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农村财务会计》

给你,《农村财务会计》

一、送给您,《农村财务会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虓烽[1](2017)在《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审计制度,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至今己有三十年的历史。通过对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来考察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不仅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也有利于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也随之成为我们所关心的一大领域。W医院作为山西省内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在该地区承担着医学研究、康复保健、医疗救助等一系列重任。近年来卫计委组织审计小组针对该院负责人每年开展一次经济责任审计,但是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却存在诸如评价范围不全面、评价方法不科学、权重设置不合理、评价指标不系统等问题,已经不能与时俱进的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目前,我国己经颁发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增强公立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但在实践操作中仍未形成一套全面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W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该院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考核,促进该院规范高效运作,提高该院的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医院负责人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为W医院建立全面、标准、系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便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本文在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和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后,根据最新出台的,针对医疗机构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先进理念,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设计了一套适合W医院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改善了目前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不全面、评价指标不系统、评价方法不科学、权重设置不合理的局面,提高了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和效果,也为开展公立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姜露[2](2016)在《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进步、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全面培育、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关键工作。但是,现在国内中小企业的税负很重,对其发展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为了保护中小企业的成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通过一些高效的方式,激励、扶持、指引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稳高效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着严峻形势,相关部门应从完善税收政策做起,处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加快中小企业平稳快速发展。本文以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为研究对象,考察沈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有关税收政策,分析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的对策。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陈述了国内外关于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研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同时给出本文的技术路线。第二章是对中小企业相关税收政策、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小企业以及税收政策的内涵。引入供给侧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最优课税理论,并概括我国税收优惠管理的政策原则。第三章对沈阳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对沈阳市中小企业相关税收政策进行阐明。第四章找出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此作为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解决对策的指向标的。第五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管理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意义。第六章根据前面总结的问题,提出解决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的对策建议,如:以供给侧管理理念明确政策导向,以最优课税理论改革税收政策,以市场失灵理论加强政府配套服务等。

余永明[3](2016)在《明尼苏达州特许学校立法过程中的政治博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明尼苏达州《特许学校法》为个案,在对研究报告、媒体报道、学者论文、个人专着、民意调查等多种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明尼苏达州政府特许学校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般过程,分析卷入这场政策过程的各方力量的利益牵扯及其利益博弈。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前三部分分别针对《特许学校法》的三个政策阶段,即为政策缘起、立法过程、政策实施过程,第四部分则是政策的启示。明尼苏达州特许学校政策是在明尼苏达独有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改革实践背景下形成的:一方面,对于教育质量危机的警醒引发了州内教育变革,对于公立教育系统结构的反思又为改革确定方向;另一方面,开放入学选择权的立法和早期学校改革的实践也为《特许学校法》的颁布奠定了思想和经验的基础。特许学校理念的形成与在明尼苏达的传播成为明州立法的直接导火索,州内改革派和保守派对于特许学校理念的不同理解也为立法过程中各方博弈埋下隐患。明尼苏达州《特许学校法》的立法成功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和妥协。立法过程中,明尼苏达公民联盟、明尼苏达商会、家长群体和一些政策革新派人士组成的改革派成为立法的坚决推动者,而教师工会和地方学校董事会等利益组织组成的保守派则成为立法的反对者,双方通过发布调查报告、参与听证会、进行广泛游说等方式积极表达利益诉求,而州议会议员在分别代表不同利益方利益的同时在参众两院展开了广泛的博弈,最终的结果是在革新派和保守派两派人士共同做出某些妥协和让步的基础之上换取了法案的最终通过。虽然立法得以通过,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受到了来自于政策执行部门、保守派代表——地方学校董事会的强大阻力,然而此时,无论是民众、教师工会还是议会两院,对于特许学校政策的态度已然发生了某些转变,这也导致了明尼苏达州《特许学校法》不断向着强立法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这项立法对于联邦和各州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联邦立法支持的同时各州立法也纷纷跟进。明尼苏达州《特许学校法》的立法成功为我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以及思考我国学校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多有益启示。

汤淑琴[4](2015)在《创业者经验、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创业活动异常活跃,但是新企业的成功率却非常低。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就如漫长的马拉松一样,最终能够跑到终点甚至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毕竟是少数,市场中很多新企业的表现如昙花一现,创建后很快就遭到市场的无情淘汰。但是通过现实观察也发现,各个领域不乏一些新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并快速发展起来。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企业能够取得优异的绩效表现呢?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新企业在创建和成长过程中受到创业环境的双重影响,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和制度环境尚待完善导致大量创业机会的涌现,但是如何在市场体制尚待完善的环境下摆脱资源困境从而成功识别和利用机会对于创业者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本研究在借鉴知识管理理论、经验学习理论和组织双元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者经验、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的概念模型,深入解释不同类型的创业者经验(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和行业经验)对双元机会识别的影响差异,以及知识共享在两者间所起的调节作用;同时,分析不同技术密集型行业背景下(高科技-非高技术行业),双元机会识别对新企业绩效的作用差异。随后,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吉林、北京和广东三个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最终获得334份有效问卷,并采用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科学的统计方法检验本研究提出的理论假设,最终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设大部分得到了数据的支持。数据检验结果显示,创业、职能和行业经验是创业者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来源,对于探索型和利用型机会存在不同的影响,同时知识共享在内部导向职能经验、外部导向职能经验与探索型机会识别间及创业经验、外部导向职能经验与利用型机会识别间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首先,在技术领域的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间系方面,对于高科技和非高科技企业而言,单独追求技术探索型机会和技术利用型机会均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显着为正,并且技术探索型机会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此外,平衡地追求技术探索和利用型机会时绩效表现更好。其次,在市场领域的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方面,对于高科技和非高科技行业而言,单独追求市场探索型机会和市场利用型机会均积极影响新企业绩效,并且市场探索型机会的影响效果更大,此外,平衡型市场双元机会对高科技新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着,但是积极影响非高科技企业绩效。第三,在跨越技术和市场领域的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间关系方面,对于高科技和非高科技行业而言,追求创新性较低的市场渗透机会(技术利用-市场利用)消极影响新企业绩效,激进式创新的机会对高科技和非高科技企业绩效的作用则不显着。此外,追求市场开发机会(技术利用-市场探索)和技术开发机会(技术探索-市场利用)积极有益于新企业绩效的提升,其中技术开发机会的作用更大。本研究立足于当前创业领域和组织管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组织双元性,基于当前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将双元性的思想和概念与创业机会识别相结合,从双元机会识别视角,试图剖析新企业的组织双元性构建的问题,并以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新企业研究对象,不仅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创业者经验对双元机会识别的影响,知识共享在两者间所起的调节作用;同时整合探索-利用和技术-市场分析框架,更加细致地分析新企业如何在技术和市场领域平衡地选择探索和利用型机会,并进一步对比分析高科技行业与传统非高科技行业企业实现组织双元性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本研究有助于弥补现有组织双元性、新企业创业行为(机会识别)及创业者经验相关研究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于现有组织双元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探索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新企业双元性构建问题,分析创业者的先前知识和经验是如何影响新企业的双元机会识别,揭示了创业者的不同类型经验对新企业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丰富新企业创建的相关理论。第二,考虑到“经验陷阱”问题,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在创业者的不同类型经验与双元机会识别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这为我国新企业如何构建知识共享文化,从而强化创业者经验在机会识别过程中的积极效应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第三,结合中国转型环境特征,构建双元机会识别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系统整合技术-市场和探索-利用分析框架,区分了四种类型的创业机会识别:技术探索型、技术利用型、市场探索型、市场利用型机会识别;并结合不同行业环境的特征,探索在高科技和非高科技行业背景下,新企业如何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追求双元机会及其对绩效的影响。通过分析在不同行业环境下的创业者机会选择问题,能够为创业者和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启示,指导创业者如何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更为细致的机会选择决策,对资源和能力投入的重点领域进行选择、取舍和平衡,进而构建组织双元性,从而实现资源/能力、企业行为与环境间的匹配。

姚云浩[5](2015)在《旅游产业集群网络及创新绩效研究 ——以剑门蜀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也广泛存在着产业集群现象,然而,学术界大部分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都是移植产业集群的理论成果,对旅游产业集群自身网络特征和运行机制等还缺乏清晰的认识,鲜有对集群网络特征、行为和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探讨,研究方法总体也比较单一,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本文将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网络分析和嵌入性分析两方面,以产业集群理论、网络组织理论、旅游业创新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四川剑门蜀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践经验,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旅游产业集群网络嵌入特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集群企业创新?本文借鉴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框架,强调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决定了集群的网络行为,从而影响网络中旅游企业的创新绩效,即集群网络特征是旅游产业集群创新和绩效产生的基础,网络行为是集群绩效产生的过程机制。通过对四川剑门蜀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三次实地调研,采用概率抽样中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获取了剑门蜀道核心景区(剑门关)周边共计110家旅游企业的样本数据,并运用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网络嵌入特征如何影响旅游企业创新绩效,最终得到如下有价值的理论发现:制度嵌入特征中,正式制度嵌入有利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非正式制度嵌入作用不明显;网络结构嵌入通过集体学习的中介效应,对集群旅游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影响;网络的强关系、互惠程度、关系持久性,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都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创新扩散则在网络关系嵌入和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认知嵌入中,公司企业家创新精神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公司企业家创业精神也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而非倒U型关系,知识流入在公司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些发现更加深入地揭示了网络嵌入特征促进集群企业创新的微观作用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意义在于:第一,以往的产业集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业,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还不多,而集群的创新效应是当前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瓶颈,本研究结合自上而下的中观网络测量,以及自下而上的微观创新绩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管理研究:第二,从网络嵌入视角来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是一个新的尝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的制度嵌入、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及其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拓展了集群网络组织的理论研究;第三,通过对剑门蜀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对集群网络特征、网络行为和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国内相关研究中实证研究较少、研究样本过小、研究结果缺乏普适性等问题。此外,本文还就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积极培育市场自组织型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优化集群网络结构,扩大集群网络关系,发挥核心网络成员作用,培育区域创新文化,发挥企业家精神,以及加强集群外部联系,扩大集群空间边界等,这将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深入发展。

胡其亮[6](2014)在《美菱公司促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冰箱行业四大家族之一,拥有年产700万台的产能和9%的市场占有率,但因合资品牌强势进入、国产品牌穷追不舍、美菱自身市场操作原因,目前屈于第二阵营,而且近年来出现促销费用上升、销量增长慢、利润下降等问题。作为营销组合之一的促销,促销策略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结合美菱公司当前的市场状况和促销策略的重要性,认为美菱公司正确实施促销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美菱冰箱的促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美菱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冰箱市场的整体概况和促销策略,以及美菱所处的市场份额状态和促销策略现状等,并运用促销理论分析公司在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提高美菱市场竞争力。本文首先对促销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在熟练掌握各种促销模式的运用之后,对冰箱行业的促销策略现状进行介绍,如冰箱行业整体状况、冰箱品牌的关注度、市场份额、主要品牌的四个促销模式策略等,从而对冰箱行业的状况、促销策略有一个初步了解。以及,通过查阅美菱相关文献及内部资料和数据,对美菱公司的现状及公共关系策略、广告策略、销售促进策略、人员推销策略的四个促销模式做一个详细介绍。再次,通过美菱当前的现状及冰箱行业一些共性问题深入的了解,指出美菱公司的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譬如公共关系体系不完善、促销目标不清晰、销售季节混乱、促销费用过高等问题。最后借助促销理论及结合美菱自身特点从公共关系、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广四个方面为美菱公司提供促销策略方面的建议。

王冬琴[7](2014)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组织绩效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兼有企业性质和集体契约者联盟性质的组织,它的绩效更是研究的一个难点。特别是随着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和实施,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对合作社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现有有关合作社绩效的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把合作社绩效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并且实证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外环境、生产运营、合作社治理结构、合作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绩效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影响合作社绩效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合作社绩效,促进合作社的长远和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首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三重绩效的内涵以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分别介绍了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社会和环境绩效的因素。其次,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合作社治理理论和绩效评价理论,设计了问卷。第三,通过实地调研和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第四,根据调查收集的江苏省11个地区的75份合作社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运用SPSS 17.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Smart PL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合作社的外部的产业环境以及与当地龙头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不仅会通过影响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来对经济和社会绩效产生影响,同时这些外部的行业基础和政府对合作社的监督与管理也会对合作社的经济和社会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合作社生产运营的一些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合作社的绩效。同时,合作社的服务内容越多、统一管理的水平越高,对合作社环境绩效的影响也越大。论文最后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的实现路径。提高合作社经济绩效需要着重关注外部基础条件、股权集中度以及合作社根据市场信息安排生产的能力;改善合作社社会绩效必须关注外部的管理、内部的物质条件、股权集中度以及生产柔性;而提升环境绩效可以通过内部条件、内部监督和改善合作社的服务内容这三个因素来实现。论文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总结了论文的局限性,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姚显霞[8](2013)在《企业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及其提升路径》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组织中的管理者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社会的组织信息化和生活信息化为背景,以信息素养理论为基础,以企业管理者信息素养及其提升路径为主要内容,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后,分别就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的管理者的信息素养进行层面和内容的比较分析,研究管理者信息素养各个方面提升的方法和路径。针对郑州市兆丰粮油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管理者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其现象,提出提升该企业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建议。最后,分析管理者的所处的社会和工作环境对其信息素养的影响,提出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发展趋势。论文共分五章,其中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五章为论文的主要部分。第一章是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的内容和重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提出存在于各类组织中的各种管理者信息素养的研究背景,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国外信息素养的研究,从工作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信息素养与工作、职业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功的案例,并研究相关理论与信息素养结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信息素养与管理者直接相关的研究较少,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在高等学校,信息素养的研究基本呈上升趋势。第二章研究了各类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并做比较分析。从各类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异同分析入手,主要介绍基层管理者的信息素养、中层管理者的信息素养、高层管理者的信息素养、不同级别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异同以及不同部门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异同。根据不同级别管理者的定义和工作内容来分析他们信息素养的异同和要求,并以一个具有基本结构的企业为例,分析不同部门,如营销、生产、行政管理等部门的管理者的信息素养要求的异同。第三章对管理者信息素养五个方面的培养方法逐项分析。第一,管理者信息确定能力内容包括:信息需求描述的困难性,管理者如何正确地表达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和企业信息的分类,选择信息的困难及原则,权衡信息成本和收益的困难及原则。第二,管理者信息获取能力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时研究方法的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选择,检索词汇的选择,信息系统中的逻辑运算法则。获得信息的方法。评估搜索结果的方法,评估网络的搜索结果的方法,评估一手信息的方法,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企业知识管理和个人知识管理。第三,管理者信息评价和融合能力的内容包括阅读和总结要点,评价获取到的信息的真伪,构建新的观点和概念,信息融合,判断信息的价值,验证信息。第四,管理者信息利用能力的内容包括:管理者能够重新组织信息使得它能支持产品或功能的用途和样式。管理者利用信息改进工作,在沟通中组织和设计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影响接收者。第五,管理者信息伦理的培养内容包括:管理者需要了解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了解对知识产权、版权和合理使用,以及专利保护机制。第四章针对郑州市兆丰粮油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管理者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析,并提出提高该企业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对策。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管理者有关信息素养的日常行为调查,第二部分为管理者信息素养的自我评价。企业的总体信息素养介于“能”与“不清楚”之间。中层管理者的信息素养水平高于基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企业管理者信息素养的提升,一方面需要管理者自身加强学习和勤于实践,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在工作、制度等方面有意识地提升管理者的信息素养。第五章从生活信息化和组织信息化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信息化对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影响,以及管理者如何接受并主动在这两种信息化环境下提升信息素养,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求,并达到自己在工作和事业中的目的。较之生活信息化来说,组织信息化对管理者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管理者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不仅需要了解所需信息的范围和性质,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严格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并把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中,并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改进工作。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对于组织的各类管理者,就信息素养五个方面,三种层次的管理者的要求不一样,在信息素养能力的总体要求上,依次降低的排序是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对于三种部门的管理者而言,在信息素养能力的总体要求上,依次降低的排序是营销部门管理者、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者、生产部门管理者。第二,提出了管理者信息素养五个方面的培养路径,即管理者信息确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和融合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伦理的培养路径,针对每一种信息素养能力,都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提升方法。第三,提出了管理者所处的环境对其信息素养的影响,以及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发展趋势。在信息社会中,管理者所处的信息化环境包括生活信息化和组织信息化,生活信息化包括家庭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分别分析其对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影响,最后,提出管理者信息素养提升的发展趋势和根本要求。

王中正[9](2013)在《湖南省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得到长足发展,农村社会剩余财富迅速增加,农村利益格局随之深刻调整。农村社区利益链错综复杂,相关利益主体对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简称农村集体“三资”)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审计立法迫在眉睫。党和政府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自从20世纪50年代农村集体经济形成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变迁非常,没有定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监督力量,不仅直接保障农村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从长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中国现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模式混乱,性质模糊,法律地位不明确,也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可循。学术界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模式、性质、任务及运行保障等关键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尚有争论。实践中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普遍在独立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等存在一些问题,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审计权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从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权已经形成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内单设审计机构、国家审计机关、财政部门、村务监督委员会、社会中介机构以及独立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等多方“博弈”的局面。本文以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以下简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或者“农村审计”)作为研究对象,从审计独立性、政府权力扩张、制度变迁等理论视角出发,阐述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主流模式,利用调查问卷和案例分析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进行考量,研究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创新模式。最后立足于各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复杂性,权衡国家机构改革及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效益,在甄别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各主流模式优劣的基础上,建议统一我省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权,重新界定审计主体,出台湖南省第一部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法律性文件,探索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最优化的改革实现路径。

曲骄阳[10](2010)在《声誉、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企业并购决策研究》文中认为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目前广泛存在于公司中,正在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隐性激励机制,对企业的并购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基于非货币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企业管理者并购决策研究,通过权重系数法确定主要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类型,从而提取影响企业并购决策行为的四种主要收益类型作为问卷因子,以北京地区四家知名企业为问卷对象,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最后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研究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主要类型对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并购决策的影响程度。通过119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各种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类型中,声誉的重要性无疑是占比重最大的,从专家问卷所得到的权重也可以看出;(2)从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来看,无论是对于收购公司还是目标公司的决策行为,声誉效应带来的收益都对其产生明显的影响程度,目标公司行为所受各种收益类型的影响程度均小于收购公司,但较为平均。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作为一种隐性的激励因素,虽然不及货币收益有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对于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程度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视这种收益的影响能力,可以为并购过程中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送给您,《农村财务会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送给您,《农村财务会计》(论文提纲范文)

(1)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理论研究
        2.1.1 受托责任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平衡计分卡理论
    2.2 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概念
        2.2.1 经济责任及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2.2.2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体和类型
        2.2.3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及作用
第三章 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及问题
    3.1 W医院概况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3.2.1 审计主体与对象
        3.2.2 审计依据及内容
        3.2.3 现行评价指标体系简介
        3.2.4 现行评价指标体系特点
    3.3 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3.3.1 评价范围狭窄
        3.3.2 指标设置不全
        3.3.3 评价方法落后
        3.3.4 指标权重缺失
    3.4 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3.4.1 扩大评价范围
        3.4.2 完善指标设置
        3.4.3 改进评价方法
        3.4.4 设置指标权重
第四章 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新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依据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3 评价内容与平衡计分卡的整合
        4.3.1 引用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4.3.2 评价内容与平衡计分卡的整合
        4.3.3 评价指标初选结果
    4.4 评价指标的修正
        4.4.1 评价指标修正方法
        4.4.2 评价指标的修正结果
    4.5 指标权重确定
        4.5.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4.5.2 构建判断矩阵及计算指标权重
    4.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果
第五章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及相关建议
    5.1 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
    5.2 相关建议
        5.2.1 费用控制方面
        5.2.2 资产利用方面
        5.2.3 社会效益方面
        5.2.4 医院发展方面
        5.2.5 内部控制方面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
附件 2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2)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 创新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一) 创新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 中小企业
        (二) 税收政策
    二 相关理论研究
        (一) 市场失灵理论
        (二) 最优课税理论
        (三) 供给侧管理理论
    三 我国税收优惠管理的政策原则
        (一) 税收法定原则
        (二) 量能课税原则
        (三) 优惠导向原则
        (四) 效率至上原则
第三章 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沈阳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一) 沈阳市中小企业发展特点
        (二) 沈阳市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 沈阳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及配套措施
        (一) 国家政策
        (二) 沈阳市地方政策
        (三) 沈阳市税收政策配套措施
    三 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不强
        (二) 税收政策内容缺陷且变动频繁
        (三) 税收优惠政策配套服务质量不高
    四 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税收理念路径依赖
        (二) 政策制定主体失责
        (三) 政策配套机制落后
第四章 国内外税收政策先进经验借鉴
    一 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先进经验借鉴
        (一) 美国中小企业税收减免政策
        (二) 法国实行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 英国对利润较少企业救济制度
    二 国内税收政策先进经验借鉴
        (一) 吉林省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 安徽省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 湖北省税收服务新政全面优化税收环境
    三 国内外税收政策先进经验的启示
        (一) 市场失灵领域的税收调控
        (二) 优惠政策的多样性
        (三) 税收体系与税收环境
第五章 解决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的建议
    一 以最优课税理论改革税收政策
        (一) 扩大实行查账征收所得税范围
        (二) 明确重点群体的税收政策
        (三) 优化税收制度环境
    二 以供给侧管理理念明确政策导向
        (一) 继续推进“营改增”
        (二)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三) 建立梯度税收优惠体系
    三 以市场失灵理论加强配套服务
        (一) 支持创业创新空间建设
        (二)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三) 精简纳税服务程序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3)明尼苏达州特许学校立法过程中的政治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一) 特许学校:作为一种温和的择校方案
        (二) 利益博弈的研究视角
        (三) 为什么选择明尼苏达
        (四) 研究有何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政策缘起
    一、教改理念的形成
        (一) 公立教育质量危机与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
        (二) 学校重构理念的形成与教育改革定向
    二、早期教改实践
        (一) 放开入学选择权
        (二) 早期学校改革经验
    三、特许学校理念的形成与传播
        (一) 特许学校理念的形成
        (二) 特许学校理念在明尼苏达州的传播
        (三) 公民联盟调查报告与改革蓝图的形成
第二章 立法过程
    一、草案的形成
        (一) 修改立法蓝图
        (二) 政治系统内部变动
    二、提上议事日程
        (一) 参众两院重要人物及立场分析
        (二) 提上议事日程
        (三) 举行听证会
    三、院会辩论
    四、两院协商
        (一) 协商委员会人员构成
        (二) 院会之外的运作
        (三) 两院协商
    五、签署生效
        (一) 是否统一党内意见
        (二) 是否返回协商委员会重新审议
        (三) 参众两院投票通过
    六、博弈力量利益述求分析
        (一) 政治系统外部博弈力量分析
        (二) 政治系统内部博弈力量分析
第三章 法案实施
    一、法案实施
        (一) 初期执行
        (二) 法案修改
    二、全国推广
        (一) 联邦反响
        (二) 各州跟进
    三、成功经验
        (一) 日渐成熟的教育改革环境
        (二) 政治系统外部力量的积极推动
        (三) 两党议员的广泛联合
        (四) 激烈的竞争与技巧性妥协
第四章 比较与启示
    一、我国转制学校政策制定过程解析
        (一) 政府政策引导阶段
        (二) 改革试验与政策形成阶段
        (三) 政策实施与调整阶段
        (四) 政策终止阶段
    二、特许学校政策与转制学校政策的对比分析
        (一) 政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对比
        (二) 政策参与者参与路径对比分析
    三、对于我国完善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启示
        (一) 综合考虑政策主体利益诉求
        (二) 协调各级政府政策过程权力关系
        (三) 优化政治系统外部利益主体参与路径
参考文献
致谢

(4)创业者经验、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知识管理理论
        2.1.1 知识
        2.1.2 创业知识
        2.1.3 知识共享
    2.2 创业者经验相关研究
        2.2.1 经验的内涵与度量
        2.2.2 经验学习模型回顾
        2.2.3 创业者经验研究的概述
    2.3 创业机会相关研究
        2.3.1 创业机会的概念和内涵
        2.3.2 机会的分类
        2.3.3 机会识别研究的概述
    2.4 组织双元理论相关研究
        2.4.1 双元的内涵及度量
        2.4.2 双元相关研究的概述
        2.4.3 中国转型背景下的组织双元性问题
    2.5 新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概念模型
    3.1 基本要素的概念
    3.2 创业者经验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
    3.3 创业者经验、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业者经验与双元机会识别的关系
    4.1 创业者经验与双元机会识别
        4.1.1 创业经验与双元机会识别
        4.1.2 职能经验与双元机会识别
        4.1.3 行业经验与双元机会识别
    4.2 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
    5.1 具体模型推导
    5.2 单一领域中的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
        5.2.1 技术领域中的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
        5.2.2 市场领域中的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
    5.3 跨越技术和市场领域的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设计
    6.1 问卷调查方法
    6.2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6.2.1 数据收集
        6.2.2 样本特征
    6.3 变量度量
    6.4 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6.5 效度和信度检验
        6.5.1 效度检验
        6.5.2 信度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7.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7.2 实证分析
        7.2.1 创业者经验与双元机会识别
        7.2.2 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
    7.3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7.3.1 创业者经验对双元机会识别的影响分析
        7.3.2 知识共享的调节效应分析
        7.3.3 双元机会识别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7.4 对创业者/企业家的实践启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性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旅游产业集群网络及创新绩效研究 ——以剑门蜀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研究间还存在差距
        1.2.2 创新是贯穿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重要命题
        1.2.3 网络视角是当前产业集群研究的关键和趋势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5.3 调研对象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群理论
        2.1.1 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
        2.1.2 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2.1.3 我国产业集群研究进展
    2.2 网络组织理论
        2.2.1 网络及网络组织
        2.2.2 社会学的网络理论
        2.2.3 经济管理学的网络理论
    2.3 创新绩效理论
    2.4 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2.4.1 旅游产业集群的争论与定义
        2.4.2 旅游产业集群的识别与类型划分
        2.4.3 旅游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创新研究
    2.5 总体评述
第三章 旅游产业集群网络及嵌入特征分析
    3.1 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分析
        3.1.1 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形成与发展
        3.1.2 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组织本质
        3.1.3 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分析
    3.2 旅游产业集群的嵌入性特征
        3.2.1 关于嵌入性研究的理论综述
        3.2.2 旅游产业集群五维嵌入性分析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游产业集群网络行为及机制分析
    4.1 旅游产业集群网络行为分析
        4.1.1 集群纵向分工
        4.1.2 集群横向合作
    4.2 旅游产业集群网络机制分析
        4.2.1 动力机制
        4.2.2 集体学习机制
        4.2.3 创新扩散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产业集群创新及其绩效分析
    5.1 旅游产业集群创新
        5.1.1 旅游业创新
        5.1.2 旅游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5.2 集群创新主体及其绩效分析
        5.2.1 旅游企业创新
        5.2.2 旅游目的地政府创新
    5.3 集群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衡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集群嵌入性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6.1.1 制度嵌入与旅游企业创新
        6.1.2 结构嵌入、集体学习与旅游企业创新
        6.1.3 关系嵌入、创新扩散与旅游企业创新
        6.1.4 公司企业家精神、知识流入与旅游企业创新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测量
        6.2.2 抽样方法
        6.2.3 数据分析方法
        6.2.4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6.3 实证分析
        6.3.1 制度嵌入与旅游企业创新
        6.3.2 结构嵌入、集体学习与旅游企业创新
        6.3.3 关系嵌入、创新扩散与旅游企业创新
        6.3.4 公司企业家精神、知识流入与旅游企业创新
    6.4 结果讨论与启示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7.2 相关建议
    7.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6)美菱公司促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二、文献综述
第三章 冰箱行业的促销现状
    一、冰箱行业市场背景分析
    二、冰箱行业促销现状分析
    三、美菱公司促销现状分析
第四章 美菱公司现有促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关系体系不健全
    二、广告策略实施不到位
    三、销售促进实施流程不完善
    四、导购员队伍参差不齐
    五、促销活动推行滞后
    六、促销模式缺乏创新
第五章 美菱公司促销策略的相关建议
    一、公共关系策略
    二、广告策略
    三、销售促进策略
    四、人员促销策略
    五、其他促销策略建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总体背景
        1.1.2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1.1.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合作社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西方学者对合作社的研究
        2.2.2 国内学者对合作社的研究
    2.3 合作社治理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交易费用理论
    2.4 合作社绩效理论
        2.4.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重绩效
        2.4.2 合作社绩效的效影响因素
    2.5 简要评述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3.1.1 外部环境对治理结构以及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3.1.2 内部环境对治理结构以及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3.1.3 治理结构对合作社的绩效的影响
        3.1.4 生产运营情况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3.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3 问卷的设计
    3.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3.4.1 数据来源
        3.4.2 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合作社负责人基本信息
        4.1.2 样本合作社的基本信息
        4.1.3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4.3 因子分析
        4.3.1 合作社外部环境的因子分析
        4.3.2 合作社内部环境的因子分析
        4.3.3 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因子分析
        4.3.4 合作社生产运营情况的因子分析
        4.3.5 合作社三重绩效的因子分析
    4.4 相关性分析
    4.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5.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4.5.2 总效应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与局限性
    5.4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的课题研究
后记

(8)企业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及其提升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和重点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2章 各类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异同分析
    2.1 管理者信息素养及其结构
    2.2 不同层次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异同
    2.3 不同部门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异同
第3章 管理者信息素养培养的路径
    3.1 管理者信息确定能力的培养
    3.2 管理者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
    3.3 管理者信息评价与融合能力的培养
    3.4 管理者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
    3.5 管理者信息伦理的培养
第4章 企业管理者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4.1 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4.2 调查结果
    4.3 现状分析
第5章 信息化对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影响
    5.1 管理者的信息环境
    5.2 生活信息化对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影响
    5.3 组织信息化对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影响
    5.4 管理者信息素养的发展趋势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的研究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企业管理者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9)湖南省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改革理论基础研究
    2.1 审计独立性理论
        2.1.1 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2.1.2 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2.1.3 审计独立性与农村审计改革
    2.2 政府权力扩张理论
        2.2.1 政府权力扩张的动力
        2.2.2 政府权力扩张的效应分析
        2.2.3 政府权力扩张与农村审计改革
    2.3 制度变迁理论
        2.3.1 制度变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2.3.2 制度变迁的成本
        2.3.3 制度变迁路径选择与农村审计改革
第3章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考量
    3.1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主流模式
        3.1.1 农业行政部门主管审计模式
        3.1.2 乡镇政府内单设审计机构审计模式
        3.1.3 国家审计机关主管审计模式
        3.1.4 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农村审计模式
        3.1.5 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农村审计模式
        3.1.6 财政部门主导审计模式
    3.2 国外农村审计现实做法和经验参鉴
        3.2.1 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社简介
        3.2.2 农业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社审计情况
        3.2.3 启示
    3.3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分析
        3.3.1 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的内涵
        3.3.2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概况
        3.3.3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改革的意义
    3.4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改革调查与分析
        3.4.1 调查问卷数据与结果分析
        3.4.2 湘农审条例送审稿案例分析与评述
第4章 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改革设计
    4.1 整体框架安排
    4.2 改革方案具体措施
        4.2.1 领导体制设计
        4.2.2 组织机构设计
        4.2.3 运行机制设计
第5章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改革实施保障
    5.1 创新模式可行性分析论证
        5.1.1 新制度设计成本
        5.1.2 制度实施成本
        5.1.3 预期摩擦成本
    5.2 创新模式运行保障机制
        5.2.1 审计目标机制
        5.2.2 审计需求机制
        5.2.3 审计资源支持机制
        5.2.4 审计威慑和监督机制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声誉、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企业并购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文章框架
2 理论综述
    2.1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相关理论
        2.1.1 总述
        2.1.2 控制权私有收益研究的进展及评述
    2.2 声誉的相关理论
        2.2.1 总述
        2.2.2 声誉的理论介绍
        2.2.3 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及评述
    2.3 企业并购决策相关理论
        2.3.1 文献回顾
        2.3.2 企业并购现状的评述
    2.4 本章小结
3 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企业并购决策
    3.1 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分类
    3.2 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主要类型的筛选
        3.2.1 构建评价指标因素集
        3.2.2 确立评价因素权重集
        3.2.3 专家问卷统计
        3.2.4 一致性检验
    3.3 企业并购决策与几类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
        3.3.1 企业并购决策与声誉收益的关系
        3.3.2 企业并购决策与在职消费收益的关系
        3.3.3 企业并购决策与晋升收益的关系
        3.3.4 企业并购决策与裙带关系收益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问卷数据分析
    4.1 样本描述
        4.1.1 受试企业信息
        4.1.2 受试者信息
    4.2 信度分析
        4.2.1 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各类型量表信度分析
        4.2.2 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并购决策意愿量表信度分析
    4.3 效度分析
        4.3.1 收益类型量表效度分析
        4.3.2 企业并购决策意愿量表效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计量分析法
    5.1 前期数据处理
    5.2 收益类型与收购公司并购决策
    5.3 收益类型与目标公司并购决策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局限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6.3.1 对管理者运用研究结论的建议
        6.3.2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类型专家问卷
附录2:调查问卷

四、送给您,《农村财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 [1]W医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张虓烽. 西安石油大学, 2017(02)
  • [2]沈阳市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姜露. 沈阳师范大学, 2016(10)
  • [3]明尼苏达州特许学校立法过程中的政治博弈研究[D]. 余永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4]创业者经验、双元机会识别与新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 汤淑琴. 吉林大学, 2015(08)
  • [5]旅游产业集群网络及创新绩效研究 ——以剑门蜀道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为例[D]. 姚云浩.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6]美菱公司促销策略研究[D]. 胡其亮. 安徽大学, 2014(08)
  • [7]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重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王冬琴. 南京财经大学, 2014(08)
  • [8]企业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及其提升路径[D]. 姚显霞. 长江大学, 2013(03)
  • [9]湖南省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改革研究[D]. 王中正. 湖南大学, 2013(07)
  • [10]声誉、非货币性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企业并购决策研究[D]. 曲骄阳.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给你,《农村财务会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