够总结得出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高度的内在同质性,从而可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意识形态性以后,能够进一步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以这一历史规律为基本依据,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历史纵向联系上,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的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分析了“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相互关系。以两者的相互关系为核心视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社会横向联系上,理解到“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高度一致、“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呈现、“思想的生产者”对“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时代调节的社会阶级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文本中阐释了“精神与物质”的内在矛盾,基于对两者内在矛盾的根本判断,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的自我内在联系上,总结出“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需求互通性、“物质力量只能靠物质力量来消灭”的现实必然性、“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性的内在矛盾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昭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社会精神现象发展进程的经典论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从中总结和归纳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起点,回归“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坚持“教育者本人也要受教育”,努力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需要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并且“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最后需要用“实际手段”来施行。这一方法论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揭露”“批判”“唤醒”三个手段,坚持做到不破不立、立破并举。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系统探讨了市民社会理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实践哲学、异化劳动、德国社会主义思潮批判、现代国家学说、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精神现象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矛盾冲突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些重要内容,可以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三个维度归纳和整理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思想教育”维度中,包括“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发展思维的能力”三个方面内容。在“道德教育”维度中,包括反对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教,尊重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以及塑造“真正的共同体”观念三个方面内容。在“政治教育”维度中,包括产生革命意识,信仰共产主义,联合无产阶级三个方面内容。通过考证和辨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意识形态”以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等核心概念范畴的本质内涵,梳理和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方法论原则和主要内容,可以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展意识形态教化。基于此,可以运用系统性观念和整体性思维,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与渗透心理世界的双重研究视野,提炼和概括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启示。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了人们是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建构着自身信仰、意义和情感等多重维度的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想创造出“真正的精神财富”,则需要对“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生活作出真实反映与真切关怀。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明了人的思维、精神、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根本性质和地位作用,揭示了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是导致人的心理因素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原因,从而也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学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切实发挥出凝魂聚气、固本培元的功能作用,则不仅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入世”,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能够产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社会影响;而且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入心”,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能够获得人们内心的真正认同和自觉接受,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朱兴涛[4](2021)在《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对空间的终极性思考和存在性追问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论题。空间作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存在形式和变化样态,既是人类生命寄寓的现实处所,亦是人类社会实践展开的重要场域,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意蕴。马克思哲学堪称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作为一种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性文化精神和人类自身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以其基于人性的透彻的实践性理论追求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生成了一种自觉把握时代主题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思想品格。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空间问题特质与真义的思想方法和逻辑切入点。客观地讲,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入考察和哲学审视,在现代性批判视域下具体阐发了关于“社会空间”的重要思想。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和资本积累的空间叙事,从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日常社会空间建构及其异化三个方面对社会空间思想进行了理论透视。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空间”作出了新的实质性的创新性理解和理论性表达。深化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既是多学科视野融合和交叉学科整合的学术需要,也是推动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理论需要,更是理解和阐释当代社会重大空间现实问题的实践需要。首先,本文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特质。空间研究是西方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主题,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追溯到传统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社会空间观和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社会空间观。黑格尔的观念辩证法虽然既表征了人类社会空间的发展逻辑,又确立了历史性的解释原则,但仍只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实证主义的代表,所主张的“感性直观”只是把社会空间看作“物化”的实体,人与人的社会空间关系只能被物化为“非历史”的物与物的空间关系。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贯穿着“历史观点”,而他的社会空间思想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的历史生成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空间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实践生成过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空间的思想历程,“人的观点”社会空间意蕴,“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逻辑,“正义观点”的社会空间批判的哲学文本阐释,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的观念变革、理论特点及其人性意蕴。其次,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进行了系统性阐释。第一个方面是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根植于19世纪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在肯定其对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意义的前提下,把社会空间的理论分析始终与资本对社会空间重塑的现实批判相结合,揭示了人类社会空间出现的多重矛盾、潜在危机及其资本主导逻辑。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性交往社会空间的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时代,通过“用时间去消灭空间”的地理性拓展,通过从“地方市场”到“世界市场”的经济性牵引,通过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的文化性融合,实现了全球社会空间的普遍联系。由于资本积累的空间全球化,社会空间的“世界历史”性发展过程加速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全球化,导致了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全球性空间剥夺。同时,马克思批判了全球自然空间过度资本化导致社会空间的对立矛盾和全球空间的生态恶化,并指出资本与信用的结合是虚拟资本时代资本全球积累的新形式,也包含着发展的内在危机。第二个方面是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城市是人类社会空间的一种基本形态,它在本质上是人类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人化自然”,它处处打着人的空间实践活动的历史烙印。城市空间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和乡村空间关系变迁的轴心,也成为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社会空间转换的核心。马克思通过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历史阶段分析,资本在城市的集中使“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造成一系列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不可挽回的社会后果。同时,马克思指出近代城市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社会空间条件,通过对一系列资本所导致的社会空间后果的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的资本化和等级化。第三个方面是日常社会空间的营造及其异化。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是资本在世界各地到处落户并开始迈向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资本积累推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是城市社会空间被资本重塑并快速分异的时代,也是人类日常社会空间被全面纳入资本逻辑和金融体系的时代,人的居住空间、劳动空间、休闲空间出现普遍物化和异化。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住宅短缺及其区隔的资本逻辑,批判了居住社会空间出现的严重空间分异。马克思始终把空间及其社会性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量和分析,指出以工厂为基础的劳动空间是一个生产要素的空间聚合,出现了各种局部劳动过程的“空间并存”现象。同时,也指出资产阶级创造休闲空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剥削的资本逻辑。最后,在对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三个重要层面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正义旨趣与当代价值。马克思是从人出发,把人作为社会空间正义的真正根据,在人的历史与现实中,在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来把握社会空间正义问题,来阐释社会空间正义的思想内涵,来审视社会正义原则,来形成社会空间正义观念,以人的观念来憧憬社会空间的正义理想。同时,本文申明了马克思“历史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群体依赖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群体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个人独立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在人的自由个性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类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进一步指出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理解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的方法论基础,自由人的生成与自由个性的生活理想是社会空间正义追求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归宿。因此,深化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有利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当代敞开和生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我超越的必要方式和重要途径。

唐磊[5](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文中认为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尺度,对公平的向往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需要,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实现社会公平一直是各国政府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必须正视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发展为目标,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就是要始终把全体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离不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理论指导。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研究主题,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认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以及其重要意义。全文除导论外共有六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公平、公平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开启了本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为理论直接来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为文化土壤,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概括、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解决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科学化、系统化思考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中国梦”为目标方向,为公平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梦想搭起了舞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铸就公平的信念;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着力点,推动社会公平达到新的高度;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战略部署,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本质要求,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动社会公平的实践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以发展眼光、全局视野、战略思维规划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平的蓝图,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全面落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更加公平的期盼。第四部分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本文通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与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社群主义公平观、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进行对比性研究,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是全方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中国方案。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意义,从理论角度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从实践角度看,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王然[6](2020)在《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古至今,中西学者始终对价值问题争论不休;对于我国来说,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也对我们在各个方面产生着影响。因此,研究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古代和近代哲学思想中的价值思想,并且立足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现实形成的。该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价值的主体是人,主要表现在人的需要为生成价值提供了主观方面的条件,在实践中人应当遵循价值尺度,而且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属于价值关系;其二,价值生成的基础是实践,因为价值是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实践连接了价值和事实,并且没有实践的话价值就不可能实现;其三,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是是否能够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立足点就是无产阶级,因此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应当以符合无产阶级利益为原则;其四,价值追求的目标是要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根本上是要实现人的解放,这集中体现在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其五,实现价值的路径是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意味着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以此来作为保障无产阶级利益的制度基础。马克思的价值哲学思想有着丰富的意义,在理论层面,该思想是对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的批判和超越,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思想的同时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而当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碰撞时,还可以迸发新的生机;在实践层面,该思想有助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助于当代人解决价值困惑,有助于我们批判错误思潮。

李媛媛[7](2020)在《马克思存在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存在观是感性活动存在观。马克思把“存在”理解为实践即感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存在”是实践的,是在实践中生成的。马克思对“存在”的理解遵循唯物主义路线,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存在既不是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抽象的理性存在,也不同于直观唯物主义哲学所推崇的单纯的“物”之类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即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样的现实存在。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存在本质上是指“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切实地说明了人的现实生活过程,成功开启了一条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新道路。关注现实社会生活成为马克思区别于其他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枢纽。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的、历史的、社会的存在观是哲学存在观上的革命,由此,马克思在存在观的根基处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完成了对西方哲学的批判与超越。感性活动原则的确立使马克思的存在观革命构成其唯物史观的坚实基础,唯物史观的建立则是马克思存在观变革的直接理论成果。感性活动使现实的个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主体性和对象性相统一。马克思的存在观关注社会现实、源于社会现实并致力于改造社会现实。马克思的存在观转向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消解了形而上学思维体系,突破了西方哲学存在观的理论困境,开启了面向现实生活的“历史科学”。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就在于,它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哲学应当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破除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对人的统治,建构和谐社会、维护人们的美好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让人民在现实的劳动中为自身创造价值和尊严。

黄志锋[8](2020)在《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解”是马克思“两个和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法权诉求和人文关怀,正是这种法权诉求和人文关怀赋予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丰富的法权思想,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走进现代政治生活的理论根基。时代是思想的土壤,实践是理论的源泉。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基础:一是,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及人与自然法权状况的异化,引起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问题的高度关注;二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考是马克思人与自然法权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汲取了康德“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人对自然意志所有权”以及费尔巴哈“人对自然感性所有权”的思想中的合理的因素,摒弃其落后的因素,完成了对前人法权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三是,马克思在现实和实践的基础上转变了自身的思想,不断地完善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从而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探究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内容,主要从其立足点、基本前提和理论归属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内涵。首先,从人人平等拥有对自然的所有权、通过实践的方式获得对自然物的所有权以及人对自然是有限所有权三个层次阐述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立足点;其次,从具体表现、实质和产生的根源三个角度阐述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基本前提;最后,从理想社会形态、必然途径和必然结果阐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归属。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当代价值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理论价值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法权论基础、确立当代生态文明法权建设的基本原则;实践价值是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培育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观念的思想资源,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法权路径。

贾尧天[9](2020)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主义和英雄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宣扬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进而弱化人民群众对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立足实践,宣扬人民主体,有力地回击了英雄史观的错误立场,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马克思之后,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实践背景出发,宣扬、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不断注入时代之活力。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可以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发挥其在21世纪中国的更大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划分,详致地将其演进脉络勾勒出来,并在梳理过程中,对其内涵和思想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力求全面、客观、科学的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进行充分论述。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中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创新。我国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这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实践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合理内核,并广泛深入实践,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指导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认真分析当代人民主体思想的实现路径和深刻价值,指引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从国内到国外,从内涵到价值,系统地将该理论及其相关思想进行详细论述,理论联系实际,发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强大的生命力,指导我国的进步和发展,指引人民主体的完全实现。并且,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全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民主体思想应当成为全人类的思想宝库,指引世界人民的发展进步。

李娜[10](2020)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费尔巴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影响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对费尔巴哈哲学解读的重要性,直接造成且影响着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与定性。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出场需要真实的费尔巴哈哲学为根基,准确解读其哲学思想,对于论证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超越性、开启旧哲学的理论转向、实现哲学思维的根本性变革至关重要。目前,费尔巴哈哲学在国内研究较少,在有限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诸多误区,也就是说,传统视阈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解读存在着多重误读,真正的费尔巴哈,不是我们所分析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费尔巴哈,而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是其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本文将立足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阈对费尔巴哈问题进行研究,来重新认识费尔巴哈,澄清其哲学的本质所在,还原其真实面貌,同时厘清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首先,澄清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不是作为宗教批判的哲学批判,而是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通过对其双重面孔即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的误读分析,阐明费尔巴哈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的本质性关联,即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目的是哲学批判,宗教批判服务于哲学批判,来说明影响马克思思想的是费尔巴哈的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其次,澄清费尔巴哈影响马克思的哲学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社会唯物主义,通过对其自然唯物主义路向的误读分析,说明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不是恢复了唯物主义原则,而是创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通过探究唯物主义历史谱系来还原费尔巴哈,说明这种人本学唯物主义是终结了整个近代哲学的社会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哲学视阈中所看到的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唯物主义;然后,紧接着要说明的是这种社会唯物主义哲学又是在何时真正影响了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脉络的把握来指明费尔巴哈在克罗茨纳赫时期才真正影响到了马克思,影响的本质在于费尔巴哈的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进而,厘清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首先对传统的理解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质疑,并在质疑中澄清: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后不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在《44年手稿》时期已经达成了对费尔巴哈的实质性超越。以此来论证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不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马克思之所以高度评价费尔巴哈是因为对费尔巴哈的理论定位产生了误判;那么,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费尔巴哈哲学的缺陷到底何在,传统观点对其哲学缺陷的指证是直观唯物主义,但这种直观唯物主义却误解了费尔巴哈的根本缺陷,我们提出对这一理论缺陷的传统解释的质疑,进而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来重新解释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最后呈现的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本质性超越,分别在学术性向度与现实性向度中展开,最后综合起来,全面系统地厘清马克思自《手稿》到《形态》中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阐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与超越性所在,指出马克思的哲学具有超越一切旧哲学的理论高度,即站在实践的高度上完成了主体与实体的统一。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足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足点(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之一——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市民社会”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一)对市民社会的简要分析
    (二)浅析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二、对“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哲学思考
三、“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之一

(2)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2.3.1 革命性
        2.3.2 彻底性
        2.3.3 现实性
    小结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3.1.2 宗教改革运动
        3.1.3 宗教批判运动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小结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小结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小结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6.3.1 消灭私有制
        6.3.2 “自由人联合体”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小结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概述
        1.1.1 选题意涵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域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可能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质性分析
    2.1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的本质内涵
        2.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概念的本质意涵
        2.1.2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概念的本质意涵
        2.1.3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本质意涵
    2.2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内在统一性
        2.2.1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结构中的内在统一性
        2.2.2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功能中的内在统一性
        2.2.3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历史目的中的内在统一性
    2.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意识形态性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性
        2.3.2 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
        2.3.3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第三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揭示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
    3.1 历史发展规律
        3.1.1 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3.1.2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1.3 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3.2 社会阶级规律
        3.2.1 “统治阶级的思想”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高度一致
        3.2.2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呈现
        3.2.3 “思想的生产者”对“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的时代调节
    3.3 内在矛盾规律
        3.3.1 “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需求互通性
        3.3.2“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现实必然性
        3.3.3 “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相互转化性
第四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原则
    4.1 从“现实的个人”出发
        4.1.1 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一切问题的起点
        4.1.2 回归“现实的个人”的生活世界
        4.1.3 坚持“教育者本人也要受教育”
    4.2 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
        4.2.1 “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
        4.2.2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
        4.2.3 “靠改变了的环境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来实现”
    4.3 用“实际手段”来施行
        4.3.1 “揭露”手段
        4.3.2 “批判”手段
        4.3.3 “唤醒”手段
第五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5.1 思想教育内容
        5.1.1 “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
        5.1.2 “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
        5.1.3 “发展思维的能力”
    5.2 道德教育内容
        5.2.1 反对形而上学的道德说教
        5.2.2 尊重自我实现的必要形式
        5.2.3 塑造“真正的共同体”观念
    5.3 政治教育内容
        5.3.1 产生革命意识
        5.3.2 信仰共产主义
        5.3.3 联合无产阶级
第六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启示
    6.1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整体构想
        6.1.1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内涵及要素
        6.1.2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结构
        6.1.3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运行逻辑
    6.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世”问题
        6.2.1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关键点位
        6.2.2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核心问题
        6.2.3 思想政治教育“入世”的视角转换
    6.3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心”问题
        6.3.1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实践基础
        6.3.2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内在机理
        6.3.3 思想政治教育“入心”的路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一)国外社会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社会空间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论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与理论特质
    一、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历史生成
        (一)从“二元对立”到“辩证统一”:空间观念的历史演进
        (二)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生成历程
    二、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实践特性
        (一)从“自然空间”到“社会空间”:空间属性的实践变革
        (二)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逻辑
    三、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属人本性
        (一)从“物”的空间到“人”的空间:社会空间的人性回归
        (二)马克思“人的观点”的社会空间意蕴
    四、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批判品格
        (一)从“人对人的依赖”到“人对物的依赖”:社会空间形态审视
        (二)马克思“正义观点”的社会空间批判
第二章 全球社会空间的发现及其批判
    一、世界历史视野下国家空间关系塑造及其空间剥夺
        (一)“世界历史”性空间形成:开创了人类社会空间的新时代
        (二)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空间剥夺
    二、全球自然空间的充分利用及其过度资本化
        (一)“人化自然”能力的全面提升:开启人类全面征服自然的新篇章
        (二)自然空间的过度资本化:资本积累的社会后果
    三、虚拟经济空间的资本扩张及其批判
        (一)资本与信用的结合:虚拟资本作为资本全球积累的新形式
        (二)金融泡沫及其对实体经济的限制:虚拟资本扩张逻辑及其批判
第三章 城市社会空间的变革及其资本宰制
    一、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优势地位的确立及其城乡不平衡
        (一)城市空间的优势地位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城市最终战胜了乡村”:资本主义城乡关系的失衡及其社会后果
    二、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的积累功能及其资本化
        (一)近代城市是资本积累的重要社会空间条件
        (二)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资本化的矛盾及其扬弃
    三、资本主义城市社会空间的理性精神及其等级化
        (一)资本主义城市精神的理性化及其空间选择
        (二)城市空间等级化的社会后果及其批判
第四章 日常社会空间的建构及其异化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居住空间的价值及其分异
        (一)居住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价值归属
        (二)制造住宅短缺及其区隔:居住社会空间分异
    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劳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异化
        (一)劳动空间的社会属性及其哲学阐释
        (二)资本增殖需要:空间生产的劳动异化
    三、资本主义文明化中休闲空间的营造及其批判
        (一)休闲空间的社会生产及其哲学理解
        (二)资本主义社会休闲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
第五章 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正义旨趣与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人的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思想
        (一)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哲学变革
        (二)“历史中的现实的人”: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起点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思想的旨趣
    二、马克思“历史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一)人的群体依赖性时代:群体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二)人的个人独立性时代:个人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三)人的自由个性时代:人类本位的社会空间正义原则
    三、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社会空间正义追求
        (一)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社会空间正义的方法论基础
        (二)“目标性”遮蔽“目的性”:社会空间正义追求的实践误区
        (三)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走向社会空间正义的未来
    四、马克思社会空间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批判理论
        (二)推动人类社会空间的均衡可持续发展理想
        (三)奠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空间理论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释义
    2.1 公平
        2.1.1 公平的概念辨析
        2.1.2 公平的重要作用
    2.2 公平观
        2.2.1 公平观的类型
        2.2.2 公平观的特点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
        2.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内涵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特征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
        3.1.2 列宁的公平观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
        3.2.1 毛泽东思想中的公平观
        3.2.2 邓小平理论中的公平观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公平意蕴
        3.2.4 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意蕴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
        3.3.1 儒家的公平观
        3.3.2 道家的公平观
        3.3.3 墨家的公平观
        3.3.4 法家的公平观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
    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背景
        4.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4.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4.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思想基础
        4.2.1 汲取历史经验
        4.2.2 立足客观事实
        4.2.3 尊重科学规律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逻辑理路
        4.3.1 历史现实逻辑
        4.3.2 价值演变逻辑
        4.3.3 理论发展逻辑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性质
        4.4.1 人民性
        4.4.2 民族性
        4.4.3 实践性
        4.4.4 开放性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5.1 目标方向:中国梦
        5.1.1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条件
        5.1.2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
        5.1.3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指路牌”
    5.2 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1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底蕴
        5.2.2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5.3 着力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5.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公平的阶段目标
        5.3.2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公平的不竭动力
        5.3.3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公平的法治保障
        5.3.4 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5.4 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5.4.1 以经济建设奠基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5.4.2 以政治建设铸造社会公平的根本基石
        5.4.3 以文化建设构建社会公平的理想信念
        5.4.4 以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底线公平
        5.4.5 以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代内、代际公平
    5.5 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
        5.5.1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5.5.2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遵循
        5.5.3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6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
        5.6.1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5.6.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总体规划
        6.1.1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起点公平
        6.1.2 以社会主义法治保障过程公平
        6.1.3 以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促进结果公平
        6.1.4 以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6.2 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
        6.2.1 实施精准扶贫兜牢社会公平的底线
        6.2.2 严明党规党纪锻造推动社会公平的主体力量
        6.2.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平
        6.2.4 深化法治改革提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
        6.2.5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社会公平
        6.2.6 以“中国方案”促进国际公平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
    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公平观的本质超越
        7.1.1 对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1.2 对社群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1.3 对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意义
        7.2.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7.2.2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
        7.2.3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
    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现实意义
        7.3.1 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
        7.3.2 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7.3.3 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
    一、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二、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第二章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人是价值的主体
    二、实践是价值生成的基础
    三、是否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是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
    四、人自由全面发展是价值的目标
    五、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价值的路径
第三章 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意义
    一、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的实践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马克思存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一、选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思路
第二章 “存在观”的历史
    第一节 西方哲学存在观的历史流变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外在超越”存在观
        二、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与“意识”存在观
        三、现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与“个体”存在观
    第二节 西方哲学存在观的理论困境与马克思哲学存在观的出场
第三章 马克思的存在观变革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存在观的合理继承
        一、马克思哲学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存在观的颠倒
        二、马克思哲学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哲学存在观的双重批判
        一、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批判
        二、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存在观变革的秘密与基础
        一、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二、以实践为基础展开的存在观变革
第四章 马克思存在观的本质与价值意蕴
    第一节 马克思存在观的原则、主体和内容
        一、马克思存在观的原则和主体
        二、马克思存在观的内容
        三、社会存在是马克思感性活动存在观的本质
    第二节 马克思存在观的价值意蕴
第五章 马克思的存在观变革与马克思哲学革命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存在观的变革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
        一、破除资本和形而上学对人的统治
        二、历史科学的积极开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的概念
        (二)自然的概念
        (三)法权的概念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产生的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法权状况
    第二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
        二、黑格尔“人对自然意志所有权”的思想
        三、费尔巴哈“人对自然感性所有权”的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转变历程
        一、《博士论文》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演进过程
        二、《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历史转向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阐述
        四、历史唯物主义时期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立足点:实践基础上人的权利
        一、人人平等拥有自然物的所有权
        二、人在劳动实践基础上获得自然物的所有权
        三、人对自然物是有限所有权
    第二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基本前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与自然法权关系
        一、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法权关系异化的具体表现——劳动者与资本家对自然物所有权的异化
        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法权关系异化的实质—不平等的人与人的法权关系
        三、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法权关系异化的根源—私有制
    第三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归属: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理想社会形态
        二、扬弃私有财产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必然途径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是理想的人与自然法权关系的必然结果
第三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法权论基础
        二、确立了当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价值原则
    第二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二、为培育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素养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三、为彻底地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指明法权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与人民主体思想的起源和内涵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从“自我意识”转向“物质利益”
        一、《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的思想
        二、《莱茵报》时期对“物质利益”的关注
        三、《德法年鉴》时期对“人的解放”思想的阐述
    第二节 马克思在批判中奠定的人民主体思想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三重批判的基础上论证人民是劳动主体
        二、《神圣家族》在批判鲍威尔的基础上论证人民是历史主体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基础上初步提出人民是实践主体
    第三节 人民主体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面阐述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
        二、《共产党宣言》对人民主体思想的深化发展
        三、《法兰西内战》及《哥达纲领批判》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巩固完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民主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节 革命及建设时期对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发展
        一、对马克思和列宁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概念的界定及发展
        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对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一、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二、确立“三个代表”思想
        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第三节 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一、发展目的为了人民
        二、发展主体突出人民
        三、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主体思想在当代的实现路径及其价值启迪
    第一节 当代人民主体思想的实现路径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人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四、夯实民生工程建设,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理想
        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人类宜居的环境
    第二节 当代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启迪
        一、当代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当代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价值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重返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费尔巴哈
    二、国内外研究评析: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误读
    三、重新理解费尔巴哈:马克思哲学革命视域中的费尔巴哈
第一章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宗教批判抑或哲学批判
    第一节 费尔巴哈批判理论的双重面孔及其被误读
        一、费尔巴哈批判理论的双重面孔: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二、对费尔巴哈双重批判的误读:作为宗教批判的哲学批判
    第二节 费尔巴哈双重批判的本质性关联:作为哲学批判的宗教批判
        一、批判历程中的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一)从哲学批判向宗教批判的转向
        (二)从宗教批判向哲学批判的回归
        二、思想关联中的宗教批判与哲学批判
        (一)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的现实展开
        (二)哲学批判是宗教批判的旨归
    第三节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所在:哲学批判或宗教批判的哲学意蕴
        一、马克思宗教批判时期:费尔巴哈的缺场与鲍威尔的在场
        二、马克思哲学批判早期:作为哲学批判的《基督教的本质》的出场
第二章 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自然唯物主义抑或社会唯物主义
    第一节 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自然唯物主义路向的误读
        一、对费尔巴哈哲学划时代作用的理解:重新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二、对费尔巴哈哲学功绩的确证:以自然唯物主义超越唯心主义
    第二节 唯物主义历史谱系中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
        一、从以康德划界的唯物主义类型中重识费尔巴哈
        二、从人本主义哲学的历史中还原费尔巴哈
    第三节 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批判的贡献与意义所在
        一、费尔巴哈新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理
        二、费尔巴哈新哲学是对整个近代哲学的终结
        三、在哲学理论制高点上终结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社会唯物主义
        一、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向:从自然界向人的转向
        二、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感性对象性
        三、哲学理论基本原则的重塑:社会关系
第三章 费尔巴哈的社会唯物主义哲学何时真正影响了马克思
    第一节 对费尔巴哈究竟何时影响到马克思的不同理解
        一、莱茵报早期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之前
        二、1841年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之后
        三、1842年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评论”发表之后
        四、1843年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出版之后
    第二节 马克思独立达成与鲍威尔的决裂:费尔巴哈的不在场
        一、《莱茵报》前期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交集
        二、青年黑格尔派视野中作为道德批判者的费尔巴哈
        三、政治批判实践与“人民理性”原则:马克思与鲍威尔“自由人”的决裂
    第三节 《莱茵报》后期马克思独立达成对黑格尔哲学立场的怀疑与动摇
        一、“森林盗窃法”的辩论与物质利益的关联
        二、“森林盗窃法”的被通过与物质利益的困惑
        三、对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怀疑与对黑格尔哲学立场的动摇
    第四节 克罗茨纳赫时期费尔巴哈真正进入马克思哲学批判的视野
        一、文献学的考证:马克思与《基督教的本质》的思想交汇
        二、马克思与卢格的合作:作为理论交汇点的费尔巴哈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出场
        四、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立场的转变:被作为共产主义者的费尔巴哈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
    第一节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思想发展“费尔巴哈阶段”的理解
        一、恩格斯和列宁对“费尔巴哈阶段”的论述
        二、国内外学界对“费尔巴哈阶段”的争议
    第二节 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费尔巴哈阶段论”的质疑与澄清
        一、“费尔巴哈阶段论”的理论后果:双重断裂论
        二、《基督教的本质》出版后:马克思不是一个费尔巴哈主义者
        (一)邂逅理论同道者的兴奋之情
        (二)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44年手稿》时期:马克思已经达成对费尔巴哈的实质性超越
        (一)感性活动的理论高度对费尔巴哈的总体性超越
        (二)劳动之作为类本质根据的确证对费尔巴哈类存在物的超越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发点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立场的超越
        (四)黑格尔辩证法伟大之处的阐明对费尔巴哈的黑格尔哲学观的超越
        (五)共产主义立场与内涵的澄明对费尔巴哈民主主义立场的超越
    第三节 马克思实质性超越与外在性高度评价费尔巴哈的错位原因分析
        一、费尔巴哈之进入马克思理论视野的晚近性
        二、费尔巴哈与鲍威尔视域分析的对比性
        三、对费尔巴哈哲学理论高度之定位的误判
第五章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
    第一节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缺陷的指证:直观唯物主义
        一、错失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自然唯物主义
        二、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自然领域的唯物主义与社会领域的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节 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理论缺陷之传统诠释的质疑
        一、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精粹的形式主义解读
        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性缺陷的知识论误读
        三、对费尔巴哈哲学非历史性的误读
    第三节 对直观唯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诊断: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
        一、未把感性现实对象当做感性活动的产物
        二、不懂得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不懂得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实践根据
        四、不懂得社会关系异化的实践来历
        五、未找到消灭社会关系异化的现实路径
        六、本质上依然归属于理论哲学
第六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本质性超越
    第一节 学术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本质超越
        一、从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到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二、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到对整个哲学的批判
        三、从对整个哲学的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范式的创制
        四、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范式到唯物史观的草创
    第二节 现实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本质超越
        一、从政治批判中的物质利益困惑到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问题
        二、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到国民经济学批判
        三、从对国民经济学理论前提的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节 综合性向度中的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历程
        一、《44年手稿》: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潜在超越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公开超越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全面性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立足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立足点之一——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认识[J]. 谭小靖,牛贺源,沈婷婷. 品位·经典, 2021(19)
  • [2]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
  • [3]《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D]. 刘怡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研究[D]. 朱兴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 唐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马克思价值哲学思想研究[D]. 王然. 大理大学, 2020(05)
  • [7]马克思存在观研究[D]. 李媛媛. 华侨大学, 2020(01)
  • [8]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研究[D]. 黄志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1)
  • [9]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贾尧天.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费尔巴哈问题研究[D]. 李娜.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用唯物主义的立足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