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片加工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

姜黄片加工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

一、郁金饮片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秦宇雯,费程浩,张伟,李昱,徐祯,苏联麟,季德,毛春芹,陆兔林[1](2022)在《姜黄属中药活血化瘀功效关联物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姜黄、莪术、片姜黄和郁金均属于姜黄属中药,是临床常用活血化瘀代表药,多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闭经痛经,胸痹心痛,风湿痹痛等。现代研究表明,姜黄属中药中的标识性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莪术二酮、吉马酮、莪术醇及β-榄香烯等均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抗肿瘤、抗纤维化等活血化瘀作用。但因其基原、入药部位、炮制加工等方面存在异同,导致其功效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也有所差异,而引起这种临床功效差异的关联物质尚未见系统研究。基于此,该文以功效关联物质为切入点,对姜黄属中药背景信息、功效及临床应用、功效关联物质及其"预测-识别-验证"研究方法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后期通过"整合证据链"的研究思路,阐明姜黄属中药活血化瘀功效"同中有异"的科学内涵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孙婉萍[2](2021)在《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现执行版的各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做描述统计,分析我国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利用统计学方法理论筛选出地方标准中的重点差异项,针对重点差异项进行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找到规范制定重点差异项标准的方法,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出参考依据及建议。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及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线上线下书店、出版社、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渠道,收集《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各地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纸质标准或电子影印版材料,查询国内外关于质量标准、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历代本草古籍和中医方书典籍等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追本溯源地梳理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临床应用项目的历史应用脉络,客观科学的判断中药本身的准确内涵。2.运用描述统计对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布状态、总体差异、标准特征等情况,通过图、表等形式描述中药饮片标准的基本情况。利用“赋值法”将文字内容拆分归类并量化为数值,再计算离散系数,进行差异分析来比较中药饮片在不同地方标准中的各个标准项目的差异情况,找到重点差异项。3.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的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双维度的来比较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次序性的判断在众多标准内容项中更具明显差异的内容。结果1.截止到2020年1月,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品种3500余种,各地区的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修订的时间、原则、方法等各有不同,没有统一要求;各个地方标准之间的收载情况相比较,重复率在40%以上,中药饮片标准处于“管理多级,地标多杂,重复收载,标准各异”的现实情况。2.通过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重复收载率较高的三个品种芜荑、银耳、甜瓜蒂的各个体例项目的离散系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确定[归经]、[性味]是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存在的重点差异项。3.对医学标准项[归经]、[性味]的规范制定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中药药性理论、方剂学、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脏腑经络中医理论的综合论证,以确定中药的[主治]为关键,再对[功能]、[性味]进行推导,最后确定[归经],即确定规范制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技术路径。结论1.“性味归经”属于中药饮片医学标准项的主要内容,是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内容,是对中药功效、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药最为重要的学术特征和核心性能。性味归经差异大,就意味着各地方对中药饮片的本质存在较大争议。2.确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规范方法步骤为:(1)通过历代主流本草、代表方剂,确定“主治”,经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应主要参考《中华本草》和《普济方》,将本草内容与方剂应用结果相结合进行考究,确定[主治]。(2)运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中医理论结合已确定的[主治],进行高度概括并提炼出中药[功能]项。(3)通过中药已确定的功能主治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效—性”关系,推导出中药的[性味]项。(4)根据已确定的[主治]和脏腑经络理论,进行“实践+理论”的综合归纳,确定中药的[归经]项。

李昱,苏联麟,季德,毛春芹,崔秀梅,隋丞琳,陆兔林,赵晓莉[3](2021)在《炮制辅料醋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醋制法是中药炮制特色方法之一,炮制辅料醋的质量对醋制饮片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对炮制辅料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该文通过查阅相关古籍文献及专着,对炮制辅料醋的历代功效记载,品种考证及醋制法发展历程等进行了考证,同时对目前国内辅料醋的相关标准及辅料用醋现状进行了整理总结。经文献考证,醋的功效主要为活血行气,散瘀解毒,开胃养肝;传统饮片醋制过程中均选择米醋进行炮制,现今符合古代要求的辅料用醋应当是以米为原料,以传统固态发酵工艺酿制的米醋为主;目前各省市炮规中辅料醋多参考食品标准,缺乏辅料醋整体性、专属性的质量考察指标,辅料标准亟待进一步研究并完善;此外,多数饮片厂家缺乏对辅料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也是一大有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了整理总结,以期为炮制辅料用醋标准化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张小会,李彦玲,刘艳,邸继鹏,陈莎,刘咏梅,李嘉瑞,李亦武[4](2020)在《经典名方温经汤的处方考证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文中认为针对经典名方温经汤进行处方考证及临床应用研究总结,为该方的物质基准制定及复方制剂开发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系统整理相关医书古籍及现代文献报道,结合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的有关政策要求,对目前存在的疑义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所载温经汤由9味药组成,其组方药材基原及药用部位选用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基本保持一致,其中芍药选用白芍(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的干燥根),桂心选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干燥树皮,莪术选用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的干燥根茎;饮片建议选用生品,并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方法炮制;剂量按照1两=40 g折算,当归、川芎、白芍、肉桂、牡丹皮、莪术用量各20 g,人参、甘草、牛膝各40 g,处方总量为240 g;所有处方药味分别粉碎成粒度<6 mm后混合,每服剂量20 g,加水525 mL,煎至280 mL,滤后温服,每日1服。古籍记载温经汤功效为活血调经、温经散寒,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以及痤疮、湿疹等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通过研究明确了温经汤出处历史沿革、处方药味基原、炮制方法、剂量折算、制法及用法、临床应用等内容,可为该经典名方的后期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段瑶[5](2020)在《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中成药制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重要时期,在中成药发展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中药堂作为中成药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数量众多,其中的佼佼者凭借代表性中成药脱颖而出,成为整个中成药业的代表和缩影。彼时传统的中药堂仍以前店后场为主要制售模式,一方面传承传统中成药的组方配伍、炮制技术以及制药方法,另一方面一些着名的中药堂吸纳西方先进技术创制新的剂型,或是尝试引入简单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提升效率,这些均是现代中成药制药的萌芽。民国时期留下的中药堂药目、档案、报刊、广告、仿单、以及药包材等内容十分丰富,它们不仅有文物的价值,更是民国时期中药堂及其代表性成药相关文献的重要载体,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中药堂、中成药,乃至整个中成药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目前关于民国时期中药堂及其代表性成药的研究多集中在探讨中药堂经营之道,如经营理念、营销策略等,但对其生存下来的核心竞争力——代表性中成药研究不足;一些研究虽涉及药堂的代表性中成药,但多数未系统探讨其源流、传承等,有待深入。本研究拟通过对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相关史料、档案等进行系统整理,以文献为线索,纵横比较分析,并结合古代医籍厘清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形成和发展的源流;在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大背景视野下,深入探讨民国时期中药堂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前中成药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传统文献学、文献计量学、口述史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同时参考历史学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梳理着名中药堂发展历程,探求其代表性中成药的源流,同时探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民国时期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七地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的相关文献。文献搜集包括网络与实地调研。网络资料收集以民国、中成药业、国药业、中药堂名称(根据不同中药堂名称)、中成药名(根据不同中成药名称)为关键词,查询相关文献网站、数据库、档案网站以及相关报刊网站。实地调研则前往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等地图书馆及档案馆,调研民国时期中成药业、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相关文献及档案资料。走访以上七地着名药堂祖铺及其博物馆,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将收集到的中药堂药目、档案、报刊、广告、仿单、以及药包材等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借助以上诸种文献资料,梳理着名中药堂民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及其代表性中成药源流。在全面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形成体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现代中成药发展的借鉴。论文正文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对研究时间、地域范围进行界定,对“成药”及“中药”、“国药”等概念加以辨析,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历代成药发展概述”,梳理成药起源及民国以前历代成药发展概况,总结不同历史时期成药发展的特点及中医药学术进步对成药发展的影响。第三至第八部分选择有地域代表性和覆盖性且经济繁荣、成药业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北京、天津、苏州、杭州、上海、广州、佛山七座城市着名中药堂如同仁堂、长春堂、永安堂、延龄堂皮赞公老药铺、达仁堂、隆顺榕成记药庄、雷允上诵芬堂、胡庆余堂、姜衍泽堂、童涵春堂、蔡同德堂、陈李济杏和堂、潘高寿药行、梁仲弘蜡丸馆、冯了性药铺、流泽堂源吉林号、梁家园药号等共计16家,及其代表性成药“凉开三宝”、乌鸡白凤丸、避瘟散、阿魏化痞膏、灵宝如意丹、虎骨酒、全鹿丸、药露、沉香舒郁九宝丹、加味藿香正气丸、六神丸、鳖甲煎丸、宝珍膏、人参再造丸、光明水眼药、虎骨木瓜酒、追风苏和丸、陈皮、川贝枇杷露、抱龙丸、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梁家园少林膏药等共计20余种。每一地区首先总述该地中成药业发展状况,然后遴选当地最着名中药堂2~3家,从其创办与发展、经营特色与理念、规模入手加以论述,从各药堂辗转流传至今的第一手药目文献出发,分析各药堂成药的品种数量、功效主治和治疗疾病的分布,并与其他药堂药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不同药堂的成药特色,或将同一药堂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选择各药堂不同剂型代表性成药若干种,重点介绍其组成用量、功效主治、剂型特色、源流考证、后世发展及临床应用情况。第九部分为讨论,分析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发达地区代表性中药堂特点与中成药特色、中药堂与代表性中成药的关系、影响中药堂发展的因素以及对现代中成药业的借鉴等内容。具体而言,民国时期中药堂数量较之清代有所增长,规模也有所扩大,中成药加工生产分工更加细化,开始出现机械化代替纯手工生产,产品也开始大量行销外省及海外各地;成药则种类数量繁多,涵盖丸、散、膏药、膏滋、丹、胶、露、油、酒等多种剂型,主治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伤等科,覆盖常见病疾病谱,满足临床使用。且着名中药堂代表性成药具有时代地域特色,如同仁堂作为御药供奉,强调品质,成药以温和调养的补益之品如乌鸡白凤丸和应对急症的急救药品凉开三宝为代表;民国时期传染病多发,江南多湿热,故而治疗时邪疠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的六神丸应时而生;此外还有各种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滋补壮阳的内服药酒,以及外用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膏药和南方特有清热败火的凉茶,都是各中药堂的特色中成药。中药堂凭借优质的中成药提升影响力、获得利益,而中成药又借助中药堂的影响力得以广泛传播。之所以中药堂和成药在民国时期呈现以上发展态势,和民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理念的激烈碰撞,以及西方医药业的冲击。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战争的影响,民国时期国内战事频发,各行各业都受到极大冲击,虽然许多老字号、大品牌在战争的间歇期都曾有过短暂的快速扩充,飞速发展,但是到了民国末期多因为内战影响而几近凋敝。建国后,许多老字号保存了其原有的品牌和特色产品,在今天仍然换发着活力,但也有不少一度辉煌的老字号和其代表性中成药湮没于时代的洪流中。通过上述九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民国时期的中成药业发展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既有积极的,亦有负面的。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相较于清代,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中成药业整体呈现发展趋势。无论药堂数量还是规模均较之前有所增加,一些着名药堂制售的成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提升了其影响力。二、尽管受到西医药的巨大冲击,种类繁多、剂型丰富、基本覆盖了常见病疾病谱的中成药与中药汤剂共同承担着祛除疾病、保障健康的重任,在维护民众身体健康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其地位不可替代。三、民国是传统中成药制药向现代中成药制药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中成药既传承与发展了传统成药的组方配伍、炮制技术、制药方法等内容的精华,同时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亦吸纳西方先进技术,尝试着自我革新,为新中国成立后现代中成药制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中成药发展体现的守正融合创新态势是其在激烈生存环境及竞争下焕发活力且延续至今的关键所在,为中成药在当今如何借力时代发展的东风提供思路线索。民国时期着名的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是整个中成药业的缩影,在民国这一连接古代与现代的特殊历史时期,它传承了历代积淀下来的成药精华,同时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当今现代医药科技迅猛发展,中成药依然广泛运用于临床,在中医药领域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发展日新月异。然而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同在,如何解决发展中的诸多瓶颈问题,令人深思,民国时期中成药业及其成药的深入探寻研究可为之提供有力借鉴。

梅全喜,曾聪彦,田素英,赵志敏,杨得坡[6](2019)在《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全面查阅和梳理有关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的古今医药文献,厘清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的炮制历史沿革,分析其现代研究状况,总结其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等,并对其今后的炮制研究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筛选陈皮优势饮片品种、规范特色饮片炮制工艺、深入研究新会陈皮炮制等提供参考。

秦宇雯[7](2019)在《不同清蒸法对四年生九华黄精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九华黄精是道地药材,其炮制方法有切制,单蒸法,重蒸法,九蒸九曝(晒)及其他。其有效成分是黄精多糖和皂苷,并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本文综述了九华黄精形态考释,功效考释,古代炮制方法,现代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及应用现状。阐述本研究的材料选择(4年生九华黄精及其第4龄节)、加工方法(切制、单蒸法、重蒸法、九蒸九曝)选择,研究内容选择的意义。通过对18批样品进行相关实验,将不同炮制品与生品对照,发现醇浸出物、多糖、小分子总糖(除JZJP2外)、非还原性低聚糖、总糖含量均有所下降,还原糖、总皂苷含量均有所增加。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后发现重蒸法2下的第4龄节样品综合评分最高,九蒸九晒2下第4龄节样品综合评分紧次之,但性状上,九蒸九晒2品相比重蒸法2好。发现4年生九华黄精的第4龄节有效成分含量(多糖、还原糖、小分子总糖及总皂苷)均略高于4年生九华黄精;4年生九华黄精与其第4龄节在不同的加工方法下的有效成分(多糖、还原糖、小分子总糖及总皂苷)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8批样品之间,在性状,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方面均稍有差异。九华黄精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九华黄精精品开发前景较为广阔,可将九华黄精第4龄节通过九蒸九晒2(对产品性状有要求的产品)或重蒸法2(对产品性状无要求的产品)加工。本研究为下一步优化九华黄精炮制方法奠定基础,为建立九华黄精炮制技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和优质九华黄精饮片质量控制体系奠定基础,也为九华黄精产业优化、产品升级、精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张倩,韩星星,毛春芹,谢辉,陈丽红,毛靖,陆兔林,严国俊[8](2019)在《中药复方制剂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古代经典名方研究开发的问题分析》文中认为古代经典名方作为中药方剂的杰出代表,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医药灿烂文明的深厚积淀,是中医药理论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是中医药伟大宝库中最精华的部分。它凝聚了各代医家的智慧结晶,是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中医药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对古代经典名方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是挖掘传统中医药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既顺应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潮流,也为当代中药复方制剂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然而经典名方作为国家药物研发体系中的"新成员",虽有宏观政策的指引,但尚未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目前也没有按照注册要求研发成功的案例。因此,经典名方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还未能形成统一的共识和标准,许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对此,该文总结了经典名方研究过程中面临的药材资源、饮片炮制、处方剂量、制剂成型工艺以及质量评价等问题,并对其逐一分析,提出研究策略,以期为经典名方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郑京胜[9](2018)在《中药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麦麸作为中药炮制辅料进行文献挖掘,结合文献研究结果,对中药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性状、显微鉴别、检查、含量测定项、指纹图谱等进行探究,建立各项的具体质量规范方法,优选出主要质控成分的工艺条件,补充和提高现有质量标准,制定较为完善可靠的中药炮制辅料麦麸质量标准。方法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回溯核查本草原着;对《中国药典》与《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方炮制规范和各种数据库进行文献调查。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感官方法对30批未经处理的麦麸进行观察判断。利用高倍显微镜对麦麸的显微结构进行鉴别。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的方法测定水分、灰分以及浸出物含量,并规定其限度。以丙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3种化学成分为对照品,摸索最佳的薄层色谱条件,建立简单快捷的薄层色谱方法。采用UV法,以总黄酮(芦丁计)为对照品对30批麦麸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计算,规定其含量限度。采用HPLC法,以阿魏酸为对照品对30批麦麸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学计算,规定其含量限度。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收载的方法测定对30批麦麸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及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并规定其含量限度。对10批不同产地的麦麸进行红外光谱指纹测定,并进行相似度计算及化学模式识别。通过不同包装、环境温度及环境湿度对麦麸储藏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麦麸入药始见于明代《本草纲目》,其作为炮制辅料始见于汉代《华氏中藏经》,继后历代都有发展。历代麸制饮片品种有70多种,其中沿用麸制品种有白术、苍术、陈皮等14种,现今使用清麸、蜜麸、糖麸3种规格辅料。对收集的30批麦麸分别从色、形、气、味四个方面进行性状描述,能客观的反映出饮片的品质特点。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饮片的淀粉粒及非腺毛、果皮表皮细胞、横细胞和珠心残余等特征结构,对于饮片的快速鉴别具有重要意义。30批麦麸中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限度分别为13.0%、6.0%、14.0%,对保证药材的质量起到辅助作用。采用TLC法建立了麦麸中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的鉴别方法,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处,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采用UV法建立麦麸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30批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0.58%,限定麦麸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芦丁计,不得少于0.45%。采用HPLC法建立麦麸中,30批样品中阿魏酸的平均含量为9.15μg/g,结合实际情况,限定麦麸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不得少于5.0μg/g。30个批次的麦麸样品中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B2、G1、G2及有机氯农药BHC、DHT、PCNB。利用红外色谱法建立了麦麸指纹图谱,分析发现10批不同产地的麦麸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其中在3350,2929,1629,1542,1157,1020,575cm-1处,均有明显的特征峰,可以作为麦麸定性鉴别依据。结论结合文献研究结果,确定中药炮制辅料麦麸质量标准的测定指标,对麦麸的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以及特征图谱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比了地方标准收载的麦麸标准,性状标准方面有所提高和补充,增加了能代表麦麸的物质基础质控指标总黄酮和阿魏酸钠并进行含量控制,对薄层鉴别项进行了薄层展开条件优化,结果验证了地方标准对其质量控制的优越性。检查项中,设定了水分、总灰分、浸出物为质量控制限度,并对其进行黄曲霉毒素及农药残留检查。最终拟建立较为实际的,能反应较好质量的中药炮制辅料麦麸质量标准(草案)。

颜晓静,刘产明,曹震,张琪[10](2018)在《孟河医派特色猪心血丹参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猪心血丹参是孟河医派特色炮制品种,已传承数百年,临床常用于治疗脑缺血引起的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及痰迷心窍等症。历代医家认为猪心血为养心药之向导,能增强丹参入脑补血安神之功,但其炮制物质基础和炮制机制并不明确。该文从猪心血丹参临床应用和临方炮制意图、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并对猪心血丹参中药饮片炮制品研究开发的难题及重要意义进行思考与展望,以期为猪心血丹参炮制物质基础和炮制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为传承和发展孟河医派临方特色炮制技术作出努力。

二、郁金饮片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郁金饮片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姜黄属中药活血化瘀功效关联物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姜黄属中药概述
2 姜黄属中药功效及临床应用
    2.1 姜黄属中药功效介绍
    2.2 姜黄属中药临床应用
3 姜黄属中药活血化瘀功效关联物质
    3.1 姜黄素类活血化瘀作用
        3.1.1 姜黄素
        3.1.2 去甲氧基姜黄素
        3.1.3 双去甲氧基姜黄素
    3.2 倍半萜类活血化瘀作用
        3.2.1 莪术二酮
        3.2.2 莪术醇
        3.2.3 吉马酮
        3.2.4 β-榄香烯
    3.3 其他类成分活血化瘀作用
4 姜黄属中药功效关联物质研究方法及思路
    4.1 姜黄属中药功效关联物质预测
    4.2 姜黄属中药功效关联物质辨识
    4.3 姜黄属中药功效关联物质验证
    4.4 姜黄属中药功效关联物质“预测-辨识-验证”研究思路
5 总结与展望

(2)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
        1.4.1 中药饮片
        1.4.2 药品标准
        1.4.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1.4.4 国家药品标准
        1.4.5 地方药品标准
2 相关理论及法律法规
    2.1 相关理论
        2.1.1 中药学理论
        2.1.2 中医学理论
        2.1.3 中药炮制理论
        2.1.4 药品监管科学理论
        2.1.5 统计学理论
    2.2 相关法律法规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 年主席令 13 届第 31 号)
        2.2.2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国药监 2018 年第 16 号)
        2.2.3 《国家药监局关于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备案程序及要求的通知》(国药监药注[2020]2 号)
        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2019]15号)
        2.2.5 《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1987 年原卫生部)
    2.3 本草学概述
        2.3.1 本草、本草学、本草考证的内涵
        2.3.2 本草学的研究内容
3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研究
    3.1 国家中药饮片标准概述
        3.1.1 《中国药典》的历史沿革
        3.1.2 《中国药典》(2020 版)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及内容情况
        3.1.3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标准内容及收载情况
    3.2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
        3.2.1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颁布时间及修订情况
        3.2.2 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执行情况
        3.2.3 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收载情况
    3.3 小结
4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差异化分析
    4.1 地方标准体例情况
        4.1.1 地方标准之间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4.1.2 地方标准与《中国药典》(2020 版)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4.2 以三种中药饮片标准为例的差异化分析
        4.2.1 离散度分析法
        4.2.2 定性资料量化方法与赋分规则
        4.2.3 芜荑的差异化分析
        4.2.4 银耳的差异化分析
        4.2.5 甜瓜蒂的差异化分析
        4.2.6 分析结果
    4.3 小结
5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的规范制定方法研究
    5.1 医学标准项确定的方法研究
        5.1.1 确定[主治]项与[功能]项
        5.1.2 依据中医药理论确定[性味与归经]项
    5.2 以“芜荑”为例,确定医学标准项
        5.2.1 芜荑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项的比较
        5.2.2 芜荑“主治”的确定
        5.2.3 芜荑“功能”的确定
        5.2.4 芜荑“性味”的确定
        5.2.5 芜荑“归经”的确定
        5.2.6 芜荑的医学标准项的制定结果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炮制辅料醋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炮制辅料醋历史沿革及功效相关记载
    1.1 醋的使用沿革及功效记载
    1.2 炮制辅料用醋种类沿革考证
2 醋制法发展沿革及醋制作用考证
    2.1 历代醋制方法及醋制饮片种类发展概况
    2.2 醋制炮制理论及醋制作用研究进展
3 炮制辅料醋标准现状及现代研究进展
    3.1 炮制辅料醋标准概况
    3.2 炮制辅料醋的标准研究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4)经典名方温经汤的处方考证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处方历史沿革
2 药材基原与炮制
    2.1 药材基原考证
        2.1.1 当归
        2.1.2 川芎
        2.1.3 芍药
        2.1.4 桂心
        2.1.5 牡丹皮
        2.1.6 莪术
        2.1.7 人参
        2.1.8 甘草
        2.1.9 牛膝
    2.2 饮片炮制
        2.2.1 当归
        2.2.2 肉桂
        2.2.3 莪术
        2.2.4 甘草
        2.2.5 牡丹皮
        2.2.6 人参
        2.2.7 其他
3 处方剂量考证
4 制法及用法考证
5 临床应用
    5.1 传统功能主治
    5.2 现代临床应用
6 讨论与展望

(5)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成药”相关概念的界定
        1.1.2 “中药”、“国药”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1.3 小结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资料搜集方法
        1.3.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
2 历代成药发展概述
3 北京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3.1 北京中成药业概况
    3.2 同仁堂
        3.2.1 创办与发展
        3.2.2 同仁堂药目
        3.2.3 同仁堂代表性中成药
    3.3 长春堂
        3.3.1 创办与发展
        3.3.2 长春堂代表性中成药
    3.4 其他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3.4.1 永安堂与化痞膏
        3.4.2 延龄堂皮赞公与灵宝如意丹
    3.5 小结
4 天津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4.1 天津中成药业概况
    4.2 达仁堂
        4.2.1 创办与发展
        4.2.2 达仁堂药目
        4.2.3 达仁堂代表性中成药
    4.3 隆顺榕成记药庄
        4.3.1 创办与发展
        4.3.2 隆顺榕参茸庄药目
        4.3.3 隆顺榕成记药庄代表性中成药
    4.4 小结
5 苏杭地区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5.1 苏杭地区中成药业概况
    5.2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
        5.2.1 创办与发展
        5.2.2 雷允上诵芬堂药目
        5.2.3 雷允上诵芬堂代表性中成药
    5.3 杭州胡庆余堂
        5.3.1 创办与发展
        5.3.2 胡庆余堂药目
        5.3.3 胡庆余堂代表性中成药
    5.4 小结
6 上海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6.1 上海中成药业概况
    6.2 姜衍泽堂
        6.2.1 创办与发展
        6.2.2 姜衍泽堂药目
        6.2.3 姜衍泽堂代表性中成药
    6.3 童涵春堂
        6.3.1 创办与发展
        6.3.2 童涵春堂代表性中成药
    6.4 蔡同德堂
        6.4.1 创办与发展
        6.4.2 蔡同德堂药目
        6.4.3 蔡同德堂代表性中成药
    6.5 小结
7 广州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7.1 广州中成药业概况
    7.2 陈李济杏和堂
        7.2.1 创办与发展
        7.2.2 陈李济代表性中成药
    7.3 潘高寿药行
        7.3.1 创办与发展
        7.3.2 潘高寿药行代表性中成药
    7.4 小结
8 佛山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
    8.1 佛山中成药业概况
    8.2 梁仲弘蜡丸馆
        8.2.1 创办与发展
        8.2.2 梁仲弘蜡丸馆代表性中成药
    8.3 冯了性药铺
        8.3.1 创办与发展
        8.3.2 仿单中的冯了性药酒
    8.4 流泽堂源吉林
        8.4.1 创办与发展
        8.4.2 凉茶发展沿革
        8.4.3 流泽堂源吉林甘和茶
    8.5 梁家园药号
        8.5.1 创办与发展
        8.5.2 梁家园少林膏药
    8.6 小结
9 讨论
    9.1 民国时期中药堂特点
    9.2 民国时期中成药特点
    9.3 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与其代表性中成药相互促进发展
    9.4 民国时期影响中药堂发展的因素
    9.5 反思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炮制历史沿革
    1.1 陈皮炮制历史沿革
    1.2 广陈皮炮制历史沿革
    1.3 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
2 现代炮制规范
3 现代炮制研究
    3.1 炮制工艺研究
    3.2 炮制品的化学成分研究
4 讨论

(7)不同清蒸法对四年生九华黄精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2 本草考证
        2.1 形态考释
        2.2 功效考释
    3 炮制历史沿革
        3.1 炮制目的
        3.2 传统炮制方法
        3.3 现代炮制方法
        3.3.1 切制
        3.3.2 清蒸
        3.3.3 酒蒸
        3.3.4 其他
    4 现代研究
        4.1 主要有效成分
        4.1.1 多糖类
        4.1.2 甾体皂苷
        4.2 主要药理作用
        4.2.1 抗氧化
        4.2.2 调节免疫力
        4.2.3 降血糖
        4.2.4 抗肿瘤
        4.3 毒理研究
    5 应用现状
        5.1 药用
        5.2 食用
        5.3 日用
        5.4 观赏
    6 研究意义
        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2 选材意义
        6.3 炮制方法意义
        6.4 研究内容意义
第二章 不同清蒸法对四年生九华黄精质量的影响
    1 引言
    2 仪器与材料
        2.1 仪器
        2.2 材料
        2.3 主要溶液配制
    3 样品准备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处理
    4 方法与结果
        4.1 性状
        4.2 水分
        4.3 灰分
        4.3.1 总灰分
        4.3.2 酸不溶性灰分
        4.4 浸出物
        4.5 含量测定
        4.5.1 多糖类
        4.5.2 还原糖
        4.5.3 小分子总糖
        4.5.4 总皂苷
    5 方法学考察
        5.1 重复性
        5.2 精密度
        5.3 稳定性
        5.4 回收率
    6 分析与讨论
        6.1 分析
        6.2 讨论
第三章 不同清蒸法对其第四龄节质量的影响
    1 引言
    2 仪器与材料
        2.1 仪器
        2.2 材料
        2.3 溶液配制
    3 样品准备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处理
    4 方法与结果
        4.1 性状
        4.2 水分
        4.3 灰分
        4.3.1 总灰分
        4.3.2 酸不溶性灰分
        4.4 浸出物
        4.5 含量测定
        4.5.1 多糖类
        4.5.2 还原糖
        4.5.3 小分子总糖
        4.5.4 总皂苷
    5 方法学考察
        5.1 重复性
        5.2 精密度
        5.3 稳定性
        5.4 回收率
    6 分析与讨论
        6.1 分析
        6.2 讨论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2.1 科研展望
        2.2 产品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中药复方制剂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古代经典名方研究开发的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药材资源的挑战
    1.1 药材考证及采样问题
        1.1.1 药材基原变迁
        1.1.2 产地变迁
        1.1.3 药用部位
    1.2 药材种植生产问题
        1.2.1 保证符合规定的药材供应量
        1.2.2 正确认识含量与质量的关系
2 饮片炮制的挑战
3 处方剂量[27-31]的挑战
4 工艺研究的挑战[38]
    4.1 提取工艺
    4.2 分离纯化工艺
    4.3 浓缩干燥工艺
    4.4 制剂成型工艺
5 质量评价的挑战
    5.1 基于中药药效物质的质量评价方法
        5.1.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5.1.2 气相色谱法(GC)
        5.1.3 近红外光谱技术
    5.2 中药指纹图谱
    5.3 生物效应评价方法
        5.3.1 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real-time cell-based assay,RTCA)
        5.3.2 DNA条形码技术和DNA指纹图谱
        5.3.3 其他生物效应评价方法
6 总结与展望

(9)中药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麸制法及麸制品种的历史沿革
        (一) 麦麸及麸制法的溯源
        (二) 麸制法和麸制品种的古代炮制历史沿革
        (三) 历代对中药麸制作用的认识
    二、麦麸的现代研究概况
        (一) 麦麸的化学成分研究
        (二) 生产工艺研究
        1. 加工工艺研究
        2. 炮制工艺研究
        (三) 药用质量标准研究
        (四) 药理研究
        (五) 药食应用情况
    三、麦麸的生产和应用情况调研
        (一) 麦麸的生产现状调查
        (二) 麦麸的现代应用情况
        (三) 麦麸的贮藏运输情况
        (四) 麦麸作为炮制用辅料的情况
        (五) 麸制法的现代炮制情况研究
    四、讨论与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麦麸样本的采集与性状
        (一) 样本的采集
        (二) 样本的性状
        (三) 分析与讨论
    二、麦麸显微鉴别研究
        (一) 仪器和试药
        (二) 实验方法与结果
        (三) 分析与讨论
    三、麦麸薄层色谱(TLC)鉴别研究
        (一) 仪器和试药
        (二) 实验方法与结果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
        (三) 分析与讨论
    四、麦麸水分、灰分、浸出物检查
        (一) 麦麸水分测定
        1. 仪器
        2. 方法
        3. 分析与讨论
        (二) 麦麸总灰分测定
        1. 仪器
        2. 方法
        3. 分析与讨论
        (三) 麦麸浸出物测定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
        3. 分析与讨论
        (四) 小结
    五、麦麸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一) 仪器和试药
        (二) 实验方法与结果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检测波长的选择
        4. 标准曲线的绘制
        5. 方法学考察
        6. 样品测定
        (三) 分析与讨论
    六、麦麸中的阿魏酸含量测定研究
        (一) 仪器与试药
        (二) 方法与结果
        1. 色谱条件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 方法专属性试验
        5. 线性关系的考察
        6. 方法学考察
        7. 样品测定
        (三) 分析与讨论
    七、麦麸中黄曲霉毒素测定方法的研究
        (一) 仪器与试药
        (二) 方法与结果
        1. 色谱条件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5. 阳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6. 方法专属性试验
        7. 线性关系的考察
        8. 精密度试验
        9. 加样回收试验
        (三) 分析与讨论
    八、麦麸中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的研究
        (一) 仪器与试药
        (二) 方法与结果
        1. 色谱条件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5. 阳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6. 方法专属性试验
        7. 线性关系的考察
        8. 回收率试验
        9. 样品的测定
        (三) 分析与讨论
    九、麦麸的红外光谱
        (一) 仪器与试药
        (二) 方法与结果
        1. 制备麦麸样品
        2. 供试品的制备
        3. 红外光谱测试
        4. 方法学考察
        5. 样品测试结果
        (三) 分析与讨论
    十、麦麸的储藏实验
        (一) 仪器与试药
        1. 实验仪器
        2. 培养基
        (二) 方法与结果
        1. 实验方法
        2. 霉菌总数供试液制备及结果
        (三) 分析与讨论
    十一、中药炮制辅料麦麸质量标准草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0)孟河医派特色猪心血丹参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猪心血丹参临床应用和炮制原始意图
2 猪心血制丹参炮制方法
3 猪心血丹参现代研究
4 存在问题
    4.1 猪心血丹参在传承方面严重断层和脱节
    4.2 质量控制是猪心血丹参研究难点
5 展望

四、郁金饮片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姜黄属中药活血化瘀功效关联物质研究进展[J]. 秦宇雯,费程浩,张伟,李昱,徐祯,苏联麟,季德,毛春芹,陆兔林. 中国中药杂志, 2022(01)
  • [2]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D]. 孙婉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炮制辅料醋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J]. 李昱,苏联麟,季德,毛春芹,崔秀梅,隋丞琳,陆兔林,赵晓莉. 中国中药杂志, 2021(16)
  • [4]经典名方温经汤的处方考证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 张小会,李彦玲,刘艳,邸继鹏,陈莎,刘咏梅,李嘉瑞,李亦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23)
  • [5]民国时期着名中药堂及其代表性中成药研究[D]. 段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陈皮、广陈皮、新会陈皮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J]. 梅全喜,曾聪彦,田素英,赵志敏,杨得坡. 中药材, 2019(12)
  • [7]不同清蒸法对四年生九华黄精质量的影响[D]. 秦宇雯. 温州大学, 2019(04)
  • [8]中药复方制剂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古代经典名方研究开发的问题分析[J]. 张倩,韩星星,毛春芹,谢辉,陈丽红,毛靖,陆兔林,严国俊. 中国中药杂志, 2019(19)
  • [9]中药炮制辅料麦麸的质量标准研究[D]. 郑京胜.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4)
  • [10]孟河医派特色猪心血丹参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J]. 颜晓静,刘产明,曹震,张琪.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5)

标签:;  ;  ;  ;  ;  

姜黄片加工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