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特种陶瓷

大力发展特种陶瓷

一、大力发展特种陶瓷(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贺图升,王操,田长安[1](2022)在《化材专业选修课《特种陶瓷》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文中提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专业选修课《特种陶瓷》的课程特点,分析了课程在融入思政元素时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素质提升、课程内容建设、教学资料更新、授课方式创新、考核形式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该课程实施思政改革的具体举措,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吴浪[2](2021)在《新时期下努力让景德镇陶瓷研究院成为国际瓷都先进陶瓷产业的研发新名片》文中研究说明先进陶瓷指的是采用高纯度、超细人工合成或精选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具有精确的化学组成,精密的制造加工技术和结构设计,并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先进陶瓷按种类可分为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特点的结构陶瓷,以及具有电气性能、磁性、生物特性、热敏性和光学特性等特点的功能陶瓷。先进陶瓷广泛应用于高温、腐蚀、电子、光学领域,作为一种新兴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在材料领域独树一帜,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潮州市人民政府[3](2021)在《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潮府规[2021]1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市各开发区、潮州新区管委会:现将《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生态环境局反映。2021年7月1日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贾碧[4](2020)在《低磨损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与结构性能调控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氧化铝陶瓷因具有高硬度、高温抗氧化性、抗腐蚀性、高强度等优良特性和储量大、价格较低等特点而常被用于耐磨材料与装置,具有非常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更加苛刻,氧化铝陶瓷材料的脆性与高磨损性等限制了材料的工业应用及其使用稳定性。因此如何制备高韧性、高强度与低磨损等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的氧化铝陶瓷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论文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石墨烯、碳化硅晶须、硼酸铝晶须增强的系列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与探索了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调控机制。此外,用硼酸铝晶须增强复合陶瓷材料成功研制出玻璃纤维生产中所用的涂油辊,展示了低磨损高性能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耐磨装置中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首次采用改进的分步加料的方式进行了石墨烯氧化铝混合粉料的制备,结果表明分步加料方式比一步法加料方式更有利于石墨烯粉料的分散,这有效地解决了因石墨烯粉料团聚导致烧成的陶瓷材料微观结构中产生较大孔洞的问题。其次,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石墨烯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烧结温度与烧结压力的变化而实现的材料结构调控对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维氏硬度与磨损率等力学性能影响显着,存在使材料获得最佳性能的石墨烯含量、烧结温度与压力;在烧结温度为1550℃,烧结压力为40 MPa时,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与维氏硬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石墨烯含量为1.0 wt%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与维氏硬度达到最优,分别为854.50 MPa、7.50 MPa·m1/2和21.30 GPa;当石墨烯含量为0.5 wt%时,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为2.91×10-6mm3/(N·m)。通过建立的可考虑材料临界缺陷尺寸与气孔率影响的材料断裂强度理论表征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系统分析了复合材料断裂强度随烧结温度与石墨烯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的控制机理,发现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主要取决于材料微观结构中最大的晶粒尺寸,这在以往关于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断裂行为的控制机制的研究中未见报道。通过材料硬度与晶粒尺寸的Hall-Petch关系与试验测试结果分析了材料硬度的影响因素。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增加主要因为裂纹扩展时发生的偏转、弯曲和分叉、断裂模式的转变、石墨烯的拔出及桥接与石墨烯引入的层状结构及强弱界面等。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石墨烯在材料的接触面上发挥的润滑作用。此外,研究发现在原料球磨过程中由氧化锆磨球在材料体系中带入了4.76 wt%的Zr O2,其不会对本文制备的系列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产生不利影响。(2)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碳化硅晶须含量对材料弯曲强度、断裂韧性、维氏硬度与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化硅晶须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添加量为20%时达到最高,分别为875.00 MPa、5.40 MPa·m1/2,而此时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达到最小,材料的磨损率为3.82×10-6mm3/(N·m)。碳化硅晶须对材料强韧性能的影响主要基于晶粒的细化、裂纹偏折、晶须拔出等机制。材料的耐磨损性主要依赖于材料硬度和韧性的协同效应。(3)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首次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并系统研究了硼酸铝晶须含量、烧结温度以及烧结方式对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硼酸铝晶须含量、烧结温度与烧结方式调控材料微观结构能够得到具有最佳性能的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随着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或热压烧结温度的增加,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硬度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材料的断裂韧性则逐渐增加。复合材料磨损率随着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当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为20%时,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高,达到767.00 MPa;当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为30%时,材料断裂韧性达到4.43 MPa·m1/2;当硼酸铝晶须体积分数为10%时,材料的磨损率最低,达到1.50×10-6 mm3/(N·m)。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主要取决于材料微结构中最大的晶粒或簇的尺寸。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增加则主要由于晶须增韧所导致,烧结过程中液化后的硼酸铝晶须被晶粒挤出并在晶粒表面重结晶形成类似针状的晶须,同时部分晶须之间出现了桥接现象。通过由桥接晶须而导致的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增加量模型可知随着晶须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断裂韧性增加。同时,由于增韧晶须而发生的裂纹偏转和桥接等也会提升材料断裂韧性。复合材料磨损性能主要受到材料强度、硬度与韧性的综合影响。此外,本工作发现液化的硼酸铝晶须被来自隔离碳纸、石墨模具的固相C和石墨发热体以及碳毡中的部分气化C还原,进而与内部晶界处的Zr O2反应生成了Zr B2颗粒,进一步达到了增韧强化的作用。(4)硼酸铝晶须增强的氧化铝陶瓷基耐磨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为了展示低磨损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利用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成功制备了玻璃纤维生产用涂油辊,并与商用石墨涂油辊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的涂油辊不仅硬度较大,而且耐磨损性能优异,各项指标均优于石墨涂油辊,解决了电子绝缘玻璃纤维带电的重大难题,已成功地推广应用到某世界着名的玻璃纤维企业,具有广阔的耐磨材料与装置市场应用前景。

白恩来[5](2018)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至今已经过去了8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自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其中有成绩也有不足之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端产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了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探索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可以更好地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支持因素,通过政策优化更大限度释放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从而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政策的介入,总结了现有政策支持机制作用的发挥;进而运用实证分析法找到了影响政策支持机制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结合发达经济体的经验,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政策优化的建议。首先,本文在市场失灵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演化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产业政策的功能,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做了理论分析,同时分析了产业政策工具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最终构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需要、产业政策功能相适应的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该机制的构建成为了本文研究和论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其次,在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机制的框架下,初步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及机制作用的体现做了描述性的分析。本文从总体的角度盘点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性政策和七大产业政策的演变并总结了政策在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细分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作用的发挥而受到了限制,寻找制约政策支持机制作用发挥的阻碍因素成了下一步分析的关键,为本文遵循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运行原理寻找答案开辟了突破口。再次,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对现行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宏观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在宏观层面是有效的,但是总体宏观政策效果非常微弱,这与第三章的结论是一致的,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已经建立,且作用已初步发挥,但存在着巨大的政策完善空间。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选择了生物医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作为考察对象,微观分析再一次印证了第三章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的分析结论,并找到了阻碍机制作用发挥的根本原因——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对产业异质性缺乏足够的关注,研究结果为产业政策的优化提供了现实的依据。最后,总结了发达经济体设计需求层面、供给层面、环境层面政策的经验,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找到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的阻碍因素、发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的作用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样本。在前文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中找到了阻碍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思路和具体优化产业政策的建议,以期通过政策的调整,消除制约政策支持机制的阻碍因素,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持机制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构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支持机制分析框架,揭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演化机制。(2)提出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运行的原理,以及通过政策的反馈修正,找到制约机制作用发挥的阻碍因素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完善了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的理论结构。(3)建立了与政策支持机制相适应的产业政策效应评价方法(4)在借鉴发达经济体发展新兴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经济理论、市场客观规律、政策协同的三维政策优化思路,为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王振伟[6](2018)在《“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陶瓷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江西和湖南两省正式拉开跨地区深度互助合作之大幕的背景下,以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为考察之空间载体,根据经济博弈理论和大数据分析方式,对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陶瓷产业内部分工与互助合作模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首先,从以下几个角度以大量实际数据对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各个市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一是整体上在地区比较优势、地区综合产业优势、体制制度和市场状况等综合方面的差异;二是从产业分析角度,对试验区各市区的陶瓷产业进行了总体比较分析和评价。其次,进一步从以下几个角度重点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市萍乡市和株洲市并确定其陶瓷产业内部分工的模式类型:一是两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情况;二是陶瓷产业整体成长及转变的阐述;三是陶瓷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及变化分析;四是陶瓷产业代表性企业分析。最后,运用经济博弈理论方法,对以萍乡市和株洲市为代表的试验区的陶瓷产业内部竞合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进而对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陶瓷产业分工和合作应采取的模式进行了选择确定。最后,给出政策建议:建立实现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并实施相应的保障措施。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一是自身作用机制,包括发挥市场和政府两股力量的推动作用;二是正常运转的实现机制,包括信息资源和物质要素资源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三是其保障机制,包括利益平衡、行为约束和评价激励机制。由此,措施如下:(1)增强试验区陶瓷产业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2)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多层次试验区组织管理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规范化的陶瓷产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3)加快试验区多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推动区内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物流人流的无障碍流动;(4)制定并完善有关试验区未来发展的规矩规则和制度,达成试验区利益平衡和行为激励的合规公约。

李方园[7](2018)在《从专利视角分析景德镇创新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德镇是千年瓷都,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景德镇也在不断与时俱进,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城市进步的核心,专利则是科技创新的表现。专利作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已经成为衡量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国内区域创新研究现状,本文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专利信息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景德镇创新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对景德镇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总体分析,总结技术创新类型、主要技术研发领域、技术创新成果维持情况等,筛选出景德镇地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个人。然后从创新主体、主要技术研发人员、技术创新领域、法律状态、重点高价值专利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各领域创新能力。最后,从专利视角对景德镇的总体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以期对政府的扶持方向起到参考作用,进而客观认识景德镇创新发展能力。经过分析得出,景德镇地区专利申请开始于1985年,从2002年开始申请量快速增长,截止2017年9月1日,共有专利6876件。主要创新领域有陶瓷、汽车、航空航天、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主要技术创新类型为设计创新,主要创新主体有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等。从专利视角发现目前景德镇存在陶瓷领域创新类型较为单一、类型多以传统陶瓷为主,企业研发实力较弱,专利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景德镇企业需注重创新类型多元化发展,应和高校、科研单位多合作,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政府应提高专利权人对重点专利的保护意识,合理保护技术创新成果,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胡继林,刘鑫,胡传跃[8](2017)在《地方本科院校《特种陶瓷》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引入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逐步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课程项目建设是地方高校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的《特种陶瓷》校企合作课程为例,在分析该课程校企合作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对该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学习情境、考核评价等建设内容进行了改革探索,期望为其他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孙靖[9](2012)在《提高我国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我国的陶瓷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的陶瓷企业,已经置身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中,经济全球化必将对国内陶瓷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陶瓷企业要想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适应世界经济变革的新变化,善于吸取世界经济技术的新成果,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具有长期或根本性的竞争优势。本文较详细地解读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了提高我国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我国陶瓷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

邬思华[10](2011)在《JH公司特种陶瓷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新材料已被我国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种陶瓷是新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其他材料所没有的各种优良性能,如耐高温、高强度、重量轻、耐磨、耐腐蚀,具有优异的电、磁、声、光等物理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特种陶瓷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我国各行业对新型材料的需求大力推动了特种陶瓷行业的发展,特种陶瓷的种类和具体品种很多,其中的红外线陶瓷灶片和蜂窝陶瓷的下游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正在逐步扩大和加深,其下游需求拉动强劲,市场前景非常良好。为了抓住当前的特种陶瓷发展机遇,笔者与另一合伙人拟创办JH公司投资特种陶瓷生产项目,在前期五年将主要生产红外线陶瓷灶片和蜂窝陶瓷这两个细分品种。本文就是为JH公司特种陶瓷项目而撰写的商业计划书,旨在对此项目的可行性作出深入和系统的评估。本文首先介绍了本商业计划书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然后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对项目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特种陶瓷品种中潜在的市场机会;并在项目战略制定后,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然后阐述了具体的营销组合策略;接着对项目的生产运作的开展实施作了阐述;之后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财务分析,对项目的财务决策指标进行了评价;最后运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识别以及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本项目总投资110万元,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83年,项目的净现值为41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43%,项目的经济益显着。项目的风险在可控范围以内,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途径进行规避。我们认为本投资项目可行和具有较好的前景。本商业计划书为JH公司的投资人提供决策参考,同时也可用于指导项目的日后具体实施工作。

二、大力发展特种陶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特种陶瓷(论文提纲范文)

(1)化材专业选修课《特种陶瓷》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特种陶瓷》课程思政融入问题的剖析
2《特种陶瓷》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
    2.1 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政水平
    2.2 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
    2.3 更新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料
    2.4 实现授课方式的多样化
    2.5 健全考核指标的多元化
3 结语

(2)新时期下努力让景德镇陶瓷研究院成为国际瓷都先进陶瓷产业的研发新名片(论文提纲范文)

一、景德镇市先进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1. 先进陶瓷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
    2. 先进陶瓷企业的基本状况
二、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面临的问题
三、新时期下多措并举助推先进陶瓷产业发展
    1、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主动谋划
    2、强化研究职能,以项目管理为抓手促先进陶瓷研发
    3、找准研发重点,精准发力,打造特色产品
    4、打造先进陶瓷论坛,实现资讯、技术共享
    5、推动多种平台发展,打通先进陶瓷研发最后一公里
四、展望

(3)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二、环境管控单元划定
    三、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一)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区域布局管控要求。
        2.能源资源利用要求。
        3.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
        4.环境风险防控要求。
        (二)环境管控单元准入清单。
    四、实施应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技术保障。
        (三)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四)强化数据管理及应用。

(4)低磨损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与结构性能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Al_2O_3陶瓷及其应用1
        1.1.1 Al_2O_3概况1
        1.1.2 Al_2O_3陶瓷性能及应用1
    1.2 Al_2O_3陶瓷的补强增韧途径及补强增韧机理
        1.2.1 Al_2O_3陶瓷的补强增韧途径
        1.2.2 常用补强晶须及其补强增韧机理
    1.3 石墨烯补强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1.3.1 石墨烯概况
        1.3.2 石墨烯补强氧化铝基陶瓷的研究现状
    1.4 晶须补强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1.4.1 碳化硅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1.4.2 硼酸铝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
    1.5 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制备工艺
        1.5.1 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粉体的制备
        1.5.2 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成型
        1.5.3 晶须补强增韧Al_2O_3复合陶瓷的烧结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制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2.2.3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2.3 石墨烯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调控研究
        2.3.1 石墨烯分散方式对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3.2 烧结温度对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石墨烯添加量对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3.4 烧结压力对石墨烯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制备
        3.2.1 实验原料
        3.2.2 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碳化硅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调控研究
        3.3.1 复合材料显微结构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3.3.2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制备
        4.2.1 实验原料
        4.2.2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陶瓷的制备
    4.3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结构性能调控研究
        4.3.1 硼酸铝晶须添加量对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3.2 烧结温度对9Al_2O_3·2B_2O_3/Al_2O_3/Ti B_2复合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3.3 热等静压处理对9Al_2O_3·2B_2O_3/Al_2O_3/Ti B_2复合陶瓷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研究
        4.4.1 Al_2O_3被C还原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4.4.2 Al_2O_3被Si C还原的热力学分析
        4.4.3 TiB_2参与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4.4.4 ZrB_2生成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4.4.5 硼酸铝晶须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硼酸铝晶须增强的氧化铝基耐磨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5.1 前言
    5.2 陶瓷涂油辊的研制
        5.2.1 石墨涂油辊替代材料的确定
        5.2.2 氧化铝特种陶瓷涂油辊的制备及试验方法
    5.3 特种陶瓷涂油辊的特性分析与应用
        5.3.1 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5.3.2 所研制的氧化铝基复合陶瓷和石墨涂油辊实物
        5.3.3 磨损特性测试结果
        5.3.4 涂油辊使用试验结果
    5.4 特种陶瓷涂油辊性能控制机理分析
        5.4.1 氧化铝特种陶瓷材料与高纯石墨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
        5.4.2 氧化铝特种陶瓷材料与高纯石墨材料磨损特性的对比
        5.4.3 氧化铝特种陶瓷材料与高纯石墨材料的磨损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理论研究
        1.2.2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1.2.3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的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关于政府角色与产业政策的探讨
        2.1.1 有机的政府和机械的政府
        2.1.2 经济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变迁
    2.2 产业政策工具及功能
        2.2.1 产业政策工具
        2.2.2 弥补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
        2.2.3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优势生成
        2.2.4 推动创新体系的形成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
        2.3.1 创新引领需要政策支持
        2.3.2 战略安排需要政策引导
        2.3.3 风险化解需要政策护航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设计
        2.4.1 政策支持机制特殊性界定
        2.4.2 动力组成
        2.4.3 力量传导
        2.4.4 运行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变和产业发展现状
    3.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变
        3.1.1 综合性产业政策演变
        3.1.2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演变
    3.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效果
        3.2.1 政策的激励催化作用初步显现
        3.2.2 政策的资源配置作用开始初见成效
        3.2.3 政策的信息传导作用明显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发展状态分析
        3.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产业的统计分类
        3.3.2 产业发展状态描述的方法
        3.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细分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3.4 政策工具与政策功能和政策需求不协调问题分析
        3.4.1 政策功能定位不准
        3.4.2 政策工具针对性不强
        3.4.3 政策需求内容缺失
        3.4.4 政策支持执行失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机制的实证检验
    4.1 产业政策支持机制的实证模型和方法
        4.1.1 现有政策支持机制的检验——政策效应评价
        4.1.2 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标准及内容
        4.1.3 产业政策效应的评价方法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宏观实证分析
        4.2.1 实证样本的选择
        4.2.2 变量的选择
        4.2.3 实证结果
        4.2.4 结论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微观实证研究——以财税政策为例
        4.3.1 理论阐述
        4.3.2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4.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4.3.4 实证结果
        4.3.5 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兴产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发达经济体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5.1.1 着眼未来,规划先行
        5.1.2 多措并举,定位精准
        5.1.3 精心打造产业发展环境
    5.2 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经验总结
        5.2.1 培育产品需求市场助产业成长
        5.2.2 要素多方位供给助产业发展
        5.2.3 引导集群化的形成建产业生态
    5.3 对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启示
        5.3.1 打造产品的全价值链
        5.3.2 提供充分的市场发展环境
        5.3.3 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作用发挥的政策优化建议
    6.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优化思路
        6.1.1 产业结构政策要着眼于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6.1.2 产业技术政策要着眼于协同创新网络形成
        6.1.3 产业组织政策要着眼于培育产业生态
        6.1.4 产业布局政策要着眼于发挥比较优势和协作共赢
    6.2 需求面政策优化建议
        6.2.1 加强专利保护措施完善专利政策
        6.2.2 建立实现客户需求价值的政策支持体系
    6.3 供给面政策优化建议
        6.3.1 建立健全科学技术交流扩散系统
        6.3.2 建立协助企业拓宽资本融通渠道
        6.3.3 建立开放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4 环境面政策优化建议
        6.4.1 建立产业发展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
        6.4.2 建立科学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方略
        6.4.3 加快科学民主专业化智库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A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政策汇总
附录B 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表
附录C 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表

(6)“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陶瓷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4 拟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
    2.1 相关概念
        2.1.1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概念
        2.1.2 区域产业分工模式及其类型
        2.1.3 区域合作模式及其类型
    2.2 相关理论
        2.2.1 价值链理论
        2.2.2 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2.2.3 区域产业合作理论
        2.2.4 区域产业集群理论
        2.2.5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6 博弈论理论
第三章 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和分工态势
    3.1 本文所用的陶瓷产业分类标准
    3.2 试验区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
        3.2.1 试验区发展现状比较
        3.2.2 试验区陶瓷产业发展概况
    3.3 萍乡市和株洲市陶瓷产业分工态势
        3.3.1 萍乡市和株洲市两市的综合发展情况
        3.3.2 萍乡市和株洲市陶瓷产业总体发展及变化分析
        3.3.3 株洲市和萍乡市陶瓷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及变化分析
        3.3.4 株洲市和萍乡市陶瓷产业代表性企业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区陶瓷产业合作模式选择
    4.1 试验区陶瓷企业间利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4.1.1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4.1.2 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声誉模型
        4.1.3 结论
    4.2 试验区陶瓷产业合作模式的选择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策建议和措施
    5.1 建立实现试验区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
        5.1.1 自身的作用机制
        5.1.2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实现机制
        5.1.3 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保障机制
    5.2 实施实现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的措施
        5.2.1 增强试验区陶瓷产业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
        5.2.2 建立健全制度化多层次的试验区组织管理机构,逐步形成规范化的陶瓷产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
        5.2.3 强化试验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程,进一步促进区内信息资源的快速传递和物资人员的无障碍流动
        5.2.4 制定并完善有关试验区未来发展的规矩规则和制度,达成试验区利益平衡和行为激励的合规公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从专利视角分析景德镇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1.2.2 专利视角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1.2.3 景德镇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过程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5 专利检索与标引
        1.5.1 检索方式
        1.5.2 专利标引
        1.5.3 专利检索范围
        1.5.4 专利检索结果
2 景德镇专利技术创新总体分析
    2.1 景德镇专利技术创新趋势分析
    2.2 景德镇专利主要技术创新主体分析
    2.3 景德镇专利主要发明(设计)人分析
    2.4 景德镇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2.5 技术创新领域分析
        2.5.1 技术领域构成分析
        2.5.2 主要技术领域创新类型分析
        2.5.3 各领域权利要求数和被引证情况
        2.5.4 各创新领域国际申请
    2.6 本章小结
3 景德镇陶瓷领域技术创新分析
    3.1 景德镇陶瓷领域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2 景德镇陶瓷领域技术分析
    3.3 景德镇陶瓷领域创新主体分析
    3.4 景德镇陶瓷领域主要发明(设计)人分析
    3.5 景德镇陶瓷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3.6 景德镇陶瓷专利重点专利分析
    3.7 国内主要产瓷区专利技术创新对比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景德镇其他技术领域创新分析
    4.1 景德镇汽车领域专利分析
        4.1.1 景德镇汽车领域专利创新主体分析
        4.1.2 景德镇汽车领域专利主要发明(设计)人分析
        4.1.3 景德镇汽车领域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4.1.4 景德镇汽车领域专利IPC分布
        4.1.5 景德镇汽车领域专利重点专利分析
    4.2 景德镇航空航天领域专利分析
        4.2.1 景德镇航空航天领域创新主体分析
        4.2.2 景德镇航空航天领域专利的主要发明(设计)人分析
        4.2.3 景德镇航空航天领域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4.2.4 景德镇航空航天领域IPC分布分析
        4.2.5 景德镇航空航天领域重点专利分析
    4.3 景德镇医药化工领域专利分析
        4.3.1 景德镇医药化工领域创新主体分析
        4.3.2 景德镇医药化工领域主要发明(设计)人分析
        4.3.3 景德镇医药化工领域法律状态分析
        4.3.4 景德镇医药化工领域IPC分布分析
        4.3.5 景德镇医药化工领域重点专利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地方本科院校《特种陶瓷》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我校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目标与原则
    1.1 建设目标
    1.2 建设原则
2《特种陶瓷》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3《特种陶瓷》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4《特种陶瓷》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内容
    4.1 教学团队建设
    4.2 课程标准制订与教学内容优化
    4.3 学习情境创设
    4.4 教学文件制订与教学资源合作开发
    4.5 课程考核评价
5 结束语

(9)提高我国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已有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2 国内外陶瓷行业现状对比分析
    2.1 在产品质量档次方面的差距
    2.2 在品牌知名度上的差距
    2.3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差距
    2.4 在营销方面的差距
3 提高我国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3.1 企业竞争发展的需要
    3.2 提升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基础的需要
    3.3 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4 提高我国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4.1 智库决策
    4.2 队伍建设
    4.3 品牌战略
    4.4 市场体系和模式
    4.5 技术创新
    4.6 科学管理
    4.7 高效低耗
    4.8 资源整合
    4.9 企业文化
5 结论

(10)JH公司特种陶瓷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商业计划书的文献
        1.2.2 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理论方面
        1.2.3 特种陶瓷项目和企业的商业运作方面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公司及项目概况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简介
        2.2.1 项目产品
        2.2.2 项目规模和投资
    2.3 公司组织架构和团队
        2.3.1 公司介绍
        2.3.2 组织结构
        2.3.3 团队主要成员
第三章 项目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策法律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科技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现有特种陶瓷制造企业间的竞争
        3.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2.3 替代品的威胁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3.2.5 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3.3 项目的SWOT 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会
        3.3.4 威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营销计划
    4.1 STP 营销
        4.1.1 市场细分(Segmenting)
        4.1.2 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
        4.1.3 市场定位(Positioning)
    4.2 营销组合策略
        4.2.1 产品组合策略
        4.2.2 价格策略
        4.2.3 渠道策略
        4.2.4 促销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产和运作管理
    5.1 厂址选择和设施管理
    5.2 生产与运作管理
        5.2.1 大致生产布局
        5.2.2 生产运作流程和准则
        5.2.3 职能设置与职责
        5.2.4 技术研发
    5.3 成本管理
    5.4 人员管理
        5.4.1 人员配置和培训
        5.4.2 人员招聘和薪酬福利
        5.4.3 技术人员激励机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财务评价和风险分析
    6.1 财务评价
        6.1.1 前提和假设
    6.2 投资计划
        6.2.1 已完成投资
        6.2.2 后期投资
    6.3 项目经营预测
        6.3.1 项目收入预测表
        6.3.2 项目支出预测
        6.3.3 项目损益预测
        6.3.4 项目现金流预测
    6.4 项目投资决策指标分析
        6.4.1 投资回收期
        6.4.2 投资净现值
        6.4.3 内部报酬率 IRR
    6.5 不确定性分析
        6.5.1 盈亏平衡分析
        6.5.2 敏感性分析
    6.6 风险分析及控制
        6.6.1 风险分析
        6.6.2 风险对策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大力发展特种陶瓷(论文参考文献)

  • [1]化材专业选修课《特种陶瓷》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J]. 刘洋,贺图升,王操,田长安. 广东化工, 2022(02)
  • [2]新时期下努力让景德镇陶瓷研究院成为国际瓷都先进陶瓷产业的研发新名片[J]. 吴浪. 景德镇陶瓷, 2021(06)
  • [3]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潮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J]. 潮州市人民政府. 潮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4]低磨损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与结构性能调控研究[D]. 贾碧. 重庆大学, 2020(02)
  • [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研究[D]. 白恩来.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陶瓷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选择研究[D]. 王振伟. 南昌大学, 2018(12)
  • [7]从专利视角分析景德镇创新能力[D]. 李方园.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8(02)
  • [8]地方本科院校《特种陶瓷》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胡继林,刘鑫,胡传跃. 山东化工, 2017(18)
  • [9]提高我国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我见[J]. 孙靖. 中国陶瓷工业, 2012(01)
  • [10]JH公司特种陶瓷项目商业计划书[D]. 邬思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大力发展特种陶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