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认知科学研究

多学科认知科学研究

一、多学科的认知科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1](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张婧婧,牛晓杰,刘杨,王辞晓[2](2021)在《学习科学中“4E+S”认知理论模型的内涵与应用》文中认为学习科学是起源于认知科学的、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特点的新兴领域。近年来,"4E+S"认知理论模型的提出,将具身认知、嵌入认知、生成认知、延展认知和情境认知理论纳入该理论框架。"4E+S"认知理论模型综合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多种理论主张,将个体的认知与身体及其所在环境、情境建立统整性联系,立体地解释了个体如何借助身体与环境进行不同方式的交互来促进认知,帮助学习科学家重视大脑以外的认识过程。在"4E+S"认知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探索人类学习的新规律,有助于推动认知与学习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

郑永和,王杨春晓,王一岩[3](2021)在《智能时代的教育科学研究:内涵、逻辑框架与实践进路》文中研究说明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总结当下教育的表征形态、理论基石和研究范式,归纳出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是以真实教育问题为导向,有效结合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与技术,以发现教育基础规律为重点研究内容,服务于以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多元教育评价、优质服务供给与治理的新型教育研究。基于内涵,本研究考察并参考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的申请主题,将智能时代的教育科学研究归为"基础规律层""技术方法层""智能服务层",构建了教育、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教育科学研究逻辑框架。最后,从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向、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和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构建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四个方面明确了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进路,以期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索传军,戎军涛[4](2021)在《知识元理论研究述评》文中指出[目的/意义]知识元作为知识的基本组分,是知识在微观领域的存在形态。对知识构成组分问题的研究体现了人类对知识认识的深化,是人类对知识认识的必然趋势。因此,对知识元及其运动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方法/过程]首先从学科史角度对知识基本组分相关学说和知识元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知识元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知识元理论研究的未来走向。[结果/结论]当前知识元理论研究存在以下问题:概念界定模糊、类型划分存在歧义、基于知识元的知识表达尚存在较大难度、相关研究尚未深入到知识的本质与运动规律。同时认为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开展知识元理论探析,将成为今后重要的趋势。如哲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知识论视角、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知识发现与挖掘视角、知识工程与图书馆学相结合的知识表示研究视角、图书情报学科与出版学科相结合的知识组织研究视角等。

王楠[5](2021)在《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之始,景观规划实践便开始了从单个目标到多个目标、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规划、传统美学提升到多个学科应用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高度综合的实践类型。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是景观规划师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景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有必要关系。景观是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 Harg)眼中的垂直要素结构、是R·理查德·T·T·福曼(Richard T.T.Forman)眼中的土地镶嵌体......景观规划师们对景观有不同的认知,对应的认知框架也是有所差别,但学界没有对现有的认知思路进行总结,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与无序,规划实践和理论上的混乱。行业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多学科知识体系也没有完整的被提出。认知框架的研究为统一更多的决策者的认知提供了机会,对场地清楚的认知、协调多方决策提出适合的规划方法提供了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对以上景观规划师的方法、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总结出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分析景观所运用到的多学科知识及存在的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提供建议。本文研究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问题提出、梳理国内外景观认知框架、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等相关综述研究,然后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最终梳理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文献对景观、景观认知、景观认知框架和景观生态规划等概念进行界定,从认知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系统学、知识论等邻域出发梳理,景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知识可视化、图示激活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三章多学科知识介入LP历程梳理,纵向梳理国内外多学科介入的规划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各学科理论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各阶段对景观认识上的变化。第四章为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代表性的景观规划师,并从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他们的理论及代表性案例,总结各认知框架的类型(结构性或程序性认知框架)及形成原因。第五章为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首先在第三、四章的研究基础上阐明几位景观规划师的主要思路和景观认知框架,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各底层认知的差异,然后总结各景观认知框架的使用途径。最终综合多个既有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景观生态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提出建议并尝试构建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第一,笔者总结了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信息加工阶段的多学科知识框架构建;第二,总结了既有多学科结构性、程序性景观认知框架;第三,构建了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

王伟[6](2021)在《基于新文科背景下的认知学习理论与跨学科课程发展研究——以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爲例》文中指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索,认知语言学以哲学爲依据,已成前沿的研究范式,对语言学跨多学科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历史由来,研究动态,并探讨认知语言学习理论如何影响课程和教学论。

吴戈[7](2021)在《人工智能视域下语义问题研究》文中认为1956年达特茅斯召开的计算机科学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在人工智能的前进道路上,始终伴随着争论和质疑。人工智能在学习和识别领域确实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同样也面对着棘手的难题,比如机器翻译的出现造成了的复杂性语义难以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丰富了智能算法的可能性,人工智能的研究成为重头戏。语义问题是人工智能面对的困境之中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题。人工智能上个世纪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遭遇的发展瓶颈表明,语义问题是限制人工智能施展拳脚的核心原因。智能机器不能实现语义内容,单纯的句法操作只是数据层面的解答,不涉及理解。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的语义实现是技术领域必须要解决的困难,而语义问题也成为哲学领域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试图在探寻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厘清语义问题的相关概念与内容,在发掘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梳理语义问题的产生逻辑并尝试给出解决方向。本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以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研究缘由为思路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同时进一步梳理国内外针对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等内容。其次第二部分介绍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理论背景,按照智能观念的历史渊源、人工智能的研究进路以及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厘清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及语义问题进行理论背景的介绍。首先按照时间线索,分别从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以及现代计算机三个层面探讨智能观念的产生发展和实现。人工智能的研究进路部分主要以人工智能的三种研究纲领为线索,通过符号主义、联结主义,以及行为主义三种不同研究纲领的对照来发掘人工智能研究发展进路的内在逻辑。最后是论文的题眼部分,对人工智能的语义问题做出论述与厘清,分析语义问题的成因。之后是第三部分论述人工智能领域的语义探索。首先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为线索,介绍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随后梳理了机器翻译的出现和发展过程并探讨了机器翻译与语言游戏的关系。通过对自然语言处理发展过程的追溯和对机器翻译遭遇的困境讨论,厘清语言处理经历的两次转向:从自然语言处理到形式语言分析,再由形式语言分析到语义化实现。最后展现人工智能领域对语义问题的数据解答办法。第四部分对照第三部分,论述哲学界对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争论。首先从哲学对语义程序的批判开始,随后对机器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机器翻译的出现以及瓶颈都对语义问题产生了较大影响。最后着重以塞尔的中文屋实验为背景,分析哲学界对于语义问题的争论。数据还是理解?这是人工智能领域和哲学界对于语义问题的最大分歧。受限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思路,语义问题的解决前景似乎并不明朗。第五部分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解决思路。这是本文针对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给出的解决方向,分别从技术实现、语言学和认识神经科学的角度寻求问题的答案。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突破,普遍语义理论的构建以及系统智能观的确立,都给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方向。最后是结语部分。人工智能语义问题是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哲学界和计算机界对于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不同看法源于不同学术传统造成的不同视角。我们需要哲学对智能问题和语义问题的高屋建瓴,同时也需要科学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脚踏实地。哲学对于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质疑或许在将来会被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所克服;同样哲学也许在未来对语义问题会有新的见解。无论如何语义问题既是人工智能实现突破的客观挑战也是语言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王坤[8](2021)在《文化研究认知进路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科学中的文化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哲学所关切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自然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被社会科学家们所借鉴并参考,使得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实地参与观察法、全面考察法、比较法等传统研究方法,逐渐转向了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证科学而获得经验性知识的实证解释层面。本文从神经生物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入手,具体到文化研究中的两种文化进化理论与三种文化模型,区别于以往文化研究的社会历史性宏大叙事,将文化问题的研究切实回归到一种实证解释的路径上来,使得社会科学研究能够在一种自然主义的框架下,为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一种基于科学的合理性解释。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以社会科学中的文化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研究认知进路的可行性及对该路径的哲学反思为主要问题。在行文过程中,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第一章主要叙述了文化研究传统路径的发展脉络及其困境;第二章从认知科学的兴起引出文化研究的认知路径;第三章具体分析了两种文化进化理论和三种文化模型;第四章从哲学层面对文化研究的认知路径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惠茜[9](2021)在《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及创意方案生成研究》文中提出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发展与持续发展是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挑战,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跨越的关键。产品设计是制造业的基础,产品创新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以及产品进化策略,提出支持产品创意方案产生的概念设计方法及流程,建立系统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理论方法与工具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对产品概念设计的相关研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设计理论、认知科学和信息技术,分析了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各设计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和演进机制,提出以设计者和用户(人)为中心,以技术人造物为设计对象(物),建立了基于“人-物”相互作用的产品创新设计三三螺旋协同进化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产品创新设计问题、设计知识与设计方案三者在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及关联关系,构建了基于三者协同进化的三螺旋结构创新设计进化策略模型。从认知科学角度,研究了不同外部激励(如问题约束条件与不同激励距离的设计知识)对创新设计方案产生及设计者创新思维产生的影响作用及激励机理,为建立三者协同进化过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基于提出的三螺旋结构创新设计进化策略,结合设计者认知激励工作原理、多策略创新设计求解方法,建立了基于设计者思维规律、集成创新设计方法和迁移多学科设计知识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生成模型。基于上述研究,构建了支持产品创新设计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系统,为辅助企业产品研发人员实现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提供了方法和工具支撑。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包括如下:(1)研究了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内在关系。阐述产品创新设计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集成“设计人”(用户、设计者)与“设计物”(产品、系统、过程)等设计要素,并通过设计要素之间的相互映射及相互影响,协同解决不确定设计问题并产生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意方案的过程。为研究该过程,本文建立了包括设计者-用户-设计对象的协同进化、自然科学-认知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进化以及问题-知识-方案的协同进化关系,形成覆盖产品创新设计的三三螺旋协同进化模型。该模型为本文提出并构建产品创新设计进化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2)提出了三螺旋结构的创新设计进化策略模型。在创新设计三三螺旋协同进化模型的基础上,将解决产品不确定性设计问题过程分解为包括设计问题空间、知识空间和方案空间三者相互作用的往复迭代过程。分析了三个空间包含的各类设计要素和认知活动,研究了三个空间的相关作用关系、演进机制和动力机制,构建了三螺旋结构的创新设计进化策略模型。建立了模型中各设计要素间的映射关系、映射过程和映射策略。该进化策略模型为构建系统化创新设计方法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3)研究了设计问题与知识空间要素对设计方案空间要素的作用关系。采用口语分析结合链接图的方法,分析了设计问题的约束条件与不同激励距离的设计知识对创意方案生成的影响关系。通过对口语实验编码数据、草图数据及链接图数据展开分析,建立了设计问题空间及设计知识空间的不同外部激励对创意方案产生过程及设计者思维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设计者在不同外部激励作用下产生的创意方案数目、发散及收敛思维方式、创意构建过程有效性的规律,建立了外部激励与创意方案概念草图间的两种关联类型(造型关联、结构关联)。研究结果对建立规范和可操作的创新设计过程,构建利于设计者思维激励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提供依据。(4)建立了基于认知激励的产品创意方案生成模型。提出了设计者在创新设计方案产生过程中的不同认知机理及方式,分析了不同认知激励对产品创新设计方案产生的不同作用,提出了包括拓展激励和突变激励两类面向问题-知识-方案协同进化的认知激励工作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产生过程。基于三螺旋结构的创新设计进化策略及不同认知激励作用下的方案产生原理,提出了基于认知激励的创意方案生成模型。该模型将多种创新需求和创新设计方法相集成,可为设计者解决创新设计问题提供一个统一化的设计流程。(5)构建了支持产品创新设计的计算机辅助工具系统框架。基于本文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三螺旋协同进化策略的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工具系统框架,建立了包括问题分析、认知激励通道拓展、创意方案产生及创意方案评估四个阶段的产品创新设计流程,提供了包括问题分析、知识查询、创新策略和方案评估的四大系统功能模块。该系统可根据不同设计需求提供相对应的认知激励通道和知识激励模式,并为设计者推送创新方法集成方式和激励知识,引导设计者进行创新设计思考,根据系统提供的多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辅助设计者完成非数据计算的、通过思考、推理及判断来解决设计问题的创新设计活动,获得创新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

蔡曙山[10](2021)在《阳明心学就是中国的认知科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明心学不仅包含哲学的本体论(心即理)、认识论(格物致知)和实践观(知行合一),还包含了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到认知心理学的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从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等人类认知的所有五个层级。可以说,阳明心学与当代认知科学目标一致、理论契合。阳明心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认知科学。我们可以从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和人类认知五层级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将阳明心学问题转变为当代认知科学的重大问题,并且用当代认知科学的方法研究阳明心学,进而把握认知科学的经验转向机遇,以阳明心学建立中国的文化自信,重建中华文化辉煌。

二、多学科的认知科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学科的认知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一)可能的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二)不确定性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一)观念制度主义
        (二)话语制度主义
        (三)修辞制度主义
        (四)沟通制度主义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学习科学中“4E+S”认知理论模型的内涵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习科学中认知理论的发展
二“4E+S”认知理论模型的内涵
    1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2嵌入认知(Embedded Cognition)
    3生成认知(Enactive Cognition)
    4延展认知(Extended Cognition)
    5情境认知(Situation Cognition)
三基于“4E+S”认知理论模型的研究案例
    1具身认知的应用指向与学科实践
    2嵌入认知的研究案例
    3生成认知与延展认知的争论与共识
    4情境认知的纳入及其与其它理论的交织
四结语

(3)智能时代的教育科学研究:内涵、逻辑框架与实践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一)科技创新驱动教育内生机制变革
    (二)智能技术驱动教育研究范式演变
    (三)认知神经科学深化教育基础规律探索
二、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
    (一)具有技术化、多样化的表征形态
    (二)具有多学科交叉融通的理论基石
    (三)深度融合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
三、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框架
    (一)基础规律层
        1. 个体认知发展规律
        2. 教与学规律
        3. 教育生态系统演化规律
    (二)技术方法层
        1. 面向真实教学场景的智能化教育情境感知
        2.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教与学过程解构
        3.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习发生机理解读
        4.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教育生态系统演化规律诠释
    (三)智能服务层
        1. 学习
        2. 教学
        3. 教育评价
        4. 教育供给
        5. 教育治理
四、实践进路
    (一)明确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向
    (二)构建数据驱动的精准化教育评价和智能教育服务体系
    (三)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
    (四)建立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长效机制
五、总结与展望

(4)知识元理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知识基本组分问题的提出
    2.1 知识基本组分学说图谱
        2.1.1 认知地图学说
        2.1.2 知识基因学说
    2.2 知识基本构成组分各学说比较分析
        2.2.1 知识单元与知识元
        2.2.2 知识因子与知识基因
3 知识元理论研究现状
    3.1 知识元概念界定
    3.2 知识元分类
    3.3 知识元的知识表达模型
    3.4 知识元的描述模型
4 知识元研究存在的问题
    4.1 知识元的概念界定模糊
        4.1.1 对知识元的本质认识不明确
        4.1.2 知识元的粒度大小(或形态)不明确
        4.1.3 知识元内容与语言符号相混淆
    4.2 知识元分类存在歧义
        (1)认知分类思想。
        (2)内容分类思想。
        (3)功能分类思想。
    4.3 知识元描述存在难度
        (1)词组模式。
        (2)特征语句模式。
        (3)三元组模式。
    4.4 知识元研究尚未深入到知识的本质、结构与运动规律
        (1)知识元研究有待从“语言符号层向语义内容层”发展。
        (2)知识元研究有待从“知识元自身向运动机理”发展。
5 知识元研究展望
    5.1 研究视角
        5.1.1 哲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知识论视角
        5.1.2 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知识发现与挖掘视角
        5.1.3 知识工程与图书馆学相结合的知识表示研究视角
        5.1.4 图书情报学科与出版学科相结合的知识组织研究视角
    5.2 有待重点研究问题
        5.2.1 关于知识元的概念、类型与模型等问题系统的研究
        5.2.2 基于知识元的知识表示问题研究
        5.2.3 关于知识元的运动规律研究
        (1)知识元的计量。
        (2)基于知识元的知识创新与生产。
6 结语

(5)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学科问题凝练
        1.1.3 学科问题拆分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认知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综述
        1.5.2 景观认知综述
        1.5.3 图式研究综述
        1.5.4 景观认知框架研究综述
        1.5.5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学科及实践综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
        2.1.2 认知
        2.1.3 景观认知
        2.1.4 景观认知框架
        2.1.5 景观生态规划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信息加工理论
        2.2.3 图式激活理论
        2.2.4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3 本研究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
        2.3.1 分析框架
        2.3.2 技术路线
3 多学科介入LP历史进程梳理
    3.1 萌芽阶段(19 世纪至20 世纪初)
        3.1.1 生态学及叠图理论的提出
        3.1.2 景观系统分析法
    3.2 渗透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60 年代)
        3.2.1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提出
        3.2.2 叠图分析法——手工的地图分层叠加技术
    3.3 生态学初探(20 世纪 60 年代至20 世纪 70 年代)
        3.3.1 生态理论的成熟及技术的发展
        3.3.2 量化叠图技术——适宜性评价法
    3.4 紧密合作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20 世纪 90 年代)
        3.4.1 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日益完善——技术的革新
        3.4.2 综合生态方法发展
    3.5 成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3.5.1 景观生态学理论全面发展
        3.5.2 新实践的尝试
    3.6 本章小结
4 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分析
    4.1 代表性景观规划设计师判别与分类
        4.1.1 统计分析法判别
        4.1.2 层次分析法判别
        4.1.3 景观认知框架分析思路
    4.2 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2.1 “千层饼”模式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4.2.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2.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3 R·理查德·T·T·福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3.1 斑块——廊道——基质空间框架研究
        4.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3.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4 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4.1 景观变化框架研究
        4.4.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4.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5 俞孔坚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4.5.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研究
        4.5.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4.5.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
    5.1 多学科认知框架总结
        5.1.1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类型总结
        5.1.2 多学科知识的搜集
        5.1.3 多学科知识转化与加工利用
    5.2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6)基于新文科背景下的认知学习理论与跨学科课程发展研究——以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爲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哲学基础
三、发展历程
四、发展动态
    1. 理论依据
    2. 研究层次上趋向跨学科融合
    3. 跨学科的发展动态
五、结论

(7)人工智能视域下语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研究缘由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2 人工智能的语义问题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第2章 人工智能及语义问题的理论背景
    2.1 智能观念的产生发展与实现
        2.1.1 古希腊观念缘起
        2.1.2 近代哲学的思辨
        2.1.3 现代计算机的实现
    2.2 人工智能的研究进路及相关领域
        2.2.1 人工智能的研究纲领
        2.2.2 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
    2.3 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厘清
        2.3.1 “语义”的辨析
        2.3.2 语义问题的哲学成因
        2.3.3 语义问题的技术困境
第3章 人工智能领域的语义探索
    3.1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
        3.1.1 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及应用
        3.1.2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
        3.1.3 自然语言处理的局限性
    3.2 机器翻译的出现和发展
        3.2.1 机器翻译的出现
        3.2.2 神经机器翻译
        3.2.3 机器翻译与语言游戏
    3.3 人工智能对语义问题的数据解答
第4章 语义问题的争论:数据还是理解?
    4.1 哲学对语义程序批判的开始
    4.2 机器翻译的哲学困境
        4.2.1 数据能否实现理解
        4.2.2 现实世界语境的缺失
    4.3 中文屋实验:哲学家的争论
        4.3.1 “中文屋”思想实验
        4.3.2 基于“中文屋实验”的思考
第5章 人工智能语义问题的解决思路
    5.1 自然语言处理的突破
        5.1.1 篇章语境理解
        5.1.2 动态语义分析
        5.1.3 综合语义知识库
    5.2 普遍语义理论的构建
    5.3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系统智能观
        5.3.1 思维的形式模拟
        5.3.2 树立系统智能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文化研究认知进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
    4.研究中的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科学中文化研究的传统路径及其困境
    1.1 文化研究的传统路径
        1.1.1 以实证传统为基础的研究路径
        1.1.2 以传播论为基础的研究路径
        1.1.3 以相对主义为基础的研究路径
        1.1.4 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研究路径
        1.1.5 以实地调查法为基础的研究路径
    1.2 文化研究传统路径之困境
        1.2.1 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差异性的忽视
        1.2.2 对不同社会群体主观能动性的无视
        1.2.3 对文化整体性和社会结构整体化的漠视
        1.2.4 对被殖民地当地社会文化的打压
        1.2.5 未能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纲领
    小结
第二章 文化研究的认知转向
    2.1 认知人类学的兴起
        2.1.1 科技领域的认知革命
        2.1.2 哲学领域的认知转向
        2.1.3 人类学与语言学的自身学科突破
    2.2 认知人类学的重要成就
        2.2.1 文化研究中引入实验方法
        2.2.2 文化研究中引入图式理论
    2.3 认知人类学产生的影响
        2.3.1 使文化研究趋于科学化、系统化
        2.3.2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多学科交融
    小结
第三章 文化研究认知进路分析:以当代文化进化理论与文化模型为例
    3.1 文化进化理论
        3.1.1 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
        3.1.2 模因论
    3.2 文化模型
        3.2.1 新博厄斯模型
        3.2.2 传染病模型
        3.2.3 实践理论
    小结
第四章 文化研究科学化的哲学重思
    4.1 对文化实在性的重思
        4.1.1 文化作为一种理论实体
        4.1.2 文化作为一种运行机制
    4.2 对社会结构与人类能动性的重思
        4.2.1 文化与人类能动性的单向作用
        4.2.2 文化与人类能动性的双向作用
    4.3 文化研究认知路径的局限性与未来设想
        4.3.1 局限性
        4.3.2 未来设想
    小结
结语社会科学中文化研究的自然主义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及创意方案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创新设计理论研究
        1.2.2 创新设计过程研究
        1.2.3 基于激励的创新设计研究
        1.2.4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工具研究
    1.3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三螺旋结构的创新设计进化策略及过程模型
    2.1 引言
    2.2 创新设计三三螺旋协同进化模型
    2.3 问题-知识-方案协同进化模型
        2.3.1 问题空间的进化过程
        2.3.2 知识空间的进化过程
        2.3.3 方案空间的进化过程
    2.4 三螺旋结构的创新设计进化策略及过程
        2.4.1 三螺旋结构的创新设计进化策略
        2.4.2 三螺旋结构的创新设计进化过程
    2.5 设计示例
    2.6 本章小结
3 外部激励对创意方案产生过程及设计者思维的影响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结合认知实验口语分析法与链接图法
        3.2.1 认知实验口语分析法
        3.2.2 链接图
    3.3 实验设计
        3.3.1 产品设计实验设计
        3.3.2 产品设计实验的口语转录和编码方案创建
        3.3.3 产品设计实验的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创意方案产生数目
        3.4.2 创意方案产生的链接图数据
        3.4.3 创意方案草图及链接图分析
    3.5 实验结论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认知激励的创意方案生成模型
    4.1 引言
    4.2 创意方案生成的认知激励方式
    4.3 面向问题-知识-方案协同进化过程的认知激励原理
        4.3.1 拓展激励
        4.3.2 突变激励
    4.4 一种基于认知激励的创意方案生成模型
    4.5 设计示例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三螺旋协同进化策略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总体设计
    5.1 引言
    5.2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资源组织
        5.2.1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构建思路
        5.2.2 设计知识资源组织
    5.3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总体框架
        5.3.1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功能模块
        5.3.2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流程
    5.4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及应用
        5.4.1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系统开发环境
        5.4.2 系统流程及典型模块应用示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自由设计阶段参与者产生草图数目
    附录 B-设计刺激阶段参与者产生草图数目
    附录 C-远领域实验组参与者的链接图数据
    附录 D-近领域实验组参与者的链接图数据
    附录 E-约束条件实验组参与者的链接图数据
    附录 F-远、近领域激励组参与者产生LS/PS/G 行为编码组合的次数
    附录 G-远、近领域激励组参与者产生LS/PA/G 行为编码组合的次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阳明心学就是中国的认知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阳明心学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的考察
    (一)为何阳明心学会诞生在贵州
    (二)阳明心学在贵州的发扬光大
二、阳明心学与当代认知科学
    (一)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8]
        1.低阶认知决定高阶认知。
        2.高阶认知影响低阶认知。
        3.由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构成的高
        4.五个层级的认知是按照科学标准划分的。
        5.认知科学的科学标准和划分是基础,是第一性的,它决定认知科学的学科标准和划分。
    (二)阳明心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认知科学
        1.神经层级的认知。
        2.心理层级的认知。
        3.语言层级的认知。
        4.思维层级的认知。
        5.文化层级的认知。
三、阳明心学就是中国的认知科学
    (一)正确理解阳明心学
        1.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格物致知。
        3.纯心、正心、诚心。
        4.知便是行,知行合一。
    (二)将阳明心学转变成中国当代的认知科学
        1.现代科学的两种重要品质。
        2.如何将阳明心学转变成中国当代的认知科学?
    (三)认知科学的经验转向与中国人的世纪
四、结论和讨论
    (一)阳明心学是当代中国的认知科学
    (二)以阳明心学确立中国的文化自信
    (三)把握认知转向机遇,重建中华文化辉煌

四、多学科的认知科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2]学习科学中“4E+S”认知理论模型的内涵与应用[J]. 张婧婧,牛晓杰,刘杨,王辞晓. 现代教育技术, 2021(08)
  • [3]智能时代的教育科学研究:内涵、逻辑框架与实践进路[J]. 郑永和,王杨春晓,王一岩. 中国远程教育, 2021(06)
  • [4]知识元理论研究述评[J]. 索传军,戎军涛. 图书情报工作, 2021(11)
  • [5]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D]. 王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新文科背景下的认知学习理论与跨学科课程发展研究——以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爲例[A]. 王伟. 东北亚外语论坛(2021年第二季度论文合集), 2021
  • [7]人工智能视域下语义问题研究[D]. 吴戈. 吉林大学, 2021(01)
  • [8]文化研究认知进路探析[D]. 王坤. 山西大学, 2021
  • [9]产品创新设计过程及创意方案生成研究[D]. 惠茜. 四川大学, 2021(01)
  • [10]阳明心学就是中国的认知科学[J]. 蔡曙山. 贵州社会科学, 2021(01)

标签:;  ;  ;  ;  ;  

多学科认知科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