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宗教研究过程和经历

我的宗教研究过程和经历

一、我研究宗教的过程和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章景然[1](2020)在《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宗教在当代社会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有凝聚社会的功能,又有分裂社会的作用。宗教群体如何实现与社会和谐共存,成为本文探索的核心论题。17世纪兴起于英国的贵格会与19世纪脱胎于波斯(今伊朗)的巴哈伊,两大信仰团体在初创期均被贴上“激进教派”标签,受到官方打压与社会排斥。历经近半世纪的教内外调适与互动,最终完成了作为“平和”团体的历史嬗变。对其历史过程的梳理与比较,不仅有助于人们解决信仰摩擦问题,还将为贵格会和巴哈伊研究提供新视角。本文坚持唯物主义史观,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以宗教社会学等理论,从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社会互动中,对两者的”平和”之路进行历史性考察,并试图得出某些规律性认识。本文共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考察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社会行为及平和转折,探究其引起社会敌视的原因。两者(1)的肇始恰逢社会改革时代,它们的信仰变革夹杂着社会诉求,且采取较为激进的表达方式,这是两者被社会排斥的主要因素;继而追溯两者从激进走向平和的转折事件,这一转变奠定此后温和策略的思想基础。基于以上考察,在理论层面探讨两大教团激进行为的根源,在现实层面比较两大教团初创时期的差异。第二章从本土与海外两个区域,考察两大教团的生存状态与相应调整。贵格会在海外殖民地所受打压甚于本土;巴哈伊则相反,海外生存环境较本土优越。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两者采取不同途径。贵格会通过集体请愿、政治游说等方式寻求与英国上层对话;巴哈伊则求助于国际组织,通过国际舆论为自身发展寻求空间。通过比较可知,不同的社会环境是两大教团遭受地域差异化打压的主要原因,宗教打压造成其与社会关系紧张,同时也促使了它们的教内整合。第三章从教内外两个层面,比较两大教团的和谐理念与实践。两者对和谐理念解读方向不同,贵格会的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肯定教义中的宽容成分,并给予政治神学意义上的应用;巴哈伊的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更倾向对宗教和平思想的传播。在此思想基础上,两者教外实践产生差异。贵格会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神圣实验”为阵地,将宗教宽容作为策略进行推行;巴哈伊则强调非政府参与原则,以顾问形式与政府合作,通过“全球发展计划”实践和平理念。但在教内实践中,贵格会和巴哈伊对异己思想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两者教内外实践的差异,为和平宽容本质及其相对性提供了可探讨的空间——宽容绝不意味无限自由,群体的发展及宽容的实现与制度规范需要相辅相成。第四章从自我标识、社会融入、管理模式三方面,比较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的特征。两大教团排他性减弱、世俗化增强、初期宗教领袖情结明显,这些相似性特征推进两者成为温和教团;文章还进一步探究这些相似性特征中的差异性。两大教团融入社会方式不同,贵格会在人员不断流失的困境下被动融入社会,巴哈伊则积极主动融入;两大教团后续管理模式迥异,巴哈伊在集体领导下巩固发展,贵格会则在松散管理中走向衰败。这两个因素成为两者当今发展各异的主要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以此探索某些规律性认识,对贵格会与巴哈伊的现状与趋势做出预测。针对不同文明形态的两大教团进行比较,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信仰群体与社会之间不是评判与被评判的等级关系,而是体现着身份相互认同的动态过程,和谐共处的实现需要多层面的对话、妥协与让步。

李心苑[2](2020)在《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文中提出观音信仰作为中国佛教菩萨信仰的主体,其中的观音感应信仰也一直是中国佛教菩萨感应信仰的典型。而在观音感应信仰当中,回应众生诉求的观音菩萨往往外化为观音经、观音像、观音道场、观音圣号、观音咒语等很多不同形式的神圣象征,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的观音感应,其中观音经典感应是源于观音经典崇拜的一种观音感应信仰,其突出特色是信仰者在观音经典的多重神化之后,通过具体的经典崇拜方式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诉求,从而出现各种神奇效应,并最终使信仰者获得某种满足。在这种宗教实践以及由此而来的宗教体验中,观音信徒与观音菩萨之间的感应关系表现为观音信徒与观音经典之间的感应关系,观音菩萨的神圣性及其现实救度职能借助于观音经典的神圣性及其神奇效应而得以实现。通过对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观音信仰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化的菩萨信仰,并为全面把握中国特色佛教文化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之客体的观音经典,经历了从教义诠释体系向感应信仰体系的转变,诠释观音神力保佑、净土接引、智慧觉悟、密仪持咒等教义的经典以及介于这些经典之间并实现不同教义相互贯通的一些经典,支撑了观音信仰的基本教义体系。在教义诠释型经典体系之外,中国化的神力崇拜型观音经典体系逐渐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框架便是:一经独领、二经呼应、诸经支撑、伪经偕行。所谓一经独领,就是《普门品》独占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主体地位;所谓二经呼应,就是《心经》与《大悲心陀罗尼经》尤其是其中的《大悲咒》紧随《观音经》之后兴起并流行;所谓诸经支撑,就是在此三经之外,还有《华严经》《楞严经》《授记经》《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的全方位辅助支撑作用;所谓伪经偕行,就是像《高王观世音经》这样的大量民间观音经典与正统观音信仰相伴而行,彼此互动。汉译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前提之一便是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之源是观音菩萨所拥有的神秘力量和超凡智慧,而观音经典的神圣化则是信众在观音信仰实践中对观音经典神圣性的接受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情感表达。就神圣性而言,主要取决于经典的来源、内容、价值等三个方面;就神圣化而言,主要体现在信众对观音经典的受持、传承、安奉等三个方面神圣性的基础与神圣化的进程正是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直接推动力量。《普门品》作为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第一载体,在其初期流行过程中便与当时非常盛行的经典研习热潮相互激荡。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观音信仰者通过自己的宗教实践在努力证明《观音经》在与《法华经》《维摩经》《涅盘经》《华严经》等诸多经典的并立争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神奇价值,从而在诸经竞秀的时代以一种神力崇拜型经典信仰,与众多义学诠释型经典信仰并立而行,既为《观音经》拓展了足够的社会生存空间,也为中国佛教的经典运用开辟出一条神圣的路径。第一本汉译观音经典诞生后不久,中国便陷入激烈的夷夏冲突之中。所谓“五胡乱华”所引起的人间灾难,使很多无依无靠的受难者将观音菩萨作为应对生命危急的依赖,而诠释这种依赖的经典本身,也成为信众心目中具有神圣意义的对象,由此产生很多以诵念《普门品》来应对夷夏冲突所带来的各种个体灾难的信仰实践。这些信仰实践体现了具有时代烙印的信仰需求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信仰趋向之间的融合。分裂动荡的南北朝也是一个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时代,不同政权之间以及不同官僚之间交织着复杂的恩怨情仇。各级官僚在面对其政治角色的所引发的生命危急时,同样难以主宰自己的生命安危,只好像普罗大众一样通过诵念《观音经》而向观音菩萨发出虔诚的呼唤。这种观音经感应信仰实践见证了不同社会阶层在基本人性需求方面的趋同性以及由此共同需求所激发的信仰选择的一致性,也反映了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普适性,以及由此所获得的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国同构,体现在个体生活方面,在忠君爱国、天下使命等宏大理想之外,作为最底层的家庭生活始终是中国人的社会根基和情感归宿。通过观音经典感应事迹看两晋南北朝时代汉地家庭生活中的诸多困惑与危难应对,可以更深切地理解那个时代中国人在家庭完整、家族延续、生命健康、家庭和美、来世向往等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美好向往。这些信仰实践把日常生活与观音经典链接在一起,反映了神圣信仰的世俗基础,也说明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已经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处。通过对两晋南北朝汉地四大领域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探讨,我们可以比较深刻地认识观音经典感应信仰中所蕴含的神圣与世俗彼此交织的关系,如:作为信仰对象的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作为信仰者的信众的世俗性;受持经典方法的神圣性与受持经典动机的世俗性;受持观音经典所调动的主体力量(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仁善、孝顺、建寺、布施、持戒等的辅助力量的世俗性;观音神力的神圣性与观音神力显化对接苦难时的世俗性。在这种神圣与世俗的对接中,理性与超理性、人间与超人间等宗教信仰的核心问题均清晰地显露出来。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观音经典感应信仰在观音信仰以及整个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王璐瑶[3](2019)在《体验视角下的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社会发展以人为基础,人的发展以健康为基础,健康是社会进步之基、全面小康之要、生活幸福之本。从与健康联系最紧密的医疗行业着手,是提升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随着“健康中国”要求的提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现今,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除了关注客观疗效以外,对就医流程包含的医疗文化、医疗体验和医疗参与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不仅在就医过程中,而且在就医前后的准备过程中也希望获得高质量的体验,对于就医满意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本文以H医院为研究对象,在介绍H医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对H医院部分住院患者及负责患者满意度调研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探讨H医院患者满意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患者满意现状为基础,以体验理念为突破口,对患者住院就医满意度进行研究,将入院可及性服务、一般住院服务、住院治疗服务、投诉与建议服务、后勤与环境服务以及出院指导服务作为调查指标,对调查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体验视角剖析H医院在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而提出针对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的建议和对策。H医院患者住院总体满意度为3.820,数值介于3分到4分之间,说明对于H医院住院总体满意度处在一般和满意之间,这表示H医院在患者住院满意度方面尚存在着许多要改进的地方。具体改进对策包括:优化入院就医体验、提升一般住院服务体验、提高住院治疗服务体验、加强投诉建议管理、改善医院后勤与服务环境和加强出院指导管理。通过上述对策改善H医院患者满意度不高,患者就医体验不高的问题。本研究不但可以帮助H医院对于自身患者住院满意度的情况有进一步了解,帮助H医院找到提高满意度的对策,同时经由研究,将所学的知识和自身经验加以梳理验证,为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患者满意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强[4](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牟钟鉴,张弘[5](2019)在《中国固有的文明必须和现代文明相衔接》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宗教缘起从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记者:我看过您写的一篇很长的文章,述说自己的学术历程和求学的过程。您为什么会从事宗教研究?牟钟鉴(以下简称牟):1957年我考入北大,新生不划右派,但要参加反右。9月份右派基本上都划定了,我们系也打了右派,有些右派很年轻,我心里觉得有点过分。有一个右派刘国瑞由于有病住院降班到我们年级,是白族,我很同情他,觉得他朴实,成为好朋友,后来下放到大兴劳动,我给他很多照顾,所以他对我一直很感谢,毕业后去四川工作,后来还给我写过信。

武倩妮[6](2018)在《山西省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主教进入山西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宗教音乐作为信仰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信众。在山西天主教音乐中,存在着中国民族音乐,使得其在中国天主教音乐的传播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性。西方传教士借助中国民族音乐使宗教音乐得以顺利进行,相应的,民族音乐在为宗教服务的同时,也借助宗教文化的传播,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系列的文化交融,使民族音乐在山西天主教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的交融与分界。本研究依据天主教管理体系,在山西省最早传入天主教的新绛县中,选取不同等级、不同音乐风格的两个堂区——新绛总堂、坡里堂区,以此为研究对象,以其中的民族音乐为研究主体,通过对两个堂区的音乐及具体仪式事项的考察,结合笔者对主教、神父、信众的走访,以此探讨山西省新绛县天主教音乐的本土化。第一章,宏观介绍了天主教音乐本土化及新绛县区域文化背景概况;第二章,立足于宗教身份认同,结合仪式个案,分析天主教中民族音乐的文化交融现象,探讨宗教认同对新绛县音乐本土化的影响;第三章,立足于中国人的民族身份,结合历史资料与口述材料,归纳不同人群对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的贡献,探讨身份认同对新绛县音乐本土化的影响;第四章,立足于区域身份认同,结合笔者的田野考察,分析新绛天主教民族音乐中的音乐形态如乐器、节拍调式、音乐风格等分界现象,探讨区域身份认同对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的影响。

卓新平[7](2018)在《“士”的担当与宗教学的未来》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宗教学教育的基本底线是宗教与教育相分离,宗教不能干涉教育;而按照通识教育的方式来了解宗教,客观地、学术性地、中立性地介绍宗教,这是对人类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形态的一种尊重。我们对信仰的多元涵括应该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就是信仰所包括的范围不只是宗教信仰,它还有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甚至科学信仰等;而这些不同层面的信仰之间可能会有些交接、有些关联,但是它们所涉及的领域是不一样的。我们处理宗教和教育的关系,需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论学说作为基本指导,进行对宗教界的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一方面,宗教与高校教育的关系,涉及到我们的社会建构与宗教(以及宗教建构)的关系的统一与协调;另一方面,高校教育中客观的学术研究,即可以增加宗教的正能量,也可以批评或警醒宗教中负面性东西。这也应该是高校宗教学研究的基本定位。总之,高校宗教学研究要让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结合中国的国情,结合我们新时代的世情,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学理论体系。

刘托托[8](2017)在《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马克思的原着为根据,考察了马克思宗教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概括总结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现实,分析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当代启示。文章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宗教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本部分首先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崛起、文艺复兴后日益高涨的宗教批判、德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三个方面考察了马克思宗教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具体的相关原着为依据来梳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理论渊源,并且在其中贯穿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发展历程。本部分选取对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古希腊伊壁鸠鲁的无神论、黑格尔的宗教思想、青年黑格尔派中的代表人物鲍威尔和由对宗教的批判而走向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分析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形成与他们的渊源关系。第二部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在继承前人特别是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有益探索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新的世界观考察了宗教。本部分主要是从马克思的经典着作出发,从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功能、宗教发展的规律三个方面对成熟阶段的马克思宗教思想进行概括总结。第三部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当代启示。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要注意汲取马克思宗教思想的营养。首先,要坚持马克思研究宗教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研究宗教的根本方法,这是我们当前认识宗教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必须坚持的方法。第二,我们要在坚持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的现实,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第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在马克思宗教思想指导下的一个基本准则,在现阶段也是处理宗教问题最科学、最现实的途径。

安冬[9](2016)在《马克思的宗教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宗教是一种古老而又复杂的文化现象,它以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宗教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意识的出现和发展而不断形成的。自宗教产生以后,它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宗教的特殊本质和表现方式也引起了历代思想家们的争论与关注,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宗教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这些各种派别的宗教思想、宗教理论都没能对宗教作出科学的解释。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才科学的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作用、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发展规律,实现了宗教观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的现实和发展趋势的反思,是对于资产阶级对待宗教的不彻底性的辩证否定的结果。从思想来源讲,马克思受到德国宗教改革和宗教批判运动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批判以大卫·施特劳斯、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的宗教观经历了萌芽时期、转型时期和理论的最终诞生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萌芽时期即《莱茵报》时期,此时的马克思由于受费尔巴哈影响,开始由纯粹的、思辨的宗教批判转为对社会政治的批判;转型时期即《德法年鉴》时期,其代表作是《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最终的产生是以《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为标志。马克思的宗教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通过对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宗教的本质、社会作用以及发展趋势和规律的仔细分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宗教生存所需要的土壤并没有完全消失,因而,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解决现实存在的宗教问题就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针对宗教这一长期存在的文化现象,我们应利用马克思的宗教观对其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认识与理解,调动它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的积极因素,并结合时代的特点运用它来解决我国的宗教问题。

杨明莉[10](2015)在《吴经熊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经熊作为台湾新士林哲学的代表之一,为台湾新士林哲学的早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从自然法哲学研究入手,在文学、翻译学、宗教、哲学等多方面尝试将东西方思想和文化进行融合会通,并通过对基督宗教灵修生活的研究,重新理解阐释中国哲学的内在精神,试图以天主教精神来实现“超越东西方”的理论愿景。吴经熊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表达言说基督文化,以基督宗教来超拔和提升中国文化,在整体上奠定了台湾新士林哲学的精神方向。本文在阐明吴经熊学思历程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之后,对吴经熊在法哲学、文学、翻译学、宗教学、哲学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及贡献进行分析阐释,从整体上把握其思想构成及内在关联,揭示吴经熊是怎样借助基督教精神及古典理性精神来迈向“超越东西方”的理论愿景的。

二、我研究宗教的过程和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研究宗教的过程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四节 贵格会与巴哈伊概况及差异
第一章 两大教团初创期之信仰群体与公共活动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中的异见群体
        一、英国新教改革中的贵格会
        二、波斯现代化改革中的巴布与巴哈伊教派
    第二节 贵格会与巴布教派的激进行为
        一、贵格会的激进表现
        二、巴布教派的暴力冲突
    第三节 公共事件后的宗教温和意识
        一、贵格会之自省转折:内勒尔事件
        二、巴布教派之内部分歧:塔希丽事件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比较与探讨
第二章 两大教团发展期之海外转移与组织调整
    第一节 宗教打压下的生存危机
        一、英国贵格会的艰难境况
        二、波斯巴哈伊的艰苦岁月
    第二节 自存意识下的海外转移
        一、初传新英格兰的贵格会
        二、巴哈伊教派初到美国
    第三节 发展意识下的组织创建与调整
        一、贵格会伦敦中心与跨大西洋组织
        二、巴哈伊灵体会与世界正义院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三章 两大教团和平期之和谐理念与和谐实践
    第一节 和谐理念的深入诠释
        一、贵格会:罗伯特·巴克莱与威廉·佩恩的宽容思想
        二、巴哈伊:巴哈欧拉与阿博都·巴哈的和平思想
    第二节 和平实践的外在表现
        一、贵格会:宾夕法尼亚“神圣实验”
        二、巴哈伊:“全球发展计划”及践行
    第三节 宽容和平的教内规行
        一、贵格会的教内禁令
        二、巴哈伊的教内预警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四章 两大教团从激进到平和之特征比较
    第一节 异中有同的自我标识
        一、贵格会“光明之子”到“天赋平等”的观念深化
        二、巴哈伊“人类一体”与“宗教同源”的内核坚守
    第二节 同中有异的社会融入
        一、贵格会与与世俗社会的妥协
        二、巴哈伊与世俗社会的共融
    第三节 同中有异的管理模式
        一、贵格会领袖情结与松散管理模式
        二、巴哈伊领袖情结与民主集中管理模式
    第四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早期贵格会大事年表(1643-1723)
附录二 早期巴哈伊大事年表(1817-1963)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空间界定
        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四、观音感应类文献的形成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三节 本选题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一、观音经典研究
        二、观音感应信仰研究
    第四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信仰视域的汉译观音经典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从观音经典教义体系到汉译观音经典崇拜体系
        一、古代印度观音经典教义体系的形成
        二、古代汉地观音经典崇拜体系的基本格局
    第二节 《普门品》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一、《普门品》第一个汉译本的流行
        二、《普门品》流行本的定型
    第三节 《心经》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一、传说中的《心经》首译本
        二、玄奘本《心经》的出现与特征
        三、关于《心经》来源的探问
    第四节 《大悲咒》汉译流行本的形成
        一、《大悲心陀罗尼经》的脱颖而出
        二、最终定型的《大悲咒》
第二章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与神圣化
    第一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性
        一、宗教经典的神圣性结构
        二、观音经典来源的神圣性
        三、观音经典内容的神圣性
        四、观音经典价值的神圣性
    第二节 汉译观音经典的神圣化
        一、观音经典受持的神化
        二、观音经典传承的神化
        三、观音经典安奉的神化
第三章 诸经竞秀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第一节 《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传播与影响
        一、诸经竞秀局面的形成
        二、《法华经》的受持与感应
        三、《观音经》在义学高僧中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从感应故事看《观音经》在诸经竞秀中的独特魅力
        一、感应事迹书写中的《观音经》与《维摩经》
        二、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华严经》
        三、感应事迹中的《观音经》与《涅盘经》
        四、与诸经论一拼高低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第四章 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第一节 十六国时期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一、“冉闵杀胡”时三位胡人的观音经感应
        二、被慕容鲜卑抓捕后的观音经感应
        三、僧人开达羌人监牢中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四、乞伏暮末欲屠城时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第二节 南朝宋代夷夏冲突中的观音经感应信仰
        一、涪陵陷落后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二、元嘉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三、元嘉二十七年北伐发生的观音经感应
        四、对夷夏冲突中观音经感应信仰的总体认识
第五章 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第一节 观音经感应信仰在政治集团中的传播
        一、《观音经》与统治者的关系
        二、《观音经》感应信仰在统治者当中的传播
    第二节 地方政治纷争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一、孙恩之乱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二、黄龙国守库吏观音经感应事迹
        三、彭子乔观音经感应事迹
    第三节 皇权争夺战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一、荆州作逆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二、义嘉之难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三、宋末争夺皇权斗争中的观音经感应事迹
第六章 家庭生活中的观音经典感应信仰
    第一节 子嗣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诵经求子信仰
        二、后世观音经求子感应信仰的变化
    第二节 家庭伦理建设中的观音经感应
        一、家宅平安诉求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二、维系家庭完整中的观音经典感应
        三、儒家家庭伦理影响下的观音经感应
    第三节 愈疾延命诉求中的观音经感应
        一、汉地民众对疾病与长寿的理解
        二、观音经愈疾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三、观音经延寿感应及其在后世的变化
第七章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特征与宗教定位
    第一节 佛教感应与中国传统感应的区别
        一、“感应”的原始意义
        二、佛教感应的基本含义
        三、佛教感应与儒家感应的区别
    第二节 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基本定位
        一、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功能定位
        二、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的内涵定位
参考文献
    一、佛教文献
    二、历史文献
    三、今人着作
    四、期刊论文
    五、学位论文
    六、外文着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体验视角下的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行业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4C理论
    2.2 体验
        2.2.1 体验的内涵
        2.2.2 体验的分类
    2.3 患者满意度
    2.4 体验与患者满意度
3 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现状
    3.1 H医院简介
    3.2 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的访谈
4 体验视角下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
    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2 调查结果描述
        4.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
        4.2.2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4.2.3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4.2.4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分析
    4.3 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总结
        4.3.1 入院可及性服务方面
        4.3.2 一般住院服务方面
        4.3.3 住院治疗服务方面
        4.3.4 投诉和建议服务方面
        4.3.5 后勤和环境服务方面
        4.3.6 出院指导服务方面
5 提升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策略
    5.1 优化入院就医体验
        5.1.1 增加预约手段并提高预约效率
        5.1.2 提供预约就医时间建议
        5.1.3 成立入院准备中心,简化入院流程
    5.2 提升一般住院服务体验
        5.2.1 改变服务理念
        5.2.2 转变服务方式
        5.2.3 以“互联网+”为手段改进服务
        5.2.4 提高护理质量,扩大服务范围
        5.2.5 建立医疗服务考核制度
    5.3 提高住院治疗服务体验
        5.3.1 提高医学技术水平
        5.3.2 加强医患沟通能力
        5.3.3 开展健康科普教育
        5.3.4 拓展药学服务手段
    5.4 加强投诉建议管理
        5.4.1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5.4.2 畅通投诉渠道
        5.4.3 完善医疗投诉处理制度
        5.4.4 及时拿出反馈意见
    5.5 改善医院后勤和环境服务
        5.5.1 提高后勤人员关注度
        5.5.2 开展营养健康食堂建设
        5.5.3 开展卫生间服务设施满意行动
        5.5.4 完善院区标识
    5.6 加强出院指导管理
        5.6.1 重视出院指导
        5.6.2 做好书面出院小结
        5.6.3 定期随访指导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5)中国固有的文明必须和现代文明相衔接(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宗教缘起从唯物主义到“唯心主义”
儒家经世济用儒家要把“仁”放在第一位
佛教融入中国文化融合不能有政治和军事的强制
道家自我调适道家富有想象力, 追求心灵自由
专制主义是糟粕三纲可以抛弃, 五常仍然需要
海外新儒家和大陆儒学大陆很多学者没达到海外新儒家的高度
学问要融进生命真正的知识分子, 今天不要再说假话了

(6)山西省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相关概念限定
    0.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0.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天主教音乐本土化及新绛县区域文化概况
    1.1 天主教音乐本土化概况
        1.1.1 天主教音乐本土化成因
        1.1.2 西方传教士对天主教音乐的本土化努力
    1.2 新绛县区域文化概况
        1.2.1 新绛县自然概况及区域划分
        1.2.2 新绛县音乐文化概况
        1.2.3 新绛县天主教发展概况
第二章 宗教身份认同下的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
    2.1 仪式音乐个案调查
        2.1.1 新绛总堂仪式个案调查
        2.1.2 坡里堂区仪式个案调查
        2.1.3 仪式音乐中的宗教身份认同
    2.2 仪式音乐中的新绛天主教音乐本土化
        2.2.1 新绛县仪式音乐的基本特征
        2.2.2 同宗音乐的个性特征
        2.2.3 俗用音乐的加入
第三章 民族身份认同下的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
    3.1 音乐家对天主教音乐本土化的推动
    3.2 天主教信众对音乐本土化的推动
    3.3 民族认同与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
第四章 区域身份认同下的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
    4.1 国内天主教中的民族音乐
    4.2 山西省天主教中的民族音乐
        4.2.1 天主教民族音乐史料考证
        4.2.2 山西省天主教教区划分及民族音乐团体
        4.2.3 曲谱、曲调的基本情况
    4.3 新绛县天主教中的民族音乐
        4.3.1 新绛总堂“天神音乐会”
        4.3.2 新绛坡里堂区民乐队
        4.3.3 地域认同对新绛天主教音乐本土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相关动态
        一、重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宗教的经典原着
        二、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断进行了再认识
        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前提下展开讨论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宗教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宗教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崛起
        二、文艺复兴后日益高涨的宗教批判
        三、德国特殊的历史条件
    第二节 马克思宗教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古希腊伊壁鸠鲁的无神论
        二、黑格尔的宗教哲学
        三、青年黑格尔派对宗教的批判
第二章 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
        一、鸦片说
        二、异化说
    第二节 宗教的功能
        一、阶级统治的工具
        二、人掌握世界的方式
    第三节 宗教发展的规律
        一、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二、宗教的消亡
第三章 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研究宗教的基本方法论
        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二、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节 从现实出发,发挥宗教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发挥宗教在政治中的积极功能
        二、发挥宗教在文化中的积极功能
        三、发挥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心理调适作用
    第三节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宗教在我国现阶段还会长期存在
        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行性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马克思的宗教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宗教理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2.1 历史背景
        2.1.1 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崛起
        2.1.2 无产阶级的革命需求
        2.1.3 自然科学对宗教神学的打击
    2.2 理论来源
        2.2.1 古希腊的无神论思想
        2.2.2 人文主义的无神论思想
        2.2.3 法国启蒙运动的无神论思想
第三章 德国的宗教改革与宗教批判
    3.1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3.2 大卫·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对宗教的批判
    3.3 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
第四章 马克思宗教理论发展的早期历程
    4.1 《莱茵报》时期的唯物主义萌芽
        4.1.1 从宗教转向政治
        4.1.2 对海尔梅斯的反击
    4.2 《德法年鉴》时期的重要转折
        4.2.1 《论犹太人问题》
    4.3 马克思宗教理论的诞生
        4.3.1 《神圣家族》
        4.3.2 《德意志意识形态》
        4.3.3 《共产党宣言》
第五章 马克思宗教理论的内容及当代意义
    5.1 马克思宗教理论的基本内容
        5.1.1 宗教的本质及其根源
        5.1.2 宗教的产生和消亡
        5.1.3 宗教在阶级社会的功能与作用
    5.2 马克思宗教理论的现代意义
        5.2.1 宗教的人文关怀
        5.2.2 宗教对人的教化作用
        5.2.3 对我国宗教工作的指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吴经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第一章 吴经熊的学思历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家庭背景
    第三节 教育背景
        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西方文明的影响
    第四节 职业与事业
        一、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结合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五节 人文主义的灵修
        一、初涉基督宗教
        二、转向天主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在进化中的自然法
    第一节 吴经熊自然法哲学的核心
        一、对自然法概念的辩护
        二、自然法与永恒法、实证法
    第二节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调和
        一、施塔姆勒的自然法哲学
        二、霍姆斯的自然法哲学
        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调和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伦理原则的结合
        一、托马斯自然法哲学
        二、中国儒家的伦理原则与自然法
        三、宗教信仰与伦理原则的结合
    第四节 超越东西方的探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诗四季
    第一节 独特的分期方式
        一、两种常见的分期方式
        二、《唐诗四季》的分期原则
        三、对唐诗四季节的解读
    第二节 选本的主体性倾向
        一、民族危机意识的动因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对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认同
    第三节 唐诗的跨文化解读
        一、文化系统内部的纵向解读
        二、不同文化间的横向解读
    第四节《唐诗四季》的价值体现
        一、文学价值
        二、翻译学价值
        三、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禅学的黄金时代
    第一节 写作特色
        一、以诗论禅
        二、以禅师论禅
        三、以公案论禅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
        一、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二、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禅的超越性
        一、禅所象征的中国精神
        二、禅对儒释道的融合
        三、禅对东西方文明的超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哲学之悦乐精神
    第一节 儒家的道德之乐
    第二节 道家的消遥之乐
    第三节 佛家的解脱之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圣咏译义》和《新经全集》:为基督而织的中式外衣
    第一节 基督宗教在我国的传播以及《圣经》的翻译
        一、基督宗教在我国的传播
        二、《圣经》汉译
        三、《圣咏译义》与《新约全集》的诞生
    第二节 译本的主要特色
        一、语言特色
        二、哲学特色
    第三节 译本的价值体现
        一、史料价值
        二、中西文化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十字架上的基督:内心悦乐的源泉
    第一节 爱的科学
        一、小德兰的修道精神
        二、天主的位格性
        三、爱的超越性
    第二节 内心乐园
        一、内心的成长
        二、爱的三个阶段
        三、爱、喜乐、十字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会通
    第一节 比较与会通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节 天道与上帝
        一、中国文化中的“天道”
        二、基督宗教的“上帝”
    第三节 修身与灵修
        一、中国文化中的“修身”
        二、基督宗教的“灵修”
    第四节 超越东西方之路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吴经熊思想的主要特色
    二、吴经熊的着述特点
    三、吴经熊在台湾新士林哲学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我研究宗教的过程和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激进”到“平和” ——贵格会与巴哈伊信仰进程之比较[D]. 章景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两晋南北朝观音经典感应信仰研究[D]. 李心苑.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体验视角下的H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D]. 王璐瑶. 河南大学, 2019(01)
  • [4]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5]中国固有的文明必须和现代文明相衔接[J]. 牟钟鉴,张弘. 社会科学论坛, 2019(01)
  • [6]山西省新绛县天主教音乐本土化研究[D]. 武倩妮. 山西大学, 2018(04)
  • [7]“士”的担当与宗教学的未来[J]. 卓新平. 中国文化研究, 2018(01)
  • [8]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刘托托.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
  • [9]马克思的宗教理论研究[D]. 安冬. 西北大学, 2016(04)
  • [10]吴经熊思想研究[D]. 杨明莉. 黑龙江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我的宗教研究过程和经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