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营农场看农田经营体制创新

从民营农场看农田经营体制创新

一、从私营农庄,看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沈神燕[1](2014)在《家庭农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思考》文中指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家庭农场"的概念,其发展规划首次得到中央认可。文章在介绍家庭农场概念的基础上,从政府层面、农场行业层面、家庭农场自身三个层面,就家庭农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以供参考和借鉴。

郑佳[2](2014)在《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孟津县为例》文中提出目前,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组织模式在农业发展中呈现出越性:逐渐增加了家庭农场的产值、培养了大量的新型职业化农民、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转移和优化升级的力度。家庭农场模式不但可以避免了我国传统小农经营模式的劣势,而且也能促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家庭经营形式的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土地日渐集中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日渐减少,有利的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大规模经营以及家庭农场组织形式的诞生。目前,家庭农场组织模式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得到了了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的农业组织模式在河南省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还是比较缓慢,而且土地流转困难、缺乏发展资金、各地家庭农场的概念标准不够统一、家庭农场主综合素质不够高、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政策补贴力度亟需进一步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还比较薄弱。本课题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以及目前研究国内外家庭农场的成果,明晰了研究家庭农场发展模式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并结合收集的文献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调查分析了孟津县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发展成效等各方面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了制约孟津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土地流转不易、缺乏发展资金、农场主综合素质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亟须健全等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最后,针对以上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提出以下对策: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扶持措施。

蔺长平[3](2014)在《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重视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社会稳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加快,经济水平显着提高,但农业长时间支持工业,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落后、农村建设之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为了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收入水平、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适应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政府提出了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家庭农场的目标。期望通过实行家庭农场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收益,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2013“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鼓励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鼓励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发展农业合作社。本文以河南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我国家庭农场这个新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家庭农场的特征以及与其他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发达国家美国、法国以及日本的家庭农场发展的历史演变,结合目前河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演变。分析河南省发展家庭农场的外部条件,以及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家庭农场的主要模式。提出了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李凯[4](2014)在《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农业及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亟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来解决前期快速发展中积累的各种问题,突破目前农业发展桎梏。为此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提出加快建设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立发展家庭农场是建立现代农业的重要步骤。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有着成熟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同时苏浙两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也将是信阳市农业未来发展的走向。目前,信阳市的家庭农场分为公司型家庭农场和单一家庭农场,二者的经营模式都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己初步取得成效,能够体现家庭农场的一定优势。但总体上说,还面临着扶持政策缺乏、资金匮乏、土地流转年限过短、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等困难。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对本文研究涉及的家庭农场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实地调查信阳市家庭农场的具体案例,连同文献研究一起归纳分析了信阳市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信阳市家庭农场的发展面临着扶持政策缺乏、资金匮乏、土地流转年限过短、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等诸多挑战,最后借鉴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以下措施来应对挑战,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1)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网络;(3)分级建立示范性农场;(4)培养职业农民;(5)搞活农村金融;(6)加强政策规范;(7)加强土地流转能力。

朱海涛[5](2012)在《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家庭农场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它规模适度,便于调整布局;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易形成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农民收人多,经济效益佳,社会效益好。这种家庭农场既避免了“均田承包制”规模小带来的弊端,又能保持具有生命力的家庭经营形式,它将是我国农业理想的经营形式。近年来,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家庭农场在慈溪、绍兴、海盐等农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得到快速发展,现已初步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总体来说,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在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还非常少,而且概念很模糊,标准不统一,还没有确立家庭农场的经营理念,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政府政策支持还比较薄弱,缺乏针对性和倾向性。本研究首先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动态;明确了家庭农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总结了上海松江、江苏苏南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及启示。然后采用实地调查法以嘉兴市海盐县家庭农场为调查对象,结合文献研究,总结分析了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发展成效、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出土地流转困难、资金不足、辅助性用地短缺、认定标准不统一、经营结构单一、农场主综合素质不高等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最后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以下对策:(1)完善土地流转制度;(2)提供资金支持;(3)组建家庭农场协会;(4)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5)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结构多样化;(6)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7)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8)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陈华[6](2008)在《新时期我国农垦系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农垦系统是国家直接投资、通过大规模开荒建设,在农业领域形成的一支重要力量。到上世纪末,农垦系统已建设成为拥有1200万人口,400万职工,3500万公顷土地,2000多家国有农场和2万多家二三产业企业,2400亿元资产(不包括土地、防护、道路和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以及较为完善的教科文卫设施的经济社会系统,年创GDP700多亿元,年上缴税金50多亿元。进入新世纪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农垦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历史转折。认真分析农垦经济结构现状,重新确立农垦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农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于进一步提高农垦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进入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锐不可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扩大国内需求的任务仍很艰巨。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将给农垦系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趋势,了解农垦在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任务,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制度创新和内部运营机制的转变,尽快适应、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尽快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农垦系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战略抉择。本文从农垦经济结构现状的分析入手,通过对农垦经济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新时期农垦经济的战略定位,并且根据新时期农垦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以及国外典型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农垦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以及农垦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外部保障。

朱博文[7](2005)在《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文中指出家庭农场是我国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土地使用权、资金技术、环境保护、产品销售等问题。本文概述了美法日三国三种不同类型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及原因,以此给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一些有益的启示。

朱博文[8](2004)在《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农场是我国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土地使用权、资金技术、环境保护、产品销售等问题。本文概述了美法日三国三种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的特点及原因,以此给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一些有益的启示。

张文政[9](2001)在《从私营农庄,看农地经营体制创新》文中研究说明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各种矛盾聚集,集中表现为“四难”:结构调整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减负难、提留清收难。农村的突出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研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从私营农庄,看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私营农庄,看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农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家庭农场概念
3 关于家庭农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1 政府层面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持
        3.1.1 赋予家庭农场经营的法律地位。
        3.1.2 统筹布局促其良性发展。
    3.2 农场行业层面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支持
        3.2.1 成立专业化服务组织。
        3.2.2 现阶段家庭农场特色化经营。
    3.3 家庭农场自身增强发展实力
        3.3.1 提升自身素质。
        3.3.2 引进技术人才。
        3.3.3 实施市场经营。

(2)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孟津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家庭农场模式的研究状况
        1.2.2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研究状况
        1.2.3 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家庭农场的概念与特征
        2.1.1 家庭农场的概念
        2.1.2 家庭农场的特征
    2.2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土地产权理论
第3章 我国典型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3.1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3.2 我国典型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
        3.2.1 上海松江地区家庭农场现状
        3.2.2 上海松江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第4章 孟津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4.1 孟津县家庭农场发展基本情况
        4.1.1 孟津县家庭农场的总体数量与规模
        4.1.2 孟津县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4.1.3 孟津县家庭农场的经营结构
        4.1.4 孟津县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
    4.2 孟津县家庭农场发展成效
        4.2.1 家庭农场的产值不断增加
        4.2.2 培育了新型的职业化农民
        4.2.3 增加了农户收入
        4.2.4 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4.2.5 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4.3 制约孟津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4.3.1 土地流转困难
        4.3.2 缺乏发展资金
        4.3.3 家庭农场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4.3.4 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4.3.5 政策补贴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5章 孟津县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
    5.1 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
    5.2 提供发展资金
    5.3 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
    5.4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5.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孟津县家庭农场情况调查表
致谢

(3)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
2 家庭农场理论阐释
    2.1 家庭农场定义
    2.2 家庭农场特征
    2.3 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2.4 发展家庭农场理论基础
3 国内外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
    3.1 国外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
        3.1.1 美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3.1.2 法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3.1.3 日本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3.1.4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借鉴
    3.2 我国试点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
        3.2.1 我国试点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
        3.2.2 我国试点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4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分析
    4.1 河南省家庭农场现状
        4.1.1 河南省农业概况
        4.1.2 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况
    4.2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条件
        4.2.1 发展家庭农场的外部条件
        4.2.2 家庭农场发展的模式
    4.3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4.3.1 土地流转有一定难度
        4.3.2 农场经营结构比较单一
        4.3.3 农场经营主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4.3.4 农业技术推广较为困难
        4.3.5 家庭农场融资有一定困难
        4.3.6 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5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
    5.1 确定土地权属关系加快土地流转
    5.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
    5.3 构建家庭农场主体培育机制
    5.4 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的多样化
    5.5 加强家庭农场金融扶持政策创新
    5.6 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5.7 加大政策扶持补贴力度
6 结论
    6.1 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目录

(4)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综合述评
    1.3 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难点
        1.5.2 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家庭农场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
    2.1 家庭农场的基础理论
        2.1.1 恰亚诺夫的“劳动——消费均衡”理论
        2.1.2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2.1.3 舒尔茨的“理性小农”假设
        2.1.4 规模经营理论
    2.2 家庭农场的相关概念
        2.2.1 家庭农场的涵义
        2.2.2 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
        2.2.3 信阳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
第3章 信阳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3.1 信阳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3.1.1 整体情况
        3.1.2 信阳土地流转情况
        3.1.3 信阳家庭农场经营资本和主体
        3.1.4 信阳家庭农场的特色组织形式
    3.2 信阳家庭农场发展成效
        3.2.1 家庭农场经济收益高于普通农户
        3.2.2 家庭农场内部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经营多元化
        3.2.3 家庭农场科技水平高于大田生产
        3.2.4 家庭农场带动作用明显
        3.2.5 家庭农场发展活力强
第4章 信阳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困难
    4.1 家庭农场发展的扶持政策缺位
    4.2 家庭农场发展缺少金融保险服务平台
    4.3 土地流转年限制约家庭农场规模效益的提高
    4.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是家庭农场发展的短板
第5章 国内外先行地区发展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及启示
    5.2 国内先行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及启示
第6章 信阳发展家庭农场的建议
    6.1 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6.2 以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网络引导家庭农场发展
    6.3 以示范性农场分类推进家庭农场发展
    6.4 以培养职业农民助力家庭农场发展
    6.5 以搞活农村金融保障家庭农场发展
    6.6 以政策规范引领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6.7 继续加强服务土地流转的能力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5)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发展家庭农场的合理性研究
        1.2.2 发展家庭农场的前提条件研究
        1.2.3 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研究
        1.2.4 综合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家庭农场的涵义与特征
        2.1.1 家庭农场的涵义
        2.1.2 家庭农场的特征
    2.2 家庭农场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土地产权理论
        2.2.3 规模经营理论
3 我国典型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3.1 我国典型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3.1.1 上海松江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3.1.2 江苏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经验
    3.2 小结
4 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发展成效
    4.1 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4.1.1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总体数量与规模
        4.1.2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
        4.1.3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经营结构
        4.1.4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
    4.2 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成效
        4.2.1 家庭农场的产值不断增加
        4.2.2 培育了新型的职业化农民
        4.2.3 增加了农户收入
        4.2.4 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4.2.5 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4.2.6 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5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分析
    5.1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5.1.1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模式
        5.1.2 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模式
        5.1.3 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模式
    5.2 浙江省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体系
        5.2.1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农资服务渠道
        5.2.2 浙江省家庭农场技术服务组织及内容
        5.2.3 浙江省家庭农场融资服务渠道
        5.2.4 浙江省家庭农场市场信息服务
6 制约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6.1 土地流转困难
    6.2 生产资金不足
    6.3 家庭农场辅助性用地短缺
    6.4 家庭农场界定缺乏统一标准
    6.5 家庭农场经营结构单一
    6.6 家庭农场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6.7 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6.8 政策补贴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7 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7.2 提供资金支持
    7.3 组建家庭农场协会
    7.4 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7.5 促进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的多样化
    7.6 提升农场主的综合素质
    7.7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7.8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新时期我国农垦系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农垦经济结构现状分析与评价
    2.1 所有制结构
        2.1.1 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2.1.2 非国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正逐步形成
    2.2 组织结构
        2.2.1 在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比重迅速提高,农垦经济的整体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2.2.2 在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内部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2.2.3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产品市场结构逐步由单纯以满足国内需求变为立足国内、走向国际
    2.3 区域结构
        2.3.1 垦区的地域分工格局基本确立
        2.3.2 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特色明显的产业带初步形成
    2.4 管理结构
        2.4.1 以行政联结为主要纽带的传统管理体制逐步向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以行政管理和资产联结相结合的集团化、公司化、产业化的现代组织管理结构转变
        2.4.2 以职工家庭承包为主、多种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并存的格局基本形成
        2.4.3 以农场区域经济为主体的经营结构逐步向公司+职工家庭的产业化经营方式过渡
        2.4.4 以政社企合一为特征的农场经营管理结构逐步向政社企分开的改革方向迈进
        2.4.5 以垦区系统管理、自成体系为特征的保障体系逐步融入到社会保障的管理体系之中
    2.5 农垦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
        2.5.1 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仍然偏低,农垦经济增长缺乏新的活力
        2.5.2 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资源利用还不充分
        2.5.3 部分垦区区域结构趋同的问题还比较普遍
        2.5.4 农垦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管理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影响农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2.6 农垦经济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2.6.1 政策因素
        2.6.2 制度因素
        2.6.3 产业因素
第3章 国外典型经验借鉴
    3.1 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3.1.1 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3.1.2 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3.2 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3.2.1 土地的集中与分散
        3.2.2 农场数量的减少与规模的扩大
        3.2.3 农场专业化程度很高
    3.3 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3.3.1 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结合
        3.3.2 土地转让和相对集中
        3.3.3 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第4章 新时期农垦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及战略定位
    4.1 新时期农垦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4.1.1 指导思想
        4.1.2 目标任务
    4.2 新时期农垦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
        4.2.1 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
        4.2.2 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
        4.2.3 坚持高起点、高水准的原则
        4.2.4 坚持比较优势的原则
    4.3 农垦事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
    4.4 农垦的优势及地位作用
        4.4.1 自然资源优势
        4.4.2 产业优势
        4.4.3 规模优势
        4.4.4 农业科技优势
        4.4.5 组织优势
    4.5 新时期农垦的战略定位
第5章 农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5.1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5.1.1 加快资产重组力度,全面收缩国有经济战线
        5.1.2 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放开搞活职工家庭农场和二三产业中小企业
        5.1.3 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2 产业结构的调整
        5.2.1 第一产业的发展,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继续担当现代农业的领头羊
        5.2.2 第二产业的发展,要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并突出优势行业的升级
        5.2.3 第三产业的发展,要突出垦区的优势,为农垦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5.3 区域结构的调整
        5.3.1 形成以特色区域布局为基础的有竞争力的产业带
        5.3.2 构造不同经济优势发展区域
    5.4 组织结构的调整
        5.4.1 以集团公司为主要形式,构建垦区领导层级组织管理结构
        5.4.2 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化专业公司,构建垦区中观层级的组织管理结构
        5.4.3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形成垦区微观层级的组织管理结构
        5.4.4 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重点,加快垦区科研体系组织结构调整
第6章 农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外部保障
    6.1 思想保障
    6.2 土地保障
    6.3 社会制度保障
    6.4 财务保障
    6.5 投资保障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法、日三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特点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1. 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
        2. 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
        3. 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二)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1. 土地的集中与分散。
        2. 农场数量的减少与规模的扩大。
        3. 农场专业化程度很高。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1. 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结合。
        2. 土地转让和相对集中。
        3. 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二、美、法、日三国家庭农场发展变化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的影响
    (二)农业生产的高科技化和机械化
    (三)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三、几点启示

四、从私营农庄,看农地经营体制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农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思考[J]. 沈神燕.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10)
  • [2]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孟津县为例[D]. 郑佳. 河南科技大学, 2014(02)
  • [3]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 蔺长平. 河南工业大学, 2014(05)
  • [4]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 ——以信阳市为例[D]. 李凯. 信阳师范学院, 2014(09)
  • [5]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 朱海涛. 浙江农林大学, 2012(01)
  • [6]新时期我国农垦系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研究[D]. 陈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7]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朱博文. 新疆农垦经济, 2005(02)
  • [8]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朱博文. 农场经济管理, 2004(06)
  • [9]从私营农庄,看农地经营体制创新[J]. 张文政. 苏南乡镇企业, 2001(01)

标签:;  ;  ;  ;  ;  

从民营农场看农田经营体制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